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封装微系统内部高压击穿和爬电问题的点云分析方法
1
作者 王辂 柏晗 +1 位作者 曾燕萍 丁涛杰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面对金属封装高压隔离微系统内部潜在的击穿和爬电风险,结合高精度建模和图论思想建立一种新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为产品的设计和测试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将微系统三维模型转化为点云模型,经滤波和曲面重构形成可计算的数值模型;之后,根据... 面对金属封装高压隔离微系统内部潜在的击穿和爬电风险,结合高精度建模和图论思想建立一种新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为产品的设计和测试提供有力保障。首先,将微系统三维模型转化为点云模型,经滤波和曲面重构形成可计算的数值模型;之后,根据几何特征和物理关系,将表面爬电问题和击穿问题分别等效为测地路径和欧氏路径的计算;并根据微系统布局方式优化Dijkstra算法,计算封装后的击穿和爬电路径;最终,参考实验标准判断产品风险等级。对照实验结果与计算匹配,精度理想,表明该方法对微系统相关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系统 点云分析 DIJKSTRA算法 击穿现象 爬电现象
下载PDF
Monaco与Pinnacle计划系统在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中的剂量比较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柏晗 陈飞虎 +3 位作者 李文辉 李岚 朱思瑾 刘旭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目的:比较和分析基于Monaco和Pinnacle这两种计划设计系统设计宫颈癌放疗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的剂量差异,探寻更适用于宫颈癌VMAT计划设计的计划设计系统。方法:选取11例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宫颈癌病人。在定位CT... 目的:比较和分析基于Monaco和Pinnacle这两种计划设计系统设计宫颈癌放疗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的剂量差异,探寻更适用于宫颈癌VMAT计划设计的计划设计系统。方法:选取11例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宫颈癌病人。在定位CT数据、靶区和危及器官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基于Monaco系统和Pinnacle系统为病人设计VMAT计划,即VMAT_(MONACO)和VMAT_(PINNACLE)。比较两个计划中靶区的剂量分布、适形指数、均匀性指数及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差异,探讨两种TPS在设计宫颈癌根治放疗VMAT计划中的优劣,以及产生这种优劣的原因。结果:就PGTVnd和PTV的适形指数而言,VMAT_(MONACO)和VAMT_(PINNACLE)计划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PGTVnd的均匀性指数而言,VMAT_(PINNACLE)优于VMAT_(MONAC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_(MONACO)和VMAT_(PINNACLE)在直肠、膀胱的低剂量区不存在差异(P>0.05);在高剂量区域,VMAT_(MONACO)显现出优于VMAT_(PINNACLE)的趋势;在直肠和膀胱的平均剂量上,VMAT_(MONACO)明显低于VMAT_(PINNACLE),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VMAT_(MONACO)的小肠和股骨头的剂量明显低于VMAT_(PINNACLE),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VMAT计划中,相较Pinnacle系统,选用Monaco系统设计放疗计划存在潜在的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Monaco计划设计系统 Pinnacle计划设计系统 容积旋转调强 放射治疗剂量
下载PDF
基于四维CT下胸部肿瘤调强计划中心脏和食道的剂量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柏晗 夏耀雄 +2 位作者 李政良 王丽 高靖琰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基于四维CT(4DCT)探讨综合评估位置和体积不断改变的心脏和食道吸收剂量的方法。方法:将1个呼吸周期等分成10个时相点采集,重建得到的CT数据传至Pinnacle TPS工作站。定义各个时相下心脏和食道体积,统计分析其体积的变化特点;选用... 目的:基于四维CT(4DCT)探讨综合评估位置和体积不断改变的心脏和食道吸收剂量的方法。方法:将1个呼吸周期等分成10个时相点采集,重建得到的CT数据传至Pinnacle TPS工作站。定义各个时相下心脏和食道体积,统计分析其体积的变化特点;选用最大密度投影处理靶区,并设计放疗物理计划,统计心脏V40在10个呼吸时相中的变化,并作算术平均处理;统计食道最大剂量(Dmax)在10个呼吸时相中的变化,并以剂量最高的Dmax作为评估食道的指标。结果:心脏和食道体积随呼吸呈现出无规律变化的特点,心脏的变化最大可达14.7%,食道的可达24.4%;但体积的变化对心脏的V40和食道的Dmax的影响并不太大。结论:基于4DCT算术平均处理Vx和以剂量最高的Dmax作为评估指标可能是一种合理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 心脏 食道 剂量变化 胸部肿瘤 强调放射治疗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放射治疗cVMAT和fIMRT物理计划的剂量比较和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柏晗 侯宇 +3 位作者 李文辉 李岚 龙清 赵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为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放射治疗探寻合适的物理计划设计方案。方法随机选择10例接受保乳术后的左侧乳腺癌患者,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2.5岁。在pinnacle TPS中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持续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c VMAT)和五野调... 目的为早期左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放射治疗探寻合适的物理计划设计方案。方法随机选择10例接受保乳术后的左侧乳腺癌患者,年龄35~55岁,平均年龄42.5岁。在pinnacle TPS中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持续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c VMAT)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f IMRT)2种物理计划。比较和分析2种物理计划中体内的计划靶区(PTVin)的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梯度指数(GI),以及同侧肺、心脏、对侧肺、对侧乳腺的剂量。结果c VMAT计划靶区的CI平均值为0.90(统计值0.90±0.02),HI平均值为0.12(统计值0.12±0.01),优于f IMRT计划靶区的CI平均值[0.85(统计值0.85±0.05)]、HI平均值[0.13(统计值0.13±0.01)];两种计划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06)。当剂量>2 000 c Gy时,c VMAT的GI值始终小于f IMRT。两种物理计划在同侧肺的V_5、V_(10)、V_(20)、V_(30)、V_(40)、肺的平均剂量(MLD)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物理计划在心脏的V_5、V_(10)、心脏的平均剂量(MHD)上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 VMAT中对侧肺的V_5、V_(10)、V_(20)、MLD均高于f 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 VMAT中对侧乳腺的乳腺平均剂量(MBD)也高于f IMRT计划,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 VMAT能实现更好的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形度及更快的剂量跌落,虽然增加了对侧乳腺和对侧肺的剂量,但仍然远低于2个危及器官的剂量阈值。所以,c VMAT仍然是全乳腺放射治疗一种可供选择的放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乳腺放射治疗 持续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cVMAT) 五野调强放射治疗(fIMRT) 放射剂量
原文传递
医学生肿瘤放射物理学教学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柏晗 刘旭红 崔建国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2074-2076,共3页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学习肿瘤放射物理学的经历、实际从医的工作经验和教学工作,(1)从医学生有着与物理学学生不太一样的认知结构出发,提出肿瘤放射物理学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优化;(2)教育之道,贵在得法。在比较了各种教... 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学习肿瘤放射物理学的经历、实际从医的工作经验和教学工作,(1)从医学生有着与物理学学生不太一样的认知结构出发,提出肿瘤放射物理学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对教材进行合理的优化;(2)教育之道,贵在得法。在比较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扬长避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引入讨论式教学、PBL教学法很有必要;(3)强调肿瘤放射物理学教学应该物理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注重放射物理学的医用性;(4)发挥教学评估的反馈作用,开展着重测试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试,切实使医学生的物理学素质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肿瘤放射物理学 教学
下载PDF
Elekta Motorized Wedge 6MV X-ray楔形因子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柏晗 王丽 +2 位作者 崔建国 赵彪 潘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496-3499,共4页
目的:探讨Elekta motorized wedge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和测量深度的变化特性。方法:对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6 MV X-ray,用Farmer 2571指形电离室和美国Capintec 192剂量仪,在固定测量深度的条件下,逐步扩大射野,实测获得15°,30&... 目的:探讨Elekta motorized wedge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和测量深度的变化特性。方法:对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6 MV X-ray,用Farmer 2571指形电离室和美国Capintec 192剂量仪,在固定测量深度的条件下,逐步扩大射野,实测获得15°,30°,45°,60°四个角度楔形板的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的变化特性;在固定射野宽度的条件下,逐步改变测量点的深度,实测获得15°,30°,45°,60°四个角度楔形板的楔形因子随测量深度的变化特性;同时,将每个实测到得的楔形因子与Elekta Precise TPS 2.12模拟实测条件输出的楔形因子进行了对比。结果:Elekta motorized wedge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和测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呈现线性变化。当FSZ<20 cm×20 cm时,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线性变化的斜率比较大,当FSZ>20 cm×20 cm时,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线性变化的斜率比较小,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小于射野宽度。Elekta Pre-cise TPS 2.12模拟实测条件输出的楔形因子与实测得到的相近,偏差较小。结论:当FSZ<20 cm×20 cm时,宽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不能忽略,因此处方剂量计算时应先求得等效方野,而后用该等效方野对应的楔形因子进行楔形野的处方剂量计算;当FSZ>20 cm×20 cm时,可以采用20 cm×20 cm测得的楔形因子进行楔形野的处方剂量计算;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可忽略,可以将参考深度(水下10 cm)获得的楔形因子用于所有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因子 射野宽度 水深 变化
下载PDF
平行四边法则在Omni-Wedge刻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柏晗 王丽 +2 位作者 崔建国 赵彪 潘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624-3627,共4页
目的:将普通物理学中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引入Omni-Wedge的刻度中,并证实平行四边形法在Omni-Wedge刻度中的有效性。方法:将多个任意角度插入的Omni-Wedge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通过模体内置点剂量的要求建立数学方程,求解得到两个相... 目的:将普通物理学中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引入Omni-Wedge的刻度中,并证实平行四边形法在Omni-Wedge刻度中的有效性。方法:将多个任意角度插入的Omni-Wedge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通过模体内置点剂量的要求建立数学方程,求解得到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楔形板角度和计量比。在Elekta Precise 2.12 TPS上对求得的结果进行拟合,并计算出单用Omni-Wedge和两个楔形板合成时模体内的剂量分布,分别截取单用Omni-Wedge时的剖面PDD图和横截面等剂量线图,及用两个楔形板合成时的剖面PDD图和横截面等剂量线图,对比两组对应图像上剂量的差别。结果:两组过射束中心轴的剖面PDD图上的剂量分布几乎无差别,非射束中心轴的剖面PDD图和横截面等剂量线图上的剂量分布均有较大差别。结论:平行四边形法则能在Omni-Wedge的刻度和检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可以作为日常质保质控中刻度和检测Omni-Wedge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四边形法 Omni-Wedge 刻度 有效性
下载PDF
肿瘤专业学生放疗机房见习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柏晗 刘旭红 崔建国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2576-2577,共2页
如何在硬件有限的情况下使肿瘤专业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生僻"的放疗机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考虑的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带教经验,从学习的目的、见习顺序、见习内容和带教老师的要求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 如何在硬件有限的情况下使肿瘤专业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生僻"的放疗机房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考虑的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带教经验,从学习的目的、见习顺序、见习内容和带教老师的要求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指出(1)见习是一种不亚于课堂教学的学习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2)放射治疗是一个分步连续的过程,见习一定要有合理的顺序。(3)见习内容一定要连续。(4)带教的见习老师应该对新技术有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习目的 见习顺序 见习内容
下载PDF
不同照射方式对纵隔肿瘤受照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柏晗 刘旭红 李文辉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09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照射方式,对纵隔肿瘤三维适形照射放疗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云南省放射治疗中心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纵隔肿瘤患者11例,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每例均做3个计划,分别为常规倒y野、纵隔Y形野... 目的:探讨不同照射方式,对纵隔肿瘤三维适形照射放疗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云南省放射治疗中心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纵隔肿瘤患者11例,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每例均做3个计划,分别为常规倒y野、纵隔Y形野和交替Y形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计划采用常规分割方式2Gy/次,总剂量均为70Gy,外放边界lcm。在保证CTV被93%-95%的等剂量线包绕的情形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比较三种照射方法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的差异。结果:常规倒Y野能有效地降低脊髓和心脏受照剂量,其缺点是肺的V_(20)较高,尤其当肿瘤体积较大时;纵隔Y野能有效地降低肺的V_(20),其缺点是脊髓和心脏受照剂量偏高;交替Y形野吸取了前两种照射方式的优点,既能有效的降低肺的V_(20),又能将脊髓控制在其耐受剂量以下。结论:理论上交替Y形野是一种较好的纵隔肿瘤三维适形放疗照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VH 纵隔Y形野 交替Y形野
下载PDF
根治放射治疗宫颈癌患者中旋转容积调强与固定野静态调强的剂量 被引量:3
10
作者 柏晗 陈飞虎 +3 位作者 李文辉 李岚 朱思瑾 刘旭红 《医疗装备》 2019年第7期26-28,共3页
目的比较根治放射治疗宫颈癌患者中旋转容积调强(VMAT)与固定野静态调强(s 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体积剂量,为临床治疗选择更好的放射治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接受根治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在定位CT数据、靶区和危及器... 目的比较根治放射治疗宫颈癌患者中旋转容积调强(VMAT)与固定野静态调强(s 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及危及器官体积剂量,为临床治疗选择更好的放射治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例接受根治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在定位CT数据、靶区和危及器官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基于Pinnacle TPS为患者设计VMAT和sIMRT计划:VMAT_(Pinnacle)和sIMRTPinnacle,比较两种计划中靶区的剂量分布,适形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及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探讨两种计划的优劣,以及产生该种优劣的原因。结果分析PGTVnd和PTV的CI,VMAT_(Pinnacle)优于sIMRT_(Pinnac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PGTVnd的HI,VMAT_(Pinnacle)优于sIMRT_(Pinnac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_(Pinnacle)和sIMRT_(Pinnacle)在直肠、膀胱的低剂量区,如V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剂量区域,VMAT_(Pinnacle)显现优于sIMRT_(Pinnacle)的趋势;在直肠的MeanDose上,VMAT_(Pinnacle)明显优于sIMRT_(Pinnac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和股骨头的剂量体积在两种计划中,除小肠的V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根治放射治疗宫颈癌患者,相较于sIMRT,选用VMAT_(Pinnacle)有潜在的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固定野静态调强 旋转容积调强 剂量
下载PDF
摆位误差阈值与Margin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柏晗 刘旭红 李文辉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模拟治疗实施时的摆位误差,探讨Margin外放范围与摆位误差阈值的关系,以期找到一定摆位误差下,所需的最小Margin。方法随机选取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胸部肿瘤10例,在制定好的计划上,保持照射野形状不变,人为地将... 目的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模拟治疗实施时的摆位误差,探讨Margin外放范围与摆位误差阈值的关系,以期找到一定摆位误差下,所需的最小Margin。方法随机选取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胸部肿瘤10例,在制定好的计划上,保持照射野形状不变,人为地将等中心移动,使其偏离等中心的原初位置0.5 cm、0.8 cm、1.0 cm、1.2 cm,比较移动等中心前后剂量体积直方图的差异。对等中心偏移后,导致靶区内出现低剂量区(低于处方剂量90%的区域)的病例,在Margin 1.0 cm的基础上,以0.1 cm为单位逐步扩大Margin外放范围,直到在相同的偏离距离下,不再出现低剂量区。结果在Margin 1.0 cm的条件下,当等中心偏离原初位置0.8cm时,有3例的靶区出现了低剂量区;当等中心偏离原初位置等于或大于1.0 cm时,只有1例未出现低剂量区,其余的均出现了低剂量区;但低剂量区的体积并不简单地随偏离距离的增大而增加,它还与原初计划的布野方式和偏移方位有关。在相同的摆位误差条件下,所需Margin与布野方式有一定关系。结论计划优化设计时,定义Margin需综合考虑摆位误差、方位误差和布野方式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 剂量体积直方图 偏离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左乳腺5种不同主野分布IMRT计划的剂量比较分析
12
作者 柏晗 王丽 +3 位作者 刘旭红 夏群 常莉 潘香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测试静态IMRT治疗左乳腺癌5种不同主野分布的剂量情况,以期找到较好的主野分布方式。方法:随机选取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术后放射治疗的0-ⅡA期左乳腺癌病人15例,为每例患者设计5个IMRT计划,每个计划的主野数分别为2、3、4、5、8,... 目的:测试静态IMRT治疗左乳腺癌5种不同主野分布的剂量情况,以期找到较好的主野分布方式。方法:随机选取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术后放射治疗的0-ⅡA期左乳腺癌病人15例,为每例患者设计5个IMRT计划,每个计划的主野数分别为2、3、4、5、8,命名为2-field IMRT、3-field IMRT、4-field IMRT、5-field IMRT、8-field IMRT。在相同的约束条件和寻解路径下,比较5种主野分布下PTV的CI和HI,危及器官的Dmax和Vx(V5,V10,V20,V30……)。结果:从PTV的CI和HI来考察,8-field IMRT计划的CI和HI最好,2-field IMRT和3-field IMRT较差,且容易在乳腺内侧和腋下形成些高剂量点(热点);但8-field IMRT心脏的V10和同侧肺的V5远远超过了规定值。4-field IMRT和5-field IMRT计划能获得与8-field IMRT相近的PTV的CI和HI值,也能很好地保护危及器官。结论 :4-field IMRT和5-field IMRT能满足临床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主野分布 IMRT 剂量
下载PDF
正向计划实现GTV、CTV不同给量的一种计算方法
13
作者 柏晗 刘旭红 +2 位作者 赵彪 潘香 李文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2357-2359,2368,共4页
目的:建立正向计划时实现GTV、CTV不同给量的一种计算方法。方法:考虑到因GTV、CTV肿瘤细胞的密集程度不同,要求的剂量不同,在进行正向计划设计时,选择不同的靶体积(GTV或CTV)作为不同野的适形对象,沿射束中心轴设定深度恰好位于各射野1... 目的:建立正向计划时实现GTV、CTV不同给量的一种计算方法。方法:考虑到因GTV、CTV肿瘤细胞的密集程度不同,要求的剂量不同,在进行正向计划设计时,选择不同的靶体积(GTV或CTV)作为不同野的适形对象,沿射束中心轴设定深度恰好位于各射野100%等剂量线处的点为各射野的剂量计算点,通过GTV、CTV内设定点的要求剂量,获得关于射野的关联方程组,求解方程组可得各个射野在自身100%等剂量线上应实现的吸收剂量,根据方程组的解可正向设计出实现GTV、CTV不同给量的计划。结果:以水模体中一对称正四边形靶区为例,设计前后对穿、左右对穿四野照射计划,根据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设计正向计划,实现GTV和CTV的不同给量。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方法,为快捷地在正向计划设计条件下实现GTV、CTV不同给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计划 不同给量 对称
下载PDF
Precise PLAN 2.11重建算法的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柏晗 马飞云 沈国平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测量Precise PLAN 2.11重建算法的精度,探讨不同层间距、物质密度对Precise PLAN 2.11重建精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密度为0.03437g/cm3、1.2326g/cm3和2.5068g/cm3的致密泡沫体、有机玻璃体和普通玻璃体为测量对象,用排水法测得它们的... 目的测量Precise PLAN 2.11重建算法的精度,探讨不同层间距、物质密度对Precise PLAN 2.11重建精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密度为0.03437g/cm3、1.2326g/cm3和2.5068g/cm3的致密泡沫体、有机玻璃体和普通玻璃体为测量对象,用排水法测得它们的真实体积后,埋入蜡块,在螺旋CT机下进行不同层间距的扫描,所得图像通过网络传至物理室Precise AcQSim工作站,认真逐层勾画、重建,得到3种物质的重建体积,比较3种物质在不同层间距下重建体积与真实体积的偏差。结果重建体积与真实体积的偏差与物质的密度有关,在层间距较小的条件下(层间距d≤5mm),3种物质的重建体积随层间距的变大而逐渐趋近真实体积;在层间距较大的条件下(层间距d>5mm),3种物质的重建体积与真实体积的偏差无规律变化。结论扫描层间距、物质密度对重建体积与真实体积的偏差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SE PLAN 2.11 重建体积 偏差
下载PDF
X线外照射治疗技术的演变和发展
15
作者 柏晗 刘旭红 崔建国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1895年,伦琴发现了X线。1898年X线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直至今日,X线外照射治疗肿瘤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区的受照剂量尽可能地保护周边正常组织,一直是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据此也是它们在发展史上出现... 1895年,伦琴发现了X线。1898年X线用于治疗恶性肿瘤,直至今日,X线外照射治疗肿瘤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区的受照剂量尽可能地保护周边正常组织,一直是放射治疗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据此也是它们在发展史上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X线外照射治疗技术分为常规二维放疗(2D—FIT)、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图像引导放疗(IGRT)和四维放疗(4D—RT)几个大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 外照射 放疗
下载PDF
玉米早期发育阶段粒位效应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涛 李耕 +4 位作者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柏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4-68,共15页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早期发育阶段玉米上、中部籽粒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其功能,探明玉米粒位发育差异的分子机理。【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粒位效应显著的玉米品种登海661(DH661)为供试材料,90 000株/hm^2密度下种植,在开...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早期发育阶段玉米上、中部籽粒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其功能,探明玉米粒位发育差异的分子机理。【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粒位效应显著的玉米品种登海661(DH661)为供试材料,90 000株/hm^2密度下种植,在开花期人工饱和授粉后0、3、6、12 d取果穗上部与中部籽粒。采用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籽粒总蛋白,双向电泳分离后获得蛋白质图谱。分别以0、3、6、12 d中部籽粒的凝胶作为参考胶,将上部籽粒凝胶与其进行比对,利用Image master 2D 7.0软件分析籽粒早期发育不同阶段上、中粒位蛋白质表达的差异。通过MALDI-TOF/TOF MS质谱分析及NCBI数据库搜索,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鉴定并分析其涉及的生物学功能。【结果】较高密度种植后,果穗籽粒早期发育阶段共检测到超过1000个清晰蛋白质点。通过图像处理软件成对匹配分析,果穗上、中部籽粒早期发育阶段差异蛋白质点为66个,其中52个蛋白质点与NCBI数据库匹配,鉴定率为78.8%。差异蛋白质涉及籽粒呼吸与能量代谢(10个蛋白质点,19%)、胁迫与防御(9个蛋白质点,17%)、蛋白质代谢(9个蛋白质点,17%)、氮代谢(6个蛋白质点,11%)、细胞分化与增殖(5个蛋白质点,10%)、转录与翻译(5个蛋白质点,10%)、次生物质代谢(3个蛋白质点,6%)等功能范畴。对相关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丰度分析,与中部籽粒相比,上部籽粒涉及细胞分化与增殖、呼吸与能量代谢的大部分蛋白质在一个或多个时间段内均显著下调,说明上部籽粒胚乳细胞增殖及呼吸能量代谢能力显著降低。同时,上部籽粒涉及胁迫与防御的多种抗氧化酶系、乙二醛酶1以及涉及蛋白质代谢的4个分子伴侣蛋白质在发育早期也处于低水平表达,说明上部籽粒应对逆境条件防御能力较弱且蛋白质结构不稳定。另外,与中部籽粒相比,上部籽粒氮代谢中丙氨酸转氨酶以及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1在授粉后6—12 d内均下调表达,说明上部籽粒氮同化能力较弱,影响后续的氨基酸合成与蛋白质代谢过程。【结论】与果穗中部籽粒相比,上部籽粒细胞分化与增殖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水平较低,呼吸与能量代谢能力较弱,导致上部籽粒库容与库活性降低。另外,面对氧化应激等逆境时,上部籽粒相关的抗氧化酶以及分子伴侣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致使其防御能力低于中部籽粒。丙氨酸转氨酶、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1(SAMS)的差异表达也可能是导致粒位效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粒位效应 早期发育 差异表达蛋白质 蛋白质功能
下载PDF
4DCT下肺癌大体肿瘤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政良 柏晗 +3 位作者 李文辉 夏耀雄 王丽 高靖琰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采用4DCT (Four-Dimension-Computed Tomography)分析肺癌大体肿瘤靶区体积(GTV)的位置和体积变化特性,及与位置和体积变化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Siemens Sensation Open 24和腹压力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入组患者... 目的:采用4DCT (Four-Dimension-Computed Tomography)分析肺癌大体肿瘤靶区体积(GTV)的位置和体积变化特性,及与位置和体积变化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Siemens Sensation Open 24和腹压力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入组患者的CT数据。将1个呼吸周期等分成10个时相点重建采集到的CT数据,传至Pinnacle TPS 工作站,进行GTV的界定。考察GTV质心的位置和GTV的体积随呼吸周期的变化情况,和横膈顶的Z轴坐标(Z’)与GTV质心的Z轴坐标的关联情况。结果:GTV的质心变化范围为:0.5~6.8 mm(X坐标),1.0~8.2 mm(Y坐标),2.0~18.0 mm(Z坐标);GTV的体积变化可达45.7%。入组的10例病人中,有5例病人GTV质心变化呈现出近似的周期性变化,另外5例病人GTV质心的某些坐标变化呈现出近似的周期性变化。GTV体积不随呼吸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横膈顶的Z轴坐标(Z’)与GTV质心的Z轴坐标并不直接关联。结论:GTV质心的位置和体积随呼吸并不一定呈周期性改变,横膈顶不能作为GTV质心的Z轴坐标变化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4DCT 大体肿瘤 质心 横膈顶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计划和调强计划剂量学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旭红 陈晓 +3 位作者 赵彪 潘香 鄢佳文 柏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4740-4743,4800,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治疗计划(3DCRT)和调强治疗计划(IMRT),评价不同计划方案在剂量学上的差异性,确定患者选择合适的放射治疗方式。方法:对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制定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和调强计划,对它们...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治疗计划(3DCRT)和调强治疗计划(IMRT),评价不同计划方案在剂量学上的差异性,确定患者选择合适的放射治疗方式。方法:对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制定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和调强计划,对它们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保护进行评估。结果:IMRT治疗计划的以下指标优于相应的3DCRT计划:(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参数(Dmean、Dmin、Dmax);适形指数(CI);异质性指数(HI);平均肺剂量(MLD)、肺V10-V30及肺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率(NTCP);食管Dmean、V55及食管的早晚期正常组织并发症发生概率(NTCP);心脏V4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V5;食管V35;心脏的Dmean及NTCP;脊髓的Dmax及NTCP。结论:和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相比,调强计划能有效降低危及器官的高剂量区,尤其对靶区形状极不规则的肿瘤有了解决的方案,在保护正常组织器官方面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为靶区剂量提升创造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治疗计划 调强治疗计划 剂量学
下载PDF
Monaco计划系统和Pinnacle计划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剂量验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鄢佳文 高靖琰 +3 位作者 柏晗 刘旭红 潘香 朱思瑾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435-438,443,共5页
目的探讨Monaco计划系统和Pinnacle计划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中基于Arc CHECK模体进行剂量验证,并据此分析不同的参数下的剂量对比研究。方法选择40例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病理学分期为Ⅰa~Ⅱb期(UICC/AJCC2... 目的探讨Monaco计划系统和Pinnacle计划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中基于Arc CHECK模体进行剂量验证,并据此分析不同的参数下的剂量对比研究。方法选择40例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病理学分期为Ⅰa~Ⅱb期(UICC/AJCC2002分期)。依Monaco计划系统和Pinnacle计划系统各20例。设计计划用ArcCHECK模体进行验证。采用Gamma分析法在对比标准2%/3 mm、3%/3 mm、3%/5 mm条件下,比较两种计划系统验证通过率;采用DTA分析法,在对比标准3%/3 mm,比较两种计划系统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的通过率并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 Monaco计划系统的通过率高于Pinnacle计划系统;在Gamma分析法、标准2%/3 mm和3%/3 mm时,两种计划系统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比标准3%/5 mm时,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DTA距离符合度分析法下,两种计划系统的相对剂量和绝对剂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onaco计划系统和Pinnacle计划系统均能验证完成鼻咽癌VMAT的计划,Monaco计划系统较Pinnacle有着更高的验证通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CHECK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 鼻咽癌 剂量验证 Monaco计划系统 Pinnacle计划系统
原文传递
国外放射肿瘤物理师的教育现状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崔建国 柏晗 +2 位作者 刘旭红 潘香 赵彪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2954-2956,共3页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肿瘤放射治疗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从业的放射肿瘤物理师人数迅速增加,但总体质量不高、流失严重等问题也日益显现。本文分析了欧美国家在医学物理教育培训和准入方面的现状,针对当下我国放射肿瘤物理师建设...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肿瘤放射治疗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从业的放射肿瘤物理师人数迅速增加,但总体质量不高、流失严重等问题也日益显现。本文分析了欧美国家在医学物理教育培训和准入方面的现状,针对当下我国放射肿瘤物理师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1)医院应与高校或职校联合培养物理师;(2)适当提高准人门槛;(3)建立由政府机构认证的认证制度和职称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肿瘤物理师 医学物理教育培训 联合培养 准入 职称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