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间阳离子对蒙脱石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林祖纕 田顺宝 +2 位作者 俞慧君 邓梦祥 许荣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7-92,共6页
制备了层间阳离子为一价(Li^+,Na^+,K^+,Rb^+,Cs^+),二价(Mg^(2+),Ca^(2+),Sr^(2+),Ba^(2+))和三价(Y^(3+),La^(3+),Nd^(3+),Eu^(3+))离子的蒙脱石,研究了不同层间阳离子对蒙脱石性质的影响。蒙脱石的吸附水和层间水的脱去随层间阳离子... 制备了层间阳离子为一价(Li^+,Na^+,K^+,Rb^+,Cs^+),二价(Mg^(2+),Ca^(2+),Sr^(2+),Ba^(2+))和三价(Y^(3+),La^(3+),Nd^(3+),Eu^(3+))离子的蒙脱石,研究了不同层间阳离子对蒙脱石性质的影响。蒙脱石的吸附水和层间水的脱去随层间阳离子种类的不同而表现为单一或两阶段脱水过程。层间阳离子的电价对蒙脱石电导率的影响远大于离子半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
下载PDF
Na_3Zr_(2-x)Ce_xSi_2PO_(12)系统的相关系和电导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祖纕 俞慧君 田顺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研究了 Na_3Zr_2-CeSi_2PO_(12)系统的相关系和电导。此系统不生成固溶体。300℃的电导率随 x 的增加缓慢降低至 x=0.3,而后随 x 的进一步增加而剧烈下降。对所得结果从结晶化学角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离子导体 相关系 电导 结晶
下载PDF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β″-Al_2O_3陶瓷的研究简介 被引量:7
3
作者 林祖纕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0-131,134,共3页
 简介了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多年来对β″ Al2O3陶瓷的研究结果。内容包括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两部分。前者涉及原料和稳定剂选择,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控制以及烧结工艺等。后者包括β″ Al2O3陶瓷的吸水性和表面性质以及稀土离子交换的研究。
关键词 氧化铝陶瓷 钠离子导体 制备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性能
下载PDF
Na_(3+x)Z_(2-x)Yb_xSi_2PO_(12)系统的相关系、电导和结晶化学
4
作者 林祖纕 俞慧君 +1 位作者 田顺宝 李世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研究了 Na_(3+x)Zr_(2-x)Yb_xSi_2PO_(12)系统的相关系和电导。此系统形成有结构连续转变的固溶体,在 x=0.5和 x=0.8时分别完成从单斜至三方和从三方至四方的结构转变。电导率开始随 x 的增加而缓慢降低,至 x=0.8后剧烈下降。比较了 Na_... 研究了 Na_(3+x)Zr_(2-x)Yb_xSi_2PO_(12)系统的相关系和电导。此系统形成有结构连续转变的固溶体,在 x=0.5和 x=0.8时分别完成从单斜至三方和从三方至四方的结构转变。电导率开始随 x 的增加而缓慢降低,至 x=0.8后剧烈下降。比较了 Na_(3+x)Zr_(2-x)Yb_xSi_2PO_(12)与 Na_3Zr_(2-x)Yb_xSi_(2-x)P_(1+x)O_(12)以及 Na_(3+x)Zr_2Si_(2+x)P_(1-x)O_(12)系统,讨论了在此类系统中影响钠离子迁移的结晶化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导体 Naicon 相变
下载PDF
矿物离子导体——皂石
5
作者 林祖纕 田顺宝 +3 位作者 俞慧君 邓梦祥 马仲伟 许荣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72-374,共3页
对天然皂石进行了电性测试,发现皂石有很高的离子导电性,其室温电导率可达2.5×10^(-3)S·cm^(-1)。
关键词 皂石 离子导体 膨润土 硅酸盐矿物
下载PDF
ZrO_(2)添加剂对β″-Al_(2)O_(3)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祖纕 温兆银 +2 位作者 顾中华 陈昆刚 樊增钊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研究了氧化锆添加剂对β″-Al_2O_3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10%(按体积计)ZrO_2可以大大改善β″-Al_2O_3陶瓷的显微结构,并使其强度有显著提高,与此同时,β″-Al_2O_3的... 研究了氧化锆添加剂对β″-Al_2O_3陶瓷的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10%(按体积计)ZrO_2可以大大改善β″-Al_2O_3陶瓷的显微结构,并使其强度有显著提高,与此同时,β″-Al_2O_3的电导率下降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结构 氧化锆 添加剂 三氧化二铝陶瓷 陶瓷
全文增补中
中国固态离子学25年
7
作者 林祖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9-90,共2页
固态离子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开始称为快离子导体,因为这类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可与熔体相比.快离子导体的基本电性特征是:电导率大于10-4S·m-1(一般离子导体如NaCl的室温导电率在10-17S·m-1数量级),活... 固态离子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开始称为快离子导体,因为这类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可与熔体相比.快离子导体的基本电性特征是:电导率大于10-4S·m-1(一般离子导体如NaCl的室温导电率在10-17S·m-1数量级),活化能小于0.5 eV.快离子导体的形成有一定的条件,如材料结构中需有一维、二维或三维的离子迁移通道,这些通道应具有适合特定离子迁移的通道尺寸;结构中的缺陷浓度高以至可形成亚晶格无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离子学 快离子导体 20世纪70年代 离子电导率 中国 材料结构 离子迁移 新兴学科 NACL
下载PDF
快离子导体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
8
作者 林祖纕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56-463,共8页
综述了快离子导体材料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介绍了钠硫电池、全固态锂电池,高温燃料电池、钠热机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快离子导体 电池 钠热机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9
作者 刘景 温兆银 +2 位作者 吴梅梅 樊增钊 林祖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共9页
介绍了不同正极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研究现状,探讨了影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若干因素,比较了不同粉体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说明了软化学法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中的优越性.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合成 锂钒氧化物 锂锰氧化物 锂钴氧化物 锂镍氧化物 锂镍钴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LiCoO_2正极材料的络合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景 温兆银 +3 位作者 吴梅梅 顾中华 曹佳弟 林祖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57-1162,共6页
采用络合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正极材料LiCoO2纳米粉体,实验表明:合成的LiCoO2粉体结晶良好,层状结构发育完善,平均粒径为60nm而且粒径分布窄,比表面积大.电池充放电测试表明,正极的电化学性能与LiCoO2粉体的合成温度有关,其中700... 采用络合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正极材料LiCoO2纳米粉体,实验表明:合成的LiCoO2粉体结晶良好,层状结构发育完善,平均粒径为60nm而且粒径分布窄,比表面积大.电池充放电测试表明,正极的电化学性能与LiCoO2粉体的合成温度有关,其中700℃合成得到的LiCoO2正极材料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67mAh/g,30次循环后其可逆比容量仍高达144mAh/g,容量损失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法 合成 电化学性能 LICOO2 正极材料 软化学法 锂离子电池 钴酸锂 纳米粉体
下载PDF
部分合成法制备Na—β″—Al_2O_3陶瓷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昆刚 林祖纕 +3 位作者 樊增钊 徐孝和 温兆银 金柏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研究了Na-β″-Al2O3陶瓷管制备的部分合成法.制备的β″-Al2O3管比用反应烧结法具有更均匀的显微结构,主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 陶瓷 部分合成 显微结构 氧化铝陶瓷 氧化钠陶瓷
下载PDF
LiNi_(0.8)Co_(0.2)O_2的络合法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景 温兆银 +2 位作者 顾中华 朱修剑 林祖纕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6-80,共5页
 采用络合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粉体,该合成材料结晶良好,层状结构发育完善.电池充放电测试表明,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其电化学性能与LiNi0.8Co0.2O2粉体的合成温度有关,其中以900℃下合成得到的材料性能最优...  采用络合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的活性正极材料LiNi0.8Co0.2O2粉体,该合成材料结晶良好,层状结构发育完善.电池充放电测试表明,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其电化学性能与LiNi0.8Co0.2O2粉体的合成温度有关,其中以900℃下合成得到的材料性能最优:第1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42mAh/g,循环30次后可逆比容量仍高达122mAh/g,容量损失为14.5%.文中对容量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8Co0.2O 合成 电化学性能 正极材料 络合法 锂离子电池 钴酸镍锂
下载PDF
共沉淀喷雾干燥法制备YSZ粉料及其对烧结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施剑林 高建华 林祖纕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17-423,共7页
用共沉淀结合喷雾干燥法制得了可直接用于煅烧、成型的Y_2O_3稳定的ZrO_2粉料。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料团聚体的尺寸、形貌,以及与喷雾干燥条件的关系。发现了共沉淀悬浮液的球磨对喷雾干燥后粉料的热行为的影响。喷雾干燥... 用共沉淀结合喷雾干燥法制得了可直接用于煅烧、成型的Y_2O_3稳定的ZrO_2粉料。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喷雾干燥得到的粉料团聚体的尺寸、形貌,以及与喷雾干燥条件的关系。发现了共沉淀悬浮液的球磨对喷雾干燥后粉料的热行为的影响。喷雾干燥制得的粉料在1350、1500℃烧结后,相对密度分别达96.5%、97.8%;而烘箱干燥的粉料在相应温度下烧结,相对密度只达8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Z粉料 喷雾干燥 烧结密度 团聚体
下载PDF
纳米级ZrO_2粉料的表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施剑林 林祖纕 +1 位作者 阮美玲 严东生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1-228,共8页
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纳米级ZrO_2粉料,并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光谱法测定化学主成份和杂质含量。粉料的物理性质表征包括一次颗粒(及晶粒)尺寸及其分布,团聚体尺寸及其分布,气孔率及气孔分布的测定... 用共沉淀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纳米级ZrO_2粉料,并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光谱法测定化学主成份和杂质含量。粉料的物理性质表征包括一次颗粒(及晶粒)尺寸及其分布,团聚体尺寸及其分布,气孔率及气孔分布的测定,以及它们与煅烧温度的关系。一次颗粒及晶粒尺寸的观察和测定方法包括透射电镜(TEM)、X射线线宽(XRD-LB)、比表面积(BET)和X射线小角散射(SAXS)法,其中SAXS法用于纳米级ZrO_2粉料颗粒尺寸分布的测定。用压汞法表征了粉料的气孔率、气孔尺寸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颗粒 粉末 陶瓷
下载PDF
草酸盐沉淀法制备ZrO_2粉料 被引量:7
15
作者 施剑林 林祖纕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2,共6页
可溶性锆盐与草酸溶液或草酸锆溶液与 NH_4OH 相互作用即得到草酸锆沉淀,沉淀以不同介质洗涤后分解即得到超细 ZrO_2粉料。根据不同的沉淀方法及洗涤介质,所得粉料前驱剂(干燥的沉淀物)可以是非晶态,微晶态及晶态 Zr(C_2O_4)_2·4H... 可溶性锆盐与草酸溶液或草酸锆溶液与 NH_4OH 相互作用即得到草酸锆沉淀,沉淀以不同介质洗涤后分解即得到超细 ZrO_2粉料。根据不同的沉淀方法及洗涤介质,所得粉料前驱剂(干燥的沉淀物)可以是非晶态,微晶态及晶态 Zr(C_2O_4)_2·4H_2O。不同过程得到的粉料420℃煅烧后即得亚稳四方相氧化锆(t-ZrO_2),但四方相向单斜相转变的温度不同。粉料的颗粒尺寸,形貌及团聚尺寸等均与制备过程有关。乙醇洗涤的粉料无团聚,600℃时晶粒尺寸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草酸盐 粉料 共沉淀 相变
下载PDF
水热合成KAl(OH)_2CO_3粉体的形貌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向锋 温兆银 +2 位作者 顾中华 徐孝和 林祖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55-1259,共5页
分别采用AlCl3·6H2O,Al(NO3)3·6H2O,Al2(SO4)3·12H2O为前驱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KAl(OH)2CO3粉体.实现了KAl(OH)2CO3粉体的微观形貌从纤维状微米级颗粒到柱状两维纳米级颗粒的控制.XRD、TEM等的分析结果表明,水热体系... 分别采用AlCl3·6H2O,Al(NO3)3·6H2O,Al2(SO4)3·12H2O为前驱体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KAl(OH)2CO3粉体.实现了KAl(OH)2CO3粉体的微观形貌从纤维状微米级颗粒到柱状两维纳米级颗粒的控制.XRD、TEM等的分析结果表明,水热体系中的铝盐种类、阴离子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所合成产物的颗粒形貌有显著的影响.其中Al(NO3)3是合成KAl(OH)2CO3的最佳前驱物,当[NO3-]=1.2mol/L时,在120℃,反应4h条件下合成的粉体颗粒直径小于20nm,长径比约为5,且外形规整,粒度分布均匀,没有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I(OH)2CO3 水热合成 片钠铝石
下载PDF
单一尺寸球形氢氧化铝颗粒的形成及其机理 被引量:9
17
作者 施剑林 高建华 林祖纕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09-416,共8页
用尿素均相沉淀法首次制得了单一尺寸的球形氢氧化铝颗粒。为获得单一尺寸的颗粒,需仔细控制沉淀过程:如温度、保温时间及Al^(3+)的浓度。在沉淀过程中通过对溶液pH值的测量,研究了单一尺寸颗粒的形成机制。氢氧化铝的成核极限仅达到一... 用尿素均相沉淀法首次制得了单一尺寸的球形氢氧化铝颗粒。为获得单一尺寸的颗粒,需仔细控制沉淀过程:如温度、保温时间及Al^(3+)的浓度。在沉淀过程中通过对溶液pH值的测量,研究了单一尺寸颗粒的形成机制。氢氧化铝的成核极限仅达到一次,可形成单一尺寸的颗粒。相反,如溶液多次达到成核极限,则导致颗粒的多尺寸分布。另外,影响单一尺寸形成的因素尚有阴离子种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沉淀 球形颗粒 氢氧化铝
下载PDF
Y-Ba-Cu-Ag-O系的超导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温廷琏 吕之奕 +2 位作者 田顺宝 徐志弘 林祖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9-353,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用 Ag 掺杂的 YBCO 系统:YBa_2(Cu_(1-n)Ag_n)_3O_x。研究结果表明,在 Ag 的较宽的浓度范围内(n≤0.20),材料在液氮温区仍具有超导性。测定了超导临界转变温度 T_c(ρ=0)和临界转变电流密度 J_c随 Ag含量的变化。当n=0.10时,... 本文研究了用 Ag 掺杂的 YBCO 系统:YBa_2(Cu_(1-n)Ag_n)_3O_x。研究结果表明,在 Ag 的较宽的浓度范围内(n≤0.20),材料在液氮温区仍具有超导性。测定了超导临界转变温度 T_c(ρ=0)和临界转变电流密度 J_c随 Ag含量的变化。当n=0.10时,可以获得92K 的最高的 T_c,在n=0.15时,达357A/cm^2(77K)的最高 J_c值。用 X 光衍射谱分析了材料的相组成,并对它与 T_c和 J_c的关系进行讨论。还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它的显微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陶瓷 YBCO系统
下载PDF
纳米片钠铝石结构KAl(OH)_2CO_3的水热合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向锋 温兆银 林祖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3-1118,共6页
用水热法制备出了纳米级粒径的纤维状KAl(OH)2CO3,并研究了不同水热反应条件对KAl(OH)2CO3的形成、颗粒度以及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合成的晶粒均呈纤维状,随着温度的升高,长度和粒径均有所增大.在120℃制备得到的纤维平均直径... 用水热法制备出了纳米级粒径的纤维状KAl(OH)2CO3,并研究了不同水热反应条件对KAl(OH)2CO3的形成、颗粒度以及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条件下合成的晶粒均呈纤维状,随着温度的升高,长度和粒径均有所增大.在120℃制备得到的纤维平均直径为30nm,且分布均匀;KHCO3和Al(OH)3之比对KAl(OH)2CO3的形貌有显著的影响,KHCO3用量越大,晶粒直径越细;随着介质碱性的增强,晶粒直径在pH为9.5时出现极小值,且粉体的均匀性最好.在特定的反应体系中,当反应时间达到2h后,合成反应基本达到平衡,进一步延长合成时间对粉体的形貌和颗粒尺寸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OH)2CO3 水热合成 片钠铝石 纳米粉体
下载PDF
反应烧结法制备Na-β”-Al_2O_3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昆刚 徐孝和 林祖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2-524,共13页
研究了Na-β"-Al2O3陶瓷管制备的反应烧结法,即在900℃分解初始组成,而后快速反应烧结和分阶段退火转相的工艺.制备的Na-β"-Al2O3管具有良好的性能,双重显微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
关键词 陶瓷 反应烧结 氧化铝陶瓷 固体电解质 蓄电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