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强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监测研究
1
作者 林洪 朱昌明 +1 位作者 李喜英 张琳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科技强省建设评价监测是评估科技强省建设各方面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面向湖北科技强省建设需求,确定评价监测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实证分析表明,湖北在科技强省建设五个要素方面表现较为平衡,但与... 科技强省建设评价监测是评估科技强省建设各方面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手段。通过面向湖北科技强省建设需求,确定评价监测目标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实证分析表明,湖北在科技强省建设五个要素方面表现较为平衡,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要建成科技强省,还需要在各方面进行全面提升。还分析了湖北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的优势以及关键制约因素,通过评价和持续监测分析,能提高科技主管部门制定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对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省 指标体系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古树名木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2
作者 林洪 刘斌 +1 位作者 夏诗琪 戴序鹏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的334篇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我国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作者、主要发文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趋势及项目基金等...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的334篇期刊文献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利用Citespace 6.1.R6可视化文献分析工具,对我国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主要发文作者、主要发文机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趋势及项目基金等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相关图谱,以探讨古树名木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古树名木领域年度发文量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在2013年达到最大值,近一年有下降趋势;发文最多的作者是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邢世岩(12篇)、发文机构最多的是北京林业大学(48篇),古树群、保护对策、资源调查、分布、复壮等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空间分布等方向是未来研究趋势,发文基金来源主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文献计量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现状及优化路径研究
3
作者 朱昌明 林洪 +1 位作者 夏谦 余昶颖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是支撑学科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实验室也存在布局不够合理、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绩效考核...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方面积极作为,是支撑学科建设和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实验室也存在布局不够合理、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绩效考核方式有待改进、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国家、发达省市关于重点实验室的布局设计、推进举措、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研究提出省重点实验室优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重点实验室 管理机制 升级重组
下载PDF
鲨鱼单域抗体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稳定性及检测性能研究
4
作者 贾成雨 刘畅 +3 位作者 林洪 曹立民 王凯强 隋建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目的探究鲨鱼单域抗体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其性能。方法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高效表达鲨鱼单域抗体融合蛋白2E6-SUMO;以传统的免疫球蛋白G(immolunoglobulin G,IgG)抗体为对照,对其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进行研究;并以2E6-SUMO为识别元... 目的探究鲨鱼单域抗体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及其性能。方法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高效表达鲨鱼单域抗体融合蛋白2E6-SUMO;以传统的免疫球蛋白G(immolunoglobulin G,IgG)抗体为对照,对其热稳定性及酸碱稳定性进行研究;并以2E6-SUMO为识别元件,建立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并应用于水产品中恩诺沙星残留的检测。结果2E6-SUMO的可溶性表达量为1.67mg/L,与传统的IgG抗体相比,2E6-SUMO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建立了基于2E6-SUMO检测恩诺沙星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为42.08ng/mL,检出限为3.84ng/mL,线性范围为9.94~376.17 ng/mL;鱼肉基质对2E6-SUMO没有显著干扰,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在83.33%~123.06%之间。结论鲨鱼单域抗体融合蛋白实现了高效表达,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可作为一种新型特异性免疫元件用于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免疫检测。本研究为鲨鱼单域抗体融合蛋白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域抗体 恩诺沙星 稳定性 酶联免疫吸附法 水产品
原文传递
过敏原肌质钙结合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优化及免疫反应性研究
5
作者 赵明玉 李妍 +4 位作者 朱文烨 陈媛 王晓楠 林洪 李振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1-61,共11页
目的 利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P. pastoris)高效表达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重要过敏原肌质钙结合蛋白(sarcoplasmic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SCP),并检验其免疫反应性。方法 根据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好性优化SCP... 目的 利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P. pastoris)高效表达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重要过敏原肌质钙结合蛋白(sarcoplasmic calcium binding protein, SCP),并检验其免疫反应性。方法 根据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好性优化SCP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将其热激转化至P. pastorisGS115菌株后经遗传霉素(geneticin,G418)筛选获得阳性高拷贝子。最后通过甲醇诱导表达重组SCP并结合免疫印记(western blotting,WB)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验证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在摇瓶水平下,重组SCP在毕赤酵母中最佳的表达条件为:诱导温度为28℃,甲醇添加量为每24h添加1.0%甲醇,诱导pH为6.0,诱导时间为144 h。在此条件下, SCP(纯度为91.6%)的得率为1.5 mg/100 mL菌液,实现了可溶性高效表达。WB和间接ELISA结果表明,重组SCP具有免疫球蛋白G结合能力。结论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可以得到纯度较高且免疫反应性良好的重组SCP。本研究可为SCP的理化研究及过敏原标准物质的应用奠定基础,并有望促进特异性甲壳类过敏原检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肌质钙结合蛋白 毕赤酵母 真核表达
原文传递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洪 朱昌明 +2 位作者 夏谦 李喜英 余昶颖 《科技创业月刊》 2023年第12期22-27,共6页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协同创新是促进城市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研究旨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对该地区各项科技创新数据的整理、评估与分... 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协同创新是促进城市群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研究旨在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对该地区各项科技创新数据的整理、评估与分析,综合比较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与其他主要城市群的科技创新表现,从科技创新水平、创新能力等维度综合评价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科技创新水平,从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规模、成果转化活力与高新产业发展等维度呈现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协同发展水平。此外,总结了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协同创新方面取得的成效、进展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推动平台共建、技术共研、成果共转、资源共享、生态共营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协同创新 科技创新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7
作者 林洪 黄晶 +4 位作者 黄明辉 江民 吴韬 贾全全 朱培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3期40-43,共4页
为分析套种草珊瑚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林和杉木-草珊瑚套种林两个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1、4、7、9、11月采集两种林分不同土层土壤样品,检测分析两种林分不同土层土壤样品的pH值,以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 为分析套种草珊瑚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本研究以杉木林和杉木-草珊瑚套种林两个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在2019年1、4、7、9、11月采集两种林分不同土层土壤样品,检测分析两种林分不同土层土壤样品的pH值,以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可以提高土壤pH值,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在养分流失严重的春夏季,套种草珊瑚有利于杉木林土壤中养分的积累。杉木林下套种草珊瑚对土壤养分有一定影响,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有利于提高林地生态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 杉木 草珊瑚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湿地松林下补阔对冠层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艳 罗坤水 +1 位作者 周晨 林洪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1期10-16,30,共8页
为探究湿地松人工林间伐补植阔叶树后林冠结构和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于2021年,以江西省泰和县1985年栽植的湿地松纯林,2012年间伐,2013年在林下补植不同阔叶树的湿地松林分:湿地松+火力楠+木荷(S_(6))、湿地松+木荷+火力楠(S_(5)... 为探究湿地松人工林间伐补植阔叶树后林冠结构和林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于2021年,以江西省泰和县1985年栽植的湿地松纯林,2012年间伐,2013年在林下补植不同阔叶树的湿地松林分:湿地松+火力楠+木荷(S_(6))、湿地松+木荷+火力楠(S_(5))、湿地松+甜槠+丝栗栲(S_(7))、湿地松+火力楠+南酸枣(S_(10))和无补植的对照(S_(11))为研究对象,运用冠层分析仪和鱼眼摄像头采集数据和影像,并结合样地调查,研究间伐补阔抚育措施对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抚育间伐补植阔叶树后,湿地松的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S_(10)模式下的胸径、单株材积、蓄积量最高。S_(5)在冠层开度为31.70,定点因子均为32.09、34.63、33.17,均表现为最高;S_(7)的叶面积指数最高,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冠层结构参数之间大多数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叶面积指数与其它参数均呈现负相关性。林下的物种多样性均有所增加,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高于对照,且灌木层高于草本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均匀度指数以S_(6)、S_(7)最高。综合结果表明,火力楠、南酸枣是湿地松林间伐后补植阔叶树的较优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间伐 阔叶树 生长量 冠层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果树栽培学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
9
作者 李坤 马怀宇 +1 位作者 林洪 李丽杰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3年第5期91-92,共2页
《果树栽培学基础》是园艺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势,从课前安排学习任务、课后布置作业、翻转课堂定期线下授课、多元化考核机制等视角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探索,构建了... 《果树栽培学基础》是园艺本科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优势,从课前安排学习任务、课后布置作业、翻转课堂定期线下授课、多元化考核机制等视角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探索,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体系,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果树栽培学基础》 应用 实践
下载PDF
食物过敏原检测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自业 林洪 李振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42,共9页
食品过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对食品加工行业构成挑战,并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一方面,从食品加工行业的角度来看,食品原料成分、外源添加剂和加工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现代食品加工中过敏原的存在更加复杂。此外,由于缺乏过... 食品过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对食品加工行业构成挑战,并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一方面,从食品加工行业的角度来看,食品原料成分、外源添加剂和加工形式的多样性使得现代食品加工中过敏原的存在更加复杂。此外,由于缺乏过敏原识别和有效的检测与评价系统,导致目前食品过敏原筛选与检测、跟踪与预测、干预与控制的理论和技术存在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满足消费者对包括食物过敏原在内的不同类型原料来源的知情权,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人民的满意度也成为当务之急;此外,随着人们接触的食物种类越来越多,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也越来越高,日趋复杂化、广域化和严重化的食物过敏所带来的食品安全健康问题已很难避免。鉴于此,针对大健康背景下日益严重的食品过敏安全问题,本综述介绍了食物过敏原的检测方法,总结了食物过敏原消减与控制技术,阐述了低致敏性食品以及抗过敏活性物质,综述了目前食物过敏原口服免疫治疗进展,旨在为预防和控制食物过敏,保障食物过敏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过敏原 致敏性 过敏原脱敏 抗过敏
原文传递
葡萄品种(系)制汁特性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秋余 林洪 +3 位作者 张吉照 杜婷婷 郭修武 郭印山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39,共8页
为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可应用于葡萄果汁加工产业的新品种(系),以28个沈阳农业大学选育出的新品种(系)及8份保存的葡萄品种资源为试材,通过分析葡萄汁色泽、出汁率、固酸比、单宁含量等指标,结合葡萄汁风味、香气、涩味等感官评价... 为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可应用于葡萄果汁加工产业的新品种(系),以28个沈阳农业大学选育出的新品种(系)及8份保存的葡萄品种资源为试材,通过分析葡萄汁色泽、出汁率、固酸比、单宁含量等指标,结合葡萄汁风味、香气、涩味等感官评价,对自育葡萄品种(系)与国外制汁葡萄品种康可、康拜尔等品种的果汁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供试品种(系)的出汁率可达80%以上;红艳香、巨玫瑰、沈农金皇后等27个品种香味怡人,其中巨玫瑰、红艳香呈浓玫瑰香味,沈农金皇后有蜂蜜香味。所选用的自育品系中优系08-88原花青素含量高,果汁颜色紫红;优系19-10单宁含量较高。综合评价分析认为,红艳香、巨玫瑰、沈农金皇后、912-9、912-24、21-3、19-10出汁率高、颜色艳丽、香味浓郁,无明显异味,具有较好的制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品种(系) 制汁特性 葡萄汁
下载PDF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比较7种市售烟熏鱼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封铧 邓斯予 +5 位作者 韩玥颖 牟伟丽 马冬志 林洪 王皓 李振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3-190,共8页
目的 比较7种市售烟熏鱼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探究潜在的特征性风味物质。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构建7种市售烟熏鱼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 目的 比较7种市售烟熏鱼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探究潜在的特征性风味物质。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headspace-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构建7种市售烟熏鱼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样品挥发性化合物之间的差异。结果 从7种市售烟熏鱼中共鉴定出3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醛类、酯类和氮/硫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指纹图谱、PCA和聚类分析直观地显示了不同样品间的挥发性化合物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和联系,其中壬醛在不同种类烟熏鱼中均有检出,2,5-二甲基吡嗪是烟熏鲈鱼、烟熏草鱼、烟熏鲢鱼和烟熏武昌鱼中潜在的特征性风味物质。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不同种类烟熏鱼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发现样品间挥发性成分存在较大差异,为将来定向调控烟熏鱼风味品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熏鱼 挥发性化合物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定向标记抗体的虾原肌球蛋白量子点免疫层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瑶杨 黄玉浩 +2 位作者 李冉冉 林洪 李振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251,共9页
目的利用量子点定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竞争荧光免疫层析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方法使用杂交瘤细胞株免疫Balb/c小鼠,从小鼠腹水中制备得到单克隆抗体,将氨基化量子点通过具有抗体Fc端生物亲和性的重组... 目的利用量子点定向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建立竞争荧光免疫层析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虾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方法使用杂交瘤细胞株免疫Balb/c小鼠,从小鼠腹水中制备得到单克隆抗体,将氨基化量子点通过具有抗体Fc端生物亲和性的重组蛋白共价固定于抗体Fc端。以量子点定向标记抗体作为检测抗体,以南美白对虾中的TM作为检测靶标,基于竞争法原理组装免疫层析试纸条。在对条件参数进行优化后,应用于市售食物样品中TM的检测。结果所建立方法的灵敏度为0.96μg/mL(%P=50%),检出限为0.15μg/mL(%P=20%),检测结果与文献中报道的相当。试纸条批内差和批间差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81%~8.86%和8.27%~14.67%,均小于15%,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同时试纸条显示出了良好的特异性与准确性,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与过敏原标签一致。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方法适用于TM的快速、高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标记 量子点 原肌球蛋白 免疫层析试纸条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斑马鱼幼鱼的神经毒性作用研究
14
作者 李颖 王霞 +3 位作者 朱盼盼 林洪 隋建新 曹立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0-217,共8页
目的 探究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丙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氰戊菊酯)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 对4种农药采用静态暴露方法,分析其在高、中、低3种剂量下对斑马鱼幼鱼的形态、神经行为的影响;同时以活性氧(reactive ox... 目的 探究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丙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氰戊菊酯)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作用。方法 对4种农药采用静态暴露方法,分析其在高、中、低3种剂量下对斑马鱼幼鱼的形态、神经行为的影响;同时以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 AchE)为指标,研究各农药在高中低剂量下对斑马鱼幼鱼神经化学的影响。结果 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均对斑马鱼幼鱼造成了体长变短、脊柱弯曲等形态变化;除丙烯菊酯外,其他3种农药均使斑马鱼幼鱼出现显著的运动活性降低趋势(P<0.05);在神经化学方面,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4种农药均使斑马鱼幼鱼体内的AchE活性显著下降(P<0.05);但4种农药对ROS水平变化各有差异:溴氰菊酯与高效氯氰菊酯对斑马鱼幼鱼的ROS水平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而丙烯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在高中剂量下均可导致斑马鱼幼鱼ROS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斑马鱼幼鱼产生了显著的神经毒性作用,首次发现形态变化和AchE活性的变化与大鼠相关结果体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有望替代大鼠用于更加简便快捷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其余指标与大鼠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与两者生物学特性的差别有关。本研究为斑马鱼在食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斑马鱼 神经毒性
原文传递
一株空肠弯曲菌噬菌体vB_Cj_QDYZ的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分析
15
作者 王越 林洪 王静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16,I0001-I0003,共11页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能引起人类细菌性腹痛腹泻。随着空肠弯曲菌耐药性日益严重,亟需筛选能高效裂解空肠弯曲菌的噬菌体,为应用噬菌体防治空肠弯曲菌污染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分离一株能高效裂解空肠弯曲菌的噬菌体,... 空肠弯曲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能引起人类细菌性腹痛腹泻。随着空肠弯曲菌耐药性日益严重,亟需筛选能高效裂解空肠弯曲菌的噬菌体,为应用噬菌体防治空肠弯曲菌污染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分离一株能高效裂解空肠弯曲菌的噬菌体,将其命名为vB_Cj_QDYZ。电镜结果显示该噬菌体有一个正二十面体的头部(直径约100.81 nm)和一条可伸缩的尾部(长度约65.90 nm)。噬菌体vB_Cj_QDYZ的温度耐受范围为30~60℃,在pH值为3~12时效价较稳定。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0.01,一步生长曲线表明,噬菌体的潜伏期是60 min,裂解期是150 min,爆发量是45 PFU/cell。噬菌体的基因组全长为130627 bp,G+C含量为26%,共有165个开放阅读框,3个tRNA。基因组中不含毒力基因、抗生素耐药基因及过敏原基因。比较基因组学表明噬菌体vB_Cj_QDYZ可能是来自Eucampyvirinae亚科,Fletchervirus属的新成员。噬菌体vB_Cj_QDYZ是一株裂解能力较强、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良好的空肠弯曲菌噬菌体,具有开发为新型空肠弯曲菌抗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肠弯曲菌 噬菌体 生物学特性 基因组分析 抗菌剂
下载PDF
扇贝过敏原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的构建与应用
16
作者 党雪文 张自业 +5 位作者 赵金龙 李冉冉 王雅晴 林洪 王皓 李振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8,共9页
目的 构建一种简便、快速、可降低非特异性荧光干扰的时间分辨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实现快速检测扇贝中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过敏原。方法 本研究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以含有铕(Eu)纳米微粒的荧光微球作为标签偶联兔抗TM多克隆... 目的 构建一种简便、快速、可降低非特异性荧光干扰的时间分辨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实现快速检测扇贝中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过敏原。方法 本研究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以含有铕(Eu)纳米微粒的荧光微球作为标签偶联兔抗TM多克隆抗体,制备荧光探针并对其进行表征。以4 mg/mL兔多克隆抗体作为T线,羊抗兔免疫球蛋白G (immunoglobulin g,IgG)作为C线组装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 本研究组建的试纸条视觉检出限为0.05μg/mL,仪器检出限为0.01μg/mL。试纸条除对虾蟹有交叉反应外,对其他10余种物种无明显交叉反应。加标样品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71%~7.94%和12.09%~12.80%,在不含TM的4种食物基质中加入浓度由低到高的TM,检测结果与实际加标情况相符。结论 本检测方法准确性良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在多种食物基质中实现对扇贝TM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荧光微球 免疫层析 扇贝过敏原 原肌球蛋白 快速检测
原文传递
噬菌体受体结合蛋白及其宿主谱扩展的相关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凡 于振兴 +4 位作者 张明 林洪 李学鹏 励建荣 张德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52-260,共9页
噬菌体是如今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在清除细菌尤其是针对目前广泛出现的多重耐药细菌上具有巨大优势。目前多种噬菌体产品已在食品原料、养殖动物、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即食食品杀菌等领域投入使用且效果良好,但天然噬菌... 噬菌体是如今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生物之一,在清除细菌尤其是针对目前广泛出现的多重耐药细菌上具有巨大优势。目前多种噬菌体产品已在食品原料、养殖动物、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及即食食品杀菌等领域投入使用且效果良好,但天然噬菌体狭窄的宿主范围与复杂的宿主互作机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型噬菌体抑菌剂的开发。噬菌体与宿主细菌的特异性结合依赖于噬菌体表面的受体结合蛋白,对各种不同的噬菌体受体结合蛋白的结构功能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噬菌体与细菌的互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诱导培养及基因工程等方法对噬菌体受体结合蛋白进行改造以获得优质的宽谱噬菌体已经成为噬菌体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噬菌体受体结合蛋白的不同结构与各种宿主谱扩展方案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为食品工业中噬菌体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特异性结合 受体结合蛋白 基因改造 宿主谱扩展 食品领域
下载PDF
游泳运动技术优化与创新的研究 被引量:53
18
作者 林洪 阎超 +2 位作者 何枫 王连泽 周晓东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57,共18页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程序设计等研究方法,为游泳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诊断方法,提出了游泳技术训练与技术研究可操作的程序化模式,搭建了游泳技术研究与高科技结合的应用渠道,保障了重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与技术研究。在...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程序设计等研究方法,为游泳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诊断方法,提出了游泳技术训练与技术研究可操作的程序化模式,搭建了游泳技术研究与高科技结合的应用渠道,保障了重点运动员的技术训练与技术研究。在研究方法和应用实践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技术 CFD 测力 流场
下载PDF
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过程中肌肉品质变化及近红外光谱模型的构建
19
作者 步营 何圣琪 +5 位作者 王飞 朱文慧 励建荣 李学鹏 林洪 郭晓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92-402,共11页
研究不同无水保活时间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肉的肌肉品质变化,并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建立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的SIMCA定性分析模型,同时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建立肌糖原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 研究不同无水保活时间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肉的肌肉品质变化,并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建立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的SIMCA定性分析模型,同时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建立肌糖原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石斑鱼鱼肉的硬度和黏聚性显著降低(P <0.05);pH值由7.0降至6.7;离心损失率由5.83%增至8.55%,蒸煮损失由21.7%增至3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结果显示,与新鲜石斑鱼相比,经无水保活12 h后,T22的峰面积减少了2.53%,T23的峰面积增加了111.63%,表明鱼肉中不易流动水含量下降,自由水含量增加,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方向转化,水分的流动性增强,肌肉持水性降低。SIMCA定性分析模型的正确判别率达93.3%,具有区分不同保活时间的鱼肉的能力。经均值中心化预处理后建立的肌糖原定量分析模型的验证集均方根误差值为0.24,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89。结合模型外部验证,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偏差在0.01~0.15之间,说明该模型的准确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保活后石斑鱼鱼肉样品糖原含量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龙胆石斑鱼 品质 无水保活 相关性分析 近红外模型
下载PDF
液相色谱法测定鱼肌肉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 被引量:24
20
作者 林洪 付晓婷 +2 位作者 邱绪建 江洁 李振兴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9-922,共4页
孔雀石绿(MG)和结晶紫(GV)曾作为渔药使用,在鱼体内可分别代谢为无色孔雀石绿(LMG)及无色结晶紫(LGV),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已被许多国家禁用。本文研究了同时检测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和无色结晶紫的液相色谱方法,建立... 孔雀石绿(MG)和结晶紫(GV)曾作为渔药使用,在鱼体内可分别代谢为无色孔雀石绿(LMG)及无色结晶紫(LGV),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已被许多国家禁用。本文研究了同时检测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和无色结晶紫的液相色谱方法,建立了检测前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经过液液萃取和丙基磺酸阳离子树脂纯化,采用C18分离柱后串联二氧化铅柱氧化衍生的方法,同时检测母体药物及其代谢物,回收率>70%,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15%,定量限分别为2μg/kg及1μg/kg。经样品实测,在一份鲈鱼样品中检测到无色孔雀石绿残留97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孔雀石绿 结晶紫 代谢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