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肿瘤患儿合并脓毒血症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
1
作者 黄赛虎 龙中洁 +3 位作者 董兴强 孟祥营 吴水燕 柏振江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血液肿瘤患儿,出院诊断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的连续病例,收集抗生素使用前送检双侧血...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血液肿瘤患儿,出院诊断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的连续病例,收集抗生素使用前送检双侧血培养患儿的临床及病原学结果及药敏数据。结果 共963例血液肿瘤患儿合并脓毒血症,血培养阳性患儿共141例,共获得病原菌株156株,送检阳性率为14.64%。本组患儿中位年龄82(31.5,131)月龄,男女比2.05∶1,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43.59%,前3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其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均大于85%;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为50%,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56.25%,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总体敏感率93%;其中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大肠埃希菌3株。革兰阳性菌占55.77%,前3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缓症链球菌,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真菌占0.64%。141例血培养阳性患儿中共109例存在粒细胞缺乏,76例脓毒症患儿发生于化疗后骨髓抑制期,42例发生于移植后获得性免疫缺陷,23例发生于骨髓恢复期;发生脓毒症休克共24例,占比17.02%;死亡15例,占10.64%。结论 恶性血液肿瘤患儿脓毒血症常见于学龄期儿童,男童多于女童,绝大多数发生于粒细胞缺乏期;其病原体分布,根据血培养的病原学结果,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但引起脓毒血症患儿死亡的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占了绝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保持很高的敏感率,革兰阴性菌则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丁胺卡那霉素较高的敏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脓毒症 病原菌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新冠疫情前后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特点与病原学分析
2
作者 黄赛虎 龙中洁 +1 位作者 吴水燕 柏振江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新冠疫情前后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sever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SP-ARF)患儿的临床特点与病原学分析结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有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 目的探讨苏州地区新冠疫情前后急性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sever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SP-ARF)患儿的临床特点与病原学分析结果。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所有入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SP-ARF患儿病历资料,根据疫情发生时间分为疫情前组(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与疫情后组(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2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病原学结果等。结果疫情前组141例,疫情后组127例,疫情后组月龄较大(P<0.05),合并基础疾病比例更高(P<0.05),疫情前后每年10-12月均是SP-ARF高发时段。疫情前病原学总检出116例,阳性率为82.27%,检出前4位依次为革兰阴性菌(36.88%)、革兰阳性菌(26.95%)、病毒(26.95%),肺炎支原体(9.22%);疫情后病原学总检出109例,阳性率为85.83%,检出前4位依次革兰阴性菌(37.80%)、病毒(28.35%)、革兰阳性菌(22.83%),肺炎支原体(9.45%)。结论疫情后无基础疾病的儿童进展为SP-ARF发生比例减少,无论疫情前后,每年10-12月均是SP-ARF高发时段,且两组患儿的病原体均以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功能不全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下载PDF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兴强 高春燕 +6 位作者 朱秋皎 黄赛虎 周利兵 陈红梅 柏振江 严向明 吴水燕 《医药前沿》 2024年第30期18-21,共4页
目的:总结报道2例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临床病例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方法:收集并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患儿的住院资料及既往关于本病的文献报道资料,并对病例特点进行总结.结... 目的:总结报道2例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临床病例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减少误诊、漏诊.方法:收集并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患儿的住院资料及既往关于本病的文献报道资料,并对病例特点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儿均有发热、休克、皮肤黏膜改变等多系统受累表现,给予丙种球蛋白和甲泼尼龙免疫治疗、抗凝、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治疗后患儿恢复良好.结论: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可引起休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从而威胁患儿生命,及早的识别和干预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腹泻儿童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及毒力基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何萍 张馨 +5 位作者 郑秀秀 徐俊 邵雪君 徐丹 柏振江 黄莉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探讨腹泻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腹泻患儿粪培养标本中分离培养的71株非伤寒沙门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质谱仪鉴定菌株,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 目的探讨腹泻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腹泻患儿粪培养标本中分离培养的71株非伤寒沙门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质谱仪鉴定菌株,采用玻片凝集法进行血清学分型,纸片扩散法和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抗生素耐药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非伤寒沙门菌株的21种毒力基因和3种耐药基因。结果从腹泻患儿粪培养分离71株NTS血清型,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52.11%),其次为肠炎沙门菌(14.08%)。NTS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8.73%。其次是哌拉西林(54.93%)和复方新诺明(40.85%),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均为32.39%。亚胺培南耐药和中介各1株。鼠伤寒沙门菌对毒力基因sitC、sseL、sifA、siiE及phoP的携带率为100%。肠炎沙门菌对毒力基因sifA、siiE、phoP、pagN及pagC携带率高达90%。毒力基因spvB和prot6E常成对出现,主要分布在肠炎沙门菌。bapA和pefA的检测存在互补关系,bapA基因阳性则pefA阴性。结论苏州地区腹泻儿童非伤寒沙门菌血清型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沙门菌对常用抗生素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耐药性,且细菌携带多种毒力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沙门菌 腹泻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下载PDF
IGLL1基因在儿童T-AL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吴水燕 褚欣然 +6 位作者 吉奇 林晓晨 柏振江 李建琴 潘健 陈子兴 胡绍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99-1004,共6页
目的:检测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骨髓标本中IGLL1(immunoglobulin lambda-like polypeptide 1)m RNA的相对表达量,并与儿童T-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相关分析,明确IGLL1在儿童T-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 目的:检测儿童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骨髓标本中IGLL1(immunoglobulin lambda-like polypeptide 1)m RNA的相对表达量,并与儿童T-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相关分析,明确IGLL1在儿童T-AL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初诊T-ALL且接受CCLG-ALL 2008方案治疗的患儿56例。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T-ALL患儿中IGLL1基因的转录水平,按照IGLL1转录水平的25%(cutoff value:448)将患儿分为IGLL1低表达组(17例)和IGLL1高表达组(39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IGLL1在T-ALL患儿中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IGLL1的转录水平与患儿性别、年龄、骨髓原始细胞数、初诊白细胞(WBC)数等临床特点没有相关性,IGLL1高表达组患者较IGLL1低表达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明显提高(76.9%±6.7%vs 47.1%±12.1%,P=0.018)。进一步比较IGLL1高表达患者与低表达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RFS),发现IGLL1高表达组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要高于IGLL1低表达组(80.6%±6.6%vs 54.9%±14.0%),但两组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将临床常见预后因素(年龄、性别、初诊WBC计数、强的松D7th治疗反应、治疗后D15th骨髓反应情况)及IGLL1表达水平进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IGLL1表达量(P=0.012)和强的松治疗反应(P=0.017)是影响儿童T-ALL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儿童T-ALL中,IGLL1基因高表达组患儿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儿,且IGLL1基因表达水平是影响儿童T-ALL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提示IGLL1是儿童T-ALL患儿临床预后良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LL1 T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总生存 无复发生存
原文传递
每日晨间小讲座在儿童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娇 陈红梅 柏振江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41期25-28,共4页
探讨每日晨间小讲座在儿科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开展每日晨间10~15分钟小讲座。由规培医生和重症专科医生轮流进行讲座,讲座内容主要... 探讨每日晨间小讲座在儿科重症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开展每日晨间10~15分钟小讲座。由规培医生和重症专科医生轮流进行讲座,讲座内容主要是儿科重症相关诊治指南。通过出科时考核和问卷调查与上一年度学员比较两组不同培训方式下住院医生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案例分析和对科室教学的满意度。应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参加小讲座学员在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方面高于传统教学组学员(p<0.05),两组学员操作技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参加小讲座组学员对科室教学的满意度最高(p<0.05)。每日晨间小讲座在儿科重症医学科住院医生教学中优于传统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重症诊疗思维,学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晨间小讲座 儿童重症医学科 住院医师
下载PDF
儿童患者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基因型 被引量:2
7
作者 房锐颖 黄莉莉 +2 位作者 张亚萍 柏振江 徐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8-423,共6页
目的了解某地区儿童患者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性,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CC mec分型、PVL基因表达情况,为预防及治疗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苏州某儿童医院各类临床标本... 目的了解某地区儿童患者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SA)的临床分布特点、耐药性,以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SCC mec分型、PVL基因表达情况,为预防及治疗MRSA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1年苏州某儿童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检出SA及MRSA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161株MRSA的mec A、SCC mec分型及PVL基因表达情况。结果2016—2021年该院共检出SA 4967株,其中MRSA 1730株(34.83%),2018年MRSA检出率(39.25%)最高。MRSA主要来源于痰(1091株)、脓液(382株)及耳脓(149株)。住院患儿不同年份间MRSA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门诊患儿不同年份间MRSA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5)。SA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MRSA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P<0.01),但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低于MSSA组(P<0.01)。161株MRSA全部表达mec A基因,不表达PVL基因。SCC mec分型以SCC mecⅡ型(63.98%)为主,其次为SCC mecⅤ(16.77%)、SCC mecⅢ(12.42%)。结论近年来该医院MRSA检出率虽有下降,但仍在30%左右,社区获得性感染是MRSA的重要来源。该地区儿童MRSA控制除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细菌耐药监测及医院感染控制等措施外,还需加强社区管理,以降低MRSA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SCC mec分型 PVL基因
下载PDF
儿童重症博卡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石丽娟 王美娟 +5 位作者 吴水燕 刘玉奇 薛健 李莺 柏振江 徐忠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3期81-86,共6页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儿童重症博卡病毒(HBoV)肺炎和最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以更好地了解儿童重症HBoV肺炎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医生鉴别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儿童重症博卡病毒(HBoV)肺炎和最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以更好地了解儿童重症HBoV肺炎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医生鉴别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的42例重症HBoV肺炎及110例重症RSV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肺炎的发病年龄、季节分布及临床特征等。结果 重症HBoV肺炎和重症RSV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93%(42/2 178)和2.61%(110/4 218);重症HBoV肺炎以1~3岁幼儿高发(64.29%),中位年龄在1.33(1.00,1.89)岁,显著大于重症RSV肺炎的中位年龄0.17(0.12,0.32)岁(Z=-7.765,P<0.05);重症HBoV肺炎患儿伴发热的比例为30.95%(13/42),显著高于重症RSV肺炎的11.81%(13/110)(χ^(2)=7.848,P<0.05);重症HBoV肺炎患儿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为26.19%(11/42),显著高于重症RSV肺炎的5.45%(6/110)(χ^(2)=13.157,P<0.05)。7.14%(3/42)的重症HBoV肺炎患儿可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结论 重症HBoV肺炎多发生于1~3岁幼儿,更易出现发热症状。此外,重症HBoV肺炎可发生塑型性支气管炎,且需要机械通气的可能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博卡病毒 重症肺炎 儿童 临床特征
下载PDF
2011—2020年儿童腺病毒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莉莉 邓柳颐 +6 位作者 石丽娟 张春旭 范紫薇 吴水燕 柏振江 张志勤 苏春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了解儿童腺病毒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2月某儿童医院收治的腺病毒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入院>48 h后呼吸道分泌物检出腺病毒为医院感染组,入院≤48 h呼吸... 目的了解儿童腺病毒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为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20年12月某儿童医院收治的腺病毒感染患儿的病例资料,入院>48 h后呼吸道分泌物检出腺病毒为医院感染组,入院≤48 h呼吸道分泌物检出腺病毒为社区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收治腺病毒肺炎患儿1158例,其中医院感染55例(4.75%),社区感染1103例(95.25%)。55例医院感染组患儿平均年龄为(2.83±0.38)岁,主要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36例,65.45%)。医院感染组中49.09%的患儿发生重症肺炎,高于社区感染组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组患儿病死率为1.82%,社区感染组为0.18%。医院感染组有94.55%的患儿出现发热,发热日数为(10.80±0.93)d,高于社区感染组的(6.06±0.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院感染组中32.73%的患儿有基础疾病,中重度贫血(10.91%)、先天性心脏病(7.27%)、血液与肿瘤性疾病(5.45%)和神经系统疾病(7.27%)的比率均高于社区感染组(分别为1.63%、1.36%、0.36%、1.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院感染组患儿的原发疾病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多见(39例,70.91%),原发感染病原体以支原体多见(15例,38.46%)。结论腺病毒医院感染容易在三岁以内婴幼儿中发生,可继发于呼吸道其他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有中重度贫血、先天性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更易发生腺病毒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武书鸿 柏振江 王曼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4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33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E将其分为SAE组(n=67)和非SAE组(n=66)。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儿童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33例脓毒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AE将其分为SAE组(n=67)和非SAE组(n=66)。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情况与临床特征,分析影响SAE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Glasgow昏迷评分(GCS)和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对SAE的预测效能。结果SAE组28天病死率显著高于非SAE组(χ^(2)=20.428,P<0.001),GCS评分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低于非SAE组(Z值分别为-9.448和-5.720,P<0.001),PRISMⅢ评分高于非SAE组(t=-8.089,P<0.001)。SAE组接受有创机械通气、发生超高热(T>41.0℃)、抽搐/昏迷、休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电解质紊乱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显著高于非SAE组(P<0.05)。SAE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和pH低于非SAE组(Z/t值分别为-1.966、3.518、-4.980,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血肌酐、尿酸、乳酸均高于非SAE组(Z/t值分别为-4.813、-3.533、-2.394、-4.052、-3.152、-2.763、-3.335、-4.157,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脓毒症患儿发生休克(OR=2.717,95%CI:1.512~7.014)、需要有创通气(OR=5.285,95%CI:2.815~13.145)、较高的PRISMⅢ评分(OR=1.145,95%CI:1.006~1.303)、较低的GCS评分(OR=0.280,95%CI:0.149~0.527)者,其发生SAE的风险较大。ROC分析显示,GCS联合PRISMⅢ评分对SAE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0.978,95%CI:0.955~1.000)。结论SAE患儿具有更加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和更高的病死率。脓毒症患儿休克、需要有创通气、较低的GCS评分、较高的PRISMⅢ评分是发生SAE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脓毒症 脑功能障碍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儿童重症博卡病毒与腺病毒肺炎临床比较
11
作者 石丽娟 范紫薇 +5 位作者 顾心檬 邹心宇 洪怡 吴水燕 李莺 柏振江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393-1398,共6页
目的通过对比临床常见的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更好的了解重症博卡病毒(HBoV)肺炎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42例重症博卡病毒(HBoV)肺炎及30例重症腺病毒(ADV)肺炎患... 目的通过对比临床常见的重症腺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更好的了解重症博卡病毒(HBoV)肺炎的临床特征,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42例重症博卡病毒(HBoV)肺炎及30例重症腺病毒(ADV)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HBoV肺炎和ADV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93%(42/2178)和4.85%(30/619),两者中位年龄分别为1.33(1.00,1.89)岁、1.25(0.96,2.7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7)。重症HBoV肺炎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季偏低,为7.14%(3/42)。而重症ADV肺炎以冬季高发。78.57%(33/42)重症HBoV肺炎患儿有喘息,显著高于重症ADV肺炎的30.00%(9/30)(P<0.001)。30.95%(13/42)重症HBoV肺炎有发热,显著低于重症ADV肺炎的80.00%(24/30)(P<0.001);重症HBoV肺炎组影像学以肺纹理增粗模糊、小斑片状影多见,存在絮片状影、胸腔积液表现显著低于重症ADV肺炎组(P<0.05)。2.38%(1/42)重症HBoV肺炎可合并中重度贫血,显著低于重症ADV肺炎的20.00%(6/30)(P=0.037)。两组患儿均可引起呼吸衰竭,发生率分别为64.29%(27/42)、56.67%(1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儿均以幼儿高发,重症HBoV肺炎全年均可发生,重症ADV肺炎则以冬季高发;除重症HBoV肺炎更易引起喘息外,其全身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均较重症ADV肺炎轻。呼吸衰竭是两者主要危重状态,大部分患儿经不同程度氧疗可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博卡病毒 腺病毒 儿童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对小儿急性肺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9
12
作者 柏振江 徐仑 +3 位作者 封其华 谢敏慧 华军 杜晓晨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848-1849,共2页
目的评价俯卧位通气对小儿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17例ALI患儿,在持续镇静下俯卧位通气4h,机械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模式(PCmode),以监测呼出潮气量6~8mL/kg反... 目的评价俯卧位通气对小儿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17例ALI患儿,在持续镇静下俯卧位通气4h,机械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模式(PCmode),以监测呼出潮气量6~8mL/kg反馈调节控制压力,吸气时间0.6~1.0s,呼吸频率28~42次/min,吸入氧体积分数400~1000mL/L,呼气末正压6~16cmH2O(1cmH2O=0.098kPa)。监测0、1、4h及恢复仰卧位通气4h的呼吸循环指标,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施俯卧位通气1、4h及恢复仰卧位通气4h,氧合指数[pa(O2)/FiO2]和pa(O2)均较实施俯卧位通气前显著升高(Pa<0.05),俯卧位通气4h和恢复仰卧位通气4h时的尿量也有增加(Pa<0.05)。而心率、平均动脉血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呼吸道阻力、呼吸道峰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ALI患儿的氧合,增加尿量,恢复仰卧位通气后氧合改善,尿量增加仍持续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肺保护 机械通气 急性肺损伤 儿童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在小儿肺炎肺不张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柏振江 徐仑 +2 位作者 封其华 谢敏慧 杜晓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评价俯卧位通气对小儿肺炎肺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25例患儿,均因低氧血症行机械通气,通过胸部X线和CT诊断肺炎、肺不张,随机分成2组,仰卧位通气组和俯卧位通气... 目的:评价俯卧位通气对小儿肺炎肺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25例患儿,均因低氧血症行机械通气,通过胸部X线和CT诊断肺炎、肺不张,随机分成2组,仰卧位通气组和俯卧位通气组,通气模式为压力控制模式(PCmode),以监测呼出潮气量6~10ml/kg反馈调节控制压力,吸气时间0.6~1.0s,呼吸频率25~40次/min,吸入氧体积分数350~1000ml/L,呼气末正压5~12cmH2O(1cmH2O=0.098kPa)。比较2组呼吸循环指标、影像学肺复张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俯卧位通气组的氧合指数(PaO2/Fi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高于仰卧位通气组(P<0.05),俯卧位通气组的肺复张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仰卧位通气组(P<0.05)。而心率、血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呼吸系统动态顺应性、呼吸道阻力、呼吸道峰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肺炎肺不张患儿的氧合,促进肺复张,减少机械通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肺不张 机械通气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症临床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柏振江 谢敏慧 +3 位作者 李莺 华军 任彦 季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2-52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症的不同临床特点及患儿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09年10月1日—2010年01月15日确诊并收住院的甲型H1N1流感患儿76例分成2组:重症组60例与危重症组16例,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结果... 目的探讨儿童甲型H1N1流感重症与危重症的不同临床特点及患儿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09年10月1日—2010年01月15日确诊并收住院的甲型H1N1流感患儿76例分成2组:重症组60例与危重症组16例,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特征。结果重症组平均年龄(2.91±2.26)岁,显著低于危重症组的(4.68±4.35)岁(P<0.05);重症组住院时间(7.75±3.06)d,显著短于危重症组的(19.6±7.72)d(P<0.05);重症组混合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危重症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重症组有18.3%并存基础疾病,显著少于危重症组的56.3%(P<0.05),重症组并存基础疾病以哮喘多见,危重症组以缺铁性贫血多见,次之是脑性瘫痪和先天性心脏病。重症组氧合指数为307.18±55.73,显著高于危重症组的187.50±73.62(P<0.05);重症组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显著高于危重症组(P<0.05),而肌酸激酶、心肌钙蛋白、草酰乙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和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危重症组(P<0.05);重症组第3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Ш)低于危重症组(P<0.05),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高于危重症组(P<0.05)。结论儿童甲型H1N1流感危重症相对于重症,发病年龄较大,受损器官较多,早期氧合指数、肌酸激酶、影像学检查及PRISMⅢ、PCIS评分有助于对病情危重程度尽早作出判断。有缺铁性贫血、脑性瘫痪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易发展成为危重症。在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到重症和危重症患儿混合感染细菌谱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甲型H1N1流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儿科学本科生导师制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15
作者 柏振江 黄洁 王晓东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33期137-138,共2页
儿科医生的职业规划从大学本科时期即已开始,本科生的教育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为了加强儿科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卓越儿科医师,苏州大学儿科临床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儿科学课程组的学生中推... 儿科医生的职业规划从大学本科时期即已开始,本科生的教育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为了加强儿科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卓越儿科医师,苏州大学儿科临床医学院在临床医学儿科学课程组的学生中推行了临床导师制。该项制度已经推行2年6个月,作为一名本科生的导师,现将制度实施的过程和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学 导师制度 探索
下载PDF
探讨3种评分系统对儿童严重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8
16
作者 周利兵 陈娇 +3 位作者 杜晓晨 吴水燕 柏振江 吕海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98-903,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年龄适应性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SOFA)、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RISM Ⅲ)、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在儿童严重脓毒症中的预测价值和使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分析收治的193例严重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最终结局... 目的探讨儿童年龄适应性序贯器官衰竭评分(pSOFA)、儿童死亡危险评分(PRISM Ⅲ)、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CIS)在儿童严重脓毒症中的预测价值和使用价值,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分析收治的193例严重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最终结局将患儿分为存活组(n=151)和死亡组(n=42)。根据入院24 h内各指标的最差值进行pSOFA、PRISM Ⅲ、PCIS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评分系统预测脓毒症死亡风险的效能,平滑曲线拟合分析各评分系统的相关性和阈值效应,决策曲线分析(DCA)各评分系统的使用价值。结果 ROC分析示PCIS与pSOFA预测价值相当(P=0.182),PRISM Ⅲ与pSOFA预测价值相当(P=0.210),但PRISM Ⅲ优于PCIS (P=0.045)。3种评分系统与预后的拟合程度为PRISM Ⅲ> pSOFA > PCIS。DCA分析显示当严重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分别为0.4和0.6时,使用3种评分系统作为紧急干预决策依据,患儿的标准净受益(SNB)为SNB (pSOFA)> SNB (PRISM Ⅲ)> SNB (PCIS)。结论 3种评分系统对严重脓毒症患儿预后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作为临床决策辅助工具可使患儿从中受益,pSOFA优于PRISM Ⅲ和PC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儿童死亡危险评分 儿童危重病例评分 儿童
下载PDF
苏州地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成月佳 赵根明 +7 位作者 柏振江 杜晓晨 王丹 曾珊珊 耿倩 丁云芳 张涛 华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 归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5岁以下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探索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PICU的出科纪... 目的 归纳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5岁以下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探索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PICU的出科纪录,检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曾于PICU住院治疗的所有5岁以下重症呼吸道感染病例,回顾性收集病例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及住院转归等信息.比较≤6月龄及>6月龄患儿的临床特征,对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结果 926例患儿列入研究,其中位年龄为4个月(IQR:2.0~10.8个月),≤6月龄者占61.3%.18.2%患儿有基础疾病或早产史.咽红/咽痛(95.9%)、咳嗽(93.4%)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并发症中呼吸衰竭占39.7%、心力衰竭占33.7%,有基础疾病及早产史的患儿多发(AOR=1.456,95%CI:1.009~2.107).另外,有基础疾病及早产史的患儿住院时间更长(x2=14.7,P<0.001)、治愈和好转率更低(AOR=0.721,95%CI:0.578~0.900).≤6月龄患儿也较>6月龄者住院时间更长(x2=18.2,P<0.001)、治愈和好转率更低(AOR=0.770,95% CI:0.660~0.900).结论 PICU的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咽红/咽痛、发热、呼吸急促为主,且常伴有消化道症状.有基础疾病及早产史的PICU严重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基础疾病、早产史及≤6月龄不利于患儿的治愈或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 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并发症 住院时间
下载PDF
苏州地区儿童甲型和乙型流感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1
18
作者 徐忠 李莺 +2 位作者 华军 吴水燕 柏振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4-226,251,共4页
目的:比较苏州地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本院收住的96例甲型流感和43例乙型流感患儿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两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住院患儿... 目的:比较苏州地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本院收住的96例甲型流感和43例乙型流感患儿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两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住院患儿流感病毒的检出率为11.41%(139/1 218),其中甲型7.88%(96/1 218),乙型3.53%(43/1 218)。2016年1月为甲型流感高峰,2016年3月为乙型流感高峰;甲型流感患儿平均年龄为1.67(1.00~3.67)岁,显著低于乙型流感患儿的3.75(2.42~5.58)岁(P<0.05);发热和咳嗽是流感的主要症状,甲型流感患儿更易出现喘息、气促和三凹征;甲型流感患儿有5例发生呼吸衰竭并接受机械通气,其中2例发生ARDS,1例发生嗜血细胞综合征;乙型流感患儿更易出现声嘶、肌肉疼痛和跛行;甲型和乙型流感入院后影像学均以双侧肺野小斑片影表现为主。结论: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流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特点,甲型流感更易并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而乙型流感更易并发肌炎甚至横纹肌溶解,临床需注意识别并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乙型流感 重症肺炎 横纹肌溶解 嗜血细胞综合征
原文传递
苏州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莺 项龙 +4 位作者 吴水燕 丁云芳 陶云珍 柏振江 谢敏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548-1552,共5页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危重症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计分离出致病菌8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42株(...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危重症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计分离出致病菌8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42株(占78.58%),革兰阳性菌174株(占21.30%),真菌1株(占0.12%),三者构成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463,P<0.05)。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为78.57%(55/70)和71.74%(66/92),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20.98%(17/81)。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及多数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苏州地区PICU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耐药性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联合全面无反应性量表对意识障碍患儿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玲 柏振江 李莺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意识障碍患儿的预后评价作用。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 164例意识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n=111)...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对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意识障碍患儿的预后评价作用。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 164例意识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n=111)和预后良好组(n=53)。收集两组患儿入院第1天及第5天的aEEG、FOUR及GCS结果,分析不同评估方法与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a EEG、FOUR、GCS对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第5天aEEG无改善或异常程度加重者,预后较差。aEEG与预后呈正相关(r=0.698,P<0.001),FOUR、GCS与预后呈负相关(分别r=-0.655、-0.554,P<0.001)。aEEG、FOUR、G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4、0.903、0.840,3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EEG联合FOUR的AUC为0.945,高于各单项指标预测的AUC(P<0.05)。结论aEEG及FOUR均可作为预测意识障碍患儿预后的有效工具,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预测价值。[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0,22(11):1183-1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振幅整合脑电图 全面无反应性量表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