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低血糖新生儿住院期间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祝轲 成怡冰 +2 位作者 林莉 林法涛 李春鸽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5,共5页
背景新生儿严重持续的低血糖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目的探讨NICU低血糖新生儿住院期间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收... 背景新生儿严重持续的低血糖会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目的探讨NICU低血糖新生儿住院期间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设计横断面研究。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NICU收住的低血糖新生儿。新生儿低血糖诊断金标准:全血血糖<2.2 mmol·L~(-1)或血浆糖<2.5 mmol·L~(-1),全血血糖<2.6 mmol·L~(-1)为临床需要处理的界值~([8]),新生儿低血糖分类参照《新生儿低血糖临床规范管理专家共识(2021)》。采集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围生期情况、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结局和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采用广义线性回归探讨影响住院期间医疗费用的因素。主要结局指标NICU低血糖新生儿住院总费用。结果176例低血糖新生儿纳入本文分析,男104例(59.1%),女72例。中位日龄4(2,9)d。住院期间总费用(人民币)中位数为15438(10670,23490)元,中位住院天数11.0(8.0,16.8)d。单因素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有感染症状、围生期脑损伤、母亲分娩次数>1次、围生期不良因素>4个和治疗结局好转均增加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血钾、头颅MR异常和有低血糖脑损伤增加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广义回归结果显示,有感染症状、代谢性疾病、母亲分娩次数>1次、围生期不良因素>4个和低血糖脑损伤是住院总费用的危险因素。结论有感染症状、代谢性疾病、母亲分娩次数>1次、围生期不良因素>4个和低血糖脑损伤新生儿住院期间的经济负担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 医疗费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酪酸梭菌活菌散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晶 林法涛 陈新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3期405-407,共3页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加用酪酸梭菌...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指标;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BIL、DBIL、IBIL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肝肠循环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安全高效,利于新生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酪酸梭菌活菌散 血清胆红素
下载PDF
IPPV+PS替代疗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淑铄 林法涛 陈新亚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析间歇正压通气(IPPV)+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郑州市某医院诊治的8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 目的探析间歇正压通气(IPPV)+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郑州市某医院诊治的80例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IPPV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PS替代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2周时的治疗效果;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RR、VT、达峰时间比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RR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VT、达峰时间比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儿PaO2、PaCO2、Sa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PaCO2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PaO2、SaO2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策略(IPPV+PS替代疗法)应用于NRDS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间歇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功能 动脉血气
下载PDF
Schmid型干骺端软骨发育异常患儿1例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4
作者 董孝云 郑璇 +3 位作者 林法涛 方拴锋 董慧 王少雯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856-859,共4页
目的分析1例Schmid型干骺端软骨发育异常(SMC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型。方法收集于2021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SMCD患儿的病史和家族史,并对其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对患儿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用Sanger测序法对候选变异... 目的分析1例Schmid型干骺端软骨发育异常(SMCD)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型。方法收集于2021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SMCD患儿的病史和家族史,并对其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对患儿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并用Sanger测序法对候选变异进行家系验证。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患儿的COL10A1基因存在c.1772G>A(p.C591Y)错义变异,Sanger测序证实其父母均未携带相同的变异,提示其为新发,在HGMD及ClinVar数据库中均未见该位点的记录。根据ACMG指南,判断其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2_Supporting+PM5+PM6+PP3+PP4)。结论COL10A1基因c.1772G>A(p.C591Y)变异可能为该SMC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基因检测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该变异的发现丰富了COL10A1基因的变异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mid型干骺端软骨发育异常 COL10A1基因 基因变异 新发变异
原文传递
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其智能发育比较 被引量:45
5
作者 林法涛 宋燕燕 +3 位作者 张腾伟 肖旭文 齐俊冶 蔡岳鞠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25-329,共5页
目的比较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珠江新城院区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治愈出院,并在高危儿... 目的比较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珠江新城院区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治愈出院,并在高危儿门诊随访者为咖啡因组;随机数字法抽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同在我院珠江新城院区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原发性呼吸暂停早产儿,采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治愈出院,并在高危儿门诊规律随访者为氨茶碱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儿校正月龄6、12月时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两组各纳入150例患儿。咖啡因组吸氧时间[(119.1±100.2)h比(156.5±134.1)h]、无创机械通气时间[(107.4±100.2)h比(156.7±139.8)h]、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46.4±122.6)h比(270.9±257.2)h]短于氨茶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咖啡因组与氨茶碱组比较,动脉导管未闭(24.0%比45.3%)、支气管肺发育不良(9.3%比21.3%)发生率低于氨茶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月龄6月时咖啡因组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发育商均高于氨茶碱组,校正月龄12月时咖啡因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性发育商均高于氨茶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优于氨茶碱,并有利于促进早产儿的智能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氨茶碱 呼吸暂停 婴儿 早产 智能发育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法涛 许邦礼 李晶 《黑龙江中医药》 2021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持续组和间歇组各100例。持续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持续蓝光...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不同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持续组和间歇组各100例。持续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持续蓝光照射法治疗,间歇组患儿给予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间歇蓝光照射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相关指标变化、黄疸消退时间、黄疸指数改变、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间歇组患儿TBIL、IBIL水平明显低于持续组患儿(P<0.05),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持续组患儿,治疗后黄疸指数明显小于持续组(P<0.05),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持续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间歇性蓝光照射疗法对治疗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恢复更有效,黄疸消退速度更快,临床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光照射 新生儿黄疸 血清胆红素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原文传递
晚期早产儿早期智能发育结局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腾伟 林法涛 +2 位作者 宋燕燕 王兰秀 蔡岳鞠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LPI)早期智能发育结局。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出生胎龄34~36+6周、治愈出院并定期规律随访的106例早产儿为晚期早产儿组;随机抽取同期120例健康足月儿(FPI)为对照组。对校正年龄40周的晚期... 目的探讨晚期早产儿(LPI)早期智能发育结局。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新生儿病房收治的出生胎龄34~36+6周、治愈出院并定期规律随访的106例早产儿为晚期早产儿组;随机抽取同期120例健康足月儿(FPI)为对照组。对校正年龄40周的晚期早产儿及40周龄的足月儿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晚期早产儿校正龄3、6、12月龄或者足月儿3、6、12月龄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LPI组NBNA评分低于37分,低于FTI组(P<0.05)。校正龄3月龄时,LPI组大运动、精细运动、个人社交落后于FTI组(P<0.05);校正龄6月龄时,LPI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落后于FTI组(P<0.05);校正年龄12月龄时,LPI组适应性、大运动、个人社交测评明显低于FTI组(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早期智能发育迟缓,需加强神经发育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发育 随访 晚期早产儿
原文传递
一例新生儿中央轴空病的临床特点及家系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董孝云 郑璇 +3 位作者 林法涛 冯磊 熊虹 康文清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07-610,共4页
对1例新生儿中央轴空病的临床特点及家系中5例患者进行RYR1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对先证者进行病史和家族史询问以及详细的临床检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变异基因的家系... 对1例新生儿中央轴空病的临床特点及家系中5例患者进行RYR1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对先证者进行病史和家族史询问以及详细的临床检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变异基因的家系分布进行验证。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RYR1基因存在c.14591 A>C(p.Tyr4864Ser)错义变异,未见该位点变异的相关性报道;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父亲、祖父、大姑、二姑的RYR1基因均存在c.14591 A>C(p.Tyr4864Ser)错义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RYR1基因c.14591 A>C判定为可能致病变异(PM2+PM5+PP1+PP3)。结论RYR1基因c.14591 A>C(p.Tyr4864Ser)可能是该家系遗传学病因,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RYR1基因的变异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轴空病 RYR1基因 基因变异
原文传递
极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系统发育与早期营养的关系 被引量:23
9
作者 赵小朋 周伟 +2 位作者 宋燕燕 林法涛 张庭艳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状况与后期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NICU住院且出院后定期在我院高危儿门诊随访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均在校正年龄3个月时评估发育商(DQ...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状况与后期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NICU住院且出院后定期在我院高危儿门诊随访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均在校正年龄3个月时评估发育商(DQ),DQ≥130分为优秀,115~129分为中上,85~114分为中等,70~84分为中下,≤69分为智能低下。根据DQ得分将患儿分为神经发育正常组(DQ≥85分)及神经发育异常组(DQ〈85分),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营养状况。结果共纳入12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校正年龄3个月时DQ优秀2例(1.6%),中上3例(2.4%),中等63例(50.4%),中下57例(45.6%);神经发育正常组68例(54.4%),神经发育异常组57例(45.6%)。神经发育正常组生后4、7、14天平均总热卡摄入量[(44.3±8.0)比(37.7±6.8)kcal/kg、(60.4±5.0)比(55.2±6.7)kcal/kg、(92.3±8.0)比(83.1±9.9)kcal/kg]、平均肠内能量所占比例[(9.0±1.8)%比(4.8±1.5)%、(18.6±2.9)%比(10.4±2.6)%、(38.0±2.5)%比(30.4±2.0)%]及生后4、7天平均氨基酸供给量[(1.2±0.2)比(0.9±0.1)g/kg、(1.8±0.1)比(1.6±0.1)g/kg]均高于神经发育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发育正常组体重下降程度较神经发育异常组轻,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较神经发育异常组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早期营养状况与神经系统发育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状况 神经发育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原文传递
七例新生儿期发病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患儿的 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10
作者 董孝云 董慧茹 +4 位作者 康文清 熊虹 许邦礼 林法涛 郑璇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起病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临床特点、基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7例新生儿期发病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基因变异位点。结果 7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在10~21天,...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起病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临床特点、基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收集7例新生儿期发病的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高通量测序法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基因变异位点。结果 7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在10~21天,均以间断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有烦渴、多饮、多尿症状,经治疗5例症状缓解,2例仍有症状、发育落后。5例存在AVPR2基因变异,例1为c.645_646insGCACCTACCCTGGGTATCGCC整码变异;例2、4分别为c.541C>T、c.419C>A错义变异;例3、例5均为AVPR2基因半合子整体缺失。其中例1、4为未报道过的新变异。例6、例7患儿为双胎儿,均为AQP2基因第3外显子c.538G>A纯合错义突变所致,已有相关基因突变的报道。结论 AVPR2/AQP2基因为先天性肾性尿崩症的主要致病基因,新发现2种未见报道的变异位点,为先天性肾性尿崩症在新生儿期的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PR2/AQP2基因 基因突变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