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PCR-SSO方法研究云南西部彝族HLA-DQB1基因的多态性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为民 黄洪莲 +4 位作者 刘泽寰 陶洪 潘德京 林蒋海 徐安龙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7-114,共8页
应用PCR朣SO基因分型技术,对我国云南西部地区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76个彝族健康个体进行了HLA-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在DQB1的38个等位基因中,观察到13个等位基因。云南西部彝族表现为DQB1*0301(36.18%~36.84%)最常见。其... 应用PCR朣SO基因分型技术,对我国云南西部地区3代内无血缘关系的76个彝族健康个体进行了HLA-DQB1位点的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在DQB1的38个等位基因中,观察到13个等位基因。云南西部彝族表现为DQB1*0301(36.18%~36.84%)最常见。其他频率大于5%的等位基因还有DQB1*0502(10.53%~11.18%)、DQB1*0401(9.21%)、DQB1*0302(8.55%~9.21%)、DQB1*0601(7.89%)、DQB1*05031(6.58%)、DQB1*03032(5.92%~6.58%)。和其他13个华人群体DQB1等位基因的频率比较分析表明,总体上,云南西部彝族和其他各华人群体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显示其HL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民族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PCR-SSO LA-DQB1 云南 HLA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中医痰湿体质与HLA-II类基因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高洁 吕凤娟 林蒋海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2-62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医痰湿体质与HLA-II类基因(DPB1、DRB1、DQB1)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BT(sequence-based typing)分型方法对正常体质、痰湿体质人群样本进行DPB1、DRB1、DQB1基因分型。比较组间表型频率(PF)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R)。结... 目的:研究中医痰湿体质与HLA-II类基因(DPB1、DRB1、DQB1)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BT(sequence-based typing)分型方法对正常体质、痰湿体质人群样本进行DPB1、DRB1、DQB1基因分型。比较组间表型频率(PF)并计算相对危险度(RR)。结果:与正常质组比较,痰湿质组DRB1*09012、DRB1*15021、DQB1*03032、DQB1*05011表型频率显著升高(P=0.002、0.04、0.0006、0.02);DRB1*11011表型频率显著降低(P=0.04)。结论:HLA基因与中医体质类型有一定关联,为中医体质的免疫遗传学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Ⅱ类基因 中医体质类型 痰湿体质 DQB1基因分型 表型频率 DRB1 相对危险度 HLA基因
下载PDF
云南澜沧拉祜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贾宗剑 付永贵 +8 位作者 潘德京 刘泽寰 陈为民 林蒋海 陈荣祥 李安素 朱玉芳 周大鸣 徐安龙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采用我们改进的高分辨率基于内含子的PCR -SBT分型方法 ,首次检测云南拉祜族HLA DRB1基因多态性。在 5 5例拉祜族个体中共检出 16种HLA DRB1等位基因 ,最常见的DRB1等位基因是HLA DRB1 12 0 2 1、0 90 12、15 0 11,基因频率分别为 30 .9... 采用我们改进的高分辨率基于内含子的PCR -SBT分型方法 ,首次检测云南拉祜族HLA DRB1基因多态性。在 5 5例拉祜族个体中共检出 16种HLA DRB1等位基因 ,最常见的DRB1等位基因是HLA DRB1 12 0 2 1、0 90 12、15 0 11,基因频率分别为 30 .90 9%、15 .45 5 %、13.6 36 % ,共占拉祜族可检出等位基因的 6 0 % ,其中DRB1 0 413、110 81、1312、1418、15 0 4首次在我国人群中检出 ,并且在世界各地人群中也比较罕见。对拉祜族和世界各地人群的HLA DRB1频率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HLA DRB1等位基因在各人种中的分布特点 ,并用Neighbor -join ing法进行了聚类分析。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拉祜族明显属于中国南方族群 ,未显示出其族源来自北方的痕迹。对此遗传数据和民族学、历史学研究的矛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拉祜族 PCR-SBT 分型 HLA-DRB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云南纳西族HLA-DRB1基因多态性研究及其族源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贾宗剑 潘德京 +8 位作者 付永贵 陈为民 刘泽寰 林蒋海 朱玉芳 陈荣祥 符志彦 周大鸣 徐安龙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07-1115,共9页
首次在国内采用本室改进的高分辨率的基于内含子的PCR -SBT分型方法 ,检测云南纳西族HLA -DRB1基因多态性。在 60例纳西族个体中共检出 37种HLA -DRB1等位基因 ,其显著特点是等位基因的类型检出较多 ,频率分布比较平均 ,除 1 2 0 2 1 ( ... 首次在国内采用本室改进的高分辨率的基于内含子的PCR -SBT分型方法 ,检测云南纳西族HLA -DRB1基因多态性。在 60例纳西族个体中共检出 37种HLA -DRB1等位基因 ,其显著特点是等位基因的类型检出较多 ,频率分布比较平均 ,除 1 2 0 2 1 ( 1 7 5 0 % )外其他的等位基因频率均低于 8% ,其他较常见的等位基因 ( >5 % )还有 1 40 4 ( 7 5 0 % ) ,1 5 0 4 ( 5 83% ) ,0 4 0 5 1 ( 5 83% ) ,0 80 32 ( 5 83% ) ,0 90 1 2 ( 5 % ) ,0 30 1 1 ( 5 % )。这几种中频等位基因共占可检出等位基因的 35 % ,与 1 2 0 2 1一起共占 5 2 49%。其中DRB1 0 30 5、0 4 38、1 1 2 3、1 1 32、1 31 0、0 81 2为首次在我国人群中检出 ,并且在世界各地人群中也比较罕见。对纳西族和世界各地人群的HLA -DRB1频率进行了聚类分析。比较分析的结果显示纳西族明显属于中国南方族群 ,未显示出其族源来自北方的痕迹。根据遗传数据 ,并参照民族学、历史学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纳西族 PCR-SBT 分型 HLA-DRBI 基因多态性 起源
下载PDF
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HLA-DP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泽寰 范新兰 +5 位作者 林蒋海 符志彦 潘德京 付永贵 贾宗剑 徐安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07-90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的DPB1基因与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广州地区汉族人中 5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75例正常个体的HLA -DPB1基因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两者的HLA ...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的DPB1基因与广州地区汉族人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广州地区汉族人中 58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75例正常个体的HLA -DPB1基因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 :两者的HLA -DPB1等位基因表现型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本研究检验的广州地区部分汉族人的HBV感染与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汉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 HLA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 DPB1基因
下载PDF
一种以测序为基础的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泽寰 林蒋海 +2 位作者 符志彦 潘德京 徐安龙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3-87,共5页
设计了一种自动化的基因分型方法,能够直接利用PCR产物的DNA测序结果作为数据,通过自动化基因分型程序(automatic genotyping program)与一个含有其等位基因序列的数据库进行比较,来完成高精度的... 设计了一种自动化的基因分型方法,能够直接利用PCR产物的DNA测序结果作为数据,通过自动化基因分型程序(automatic genotyping program)与一个含有其等位基因序列的数据库进行比较,来完成高精度的基因分型工作.用这种方法对50个随机挑选的中冈南方人的HLA-DPB1基因进行广基因分型,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从中发现了2个不明确杂合子以及一个新的等位基因序列.随后对这些样品克隆测序,发现除了2个不明确杂合子得到了进一步的区分外,其它样品都与前面的分型结果一致,显示了96%的精确性.通过以上的研究表明,成功建立了一种高精度的、基于序列的分型(sequence-based typing)方法.既然该方法能成功分型HLA-DPB1基因,预示了该方法同样能应用于其它基因的分型.该AGP程序可以在http:/genome.zsu.edu.cn免费下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序列 测序 HLA-DPB1 免疫系统
下载PDF
云南西部彝族HLA-DQA1基因构成及中华民族19个华人群体DQA1基因频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潘德京 黄洪莲 +6 位作者 刘泽寰 陈为民 林蒋海 陶洪 陈荣祥 吴文言 徐安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探讨云南漾濞彝族族群HLA DQA1频率分布特征 ,并与华人 19个群体比较。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结果 :DQA1 0 30 1(31 6 3 % )最高 , 0 40 1(1 0 2 % )最低。卡方总体检验表明 ,该族群与北方六个汉... 目的 :探讨云南漾濞彝族族群HLA DQA1频率分布特征 ,并与华人 19个群体比较。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结果 :DQA1 0 30 1(31 6 3 % )最高 , 0 40 1(1 0 2 % )最低。卡方总体检验表明 ,该族群与北方六个汉人群体、满族、新加坡群体及新疆维吾尔族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有个别基因频率的显著差异 ;布依族、傣族、台湾群体组成复杂 ,与其他群体有很大显著差异 (P >0 0 0 1) ;广东汉人与广西壮族与其他群体也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哈萨克族与维吾尔族相似 ;维吾尔族与部分北方汉族并无显著差异 ;藏族与哈萨克族、新加坡群体无显著差异。结论 :南方各族群DQA1的复杂构成 ,可能与起源的多样性或地域环境有关。漾濞彝族族群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RFLP HLA-DQA1 彝族 中华民族 基因多态性 D
下载PDF
南方人群HBV感染与HLA-DQB1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为民 黄洪莲 +6 位作者 潘德京 刘泽寰 林蒋海 贾宗剑 付永贵 吴文言 徐安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41-1041,1045,共2页
目的 :了解HLA -DQB1与广州地区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PCR -SSO基因分型技术 ,对南方人群中 6 3个不相关的正常个体和 6 3个不相关HBV感染患者 (HbsAg、HBeAg、HbcAb检测阳性 )HLA -DQB1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调查。结果 :两者的HLA -DQB1... 目的 :了解HLA -DQB1与广州地区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PCR -SSO基因分型技术 ,对南方人群中 6 3个不相关的正常个体和 6 3个不相关HBV感染患者 (HbsAg、HBeAg、HbcAb检测阳性 )HLA -DQB1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调查。结果 :两者的HLA -DQB1的各等位基因表现型频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南方人群HBV感染与HLA-DQB1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 HLA抗原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中国广东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HLA-DPB1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援利 宗利丽 +3 位作者 彭冬先 刘泽寰 林蒋海 徐安龙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2-433,共2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PBI(HLA-DPBI)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从而分析产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DNA序列分析的分型技术(sequence-based typing,SBT)对38例经腹腔镜或外科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PBI(HLA-DPBI)等位基因的相关性,从而分析产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DNA序列分析的分型技术(sequence-based typing,SBT)对38例经腹腔镜或外科手术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3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归女进行了进行HLA-DPBI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 两组人群HLA-DRBI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HLA-DRBI等位基因可能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HLA-DP抗原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下载PDF
p53基因rs1042522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郁馨 莫雯驭 +2 位作者 宗利丽 林蒋海 刘泽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8-623,共6页
目的评价肿瘤抑制基因p53 rs1042522位点(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1995年1月-2012年1月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CNKI)以及维普数据库(VIP),选出有... 目的评价肿瘤抑制基因p53 rs1042522位点(G/C)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检索1995年1月-2012年1月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CNKI)以及维普数据库(VIP),选出有关p53基因rs1042522位点多态性与EM发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有7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对p53基因rs1042522位点多态性进行评价,累计病例组(EM组)968例,对照组(非EM组)1282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p53基因rs1042522位点的GG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6,95%CI 0.45~0.96,P=0.0004),GC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9,95%CI 0.74~1.91,P=0.002)。等位基因G(OR=0.74,95%CI 0.66~0.84,P=0.0002)及等位基因C(OR=1.34,95%CI 1.18~1.52,P=0.0002)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基因rs1042522位点SNP与EM发病相关,其中携带GG基因型或携带G等位基因可能降低EM发病风险,携带C等位基因可能增高EM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基因 p53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ETA分析
下载PDF
蒸汽爆破甘蔗渣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及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晶博 林蒋海 +1 位作者 肖文娟 刘泽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107,112,共4页
以蒸汽爆破甘蔗渣(SESB)为原料,乙醇、甲醇、水及乙酸乙酯为溶剂,对其中的多酚和糖进行提取并评价了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甲醇提取液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1.5174±0.0140)mg/mL),水次之((1.2382±0.0025)mg/mL),乙酸乙酯最... 以蒸汽爆破甘蔗渣(SESB)为原料,乙醇、甲醇、水及乙酸乙酯为溶剂,对其中的多酚和糖进行提取并评价了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甲醇提取液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1.5174±0.0140)mg/mL),水次之((1.2382±0.0025)mg/mL),乙酸乙酯最低。提取液中的总糖含量以水中最多,其次为甲醇,乙酸乙酯中最低。四种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很强的清除能力。水、乙醇和甲醇提取液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采用溶剂对SESB中抗氧化物质提取是可行的。综合经济效益、环境问题及水提取液中酚类含量、总糖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认为以水作为溶剂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破甘蔗渣 酚类 总糖 提取 抗氧化能力
原文传递
Bcl-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双 宗利丽 +5 位作者 林蒋海 刘泽寰 付永贵 毛婷 王玉凤 赵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68-2171,共4页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联合DNA测序对337例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对照组)和3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例组)Bcl-2基因rs1088477A/G和rs2279115A/C单核苷...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联合DNA测序对337例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妇女(对照组)和30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例组)Bcl-2基因rs1088477A/G和rs2279115A/C单核苷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对照组妇女和病例组妇女rs1800477A/G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7.3%、91.4%和0.6%、8.6%、90.8%,两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妇女和病例组妇女rs2275115A/C位点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2.0%、45.1%、32.9%和25.8%、42.1%、32.1%,两组间基因型分布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基因rs1800477A/G和rs2279115A/C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BCL-2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76种细菌DNA双链碱基使用频率的比较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钟东 赵贵军 +3 位作者 张振书 林蒋海 秦棠妮 徐安龙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对已完成测序的 76种细菌基因组进行比较 ,分析细菌基因组中编码区及密码子上碱基使用频率情况。结果显示 :1 先导链与滞后链上在编码区的碱基使用频率无明显差异且显著正相关。 2 先导链与滞后链在第一、第二、...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对已完成测序的 76种细菌基因组进行比较 ,分析细菌基因组中编码区及密码子上碱基使用频率情况。结果显示 :1 先导链与滞后链上在编码区的碱基使用频率无明显差异且显著正相关。 2 先导链与滞后链在第一、第二、第三密码子碱基使用频率基本一致且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 ,选择压力及自然突变对DNA双链总体碱基分布的影响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DNA双链 碱基使用频率 比较基因组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微课”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肖文娟 刘泽寰 +1 位作者 林蒋海 龚映雪 《高教学刊》 2016年第7期63-64,66,共3页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抽象繁杂、晦涩难懂。在传统平铺直叙的课堂讲授形式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效果往往不佳。教师实验演示时间过短或过长也不利于学生实验的顺利开展。微课教学灵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医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抽象繁杂、晦涩难懂。在传统平铺直叙的课堂讲授形式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效果往往不佳。教师实验演示时间过短或过长也不利于学生实验的顺利开展。微课教学灵活机动,内容短小精悍,将其应用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实践,能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余时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解决课程学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提高学习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微课 教学
下载PDF
中国南方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与HLA-DQB1关联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宗利丽 陈为民 +2 位作者 何援利 林蒋海 徐安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HLA-DQB1 关联性 EM
下载PDF
BCR基因5'启动子区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红 郑维扬 +3 位作者 付永贵 林蒋海 吕凤娟 周淑芸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12-815,共4页
背景与目的bcr-abl融合基因被认为是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CML)的分子标志,该融合基因的表达受bcr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本实验目的是研究bcr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并探讨其与CML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采用PCR方... 背景与目的bcr-abl融合基因被认为是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genousleukemia,CML)的分子标志,该融合基因的表达受bcr基因启动子的调控。本实验目的是研究bcr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并探讨其与CML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bcr基因5'启动子区1.13kb的序列范围,通过测序获得了30例CML和19例对照的启动子区序列。应用软件和在线工具对启动子序列进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分析和重复序列分析。结果在所研究片段范围内共发现4处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和3处与参考序列不一致的碱基变异。其中2处SNPs和1处碱基插入位于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中或邻近几个碱基内。各多态性基因频率在CML和对照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cr基因的5'启动子区存在一定的序列多态性,主要为SNPs,未能证实其与CML之间存在相关性,但部分SNPs的定位使其有可能对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基因 启动子 多态性
下载PDF
利用重组酵母实现木薯至乙醇的直接转化(英文)
17
作者 刘泽寰 郑阳阳 +3 位作者 龚映雪 李晶博 肖文娟 林蒋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8-552,共5页
利用同时表达α-淀粉酶与糖化酶基因的工业多倍体重组酵母,实现从木薯原料到乙醇的直接有效转化.两种淀粉酶基因分别从米曲霉和黑曲霉通过RT-PCR获得,连入表达载体pScIKP后通过电击转化重组进酿酒酵母AS2.489的基因组.重组菌株培养上清... 利用同时表达α-淀粉酶与糖化酶基因的工业多倍体重组酵母,实现从木薯原料到乙醇的直接有效转化.两种淀粉酶基因分别从米曲霉和黑曲霉通过RT-PCR获得,连入表达载体pScIKP后通过电击转化重组进酿酒酵母AS2.489的基因组.重组菌株培养上清的α-淀粉酶活性与糖化酶活性分别达1 940 U/mL与15.5 U/mL.模拟工业上乙醇发酵条件,于5 L发酵罐中对200 g/L木薯进行直接发酵,4d内发酵液中乙醇体积分数达8.68%,约为理论值的80.9%.结果表明,所获重组酵母发酵性能优越,在不添加任何商业酶且无需预处理的条件下对木薯的直接发酵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木薯 生物乙醇 酵母 发酵 Α-淀粉酶 糖化酶 共表达
下载PDF
两种葡萄糖氧化酶基因分别在酿酒酵母及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
18
作者 龚映雪 张楚秋 +2 位作者 林蒋海 肖文娟 刘泽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7-241,247,共6页
从Aspergillus niger CICC 40179中克隆得到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基因,并在酿酒酵母AS2.489中通过载体p2μRCMB进行重组表达.合成来源于A.niger的一段GOD基因(美国专利号为5094951),同时对其进行了少量密码子的同义替换以避免部分酶切位... 从Aspergillus niger CICC 40179中克隆得到了葡萄糖氧化酶(GOD)基因,并在酿酒酵母AS2.489中通过载体p2μRCMB进行重组表达.合成来源于A.niger的一段GOD基因(美国专利号为5094951),同时对其进行了少量密码子的同义替换以避免部分酶切位点,将该段合成的序列通过甲醇诱导型载体p PICZαA在毕赤酵母X33中进行了重组表达.比较分析两种葡萄糖氧化酶的分泌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 PICZαA–GOD p2μRCMB–GOD 毕赤酵母X33 酿酒酵母AS2.489
原文传递
南方汉族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与HLA-DP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田红 周淑芸 +4 位作者 刘泽寰 付永贵 吕凤娟 林蒋海 徐安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PB1基因的相关性和分析其遗传易感性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 86例主要为广东藉的南方汉族CML患者和 8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 DPB1基因分型。结果表明HLA DPB1 130 1和DPB1 2...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DPB1基因的相关性和分析其遗传易感性 ,采用测序分型技术 (SBT)对 86例主要为广东藉的南方汉族CML患者和 8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LA DPB1基因分型。结果表明HLA DPB1 130 1和DPB1 2 0 0 11的基因频率在病例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HLA—DPB1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下载PDF
中国人常见HLA-DPB1不明确杂合子SSP分型解决方案
20
作者 高洁 吕凤娟 林蒋海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人类染色体是二倍体,这使得以测序方法研究多态性区域时会遇到不明确杂合子,这个问题在HLA-DPB1的分型上尤为突出。试图寻找一个来解决HLA-DPB1分型中不明确杂合子比例高给分型带来的困难的方案。方法:对946例样品进行HLA-DPB1分型... 目的:人类染色体是二倍体,这使得以测序方法研究多态性区域时会遇到不明确杂合子,这个问题在HLA-DPB1的分型上尤为突出。试图寻找一个来解决HLA-DPB1分型中不明确杂合子比例高给分型带来的困难的方案。方法:对946例样品进行HLA-DPB1分型,其中不明确杂合子有353例,共30种,占总例数的37%。建立了一套SSP分型方法,设计上游引物6条,下游引物15条,每一个样品同时用两对特异性引物进行扩增,两对引物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杂合模式。再从30种不明确杂合子类型中各挑2个样品进行克隆测序,结果与SSP分型结果比较。结果:SSP分型方法采用同一套扩增体系与两套循环反应条件,只需一次PCR扩增,就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不明确杂合子的分辨,其结果与克隆测序结果相符。结论:与以往的克隆测序、SSCP方法相比,本研究中SSP分型方法具有高效率、高通量、省时省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PB1 不明确杂合子 SSP 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