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孔丽萍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1期9-11,共3页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entive measure against immune rejection after PKP.Methods Clinical analysis of 86 Cases (100 eyes) of immune rejection after PKP were studied.Results It was revealed that corneal vascula...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entive measure against immune rejection after PKP.Methods Clinical analysis of 86 Cases (100 eyes) of immune rejection after PKP were studied.Results It was revealed that corneal vascularization,large graft,previous keratifis,eccentric graft,second graft and risk factors for corneal graft rejection.Prorking factors were described as an epithelium falling,corneal disease recuring,repeating grafting and the removing of the suture.Conclusion Reducing differences of antigen between donors at molecular level,developing more effective immune restraining drug and creating good environment of immune tolerant may be good measures for controlling graft rej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手术后
下载PDF
眼表重建术后局部应用FK-506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3 位作者 刘永民 周世友 谢汉平 王敏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 寻找眼表重建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 32例 32只严重化学伤患眼施眼表重建术 (板层角膜移植、角膜缘移植及羊膜移植术 ) ,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 16只眼 ) ;治疗组于术后 1wk局部应用 0 .5 g·... 目的 寻找眼表重建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 32例 32只严重化学伤患眼施眼表重建术 (板层角膜移植、角膜缘移植及羊膜移植术 ) ,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各 16只眼 ) ;治疗组于术后 1wk局部应用 0 .5 g· L- 1的 FK- 5 0 6滴眼液 ,对照组应用 10 g· L- 1 Cs A滴眼液 ,观察 2组角膜新生血管指数、移植组织的排斥反应指数。结果 在随访期内 ,治疗组的组织排斥反应时间、发生率、角膜假性胬肉及睑球粘连 4个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局部应用 FK- 5 0 6可有效提高眼表重建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排斥反应 眼表重建术 眼化学伤
下载PDF
高危角膜移植48眼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林跃生 张建华 +1 位作者 陈家祺 陈龙山 《临床眼科杂志》 1999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为提高高危角膜移植的成功率。方法对由于感染、化学伤、热灼伤等原因造成角膜广泛坏死、穿孔或全角膜葡萄肿40例48只眼,进行全角膜或带巩膜环的全角膜移植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随访半年至三年半,48只眼中,有13只眼角膜... 目的为提高高危角膜移植的成功率。方法对由于感染、化学伤、热灼伤等原因造成角膜广泛坏死、穿孔或全角膜葡萄肿40例48只眼,进行全角膜或带巩膜环的全角膜移植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随访半年至三年半,48只眼中,有13只眼角膜植片维持半透明或部分半透明,有16只眼视力≥0.05,导致角膜植片混浊的主要原因为排斥反应(54.3%)和旧病复发(28.8%)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移植术 高危因素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眼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1 位作者 王铮 杨斌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残余近视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应用CHIRON公司TecholasKeracorl16型准分子激光机对16例(21只眼)RK后残余近视眼施PRK,...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后残余近视眼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应用CHIRON公司TecholasKeracorl16型准分子激光机对16例(21只眼)RK后残余近视眼施PRK,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对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作客观评估。结果16例(21只眼)经PRK后,裸眼视力提高4~10行(平均7.5行);等效球镜的屈光度下降2.50~6.00D(平均4.75D);所有术眼的角膜地形图提示角膜中央呈规则圆形变扁区,角膜中央3mm直径的屈光力平均下降4.25D。随访期内(1a)所有术眼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状角膜切开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近视 RRK RK
下载PDF
HypoTear Gel优乐沛人工泪液凝胶治疗眼表疾病的初步临床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1 位作者 郭彦 张健浩 《眼科新进展》 CAS 200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客观评估HypoTearGel对治疗某些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HypoTearGel)及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液)各30例,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67... 目的 客观评估HypoTearGel对治疗某些眼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HypoTearGel)及对照组(采用人工泪液滴眼液)各30例,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67%),有效7例(23%),总有效27例(90%);对照组的显效7例(23%),有效10例(33%),总有效17例(5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适应症范围内,HypoTearGel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人工泪液。结论 HypoTearGel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新型人工泪液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疾病 优乐沛凝胶 人工泪液 角膜盲
下载PDF
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外眼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林跃生 于强 +3 位作者 刘祖国 吴明星 艾思明 卢嘉彪 《临床眼科杂志》 1998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观察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外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前瞻性评估研究方法,按随机原则将研究病例60例分试验组(40例)及对照组(20例),分别投以洛美沙星滴眼液及环丙沙星滴眼液,在统一标准... 目的观察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外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适应症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前瞻性评估研究方法,按随机原则将研究病例60例分试验组(40例)及对照组(20例),分别投以洛美沙星滴眼液及环丙沙星滴眼液,在统一标准下观察其临床效应。结果洛美沙星滴眼液对眼部细菌性炎症的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均与环丙沙星滴眼液无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洛美沙星滴眼液对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性角膜炎、慢性泪囊炎、麦粒肿、睑缘炎等感染性眼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美沙星 药物疗法 抗感染剂 外眼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FK—506抑制全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王敏华 《临床眼科杂志》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观察 FK— 5 0 6抑制全角膜移植术 (包括带环形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 )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76例 (76只眼 )全角膜移植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试验组 (FK— 5 0 6组 )及对照组 (Cs A组 )各 38例(38只眼 ) ,观察术后不... 目的 观察 FK— 5 0 6抑制全角膜移植术 (包括带环形巩膜瓣的全角膜移植术 )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76例 (76只眼 )全角膜移植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试验组 (FK— 5 0 6组 )及对照组 (Cs A组 )各 38例(38只眼 ) ,观察术后不同时期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平均随访时间 6个月。结果 全角膜移植术后 ,局部应用 FK— 5 0 6可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 ;随访期内 ,治疗组 (FK— 5 0 6组 )移植片排斥反应发生率为6 8.4% ,而对照组 (Cs A组 )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 92 .1% (u检验 ,P<0 .0 1) ,两组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局部应用FK— 5 0 6可有效抑制高危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排斥 FK-506 角膜移植 穿透性
下载PDF
泰利必妥(TARIVID)眼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林跃生 刘祖国 +1 位作者 杨斌 王琤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3,共2页
泰利必妥(TARIVID)眼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初步临床观察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刘祖国,杨斌,王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病情迅猛,并发症严重的眼科疾患,选择高效、广谱、敏感的抗菌药物是有效控制病情的首要措施。近... 泰利必妥(TARIVID)眼药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初步临床观察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刘祖国,杨斌,王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病情迅猛,并发症严重的眼科疾患,选择高效、广谱、敏感的抗菌药物是有效控制病情的首要措施。近年来,我们应用日本天参制药厂生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 细菌性 药物疗法 泰利必妥
下载PDF
复方咪康唑与复方二性霉素B滴眼液的研制与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林跃生 叶广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真菌性 角膜溃疡 复方 咪康唑 二特霉素B 滴眼液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跃生 李珍 陈家祺 《眼视光学杂志》 1999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原因、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 4例 (4只眼 )PRK后 (4~ 18天 )发生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局部及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 ,对药物控制下溃疡恶化者及时采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果 :...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原因、机制及防治策略。方法 :对 4例 (4只眼 )PRK后 (4~ 18天 )发生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用局部及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 ,对药物控制下溃疡恶化者及时采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结果 :所有病例的角膜溃疡均得到有效控制 ,并保留有用视力 (0 .4~ 1.0 )。结论 :PRK后早期有潜在的角膜感染的危险 ,能否早期诊断与治疗将直接影响预后 ;当药物治疗无效且角膜溃疡逐步恶化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 真菌 角膜切削术 手术后 角膜溃疡
下载PDF
新鲜羊膜重建眼表术后局部应用FK-506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跃生 王敏华 +3 位作者 陈家祺 刘永民 周世友 孙明霞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0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 寻找新鲜羊膜重建眼表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 32例 32只严重化学伤患眼施新鲜羊膜重建眼表手术 ,按随机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投药组及对照组各 16只眼 ;治疗组于术后 1周应用 0 .5mg/ml的FK 5 0 6滴眼液 ,对照组应... 目的 寻找新鲜羊膜重建眼表术后主要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 32例 32只严重化学伤患眼施新鲜羊膜重建眼表手术 ,按随机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投药组及对照组各 16只眼 ;治疗组于术后 1周应用 0 .5mg/ml的FK 5 0 6滴眼液 ,对照组应用 1%CsA滴眼液 ,观察两组病例术后睑球粘连角膜新生血管、假性胬肉及移植组织排斥反应指数。结果 在随访期内 ,投药组的组织排斥反应时间、发生率、角膜假性胬肉及睑球粘连、四个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局部应用FK 5 0 6可有效提高新鲜羊膜重建眼表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K-506 羊膜 排斥反应 眼表重建术 眼外伤
下载PDF
无光感角膜白斑的美容手术
12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杨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16,共3页
无光感角膜白斑的美容手术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陈家祺,杨斌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无光感角膜白斑都给患者带来外观上巨大困扰,针对不同临床类型的患眼选择简单安全、美容效果理想的矫形手术是病人与医师的共同愿望。... 无光感角膜白斑的美容手术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跃生,陈家祺,杨斌临床上各种原因造成的无光感角膜白斑都给患者带来外观上巨大困扰,针对不同临床类型的患眼选择简单安全、美容效果理想的矫形手术是病人与医师的共同愿望。本研究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白斑 美容术 矫形术 睫状体冷冻术
下载PDF
四与八切口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的角膜地形图评估
13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1 位作者 王铮 褐俭环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测仪等手段对32例48只轻中度近视眼(-2.25D至-5.00D)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四与八条切口、3.25mm至3.50mm光学区、取瞳...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检测仪等手段对32例48只轻中度近视眼(-2.25D至-5.00D)的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四与八条切口、3.25mm至3.50mm光学区、取瞳孔缘最薄一点角膜厚度的切口深度的RK可安全有效地矫正轻中度近视眼的屈光不正。过多的角膜切口、过小的光学区及角膜微穿孔措施可能不会对RK疗效带来有益的帮助。正确选择病例、合理设计手术方案、精良的检测与手术设备、由训练有素的大夫精心施术是确保RK质量的四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角膜地形图 屈光 放射状角膜切开 近视
下载PDF
穿透角膜移植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睫状体冷冻术
14
作者 林跃生 陈家祺 谢汉平 《眼科学报》 1994年第2期94-97,共4页
应用Storz公司生产的笑气冷凝器对28例(28只眼)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药物及常规滤过手术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施行睫状体冷冻术,并进行一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穿透角膜移植术后难治性青光眼其控制眼压的有效率达89... 应用Storz公司生产的笑气冷凝器对28例(28只眼)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药物及常规滤过手术不能控制眼压的青光眼施行睫状体冷冻术,并进行一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用睫状体冷冻术治疗穿透角膜移植术后难治性青光眼其控制眼压的有效率达89%,移植片透明率达85%,视功能的有效保存率达82%。准确把握手术时机,严格控制冷冻温度、时间与范围,术后联合抗排斥措施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切忌一次冷凝过度造成眼球萎缩或一次冷凝不足便放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 角膜移植 青光眼 睫状体冷凝 眼外科手术
下载PDF
炭材料在铅炭超级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晨 相佳媛 +4 位作者 林跃生 刘皓 高飞 杨凯 来小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1-48,共8页
铅炭超级蓄电池是由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通过创新组合而形成的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具有高功率、长寿命的特点,在电动汽车与规模储能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性能突破的关键是将炭材料用到铅炭超级电池负极中,降低负极硫酸盐化。在高... 铅炭超级蓄电池是由铅酸电池和超级电容器通过创新组合而形成的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具有高功率、长寿命的特点,在电动汽车与规模储能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性能突破的关键是将炭材料用到铅炭超级电池负极中,降低负极硫酸盐化。在高倍率部分荷电态工况下,阀控铅酸电池失效的原因是在负极板表面生成致密、不导电的硫酸铅的绝缘层。炭材料添加剂能抑制负极不可逆硫酸盐化,显著提高在高倍率部分荷电态工况下电池的循环寿命、功率性能和充电接受能力。介绍了炭材料抑制负极不可逆硫酸盐化的内在作用机理,综述了最近几年炭材料在铅炭超级蓄电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炭超级电池 储能 硫酸盐化 炭材料 作用机理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与膜过程耦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宝泉 刘丽丽 林跃生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12,共4页
单独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或膜技术 ,会出现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耦合过程可以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符合绿色化工过程的要求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临界流体和膜过程耦合技术自出现以来在过程开发和基础研究... 单独应用超临界流体技术或膜技术 ,会出现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而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耦合过程可以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 ,符合绿色化工过程的要求 ,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超临界流体和膜过程耦合技术自出现以来在过程开发和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情况 ,其中包括超临界CO2 回收、膜分离过程强化、提高超临界流体萃取选择性以及超临界膜反应等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结果 ,并指出了有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膜过程 耦合 研究进展 膜合成 膜分离 膜反应 过滤
下载PDF
无模板剂二次生长法制备取向MFI型分子筛膜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秀凤 张宝泉 林跃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79-1683,共5页
使用旋涂法在多孔α-Al2O3载体上获得了b-&h0h-取向的silicalite-1晶种层。在无模板剂存在条件下进行二次生长,通过改变合成液的碱度(OH-/Si)、水量(H2O/Si)和晶化温度等,调节膜表面的形貌和晶体取向。SEM和XRD检测结果表明,对于1Si... 使用旋涂法在多孔α-Al2O3载体上获得了b-&h0h-取向的silicalite-1晶种层。在无模板剂存在条件下进行二次生长,通过改变合成液的碱度(OH-/Si)、水量(H2O/Si)和晶化温度等,调节膜表面的形貌和晶体取向。SEM和XRD检测结果表明,对于1SiO2:4EtOH∶xNaOH∶yH2O合成体系,x与y值的选取与分子筛膜的形貌和晶体取向紧密相关。当x=0.56时,增加y值将促进分子筛膜从随机取向到b-轴取向的转变,晶粒形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当y=270时,可以得到厚约为4μm、连续且择优b-轴取向的MFI型分子筛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膜 二次生长 无模板剂 澄清液 晶体取向
下载PDF
预置纳米MOF-5晶种二次生长法合成MOF-5膜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祯霞 李忠 林跃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07-514,共8页
以Zn(O2CCH3)2为锌源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级金属有机骨架MOF-5晶体,并以此为晶种预置在多孔-αAl2O3载体的表面以形成连续的晶种层,再利用二次生长法制备出超薄且连续的MOF-5晶体膜。实验结果表明:以Zn(O2CCH3)2为锌源所制得的MOF-5... 以Zn(O2CCH3)2为锌源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纳米级金属有机骨架MOF-5晶体,并以此为晶种预置在多孔-αAl2O3载体的表面以形成连续的晶种层,再利用二次生长法制备出超薄且连续的MOF-5晶体膜。实验结果表明:以Zn(O2CCH3)2为锌源所制得的MOF-5晶体能保持了MOF-5的立方体形貌且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比表面积,晶体的颗粒大小均一,尺寸集中在500~800nm范围内,仅以Zn(NO3)2为锌源制得的MOF-5晶体粒径的1/100;以这种纳米级MOF-5为晶种所制得的晶种层的厚度较薄(~4μm)且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连续性;经过二次生长后可以得到连续生长的晶体膜。该晶体膜的XRD的特征衍射峰与MOF-5晶粒的特征衍射峰完全相符,这说明膜层上的MOF-5晶体是以无定形方式生长的;SEM照片显示所得的MOF-5晶体膜上的晶体粒径较小且大小均一、晶粒间连接紧密且无明显裂痕,晶膜层生长连续而无明显的裂痕;本文所制得的MOF-5晶体膜层非常薄,厚约为6μm,是目前公开报道的最薄MOFs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F-5膜 二次生长法 纳米级MOF-5晶体 晶种
下载PDF
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祖国 虞东芳 +3 位作者 林跃生 姚勇 邹文进 杨文照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05A期56-59,共4页
目的评价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治疗视疲劳42例,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3、7、14d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与用药前相比,总积分(P<0.000)、异物感(P=0.003)、... 目的评价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润洁萘扑维滴眼液治疗视疲劳42例,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1、3、7、14d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与用药前相比,总积分(P<0.000)、异物感(P=0.003)、烧灼感(P=0.004)、眼痛(P=0.006)、流泪(P=0.014)、充血(P=0.01)积分于用药后1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畏光(P=0.001)、睑痉挛(P=0.026)、头晕头痛(P=0.005)积分于用药后3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头晕头痛积分有反弹外(用药后7d及14dP>0.05),其余指标的积分均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恶心呕吐症状在用药观察期间无明显改变。8例发生一过性眼局部不良反应,其中1例伴有轻微的头痛。结论润洁萘扑维滴眼液14d内能安全有效地缓解视疲劳的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润洁萘扑维滴眼液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Pd-Cu合金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会元 李永丹 林跃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1-45,共5页
采用无电化学镀技术制备了Pd-Cu合金复合薄膜。复合膜的初始基体是0.2pm等级的316L多孔不锈钢圆片(PSS),经过改性的(含Pd)溶胶-凝胶ZrO2成膜技术对PSS表面进行了修饰。修饰后的PSS表面首先进行无电镀金属Pd膜,然后在Pd膜表面再... 采用无电化学镀技术制备了Pd-Cu合金复合薄膜。复合膜的初始基体是0.2pm等级的316L多孔不锈钢圆片(PSS),经过改性的(含Pd)溶胶-凝胶ZrO2成膜技术对PSS表面进行了修饰。修饰后的PSS表面首先进行无电镀金属Pd膜,然后在Pd膜表面再镀金属Cu膜。最后把具有双金属镀层的膜片在773K,H2气氛(101kPa)下保持5~10h进行退火热处理,通过金属间分子热扩散把不锈钢基体上的金属Pd膜和金属Cu膜合金化为均匀的Pd-Cu合金复合薄膜。XPS确定表面组成为Pd90Cu10(质量分数/%)合金薄膜,经过XRD分析结合确定为单相无序fcc结构;而Pd59Cu41合金膜是由平衡fcc相和有序bcc相组成。通过SEM观察到Pd90Cu10合金薄膜(厚度5 μm)表面存在一些针孔;而Pd59Cu41合金膜(厚度10μm)没有针孔存在,这种合金复合膜应该具有极高的透H2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u合金复合薄膜 渗透氢 多孔不锈钢 化学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