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水产养殖业提质增效赋能——访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
1
作者 胡俊康 林蠡 《广东饲料》 2020年第10期8-10,共3页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省委省政府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广东水产养殖业应如何抓住此契机,实现产业升级?又应如何布局?对于普通水产养殖户会...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民增收。近年,省委省政府正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广东水产养殖业应如何抓住此契机,实现产业升级?又应如何布局?对于普通水产养殖户会带来哪些好处?带着这些问题,《广东饲料》杂志社采访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林蠡教授,林教授在国外有多年的留学经验,且近几年非常重视产业调研,走遍了广东21个地级市,对于广东水产养殖业有较为深刻认识。下面为本次采访实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动物科技学院 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升级 采访实录 水产养殖业 一二三产业 水产养殖户
下载PDF
黑水虻幼虫粉替代不同比例鱼粉对加州鲈生长、机体健康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游翠红 李鸿伟 +4 位作者 周萌 林蠡 董烨玮 谭小红 黄燕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83,共12页
配制4组等氮等脂(45%蛋白,15%脂肪)的配合饲料,对照组含有30%的鱼粉(FM30),其他3组分别用黑水虻(Hermitia illucens)幼虫粉替代16.67%(FM25)、33.33%(FM20)、50%(FM15)鱼粉,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 配制4组等氮等脂(45%蛋白,15%脂肪)的配合饲料,对照组含有30%的鱼粉(FM30),其他3组分别用黑水虻(Hermitia illucens)幼虫粉替代16.67%(FM25)、33.33%(FM20)、50%(FM15)鱼粉,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幼鱼8周,探究用黑水虻幼虫粉替代不同比例鱼粉对加州鲈生长性能、机体健康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组加州鲈在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成活率上无显著差异(P>0.05),FM20组鱼拥有较高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其饲料系数最低,显著低于FM15和FM25组(P<0.05)。用黑水虻幼虫粉部分替代鱼粉,降低了全鱼和肝脏的脂肪含量、血清甘油三酯含量、肝脏的C14﹕0、C16﹕0、C18﹕1n-9和C18﹕3n-3的含量和肌肉的DHA含量,但是,增加了肝脏C18﹕0、DHA、EPA和C22﹕5n-3的含量,对肌肉和肝脏的氨基酸组成影响较小。与对照组相比,FM20组鱼前肠和肝脏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P<0.05),前肠和血清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前肠上皮出现肠绒毛破损、肠皱褶粘连等结构受损情况,前肠脂肪酶活性、肌肉脂肪含量和全鱼粗蛋白含量、肝脏DHA含量最高。上述结果表明,加州鲈具有内源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在加州鲈幼鱼的配合饲料中可以用黑水虻幼虫粉替代50%鱼粉(FM15),鱼粉的添加量最低可降到15%,不影响加州鲈的生长性能,但是,最适宜的黑水虻幼虫粉替代水平是替代33.33%鱼粉。研究成果为研制营养组成科学合理、成本低的加州鲈配合饲料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粉替代 生长性能 脂肪酸 黑水虻幼虫 加州鲈
下载PDF
密度胁迫对大口黑鲈游泳行为及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李江涛 张艳秋 +7 位作者 张虹 刘春 邱小龙 陈铭 方俊超 邱晓桐 林蠡 吕晓静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10,共9页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鱼类生长受到抑制,为探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应对密度胁迫的行为生理响应,设置了低(90尾·m^(-3))、中(110尾·m^(-3))、高(130尾·m^(-3))3个密度梯度,研究了大口黑鲈在胁迫1周后的游泳... 过高的养殖密度会导致鱼类生长受到抑制,为探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应对密度胁迫的行为生理响应,设置了低(90尾·m^(-3))、中(110尾·m^(-3))、高(130尾·m^(-3))3个密度梯度,研究了大口黑鲈在胁迫1周后的游泳行为及红、白肌肉能量代谢相关酶的基因表达和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大口黑鲈游泳频率、摆尾频率和游泳速度均随密度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密度对大口黑鲈红肌己糖激酶(HK)、磷酸果糖激酶(PFK)和乳酸脱氢酶(LDH)等无氧代谢酶的基因表达和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密度由低水平升至中水平时,大口黑鲈红肌丙酮酸脱氢酶(PDH)、柠檬酸合酶(CS)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等有氧代谢酶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且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密度由低水平升至高水平时,大口黑鲈红肌PDH、CS和MDH等有氧代谢酶以及白肌HK、PFK和LDH等无氧代谢酶的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且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研究表明,密度通过改变大口黑鲈游泳行为来影响肌肉能量代谢,中密度主要依靠红肌有氧代谢供能,高密度则主要依靠红肌有氧代谢和白肌无氧代谢来参与能量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密度胁迫 游泳行为 有氧代谢 无氧代谢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罗氏沼虾胞质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
4
作者 李亚男 陆霖青 +3 位作者 张鹏 张博 林蠡 秦真东 《水产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3,共8页
为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功能,实验克隆了罗氏沼虾胞质锰SOD基因(MrcMnSOD),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显著诱导MrcMnSOD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 为了解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功能,实验克隆了罗氏沼虾胞质锰SOD基因(MrcMnSOD),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分析在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显著诱导MrcMnSOD在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进行高表达。为探究MrcMnSOD参与免疫应答的机制,进一步的抑菌实验表明,该蛋白质可显著抑制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和2种革兰氏阳性细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且抑制作用与蛋白质浓度的关系不显著。研究表明,MrcMnSOD可能作为一种免疫相关分子参与免疫应答反应。本研究初步探讨了MrcMnSOD的免疫生物学功能,旨在为深入研究罗氏沼虾SOD的功能奠定相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MNSOD 表达模式 抑菌
原文传递
黄鹂无齿鲹胚胎及胚后发育特征
5
作者 黄炜坪 甘松永 +10 位作者 王庆 杨少森 黄锦雄 赵艳飞 邹翠云 黄培卫 张潇潇 陈永南 秦真东 吴锦辉 林蠡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35,共13页
黄鹂无齿鲹是一种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的名贵海水鱼类。本文通过人工催产方法,获取黄鹂无齿鲹受精卵并追踪观察,旨在对其胚胎及胚后发育特征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条件为盐度30.26±0.67、温度(24.72±0.32)°C... 黄鹂无齿鲹是一种兼具观赏与食用价值的名贵海水鱼类。本文通过人工催产方法,获取黄鹂无齿鲹受精卵并追踪观察,旨在对其胚胎及胚后发育特征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显示,受精卵孵化条件为盐度30.26±0.67、温度(24.72±0.32)°C、pH值(7.46±0.12)、溶解氧(5.13±0.33)mg/L、光照强度约3000 lx。黄鹂无齿鲹受精卵为透明浮性圆球形,平均卵径(764.29±14.74)μm;含单油球,油球平均直径(166.32±18.28)μm。胚胎发育历经受精卵期、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与孵化出膜期8个阶段,再进一步细分成24个时期。受精后18 h 30 min孵化出膜,进入仔鱼阶段(含前仔鱼期和后仔鱼期)。前仔鱼期为孵化后0~3 d,卵黄囊没有完全吸收;后仔鱼期为孵化后4~20 d,卵黄囊完全吸收。初孵仔鱼全长(1520±19)μm,出膜后第6天油球储备耗尽并形成鳔。孵化后第20天,鱼体后脊索完全弯曲,各鳍和消化系统发育完善,体表大量色素沉淀且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仔鱼进入稚鱼阶段。研究表明,黄鹂无齿鲹的发育模式符合典型硬骨鱼类的规律,发育周期较其他鲹科鱼类更短,其胚胎及胚后发育特征与卵形鲳鲹比较接近。本研究为黄鹂无齿鲹苗种培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鹂无齿鲹 受精卵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原文传递
运动强度对罗氏沼虾运动行为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6
作者 李江涛 邱小龙 +6 位作者 黄菲菲 邱晓桐 方俊超 梁日深 李清清 林蠡 吕晓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8-110,共13页
为查明运动过程中罗氏沼虾的行为特征及其与肌肉能量代谢的关系,实验设置了对照、低、中、高4种不同强度的游泳和弹跳实验,研究了运动后罗氏沼虾的行为、能量来源和相关代谢酶活性。游泳强度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设置不同的水流速度来确定,... 为查明运动过程中罗氏沼虾的行为特征及其与肌肉能量代谢的关系,实验设置了对照、低、中、高4种不同强度的游泳和弹跳实验,研究了运动后罗氏沼虾的行为、能量来源和相关代谢酶活性。游泳强度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设置不同的水流速度来确定,对照、低、中、高强度的水流速度分别为0(自由运动)、5(200 min)、10(200 min)和15 cm/s(游泳至疲劳)。弹跳强度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设置不同触碰频率来确定,对照、低、中、高强度的触碰频率分别为0(自由运动)、0.033(5 min)、0.050(5 min)和0.067 Hz(弹跳至疲劳)。结果显示,罗氏沼虾各运动组游泳足和尾肢的最大摆动频率和最大摆动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各运动强度组肌肉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肌肉糖原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低强度游泳组肌肉甘油三酯含量小于对照组。中、高强度游泳组游泳足肌肉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低强度游泳组游泳足肌肉丙酮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无论弹跳强度高低,罗氏沼虾腹部肌肉LDH酶活性和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罗氏沼虾通过增加肌肉能量代谢强度来满足运动所需能量,游泳行为能量来源与游泳强度有关,弹跳行为主要依靠厌氧代谢获取能量。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虾类行为生理学理论知识,为罗氏沼虾的健康养殖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游泳 弹跳 能量代谢 运动行为
原文传递
翻转课堂在营养代谢病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7
作者 寇红岩 梁日深 +2 位作者 赵丽娟 周萌 林蠡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营养代谢病学主要研究营养性疾病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该门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尚无统一的针对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教材,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传统教学方式起到的教学效果不显著。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 营养代谢病学主要研究营养性疾病和代谢紊乱性疾病,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该门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尚无统一的针对水产养殖专业学生的教材,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传统教学方式起到的教学效果不显著。作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归纳和总结该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针对目前就业对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基于翻转课堂提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为水产养殖专业开展营养代谢病学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代谢病学 教学效果 复合型人才 翻转课堂 水产养殖专业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症的组织病理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林蠡 黄剑南 +4 位作者 翁少萍 王云新 刘付永忠 张海发 何建国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9-523,共5页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患病赤点石斑鱼苗,呈Beta诺达病毒阳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鱼的脑、视网膜、脊髓有空泡。在脑部,空泡主要分布在端脑、间脑和小脑。受感染的细胞明显收缩、致密变化和嗜碱性。包涵体常为圆形,大...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患病赤点石斑鱼苗,呈Beta诺达病毒阳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病鱼的脑、视网膜、脊髓有空泡。在脑部,空泡主要分布在端脑、间脑和小脑。受感染的细胞明显收缩、致密变化和嗜碱性。包涵体常为圆形,大小不一。透射电镜下,在感染细胞的细胞质可观察到含有病毒粒子的致密体。病毒粒子呈等面体,无外膜,直径为25~28nm,随机分布在细胞质或在致密体内排列成晶格状。致密体大小不一。偶尔观察到较大致密体的外膜已破裂,病毒粒子被释放到细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Beta诺达病毒 病毒性神经坏死症
下载PDF
利用卵黄抗体预防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 被引量:2
9
作者 林蠡 伊丽竹 《科学养鱼》 2015年第5期57-58,共2页
近年来由于罗氏沼虾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及品种种质退化,罗氏沼虾在育苗和养殖过程中疾病也日益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罗氏沼虾肌肉坏死病相继在我国南方各省暴发,并于2001年大面积流行,导致罗氏沼虾养殖业的重大... 近年来由于罗氏沼虾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及品种种质退化,罗氏沼虾在育苗和养殖过程中疾病也日益流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罗氏沼虾肌肉坏死病相继在我国南方各省暴发,并于2001年大面积流行,导致罗氏沼虾养殖业的重大损失。该病毒的感染对象为虾苗,主要发病时期为虾苗淡化后1~2周,死亡率高达60%以上,严重时可达100%。研究表明,该病病原为罗氏沼虾野田病毒。病毒粒子呈廿面体,无囊膜,直径为23~25纳米,病毒核酸为单链2个片段的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卵黄抗体 衣壳蛋白 廿面体 感染对象 发病时期 抗生 养殖水体 品种种质 免疫保护
下载PDF
采用三套环理论防控水产疾病
10
作者 林蠡 赵丽娟 陈文捷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期59-60,共2页
众所周知,传统的疾病发生原因有"三环理论",也就是环境、病原和宿主是平行的三个环(见图1中的左图)。其理论可以概括为:当存在病原、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宿主体质下降的时候,疾病就会暴发(见左图中重叠的黑色部分)。环境和病原、... 众所周知,传统的疾病发生原因有"三环理论",也就是环境、病原和宿主是平行的三个环(见图1中的左图)。其理论可以概括为:当存在病原、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宿主体质下降的时候,疾病就会暴发(见左图中重叠的黑色部分)。环境和病原、宿主属于平行同等的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个理论占据了整个水产界,在水产疾病防控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环理论 南美白对虾 对虾养殖业 环境条件 淡水养殖 斑节对虾 海水养殖 养殖实践 日本对虾 池塘底质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 被引量:54
11
作者 张海发 刘晓春 +6 位作者 刘付永忠 王云新 林蠡 黄国光 舒琥 罗国武 林浩然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9-699,共11页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5±0.5)℃、盐度31.0、pH7.8的海水中,斜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8 h 3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腹鳍棘及第二背鳍棘、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在水温24.5~29.2℃,盐度28.8~33.5,pH7.5~8.5的海水中,培育至36d,发育最快的斜带石斑鱼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42d,发育最快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斜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以及鳍棘上小刺的长出与收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胚胎发育 仔鱼 稚鱼 幼鱼 形态发育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血液性状及生化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海发 王云新 +3 位作者 林蠡 刘付永忠 王宏东 黄国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研究了斜带石斑鱼血液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并对其幼鱼与成鱼、雌鱼与雄鱼的血液性状及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它的硬骨鱼类相比,斜带石斑鱼的血液性状指标处于较低的水平;斜带石斑鱼幼鱼的血细胞比容及血细胞数量低于成鱼... 研究了斜带石斑鱼血液性状及血液生化指标,并对其幼鱼与成鱼、雌鱼与雄鱼的血液性状及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其它的硬骨鱼类相比,斜带石斑鱼的血液性状指标处于较低的水平;斜带石斑鱼幼鱼的血细胞比容及血细胞数量低于成鱼,幼鱼与成鱼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而雌雄差异不明显.结果可作为斜带石斑鱼的正常生理常数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血液性状 生化指标 鲈形目 血细胞比容
下载PDF
鱼类神经坏死病毒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文捷 刘晓丹 +6 位作者 胡先勤 王文文 秦真东 王瑶 周洋 刘小玲 林蠡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66-1672,共7页
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的传染性病原。NNV为单一正链、2节段RNA病毒,基因组由RNA1(3.1 kb)和RNA2(1.4 kb)组成。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会合成亚基因组RNA3。RNA1编码RN... 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行、严重危害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的传染性病原。NNV为单一正链、2节段RNA病毒,基因组由RNA1(3.1 kb)和RNA2(1.4 kb)组成。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会合成亚基因组RNA3。RNA1编码RNA聚合酶。RNA2编码衣壳蛋白,为病毒的唯一结构蛋白。RNA3编码B1和B2两种非结构蛋白。根据病毒衣壳蛋白的基因序列,神经坏死病毒可以分成4种基因型,分别为拟鲹、红鳍东方鲀、条斑星鲽和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但是,目前只发现A、B、C三种病毒血清型,A对应拟鲹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B对应红鳍东方鲀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C对应条斑星鲽神经坏死病毒和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病毒存在垂直和水平两种传播途径,而且广泛分布于养殖和野生鱼类中。阻断病毒在野生与养殖鱼类之间的传播和开展新型鱼类疫苗研发是将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坏死病毒 病毒基因组 病毒蛋白 基因型 血清型 疾病防控
下载PDF
广东地区吉富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流行情况与耐药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魏顺 张泽 +7 位作者 李宇辉 胡敏强 余岸艮 张华 兰江风 张志 颜远义 林蠡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3-511,共9页
为了调查广东省惠州、肇庆、珠海、湛江4个吉富罗非鱼主养区链球菌病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性,并进一步分析β-内酰胺酶基因与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关系。本实验通过传统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分离纯化,扩增特异性基因cfb以及16s r DNA对各菌株进... 为了调查广东省惠州、肇庆、珠海、湛江4个吉富罗非鱼主养区链球菌病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性,并进一步分析β-内酰胺酶基因与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关系。本实验通过传统的方法对菌株进行分离纯化,扩增特异性基因cfb以及16s r DNA对各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法测定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PCR检测β-内酰胺酶类基因在分离菌株中的分布情况,并用Statistic6.0统计分析各β-内酰胺酶基因与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阳性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惠州(46.46%)>湛江(43.24%)>肇庆(17.30%)>珠海(4.17%);药敏结果显示各地区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4.29%)和磺胺二甲基嘧啶(耐药率为86.40%)普遍耐药,对恩诺沙星最为敏感(耐药率为3.99%);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与细菌耐药性统计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基因组中的9个β-内酰胺酶基因在各分离菌株中的分布呈高度多态性,其中SAG0658基因与氨苄青霉素抗性显著相关,提示SAG0658基因在无乳链球菌耐氨苄青霉素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此外,9个β-内酰胺酶基因与青霉素抗性无相关性,说明其在菌株对青霉素耐药过程中并未发挥明显作用,提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可能依赖其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药敏实验 耐药基因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外壳蛋白全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剑南 林蠡 +1 位作者 翁少萍 何建国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9-432,共4页
Viral nervous necrosis (VNN) is a worldwide disease among teleost fish.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VNN was first identified in 2 species of hatchery-reared groupers, Epinephelus akaara and E. coioides. In the present s... Viral nervous necrosis (VNN) is a worldwide disease among teleost fish.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VNN was first identified in 2 species of hatchery-reared groupers, Epinephelus akaara and E. coioides. In the present study,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larvae of E. akaara with signs of VNN in Dayawan bay which is located in southern China. The complete viral coat protein gene was amplified using extracted total RNA as template. Th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amplific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primers containing a heterologous restriction site for NotI. PCR products were cloned into pcDNA3 vector and sequenc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at protein gene of Dayawan isolate (RG-CN) was 1056 bases in length and contained a single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1017 bases encoding a protein of 338 amino acids. The sequenc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coat protein gene of RG-CN and other 8 isolates of NNV from Dayawan, Taiwan, Japan, Singapore and France were 79.1%-99.5% at the nucleotide level and 83.7%-100% at the amino acid level, respectively.The homology between RG-CN and the other 5 isolates from groupers was high and relatively lower between RG-CN and guppy nervous necrosis virus (GNNV), sea bass nervous necrosis virus (DIEV), but more divergences existed between RG-CN and striped jack nevous necrosis virus (SJNNV). Compared with SJNNV, RG-CN and the other 7 isolates all lacked 6 nucleotides and 2 amino acids in the same posi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 of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Dayawan isolate belongs to red-spotted grouper nervous necrosis virus (RGNNV) geno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 神经坏死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中国大亚湾赤点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分离株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剑南 林蠡 +4 位作者 翁少萍 王云新 刘付永忠 张海发 何建国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75-80,共6页
用鱼类细胞株SSN-1(斑鳢细胞株1)对分布在大亚湾赤点石斑幼鱼的神经坏死病毒(大亚湾株)进行感染实验。在25℃的培养条件下接种3天后,病毒株可以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细胞变圆,有颗粒,细胞质有空泡,细胞在接种3~6天... 用鱼类细胞株SSN-1(斑鳢细胞株1)对分布在大亚湾赤点石斑幼鱼的神经坏死病毒(大亚湾株)进行感染实验。在25℃的培养条件下接种3天后,病毒株可以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细胞变圆,有颗粒,细胞质有空泡,细胞在接种3~6天后部分或者全部脱落,表明此病毒株对暖水条件比较适应。病毒在组织中的滴度为10m(TCID50)g^-1。分别用HaeⅢ酶和Sau3AI酶对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片段T2(约870bp)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表明,其结果和日本的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一致。对19株神经坏死病毒部分外壳蛋白氨基酸序列(276个氨基酸)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大亚湾株属于赤点石斑神经坏死病毒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坏死病毒 赤点石斑鱼 病毒株 分离株 外壳蛋白基因 斑鳢 接种 基因型分析 滴度 细胞株
下载PDF
福尔马林处理对石斑拟合片盘虫和斜带石斑鱼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廷宝 林蠡 +1 位作者 陈勇智 刘升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63,共5页
20 0 0年 4月研究了斜带石斑 Epinepheluscoioides寄生拟合片盘虫Pseudorhabdosynochusepinepheli的防治方法。海水福尔马林对拟合盘虫的作用表现为 :2 5min处理的半致死浓度为 2 5 0× 10 - 6 ,5 0min处理的半致死浓度为 5 0×... 20 0 0年 4月研究了斜带石斑 Epinepheluscoioides寄生拟合片盘虫Pseudorhabdosynochusepinepheli的防治方法。海水福尔马林对拟合盘虫的作用表现为 :2 5min处理的半致死浓度为 2 5 0× 10 - 6 ,5 0min处理的半致死浓度为 5 0× 10 - 6 。淡水福尔马林的效果为 :3min的半致死浓度为 83× 10 - 6 ,纯淡水处理的半致死时间为 2 1min。海水福尔马林对斜带石斑的毒性表现为 :30min和 4 5min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94 0× 10 - 6 和 6 4 5× 10 - 6 。淡水福尔马林对斜带石斑的毒性表现为 :5min和 10min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130 0× 10 - 6 和 5 0 0× 10 - 6 。福尔马林处理海水中的斜带石斑半致死浓度介于 6 0 0× 10 - 6 ~ 10 0 0× 10 - 6 ,淡水处理对斜带石斑半致死浓度介于 95× 10 - 6 ~ 115×10 - 6 。淡水中斜带石斑的半麻醉和半致死时间分别为 95min和 115min。以上结果表明 :海水和淡水福尔马林对石斑拟合片盘虫的致死浓度 ,处于斜带石斑的安全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 石斑拟合片盘 防治方法
下载PDF
黄颡鱼甘露糖受体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小玲 王虹 +2 位作者 樊启学 兰江风 林蠡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6-1043,共8页
甘露糖受体(MR)隶属凝集素超家族,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和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表面。MR不仅在先天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还通过参与抗原呈递,激活T淋巴细胞,启动获得性免疫应答过程。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黄颡鱼甘露糖受体(pf MR)... 甘露糖受体(MR)隶属凝集素超家族,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和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表面。MR不仅在先天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还通过参与抗原呈递,激活T淋巴细胞,启动获得性免疫应答过程。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黄颡鱼甘露糖受体(pf MR)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MR在正常黄颡鱼体内的分布情况,采用鲖爱德华菌感染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和甘露聚糖封闭MR方法研究黄颡鱼MR在抗细菌感染中的作用。结果显示,pf MR同团头鲂、草鱼、斑马鱼和尼罗罗非鱼的MR聚为一支。pf MR在所检测的12个组织中均有分布,其在肾脏、脾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在血液中表达量较少。鲖爱德华菌感染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后,pf MR、IL-1β和TNF-a均被细菌诱导表达,超氧阴离子和一氧化氮的含量也上升,超氧阴离子在感染30 min后即显著上升,一氧化氮在感染12 h后才显著上升。甘露聚糖竞争结合MR,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内化GFP标签的鲖爱德华菌,加入EDTA减少内化的荧光强度,加入Ca^(2+)使内化的荧光强度回升。研究表明,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MR参与鲖爱德华菌的识别和内吞过程,而且依赖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甘露糖受体 鲖爱德华菌 超氧阴离子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锦绣龙虾网箱养殖技术
19
作者 林蠡 谭锐敏 吴炼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2期32-32,共1页
锦绣龙虾分类上属于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龙虾属。我国沿海渔民有的将这种龙虾叫“青龙”“七彩龙虾”,甚至称为“神虾”。锦绣龙虾是龙虾属中体形最大者,最大体长可达60厘米、体重3千克以上,市面上的龙虾主要来自野生捕捞。随着市... 锦绣龙虾分类上属于甲壳纲、十足目、龙虾科、龙虾属。我国沿海渔民有的将这种龙虾叫“青龙”“七彩龙虾”,甚至称为“神虾”。锦绣龙虾是龙虾属中体形最大者,最大体长可达60厘米、体重3千克以上,市面上的龙虾主要来自野生捕捞。随着市场对龙虾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龙虾资源由于过度捕捞而出现衰退的迹象。因此,开展人工养殖龙虾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绣龙虾 沿海渔民 过度捕捞 人工养殖 十足目 网箱养殖技术 种苗繁育 甲壳纲 大者 中国对虾
下载PDF
赤点石斑鱼诺达病毒的纯化及其衣壳蛋白的Western-blot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黄剑南 林蠡 +2 位作者 翁少萍 冯娟 何建国 《南方水产》 2005年第5期33-36,共4页
采用差速离心,蔗糖(10%~40%,W/V)密度梯度离心和氯化铯(30%~40%,W/W)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对赤点石斑鱼诺达病毒大亚湾株(RGCN)进行了纯化,测定计算其浮密度为1.3102~1.3243g·cm-3。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到的病毒的结构蛋白的分... 采用差速离心,蔗糖(10%~40%,W/V)密度梯度离心和氯化铯(30%~40%,W/W)等密度梯度离心法,对赤点石斑鱼诺达病毒大亚湾株(RGCN)进行了纯化,测定计算其浮密度为1.3102~1.3243g·cm-3。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到的病毒的结构蛋白的分子量为37和31kDa,而以31kDa的蛋白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点石斑鱼诺达病毒 衣壳蛋白 纯化 Western-blot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