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 hsa_circ_000615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对Raji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马庆 李黎 +2 位作者 李文宇 侯伟 林有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72-578,共7页
目的:研究hsa_circ_0006156对Raji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55例SLE患者(SLE组),并以4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HC... 目的:研究hsa_circ_0006156对Raji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55例SLE患者(SLE组),并以4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HC组),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CD20+B淋巴细胞,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hsa_circ_0006156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sa_circ_0006156的诊断效能。以Raji细胞为研究对象,使用慢病毒构建hsa_circ_0006156过表达模型,将细胞分为hsa_circ_0006156过表达组(OE组)、转染空病毒载体的阴性对照组(NC组)以及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利用CCK8法检测0 h、6 h、12 h、18 h、24 h、30 h、36 h细胞450 nm吸光度,计算OE组和NC组增殖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各组Bcl-2、cleaved caspase-3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HC组比较,SLE组PBMC和CD20+B淋巴细胞中hsa_circ_0006156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sa_circ_0006156区分SLE和H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 3(95%CI:0.697 5~0.877;P<0.001),敏感度为97.5%,特异度为50.9%,对SLE诊断Cut-off值为<0.652。hsa_circ_0006156表达量在无活动或轻度活动与中重度活动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48)。CCK8实验结果显示,在36 h时,OE组Raji细胞增殖较NC组受到明显抑制(P<0.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与NC组和control组比较,OE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hsa_circ_0006156对SLE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hsa_circ_0006156可能是通过调节B细胞的增殖、凋亡影响SLE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状RNA hsa_circ_0006156 RAJI细胞
下载PDF
白癜风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慧 李秀楹 +2 位作者 李文宇 蒋丽 林有坤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1期182-184,共3页
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表皮黑素细胞的选择性丢失,临床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色素脱失性白斑。目前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自身免疫、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遗传易感和环境因素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系统调节... 白癜风是一种获得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表皮黑素细胞的选择性丢失,临床表现为皮肤和黏膜的色素脱失性白斑。目前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自身免疫、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遗传易感和环境因素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系统调节紊乱在白癜风的发病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关于白癜风的免疫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自身免疫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基于Jurkat细胞分析circ_0006689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中IL2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谭曦 韦悦 +3 位作者 范润哥 李文宇 侯伟 林有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953-959,共7页
目的:在Jurkat细胞基础上初步探讨circ_000668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调控白介素2(IL2)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转染Jurkat细胞构建circ_0006689低表达株。用PMA、PHA活化低表达组(si-circ_0006689组)、病毒空载组(si-NC组)及未... 目的:在Jurkat细胞基础上初步探讨circ_000668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调控白介素2(IL2)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慢病毒转染Jurkat细胞构建circ_0006689低表达株。用PMA、PHA活化低表达组(si-circ_0006689组)、病毒空载组(si-NC组)及未转染组(control组)细胞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IL2、miR-95-5p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IL2浓度;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circ_0006689的目标miRNA及IL2的目标miRNA;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circ_0006689与miR-95-5p、miR-95-5p与IL2的靶向关系。结果:Jurkat细胞活化后IL2分泌显著增加(P<0.05);下调circ_0006689后细胞IL2表达及分泌减少(P<0.05),miR-95-5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提示circ_0006689与miR-95-5p、miR-95-5p与IL2存在结合作用。结论:在Jurkat细胞中低表达circ_0006689可抑制IL2的表达;miR-95-5p可分别与circ_0006689、IL2结合;circ_0006689可能在SLE中通过竞争性结合miR-95-5p影响IL2的表达及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状RNA 微小RNA 白介素2
下载PDF
降香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和对人毛乳头细胞的促毛发生长作用
4
作者 林婷 陈媛媛 +6 位作者 马庆 赵斌斌 吴华裕 李文宇 范润哥 温斯健 林有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871-876,共6页
目的:探讨降香提取物(DO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及其对人毛乳头细胞(h DPCs)的促毛发生长作用。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4%DOE组和8%DOE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模型组使用LPS诱导体... 目的:探讨降香提取物(DO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抗炎及抗氧化作用及其对人毛乳头细胞(h DPCs)的促毛发生长作用。方法:将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4%DOE组和8%DOE组。空白对照组不予处理,模型组使用LPS诱导体外炎症模型,4%DOE组和8%DOE组用LPS处理后分别加入4%和8%的DOE,分别采用Griess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DCFH-DA荧光探针检测各组细胞内的活性氧(ROS)含量。体外培养人毛囊分离的hDPCs,设置空白对照组、4%DOE组和8%DOE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RT-qPCR法检测毛发生长因子CTNNB1和毛发抑制因子DKK1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4%DOE组和8%DOE组RAW264.7细胞NO、TNF-α、ROS含量降低(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DOE组和8%DOE组hDPCs细胞活力升高,CTNNB1基因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上调,且DKK1基因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DOE对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增加hDPCs的活力及调节关键基因的表达促进毛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抗炎 活性氧 毛发生长 雄激素性秃发
下载PDF
环状RNA通过经典信号通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马庆 李文宇 +4 位作者 陈栩栩 赵晨 黄薇薇 侯伟 林有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570-1575,共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自身抗体介导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皮肤、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免疫细胞的功能异常。研究发现环状RNA(circRNA)可以调节PI3K/Akt/mTOR、JAK/STAT、TLR、Wnt和Notc...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自身抗体介导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皮肤、肾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其发病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和免疫细胞的功能异常。研究发现环状RNA(circRNA)可以调节PI3K/Akt/mTOR、JAK/STAT、TLR、Wnt和Notch等信号通路,介导T、B淋巴细胞活化,从而影响SLE的发病。本文针对circRNA在这些通路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与SLE发生发展可能的关联进行综述,以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circRNA在SLE中的作用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系统性红斑狼疮 PI3K/Akt信号通路 JAK/STAT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NOTCH信号通路
下载PDF
雄黄对狼疮鼠肾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有坤 郑文军 +5 位作者 吴易 林发全 杨玉芳 梁铭 罗虹 吴灿传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878-881,共4页
目的 :研究雄黄对狼疮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 6只狼疮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雄黄、雄黄 +强的松、强的松的淀粉悬液灌胃 ,治疗 3个月 ,每月 1次测定小鼠血清尿素、肌酐、白细胞、血红蛋白、转氨酶。结果 :3种治疗方法对狼疮鼠... 目的 :研究雄黄对狼疮鼠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 6只狼疮鼠随机分为 3组 ,分别给予雄黄、雄黄 +强的松、强的松的淀粉悬液灌胃 ,治疗 3个月 ,每月 1次测定小鼠血清尿素、肌酐、白细胞、血红蛋白、转氨酶。结果 :3种治疗方法对狼疮鼠肾损害均有治疗作用 ,3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且对造血和肝脏无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 :雄黄对狼疮鼠肾损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黄 狼疮 肾功能 中药 肾损害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肾组织Fas和Bax抗原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有坤 韦高 +2 位作者 罗虹 吴易 郑文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82-283,共2页
为探讨Fas、Bax抗原的表达与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发病过程之间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狼疮肾活检标本石蜡切片中Fas、Bax抗原的表达情况。狼疮性肾炎Bax抗原阳性表达率为70%,肾小管、肾小球、间质三个部位均有阳性表达;Fa... 为探讨Fas、Bax抗原的表达与狼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发病过程之间的关系,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狼疮肾活检标本石蜡切片中Fas、Bax抗原的表达情况。狼疮性肾炎Bax抗原阳性表达率为70%,肾小管、肾小球、间质三个部位均有阳性表达;Fas抗原阳性表达率为75%,阳性表达仅见于肾小管;Fas、Bax阳性表达与LN病理分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促凋亡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能是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FAS抗原 Bax抗原 肾组织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性病门诊病人的病原体检测情况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有坤 曹存巍 +2 位作者 严煜林 姚翠莉 梁铭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1996年第4期21-22,共2页
性病门诊病人的病原体检测情况林有坤曹存巍严煜林姚翠莉梁铭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皮肤性病科(南宁市530027)利用微机对我科性病门诊1994年下半年的2223例患者的病原体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和方法11... 性病门诊病人的病原体检测情况林有坤曹存巍严煜林姚翠莉梁铭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皮肤性病科(南宁市530027)利用微机对我科性病门诊1994年下半年的2223例患者的病原体检测情况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性病门诊的初诊病人。年龄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门诊病人 病原体检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沙眼衣原体感染 检出率 性传播疾病患者 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症状 合并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有坤 赖永榕 +6 位作者 蔡正文 郑文军 梁伶 吴易 韦高 程鹏 邓东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真菌定植与银屑病发病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有坤 罗虹 +1 位作者 韦高 严煜林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531-532,共2页
目的 :探讨真菌定植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 4 8例银屑病患者 (观察组 )和 4 2例湿疹皮炎、 16例皮肤淀粉样变、 18例结缔组织病患者 (对照组 )皮损的石蜡切片用 PAS染色法染色后观察。结果 :银屑病、湿疹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结... 目的 :探讨真菌定植与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对 4 8例银屑病患者 (观察组 )和 4 2例湿疹皮炎、 16例皮肤淀粉样变、 18例结缔组织病患者 (对照组 )皮损的石蜡切片用 PAS染色法染色后观察。结果 :银屑病、湿疹皮炎、皮肤淀粉样变、结缔组织病患者皮损切片真菌阳性率分别为 5 8.33% ,19.0 5 % ,2 5 % ,16 .6 7% ,银屑病皮损真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且观察组真菌定植部位主要为棘细胞层 ,而对照组则主要为角质层和颗粒层。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定植 银屑病 发病关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有坤 李菊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9-361,共3页
关键词 移植 造血干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发性硬化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足癣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林有坤 曹存巍 +3 位作者 严煜林 梁铭 程鹂 刘栋华 《广西预防医学》 2001年第5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足癣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广西医科大学二年级8个班的学生426人作为研究对象 ,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首先进行生活习惯、足癣知识的问卷调查 ,然后进行足癣患病率现场调查 ,对确诊为足癣的患者发给...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足癣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广西医科大学二年级8个班的学生426人作为研究对象 ,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首先进行生活习惯、足癣知识的问卷调查 ,然后进行足癣患病率现场调查 ,对确诊为足癣的患者发给外用药治疗 ,发药后即对实验组进行足癣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半年后同法第2次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生活习惯、足癣知识的问卷调查及足癣患病率现场调查。结果实验组前后两次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足癣知识水平的提高、足癣患病率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05) ;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 (P>0.05) ;健康教育后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 ,提高人们防治足癣的自觉性和知识水平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切断其传播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癣 健康教育 患病率 防治
下载PDF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对比
13
作者 林有坤 刘栋华 +6 位作者 韦高 吴易 曹存巍 李菊裳 严煜林 罗虹 郑文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36-638,共3页
为了观察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设置霉酚酸酯+泼尼松为治疗组和环磷酰胺+泼尼松为对照组,对肾活检确诊为狼疮性肾炎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虽有半数患者对环磷酰胺耐药,但疗效仍与对照组相当(P>... 为了观察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设置霉酚酸酯+泼尼松为治疗组和环磷酰胺+泼尼松为对照组,对肾活检确诊为狼疮性肾炎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发现治疗组虽有半数患者对环磷酰胺耐药,但疗效仍与对照组相当(P>0.05),而泼尼松减量速度则比对照组快(P<0.01)。提示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优于环磷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狼疮性肾炎 疗效 霉酚酸酯 环磷酰胺 泼尼松
下载PDF
雄黄对狼疮鼠肾功能的近期影响
14
作者 林有坤 郑文军 +5 位作者 吴易 林发全 杨玉芳 梁铭 罗虹 吴灿传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09-209,共1页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雄黄 肾功能 小鼠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形象教学对形态学科教学质量的影响
15
作者 林有坤 梁铭 +1 位作者 刘栋华 吴易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S1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教学质量 形象教学 形态学科 临床见习 多媒体教学 皮肤性病学 病例教学 临床教学 临床病例 答对率
下载PDF
寻常型天疱疮与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原位细胞凋亡研究
16
作者 林有坤 梁伶 +4 位作者 冯启明 罗虹 郑文军 严煜林 曹存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962-963,共2页
目的 :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在寻常型天疱疮 (PV)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BP)皮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TUNEL)方法研究两病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性别、年龄、病程、疗后评分、住院天数、激... 目的 :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在寻常型天疱疮 (PV)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BP)皮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TUNEL)方法研究两病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1)性别、年龄、病程、疗后评分、住院天数、激素总量等对天疱疮的凋亡指数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但天疱疮的疗前评分高者 ,凋亡指数较高 (P <0 0 1) ;(2 )性别、年龄、病程、疗前评分、疗后评分、住院天数、激素总量等全部分析因素对类天疱的凋亡指数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3 )正常对照 8例表皮细胞凋亡指数均 <0 0 0 5 ,天疱疮与类天疱疮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4 )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发生部位 :PV ,疱内分离的及疱周围的棘层、基底层细胞 ;BP ,水疱上方及附近的棘层、基底层细胞。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 角质形成细胞 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
下载PDF
皮肌炎与硬皮病皮损原位细胞凋亡研究
17
作者 林有坤 罗虹 +5 位作者 郑文军 冯启明 梁伶 严煜林 曹存巍 韦高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0-441,共2页
目的 : 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在皮肌炎 (DM)和系统性硬皮病 (SSc)皮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TUNEL)方法研究两病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  (1)性别、年龄、病程、疗前评分、疗后评分、住... 目的 : 探讨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在皮肌炎 (DM)和系统性硬皮病 (SSc)皮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 采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 (TUNEL)方法研究两病患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  (1)性别、年龄、病程、疗前评分、疗后评分、住院天数、糖皮质激素总量等因素 ,对DM和SSc的凋亡指数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 ;(2 )正常对照 8例表皮细胞凋亡指数均 <0 .0 0 5 ,DM与SSc凋亡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3)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发生在整个皮损区的角质形成细胞。结论 : 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异常与DM和SSc皮损的发生可能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硬皮病 细胞凋亡 角质形成细胞 检测
下载PDF
不同免疫抑制方法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影响的比较
18
作者 林有坤 邓艳琳 +5 位作者 韦高 何钠 温斯键 谢君 刘慧 刘京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856-85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免疫抑制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下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状态的影响,初步探讨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的骨髓DC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加入免疫抑制药物地塞米松(DEX)、环磷酰胺(CTX)、甲基强的松... 目的:比较不同免疫抑制药物单独或联合作用下对树突状细胞(DC)成熟状态的影响,初步探讨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的骨髓DC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加入免疫抑制药物地塞米松(DEX)、环磷酰胺(CTX)、甲基强的松龙(MP),检测培养液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和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CD86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成熟DC培养液上清中IL-12的水平、共刺激分子CD80及CD86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单独的DEX、CTX、和MP处理组的DC CD80、CD86的表达水平降低和CTX+DEX组、CTX+MP组的DC的表达水平下降相近,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免疫抑制药物(DEX、CTX、MP)均可影响和阻止DC的进一步成熟,从而增强免疫耐受性,可能是此类药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靶点;对DC成熟的抑制作用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但两种免疫抑制药物协同刺激与单一药物刺激比较并不增加对DC成熟的抑制效果,有可能在免疫抑制药物协同作用下在对DC成熟性和机体免疫应答反应上存在不同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药物 树突状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十二烷基硫酸钠抗HSV1效应的研究
19
作者 林有坤 梁义 +3 位作者 梁铭 刘剑勇 张志明 梁伶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630-633,共4页
目的为了证实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抗HSV1的效应,初步确定其有效浓度与安全性。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SDS对HSV1的抑制作用,同步进行ACV对照观察。结果SDS对HSV1的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为0.015625mg mL,0.... 目的为了证实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抗HSV1的效应,初步确定其有效浓度与安全性。方法用体外细胞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SDS对HSV1的抑制作用,同步进行ACV对照观察。结果SDS对HSV1的最低有效抑制浓度为0.015625mg mL,0.15625mg mL的SDS抑制作用与0.1mg mL阿昔洛韦组无明显差异(P>0.05);且最低有效抑制浓度的SDS对培养细胞的影响甚微,较此高8倍浓度的SDS仍然安全。结论SDS在体外对HSV1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培养细胞的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 HSV-1 细胞培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分布与临床疗效关系的探讨
20
作者 林有坤 罗虹 +2 位作者 韦高 郑文军 吴易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 : 了解狼疮性肾炎耐药基因的表达与分布状况及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狼疮肾活检标本石蜡切片中P -糖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 狼疮性肾... 目的 : 了解狼疮性肾炎耐药基因的表达与分布状况及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 ,为狼疮性肾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狼疮肾活检标本石蜡切片中P -糖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 狼疮性肾炎P -糖蛋白的阳性表达度为 6 3.33%,阳性表达与临床疗效间有明显的相关性 (χ2 =8.0 2 5 1,P =0 .0 0 46 ) )。结论 : 多药耐药基因表达阳性 ,将增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多药耐药基因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