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球结膜下注射治疗青光眼术后失败的滤过泡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柯东荣 陈宋宏 +1 位作者 林楷生 徐柔花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3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的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5例(25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者,行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球结膜下注射,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治疗前平均眼压26.5...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的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5例(25只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者,行针刺分离联合干扰素α-2b(IFNα-2b)球结膜下注射,随访观察6~12个月。结果:治疗前平均眼压26.5mmHg,治疗后6个月平均眼压16.5mmHg,其中眼压降至10.5~20mmHg并形成功能性滤过泡者22只眼(88%)。结论:针刺分离联合IFNα-2b球结膜下注射对早期滤过泡功能丧失者,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且操作简便、安全、无严重并发症。早期发现和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滤过泡失败 干扰素Α-2B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柯东荣 陈宋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8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61例外伤性白内障,分别采用白内障一期和二期摘除、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术共56眼,经随访3~12个月,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一期白内障...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7月~2005年7月收治的61例外伤性白内障,分别采用白内障一期和二期摘除、人工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术共56眼,经随访3~12个月,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一期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7眼,术后矫正视力在0.06 ̄0.8之间,其中0.1以上31眼,0.3 ̄0.8者22眼,二期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和单纯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19眼,术后视力在0.12~1.0之间,其中0.3~1.0者17眼。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组的并发症较一期手术组少而轻。结论二期人工晶体植入组效果较好,对于后囊裂开,眼后段情况不明者,不要一期植入人工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 植入术 时机 效果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81例手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柯东荣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总结外伤性白内障81例(81眼)。对其中76例行白内障一期和二期摘出、人工晶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术(5眼因眼球破裂伤严重,放弃人工晶状体植入)。经随访3~12个月,对其效果...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治疗时机,术式选择及其效果。方法总结外伤性白内障81例(81眼)。对其中76例行白内障一期和二期摘出、人工晶状体一期或二期植入术(5眼因眼球破裂伤严重,放弃人工晶状体植入)。经随访3~12个月,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一期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46眼,术后视力在0.06~0.8之间;其中7眼0.06~0.08,11眼0.1~0.25,12眼0.3~0.4,16眼0.5~0.8,其中0.3~0.8共28眼。占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60.87%,二期自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单纯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0眼,术后视力在0.2~1.0之间,其中0.3~1.0者28眼。占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93.33%。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组的并发症较一期手术组少而轻。结论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较好,对于后囊裂开,眼后段情况不明者,不要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外伤性 晶状体 人工 手术时机 效果
下载PDF
改良睫状体剥离术联合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4
作者 柯东荣 方晓源 +1 位作者 谢龙发 陈隆习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2-63,共2页
目的 探讨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睫状体剥离术联合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治疗 8例难治性青光眼。结果  8例均取得控制眼压的效果 ,不需药物治疗。随访 3月~ 2年 ,眼压均控制在 2 1mmHg以下。结论 ... 目的 探讨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睫状体剥离术联合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治疗 8例难治性青光眼。结果  8例均取得控制眼压的效果 ,不需药物治疗。随访 3月~ 2年 ,眼压均控制在 2 1mmHg以下。结论 本手术方法的降压途径不同于滤过性手术 ,用于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睫状体剥离术 玻璃体抽吸术
下载PDF
睫状体剥离硅胶条置入联合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5
作者 柯东荣 陈宋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5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睫状体剥离硅胶条置入术联合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治疗13例难治性青光眼进行总结.结果13例全部取得控制眼压的效果,不需药物治疗.随访1~12年,眼压均控制在21mmHg以下.结论本...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睫状体剥离硅胶条置入术联合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治疗13例难治性青光眼进行总结.结果13例全部取得控制眼压的效果,不需药物治疗.随访1~12年,眼压均控制在21mmHg以下.结论本术式的降眼压途经不同于滤过性手术,用于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青光眼 睫状体剥离 硅胶条置入
下载PDF
无晶状体性恶性青光眼的联合手术治疗
6
作者 柯东荣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性恶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9例(9只眼)无晶状体性恶性青光眼患者采用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联合改良式睫状体分离术进行治疗。结果 9例(9只眼)均可控制眼压,随访6个月~2年,眼压<20.55mmHg。术后7... 目的探讨无晶状体性恶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9例(9只眼)无晶状体性恶性青光眼患者采用玻璃体抽吸、前房注气联合改良式睫状体分离术进行治疗。结果 9例(9只眼)均可控制眼压,随访6个月~2年,眼压<20.55mmHg。术后7只眼视力均有所提高,2只眼无变化。结论无晶状体性恶性青光眼采用联合手术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无晶状体眼 睫状环阻滞 联合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宋宏 柯东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34例(134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时机、术后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伤后2周内Ⅰ期植入35例,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51例,Ⅱ期植入48例。术后矫正视力:伤...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对134例(134眼)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时机、术后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伤后2周内Ⅰ期植入35例,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51例,Ⅱ期植入48例。术后矫正视力:伤后2周内Ⅰ期植入视力差,分别与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和Ⅱ期植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与Ⅱ期植入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发症:伤后2周内Ⅰ期植入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与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和Ⅱ期植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2周后Ⅰ期植入较Ⅱ期植入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外伤性白内障者患者,应争取Ⅰ期植入术,但应掌握好适应证,最好是炎症得到控制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年治疗随访观察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3
8
作者 罗丽勇 柯东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19-1120,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散瞳检查眼底,共有88例147眼为无视网膜病变或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定期门诊随访详查眼底及检测...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与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和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散瞳检查眼底,共有88例147眼为无视网膜病变或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定期门诊随访详查眼底及检测血糖水平,适时采取光动力学治疗及手术治疗。结果5年后随访观察眼底,发现有15眼进展至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中在血糖控制满意组的84眼中有3眼,占3.57%,而在血糖控制不满意组的63眼中有12眼,占19.0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并且与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好坏有密切关系。适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能减少视力丧失,适时行手术治疗能有效地提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 防治措施 血糖 眼底 DR
下载PDF
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陈宋宏 柯东荣 +1 位作者 林辉龙 方晓源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4-935,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减少滤过泡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式。方法将323例青光眼患者(363眼)随机分组进行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162例183眼)与传统小梁切除术(161例180眼)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3~6年随访,角... 目的探讨一种减少滤过泡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的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式。方法将323例青光眼患者(363眼)随机分组进行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162例183眼)与传统小梁切除术(161例180眼)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3~6年随访,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瘢痕形成小,眼压控制满意,并发症少。结论角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远期效果好的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角膜切口 小梁切除 滤过泡瘢痕
下载PDF
前房内麻醉在内眼手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罗丽勇 柯东荣 方晓源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4-584,共1页
目的 总结 33例 33眼内眼手术应用前房内麻醉的效果。方法 术前以 1 %地卡因每间隔 5分钟滴眼共 3次。开睑后以三角形剃须刀片或钻石刀在 3点钟位或 9点钟位近角膜缘处透明角膜上做前房穿刺 ,向前房内注入 0 5 %利多卡因 0 2ml。结... 目的 总结 33例 33眼内眼手术应用前房内麻醉的效果。方法 术前以 1 %地卡因每间隔 5分钟滴眼共 3次。开睑后以三角形剃须刀片或钻石刀在 3点钟位或 9点钟位近角膜缘处透明角膜上做前房穿刺 ,向前房内注入 0 5 %利多卡因 0 2ml。结果 前房内注药 1 0秒种后即发挥麻醉效果 ,达到完全无痛目的 ,麻醉维持时间 30分钟以上 ,无发生不良副作用及并发症。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得当 ,前房内麻醉安全、简便、效果好 ,而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球后、球周麻醉可能引起的视神经损伤或误穿眼球等严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房内麻醉 内眼手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