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林沪 陈黎明 +3 位作者 叶文华 李元元 耿华 王福生 《传染病信息》 2010年第3期187-190,共4页
肝纤维化准确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使患者避免或减少肝活组织检查,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及影像学等肝纤维化资料的评估,介绍了提高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率... 肝纤维化准确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无创性诊断技术可使患者避免或减少肝活组织检查,有可能成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重要手段。笔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血清学及影像学等肝纤维化资料的评估,介绍了提高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率的无创性诊断技术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肝硬化 纤维化 生物学标记
下载PDF
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变化与CHB患者抗病毒疗效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沪 李元元 王福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82-84,共3页
血清HBsAg或HBeAg定量检测在CHB患者对治疗应答有预测作用,因而可以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本文阐述了CHB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变化与HBV复制指标如血清HBV DNA、肝内HBV cccDNA和HBV DNA的关系,以便对CHB患者血清HBsAg或HBeAg水平在判定... 血清HBsAg或HBeAg定量检测在CHB患者对治疗应答有预测作用,因而可以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本文阐述了CHB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变化与HBV复制指标如血清HBV DNA、肝内HBV cccDNA和HBV DNA的关系,以便对CHB患者血清HBsAg或HBeAg水平在判定抗病毒疗效方面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HBSAG HBEAG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的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林沪 陈黎明 王福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38-240,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营养机制和分化为肝实质细胞等修复肝组织,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将成为临床治疗肝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间充质干细胞在微环境下,分化为肝实质细胞的可能机制以及影响其分化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分化
下载PDF
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新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沪 陈黎明 +1 位作者 施明 王福生 《肝脏》 2010年第1期49-51,56,共4页
关键词 干细胞治疗 肝脏疾病 多向分化潜能 自体骨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肝细胞样细胞
下载PDF
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疗效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沪 李元元 王福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98-101,共4页
血清HBsAg或HBeAg定量水平的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答中有重要预测价值,可以用于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CHB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指标如血清HBV DNA和肝内HBV cccDNA间的关系,以阐明CHB... 血清HBsAg或HBeAg定量水平的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答中有重要预测价值,可以用于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CHB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指标如血清HBV DNA和肝内HBV cccDNA间的关系,以阐明CHB患者血清HBsAg或HBeAg水平在判定抗病毒疗效方面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人鼠嵌合肝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沪 毛青 王宇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73-1376,共4页
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性、代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及疫苗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前景与发展意义.本文综述了人鼠嵌合肝相关内容,包括该模型建立原理、移植细胞来源、建立途径与方法,介绍了近期... 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的建立可为进一步研究病毒性、代谢性肝病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及疫苗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前景与发展意义.本文综述了人鼠嵌合肝相关内容,包括该模型建立原理、移植细胞来源、建立途径与方法,介绍了近期研究进展,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移植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延长生存时间这一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鼠嵌合肝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代谢性肝病 毒性肝病 发病机制 治疗药物 疫苗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沪 陈黎明 +1 位作者 施明 王福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60-463,共4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应用于治疗急性肝衰竭、终末期肝病和遗传代谢性肝病,旁分泌机制是其治疗肝病的重要机制。MSCs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抗肝细胞凋亡、抗肝纤维化、促进内源性肝干细胞分化和刺激内源性肝细胞增殖、... 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应用于治疗急性肝衰竭、终末期肝病和遗传代谢性肝病,旁分泌机制是其治疗肝病的重要机制。MSCs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抗肝细胞凋亡、抗肝纤维化、促进内源性肝干细胞分化和刺激内源性肝细胞增殖、促进血管增生等修复肝组织。进一步阐明MSCs的治疗机制,合理设计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明确干细胞移植可能的副作用,是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终末期肝病 治疗
下载PDF
L02细胞在倒千里光碱处理大鼠肝中的增殖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沪 毛青 +2 位作者 王宇明 蒋业贵 蒋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6-352,共7页
目的:应用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Rts),研究正常人L02肝细胞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活性的大鼠肝内的存活与增殖情况.方法:SD大鼠出生前宫内ip人L02肝细胞,诱导胎鼠对人L02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3 wk后分别ip Rts或生理盐水,再经脾移植Di... 目的:应用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Rts),研究正常人L02肝细胞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活性的大鼠肝内的存活与增殖情况.方法:SD大鼠出生前宫内ip人L02肝细胞,诱导胎鼠对人L02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3 wk后分别ip Rts或生理盐水,再经脾移植DiI (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 carbocyanine perchlorate)染色后的人L02肝细胞,建立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采用免疫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I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PCR)、免疫组化、DiI荧光示踪等方法,在不同时相分别检测人白蛋白、人白蛋白mRNA、特异性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L02肝细胞在鼠肝内的分布,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不同时相PCNA阳性细胞的数密度和面积密度.结果:实验组于移植后1 wk-6 mo,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人L02肝细胞在鼠肝内的动态分布,而对照组为移植后1-10 wk;实验组移植后2 wk-6 mo,大鼠检测出人白蛋白、人白蛋白mRNA及特异性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而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后2-8 wk检测出白蛋白及人白蛋白mRNA,移植后2 wk-6 mo检测出特异性人PCNA.以上各组阳性细胞的出现均以移植4 wk最多.PCNA阳性细胞的数密度和面积密度均显示,特异性人PCNA组与其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ts对移植L0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 L02细胞在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中存活并增殖6mo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嵌合肝 移植 大鼠 增殖 倒千里 光碱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沪 张政 +8 位作者 施明 徐若男 福军亮 耿华 李元元 于双杰 陈黎明 吕飒 王福生 《肝脏》 2012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单盲法将2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组,其中20例为治疗组,接受UC-MSCs外周静脉回输治疗;6例为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回输,两组均同... 目的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单盲法将26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组,其中20例为治疗组,接受UC-MSCs外周静脉回输治疗;6例为对照组,给予0.9%NaCl溶液回输,两组均同时行综合内科治疗。测定回输后不同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白蛋白(Alb)、下腹腹水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 UC-MSCs回输后,除个别患者体温有自限性升高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接受UC-MSCs回输48周后,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腹水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随访末,两组腹水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UC-MSCs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安全性好,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腹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肝硬化 肝细胞 回输
下载PDF
L02细胞在2-乙酰氨基芴处理大鼠肝中的增殖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沪 毛青 +5 位作者 王宇明 蒋业贵 邓国宏 蒋黎 李俊刚 刘国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281-2287,共7页
目的:应用2-乙酰氨基芴(2-acetaminofluorene, 2-AAF),研究L02细胞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性的大鼠肝内的存活与增殖情况.方法:SD大鼠出生前宫内ip正常人L02肝细胞,诱导胎鼠对L02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2 wk时分别ip小(1.2 mg/kg)、中(1... 目的:应用2-乙酰氨基芴(2-acetaminofluorene, 2-AAF),研究L02细胞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性的大鼠肝内的存活与增殖情况.方法:SD大鼠出生前宫内ip正常人L02肝细胞,诱导胎鼠对L02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2 wk时分别ip小(1.2 mg/kg)、中(13 mg/kg)、大剂量(30 mg/kg)2-乙酰氨基芴或生理盐水,隔日行2/3肝切除术,同时经脾移植DiI染色后的人L02肝细胞,建立2-AAF/PH肝细胞增殖模型.采用免疫荧光、RT-PCR、免疫组化、DiI荧光示踪等方法,在不同时相分别检测人白蛋白、人白蛋白mRN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L02肝细胞在鼠肝内的分布,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不同时相PCNA阳性细胞的数密度和面积密度.结果:2-乙酰氨基芴实验组(小、中、大剂量)的各项检测,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区别;于移植后1,2,4,6,8,10 wk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人L02肝细胞在鼠肝内的动态分布;移植后2, 4,6,8 wk大鼠均检测出人白蛋白及人白蛋白mRNA;移植后2,4,6 wk检测出特异性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移植后1,2,4,6,8 wk检测出非特异性PCNA.结论:2-AAF/PH模型中,2-乙酰氨基芴对移植L02细胞无明显增殖作用;L02细胞在2-乙酰氨基芴处理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中存活10 wk,产生白蛋白功能持续8 w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肝 L02肝细胞 动物模型 移植 大鼠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肝脏的归巢及分化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沪 陈黎明 +2 位作者 叶文华 施明 王福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9-201,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营养机制和分化为肝实质细胞等修复肝组织,移植间充质干细胞将成为临床治疗肝病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介绍了间充质干细胞在肝损伤条件下,归巢到损伤肝脏并分化为肝实质细胞的可能机制。
关键词 问充质于细胞 归巢 分化
下载PDF
L02细胞建立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
12
作者 林沪 毛青 +4 位作者 王宇明 蒋业贵 邓国宏 李俊刚 刘国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研究L02细胞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活性的大鼠肝内的存活情况.方法:SD大鼠出生前宫内腹腔注射正常人L02肝细胞,诱导胎鼠对人L02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2wk时经脾移植DiI染色后的人L02肝细胞,建立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采用免疫荧光、S... 目的:研究L02细胞移植到具有正常免疫活性的大鼠肝内的存活情况.方法:SD大鼠出生前宫内腹腔注射正常人L02肝细胞,诱导胎鼠对人L02肝细胞产生免疫耐受,出生2wk时经脾移植DiI染色后的人L02肝细胞,建立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采用免疫荧光、SP免疫组化、DiI荧光示踪等方法,分别检测人白蛋白、特异性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以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人L02肝细胞在鼠肝内的分布.结果:于移植后1,2,4,6,8,10wk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人L02肝细胞在鼠肝内的动态分布;移植后2,4,6,8wk大鼠均检测出人白蛋白,4wk时分泌最多;移植后2,4,6wk检测出特异性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4wk发现PCNA阳性细胞最多.结论:移植的人L02肝细胞在具有正常免疫活性的免疫耐受鼠体内能够存活、增殖,并产生人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肝 L02干细胞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13
作者 林沪 陈黎明 王福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92-392,396,共2页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a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罕见的以上皮样细胞为特征的血管内皮肿瘤,主要累及成年女性。
关键词 肝脏上皮样血管瘤 病理 诊断
下载PDF
B细胞:HCV感染与复制的载体
14
作者 林沪 王福生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66-468,共3页
B细胞作为HCV的复制载体,可能导致临床上HCV持续感染、感染的复发和HCV感染各种肝外表现的根源等。本文介绍了有关HCV感染B细胞并在其中复制、HCV逃避免疫反应机制以及HCV的淋巴细胞泛嗜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B细胞 复制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频率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元元 王立峰 +6 位作者 耿华 于双杰 林沪 吕飒 陈黎明 张政 王福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09-412,共4页
目的调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及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频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中心2001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对41例AIH-PBC、37例AIH和36例PBC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进行淋巴... 目的调查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及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频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中心2001年6月-2010年12月期间,对41例AIH-PBC、37例AIH和36例PBC患者,以及5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亚群频率检测。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是否肝硬化及淋巴细胞亚群频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组相比,AIH-PBC重叠综合征组、PBC组和AIH组的CD3+CD4+T细胞频率显著升高,而CD3-CD16+CD56+NK细胞频率显著降低;PBC组和AIH-PBC重叠综合征中CD4+/CD8+比值、CD3-CD19+B细胞频率偏高,CD3+CD8+%T细胞频率降低。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AIH-PBC重叠综合征组和PBC组中,肝硬化组CD3+%T细胞频率、CD3+CD8+%T细胞频率较非肝硬化组偏低。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健康人群和AIH、PBC及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为临床科学评价上述自身免疫性肝病人群的免疫状态提供重要的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亚群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硬化 胆汁性 胆管炎 硬化性
下载PDF
36例歼击机飞行员 24h 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沪 张复生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5-67,共3页
为了解中国歼击机飞行员心电活动特点,分析了36例歼击机飞行员24h动态心电图(DCG),并与55例正常人DCG比较。结果显示:房性心律失常多于室性,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均高于正常组,ST段下移检出率亦高于正常组。
关键词 飞行员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医务监督
下载PDF
HBV相关肝病总胆汁酸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双杰 叶文华 +7 位作者 邹正升 耿华 李元元 林沪 杨斌 宋春辉 王陆军 陈黎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变化。方法常规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组TBA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的变化。方法常规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B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存活组TBA水平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TBA水平与ALT、ALB、CHE呈明显的相关性(P均<0.01)。结论血清TBA水平是反映肝损伤的程度,对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总胆汁酸 预后
下载PDF
OX40L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玉 吕吉云 +5 位作者 张纪元 林沪 张政 福军亮 王福生 廖明 《传染病信息》 2011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的OX40L分子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5例CH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一步分析了OX40L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指标的...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的OX40L分子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5例CHC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一步分析了OX40L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升高的OX40L表达水平不但与患者的ALT呈正相关,而且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此外,HCV的核心抗原和非结构蛋白3抗原可显著促进单核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结论 CHC患者OX40L选择性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上调表达,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OX40L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肝脏炎症反应的一种指标,有助于对CHC患者病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单核细胞 OX40L—OX40
下载PDF
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肝病免疫和生物治疗学术研讨会纪要
19
作者 张政 吕吉云 +2 位作者 姜天俊 林沪 施明 《传染病信息》 2010年第5期318-320,共3页
2010年7月24—25日“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肝病免疫和生物治疗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关键词 传染病 肝炎 病毒学 免疫学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高表达CD14^+DR^(low/-)髓源抑制性细胞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夫 李海文 +2 位作者 彭琼 林沪 李元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CD14+DRlow/-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胃癌患者43例(Ⅰ期9例、Ⅱ期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CD14+DRlow/-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胃癌患者43例(Ⅰ期9例、Ⅱ期13例、Ⅲ期14例、Ⅳ期7例),另采集26例正常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瘤组织中CD14+DRlow/-MDSCs的表达水平,分析MDSCs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D14+DRlow/-MD-SCs的表达显著高于自身外周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2.87±1.93)%vs(2.37±1.7)%,(0.89±0.47)%,P<0.05和P<0.01],后两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DRlow/-MDSCs的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晚期胃癌组织内CD14+DRlow/-MDSCs表达明显增加(Ⅰ∶Ⅱ∶Ⅲ∶Ⅳ=(1.15±0.78)%∶(1.71±0.92)%∶(2.25±1.24)%∶(4.85±2.37)%,P<0.05)。同时,肿瘤浸润组织与非浸润组织的CD14+DRlow/-MDSCs表达也有明显差异[3.90±1.67)%vs(2.62±1.53)%,P<0.05]。结论:CD14+DRlow/-MDSCs在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均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髓源的抑制性细胞 免疫逃逸 免疫监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