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敏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2型糖尿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王青 柏世玉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12-2022-09本院确诊的T2DM患者217例,依据是否合并AMI将其分为T2DM+AMI组(n=108)和T2DM组(n=...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HR)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12-2022-09本院确诊的T2DM患者217例,依据是否合并AMI将其分为T2DM+AMI组(n=108)和T2DM组(n=109),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n=86)。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同时计算NHR,分析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与T2DM并发AMI的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用于评估hs-CRP和NHR对T2DM患者发生AMI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组和T2DM+AMI组WBC、NEU、TC、TG、hs-CRP和NHR水平均升高,HDL-C水平降低;与T2DM组比较,T2DM+AMI组WBC、NEU、TG、hs-CRP和NHR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和NHR与T2DM患者发生AMI呈正相关(P<0.05)。ROC分析表明,hs-CRP和NHR联合检测对T2DM发生AMI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64-0.868)。结论:hs-CRP和NHR升高与T2DM患者发生AMI有关,hs-CRP和NHR可预测T2DM患者AMI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2型糖尿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MMPs及TIMPs的影响
2
作者 柏世玉 黄清玲 +4 位作者 李晖 王林 郑瑾 林建银 林旭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全面分析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影响,探讨其在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中... 目的全面分析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的影响,探讨其在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中的可能作用。方法PCR扩增HBVX基因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sC,重组载体及空载体分别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HepG2细胞并以800μg/mlG418筛选抗性细胞克隆。以Western blot检测抗性细胞HBx表达。抽提细胞总RNA,半定量RT-PCR检测MMPs及TIMPs。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以明胶酶谱检测MMP2及MMP9活性,反相明胶酶谱检测TIMPs活性。结果构建了HBx重组载体pcDNA3.1-XB。该重组载体及对照空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G418筛选,分别获得抗性细胞克隆HepG2-XB及HepG2-HIS,前者经Western blot证实可表达HBx。半定量RT-PCR显示HBx可促进MMP2、7、13、14、16、17、19、23、24及TIMP1、4基因的转录,抑制MMP1、3、8、9、10、11、12、15、20及TIMP2、3基因的转录。明胶酶谱检测显示HBx可促进酶原MMP2(Pro-MMP2)及活性MMP9(Active-MMP9)表达,抑制酶原MMP9(Pro-MMP9)表达;反相明胶酶谱显示HBx可促进TIMP1、TIMP4的表达,同时抑制TIMP2及糖基化TIMP3的表达。结论HBx蛋白对MMPs、TIMPs转录表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这种影响在HBx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下载PDF
对细胞分析异常警示进行镜检复查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柏世玉 潘燕华 马宪芬 《泰山卫生》 2003年第2期2-3,共2页
目的 加强使用血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时对镜检复查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应用SF—300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500例血液标本,并对有异常警示的标本镜检复查。结果 500例分析结果中162例有异常警示,而162例异常标本镜检复查后显示血细胞形... 目的 加强使用血细胞分析仪细胞计数时对镜检复查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应用SF—300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500例血液标本,并对有异常警示的标本镜检复查。结果 500例分析结果中162例有异常警示,而162例异常标本镜检复查后显示血细胞形态异常者149例。结论 对全血细胞计数时的异常警示要加强镜检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析 异常警示 镜检复查 临床意义 标本采集 血细胞分析仪 细胞计数 标本检测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国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9
4
作者 周道银 吴茅 +43 位作者 许绍强 张时民 樊爱琳 黄道连 高建军 朱凤娇 闫立志 刘超群 柏世玉 曹科 窦心灵 丁邦胜 段爱军 高菊兴 顾剑飞 高海燕 何勇 黄俊 胡晶 蒋锦文 金鑫 卢兴国 李相磊 梁勤 林慧君 缪峰 潘巍 茹进伟 孙宏华 王敏敏 王哲 夏万宝 邢铭芬 许银怀 岳保红 张建富 张军格 曾强武 赵成艳 庄顺红 周玉利 郑智弦 周麟 郑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共5页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对肺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介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模式、临床意义等内容,使其操作规范化、标准...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对肺部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介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模式、临床意义等内容,使其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发挥临床检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细胞学检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2014~2017年山东省泰安地区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洋 李毅 +3 位作者 刘平 蔡瑞敏 冯强 柏世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6-60,共5页
目的分析2014~2017年山东泰安地区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特征,以提高对输入性疟疾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2014~2017年58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体征、血细胞检测、肝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分析2014~2017年山东泰安地区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特征,以提高对输入性疟疾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安市中心医院2014~2017年58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体征、血细胞检测、肝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例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者最多,占82.8%;感染疟原虫类型以恶性疟居多,为56.90%;血细胞检测中,疟疾组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BC:t=5.371,P<0.05,N%:χ~2=9.592,P<0.05),血小板(PLT)计数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239,P<0.05),恶性疟患者血小板(PLT)计数低于其他三种疟疾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q=4.221~6.778,均P<0.05),三日疟患者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均低于其他三种疟疾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BC:q=3.523~6.818,均P<0.05,N%:χ~2=58.19~63.23,均P<0.05);肝功能检查中,疟疾组患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1~8.922,均P<0.05),恶性疟患者TBIL高于三日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4.983,P<0.05);疟疾组患者经治疗后,PLT和AST变化最为明显,患者PLT逐渐上升,AST逐渐下降,在出院前可恢复正常。结论输入性疟疾患者实验室指标有明显特点,且不同类型疟原虫的感染实验室指标有差异,在工作中应加以重视,提高疟疾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疟疾 血细胞检测 肝功能
下载PDF
双剪接型2·2kb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编码蛋白可反式激活GAL4反应元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婉南 郭丹华 +3 位作者 柏世玉 王林 林建银 林旭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1-435,共5页
为研究双剪接型2.2kb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特异性新蛋白—yTPds的功能,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质粒pGBKT7克隆yTPds基因并转化酵母细胞AH109获得相应重组子,滤纸法及液相分析法测酵母转化子内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 为研究双剪接型2.2kb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特异性新蛋白—yTPds的功能,以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诱饵质粒pGBKT7克隆yTPds基因并转化酵母细胞AH109获得相应重组子,滤纸法及液相分析法测酵母转化子内β-半乳糖苷酶(-βgal)的活性,证实yTPds蛋白可反式激活酵母GAL4反应元件(GAL4 responsive ele-ment)。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该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功能区域,以pGBKT7分段克隆yTPds基因,分别编码yTPds蛋白N端47个氨基酸(yTPds-N47)、N端75个氨基酸(yTPds-N75)、中部28个氨基酸(yTPds-M28)、C端92个氨基酸(yTPds-C92)、C端64个氨基酸(yTPds-C64)以及去除中部28个氨基酸的融合蛋白(yTPds-Fusion)。各重组载体转化酵母细胞AH109获得相应转化子。滤纸法定性检测酵母转化子内-βgal活性,结果显示yTPds-N75、yTPds-M28、yTPds-C92蛋白可反式激活GAL4反应元件,液相分析法显示酵母转化子内-βgal活性强弱为yTPds-M28>yTPds-N75>yTPds-C92>yTPds,提示yTPds蛋白反式激活作用的功能区域是其中部28个氨基酸,该区域对应于HBV preS1蛋白反式激活功能域。此研究证实双剪接型2.2kb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剪接变异体特异性新蛋白具有反式激活作用,提示其可能具有重要的致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NA剪接 反式激活 GALA 反应元件
下载PDF
两种不同标本收集方法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文静 柏世玉 《泰山卫生》 2001年第1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血细胞计数 标本 收集方法 静脉血 手指血 比较
下载PDF
浆膜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国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5
8
作者 柏世玉 +45 位作者 曹科 窦心灵 丁邦胜 段爱军 樊爱琳 高菊兴 顾剑飞 高建军 高海燕 何勇 黄俊 黄道连 胡晶 蒋锦文 金鑫 卢兴国 李相磊 刘超群 梁勤 林慧君 缪峰 潘巍 茹进伟 孙宏华 吴茅 王敏敏 王哲 许绍强 夏万宝 邢铭芬 许银怀 岳保红 闫立志 张军格 张时民 张建富 张春莹 曾强武 赵成艳 朱凤娇 庄顺红 周玉利 周道银 周麟 郑智弦 郑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1-3,37,共4页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变化可直接影响脏器功能和积液性质评判,其中炎症细胞、肿瘤细胞、病原微生物等形态直观与其他技术相比存在一定优势。专家共识对浆膜腔积液的采样、涂片制作、染色、阅片、图文报告方式及临床意义做了具体规定,为各基...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变化可直接影响脏器功能和积液性质评判,其中炎症细胞、肿瘤细胞、病原微生物等形态直观与其他技术相比存在一定优势。专家共识对浆膜腔积液的采样、涂片制作、染色、阅片、图文报告方式及临床意义做了具体规定,为各基层单位的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验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积液 细胞学检验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验中国专家共识(2020) 被引量:3
9
作者 柏世玉 +45 位作者 曹科 窦心灵 丁邦胜 段爱军 樊爱琳 高菊兴 顾剑飞 高建军 高海燕 何勇 黄俊 黄道连 胡晶 蒋锦文 金鑫 卢兴国 李相磊 刘超群 梁勤 林慧君 缪峰 潘巍 茹进伟 孙宏华 吴茅 王敏敏 王哲 许绍强 夏万宝 邢铭芬 许银怀 岳保红 闫立志 张军格 张时民 张建富 张春莹 曾强武 赵成艳 朱凤娇 庄顺红 周玉利 周道银 周麟 郑智弦 郑瑞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9-11,77,共4页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介绍脑脊液细胞学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模式、临床意义等内容,使其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发... 脑脊液细胞学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通过介绍脑脊液细胞学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检验程序、报告模式、临床意义等内容,使其操作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发挥临床检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细胞学检测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末端蛋白抗α-干扰素功能区域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林 柏世玉 +3 位作者 陈婉南 李晖 林建银 林旭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0-545,共6页
目的确定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末端蛋白(terminal protein,TP)抗α-干扰素(IFN-α)的功能区域。方法PCR扩增IFN-α诱导人类6-16基因启动子并克隆入pCAT-Basic中,构建IFN-α反应报告载体p6-16CAT。以FuGENE6转染该报告载体至Huh7... 目的确定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末端蛋白(terminal protein,TP)抗α-干扰素(IFN-α)的功能区域。方法PCR扩增IFN-α诱导人类6-16基因启动子并克隆入pCAT-Basic中,构建IFN-α反应报告载体p6-16CAT。以FuGENE6转染该报告载体至Huh7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IFN-α2a刺激,ELISA法检测细胞内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的表达,建立Huh7细胞对IFN-α反应强弱的定量判定标准。构建TP(包括Spacer区)基因缺失突变体重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融合表达的多肽表位抗体,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重组表达载体分别与报告载体p6-16CAT共转染Huh7细胞,转染后48 h给予终浓度为100 IU/ml的IFN-α2a刺激,作用24 h后裂解细胞,通过检测胞内CAT含量高低评价各缺失突变体抗IFN-α作用,并据此确定TP(包括Spacer区)抗IFN-α作用的功能区域。结果获得6-16基因启动子并构建IFN-α反应报告载体p6-16CAT。转染p6-16CAT的Huh7细胞在IFN-α2a刺激下CAT表达显著增强,且在IFN-α2a终浓度为100 IU/ml时达到最大。West- ern blot显示TP(包括Spacer区)各基因缺失突变体在Huh7细胞中表达相应蛋白。共转染p6-16CAT及部分/全长TP的Huh7细胞在IFN-α2a刺激下,胞内CAT值和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别,相反,全长TP+部分/全长Spacer使细胞内CAT值显著下降。结论DNA聚合酶Spacer区与HBV抗IFN-α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Α-干扰素 DNA聚合酶 末端蛋白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对HepG2细胞影响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清玲 柏世玉 +1 位作者 林建银 林旭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4-668,共5页
HBV可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尽管HBV编码蛋白,如S蛋白、表面抗原大蛋白等,致肝细胞病变作用得到广泛重视,但HBV对宿主细胞的整体影响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 HBV可引起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尽管HBV编码蛋白,如S蛋白、表面抗原大蛋白等,致肝细胞病变作用得到广泛重视,但HBV对宿主细胞的整体影响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即差异凝胶电泳(differentialin—gel electrophoresis)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MS)技术,整体研究HBV对HepG2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鉴定其中的差异蛋白质,为更合理地探讨HBV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蛋白质组学 学分 细胞病变作用 激光解吸电离 急慢性肝炎 HBV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在HepG2细胞中的稳定复制及表达
12
作者 黄清玲 柏世玉 +3 位作者 王林 陈婉南 林建银 林旭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23-527,共5页
目的建立HBV HepG2肝细胞株,使HBV能长期稳定地表达抗原并复制。方法将含完整转录单位的1.2倍体HBV DNA经Sal (?)位点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REP10,构建的重组载体pREP-HBV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HepG2细胞,250μg/mL潮霉素筛选抗性细胞... 目的建立HBV HepG2肝细胞株,使HBV能长期稳定地表达抗原并复制。方法将含完整转录单位的1.2倍体HBV DNA经Sal (?)位点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REP10,构建的重组载体pREP-HBV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HepG2细胞,250μg/mL潮霉素筛选抗性细胞克隆。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HBsAg和HBeAg。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上清液HBV颗粒。制备HBV特异性探针,以Southern印迹法检测细胞株内HBV核心颗粒DNA。结果获得含1.2倍体HBV DNA的重组载体,即pREP-HBV,该重组载体转染HepG2细胞后,获得5株潮霉素抗性细胞RHBV1~RHBV5,均能表达HBsAg和HBeAg。Southern印迹结果显示各株细胞均可见明显的杂交拖带,即存在HBV DNA复制中间体。细胞培养上清液浓缩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成簇的、直径约42 nm的HBV颗粒及直径为22~26 nm的球形颗粒。结论成功建立了HBV稳定复制及表达的HepG2细胞株,目前细胞已传代50次,每3天1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转染 病毒复制 细胞系 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