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行效率评价——基于DEA-Malmquist指数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陆根尧 赵丹 林永然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49-455,共7页
引入数据包络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Malmquist指数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构建了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用建立的模型,测评了2007-2012年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进步、纯技... 引入数据包络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Malmquist指数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构建了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Malmquist指数模型。运用建立的模型,测评了2007-2012年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指标。结果表明:2007-2012年,国家级高新区平均全要素水平达到效率前沿面,四大区域的平均全要素效率都呈现上升趋势,技术变化是提升全要素效率的重要途径,技术效率变化方面仍存在改善的空间。根据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指标为变量对不同类型的开发区的全要素运行效率差异和特征进行聚类和分析,并提出高新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效率 MALMQUIST指数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DEA-AHP的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智瑞芝 林永然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474-482,共9页
通过两阶段DEA-AHP方法对2006—2013年浙江省四大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及其行业异质性进行研究,并运用变系数模型研究各影响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现阶段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效率不高... 通过两阶段DEA-AHP方法对2006—2013年浙江省四大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及其行业异质性进行研究,并运用变系数模型研究各影响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现阶段浙江省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效率不高,但各行业间差异性明显;产业外向度、企业规模、科技人才、市场结构、企业资金等影响因素对不同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应当进一步就各行业技术创新特点进行人力、物力投入,提高技术创新的孵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行业异质性 DEA-AHP 中国浙江省
下载PDF
新常态下大城市与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上海及其毗邻地区的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学良 林永然 《科学发展》 CAS 2018年第5期39-45,共7页
上海与其毗邻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备,一体化程度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新常态下毗邻区接轨上海发展比以往更加全面和深入,主要特点在于地区间的经贸、人文等全面接轨以及产业合作平台建设。这既是贯彻新发... 上海与其毗邻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完备,一体化程度也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新常态下毗邻区接轨上海发展比以往更加全面和深入,主要特点在于地区间的经贸、人文等全面接轨以及产业合作平台建设。这既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在行政边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经济边界耦合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上海与毗邻地区实现共享发展、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邻地区 接轨上海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林永然 陆根尧 《兰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23-29,共7页
产业生态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重要内容。本文首先论述了两者在实现产业发展的共同基础上,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居民增收等方面可以实现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然后,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分析认为该县强调生态立县... 产业生态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重要内容。本文首先论述了两者在实现产业发展的共同基础上,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居民增收等方面可以实现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然后,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分析认为该县强调生态立县,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村庄整治和企业整改,深入挖掘当地生态价值,在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时刻体现生态内涵,实现了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最后,根据理论与案例的分析结果,归纳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美丽乡村 案例分析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集聚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根尧 林永然 《区域经济评论》 2015年第5期36-40,共5页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资源的空间集聚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这种影响由于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而呈现非线性关系。采用浙江省1998—2012年69个县级单位的面板数据,构造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浙江省经济集聚的影响...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资源的空间集聚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这种影响由于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而呈现非线性关系。采用浙江省1998—2012年69个县级单位的面板数据,构造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浙江省经济集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三重门槛效应,交通基础设施供给在超过第一门槛值时将会对经济集聚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然后由于市场拥挤效应使得这种影响出现下降。因此,政府应当加强交通路网的规划和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以此吸引外部资源流入,增强地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集聚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协同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实践路径 被引量:16
6
作者 林永然 张万里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治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核心逻辑之一,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协同推进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治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核心逻辑之一,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中开展了较多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流域治理碎片化及流域保护“多规不一”等问题。推进协同治理,主要包括流域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及流域沟通和协调机制的创新,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的提升。实践中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协同监管,强化流域协商机制建设,完善流域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流域治理长效机制,从而提高黄河流域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贫困的影响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永然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贫困地区实现由"输血"到"造血"转变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居民收入提高、降低区域贫困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着重要影响。数据分析表明,货物运输在全国尤其是中...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贫困地区实现由"输血"到"造血"转变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居民收入提高、降低区域贫困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着重要影响。数据分析表明,货物运输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具有更加显著的减贫效应,其中,公路和内河航道对于减少区域贫困作用较大。为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作用,应当优先满足受交通运输瓶颈制约较大的地区发展需要,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加强低收入群体运输服务保障工作,推动交通扶贫与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方式相衔接,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减贫效应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河南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问题探析——基于河南省委党校(河南行政学院)2020年秋季主体班学员的调研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剑力 林永然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6期86-90,共5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调研发现,河南领导干部对河南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机遇与挑战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河南要抢抓机遇,补短板、强弱项,塑造新优势,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抉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调研发现,河南领导干部对河南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机遇与挑战有着清醒的认识,认为河南要抢抓机遇,补短板、强弱项,塑造新优势,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优化供给、扩大需求、畅通流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精准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新发展格局 国内国际双循环
下载PDF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心城市建设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永然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78-85,127,共9页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显现出区域政策精准化、城市接轨融合普遍化以及区域协作平台多元化等特征,这表明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在不断增强。然而,现阶段我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显现出区域政策精准化、城市接轨融合普遍化以及区域协作平台多元化等特征,这表明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在不断增强。然而,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也面临着协作渠道不畅、机制不健全等挑战。随着中心城市在集聚生产要素、推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强,新时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应当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促进市场一体化、建立协作平台、提高对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打造现代化都市圈以及推动区域文化资源共同保护和开发等举措,发挥中心城市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建设
下载PDF
新时代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永然 《创新》 2020年第3期12-22,共11页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需要明确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方向,发挥政府治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新时代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良好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为主要方向,重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需要明确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方向,发挥政府治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新时代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以促进市场经济体制良好运行和社会稳定发展为主要方向,重点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新时代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举措包括转变治理观念、注重机制建设、创新治理模式及发挥现代科技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府职能转变 行政体制改革
下载PDF
河南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永然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5-71,共7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先后经历了探索阶段、转折阶段、加速推进阶段以及全面深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河南省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区域定位更加精准、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先后经历了探索阶段、转折阶段、加速推进阶段以及全面深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河南省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不断增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区域定位更加精准、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城市合作日趋增多、对外联系逐渐增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共享发展稳步推进。其主要经验在于以城市群建设优化城市体系,积极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以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时代河南省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应当持续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以都市圈建设加快推动郑州国家中心、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同时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历程 未来展望
下载PDF
浙江省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测算及异质性研究
12
作者 林永然 智瑞芝 陈旭远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4年第8期19-20,37,共3页
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浙江省2004-2012年服务业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浙江省服务业总体及其分行业的TFP整体水平不高,其中技术效率突出而技术进步不明显,行业间TFP异质性明显且推动力量不同,普遍存在... 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浙江省2004-2012年服务业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浙江省服务业总体及其分行业的TFP整体水平不高,其中技术效率突出而技术进步不明显,行业间TFP异质性明显且推动力量不同,普遍存在技术进步不明显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分行业 行业异质性 DEA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测度与推进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永然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1期51-59,共9页
本文从空间结构、交通运输、经济联系、产业关联、生态共治等五个角度,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当前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认为当前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圈层结构还在不断演化,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 本文从空间结构、交通运输、经济联系、产业关联、生态共治等五个角度,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当前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认为当前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圈层结构还在不断演化,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较为凸显。针对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统一市场建设、推进产业协同、加快都市圈建设、发挥基础设施支撑作用、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推进路径和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城市群 都市圈 中心城市 一体化发展
下载PDF
区域能源消耗强度与碳排放关系的差异研究——基于2001~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旭远 林永然 李中海 《特区经济》 2013年第7期17-19,共3页
本文利用2001-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方法研究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变化的敏感度区域性差异较小,东部略高于中、西部;... 本文利用2001-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协整方法研究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强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变化的敏感度区域性差异较小,东部略高于中、西部;对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敏感度,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中部显著高于西部。因此,应基于各地区的特征制定侧重点不同的节能减排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耗强度 二氧化碳排放 区域
原文传递
都市圈建设: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被引量:81
15
作者 张学良 林永然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6-55,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区域政策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当前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着行政壁垒束缚、协调机制不完善、规划尺度过大等现实挑战。小尺度、跨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区域政策的精准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然而当前的区域协调发展仍然面临着行政壁垒束缚、协调机制不完善、规划尺度过大等现实挑战。小尺度、跨区域、精准化的都市圈建设是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新时代为更好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应当及时推进跨区域层面的都市圈建设。促进都市圈建设应当以促进要素流动、明确区域分工、加强城市治理和协调机制建设,形成都市圈"功能—产业—人口—空间—公共服务"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演进:经验总结与发展趋向 被引量:59
16
作者 张学良 林永然 孟美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8-147,共10页
改革开放以来,一体化发展机制有力地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区域目前形成了以实现全面对接为主要目标的政府协商机制、以促进市场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经贸合作机制、以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为主要目标的区域协... 改革开放以来,一体化发展机制有力地促进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从整体上来看,长三角区域目前形成了以实现全面对接为主要目标的政府协商机制、以促进市场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经贸合作机制、以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为主要目标的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以及以实现区域共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资源共享机制。然而现阶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也面临利益协调与政策协调机制不健全、推进和保障机制不完善以及考核体系约束等多重挑战。在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促进长三角区域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应当以市场机制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合作机制建设,加快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并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现有一体化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 机制建设
下载PDF
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的空间均衡 被引量:10
17
作者 钟军委 林永然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33,共11页
使用中国2000~2013年267个地级市层面的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动及其交叉调节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均衡;资本流动扩大了区域经济的空... 使用中国2000~2013年267个地级市层面的数据,检验了地方政府竞争、资本流动及其交叉调节对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空间均衡;资本流动扩大了区域经济的空间非均衡,地方政府竞争对资本流动的调节效应有利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均衡。分区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增长,但是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表现出动态非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竞争 资本流动 空间均衡
下载PDF
河南加快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的对策研究
18
作者 林永然 《河南农业》 2022年第6期52-54,共3页
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郑州、洛阳、西安沿线城市地缘相接、人文相亲,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但是目前沿线城市合作也存在协同水平不高、产业重构、边界壁垒限制、黄河文化协同... 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郑州、洛阳、西安沿线城市地缘相接、人文相亲,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但是目前沿线城市合作也存在协同水平不高、产业重构、边界壁垒限制、黄河文化协同保护不足等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先发地区经验后,认为推动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应健全合作机制、发挥交通连接作用、推动产业合作、加强生态协同保护、共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洛西 高质量发展 城市合作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19
作者 杜雨婷 林永然 《发展研究》 2014年第2期83-91,共9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完全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一人口结构的变化势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1年全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的索洛模型以及在C—D生产函数与索洛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完全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一人口结构的变化势必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2000—2011年全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的索洛模型以及在C—D生产函数与索洛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回归方程,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无论是在全国层面上,还是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层面上,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经济增长 索洛模型
下载PDF
城市人口规模对流动人口教育回报率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永然 耿楚宇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9-95,共7页
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赫克曼两步法、工具变量回归,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受不同教育政策影响的个体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越高;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城... 使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赫克曼两步法、工具变量回归,对不同地区的城市、受不同教育政策影响的个体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越大,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越高;从区域异质性来看,东部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对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存在显著影响,而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则不显著;从个体异质性来看,城市人口规模对受不同教育政策影响的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对仅受义务教育法实施影响的流动人口的教育回报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人口规模 流动人口 教育回报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