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MEA模型和6S管理方法在降低儿童专科医院PIVAS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1
作者 何林峰 杨亚亚 +2 位作者 林芸竹 杨春松 张伶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降低儿童专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调剂差错。方法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型,对我院PIVAS调剂流程进行风险识别,找出各环节中可能导致调剂差错的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其失效原因,并对潜在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发生率和... 目的降低儿童专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调剂差错。方法采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型,对我院PIVAS调剂流程进行风险识别,找出各环节中可能导致调剂差错的潜在失效模式,分析其失效原因,并对潜在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发生率和检测度进行量化评分,计算其风险优先指数,从而筛选需要优先改善的失效模式;应用6S管理方法,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6个方面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并对实施前后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根据风险优先指数评估筛选出32个潜在失效模式,其中需要优先改善的关键失效模式共18个。根据6S管理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后,18个关键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指数均有所下降,风险优先指数值由497降至142,降幅达71.43%;其中15个关键失效模式的差错率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FMEA模式和6S管理方法对PIVAS工作流程的各环节进行风险管控的预测和改进,能有效降低PIVAS调剂差错风险,保障儿童静脉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调剂差错 风险评估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6S管理
下载PDF
儿童罕见病多学科诊疗的药学服务模式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亮 王其琼 +7 位作者 陈力 俞丹 吴瑾 林芸竹 曾力楠 贾知军 成果 张伶俐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 探索儿童罕见病多学科诊疗(MDT)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儿童罕见病MDT过程,通过基于循证实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药物可及性,药学监护,药物治疗管理,全程参与患儿诊疗过程... 目的 探索儿童罕见病多学科诊疗(MDT)的药学服务模式。方法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儿童罕见病MDT过程,通过基于循证实践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药物可及性,药学监护,药物治疗管理,全程参与患儿诊疗过程,构建儿童罕见病MDT的药学服务模式。结果 2021年1月-2022年4月,我院临床药师共累计参与39例罕见病患儿的MDT,包括罕见病住院患儿21例,罕见病门诊患儿18例,共涉及23种罕见病;完成罕见病住院患儿药学查房45例次、药学会诊26例次,罕见病门诊患儿MDT讨论25例次、药学门诊5例次,院内外罕见病患儿用药教育38例次,院外患儿随访25例次。有24例(61.54%)患儿涉及超说明书用药,涉及13种罕见病和16种治疗药品,其中11种药品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超说明书用药备案;3种药品完成临时采购药品审核评估;完成医保药品和高值药品处方审核268例次。结论 我院初步建立了儿童罕见病MDT“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闭环药学服务模式,该模式提高了我院儿童罕见病治疗药物的院内可及性、临床应用的规范性及儿童罕见病的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罕见病 多学科诊疗 临床药师 药学服务
下载PDF
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春松 杨亚亚 +1 位作者 林芸竹 张伶俐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以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结果:受访医务人员所在医院的抗肿瘤药物使用现... 目的:了解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以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提高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调查问卷了解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及需求。结果:受访医务人员所在医院的抗肿瘤药物使用现状:63.29%存在抗肿瘤药物的超说明书用药,77.22%有抗肿瘤药物处方前置审核系统,82.28%为一线医师开具抗肿瘤药物处方需要上级医师审核,91.14%为配置静脉用抗肿瘤药物使用生物安全柜,86.08%为医务人员在配置抗肿瘤药物时穿戴防护用具,78.48%为抗肿瘤药物高危标识嵌入电子信息系统,81.01%有抗肿瘤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81.01%有抗肿瘤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受访医务人员对抗肿瘤药物的风险因素及风险防范的认知程度一般,而医师、护士和药师对抗肿瘤药物风险点的风险程度认知有所不同;受访医务人员希望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并建议了相关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结论:四川地区抗肿瘤药物风险分级现状较好,受访医务人员对肿瘤药物的风险因素及风险防范的认知程度侧重于其工作岗位,强烈要求构建抗肿瘤药物风险提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风险分级 医务人员
下载PDF
基于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肺炎疫苗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研究
4
作者 刘砚韬 张伶俐 +2 位作者 林芸竹 陈力 王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96-100,116,共6页
目的通过对肺炎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挖掘与研究,为肺炎疫苗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 目的通过对肺炎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挖掘与研究,为肺炎疫苗的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值比法(PRR)对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VAERS)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进行分析,挖掘其中有关肺炎球菌疫苗(23价和13价)的ADR信号。结果23价肺炎疫苗经ROR和PRR法检测得到36个信号,其中7个未在说明书中提及,信号强度最高的ADR是白细胞增多症。13价肺炎疫苗ROR和PRR分别得到103和102个ADR信号,其中36个信号未在说明书中提及,信号强度较高的ADR多为胃肠系统疾病、感染及侵袭类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等。结论临床使用肺炎疫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ADR,特别是说明书未提及的,应及时做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疫苗 药品不良反应 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报告比值比法 比例报告比值比法 信号挖掘
下载PDF
抗凝治疗出血并发症的管理现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凤如 林芸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0期170-174,共5页
出血并发症是抗凝治疗的主要不良事件,严重可致命。由于颅内出血、大量消化道出血等主要出血并发症,许多患者和医师常避免抗凝治疗。临床实践中对出血风险的过度顾虑是影响抗凝治疗开展的最主要因素,故掌握抗凝相关出血的处理原则,减少... 出血并发症是抗凝治疗的主要不良事件,严重可致命。由于颅内出血、大量消化道出血等主要出血并发症,许多患者和医师常避免抗凝治疗。临床实践中对出血风险的过度顾虑是影响抗凝治疗开展的最主要因素,故掌握抗凝相关出血的处理原则,减少出血引起的继发损伤,对抗凝药物的临床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抗凝相关出血类型及不同抗凝剂的处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抗凝治疗相关出血事件的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治疗 抗凝剂 抗凝药物 出血并发症
原文传递
药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6
作者 林芸竹 张伶俐 申向黎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7-368,共2页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药物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性阴道炎 萎缩性阴道炎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走出口服缓、控释制剂的使用误区 被引量:6
7
作者 林芸竹 刘砚韬 张伶俐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1期92-95,共4页
关键词 控释制剂 使用误区 普通制剂 口服 恒速释放 释放介质 缓释制剂 血药浓度
下载PDF
复方虎杖降脂胶囊中虎杖的鉴别和虎杖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8
作者 林芸竹 龚涛 张志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4-545,共2页
目的建立复方虎杖降脂胶囊中虎杖的鉴别和虎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CL法鉴别虎杖,HPLC法测定虎杖苷的含量.结果虎杖苷在4.9~122.4 μg·ml-1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7.3%、9... 目的建立复方虎杖降脂胶囊中虎杖的鉴别和虎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CL法鉴别虎杖,HPLC法测定虎杖苷的含量.结果虎杖苷在4.9~122.4 μg·ml-1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97.3%、99.07%,RSD分别为0.46%、0.27%、1.69%(n=3).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控制复方虎杖降脂胶囊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虎杖降脂胶囊 虎杖 虎杖苷 薄层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治疗新药Emapalumab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唐凤如 林芸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5期2555-2557,共3页
Emapalumab是一种直接针对干扰素-γ(IFN-γ)的全人源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该药于2018年11月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患有原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难治性、复发性或进展性疾病或对传统HLH疗... Emapalumab是一种直接针对干扰素-γ(IFN-γ)的全人源免疫球蛋白G1单克隆抗体,该药于2018年11月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患有原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难治性、复发性或进展性疾病或对传统HLH疗法不耐受的儿童和成人患者。本文将对Emapalumab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评价以及广泛应用于治疗HLH的潜在局限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apalumab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规范处方诊断书写以保障合理用药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芸竹 张伶俐 《现代临床医学》 2007年第z2期271-273,共3页
  处方是医师为患者向药房人员请求配方发药的书面通知书,也是病人取药的凭证.处方联系医师、药师、患者三方面,关系到医师用药的疗效、药师调剂的准确,也关系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 处方 医师 合理用药 药师
下载PDF
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32
11
作者 黄亮 张伶俐 +4 位作者 曾力楠 林芸竹 张川 陈敏 刘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构建医疗机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体系,规范医疗机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建立我院基于循证研究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并开展临床实践,以超说明书用药的备案条数、审批通过率等指标评价所建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目的:构建医疗机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体系,规范医疗机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提升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建立我院基于循证研究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并开展临床实践,以超说明书用药的备案条数、审批通过率等指标评价所建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结果:自2011年起,我院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制度,建立了多学科团队参与、以药品临床证据质量分级为基础的院内超说明书用药的备案与审批模式。至2016年底,共提交超说明书备案252条,其中儿科159条(占59.77%)、妇产科93条(占34.96%);在提交的超说明书备案药品中,有181个通过审批,通过率为64.29%;专项处方点评提示住院医嘱中超说明书用药医嘱呈下降趋势,已备案的超说明书用药医嘱比率从2013年的17.33%提升到2016年的84.00%。结论:构建的医疗机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体系能有效促进临床对超说明书用药的认识,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药事管理 超说明书用药 备案管理 证据质量
下载PDF
mPEG-PLGA-mPEG纳米粒的体外降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段友容 张志荣 +1 位作者 唐永刚 林芸竹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921-925,共5页
通过开环共聚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组份的丙交酯 /乙交酯 /聚乙二醇 (LA/GA/PEG)共聚物 (PLGA PEG ,PELGA) ,并进一步偶联制得三嵌段共聚物 (mPEG PLGA mPEG ,简称PELGE)。采用超声乳化—溶剂蒸发法 (O/W )制备PELGE纳米粒 ,用紫外分光光... 通过开环共聚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组份的丙交酯 /乙交酯 /聚乙二醇 (LA/GA/PEG)共聚物 (PLGA PEG ,PELGA) ,并进一步偶联制得三嵌段共聚物 (mPEG PLGA mPEG ,简称PELGE)。采用超声乳化—溶剂蒸发法 (O/W )制备PELGE纳米粒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含量的方法研究了PELGA、PELGE纳米粒体外降解规律 ,体外降解实验表明 :共聚物分子量增加 ,降解减慢 ;共聚物中GA含量增加 ,即LA/GA比例减小 ,降解加快 ;PEG含量增加 ,降解加快 ;LA/GA和PEG含量相同的PELGE比PELGA的降解速度快。证明了可通过改变LA/GA的比例或PEG的含量来调节聚合物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 体外降解 纳米粒 含量 PEG 超声乳化 改变 共聚物 组份 偶联
下载PDF
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培养模式的循证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春松 张伶俐 +4 位作者 林芸竹 韩璐 王叶立 高山 荆文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8-711,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人员培养模式,为我国PIVAS人员的综合培养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检索时...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人员培养模式,为我国PIVAS人员的综合培养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8年9月,纳入评价我国PIVAS人员培养模式的研究,对培养模式中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内容和评价指标等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其中前后对照研究2篇、经验分享2篇、综述1篇。3篇研究的培养主体为药学人员,1篇为临床药师,1篇为护士。培养目标包括综合素质培养和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具体培养内容差别较大,主要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岗前培训、职业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法规、继续教育学习能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带教能力等。评价培养成效的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团队执行动力和创造力、不合理医嘱发现率、工作效率、服务质量、药物治疗水平和临床对PIVAS的满意率等。结论:我国PIVAS药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具体内容和评价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有必要运用循证方法学构建PIVAS药师培养模式,为临床静脉合理用药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师 培养模式 循证评价
下载PDF
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收费现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春松 张天一 +5 位作者 张伶俐 林芸竹 韩璐 王叶立 高山 荆文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414-241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收费现状,为我国PIVAS收费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及相关政府网站,收集自建库起至201...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收费现状,为我国PIVAS收费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及相关政府网站,收集自建库起至2019年1月上述数据库及网站收录的评价我国PIVAS收费现状的文献,收集PIVAS收费的成本测算、收费标准、影响因素等指标,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全部为综述。基于现有文献,除山东、广东、云南三省外,其他省(区、市)尚未报道地区性收费标准。这三个省的PIVAS成本测算方法大致相同,将业务费、劳务费、医疗仪器等购置及使用费、间接费相加即得到成本。PIVAS收费标准为普通药物配置费3~5元/份、抗生素配置费5元/份、肿瘤化疗药配置费8~12元/份,全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费20~35元/份,收费水平主要受到当地物价、PIVAS规模、硬件设施投入、管理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我国多数省(区、市)PIVAS收费标准尚未建立,且收费标准不统一;纳入的文献中医院的成本测算方法大体一致。有必要构建PIVAS收费的国家标准和成本测算方法,为国家制订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收费现状 成本测算 收费标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成本测算现状及系统评价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春松 张天一 +5 位作者 张伶俐 林芸竹 韩璐 王叶立 高山 荆文荣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707-271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成本现状,为我国PIVAS建设提供成本测算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检索时限为自建... 目的:系统评价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成本现状,为我国PIVAS建设提供成本测算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起至2019年1月,纳入评价我国PIVAS成本测算现状的研究,对成本测算内容与方法、对医院的影响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前后对照研究8篇、经验分享6篇、综述3篇。现有报道显示,PIVAS成本测算内容及方法大致相同,成本包括人力、医疗卫生材料、固定资产购置及折旧修缮成本、药品成本、间接费用等内容,同时报道了各成本对医院的影响,如制订详细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同种药品同时配置、缩短输液准备及接换时间,以节约人力成本。结论:我国部分医院PIVAS成本测算内容大致相同,但尚无统一标准,有必要进一步完善PIVAS成本测算标准,为我国PIVAS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成本测算 现状 影响因素 系统评价
下载PDF
汶川地震医疗救援中妇幼专科医院的药事应急管理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伶俐 林芸竹 +4 位作者 陈力 刘砚韬 刘世林 许群芬 韩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92-697,共6页
汶川地震后,华西第二医院立即启动药事应急管理预案,通过双轨制的工作模式对医院的药品供应、采购、使用和捐赠进行有效管理,保证了地震和常规住院患者的药物供应,保障了用药的合理性,推进了捐赠药品的使用,为医院节约药品费用8万余元。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医疗救援 妇幼专科医院 药事应急管理
下载PDF
黄芪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春松 林芸竹 +3 位作者 张思思 杨亚亚 沈红欣 张伶俐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9-64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黄芪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Cochrane对照试验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 目的系统评价黄芪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 Med、Cochrane对照试验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全面收集黄芪治疗HI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1031名患者),其中11项研究为空白对照,2项为阳性对照。无随访12个月后病死率或致残率的研究报道,仅1项研究比较了黄芪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治疗期末降低HIE病死率的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33,95%CI(0.04,3.07),P=0.33]。7项研究(n=597)评价了黄芪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HIE的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2,95%CI(1.07,1.39),I2=48%,P=0.33]。3项研究(n=163)比较了黄芪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改善第7天(NBNA)分值的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37,95%CI(1.46,9.27),I2=89%,P=0.007]。2项研究(n=111)比较了黄芪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改善第10天NBNA分值的疗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03,95%CI(1.37,2.69),I2=0,P<0.000 0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结论基于当前的研究证据,因研究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尚不足以推荐黄芪在治疗新生儿HIE中的应用,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尚需远期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META分析
下载PDF
喷昔洛韦微乳小鼠体内分布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胡海燕 林芸竹 +1 位作者 龚涛 张志荣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研究喷昔洛韦微乳静脉注射后在小鼠脑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分布以评价其靶向性。方法喷昔洛韦溶液、胶束溶液和微乳经小鼠尾静脉给药,不同时间取小鼠脑、血浆、心、肝、脾、肺、肾、肌肉等组织,用HPLC测定组织中喷昔洛韦的浓度,根据AUC0... 目的研究喷昔洛韦微乳静脉注射后在小鼠脑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分布以评价其靶向性。方法喷昔洛韦溶液、胶束溶液和微乳经小鼠尾静脉给药,不同时间取小鼠脑、血浆、心、肝、脾、肺、肾、肌肉等组织,用HPLC测定组织中喷昔洛韦的浓度,根据AUC0→9h计算总靶向效率(TE)、靶向指数(TI)、相对靶向效率(RTE)。结果静注后09h,微乳组血浆、脑、心、肝、脾、肌肉中喷昔洛韦的AUC均高于胶束组和溶液组,而肾AUC与两个对照组相似,肺中的AUC低于两个对照组。微乳组脑组织中的浓度经时曲线呈现双峰,达峰时间分别为0·33和1·0h,浓度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TI、RTE分别为1·65和0·369,显示了药物在脑组织快速短暂的蓄积特征。结论喷昔洛韦微乳静注后改变了药物在小鼠体内分布,显示了潜在的脑靶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昔洛韦 微乳 体内分布 脑靶向
下载PDF
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及国内满意度调查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春松 詹琳 +2 位作者 韩璐 林芸竹 黄红 《中南药学》 CAS 2014年第11期1161-1165,共5页
目的了解患者对本院门诊药房的满意度和国内满意度调查研究现状,为提升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本院门诊药房的满意度,同时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查看纳入文献的文献清单,全面收集国内门... 目的了解患者对本院门诊药房的满意度和国内满意度调查研究现状,为提升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本院门诊药房的满意度,同时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查看纳入文献的文献清单,全面收集国内门诊药房满意度调查研究,用系统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本院门诊药房总体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分值为4.364,取药时间和取药方便性分值较高,而用药交代、专业性和取药秩序略显不足;系统评价纳入14个研究,50%研究采用满意度比率作为满意度评价方法,50%采用满意度加权分值。研究表明92.9%患者对门诊药房服务表示满意。满意度评价的具体指标应用中,57.1%研究评价指标分别为用药指导、取药方便,50%研究评价指标分别为取药时间、服务态度,28.6%研究评价指标分别为与患者的交流、候药环境、服务主动性、文明规范用语、咨询窗口服务。结论患者对本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用药交代、专业性和取药秩序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门诊药房服务满意度评价较好,主要采用满意比率和满意度分值,但问卷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结局评价指标,国内门诊药房满意度现状有待进一步高质量的调查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药房 满意度 调查研究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国内分级诊疗现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晓梅 杨春松 林芸竹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4763-476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分级诊疗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国家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分级诊疗"为关键词检索自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6年6月发表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全面收集国内分级诊疗现状的研究,从结局评...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分级诊疗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国家卫生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分级诊疗"为关键词检索自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6年6月发表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全面收集国内分级诊疗现状的研究,从结局评价指标和面临的问题两方面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23项研究,其中18项为调查研究,3项为回顾性/调查研究,1项为回顾性研究,1项为随机对照研究。结局评价指标中,9项研究以对分级诊疗的认知度、知晓度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群众认知度、知晓度不高,而医护人员较高;7项研究以实施现状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实施现状总体不理想;3项研究以人力资源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基础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水平不理想;3项研究以满意度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群众满意度较高;2项研究以实施模式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目前的模式较好地促进了分级诊疗的施行;2项研究以费用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个人支付费用较高。面临的问题中,19项研究提出分级诊疗相关制度不完善,16项研究提出基层医疗机构水平不足,7项研究提出患者缺乏基层就医习惯,7项研究提出宣传不足。结论:目前国内分级诊疗的现状还不理想,还面临很多问题。通过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患者基层就医意愿、加大分级诊疗的宣传,可深入推进分级诊疗的实施,为卫生决策提供客观和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诊疗 系统评价 现状 面临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