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疾病高发区饮食行为的社会文化机制研究——以广东省消化道肿瘤为例
1
作者 杨帆 王贤睿 林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7,共11页
以广东省消化道肿瘤高发区——潮汕地区为例,援引路径依赖与场域-惯习理论,应用定量和定性混合研究的方法,从社会文化机制的视角,通过对潮汕人工夫茶与腌制食品饮食习惯的分析,解释为何非健康的地方性饮食行为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惯性。... 以广东省消化道肿瘤高发区——潮汕地区为例,援引路径依赖与场域-惯习理论,应用定量和定性混合研究的方法,从社会文化机制的视角,通过对潮汕人工夫茶与腌制食品饮食习惯的分析,解释为何非健康的地方性饮食行为仍然具有强大的文化惯性。研究认为:潮汕人对工夫茶香味的追求、传统特殊茶艺文化的日常化以及功夫茶所附加的现代社交属性等因素,不断锁定与强化了以热饮为特征的工夫茶品饮方式;民间食用杂咸的传统习俗、快节奏现代生活下对快捷饮食的需求以及本地人对海鲜食材原始风味的追求,是腌制食品在潮汕地区持续风行的直接因素。在潮汕饮食场域中,惯习是一种社会化的主观性,具有强大的无意识、结构化力量。这种社会力量型塑了集体性饮食行为的路径,让社会行动者自觉进入一个自然的、充满意义的生活空间。既往医学或健康地理观点大多聚焦于地理环境、疾病、饮食习惯三者之间的联系,本研究所揭示的饮食行为路径依赖中的社会文化机制,对这种联系的理解具有较好的拓展意义,也有助于为疾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地方饮食 路径依赖 场域 惯习
下载PDF
视觉化时代“网红打卡”的消费实践与空间生产——以电影《少年的你》及其取景地重庆为例
2
作者 邝子然 林耿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8,共15页
视觉文本包含丰富的符号和意义,在旅游地空间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网络媒体的崛起,作为电影取景青睐的重庆成为新兴网红城市,电影取景地在消费者的消费实践和网络媒体平台的传播作用下形成网红打卡地。文章以电影《少年的你》... 视觉文本包含丰富的符号和意义,在旅游地空间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网络媒体的崛起,作为电影取景青睐的重庆成为新兴网红城市,电影取景地在消费者的消费实践和网络媒体平台的传播作用下形成网红打卡地。文章以电影《少年的你》及网红打卡取景地海棠溪筒子楼为对象,援引空间生产理论,通过对电影、影评、照片、旅游评论、访谈等资料的文本分析,解释地理景观被电影文本呈现和意义建构过程,消费者的响应及打卡实践方式和建构作用,以及居民的生活展演。该研究认为,在观影时影像、地方与观众生产出一个包含叙事、情感和想象的电影空间,在网红打卡中游客通过模仿式、记录式、创作式的摄影实践实现对地理景观意义的再生产和自我身份的建构。在取景地重构为旅游地的过程中,想象与现实混杂所生产的空间意义,经由影像和游客的建构及与居民展演的协商,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信息技术正以不同以往社会的力量,通过对个人世界的信息化将自身作为主体投射到空间的社会性生产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视觉文本 信息化 电影 重庆
下载PDF
融合多头自注意力的问答社区专家推荐算法
3
作者 陈颖婷 林耿 +3 位作者 陈梦 陈双梅 林夏莹 龙素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52-1458,共7页
专家推荐是在线问答社区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现有的算法大多关注用户的静态兴趣和问题信息的匹配,忽视了对用户的动态兴趣表征信息的有效捕捉,从而导致推荐的准确度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多头自注意力的问答社区专家推荐算法。首... 专家推荐是在线问答社区的研究热点之一,但现有的算法大多关注用户的静态兴趣和问题信息的匹配,忽视了对用户的动态兴趣表征信息的有效捕捉,从而导致推荐的准确度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融合多头自注意力的问答社区专家推荐算法。首先,构造由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组成的问题编码器,来处理目标问题和用户历史回答问题,提取对应的问题表征;其次,将用户历史回答问题序列当做时间序列,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学习序列中所蕴涵的动态兴趣表征,结合用户的静态兴趣表征,获取用户的综合兴趣表征;最后,将目标问题表征和用户综合表征进行相似性计算产生推荐结果。利用来自知乎问答社区的真实数据进行了不同参数配置及不同算法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性能要明显优于目前较流行的深度学习专家推荐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专家推荐 社区问答
下载PDF
广州市地铁开发对沿线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林耿 张小英 马扬艳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111,共8页
以广州市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三号线为例,分析地铁开发对沿线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并从行为地理的角度进行解释。地铁开发强化了商业空间的等级分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的集聚效应得到加强,而城区和郊区商业空间的分异进一步加大。消费... 以广州市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三号线为例,分析地铁开发对沿线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并从行为地理的角度进行解释。地铁开发强化了商业空间的等级分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的集聚效应得到加强,而城区和郊区商业空间的分异进一步加大。消费者的行为显示出购物中心正成为现代消费社会下商业空间的主导业态,而经营者的选址行为也在增强商业中心的极化能力。结论认为,地铁开发并没有均质优化沿线所有站点的商业环境,而是通过其快捷交通引导各种业态向城区集聚,加速了郊区化背景下大城市商业业态的向心集聚;地铁建成后城区商业中心地位的加强,得益于购物中心在业态空间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地铁开发塑造了以购物中心为主体的商业业态空间结构;地铁开发也加速了沿线换乘站点周边商业区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业态 购物中心 消费者 广州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酒吧的地方性与空间性——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71
5
作者 林耿 王炼军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4-801,共8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广州代表性酒吧为对象,援引第三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消费地理视角解读酒吧的地方性和空间性,重新诠释地方理论以及人地关系认识论。研究表明,广州环市东酒吧的空间建构包括了一种本土对西方、...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广州代表性酒吧为对象,援引第三空间理论和空间生产理论,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消费地理视角解读酒吧的地方性和空间性,重新诠释地方理论以及人地关系认识论。研究表明,广州环市东酒吧的空间建构包括了一种本土对西方、当下本土对历史本土的再结构化过程。在空间实践-空间想象-再现空间三元一体的维度下,酒吧作为地方具有典型的反身性,酒吧影响着主体行为,行为主体构筑的权力话语也成为酒吧空间的意义构成,涉入酒吧消费空间的建构过程。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消费空间,酒吧具有空间生产、空间消费和空间流动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性 空间性 认识论 酒吧
原文传递
基于LDA模型的商品评论情感分析研究
6
作者 陈雅燕 林耿 《数据挖掘》 2023年第3期230-234,共5页
在大数据时代,商品评论情感分析可以帮助公司制定销售策略,提高产品性能,从而让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优质产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DA模型商品评论情感分析方法。该方法综合实际打分、预测出的评论为正面的概率、“有用”比例、是否购买、... 在大数据时代,商品评论情感分析可以帮助公司制定销售策略,提高产品性能,从而让消费者可以购买到优质产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DA模型商品评论情感分析方法。该方法综合实际打分、预测出的评论为正面的概率、“有用”比例、是否购买、是否是会员五项指标计算出评论文本的综合情感得分。并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商品的改进建议,从而提高商品销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分析 商品评论 评论文本 大数据时代 商品销售 销售策略 优质产品 五项指标
下载PDF
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形成机理 被引量:52
7
作者 林耿 许学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4-762,共9页
以产业、用地、交通、行为、历史和文化为影响要素,分析多要素共同作用下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形成的机理,并对业态空间的效益进行评价。提出并界定了研究概念,从广州土地供应的数量、结构、分布等角度,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与商业业态空间... 以产业、用地、交通、行为、历史和文化为影响要素,分析多要素共同作用下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形成的机理,并对业态空间的效益进行评价。提出并界定了研究概念,从广州土地供应的数量、结构、分布等角度,分析了城市用地扩展与商业业态空间的关系,并总结指出:商业与房地产业具有空间共生性,相关产业的整合程度影响零售空间的发展水平。在交通网络建设对业态空间的影响方面,认为城市对外交通干线主要影响批发空间的格局;对内交通干线则直接引导零售空间的拓展方向。在行为对业态空间的影响方面,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出行倾向促成零售空间的功能分化。作者还探讨了城市历史文化与商业业态空间的关系,认为广州市区逐渐形成“传统商业街→现代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的地域结构。最后,概括了多要素影响下商业业态空间的形成机理,并通过效益分析对商业业态空间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业态空间 形成机理 零售空间 批发空问 广州市
下载PDF
广州市商业功能区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38
8
作者 林耿 阎小培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1,共5页
商业功能区是城市商业多种业态和功能在不同地域的反映,其形成环境和演化过程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发展走势。下文通过分析广州市商业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机制及演化趋势,探讨城市商业功能区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 商业功能区 空间特征 级差地租 演化
下载PDF
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林耿 许学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7-681,701,共6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三地既有的协作基础和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论证了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认为制度性障碍、产业结构性缺陷、发展阶段差异和基础设施协调不够是当前影响一体化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三地既有的协作基础和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论证了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认为制度性障碍、产业结构性缺陷、发展阶段差异和基础设施协调不够是当前影响一体化的主要存在问题。提出建立“大珠三角经济区”的目标,并从产业体系、制度环境、管治系统和交流网络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诠释。提出未来实现大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目标,从政府、企业、交通等多个层面具体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珠三角 区域经济一体化 大珠三角经济区
下载PDF
消费因素影响下广州市大型百货商店的发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耿 阎小培 周素红 《热带地理》 2002年第1期52-56,共5页
大型百货商店的发展受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消费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基本消费结构和消费者行为规律对大型百货商店的选址、市场定位、空间拓展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论文通过实际问卷调查 ,对广州市整体消费结构和消费的空间... 大型百货商店的发展受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消费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基本消费结构和消费者行为规律对大型百货商店的选址、市场定位、空间拓展等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论文通过实际问卷调查 ,对广州市整体消费结构和消费的空间差异进行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百货商店 广州市 消费结构 空间 市场定位 选址
下载PDF
广东省行政区划调整对城镇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林耿 柯亚文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6,共7页
以广州、佛山、惠州和汕头为例,通过主因子分析法对其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指出行政区划调整使城市发展普遍存在调整振荡期,并对不同经济类型的城市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多元影响。认为城市的结构状况和城市系统发育水平直... 以广州、佛山、惠州和汕头为例,通过主因子分析法对其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指出行政区划调整使城市发展普遍存在调整振荡期,并对不同经济类型的城市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多元影响。认为城市的结构状况和城市系统发育水平直接影响行政区划调整的效果,发达地区的强中心型城市(如广州)适宜撤市(县)设区,发达地区的弱中心型城市(如佛山)行政区划适宜有序调整,次发达地区的弱中心型城市(如惠州)和一般发展水平地区的强中心型城市(如汕头)应暂缓行政区划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区划 调整 城镇化
下载PDF
佛山市产业专业化、多样化与经济韧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林耿 徐昕 杨帆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93-1504,共12页
以2008年和2013年佛山市30个专业镇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其在经济冲击抵抗期的经济韧性。分析结果显示,佛山市专业镇在经济危机之后整体经济韧性恢复缓慢,专业化和相关多样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有助于经济韧性的提升,而非相关多样化则相反。传... 以2008年和2013年佛山市30个专业镇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其在经济冲击抵抗期的经济韧性。分析结果显示,佛山市专业镇在经济危机之后整体经济韧性恢复缓慢,专业化和相关多样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有助于经济韧性的提升,而非相关多样化则相反。传统专业化的集聚优势式微,以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专业化易于导致经济的脆弱性;相关多样化因技术含量低和协作关系弱的限制也无法发挥作用,虽然地方政府采取积极干预的手段,但效果并不明显;非相关多样化的发展则有利于培育新的产业结构,弥补受危机影响而流失的劳动力,维持地区的经济韧性。与既往研究相比,研究结果同样支持高度专业化区域经济脆弱性更大、稳健性更低的主流观点,但是传统观点一是多侧重于某个视角,并未将专业化与多样化进行对比分析;二是在多样化研究中并不区分相关多样化和非相关多样化的对经济韧性作用。结论认为,在专业镇持续转型的背景下,发展相关多样化产业不利于提高其经济韧性,而非相关多样化产业则是积极有利的,应该予以大力鼓励。专业镇作为珠三角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其传统发展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应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多样化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专业化 相关多样化 非相关多样化 专业镇
原文传递
历史文化因素对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耿 李燕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33,4,共5页
论文通过考察历史区位和社会文化对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分析了城市商业区对商业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方式,并总结出其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特征。
关键词 历史 文化 商业业态空间 广州市
下载PDF
广州市特色商业区支撑系统要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耿 李燕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1-524,531,共5页
选取广州市商业业态空间中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区,通过对其目标路段的对比分析,揭示各种要素在特色商业区支撑系统中的作用,指出影响商业空间效益的内部原因,为相关部门的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 广州市 商业业态空间 商业区 要素
下载PDF
自适应memetic算法求解集合覆盖问题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耿 关健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4,共7页
集合覆盖问题是一个经典的NP困难的组合优化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首先,采用动态罚函数法将集合覆盖问题等价转化为无约束的0-1规划问题.然后,基于集合覆盖问题的结构特征,设计了初始种群构造方法、局部搜索方法、交叉算子、动态变... 集合覆盖问题是一个经典的NP困难的组合优化问题,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首先,采用动态罚函数法将集合覆盖问题等价转化为无约束的0-1规划问题.然后,基于集合覆盖问题的结构特征,设计了初始种群构造方法、局部搜索方法、交叉算子、动态变异算子和路径重连策略,提出了一个高效求解该0-1规划问题的自适应memetic算法.该算法有效平衡了集中搜索和多样化搜索.通过45个标准例子测试该算法,并将其结果与现有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可接受的时间内找到高质量的解,能够有效求解大规模集合覆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覆盖问题 MEMETIC算法 罚函数 局部搜索 路径重连
下载PDF
地理想象:主客之镜像与建构 被引量:23
16
作者 林耿 潘恺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地理想象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文化地理命题,关涉不同认识论和不同学术流派的主张。通过梳理和分析人地关系中的感知与想象、想象共同体与他者的型塑、话语与权力的建构、地理世界的再现和意义化等研究的源流和观点,可以发现,地理... 地理想象既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一个文化地理命题,关涉不同认识论和不同学术流派的主张。通过梳理和分析人地关系中的感知与想象、想象共同体与他者的型塑、话语与权力的建构、地理世界的再现和意义化等研究的源流和观点,可以发现,地理想象作为观看世界的一种方式,虽然路径和景象有别,但始终建构于在主客体的镜像观照之中。在主客体之间映射地理想象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和他者的生产,未来的研究应突破主客二元化的叙述范式,重构理解世界的新视角,重塑地理想象的研究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想象 认同 他者 话语 再现/表征
原文传递
地铁开发对大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 被引量:25
17
作者 林耿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4,共8页
以广州市为例,通过综合指标全面评价地铁一、二和三号线沿线站点的消费环境。根据消费环境的等级,选取代表性站点结合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认为地铁开发强化了大城市消费空间的等级分异和职能分异;消费者和经营者行为反映出地铁开发塑造... 以广州市为例,通过综合指标全面评价地铁一、二和三号线沿线站点的消费环境。根据消费环境的等级,选取代表性站点结合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认为地铁开发强化了大城市消费空间的等级分异和职能分异;消费者和经营者行为反映出地铁开发塑造了都市的消费中心,显化了中心城区体验消费和城郊实用消费的特征;地铁口购物中心的集聚效应,引导着消费空间的生活化。结论认为,地铁开发对大城市消费空间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品牌消费的认同和对"购物中心化"生活方式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购物中心 消费者 认同 广州
下载PDF
居住郊区化背景下消费空间的特征及其演化——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18
18
作者 林耿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3-359,共7页
以广州市居住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消费错位现象为切入点,从消费社会学的符号消费视角对其原因进行新的解释。消费空间剧场化、消费空间时尚化以及消费空间对消费者社会身份的建构功能,使北京路传统商业步行街作为高级商业中心地的符号功... 以广州市居住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消费错位现象为切入点,从消费社会学的符号消费视角对其原因进行新的解释。消费空间剧场化、消费空间时尚化以及消费空间对消费者社会身份的建构功能,使北京路传统商业步行街作为高级商业中心地的符号功能得以建构。现代购物中心的符号表征功能,使天河区商业中心成为一个消费者自我实现的情感化消费空间。两者重构了大城市的中心-边缘关系,使到郊区的居住空间得以拓展而消费空间受到抑制,难以发展高等级的现代业态。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城区商业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对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吸引力,新时期的地下商业文化也加速了商业中心的符号化。城市消费空间正向城区商业中心极化力量增强的方向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居住郊区化 消费 表征 广州
下载PDF
广东省就业空间的性别化及权力特征 被引量:20
19
作者 林耿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7-442,共16页
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市辖区(县、市)为基本地理单元,对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133个样本进行性别与就业空间的实证研究。通过分别对男性和女性6类就业区的比较分析发现,①广东省不同性别的就业整体同构与一定程度的性别隔离... 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市辖区(县、市)为基本地理单元,对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133个样本进行性别与就业空间的实证研究。通过分别对男性和女性6类就业区的比较分析发现,①广东省不同性别的就业整体同构与一定程度的性别隔离并存。整体同构来自互补性的就业角色,两性关系是平等的;性别隔离来自于隔离性的就业角色,两性之间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权力关系。女性就业在与男性总体平等的同时,也存在被边缘化的现象。②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制造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不同性别的就业空间形成了中心—边缘结构。高度集聚的就业活动分布在环珠江口的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区,与珠三角以外的其他就业区在空间上形成了核心—边缘结构。③不同性别的就业空间具有权力特征,具有生产性。中心—边缘结构构建了一种以广州和深圳为极点的就业空间秩序,这种结构制约着区域就业空间新秩序的出现,也体现为区域就业秩序下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生成。④在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除粤东部分传统地区之外,广东不同性别的就业差异并未构成整体的就业空间性别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空间 性别隔离 权力 广东省
下载PDF
大城市地铁沿线消费空间的演替——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耿 周素红 《热带地理》 2008年第6期545-550,共6页
随着地铁的建成通车,深圳市消费空间格局逐渐走向多元化。西部商业中心开始崛起,罗湖区南部传统商业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罗湖区内部的消费空间也在经历一个演替过程,宝安南商业区的崛起伴随着人民南商业区的日益衰落。大城市地铁开发... 随着地铁的建成通车,深圳市消费空间格局逐渐走向多元化。西部商业中心开始崛起,罗湖区南部传统商业中心的地位有所下降。罗湖区内部的消费空间也在经历一个演替过程,宝安南商业区的崛起伴随着人民南商业区的日益衰落。大城市地铁开发下商业区经济地理区位的迁移,商业业态竞争力的差异,以及地下商业空间开发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地铁沿线消费空间演替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消费空间 商业 深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