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电发电技术回收工业余热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振波 吴子华 +2 位作者 柏胜强 俞晓晓 谢华清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9-29,共11页
工业余热资源形式多样且总量巨大,节能潜力可观。利用热电发电技术将工业余热资源转化为电能,既能提升能源利用率又可以降低热污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介绍了工业中不同类型余热的分布占比情况和热电发电的基本原理,重点对... 工业余热资源形式多样且总量巨大,节能潜力可观。利用热电发电技术将工业余热资源转化为电能,既能提升能源利用率又可以降低热污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途径。介绍了工业中不同类型余热的分布占比情况和热电发电的基本原理,重点对热电发电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针对热电发电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工业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 热电发电技术 节能
下载PDF
高稳定W阻挡层的NbFeSb基半赫斯勒温差发电器件
2
作者 王雷 宋庆峰 +2 位作者 廖锦城 柏胜强 陈立东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9-526,共8页
半赫斯勒材料是兼具高性能和高稳定性的中高温热电材料,在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开发了适用于p型Nb_(0.86)Hf_(0.14)FeSb的阻挡层W。通过1073~1173 K的真空等温老化实验,研究了Nb_(0.86)Hf_(0.14)FeSb/W界面的扩散反应行为... 半赫斯勒材料是兼具高性能和高稳定性的中高温热电材料,在深空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开发了适用于p型Nb_(0.86)Hf_(0.14)FeSb的阻挡层W。通过1073~1173 K的真空等温老化实验,研究了Nb_(0.86)Hf_(0.14)FeSb/W界面的扩散反应行为和电输运性能。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发现界面发生了扩散反应并生成Fe-W反应层,反应层厚度与老化时间呈抛物线关系,表现为扩散控制过程,扩散激活能为211.1 kJ/mol。界面电阻率测试结果显示老化前后界面电阻率均小于1μΩ·cm^(2)。基于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制备了以W为阻挡层的NbFeSb基温差发电器件。在温差为744 K时,器件的最大转换效率达9.5%,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2.27 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发电器件 半赫斯勒 界面扩散阻挡层 NbFeSb
下载PDF
球磨制备硼/磷掺杂Si_(80)Ge_(20)材料及其热电性能
3
作者 陈啸 宋庆峰 柏胜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54-358,共5页
作为最重要的高温热电材料之一,SiGe合金的制备和性能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工作利用机械合金化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B和P掺杂的Si_(80)Ge_(20)合金,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电子扫描显微镜结合能谱仪技术对样品的物相进行分... 作为最重要的高温热电材料之一,SiGe合金的制备和性能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工作利用机械合金化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成功制备了B和P掺杂的Si_(80)Ge_(20)合金,并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电子扫描显微镜结合能谱仪技术对样品的物相进行分析表征,重点研究了B和P掺杂对Si_(80)Ge_(20)合金的电热输运性能影响。研究表明,B和P掺杂可有效优化材料载流子浓度,提升材料的电学性能;B掺杂能有效增强声子散射降低材料晶格热导率,因为电学性能的提升和热导率的降低,在1000 K时,Si_(80)Ge_(20)+2.0vol%B样品的zT值约达到1.01;不同含量P掺杂样品的zT值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基本维持不变,在1000 K时,Si_(80)Ge_(20)+2.0vol%P样品的zT值约为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锗合金 热电材料 晶格热导 机械合金化
下载PDF
同位素温差电池用高效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柏胜强 廖锦城 +1 位作者 夏绪贵 陈立东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2020年第6期525-535,共11页
同位素温差电池(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RTG)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深空探测领域获得长期应用。综述了同位素温差电池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介绍了高效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未来深空探测需求,提出同位素... 同位素温差电池(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RTG)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深空探测领域获得长期应用。综述了同位素温差电池的主要特点和关键技术,介绍了高效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最新研究进展,结合未来深空探测需求,提出同位素温差电池用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技术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温差电池 热电转换材料 热电发电器件
下载PDF
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5
作者 陈立东 熊震 柏胜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1-568,共8页
低维化和纳米化实现电、声输运特性的协同调控从而优化热电性能是当前热电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外混、原位复合等方式引入的纳米颗粒能散射具有中长波波长的声子从而降低材料的晶格热导率,同时纳米化有助于载流子在费米能级... 低维化和纳米化实现电、声输运特性的协同调控从而优化热电性能是当前热电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外混、原位复合等方式引入的纳米颗粒能散射具有中长波波长的声子从而降低材料的晶格热导率,同时纳米化有助于载流子在费米能级附近态密度的提高,纳米颗粒构成的界面所产生的界面势垒能有效过滤低能量载流子,从而增大赛贝克系数.纳米颗粒的含量、分散状态以及颗粒本征性质是设计高性能纳米复合热电材料的关键.对于不同材料体系,外部混合、原位氧化、分相析出等制备方法为实现微结构控制提供了可能.本文以几个典型材料体系为例介绍微结构调控提高材料热电性能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微结构调控对电、声输运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构 纳米复合 散射 综述
下载PDF
SPS快速烧结制备纳米结构Ti_5Si_3-TiC复合材料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连军 江莞 +2 位作者 柏胜强 王刚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436-1440,共5页
采用金属钛和碳化硅为初始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体快速烧结(SPS)技术制备了致密纳米结构的Ti5Si3-TiC复合材料.借助XRD、SEM和TEM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利用压痕法测定了其室温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利用SPS技术可在1... 采用金属钛和碳化硅为初始原料,采用放电等离子体快速烧结(SPS)技术制备了致密纳米结构的Ti5Si3-TiC复合材料.借助XRD、SEM和TEM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利用压痕法测定了其室温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利用SPS技术可在1260℃,保温8 min条件下使金属钛和碳化硅同步完成反应、烧结、致密化,生成Ti5Si3-TiC复合材料,并且晶粒细小,其中TiC晶粒尺寸<2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结构 原位反应烧结 复合材料
下载PDF
Yb_(0.3)Co_4Sb_(12)/Mo-Cu热电元件的界面结构与界面电阻 被引量:8
7
作者 唐云山 柏胜强 +3 位作者 任都迪 廖锦城 张澜庭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6-260,共5页
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实现阻挡层Ti-Al、过渡焊接层Ni与热电臂Yb0.3Co4Sb12的一体化烧结,使用Ag-Cu-Zn共晶合金完成热电元件Yb0.3Co4Sb12/Ti-Al/Ni与Mo-Cu电极的钎焊连接。扫描电镜(SEM)显示出Yb0.3Co4Sb12/Ti-Al/Ni/Ag-Cu-Zn/Mo-Cu... 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实现阻挡层Ti-Al、过渡焊接层Ni与热电臂Yb0.3Co4Sb12的一体化烧结,使用Ag-Cu-Zn共晶合金完成热电元件Yb0.3Co4Sb12/Ti-Al/Ni与Mo-Cu电极的钎焊连接。扫描电镜(SEM)显示出Yb0.3Co4Sb12/Ti-Al/Ni/Ag-Cu-Zn/Mo-Cu接头中各界面结合良好,无裂纹,成分分析发现Yb0.3Co4Sb12/Ti-Al界面存在Al Co、TiCo Sb及Ti Sb2等金属间化合物(IMC)。500℃下等温时效30 d后,Yb0.3Co4Sb12/Ti-Al界面处的金属间化合物厚度无明显变化;Ag-Cu-Zn/Ni界面处Cu、Zn扩散趋于稳定,Cu-Zn扩散层厚度达到约40μm。界面接触电阻测试结果表明,等温时效前后Yb0.3Co4Sb12/Ti-Al/Ni/Ag-Cu-Zn/Mo-Cu元件的界面接触电阻率均低于10μΩ·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元件 放电等离子烧结 钎焊 接触电阻率
下载PDF
Sm掺杂对Ca_3Co_4O_(9+δ)基化合物高温热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东立 陈立东 +1 位作者 柏胜强 李建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29-1333,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Ca3-xSmxCo4O9+δ(x=0,0.15,0.3和0.45)化合物粉体,并用SPS(Spark Plasma Sintering)烧结方法制备出相对密度>95%的块体材料.研究了Sm掺杂对其高温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位用Sm替代后材料的Seebeck系数...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Ca3-xSmxCo4O9+δ(x=0,0.15,0.3和0.45)化合物粉体,并用SPS(Spark Plasma Sintering)烧结方法制备出相对密度>95%的块体材料.研究了Sm掺杂对其高温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a位用Sm替代后材料的Seebeck系数和电阻率都增大,热导率降低.当Sm的掺杂量为10%(即 x=0.3)时可获得最佳的热电性能,1000K时它的ZT值可达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EBECK系数 热电材料 品质因子
下载PDF
高填充量Ba_xEu_yCo_4Sb_(12)方钴矿热电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吴汀 柏胜强 +1 位作者 史迅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利用熔融法和等离子放电烧结(SPS)制备单相双原子填充BaxEuyCo4Sb12方钴矿材料并测试其高温热电性能。实验发现,在高填充量下(x+y>40%),材料在高温时具有高的功率因子(>60 W/(cm K2))。在方钴矿的晶格空洞中同时引入Ba和Eu两种填... 利用熔融法和等离子放电烧结(SPS)制备单相双原子填充BaxEuyCo4Sb12方钴矿材料并测试其高温热电性能。实验发现,在高填充量下(x+y>40%),材料在高温时具有高的功率因子(>60 W/(cm K2))。在方钴矿的晶格空洞中同时引入Ba和Eu两种填充原子,能增强晶格声子散射,从而大幅降低方钴矿的晶格热导。实验证实,BaxEuyCo4Sb12体系的晶格热导显著降低,其室温晶格热导最低达1.7 W/(m K)。与此对应的是双原子填充BaxEuyCo4Sb12方钴矿材料的热电优值(ZT值)明显增大,其中Ba0.19Eu0.23Co4Sb12的ZT值在850 K时达到了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 填充方钴矿 输运性能
下载PDF
Te掺杂对Sr_yCo_4Sb_(12-x)Te_x化合物热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雪盈 柏胜强 +2 位作者 李小亚 周燕飞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3-807,共5页
采用熔融法结合SPS烧结技术合成了SryCo4Sb12-xTex化合物,并探讨了Te掺杂对化合物热电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及EPMA确定了相组成及化学成分,并测试了材料的高温热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虽然Te掺杂降低了Sr在CoSb3中的填充量,但是与具有相近S... 采用熔融法结合SPS烧结技术合成了SryCo4Sb12-xTex化合物,并探讨了Te掺杂对化合物热电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及EPMA确定了相组成及化学成分,并测试了材料的高温热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虽然Te掺杂降低了Sr在CoSb3中的填充量,但是与具有相近Sr填充量的基体相比,Te掺杂提高了材料的载流子浓度和电导率,同时也提高了塞贝克系数;Te掺杂由于引入了电子-声子散射,进一步降低了材料的晶格热导率,并且随着Te掺杂量的增加,晶格热导率的降低幅度提高;对x=0.05的样品Sr0.18Co4Sb11.95Te0.05,在850K时,材料的最大ZT值接近1.0,与具有相近填充量的基体材料相比,ZT值提高了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掺杂 SryCo4Sb12-xTex化合物 热电传输性能
下载PDF
尾气发电用热交换器的传热流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红亮 汤晓英 +3 位作者 姚建平 肖颷 薛小龙 柏胜强 《节能技术》 CAS 2015年第1期13-16,共4页
汽车尾气压力约0.3~0.5 MPa,温度约500~700℃,有大量热能可资利用。回收尾气热量的换热器效率低,使得目前汽车尾气热电发电的容量和综合效率(发电功率与尾气热量之比)低,制约了热电发电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对于尾气换热器的内部结构,以... 汽车尾气压力约0.3~0.5 MPa,温度约500~700℃,有大量热能可资利用。回收尾气热量的换热器效率低,使得目前汽车尾气热电发电的容量和综合效率(发电功率与尾气热量之比)低,制约了热电发电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对于尾气换热器的内部结构,以Inclined plate为比较基准,在Serial A基础上改变挡板并在璧面上增加翅片得到Serial B,而在Serial B基础上增加翅片与侧面壁面之间的间隙获得Serial C。采用CFD工具建立了热交换器的四种结构模型,在相同的边界条件下模拟了流体的温度场、流场。结果表明郊区工况下,Inclined plate和Serial A结构换热量和压降均比较低,Serial B和Serial C结构则分别达到了2 495 W和2 415 W。同时,二者的压力损失分别为70 416 Pa和59 138 Pa,即Serial B比Serial C的压力损失增大了19%,而换热量仅仅增加了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气热交换器 热电发电 换热量 压降 CFD
下载PDF
P型Sr_(0.5)Co_(4-x)Fe_xSb_(12)化合物的制备及高温热电性能
12
作者 赵雪盈 陈立东 +2 位作者 柏胜强 裴艳中 李小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415-418,共4页
采用熔融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合成了P型填充方钴矿化合物Sr_(0.5)Co_(4-x)Fe_xSb_(12),并研究了Fe掺杂对该化合物高温热电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探针(EPMA)表征了化合物的物相及化学成分,在300~850 K温度范... 采用熔融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合成了P型填充方钴矿化合物Sr_(0.5)Co_(4-x)Fe_xSb_(12),并研究了Fe掺杂对该化合物高温热电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探针(EPMA)表征了化合物的物相及化学成分,在300~850 K温度范围内测试了化合物的电导率、赛贝克系数和热导率,采用Van de Pauw方法测试了化合物的室温载流子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的主要相组成为Sr_(0.5)Co_(4-x)Fe_xSb_(12)方钴矿相,同时含有少量FeSb_2和CoSb_2杂质相。化合物的赛贝克系数均为正值,表明为空穴导电。随着Fe掺杂量的增加,化合物的载流子浓度及电导率增加,赛贝克系数降低,晶格热导率降低,最小室温晶格热导率为1.97 Wm^(-1)K^(-2)。对于化合物Sr_(0.52)Co_(2.32)Fe_(1.68)Sb_(12),在850K时获得的最大热电性能指数ZT约为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掺杂 填充方钴矿化合物 热电性能
下载PDF
方钴矿热电材料/Ti_(88)Al_(12)界面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骐昊 廖锦城 +4 位作者 唐云山 顾明 刘睿恒 柏胜强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89-894,共6页
热电器件的界面稳定性是决定其服役可靠性和寿命的关键因素。对于方钴矿热电器件,为了抑制高温电极与方钴矿材料之间的相互扩散,需要在两者之间加入阻挡层。本工作选用Ti_(88)Al_(12)作为阻挡层,利用一步法热压烧结制备n型Yb_(0.3)Co_4S... 热电器件的界面稳定性是决定其服役可靠性和寿命的关键因素。对于方钴矿热电器件,为了抑制高温电极与方钴矿材料之间的相互扩散,需要在两者之间加入阻挡层。本工作选用Ti_(88)Al_(12)作为阻挡层,利用一步法热压烧结制备n型Yb_(0.3)Co_4Sb_(12)/Ti_(88)Al_(12)/Yb_(0.3)Co_4Sb_(12)和p型CeFe3.85Mn0.15Sb12/Ti_(88)Al_(12)/CeFe3.85Mn0.15Sb12样品,研究Ti_(88)Al_(12)阻挡层与热电材料间的界面接触电阻率及微结构在加速老化实验中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老化条件下,n型样品的界面接触电阻率增加速度比p型样品慢,其激活能分别为84.1 k J/mol和68.8 k J/mol。对于n型样品,由元素扩散反应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中间层的增长及最终AlCo/TiCoSb层的开裂是导致界面接触电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p型热电材料与Ti_(88)Al_(12)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加速了p型样品中界面裂纹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钴矿 界面稳定性 阻挡层 接触电阻率
下载PDF
热电发电器件与应用技术:现状、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30
14
作者 张骐昊 柏胜强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9-293,共15页
热电发电技术在特种电源、绿色能源、环境能量收集与工业余热发电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热电材料zT值的纪录不断被刷新,为热电器件应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热电应用技术远滞后于热电材料科学的发展,特别... 热电发电技术在特种电源、绿色能源、环境能量收集与工业余热发电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热电材料zT值的纪录不断被刷新,为热电器件应用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热电应用技术远滞后于热电材料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热电发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仍面临着技术瓶颈和挑战。本文介绍了热电器件设计与集成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着重总结了器件集成中的界面结构设计与优化、电极连接与器件一体化制备技术、器件服役性能与寿命评价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分析和展望了热电发电技术规模化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发电器件 设计与集成 界面优化 服役性能 失效机制 综述
下载PDF
CoSb_3基方钴矿热电材料保护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包鑫 柏胜强 +3 位作者 吴子华 吴汀 顾明 谢华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4-790,共7页
热电转换技术可以利用固体中载流子输运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该技术具备无污染、无传动、无噪声等一系列优势。在太阳能光热复合发电、工业生产余废热回收利用等方面都极具潜力,为缓解环境及能源压力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热电... 热电转换技术可以利用固体中载流子输运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的相互转换,该技术具备无污染、无传动、无噪声等一系列优势。在太阳能光热复合发电、工业生产余废热回收利用等方面都极具潜力,为缓解环境及能源压力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热电转换技术的性能通过无量纲优值ZT来衡量,ZT=S^2σT/κ,其中S是塞贝克系数,σ是电导率,T是绝对温度,κ是热导率。但目前热电器件转换与普通热机发电效率存在较大的差距,相对较低的转换效率是由于材料热电转换性能较低,即ZT优值较低导致。理论研究表明,热电材料ZT优值达到1以上就具备了商业应用价值。作为典型电子晶体-声子玻璃热电材料之一,锑化钴(CoSb_3)基方钴矿热电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在过去20多年被广泛研究。填充、掺杂、纳米复合等方式能有效提升CoSb_3基热电材料的性能,其ZT值从CoSb_3二元方钴矿的0.5左右提升到了填充方钴矿的1.7~2.0。CoSb_3基方钴矿成为了最具潜力的中温区(500~850 K)的发电热电材料之一,CoSb_3基方钴矿热电器件的设计、集成、服役行为也随之展开。相关研究显示,CoSb_3基方钴矿热电转换器件在高温服役过程中,材料的劣化(如材料的氧化,元素的升华以及服役期间界面扩散等)会导致整个器件性能的降低,严重阻碍了方钴矿材料的商业化应用。打破限制CoSb_3基方钴矿器件实际应用的技术壁垒,扩大其应用领域,解决CoSb_3基方钴矿材料本身高温劣化性问题是当前方钴矿器件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CoSb_3基方钴矿热电材料的氧化、Sb元素升华等导致材料及器件失效的主要形式和各种CoSb_3基方钴矿热电材料保护涂层的最新研究进展,如金属类涂层Ti、Mo、Pt等,非金属类涂层玻璃、陶瓷、气凝胶等,以及复合涂层对方钴矿基材料的保护性能,以期为CoSb_3基方钴矿热电器件材料劣化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在热电器件实际服役中,各种热电材料都存在元素升华的现象,并且这些材料在氧分压过高的环境中工作同样面临着氧化问题,该综述对其他热电材料的保护、延长热电器件的使用寿命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方钴矿 高温防护涂层 锑化钴(CoSb3) 失效 复合涂层
下载PDF
Fe/Bi_(0.5)Sb_(1.5)Te_(3)热电元件高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旭 顾明 +4 位作者 廖锦城 宋庆峰 史迅 柏胜强 陈立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热电元件的界面高温稳定性是决定热电器件服役性能和应用前景的重要因素,而阻挡层和热电材料之间的界面扩散和界面电阻则是评价热电元件高温稳定性的主要标准。为了进一步提升P型碲化铋热电器件的界面稳定性,本研究采用高通量筛选的方... 热电元件的界面高温稳定性是决定热电器件服役性能和应用前景的重要因素,而阻挡层和热电材料之间的界面扩散和界面电阻则是评价热电元件高温稳定性的主要标准。为了进一步提升P型碲化铋热电器件的界面稳定性,本研究采用高通量筛选的方法选定适用于P型碲化铋的Fe阻挡层材料。通过一步烧结的方法制备了Fe/P-BT的热电元件,并系统研究了高温加速老化实验下的Fe/P-BT的界面微观结构的演变和界面电阻率的稳定性。在老化过程中,Fe/P-BT的界面连接良好且Fe-Sb-Te的三元扩散层的成分基本不变。扩散层厚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生长激活能为199.6 kJ/mol。Fe/P-BT的界面电阻率较小且随着老化时间延长缓慢增大,在350℃老化16 d后仍然低于10μΩ·cm^(2)。基于界面扩散动力学的寿命预测表明Fe可以用作Bi_(0.5)Sb_(1.5)Te_(3)热电元件的阻挡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元件 碲化铋 阻挡层 界面扩散 界面电阻率
下载PDF
Module-level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17
作者 Kang Zhu Shengqiang Bai +1 位作者 Hee Seok Kim Weishu Liu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9-47,共9页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provides us the unique capability to explore the deep space and holds promise for harvesting the waste heat and providing a battery-free power supply for IoTs.The past years have witnes...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provides us the unique capability to explore the deep space and holds promise for harvesting the waste heat and providing a battery-free power supply for IoTs.The past years have witnessed massive progress in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while the module-level development is still lagged behind.We would like to shine some light on the module-level desig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ors(TEGs).In the module-level design,we review material selection,thermal management,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structural parameters.We also look into the module-level characterization,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on the heat flux measurement.Finally,the challenge in the optimal design and reliabl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ors is discussed,together with a calling to establish a standard test proced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ELECTRIC module-level design CHARACTERIZATION
原文传递
CoSb_3/C_(60)复合材料的固相反应合成和热电性能 被引量:14
18
作者 史迅 陈立东 +1 位作者 柏胜强 唐新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69-1473,共5页
用固相反应法和脉冲电流直接通电烧结法制备了CoSb3 C6 0 复合材料 ,其组分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确定 ,SEM分析表明C6 0 颗粒是均匀地分布在CoSb3基体中 .在 30 0— 80 0K范围内测量了材料的电导率、赛贝克系数和热导率 ,研究了纳米颗粒... 用固相反应法和脉冲电流直接通电烧结法制备了CoSb3 C6 0 复合材料 ,其组分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法确定 ,SEM分析表明C6 0 颗粒是均匀地分布在CoSb3基体中 .在 30 0— 80 0K范围内测量了材料的电导率、赛贝克系数和热导率 ,研究了纳米颗粒的尺寸和分布状态对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 .外加的C6 0 纳米颗粒在高温时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晶格热导率 ,而对电传输性能影响较小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能 .与CoSb3相比 ,CoSb3+6 5 4 %C6 0复合材料的ZT值提高了 4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贝克系数 热导率 固相反应 声子散射 热电转换技术 方钴矿化合物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碲化铋基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19
作者 陈立东 蒋俊 柏胜强 《科技开发动态》 2004年第9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碲化铋基 热电材料 制备方法 多晶棒
原文传递
Cu2Se类液态热电材料扩散阻挡层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仲夫 顾明 +5 位作者 仇鹏飞 邵笑 任都迪 史迅 柏胜强 陈立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2-1359,共8页
首先选用Mo作为Cu2Se的扩散阻挡层材料,通过一步法热压烧结制备了Cu2Se/Mo/Cu2Se三明治结构样品,发现Cu2Se/Mo异质界面具有极低的界面接触电阻率。但是,Cu2Se/Mo界面结合强度较差,不利于器件的长时间稳定工作。随后,通过在Mo层中引入活... 首先选用Mo作为Cu2Se的扩散阻挡层材料,通过一步法热压烧结制备了Cu2Se/Mo/Cu2Se三明治结构样品,发现Cu2Se/Mo异质界面具有极低的界面接触电阻率。但是,Cu2Se/Mo界面结合强度较差,不利于器件的长时间稳定工作。随后,通过在Mo层中引入活性元素Mn,利用Mn在Cu2Se中易于扩散的特点,在保持极低界面接触电阻率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异质界面的结合强度。高温长时间老化后,Cu2Se/Mo-Mn界面仍然保持良好的界面结合和低的界面接触电阻率。表明Mo-Mn金属混合相是与Cu2Se材料相匹配的扩散阻挡层,可用以开发具有良好服役性能的Cu2Se基热电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液态热电材料 阻挡层 接触电阻率 抗拉伸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