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39例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林珍辉 黄秋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39例胃癌根治术患者 ,采用经鼻肠管滴入肠内营养液瑞高、瑞素 ,观察应用营养液前后血浆白蛋白 (AIB)、血红蛋白 (HB)的变化及 2 4 h氮平衡情况。结果  39例经肠内营养后 ,平均...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  39例胃癌根治术患者 ,采用经鼻肠管滴入肠内营养液瑞高、瑞素 ,观察应用营养液前后血浆白蛋白 (AIB)、血红蛋白 (HB)的变化及 2 4 h氮平衡情况。结果  39例经肠内营养后 ,平均于术后第 6天出现正氮平衡 ,第 7天 AIB、 HB恢复正常 ,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胃癌术后及早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AIB 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肠内营养 HB 治疗 肠内营养支持 结论 情况 目的
下载PDF
匀浆膳食在11例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2
作者 林珍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危重病人 匀浆膳食 营养支持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以群 卢玉兰 +4 位作者 林大东 林珍辉 沈建坤 许正锯 纪树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92-2293,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B组甘草酸单铵联合丹参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后A组肝功能、TNF-α及IL-6、I...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B组甘草酸单铵联合丹参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后A组肝功能、TNF-α及IL-6、IL-8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肝组织TGF-β表达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x2=6.538,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促肝细胞生长素 丹参 肝炎 乙型 慢性 肿瘤坏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大黄与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重型肝炎 被引量:9
4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2 位作者 纪树梅 王喻 王崇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485-487,共3页
目的:探讨大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机制.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18例,采用大黄联合PHGF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各6wk.疗程中定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 目的:探讨大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机制.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18例,采用大黄联合PHGF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各6wk.疗程中定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血浆内毒素(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IL-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wk,治疗组ALT、TBIL、LPS、血氨及IL-6、IL-8和TNF-α值分别为83.25±33.17、103.35±75.51、22.74±15.37、77.23±35.64、62.34±5.37、188.86±16.54、2.84±0.66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后6wk,治疗组ALT、TBIL、LPS、血氨及IL-6、IL-8和TNF-α值分别为56.31±36.32、64.34±56.28、16.68±9.31、51.64±34.17、49.58±5.16、138.83±12.67、2.35±0.23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大黄联合PHGF对肝坏死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毒素、TNF-α、IL-6、IL-8等炎症物质的产生有关,二者合用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促肝细胞生长素 治疗 重型肝炎 PHGF 肝功能
下载PDF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1 位作者 纪树梅 许正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CHB,随机分为A、B、C3组。A组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B组用苦参素、C组用胸腺肽,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HBeAg及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1.8%、53.6%,B组分...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178例CHB,随机分为A、B、C3组。A组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B组用苦参素、C组用胸腺肽,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A组HBeAg及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1.8%、53.6%,B组分别为32.7%、34.6%,C组分别为21.6%、21.6%(P<0.05orP<0.01);A组肝组织TGFβ的表达显著下降,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在抑制乙肝病毒、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方面优于单用苦参素或胸腺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苦参素 胸腺肽
下载PDF
大黄治疗黄疸型肝炎43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王崇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大黄对黄疸型肝炎患者的保肝利胆、消退黄疸作用。方法将83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患者使用大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脏病... 目的研究大黄对黄疸型肝炎患者的保肝利胆、消退黄疸作用。方法将83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3例患者使用大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使用门冬氨酸钾镁片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肝脏病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黄能利胆、消退黄疽、保护肝脏,可作为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主要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治疗 黄疸型肝炎 中药 肝功能 肝脏病理变化
下载PDF
大黄对肝硬化腹水及其血清中TNF-α、内毒素、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许正锯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3 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大黄治疗 ,并与双氢克尿噻单用及联用疗效对比 ,疗程 2 1d ,检测肝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内毒素、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 经大黄治疗后 ... 目的 探讨大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3 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大黄治疗 ,并与双氢克尿噻单用及联用疗效对比 ,疗程 2 1d ,检测肝功、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内毒素、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 经大黄治疗后 ,腹水明显减轻 ,肝功、TNF -α、内毒素、一氧化氮的水平明显下降 ,与双氢克尿噻联用效果更好。结论 大黄有改善肝功、消肿、利水等作用 ,与血清中TNF -α、内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大黄 TNF-Α 内毒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大黄对黄疸型肝炎患者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王崇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6-236,共1页
关键词 FAS/FASL 病毒性肝炎 黄疸
下载PDF
大黄对实验性肝坏死中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许正锯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7期487-488,共2页
目的 :观察大黄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至大鼠肝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Cl4 诱导大鼠肝坏死 ,观察大黄对肝坏死后肝脏组织及血清中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及一氧化氮 (NO)的变化。结果 :大黄可明显改善... 目的 :观察大黄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至大鼠肝坏死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CCl4 诱导大鼠肝坏死 ,观察大黄对肝坏死后肝脏组织及血清中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及一氧化氮 (NO)的变化。结果 :大黄可明显改善肝细胞损伤 ,显著降低血清中TNF -α、IL-6、NO的浓度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0.01)。结论 :大黄对CCl4 性肝坏死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可能与抑制TNF-α、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实验性肝坏死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一氧化氮
下载PDF
生大黄对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以群 万任华 +2 位作者 许正锯 林珍辉 王崇国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8-29,33,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黄对CCl4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观察大黄对肝纤维化后肝组织学、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TGF ... 目的 观察大黄对CCl4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观察大黄对肝纤维化后肝组织学、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TGF β1、HA、LN、Ⅳ C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大黄治疗组组织学肝纤维化程度计分、肝组织TGF β1的表达及血清TNF α、TGF β1、HA、LN、Ⅳ C等指标均显著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及 <0 .0 1)。血清TGF β1与HA、LN、Ⅳ C呈正相关 ,肝组织TGF β1的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的动态变化相一致。结论 大黄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肝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转化生长因子—β1 四氯化碳 大鼠
下载PDF
苦参素治疗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2 位作者 许正锯 陈先礼 王崇国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76-77,80,共3页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CHB,随机分为A、B二组。A组 采用苦参素治疗;B组采用胸腺肽,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ALT复常率及HBeAg、HBVDNA阴 转率分别为85.00%、31.67%、33.33%,B组分别... 目的 探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CHB,随机分为A、B二组。A组 采用苦参素治疗;B组采用胸腺肽,疗程6个月。结果 治疗6个月后A组ALT复常率及HBeAg、HBVDNA阴 转率分别为85.00%、31.67%、33.33%,B组分别为61.67%、15.00%、16.67%(P<0.05)、A组血清中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LN)、IV胶原(IVC)及TGF-β含量分别下降为133.26±43.82、146.45±21.62、75.34±25.26 及5.56±2.36,B组分别下降为151.10±51.57、158.15±32.22、86.33±24.82及6.64±2.27(P<0.05)。结论  苦参素有明显抗病毒、抗纤维化及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慢性乙型肝炎 转化生长因子-Β 肝纤维化
下载PDF
苦参素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3 位作者 纪树梅 许正锯 陈先礼 王崇国 《肝脏》 2004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苦参素 联合 甘草酸二铵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大黄治疗黄疸型肝炎43例
13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王崇国 《传染病信息》 2003年第3期129-129,共1页
大黄为常用中药,具有泻下、保肝、利胆、消炎、清除内毒素等作用。我院于1997年10月-2001年11月用该药治疗各型急慢性黄疸型肝炎43例,并与同期40例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作对照。观察相关指标并对20例患者的治疗前后(0周/6周)肝组织活检进行... 大黄为常用中药,具有泻下、保肝、利胆、消炎、清除内毒素等作用。我院于1997年10月-2001年11月用该药治疗各型急慢性黄疸型肝炎43例,并与同期40例门冬氨酸钾镁治疗作对照。观察相关指标并对20例患者的治疗前后(0周/6周)肝组织活检进行比较。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照组(40例)口服门冬氨酸钾镁片9片/d.分3次。治疗组(43例)口服生大黄粉6~10g/d,分2~3次,以温开水词成稀糊状口服或胃管注入胃中。其他药物两组相同。2组肝炎的型别、症状、体征及化验指标(ALT、AST、TB)相仿,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药物治疗 黄疸型肝炎 中药 肝组织活检
下载PDF
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1 位作者 纪树梅 王崇国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可溶性Fas/Fasl的表达。方法  1 2 0例CHB ,随机分为A、B二组。A组采用苦参素治疗 ,B组甘利欣治疗 ,疗程 3个月。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Fas、Fasl。结果 肝组织及血清中Fa...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可溶性Fas/Fasl的表达。方法  1 2 0例CHB ,随机分为A、B二组。A组采用苦参素治疗 ,B组甘利欣治疗 ,疗程 3个月。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Fas、Fasl。结果 肝组织及血清中Fas/Fasl的表达强弱与慢性肝炎程度有关 ,经治疗后A组肝组织及血清中Fas/Fasl的表达明显下降 ,与B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苦参素可能是通过调节Fas/Fasl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凋亡 慢性乙型肝炎 FAS FASL
下载PDF
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2 位作者 纪树梅 许正锯 王崇国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 2b(IFN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4 6例CHB ,随机分为A、B、C、D 4组。在常规保肝治疗 (D组 )基础上 ,A组加用IFN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 ;B组单用IFNα 2b ;C组单用苦参素 ,疗... 目的 探讨干扰素α 2b(IFN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4 6例CHB ,随机分为A、B、C、D 4组。在常规保肝治疗 (D组 )基础上 ,A组加用IFN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 ;B组单用IFNα 2b ;C组单用苦参素 ,疗程 6个月 ,随访 6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 ,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及血清TGF β、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 治疗后A组组织学肝纤维化程度计分、肝组织TGF β的表达及血清TGF β、HBeAg、HBVDNA等指标均显著下降 ,与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肝组织TGF β的表达与肝脏纤维化的动态变化相一致 ;B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IFNα 2b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苦参素 IFNΑ-2B 联合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Α-2B 肝组织 单用 差异 一致
原文传递
大黄联合熊去氧胆酸对黄疸型肝炎退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2 位作者 纪树梅 王喻 王崇国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9-431,共3页
关键词 大黄 联合用药 熊去氧胆酸 黄疸型肝炎 退黄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A 病毒性肝炎
原文传递
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Fas、FasL、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1 位作者 纪树梅 王崇国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FAS/FASL介导 苦参素 细胞毒性T细胞 肝细胞凋亡 炎症细胞因子 机体炎症反应 巨噬细胞 生物学效应 TNF受体 细胞发生 细胞免疫 密切关系 发生发展 细胞分泌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2 位作者 纪树梅 许正锯 王崇国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联合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素治疗 苦参素 乙型肝炎病毒(HBV) 葛兰素史克公司 病毒变异 应答率 疗效
原文传递
大黄对黄疸型肝炎中TNF-α、IL-6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以群 王崇国 林珍辉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关键词 大黄 黄疸型肝炎 TNF-Α IL-6
原文传递
TNF-α和内毒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及大黄防治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以群 林珍辉 许正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 探讨TNF -α、内毒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及大黄防治机制。方法  4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大黄治疗 ,治疗前后检测肝功、TNF -α、内毒素的变化 ,并与西咪替丁疗效对比。结果 经大黄治疗后 ,肝硬化... 目的 探讨TNF -α、内毒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及大黄防治机制。方法  4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大黄治疗 ,治疗前后检测肝功、TNF -α、内毒素的变化 ,并与西咪替丁疗效对比。结果 经大黄治疗后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时间明显缩短 ,肝功、TNF -α、内毒素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TNF -α、内毒素是引起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 ,大黄有明显止血、改善肝功等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NF -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内毒素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 药理机制 乙型肝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