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_(1)WI增强不同机器学习模型鉴别胶质母细胞瘤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1
作者 林钱森 余红 +2 位作者 潘美娟 陈杰云 孟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T_(1)WI增强图像采用六种不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病理证实的GBM 57例和PCNSL 49例患者... 目的:基于T_(1)WI增强图像采用六种不同机器学习分类算法构建预测胶质母细胞瘤(GBM)与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模型,比较不同机器学习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经病理证实的GBM 57例和PCNSL 49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应用ITK-SNAP软件在术前T1WI增强图像手动逐层勾画瘤体感兴趣区(ROI)。基于慧医汇影放射组学Radcloud平台进行ROI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并采用方差阈值法(阈值>0.9)、单变量特征选择法(P<0.01)和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ASSO)进行特征降维,筛选出的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极致梯度提升、逻辑回归(LR)、线性判别分析(LDA)、随机森林、K近邻等6种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使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6种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模型之间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共提取1 688个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降维及筛选后保留显著特征(5折交叉验证、每组分别25、10、31、17、14个特征)构建预测模型,6种模型中LDA、LR模型诊断效能最佳,在5折交叉验证集中LDA、LR模型平均AUC分别为0.965、0.958,准确度为87.8%、89.6%,敏感度为86.0%、86.0%,特异度为89.4%、93.0%。6种模型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T_(1)WI增强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预测GBM与PCNSL且准确率较高,其中LDA、LR模型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yke-Davidoff-Masson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伴急性交叉性小脑失联络一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红 林钱森 孟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7-428,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31岁,因发作性抽搐20余年,抽搐发作9小时入院。20余年前患者首次出现强直性阵挛发作,于入院前9小时再发抽搐,发作时双上肢阵挛性抽搐、双下肢强直阵挛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每次持续4~5 min,发作间隔意识未恢复至基线水平... 病例资料患者,男,31岁,因发作性抽搐20余年,抽搐发作9小时入院。20余年前患者首次出现强直性阵挛发作,于入院前9小时再发抽搐,发作时双上肢阵挛性抽搐、双下肢强直阵挛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每次持续4~5 min,发作间隔意识未恢复至基线水平。查体部分合作,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1级。颅脑MRI检查:入院前5个月常规颅脑MRI平扫示右侧大脑半球萎缩并同侧颅骨骨质不均匀增厚及鼻窦过度通气,脑实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性小脑失联络 癫痫持续状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上气道MRI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
3
作者 许清华 林钱森 +1 位作者 陈杰云 聂吉林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MRI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OSAHS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诊断为OSAHS但未合并认知功能障...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MRI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OSAHS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纳入同期诊断为OSAHS但未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均完善上气道MRI检查。搜集所有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并筛选影响OSAHS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中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重度OSAHS及存在舌咽平面上气道形态异常的人数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高脂血症、重度OSAHS及舌咽平面上气道形态存在异常等均是影响OSAHS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因素(P<0.05)。重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的气道矢径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舌体容积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最小截面积、气道横径及气道侧壁软组织厚度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情较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OSAHS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较大,可通过监测其上气道MRI变化情况进一步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上气道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SMARCA4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CT影像、病理及临床特征分析
4
作者 张家敏 蔡雅丽 +1 位作者 林钱森 陈杰云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7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SMARCA4/BRG1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SMARCA4-dNSCLC)影像、病理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43例SMARCA4-d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包括CT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免疫... 目的探讨SMARCA4/BRG1缺失型非小细胞肺癌(SMARCA4-dNSCLC)影像、病理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43例SMARCA4-d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包括CT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表现、治疗策略及随访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中T1期5例、T2期12例、T3期11例、T4期15例,22例有远处转移;男41例,女2例;中位年龄61岁;有吸烟史32例。肿瘤最大径中位数为52 mm。存在毛刺征28例,分叶征41例,空泡或空洞9例,坏死35例,血管集束征34例,胸膜凹陷征34例,胸腔积液8例,胸内淋巴结肿大30例,肺内转移灶≥10个6例,合并肺气肿、肺大泡35例。病理组织学表现为43例肿瘤组织排列均成实性片状、岛状或结节状,其中32例伴有大片坏死,多数为异形上皮样细胞形态,细胞黏附性差,核大深染。TTF-1阳性11例,CK7阳性30例,HepPar-1阳性28例。PD-L1≥1%有19例,10例患者出现TP53突变。患者中行手术治疗14例,化疗联合免疫治疗15例,化疗7例,放疗2例。有随访资料35例,5例死于肿瘤引起的并发症,其余30例目前带病存活。结论SMARCA4-dNSCLC的临床、病理及CT表现均存在一定特征,有助于患者的个体化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CA4 BRG1 非小细胞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家庭睡眠监测仪在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林春琴 王建新 林钱森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9期2674-2677,共4页
目的研究家庭睡眠监测仪运用于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泉州市第一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6.58±1.04)岁,予以对症治疗... 目的研究家庭睡眠监测仪运用于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泉州市第一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0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6.58±1.04)岁,予以对症治疗,采取家庭睡眠监测仪监测患儿的睡眠情况,比较所有患儿治疗前后氧减饱和度指数(DI4)、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_(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_(2))、呼吸紊乱事件次数、低氧次数、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儿治疗后的DI4、LSaO_(2)、MSaO_(2)分别为(2.55±1.04)次/h、(96.27±5.11)%、(98.23±2.36)%,治疗前分别为(62.09±3.58)次/h、(83.14±4.25)%、(94.05±1.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9.710、19.755、13.882,均P<0.001)。患儿治疗后的低氧次数、呼吸紊乱事件次数为(2.15±0.60)次、(1.16±0.27)次,均低于治疗前的(53.36±4.15)次、(40.09±3.28)次(t=122.128、118.289,均P<0.001)。治疗后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01),生理职能、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01)。结论家庭睡眠监测仪在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睡眠情况上效果显著,能够及时掌握患儿病情变化及恢复程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家庭睡眠监测仪 睡眠监测 血氧饱和度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腺样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儿童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林春琴 林钱森 王建新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063-1065,1069,共4页
目的:研究腺样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儿童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参与健康体检(无腺样... 目的:研究腺样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儿童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睡眠呼吸障碍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参与健康体检(无腺样体肥大)的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血液生化检查,对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MPV、PDW数据差异。结果:与对照组MPV、PDW结果比较,观察组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MPV、PDW检测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PSQI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PV、PDW可作为腺样体肥大的睡眠呼吸障碍儿童诊断与疗效评估的潜在指标,建议依据实际情况开展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睡眠呼吸障碍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下载PDF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中重度OSAHS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新达 林钱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4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的中重度OSAHS患者35例为观察组[多导睡眠图(PSG)下分为中度组(15例)和重度组(20例)];... 目的:探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4月泉州市第一医院的中重度OSAHS患者35例为观察组[多导睡眠图(PSG)下分为中度组(15例)和重度组(20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水平;完成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中重度OSAHS患者MMSE评分与全体素的形态学及局部一致性值(ReHo)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度组及重度组回忆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回忆能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评分低于中度组(P<0.05);观察组中重度OSAHS患者左侧小脑半球、双侧丘脑、中脑、左侧梭状回、左侧枕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上回内侧及左侧额中回ReHo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中重度OSAHS患者全脑ReHo与回忆能力、注意和计算力及记忆力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中重度OSAHS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异常,患者病情越重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可能与ReHo异常脑区有关,强化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能了解OSAHS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戴凯峰 陈向荣 +3 位作者 许淑惠 林钱森 蔡雅丽 陈杰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随机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专科确诊的PD患者50例作为PD组,同时纳入来我...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在帕金森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随机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专科确诊的PD患者50例作为PD组,同时纳入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比较PD组与HC组脑部核团DKI参数中的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MK)、轴向扩散峰度(axial kurtosis,Ka)、径向扩散峰度(radial kurtosis,Kr)、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平行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Da)、垂直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Dr)、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及其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观察对象DKI参数中,除红核的Ka值、丘脑的Kr值、壳核的Kr值、苍白球的Kr值外,红核、黑质、丘脑、壳核、苍白球、尾状核的其他DKI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红核黑质MK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其次为黑质MD值、黑质Ka值、黑质Dr值、红核MK值,其AUC分别为1.000、0.992、0.818、0.808和0.791。各DKI参数与MMSE量表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中,黑质MK值(r=0.572,P=0.043)和MD值(r=0.827,P=0.039)、红核MK值(r=0.738,P=0.042)和MD值(r=0.899,P=0.031)与MMSE量表评分具有正相关性,其他DKI参数值与MMSE量表评分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DKI技术可应用于PD的诊断,且黑质DKI参数可作为PD的鉴别诊断及指导病情程度的优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峰度成像 帕金森病 平均扩散峰度 轴向扩散峰度 径向扩散峰度 平均扩散率 平行扩散系数 垂直扩散系数 各向异性分数
下载PDF
IVIM定量分析在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汪林 陈向荣 +3 位作者 许淑惠 连涛 林钱森 余梅英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2期368-375,共8页
探讨采用IVIM-DWI技术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21例乳腺癌患者和3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评估、进行IVIM-DWI成像,并获得ADC值和IVIM-DW... 探讨采用IVIM-DWI技术定量分析在鉴别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9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21例乳腺癌患者和3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RI评估、进行IVIM-DWI成像,并获得ADC值和IVIM-DWI多参数值;分析良恶性乳腺肿块之间ADC及IVIM-DWI多参数值的差异;比较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之间ADC及IVIM-DWI多参数值的定量检测情况。结果发现,(1)ROC曲线显示,在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方面,D值曲线下面积大于ADC、D^*和f(P<0.05);4项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4种指标单独预测(P<0.05);(2)ER和PR阴性组肿瘤组织中的D值低于阳性组,D^*值高于阳性组(P<0.05);Ki67<14%组,肿瘤组织中的ADC值和D值高于Ki67≥14%组,D^*值低于Ki67≥14%组(P<0.05);肿瘤组织中的f值,HER-2阳性组高于HER-2阴性组(P<0.05);(3)不同分型乳腺癌之间ADC值、D值、D^*值及f值存在差异,其中三阴性乳腺癌组呈现较低的ADC值、D值和较高的f值(P<0.05)。IVIM是一种有价值的磁共振技术,可用于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区分乳腺癌分子亚型。通过IVIM参数了解乳腺癌特征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准确评估乳腺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癌 分子亚型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多模态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钱森 陈自谦 +1 位作者 吴清清 林春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9期1567-1571,共5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例均位于脊柱旁或骶前区,27例良性,边界尚清,呈类圆形多... 目的探讨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肿瘤的影像表现及临床资料,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例均位于脊柱旁或骶前区,27例良性,边界尚清,呈类圆形多见。神经鞘瘤12例,易囊变、钙化,增强呈渐进性强化,其中2例完全囊变呈厚壁假囊肿,1例为富于细胞性;神经纤维瘤1例呈丛状生长,与周围肌肉关系密切;节细胞神经瘤11例,好发于肾上腺区,少有囊变,增强呈渐进性强化或分隔样、斑驳样强化;副神经节瘤3例呈富血供,动脉期可见粗大血管影、T2WI呈现"椒盐征"。恶性3例即神经母细胞瘤,形态不规则,见粗大、不定形钙化,结合PET、CT、MR多模态检查凸显转移灶及确定肿瘤分期。结论腹膜后不同神经源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并能反映其病理变化,可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神经源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对脊柱多裂肌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凯峰 黄永础 +2 位作者 蔡雅丽 汪林 林钱森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压迫患者腰椎多裂肌的组成,通过采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定性和定量测量方法进行磁图分析。方法共纳入50例符合标准患者。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回顾性测量所有患者多裂肌在MRI上的信号强度,并对单侧关节下腰椎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压迫患者腰椎多裂肌的组成,通过采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定性和定量测量方法进行磁图分析。方法共纳入50例符合标准患者。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回顾性测量所有患者多裂肌在MRI上的信号强度,并对单侧关节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脂肪含量采用5点分级系统进行视觉分级。比较疝侧和对侧的表现,并评估了脂肪含量与神经压迫严重程度和症状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在定量测量和定性评分方面,受影响一侧的多裂肌肉的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侧肌肉。在受影响的多裂肌肉中,神经受压程度与症状持续时间、脂肪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对侧相比,腰椎间盘突出症同侧多裂肌脂肪含量较高。关于脂肪浸润的肌肉成分的直观分级似乎和定量测量一样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裂肌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弥漫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钱森 廖伟华 +1 位作者 陈杰云 孟莉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98-1504,共7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弥漫性PCNSL患者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53.5±8.7)... 目的:探讨弥漫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表现,旨在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弥漫性PCNSL患者的临床及多模态影像学资料。结果: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34~67岁,平均(53.5±8.7)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病程2周~6个月。6例行血清及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查,3例行自身免疫抗体、中枢脱髓鞘四项检测,均为阴性结果。11例的主要影像表现为非对称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以深部脑白质或皮质脊髓束分布为主。10例行CT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影5例,低~稍高密度影5例。11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病灶在T_(1)WI上呈等~稍低信号,在T_(2)WI上呈稍高信号,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散在斑点状或斑片状强化。5例短期复查,其中4例显示病变大小及强化范围均较前进展,其中2例出现结节或团块状明显强化。9例行DWI检查,7例表现为部分病灶扩散轻度受限,2例表现为病灶扩散明显受限。5例行1H-MRS检查,示病灶区的Cho峰增高、NAA峰减低,3例出现Lac峰、2例可见高耸的Lip峰。5例行SWI检查,病变内磁敏感信号(ILSS)分级均为0级。2例行DTI检查,显示病变区域白质纤维束破坏、中断,FA值明显减低。4例行PET-CT检查,病灶呈稍高代谢3例,高代谢1例。结论:非对称性弥漫性脑白质病变、以深部脑白质或皮质脊髓束分布为主、增强后主要呈斑点状或斑片状强化、短期复查显示病变进展较快时应考虑弥漫性PCNSL的可能,临床资料结合多模态成像可提高对弥漫性PCNSL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模态
下载PDF
多脾综合征伴下腔静脉畸形、腹部脏器转位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钱森 陈自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961,共1页
患者男,43岁,因“间断性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2周”入院。腹部彩超:右。肾上腺多发偏低回声区;胆总管结石伴胆道扩张。腹部CT、MRI:腹部脏器反位,呈右位胃、对称肝(图1A),胆囊体积增大且位于中线区,胰腺头颈部肥大粗短、
关键词 多脾综合征 腔静脉 畸形 脏器转位
下载PDF
基于局部一致性方法的2型糖尿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钱森 陈自谦 +2 位作者 肖慧 付丽媛 王晓阳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5年第2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改变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采用局部一致性(Re Ho)方法分析30例T2DM患者及39例匹配良好的健康志愿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的局部一致性。结果与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改变磁共振成像特征。方法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采用局部一致性(Re Ho)方法分析30例T2DM患者及39例匹配良好的健康志愿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信号的局部一致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T2DM组右侧前额叶—眶额皮层(右侧眶直回、额中回、额上回)Re Ho值升高,而双侧楔前叶和视觉相关皮层(右侧距状回、右侧舌回、右侧枕中回)Re Ho值显著降低。相关分析提示T2DM患者左侧楔前叶的Re Ho值与Mo CA呈正相关性(r=0.593,P=0.001)。结论采用Re Ho分析法可以有效地反映T2DM患者脑功能网络异常,有助于揭示T2DM患者认知障碍、视觉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障碍 功能磁共振成像 局部一致性
下载PDF
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钱森 施敏敏 +1 位作者 黄永础 许淑惠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3.0 T MR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证实的PCa 6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4例及前列腺炎19例的DWI资料(b值为2 500 s/mm2),分别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 目的:探讨3.0 T MR超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证实的PCa 6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44例及前列腺炎19例的DWI资料(b值为2 500 s/mm2),分别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比较三组组间ADC值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ADC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阈值。结果:PCa组、BPH组、炎症组ADC值(×10-3 mm2/s)分别为0.55±0.11、0.86±0.09、0.85±0.1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除炎症组与BPH组之间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外,其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BPH组和炎症组合并为非癌组,非癌组ADC值为(0.85±0.12)×10-3 mm2/s,PCa组与非癌组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3,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以0.59×10-3 mm2/s作为PCa诊断阈值,其敏感度为97.0%,准确度为90.5%,特异度为90.5%。结论:超高b值(2 500 s/mm2)DWI定量分析其ADC值有助于PCa的诊断,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隐性肝性脑病患者的脑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蕾 王晓阳 +4 位作者 常晓腾 席继辉 吴清清 林钱森 钟群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5年第4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隐性肝性脑病(CHE)患者脑内代谢物质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选取17例CHE患者和17例健康志愿者,采用西门子Trio?Tim?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后扣带回的单体素点分辨自旋回波波谱检查,计算N-乙酰... 目的探讨隐性肝性脑病(CHE)患者脑内代谢物质变化的特点。方法采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H-MRS)技术。选取17例CHE患者和17例健康志愿者,采用西门子Trio?Tim?3.0?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后扣带回的单体素点分辨自旋回波波谱检查,计算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肌醇(m I)、谷氨酰胺复合物(Glx)与肌酸(Cr)的比值,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别比较两组间NAA/Cr、Cho/Cr、m I/Cr、Glx/Cr的比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最后对CHE组分别行各代谢物与神经心理学实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E组后扣带回m I/Cr、Cho/Cr减低,Glx/C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各代谢物比值与NCT-A及DST实验评分做相关分析发现,CHE患者后扣带回Cho/Cr、m I/Cr与NCT-A实验呈负相关。结论 1H-MRS技术可用于CHE的早期筛查和初步诊断,后扣带回MRS改变可提示CHE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隐性肝性脑病 磁共振波谱 后扣带回
下载PDF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CT及MRI表现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钱森 黄永础 许淑惠 《医疗装备》 2019年第2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为DFSP患者的CT与MRI表现,复习相关文献,总结DFSP的影像特征。结果 18例病灶均位于皮下或隆起皮肤表面,其中躯干11例,头面部4例,...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为DFSP患者的CT与MRI表现,复习相关文献,总结DFSP的影像特征。结果 18例病灶均位于皮下或隆起皮肤表面,其中躯干11例,头面部4例,右肩部、乳腺、左大腿各1例。18例均与邻近肌肉分界清晰,6例邻近皮肤增厚呈"皮肤尾征"; 4例外形呈"悬吊征"; 8例瘤体边缘呈浅分叶状并有5例可见结节状外突。肿块直径2. 5cm 1例、3~5 cm 8例、5~10 cm 7例、> 10 cm 2例。CT平扫以稍低密度为主,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渐进性显著强化,5例瘤体内见结节状明显强化。MRI上信号略不均匀,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 DFSP在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对其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CT MRI
下载PDF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分类及多模态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钱森 陈自谦 吴清清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电子版)》 2013年第3期33-37,共5页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对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肿瘤32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良性29例,恶性3例。副节细胞瘤3例,T2WI呈"盐和胡椒征",... 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学对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神经源肿瘤32例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良性29例,恶性3例。副节细胞瘤3例,T2WI呈"盐和胡椒征",增强动脉期可见粗大血管影呈富血供。交感神经节细胞来源16例,节细胞神经瘤13例,密度或信号较均匀,少有囊变,增强呈分隔样、斑驳样或渐进性强化;神经母细胞瘤3例,形态不规则,见多形性钙化,极易发生转移,结合MR、PET/CT多模态检查可早期凸显转移灶并确定肿瘤分期。神经鞘膜来源13例,神经鞘瘤12例,易囊变、钙化,其中2例完全囊变呈厚壁假囊肿,1例为富于细胞性,增强呈渐进性中度强化;神经纤维瘤1例,多发且呈丛状生长,与邻近肌肉关系密切。结论利用多模态影像检查方法合理凸显腹膜后不同神经源性肿瘤的特征性表现,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扩散峰度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分析
19
作者 汪林 陈向荣 +3 位作者 许淑惠 连涛 林钱森 余梅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8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DKI与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病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序列、DKI、DWI序列、动态增强序列检查,通过分析MD、MK、ADC参数值研究对于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5... 目的:探讨DKI与DW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乳腺病患者,进行磁共振常规序列、DKI、DWI序列、动态增强序列检查,通过分析MD、MK、ADC参数值研究对于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共检出58个病灶,其中有23个良性病灶,35个恶性病灶。良性病灶的ADC值为1.45±0.32×10^-3mm^2/s,恶性病灶的ADC值为0.92±0.16×10^-3mm^2/s;良性病灶的MD、MK值分别为1.53±0.21×10^-3mm^2/s,0.48±0.19,恶性病灶的MD、MK值分别为1.07±0.14×10^-3mm^2/s,0.89±0.15。恶性病灶的MD值与ADC值均低于良性病灶,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的MK值高于良性病灶,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KI、DWI的参数MD、MK、ADC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峰度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乳腺肿瘤
下载PDF
围绝经期女性椎体及椎旁肌脂肪IDEAL-IQ定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志诚 陈维 +1 位作者 林钱森 郑朝阳 《西部医学》 2022年第3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IDEAL-IQ技术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定量分析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腰椎IDEAL-IQ扫描。根据绝经时间,将受... 目的探讨IDEAL-IQ技术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定量分析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女性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腰椎IDEAL-IQ扫描。根据绝经时间,将受检者分为未绝经、0年<绝经时间≤5年、5年<绝经时间≤10年、绝经时间>10年四组,每组各20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组腰椎椎体脂肪百分比(FF_(v))及双侧椎旁肌脂肪百分比(FF_(Lm)、FF_(Rm));年龄、绝经时间与FF_(v)、FF_(Lm)、FF_(Rm)值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围绝经期组患者FF_(v)、FF_(Lm)、FF_(Rm)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与腰椎FF_(v)、FF_(Lm)、FF_(Rm)值均呈正相关(r=0.523、0.767、0.775;P均<0.001);绝经时间与腰椎FF_(v)、FF_(Lm)、FF_(Rm)值均呈正相关(r=0.490、0.742、0.741;P均<0.001)。结论IDEAL-IQ技术可定量评估围绝经期女性腰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对揭示绝经时间与椎体骨髓及椎旁肌脂肪含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脂肪百分比 腰椎 绝经后骨质疏松 磁共振成像 围绝经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