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大格勒富铌碳酸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初探
1
作者 王泰山 李五福 +16 位作者 王秉璋 王涛 李积清 薛万文 李玉龙 林艳海 王春涛 张鑫利 曹锦山 袁博武 郑英 李青 张新远 赵志逸 金婷婷 马林 韩晓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3,共17页
大格勒碳酸岩是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火成碳酸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对该碳酸岩开展了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研究,初步探讨其岩石成因。大格勒碳酸岩的化学组成以CaO和MgO为主,CaO含量为24.17%~30.40%,MgO含量为15.56%~18.91... 大格勒碳酸岩是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火成碳酸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本文对该碳酸岩开展了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以及同位素研究,初步探讨其岩石成因。大格勒碳酸岩的化学组成以CaO和MgO为主,CaO含量为24.17%~30.40%,MgO含量为15.56%~18.91%,SiO_(2)含量为0.61%~6.25%,CO_(2)含量为25.09%~36.09%,其CaO/(CaO+MgO+FeO^(T)+MnO)(CCMF)在0.41~0.51之间,属于镁质碳酸岩。岩石的稀土元素总量∑REE在515~1863μg/g之间,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284~589),无明显的Eu、Ce异常(δEu=0.89~1.23,平均1.01,δCe=0.96~1.11,平均1.05)。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样品明显富集Nb、Sr、Th、U、Pb、P,相对亏损Rb、K、Ti元素,Ba、Zr、Hf及HREE等元素接近原始地幔,Nb含量在126~5009μg/g之间(平均1568μg/g)。碳酸岩样品具有相对低的(^(87)Sr/^(86)Sr)i值(0.703718~0.703964)和低ε_(Nd)(t)值(-1.07~-0.33),δ^(13)CV-PDB值为-8.5‰~-5.7‰,δ^(18)OV-SMOW值为8.9‰~14.4‰,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其具有幔源特征,并在碳酸岩形成过程中受到了热液蚀变作用,可能与东昆仑早泥盆世碰撞后伸展作用导致的软流圈地幔上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岩 SR-ND同位素 C-O同位素 地球化学 地幔源区特征 大格勒
下载PDF
金川超大型铜镍矿床钴的赋存状态与富集过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亚磊 李文渊 +3 位作者 林艳海 王永才 张照伟 李德贤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3-150,共18页
金川矿床位于龙首山隆起带东段,是中国最大的岩浆镍钴(铂族元素)矿床。该矿床中最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组合是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仅局部含有微量的辉钴矿等独立钴矿物。全岩成矿元素分析显示:矿石中Co与S、Ni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性,... 金川矿床位于龙首山隆起带东段,是中国最大的岩浆镍钴(铂族元素)矿床。该矿床中最重要的金属硫化物组合是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仅局部含有微量的辉钴矿等独立钴矿物。全岩成矿元素分析显示:矿石中Co与S、Ni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性,与As相关性较差,Co/Ni随硫化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镍黄铁矿中Co含量较高,其含量为0.32%~1.93%,平均为0.81%;磁黄铁矿和黄铜矿(方黄铜矿)中Co的含量较低,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11%和0.01%~0.08%。元素面扫描结果表明:Co含量较高的部位与镍黄铁矿范围完全一致,说明Co主要赋存于镍黄铁矿中。金川矿床整体Co/Ni平均值为0.042,与全球典型橄榄岩相地幔Co/Ni值(0.055)相似,表明其岩浆源区主要为橄榄岩相。高程度的部分熔融可能是导致其母岩浆中Co绝对含量较高,但Co/Ni值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硫化物熔离时,Co更倾向于进入硫化物;但相对于Ni,进入硫化物的Co较少,导致不同矿石类型之间S含量与Co/Ni值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性。硫化物分离结晶作用进一步促使Co向镍黄铁矿中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的赋存状态 分配系数 富集过程 金川超大型铜镍矿 龙首山隆起带 甘肃
下载PDF
南昆仑结合带盲矿西沟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逯永卓 王泰山 +6 位作者 余福承 韩杰 林艳海 张鑫利 李积清 袁博武 徐贝贝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47,共15页
为了研究南昆仑结合带早白垩世岩浆岩的成因类型和构造背景,本文对盲矿西沟一带出露的花岗岩开展岩相学、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研究显示,盲矿西沟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3.4±0.6 Ma~117.5±1.5 Ma,形成于早... 为了研究南昆仑结合带早白垩世岩浆岩的成因类型和构造背景,本文对盲矿西沟一带出露的花岗岩开展岩相学、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研究显示,盲矿西沟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3.4±0.6 Ma~117.5±1.5 Ma,形成于早白垩世。花岗岩含电气石、白云母等矿物,具有富硅(SiO_(2)=72.03%~75.10%)、富碱(K_(2)O+Na_(2)O=7.62%~7.86%)、过铝质(A/CNK=1.20~1.24),贫镁(MgO=0.13%~0.56%)、贫钛(TiO_(2)=0.08%~0.30%)的特征,为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钙碱性系列;同时,富集Rb、Th、U等微量元素和相对亏损Ba、Sr、Ti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低,显现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具明显Eu负异常(δEu=0.18~0.31);SiO_(2)与TiO_(2)、Fe_(2)O_(3) T、MgO、Al_(2)O_(3)及Th与Rb元素均呈负相关,显现高分异S型花岗岩的特征。花岗岩岩浆源自局部伸展构造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加热引起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是新特提斯班怒洋盆闭合在青藏高原北部引起的一种远程效应,并具有形成一期重要的钨锡成矿事件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昆仑 盲矿西沟 早白垩世 高分异S型花岗岩 新特提斯班怒洋
下载PDF
青海南部地区MVT型铅锌矿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康继祖 张玉宝 +4 位作者 何晓志 张维宽 李升阳 林艳海 薛万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MVT型铅锌矿床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铅锌矿床类型,一直倍受人们的重视,并且在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本文将从成矿地质条件及与典型矿床的对比方面,阐述青海南部地区MVT型矿床的存在可能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巨大的找矿潜力。
关键词 MVT型 区域地质构造 与典型矿床对比 青海南部地区 找矿潜力
下载PDF
地电化学提取技术在青藏高原干旱荒漠区的参数对比研究及找矿预测——以拉陵高里河西地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邱炜 任华 +2 位作者 林艳海 罗先熔 李杰 《矿产勘查》 2017年第1期117-123,共7页
通过对拉陵高里河西地区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结合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等工作,开展了找矿新技术——地电化学提取技术的找矿试验研究。为了研究该技术方法在拉陵高里河西地区的找矿应用效果,首先在矿区内进行了地电化学工作参数... 通过对拉陵高里河西地区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结合其已有的地质、物化探等工作,开展了找矿新技术——地电化学提取技术的找矿试验研究。为了研究该技术方法在拉陵高里河西地区的找矿应用效果,首先在矿区内进行了地电化学工作参数对比试验,从而得到了适合拉陵高里河西地区的最佳技术参数,之后利用该套技术参数在找矿未知区进行了地电化学提取,最终圈定了5处地电化学异常找矿预测靶区,建议重点对BQ4号甲类异常靶区进行查证工作,有望实现找矿上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提取 参数对比 找矿预测 拉陵高里河西
下载PDF
东昆仑地区二道沟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启龙 林艳海 +1 位作者 张鑫利 徐贝贝 《中国锰业》 2018年第5期105-108,120,共5页
二道沟钨矿床是目前青海省内发现的规模较大前景较好的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成为大型乃至超大型白钨矿床。对二道沟白钨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勘探工作成果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 二道沟钨矿床是目前青海省内发现的规模较大前景较好的石英脉型白钨矿矿床,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成为大型乃至超大型白钨矿床。对二道沟白钨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进行了分析探讨,结合勘探工作成果初步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石英脉型白钨矿,并初步分析了二道沟地区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前景,认为该区是寻找与岩体有关的石英脉型钨矿的有利地段。对于区内及邻区白钨矿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道沟 白钨矿 矿体特征 成因类型
下载PDF
四川省青溪铜多金属成矿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宝山 王泰山 +2 位作者 孙庆 李玉龙 林艳海 《甘肃冶金》 2012年第3期59-63,共5页
四川省青川县青溪铜多金属成矿带形成于晚元古代岛弧环境下的海底火山-沉积作用,后期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对矿区有叠加改造作用,使其具有多成因、多阶段性。本文通过对前震旦通木梁群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化学成分分析,类比同类型矿床,总结... 四川省青川县青溪铜多金属成矿带形成于晚元古代岛弧环境下的海底火山-沉积作用,后期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对矿区有叠加改造作用,使其具有多成因、多阶段性。本文通过对前震旦通木梁群细碧-石英角斑岩系化学成分分析,类比同类型矿床,总结该矿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细碧岩 石英角斑岩 块状硫化物
下载PDF
粤北石人嶂钨矿侧伏“五层楼”模式与找矿方向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如意 林艳海 +6 位作者 刘丰毅 王登红 秦锦华 李凯旋 黄凡 刘士岩 李鑫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401-409,共9页
石人嶂石英脉型黑钨矿位于粤北南(雄)始(兴)仁钨成矿带,其资源量已近枯竭,探寻新的钨矿资源乃当务之急。在已有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详细的矿区路线调查、钻孔编录和综合研究,认为石人嶂矿床含钨石英脉垂向形态分带模式是成矿中心... 石人嶂石英脉型黑钨矿位于粤北南(雄)始(兴)仁钨成矿带,其资源量已近枯竭,探寻新的钨矿资源乃当务之急。在已有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详细的矿区路线调查、钻孔编录和综合研究,认为石人嶂矿床含钨石英脉垂向形态分带模式是成矿中心北西向侧伏的“五层楼”模式。侧伏“五层楼”模式指示石人嶂钨矿成矿物质来源于矿区北西部,在黄草山南部或可实现外围找矿突破。沿矿脉北西向侧伏布设靶位能够更有效地追索莲花山矿带的钨矿体。莲花山隐伏花岗岩中发育大量白云母边的含钨石英脉和富锡石云英岩,这表明“楼下楼”是石人嶂钨矿深部找矿潜力所在。在成矿流体液态分离重力分异机制下,矿床中下部薄脉大脉带的石英脉在沿倾向倾角由陡变缓、脉幅由宽变窄部位和沿走向脉体分枝复合、尖灭及构造角砾发育部位,是黑钨矿砂包型富矿最有利的找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钨矿 “五层楼”模式 “楼下楼”模式 钨矿找矿 成矿机制 砂包 石人嶂矿床
下载PDF
青海省格尔木市黑尖山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鑫利 张永涛 +4 位作者 张启龙 王泰山 林艳海 余福承 李建亮 《中国锰业》 2018年第4期123-125,132,共4页
研究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划属昆南金、铜、钴成矿带上。地层出露复杂,构造发育,岩浆岩活动频繁。重点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化蚀变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找矿远景进行分析,对研究区以后的地质找矿... 研究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于秦祁昆造山系东昆仑南坡俯冲增生杂岩带,划属昆南金、铜、钴成矿带上。地层出露复杂,构造发育,岩浆岩活动频繁。重点对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化蚀变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对找矿远景进行分析,对研究区以后的地质找矿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下载PDF
东昆仑扎玛休玛地区含矿花岗闪长斑岩LA-ICP-MS锆石定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艳海 李积清 +4 位作者 王明 李青 余福承 何皎 韩杰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9,共11页
东昆仑东段扎玛休玛地区中—酸性岩浆活动较为发育,但受其交通限制,研究程度较低,特别是与铜铅锌多金属矿化有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前人鲜有研究。本次针对扎玛休玛地区的含矿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 东昆仑东段扎玛休玛地区中—酸性岩浆活动较为发育,但受其交通限制,研究程度较低,特别是与铜铅锌多金属矿化有关的花岗闪长斑岩前人鲜有研究。本次针对扎玛休玛地区的含矿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研究,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明确了扎玛休玛地区含矿花岗闪长斑岩侵位年龄为229.5±1.3 Ma,属于晚三叠世。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含矿花岗闪长斑岩w(SiO_(2))含量在67.22%-70.21%之间,w(Al_(2)O_(3))为13.51%-15.28%,w(K_(2)O)为3.48%-4.27%,全碱含量w(K_(2)O+Na_(2)O)为5.98%-7.41%,w(K_(2)O/Na_(2)O)=1.20-1.52,显示富钾贫钠特点,里特曼指数σ值为1.33-2.23,在w(SiO_(2))-w(K_(2)O)关系图上落入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为1.02-1.14,平均1.07,属过铝质岩石;ΣREE=147.42-202.29×10^(-6),LREE/HREE=11.15-15.29,(La/Yb)_(N)=13.42-20.11,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曲线,δEu介于0.34-0.43,显示负异常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Th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P,Ti相对亏损特征,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征;结合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及区域构造背景,认为花岗闪长斑岩为晚三叠世形成后碰撞构造阶段的火山弧花岗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U-PB年龄 晚三叠世 东昆仑 扎玛休玛
原文传递
东昆仑马尼特金矿床赋矿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积清 王涛 +2 位作者 陈静 白宗海 林艳海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7,共9页
马尼特金矿床位于东昆仑木孜塔格-布青山蛇绿混杂岩带,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发现的与马尔争组地层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小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与围岩的接触部位。本次研究通过对赋矿花岗闪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定... 马尼特金矿床位于东昆仑木孜塔格-布青山蛇绿混杂岩带,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发现的与马尔争组地层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小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晚三叠世花岗闪长岩与围岩的接触部位。本次研究通过对赋矿花岗闪长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研究,探讨了该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类型及其形成构造环境。结果显示:该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213.25 Ma±0.62 Ma(MSWD=0.99),代表其侵入时代为晚三叠世。岩石w(SiO2)在66.96%~68.3%之间,K2O/Na2O=0.54~0.63,相对富钠,贫w(MnO)(平均0.03%),w(P2O5)(0.14%~0.16%)和w(TiO2)(0.4%~0.46%),A/CNK值为1.05~1.16,平均1.106,w(Al2O3)介于15.37%~15.72%之间,里特曼指数δ值为1.43%~1.89%,TFeO/MgO为1.72~1.84,DI为74.19~79.94,表明其为过铝质、钙碱性系列的I型花岗岩。岩石稀土总量较低(ΣREE=110.67×10^-6~121.36×10^-6),表现出轻稀土富集而重稀土亏损的右倾曲线,LREE/HREE=13.54~15.12,[(La/Yb)N=20.42~20.7],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负Eu异常中等(δEu介于0.94~0.99之间),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以及U,Th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及K,P,Ti相对亏损,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特征。结合其形成时代及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其形成于早-中生代巴颜喀拉地块和东昆仑地块后碰撞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晚三叠世 花岗闪长岩 马尼特金矿床 东昆仑 岩石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广西佛子冲广平岩体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泰山 杨启军 +6 位作者 鲁海峰 林艳海 周辉 张鑫利 余福承 陈秉芳 徐贝贝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4,共9页
针对佛子冲地区产出的正长花岗岩进行锆石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70.8 Ma±6.3 Ma,时代为中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具有高钾钙碱性特征(K_2O+Na_2O=8.64%~9.62%,σ=2.44~2.69)... 针对佛子冲地区产出的正长花岗岩进行锆石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170.8 Ma±6.3 Ma,时代为中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岩石具有高钾钙碱性特征(K_2O+Na_2O=8.64%~9.62%,σ=2.44~2.69),准铝—弱过铝质(A/CNK=1.01~1.04),稀土含量高(ΣREE=273×10^(-6)~439×10^(-6),平均323×10^(-6)),LREE强烈富集,HREE轻度富集(La/Yb)N=10.87~16.21,平均13.68),较强的Eu负异常(δEu=0.18~0.26),总体呈向右缓倾斜的海鸥式,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出现强烈富集Rb,Th,U,Pb,而亏损Ba,Sr,P,Ti,Eu,结合花岗岩成因类型判别图解确定其为A型花岗岩。综合区域上的研究成果,佛子冲中侏罗世正长花岗岩进一步佐证了华南地区在侏罗纪时,岩石圈发生了伸展作用,区域上是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一个地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子冲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A型花岗岩 伸展作用
原文传递
藏东夏雅岩体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与成矿作用
13
作者 徐长昊 林艳海 +1 位作者 于涛 樊炳良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9-663,共15页
对夏雅岩体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夏雅岩体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征,活动时限为晚白垩世—古近纪(73.6±0.8~60.6±1.6Ma),岩石普遍亏... 对夏雅岩体中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夏雅岩体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征,活动时限为晚白垩世—古近纪(73.6±0.8~60.6±1.6Ma),岩石普遍亏损Ba、Nb、Sr、P、Ti等元素,相对富集Rb、Th、U等元素,既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又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部分特征,属于I-A型过渡特征的高分异钙碱性花岗岩。花岗质岩浆晚期高分异演化形成的富F、B流体是该区域主要的含钨流体,钨成矿作用时限为晚白垩世—古近纪(73.6~60.6 Ma),岩体对外围的Pb、Zn、Ag等矿床的形成仅提供了热能,并未提供成矿物质。夏雅岩体的形成环境经历了碰撞环境向板内环境转变的过程,这种构造环境机制的转变与澜沧江岛弧、昌都微陆块的晚造山、同碰撞构造环境向陆内裂谷转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雅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 岩石成因 钨成矿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