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诱导技术与骨搬运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1
作者 何冬 郎志刚 +5 位作者 林达强 喻杉 郭强 梁玉祥 张旭 李可烨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96-301,共6页
目的:分析膜诱导(Masquelet)技术与骨搬运(Ilizarov)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Chronic osteomyelitis,C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C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M组(n=42,Masquelet技术)与I组(n=43,Ilizarov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 目的:分析膜诱导(Masquelet)技术与骨搬运(Ilizarov)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Chronic osteomyelitis,C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C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M组(n=42,Masquelet技术)与I组(n=43,Ilizarov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组治疗效果为优良率略高于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骨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较M组长(P<0.05)。术前两组患者lowa膝关节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lowa膝关节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两组lowa膝关节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WHOQOL-BREF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针道感染率高于M组(P<0.05)。结论: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CO疗效相当,但Masquelet技术对软组织要求较高,且患者需自体供骨量充足,临床中应视具体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骨髓炎 膜诱导技术 骨搬运技术
下载PDF
腰骶椎结核21例治疗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林达强 宋跃明 +1 位作者 李涛 李永恒 《华西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01-602,共2页
目的 :评价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腰骶椎结核 2 1例 ,采用单纯化疗 (HRE +S) 6例 ,化疗加手术治疗 15例。手术以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 ,术后腰骶部外支具固定。门诊随访 1~ 5年 (平均2年 )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 目的 :评价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腰骶椎结核 2 1例 ,采用单纯化疗 (HRE +S) 6例 ,化疗加手术治疗 15例。手术以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 ,术后腰骶部外支具固定。门诊随访 1~ 5年 (平均2年 )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单纯化疗 3例治愈 ,另 3例抗痨 3月后同时手术治疗。化疗加手术治疗共 18例 ,其中 16例症状消失 ,植骨块在 6~ 8个月融合 ,1例早期结核患者术后形成切口下脓肿 ,1例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症状加重 ,结核病灶向椎管内发展。后两侧需再手术治疗。结论 :腰骶椎结核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 ,早期诊断与规范化疗是保证疗效的关键。手术治疗患者需行彻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 ,术后佩戴定制的外支具能有效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结核 腰骶椎 化疗 患者 术后 支具 保证 单纯 目的
下载PDF
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的外支架固定与组织缺损修复 被引量:7
3
作者 林达强 唐天生 +3 位作者 岑石强 陈兴爱 谭显春 何桥蔚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外支架固定与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59侧)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胫骨骨折采用单臂外支架固定。适当时机用各种邻近组织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对骨缺损充分植骨。结果小腿创面均治愈。5... 目的探讨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外支架固定与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59侧)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胫骨骨折采用单臂外支架固定。适当时机用各种邻近组织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对骨缺损充分植骨。结果小腿创面均治愈。54例(56侧)获得随访,时间9~24(18±8)个月。骨折均愈合,其中2例畸形愈合。钉道感染8例,局部换药治愈。结论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的外支架固定与组织缺损适时修复,能有效地控制局部感染,利于创面与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器 软组织缺损 组织修复
下载PDF
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失效42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达强 李贵林 +1 位作者 李永恒 王清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537-538,共2页
目的 :探讨近年来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失效的原因。方法 :收集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月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 4 2例 ,根据骨折内固定治疗的AO原则 ,分析失效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内固定材料选择、手术技术及术后康复过程 ... 目的 :探讨近年来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失效的原因。方法 :收集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月四肢长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 4 2例 ,根据骨折内固定治疗的AO原则 ,分析失效病例的影像学资料、内固定材料选择、手术技术及术后康复过程 ,总结其内固定失效原因。结果 :萎缩性骨不连 17例 ,增生性骨不连 2 5例。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有 :①内固定材料选择不当 (2 9例 ) ;②术中软组织过多剥离 ,骨折片血供障碍 (17例 ) ;③骨折内固定技术使用不正确 (31例 ) ;④术后缺乏康复训练指导 (42例 )。结论 :加强骨科医师专业规范化培训 ,根据骨折的“个性”选取其愈合所需的生物学固定方式和康复训练方式 ,是减少内固定失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内固定失效 失效原因
下载PDF
枢椎椎弓根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林达强 宋跃明 +2 位作者 孙家瑜 杨汉丰 朱赟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后路枢椎螺钉固定术患者术前个体化CT评估的螺旋CT技术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寰枢椎正常解剖关系下 ,5具成人干骨标本薄层 (1mm)螺旋CT扫描 ,并收集 10例上颈椎正常成人螺旋CT资料 ,均 1mm层厚多平面重建 (MPR)C2 椎弓根部图... 目的 :探讨后路枢椎螺钉固定术患者术前个体化CT评估的螺旋CT技术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寰枢椎正常解剖关系下 ,5具成人干骨标本薄层 (1mm)螺旋CT扫描 ,并收集 10例上颈椎正常成人螺旋CT资料 ,均 1mm层厚多平面重建 (MPR)C2 椎弓根部图像 ,分析不同重建方式显示解剖结构的状况 ,及术前个体化CT评估可行性和安全性中的价值 ,并拟行钉道设计。 5具已CT评估的干骨标本示范后路行寰枢经关节螺钉固定及一侧钻孔设置经枢椎椎弓根钉道 ,同前方法CT扫描并重建图像 ,分析钉道。结果 :C2 椎弓根轴的垂直断面 (称斜冠状面 )相、经C2椎弓根轴的斜矢状面相及斜横断面相、枢椎标准横断面相共同构成后路枢椎螺钉固定术术前个体化CT评估的理想三维断面影像 ,可观察C2 椎弓根形态、骨质状态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准确测量枢椎椎弓根的大小、走行方向。根据这些三维影像可进行后路枢椎螺钉固定手术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结论 :枢椎CT常规冠状、矢状面重建不能满足后路枢椎螺钉固定术前CT评估的需要 ,需多平面重建方可更准确术前CT评估 ,进行术前三维钉道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多平面重建 螺钉固定术 CT评估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胡定祥 林达强 +1 位作者 唐天生 何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8期168-170,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笔者医院行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患者共筛选48例,其中以脊柱中前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术(27... 目的对比分析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在笔者医院行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患者共筛选48例,其中以脊柱中前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颈前路钢板固定术(27例)设为A组,以脊柱中后柱损伤为主的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术(2l例)设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在时间、术中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神经损伤恢复(ASIA分级)方面的差异。结果除B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方面多于A组外,骨折愈合时间、颈椎生理曲度重建率和神经损伤恢复情况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各自的适应证、掌握正确的手术技巧,后路椎弓根钉固定与颈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脱位 颈前路钢板固定 后路椎弓根钉固定.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显春 赵强 +4 位作者 陈兴爱 林达强 李欣 李彤红 何侨蔚 《西部医学》 2007年第4期599-600,共2页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32例患者。C31例、C45例、C512例、C65例、C4骨折并脱位2例、C5骨折并脱位5例、C6骨折并脱位...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32例患者。C31例、C45例、C512例、C65例、C4骨折并脱位2例、C5骨折并脱位5例、C6骨折并脱位2例。结果除4例完全截瘫患者外,其余病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随访钢板位置良好,无植骨块塌陷或脱出。结论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下颈椎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骨折 前路手术 植骨 内固定
下载PDF
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及纤溶功能对术后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 被引量:4
8
作者 胡定祥 林达强 +1 位作者 唐天生 何芳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7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能预测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栓塞症的凝血与纤溶指标。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12月入笔者医院行骨折手术并术前行螺旋CT、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的患者321例,其中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13例设为A组,无... 目的:探讨能预测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血栓栓塞症的凝血与纤溶指标。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12月入笔者医院行骨折手术并术前行螺旋CT、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的患者321例,其中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13例设为A组,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308例设为B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150例作对照组,分别检测凝血及纤溶系统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组与B组的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FIB、AT-Ⅲ值显著升高且A组高于B组(P<0.05),但其值仍处于或接近正常范围;APTT与PT值显著降低且A组低于B组(P<0.05),但其值也仍处于或接近正常范围;D-D值进行性升高,A组显著高于B组且A组显著超出正常参考范围(P<0.001)。结论凝血及纤溶功能各项指标中,PLT、APTT、PT、TT、FIB及AT-Ⅲ对术后发生血栓栓塞症的风险预测不足,只有D-D值可能对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具有良好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凝血功能 血栓栓塞症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的体会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欣 林达强 +2 位作者 谭显春 陈兴爱 唐天生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我院采用VSD技术治疗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17例(22个创面),上肢4例(5个创面),下肢13例(17个创面)。结果术后均随访至创面愈合2周。自使用VS...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我院采用VSD技术治疗四肢重度软组织撕脱伤创面17例(22个创面),上肢4例(5个创面),下肢13例(17个创面)。结果术后均随访至创面愈合2周。自使用VSD至创面植皮的时间平均14d(5~30d),此期间患者平均运用VSD手术2.5次(1~4次)。最终16个创面行邮票状植皮完全愈合;6个创面采用游离皮瓣转移植皮完全成活。结论 VSD技术能明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帮助控制感染创面,是重度软组织撕脱伤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 四肢 创面 软组织撕脱伤
下载PDF
Centaur钉板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永恒 林达强 +1 位作者 谭显春 陈兴爱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Centaur钉板系统在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中的复位、固定效果。方法 本组 4 7例 ,均为胸腰椎骨折前方压迫 ,其中屈曲压缩Ⅲ型 9例 ,暴裂骨折 2 9例 ,骨折脱位 9例 ,采用前路减压、植骨、Centaur钉板系统复位、固定。结果 均获... 目的 探讨Centaur钉板系统在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中的复位、固定效果。方法 本组 4 7例 ,均为胸腰椎骨折前方压迫 ,其中屈曲压缩Ⅲ型 9例 ,暴裂骨折 2 9例 ,骨折脱位 9例 ,采用前路减压、植骨、Centaur钉板系统复位、固定。结果 均获随访 3月以上 ,无术中、术后并发症 ,未见钢板和螺钉断裂及松动现象。骨折椎体固定稳定 ,高度和生理曲度得以恢复。结论 胸腰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 ,采用Centaur钉板系统复位、固定有助于在手法复位的基础上提供更为客观、满意的复位效果 ,达到更为准确地重建脊柱的解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前路减压 固定治疗 植骨 复位 椎体 固定效果 解剖 恢复
下载PDF
颈椎前路环锯减压基质化同种异体骨移值8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永恒 朱清 +2 位作者 龚苏 林达强 陈兴艾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 前路环锯减压 基质化同种异体骨移植
下载PDF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7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恒 林达强 +1 位作者 谭显春 陈兴爱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 4 7例 ,均为胸腰椎骨折前方压迫 ,其中屈曲压缩Ⅲ型 9例 ,暴裂骨折 2 9例 ,骨折脱位 19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Centaur钉板系统固定。结果 :均获随访 6月以上 ,无术中及...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 4 7例 ,均为胸腰椎骨折前方压迫 ,其中屈曲压缩Ⅲ型 9例 ,暴裂骨折 2 9例 ,骨折脱位 19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Centaur钉板系统固定。结果 :均获随访 6月以上 ,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骨折椎体固定稳定 ,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得以恢复 ,未见钢板和螺钉断裂及松动现象 ,神经功能明显改善 ,获不同程度恢复 ,肌力提高 1~ 4级。结论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地解除脊髓前方压迫 ,复位、固定满意 ,可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减压 内固定 胸椎 腰椎
下载PDF
胸腰椎严重暴裂性骨折前路减压Certaur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29例分析
13
作者 李永恒 谭显春 +1 位作者 陈兴艾 林达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严重 胸腰椎 前路减压 内固定治疗 内固定技术 椎体 系统
下载PDF
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天生 李欣 林达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经验,讨论其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使用PFNA治疗老年患者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手术中均使用C形臂X光机,骨科牵引床,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固定。结果:32... 目的:总结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针(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经验,讨论其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1年7月使用PFNA治疗老年患者闭合性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手术中均使用C形臂X光机,骨科牵引床,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固定。结果:32例患者经过(12-18)月随访,平均14.3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Harris髋关节评分,30例为优良,优良率93.7%。结论: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固定更稳定,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转子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针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脊柱结核手术同时病灶置管、术后灌注化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天生 林达强 邓朝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 总结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同时病灶置管灌注化疗脊柱结核的治疗疗效.方法 从2000年10月~2011年11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84例,结核病灶位于胸椎20例、胸腰段12例、腰椎34例、腰骶段18例,病灶范围1~3个椎体,无跳跃病灶.手术方法:... 目的 总结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同时病灶置管灌注化疗脊柱结核的治疗疗效.方法 从2000年10月~2011年11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84例,结核病灶位于胸椎20例、胸腰段12例、腰椎34例、腰骶段18例,病灶范围1~3个椎体,无跳跃病灶.手术方法:治疗组42例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同时病灶置管,术后卧床、正规抗结核同时用异烟肼0.1+利福霉素0.25+0.9%氯化钠5ml灌注化疗1次/d,7~10d拔管;42例对照组行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均卧床3~5个月,抗结核药物治疗9~18个月,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者切口无窦道形成、内固定无断裂及松动、术后6个月X线片显示植骨融合、结核病灶全部治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脊柱结核在手术彻底清除病灶和植骨消灭死腔,坚强内固定矫正畸形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同时通过病灶置管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结核 化疗
下载PDF
外固定器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天生 林达强 张毅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7期1166-1167,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仅用外固定器治疗组(17例)B组:用外固定器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组(19例)。...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仅用外固定器治疗组(17例)B组:用外固定器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组(19例)。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记录并发症、住院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随访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2)个月。B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较A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并发症、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外固定器结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术后在并发症、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较仅用外固定器治疗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外固定器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折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 被引量:8
17
作者 唐天生 林达强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折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骨折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患者在不取出内固定和关节置换内置物的前提下,彻底清创感染区域后采用VSD敷料覆盖内固定物表面,负压封闭...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折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骨折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的患者在不取出内固定和关节置换内置物的前提下,彻底清创感染区域后采用VSD敷料覆盖内固定物表面,负压封闭引流,5~7 d更换1次VSD敷料,取引流物细菌培养3次均无菌生长后关闭创口。结果 18例均获随访,时间4~6周。感染经更换2~4次VSD敷料后均治愈。结论 VSD治疗骨折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术后急性感染有效,能在不取出骨折内固定和关节内置物的前提下控制感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安全、经济、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术 内固定物 关节置换术 感染
下载PDF
Ilizarov配合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折伴急性感染12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天生 林达强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9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Ilizarov配合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折伴急性感染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胫骨长段骨折伴急性感染12例,先清创取出感染骨块、VSD覆盖创面控制感染,再用Ilizarov技术(单纯骨段延长)骨延长使骨折愈合。结... 目的探讨和总结Ilizarov配合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折伴急性感染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胫骨长段骨折伴急性感染12例,先清创取出感染骨块、VSD覆盖创面控制感染,再用Ilizarov技术(单纯骨段延长)骨延长使骨折愈合。结果 12例胫骨长段骨折伴急性感染患者均治愈,使用VSD3~6期,平均4.8期;带架时间8~18月,平均10.3月;骨延长5~10cm,平均7.8cm;骨折愈合时间6~24月,平均9.8月。结论 Ilizarov配合VSD技术治疗胫骨长段骨折伴急性感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VSD技术 骨缺损 感染
下载PDF
枢椎椎弓根螺旋CT多平面重建的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梁惠 林达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7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了解枢椎在螺旋CT扫描后椎弓根多平面重建(MPR)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行颈部薄层螺旋CT扫描显示上颈椎正常的成人18例原始数据,分别行经C2椎弓根轴的斜矢状面及垂直斜冠状面重建,与枢椎常规矢状面及冠状面图像显示C2椎弓根结构影像... 目的了解枢椎在螺旋CT扫描后椎弓根多平面重建(MPR)的影像表现。方法收集行颈部薄层螺旋CT扫描显示上颈椎正常的成人18例原始数据,分别行经C2椎弓根轴的斜矢状面及垂直斜冠状面重建,与枢椎常规矢状面及冠状面图像显示C2椎弓根结构影像对比。结果斜冠状面相在同一断面完整显示C2椎弓根轴的垂直断面影像呈肾形。斜矢状面相显示椎弓根长轴断面影像较矢状面完整,均呈喇叭口状。结论C2椎弓根CT影像以椎弓根轴为参照多平面重建,可更完整、客观地显示C2椎弓根解剖形态、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螺旋CT 重建图像 斜矢状面 斜冠状面
下载PDF
正常人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的CT三维图像测量方法探讨
20
作者 李贵林 林达强 何兴明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在三维图像上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10例正常人行头部左、右尽力旋转位颈椎螺旋CT扫描 ,并采用三维影像重建中表面遮盖法 (SSD)重建 ,在二维图像及SSD图像上分别测量寰枢椎的相对旋转角度 ,将两种方... 目的 :探讨正常人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在三维图像上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10例正常人行头部左、右尽力旋转位颈椎螺旋CT扫描 ,并采用三维影像重建中表面遮盖法 (SSD)重建 ,在二维图像及SSD图像上分别测量寰枢椎的相对旋转角度 ,将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二维图像及SSD图像上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 .0 5 )。结论 :正常人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可以在SSD图像上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 枢椎 体层摄影术 测量 旋转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