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杂交稻新露A系列组合发芽率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林舜模 马国华 +3 位作者 张宏化 徐秀如 周海平 荀飞琼 《农技服务》 2007年第10期1-2,共2页
通过对新露A多年的制种研究,探讨了影响新露A系列组合发芽率的生理及环境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其发芽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新露A 发芽率 影响因素 对策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稻新组合351优1号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国华 荀飞琼 +3 位作者 林舜模 张宏化 周海平 徐秀如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86,共3页
351优1号(原名351优221)是温州市农科院用自育的籼型恢复系温恢221与野败胞质籼型不育系351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好,抗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米质较好,适宜海拔350 m以下的浙中西南及赣、湘等生态相似的... 351优1号(原名351优221)是温州市农科院用自育的籼型恢复系温恢221与野败胞质籼型不育系351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好,抗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米质较好,适宜海拔350 m以下的浙中西南及赣、湘等生态相似的地区作一季稻栽培。介绍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351优1号 选育
下载PDF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宜优845 被引量:1
3
作者 荀飞琼 马国华 +5 位作者 张宏化 林舜模 杨文清 阮柏苗 卢华金 周海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4,共2页
宜优845(原名宜香优845)是温州市农科院用自育的高抗褐稻虱、中抗稻瘟病的恢复系温恢845与四川D型胞质不育系宜香1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好、高抗褐稻虱、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米质... 宜优845(原名宜香优845)是温州市农科院用自育的高抗褐稻虱、中抗稻瘟病的恢复系温恢845与四川D型胞质不育系宜香1A配组育成的中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型好、高抗褐稻虱、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米质优良等特点,适宜浙、赣、皖、湘等地作连作晚稻种植,也可作单季稻栽培,2008年通过浙江省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宜优845 优质 选育
下载PDF
杂交晚稻新组合宜优845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国华 张宏化 +4 位作者 林舜模 荀飞琼 卢华金 徐秀如 周海平 《中国稻米》 2009年第4期30-32,共3页
宜优845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用D型胞质不育系宜香1 A与自选恢复系温恢845杂交配制的中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好、中抗褐稻虱、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米质优良,适宜浙、赣、皖、湘等省作连作晚稻和单... 宜优845是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用D型胞质不育系宜香1 A与自选恢复系温恢845杂交配制的中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好、中抗褐稻虱、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米质优良,适宜浙、赣、皖、湘等省作连作晚稻和单季晚稻栽培。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宜优845
下载PDF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351优1号的特性和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程渭树 吴汉平 +5 位作者 马国华 张宏化 周海平 徐秀如 荀飞琼 林舜模 《园艺与种苗》 CAS 2011年第3期102-104,共3页
杂交中籼稻351优1号具有高产、稳产、农艺性状较优、综合抗性强等优点,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阐述了351优1号及双亲的特征特性,从制种基地选择、肥水管理、"九二0"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351优1号高产... 杂交中籼稻351优1号具有高产、稳产、农艺性状较优、综合抗性强等优点,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阐述了351优1号及双亲的特征特性,从制种基地选择、肥水管理、"九二0"施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351优1号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351优1号 制种技术
下载PDF
新优365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6
作者 马国华 荀飞琼 +3 位作者 林舜模 周海平 张宏化 李新敏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5-37,共3页
新优365(新露A/温恢365)在浙江衢州平原地区夏制,通常制种产量1.5 t/hm2左右,发芽率75%左右;2007年在浙江磐安县制种10 hm2,平均产量达2.7 t/hm2,发芽率87%。阐述了新优365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对影响该组合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限制性因素... 新优365(新露A/温恢365)在浙江衢州平原地区夏制,通常制种产量1.5 t/hm2左右,发芽率75%左右;2007年在浙江磐安县制种10 hm2,平均产量达2.7 t/hm2,发芽率87%。阐述了新优365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对影响该组合制种产量和质量的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优365 新露A 制种技术
下载PDF
杂交晚稻新组合宜优845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荀飞琼 马国华 +2 位作者 张宏化 周海平 林舜模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30,共2页
宜优845(宜香1A/温恢845)是温州市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宜优845 制种技术
下载PDF
杂交中籼351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渭树 马国华 +4 位作者 张宏化 荀飞琼 周海平 徐秀如 林舜模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312-314,共3页
351优1号(原名351优221)是温州市农科院用自选育的籼型恢复系温恢221与野败胞质籼型不育系351A杂交配制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株型好、抗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米质较好。适宜海拔350m以下的浙中西南及赣、... 351优1号(原名351优221)是温州市农科院用自选育的籼型恢复系温恢221与野败胞质籼型不育系351A杂交配制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株型好、抗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米质较好。适宜海拔350m以下的浙中西南及赣、湘等生态相似的地区做一季稻栽培。介绍其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1优1号 杂交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