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基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柯屹峰 郝瑞 张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又称为VonRecklinghausen病,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率为1/3000~1/3500,其发病与NF1基因的缺失有关。近年来对NF遗传和基因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基因连... 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又称为VonRecklinghausen病,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分化异常而导致多系统损害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病率为1/3000~1/3500,其发病与NF1基因的缺失有关。近年来对NF遗传和基因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基因连锁和"定点克隆"技术获得了该病基因序列、突变及其表达信息。对近年在NF1基因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成果、NF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NF1基因的异常表达、该病基因型和表现性的关系、基因的易突变区域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 遗传学 基因学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复制衰老在眼部衰老改变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柯屹峰 陈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4-237,共4页
复制衰老最早是在体外培养的3个月人胚肺二倍体细胞中发现的一种细胞状态,它不同于细胞死亡和凋亡,被认为是体内许多年龄相关性疾病的病因。复制衰老与体外培养的细胞衰老改变有密切关系,但复制衰老与眼部组织的关系尚未明了。就复制衰... 复制衰老最早是在体外培养的3个月人胚肺二倍体细胞中发现的一种细胞状态,它不同于细胞死亡和凋亡,被认为是体内许多年龄相关性疾病的病因。复制衰老与体外培养的细胞衰老改变有密切关系,但复制衰老与眼部组织的关系尚未明了。就复制衰老与角膜、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制衰老 晶状体上皮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端粒酶 Β-半乳糖苷酶
下载PDF
中晚期青光眼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体会 被引量:7
3
作者 唐卫华 柯屹峰 +3 位作者 欧阳君 周兵 廖文江 刘贤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第3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抗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135例(180只眼),随机分为2组,术后即予药物治疗。对照组66例(90只眼)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组69例(90只眼)在对照组治疗基...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功能的作用。方法收集抗青光眼术后眼压控制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135例(180只眼),随机分为2组,术后即予药物治疗。对照组66例(90只眼)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组69例(90只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复明片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以视力、视野为指标评价疗程结束时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视功能改善显效率为67.8%,对照组为35.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眼压控制的前提下,将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抗青光眼术后早期,可改善患眼的视功能,效果好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中西医结合 葛根素 复明片
下载PDF
激光联合新型硅胶管治疗泪道阻塞237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卫华 柯屹峰 +3 位作者 欧阳君 周兵 廖文江 刘贤升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泪道激光 硅胶管 治疗 泪囊鼻腔吻合 2009年 慢性泪囊炎 阻塞部位
下载PDF
高度近视患者房水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薛敏 任新军 +3 位作者 柯屹峰 刘巨平 范小娥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8-504,共7页
目的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高度近视患者房水中的蛋白质组谱。方法纳入2019年1—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于白内障手术中用1 ml注射器采集伴或不伴高度近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标本各34例34眼(每例100μl),分别作为高度... 目的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高度近视患者房水中的蛋白质组谱。方法纳入2019年1—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于白内障手术中用1 ml注射器采集伴或不伴高度近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标本各34例34眼(每例100μl),分别作为高度近视白内障组和单纯白内障组。各组分别选取16例16眼房水标本,采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并比较,采用非标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得到2个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将生物大数据用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和信号转导通路。各组分别选取18例18眼房水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质谱检测结果的扩大样本量验证。结果高度近视白内障组房水标本平均蛋白质量浓度为(1134.91±104.78)ng/L,明显高于单纯白内障组的(706.71±85.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77,P<0.01)。2个组患者房水标本中共鉴定出463个可定量蛋白质,其中8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包括49个表达上调蛋白和37个表达下调蛋白。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类主要包括蛋白结合活性调节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载体蛋白、细胞间信号分子、蛋白质修饰酶等,分别占32.70%、14.50%、9.10%、9.10%和7.3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86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补体激活及其调节、急性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组织重塑等生物学过程。其中21个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15个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8个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ELISA结果表明,随机选取的3个差异表达蛋白在2个组之间表达变化趋势均与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与单纯白内障之间房水蛋白质表达谱有显著变化,高度近视与炎症和免疫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非标记 蛋白质组学 房水 病理机制
下载PDF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范小娥 柯屹峰 +1 位作者 任新军 李筱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03-810,共8页
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玻璃体再出血(PVH)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9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PPV治疗的PDR伴玻璃体积血(VH)患者1848例1848眼... 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玻璃体再出血(PVH)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9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PPV治疗的PDR伴玻璃体积血(VH)患者1848例1848眼,其中男979眼,女869眼;平均年龄(55.72±10.39)岁。所有患眼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通道PPV。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379.34±231.28)d。按PPV术后是否发生PVH分为PVH组和无PVH组,再根据PVH发生时间分为早期PVH组和晚期PVH组。1848例1848眼中PPV后发生PVH 170眼,占9.19%,其中早期PVH 30眼,晚期PVH 140眼,发生时间为术后6~450 d。纳入统计分析的基线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手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眼部因素包括术前是否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3 d是否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晶状体状态、是否合并虹膜新生血管(NVI)等;手术因素包括术中是否发现视盘新生血管(NVD)伴出血、是否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结束时是否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等。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R伴VH患者PPV术后PVH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40,P<0.01)、术前高HbA1c水平(OR=1.878,P<0.01)、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OR=8.310,P<0.01)、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OR=3.030,P=0.019)、糖尿病病程(OR=1.044,P<0.01)、高血压病史(OR=1.802,P<0.01)、合并肾脏或心脑血管疾病(OR=18.377,P<0.01)、术前合并NVI(OR=7.488,P<0.01)、未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OR=1.628,P=0.023)、NVD伴出血(OR=2.691,P<0.01)、术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OR=0.181,P<0.01)、术毕玻璃体腔无菌空气填充(OR=1.901,P=0.024)与PVH相关。早期PVH组和晚期PVH组术前基线、眼部和手术因素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龄、术前高HbA1c、合并RVO、糖尿病饮食控制治疗、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合并肾脏或心脑血管疾病、术前合并NVI、未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NVD伴出血、术毕未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术毕玻璃体腔无菌空气填充是PDR伴VH患者PPV术后发生PV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科学 玻璃体切割术/不良反应 玻璃体再出血/病因学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7
7
作者 黑凯文 张珑俐 +1 位作者 柯屹峰 李筱荣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是病理性近视的一大威胁视力的并发症,作为近视性黄斑病变的附加病变之一,其诊断和治疗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最近数十年,治疗的目的已从防止视力的丧失向恢复下降的视力转变。PM-CNV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复...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是病理性近视的一大威胁视力的并发症,作为近视性黄斑病变的附加病变之一,其诊断和治疗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最近数十年,治疗的目的已从防止视力的丧失向恢复下降的视力转变。PM-CNV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复杂多因素的。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有助于其诊断,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检测复杂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可用于帮助作出治疗决定。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现已成为PM-CNV的一线治疗,临床实践中多采用3+PRN或1+PRN方案,两种方案均有效。PM-CNV基线病变大小、病变的位置、黄斑脉络膜厚度、视网膜萎缩的发展和扩大以及发病年龄被认为是PM-CNV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药物前结膜囊培养结果分析
8
作者 任新军 柯屹峰 +3 位作者 谭亮章 Emmanuel Eric Pazo 栗勇涛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92,共6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IVI)前不同方式预防感染后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的变化差异。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IVI中心接受IVI药物治疗的眼底疾病患者1200例纳入研究。按照IVI前3、1 d抗...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IVI)前不同方式预防感染后结膜囊微生物培养阳性率的变化差异。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2021年7月至2023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IVI中心接受IVI药物治疗的眼底疾病患者1200例纳入研究。按照IVI前3、1 d抗生素眼液点眼(前3 d、前1 d)、治疗前不使用抗生素眼液(前0)和IVI前3 min、30 s聚维酮碘(PVI)眼局部消毒将患者随机分为6组:前3 d抗生素+3 min PVI组、前1 d抗生素+3 min PVI组、前0+3 min PVI组、前3 d抗生素+30 s PVI组、前1 d抗生素+30 s PVI组、前0+30 s PVI组,每组均为200例。IVI前进行结膜囊微生物采样培养,比较各组阳性率差异。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200例患者中,男性566例,女性634例;年龄(62.59±13.44)岁。糖尿病、高血压分别为397、482例。IVI次数(2.35±2.34)次。IVI前结膜囊培养阳性64例。各组患者年龄(F=1.468)、性别构成比(χ^(2)=2.876)、糖尿病例数(χ^(2)=10.002)、高血压例数(χ^(2)=6.019)、IVI次数(χ^(2)=4.507)、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χ^(2)=6.27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IVI前抗生素应用时长为分层因素,不同IVI前抗生素应用时长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4,P=0.520,合并比值比(OR)=0.819,95%可信区间(CI)0.493~1.360]。以PVI应用时长为分层因素,不同PVI消毒时间组结膜囊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合并OR=1.000,95%CI 0.503~1.988)。结论IVI前0.5%PVI作用30 s可达到抑制结膜囊微生物菌落生长的作用;IVI前眼局部抗生素眼液的应用不能降低结膜囊细菌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药 结膜囊微生物培养 聚维酮碘 眼内炎
原文传递
蓝光诱导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复制衰老 被引量:6
9
作者 柯屹峰 陈松 郝瑞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 探讨蓝光光照强度、时间与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复制衰老的关系。方法 将36只鼠龄12-14周的Wistar大鼠置于悬有波长为(450±10) nm的医用蓝光灯管的自制光照架中。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大鼠,1组:无光照对照组;2... 目的 探讨蓝光光照强度、时间与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复制衰老的关系。方法 将36只鼠龄12-14周的Wistar大鼠置于悬有波长为(450±10) nm的医用蓝光灯管的自制光照架中。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大鼠,1组:无光照对照组;2组:自然光照组;3组:500 lx光照组;4组:1000 lx光照组。每组按照照射时间再分为1、2、3个月组3个亚组,分别在1、2、3个月时行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取出眼球,将右眼球行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左眼球行冰冻切片,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方法观察RPE细胞染色阳性情况。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光照强度组、不同光照时间组大鼠RPE 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0.309,55.016;P=0.000);组间两两比较,除1组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154),其它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单一光照强度条件下,除1组大鼠RPE细胞SA-β-Gal染色阳性细胞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897),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单一时间条件下,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同一蓝光光照强度下,随着时间的增加大鼠视网膜RPE细胞逐渐出现复制衰老改变;同一时间条件下,随光照强度增加大鼠视网膜RPE细胞也逐渐出现复制衰老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刺激/副作用 色素上皮 眼/细胞学 细胞衰老/生理学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眼眶绿色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柯屹峰 张虹 宋国祥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11-814,共4页
目的总结眼眶绿色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临床诊断为眼眶绿色瘤患者的病例资料17例,对其临床症状、眼部体征、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眼眶绿色瘤好发于男性,多见于14岁... 目的总结眼眶绿色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临床诊断为眼眶绿色瘤患者的病例资料17例,对其临床症状、眼部体征、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眼眶绿色瘤好发于男性,多见于14岁以下青少年和儿童,多以眼球突出、眶区肿物就诊。B超检查16例,主要表现为位于眶外上和外下方的形状不规则肿物,边界清楚,呈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5例,主要表现为病变内丰富的红蓝血流信号。CT扫描11例,主要表现为位于外上或外下方、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肿物,密度均匀,少有骨破坏。实验室检查17例,多伴白细胞增高,血涂片可见大量幼稚细胞的血液系统改变。16例病例确诊后转儿科或血液科进行化疗,有随访资料者4例,其中2例3个月后死亡。结论眼眶绿色瘤易误诊为横纹肌肉瘤等儿童时期眼眶恶性肿瘤,确诊需结合多种影像学检查及全身血液学检查,治疗以放、化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肿瘤 内瘤 髓样 预后
原文传递
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模式成立前后真实世界研究大数据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亮章 任新军 +4 位作者 柯屹峰 刘巨平 高飞 刘守宽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1-458,共8页
目的对比分析一站式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以下简称为玻璃体腔注药)中心成立前后真实世界中玻璃体腔注药的应用情况和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成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 目的对比分析一站式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以下简称为玻璃体腔注药)中心成立前后真实世界中玻璃体腔注药的应用情况和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成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眼底疾病患者4015例465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146例,女性1869例。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wAMD)968例1090只眼;糖尿病黄斑水肿(DME)654例855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980例1158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916例930只眼;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275例294只眼;其他眼底疾病222例332只眼。共计注射13796针抗VEGF药物。将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玻璃体腔注药中心成立前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1252例1403只眼作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玻璃体腔注药中心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2763例3256只眼作为观察组。对比观察对照组、观察组玻璃体腔注药的总体针数、按疾病分类后每种疾病接受抗VEGF药物治疗的分布状态、选择3+按需治疗(PRN)方案的比例、不同抗VEGF药物的临床应用分布,同时使用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等待时间和就医体验。两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4659只眼13796针抗VEGF药物中,对照组1403只眼4762针,每只眼注射(3.39±3.78)针;观察组3256只眼9034针,每只眼注射(2.78±2.27)针。两组患眼平均注射针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0,P<0.001)。对照组、观察组患眼中,wAMD者分别注射1728、2705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5.14±4.56)、(3.59±2.45)针;DME者分别注射982、2038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4.36±4.91)、(3.24±2.77)针;RVO-ME者分别注射942、2179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3.98±3.71)、(3.14±2.15)针;PM-CNV者分别注射291、615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3.31±2.63)、(2.99±1.69)针;DR者分别注射683、1029针,平均每只眼分别注射(1.60±1.26)、(1.41±1.05)针。对照组、观察组患眼中接受3+PRN治疗方案者,wAMD分别为223(66.4%,223/336)、431(57.2%,431/754)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0,P=0.004);DME分别为75(33.3%,75/225)、236(37.5%,236/630)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0,P>0.05);RVO-ME分别为97(40.9%,97/237)、355(51.2%,355/693)只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8,P=0.006);PM-CNV分别为39(44.3%,39/88)、111(53.9%,111/206)只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58,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间预约等待手术时间(t=1.340)、注药当天入院至进入手术室时间(t=2.780)、手术前完成治疗准备至等待进入手术室时间(t=8.390)、入院至离院时间比较(t=6.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站式玻璃体腔注药模式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大幅增加注药数量;极大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患者整体就医体验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眼底疾病 真实世界研究 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诱导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漆晨 张慧 +11 位作者 林婷婷 柯屹峰 任新军 步绍翀 黄亮瑜 王勇 焦明菲 胡立颖 王琼 洪亚茹 李筱荣 东莉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观察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RP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空白对照组(N+AGAGEs组)、空载体对照组(Vec+AGEs组)、PSF高表达组(PSF+AGEs组)... 目的观察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高表达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下RP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RPE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空白对照组(N+AGAGEs组)、空载体对照组(Vec+AGEs组)、PSF高表达组(PSF+AGEs组)。N组RPE细胞常规培养;N+AGEs组只做转染处理但不导入任何外源性基因的RPE细胞联合AGEs诱导;Vec+AGEs组、PSF+AGEs组利用转染试剂脂质体2000将pcDNA空载体或pcDNA-PSF真核表达质粒导入RPE细胞联合AGEs诱导。除N组以外,其余3组细胞进行相应的转染处理,24 h后应用150μg/ml的AGEs刺激72 h。采用HE染色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PSF高表达对RPE细胞凋亡相关形态改变的影响;通过ROS水平检测分析PSF高表达对AGEs诱导的RPE细胞ROS表达的影响;采用MTT比色法检测PSF高表达对RPE细胞生存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SF不同作用时间及不同剂量对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结果HE染色和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发现,N组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核呈圆形,细胞质丰富,染色均一;N+AGEs组、Vec+AGEs组细胞体积缩小,嗜酸性染色增强,细胞核致密浓染、固缩甚至碎裂;PSF+AGEs组细胞形态尚饱满,细胞浆染色较均匀,细胞核染色均一。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PSF高表达可有效提高RPE细胞生存力,但该作用可被ZnPP有效拮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26,P<0.05)。DCFH-D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N+AGEs组、Vec+AGEs组比较,PSF+AGEs组细胞中ROS产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4,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PSF蛋白以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上调HO-1的表达水平。PSF蛋白作用24、48、72 h的HO-1相对表达水平较0 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91,P<0.05)。0.1、0.5、1.0、1.5、2.0μg PSF蛋白作用下的HO-1相对表达水平较0.0μg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82,P<0.05)。结论PSF可能通过上调HO-1的表达而抑制ROS产生,从而对AGEs诱导下的RPE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 聚嘧啶区结合蛋白质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血红素氧化酶(脱环)
原文传递
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柯屹峰 张珑俐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神经干细胞(N S C)是一类能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的特殊干细胞。Mii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主要内源性N S C ,具有在视网膜损伤后进入细胞周期增生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在脊椎动物中,视网膜 Miiller细胞的内源性NSC自发再生有着很... 神经干细胞(N S C)是一类能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的特殊干细胞。Mii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主要内源性N S C ,具有在视网膜损伤后进入细胞周期增生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在脊椎动物中,视网膜 Miiller细胞的内源性NSC自发再生有着很高的效率,而哺乳动物这一能力几乎完全消失。深入研究发现,A scii、Sox2、Lin28、Atoh7等部分转录因子具有促进Miiller细胞增生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功能。而Ascii联合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更能使小鼠Mtiller细胞分化的神经细胞整合进入已有的视网膜并能对光做出反应,从而可能挽救视力。但与斑马鱼相比,哺乳动物 Mailer细胞增生再生能力依然十分有限。寻找更多能增强Miiller细胞分化能力的新因子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小神经胶质细胞 综述 MÜLLER细胞
原文传递
慢病毒介导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黄亮瑜 柯屹峰 +9 位作者 林婷婷 步绍翀 任新军 焦明菲 王勇 胡立颖 王琼 洪雅茹 李筱荣 东莉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9,共7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5日龄C57BL/6J小鼠11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OIR模型组、OIR模型+慢病毒空载体处理组(以下简称Vec组)及OIR模型+...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聚嘧啶束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5日龄C57BL/6J小鼠11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OIR模型组、OIR模型+慢病毒空载体处理组(以下简称Vec组)及OIR模型+PSF慢病毒处理组(以下简称PSF组),分别为16、32、32、32只。小鼠7日龄时,正常对照组小鼠常规环境饲养;单纯OIR模型组、Vec组及PSF组小鼠建立OIR模型。小鼠12日龄时,Vec组、PSF组小鼠玻璃体腔分别注射滴度为1×1011 TU/ml的空载体病毒或PSF慢病毒1μl。正常对照组和单纯OIR模型组小鼠不再做任何处理。小鼠17日龄时,采用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作视网膜铺片,测量各组小鼠视网膜无灌注区相对面积;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NF-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Nrf2、HO-1及PSF的蛋白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单纯OIR模型组、Vec组、PSF组小鼠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0.00、14.36±5.50、15.67±4.96、8.13±2.09个;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分别为0.00%、(35.71±2.81)%、(36.57±4.53)%、(15.33±4.75)%。4组间小鼠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及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87、165.70,P<0.05)。组间两两比较,单纯OIR模型组、Vec组较正常对照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增多,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增大;PSF组较单纯OIR模型组、Vec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减少,视网膜无灌注区面积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4组间小鼠视网膜Nrf2、PSF mRNA相对表达量(F=53.66、83.54)以及Nrf2、HO-1、PSF蛋白相对表达量(F=58.38、52.69、24.7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单纯OIR模型组、Vec组小鼠视网膜Nrf2、PSF mRNA相对表达量及Nrf2、HO-1、PSF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SF组小鼠视网膜Nrf2、PSF mRNA相对表达量及Nrf2、HO-1、PSF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单纯OIR模型组、Vec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PSF可通过上调Nrf2及HO-1的表达抑制OIR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预防和控制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质/药物作用 慢病毒感染 NF-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化酶(脱环)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对缺氧诱导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嫚鸿 王林妮 +9 位作者 林婷婷 任新军 柯屹峰 胡立颖 焦明菲 王勇 王琼 洪雅茹 李筱荣 东莉洁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观察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三质粒系统构建慢病毒颗粒(LV)-PSF。LV-PSF体外感染hRMECs后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其感染效率。应用实时定量PCR(RT-P... 目的观察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相关剪接因子(PSF)对缺氧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三质粒系统构建慢病毒颗粒(LV)-PSF。LV-PSF体外感染hRMECs后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法测定其感染效率。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经LV-PSF感染的hRMECs中PSF mRNA表达水平。将实验分为体内和体外两部分。体内实验:7日龄健康C57B/L6小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组、OIR+LV-空载体(Vec)组和OIR+LV-PSF组,每组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构建OIR模型。OIR组除缺氧刺激外,不做其余处理。OIR+LV-Vec组和OIR+LV-PSF组小鼠分别玻璃体腔注射LV-Vec或LV-PSF。观察LV-PSF对视网膜新生血管(RNV)形成的影响。体外实验:将hRMECs分为正常组、缺氧组、空载组、PSF高表达组。正常组为正常体外培养的hRMECs;缺氧组为缺氧刺激3 h恢复正常培养条件24 h的hRMECs;空载组、PSF高表达组分别为用LV-Vec、LV-PSF感染48 h,再用缺氧刺激3 h恢复正常培养条件24 h的hRMECs。采用MTT比色法观察PSF对细胞增生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观察PSF对缺氧刺激下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观察各组细胞中HIF-1α、VEGF及PSF的mRNA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可稳定高表达PSF的LV-PSF,流式细胞仪测定其感染效率为97%,RT-PCR测得经LV-PSF感染的hRMECs中PSF mRNA水平明显上调。体内实验:OIR组、OIR+LV-Vec组小鼠RNV面积较正常组明显增加(t=18.31、43.71),OIR+LV-PSF组小鼠RNV面积较OIR组(t=11.30)、OIR+LV-Vec组(t=15.47)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MTT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缺氧组hRMECs增生能力较正常组明显增强(t=2.57),PSF高表达组hRMECs增生能力较正常组、缺氧组、空载组明显降低(t=5.26、5.46、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缺氧刺激3 h恢复正常条件24 h或48 h均可刺激缺氧组与空载组细胞明显迁移(t=8.35、13.84,P<0.05);而与缺氧组与空载组比较,PSF高表达组细胞迁移不明显(t=10.99、18.27、9.75、8.93、26.94、7.01,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正常组和空载组微孔膜上染色的细胞数较多,而PSF高表达组微孔膜上染色的细胞数明显减少(t=9.33、6.15,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缺氧组、空载组hRMECs中HIF-1α、VEGF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t=15.23、21.09,P<0.05),PSF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t=0.12、2.15,P<0.05);与缺氧组、空载组比较,PSF高表达组hRMECs中HIF-1α、VEGF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t=10.18、13.10,P<0.05),PSF mRNA表达明显增加(t=65.00、85.79,P<0.05)。结论PSF可减少OIR模型小鼠RNV面积。PSF可能通过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缺氧诱导的hRMECs增生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嘧啶区结合蛋白质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缺氧 视网膜血管/细胞学 内皮细胞/生理学 细胞 培养的
原文传递
27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任新军 郑传珍 +2 位作者 温德佳 柯屹峰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观察27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Healaflow覆盖封闭视网膜裂孔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临床为基础的前瞻性连续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检查确诊并行PPV治疗... 目的观察27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联合Healaflow覆盖封闭视网膜裂孔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临床为基础的前瞻性连续研究。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检查确诊并行PPV治疗的原发性RRD患者50例51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27G PPV,视网膜完全复位后,视网膜裂孔周围及变性区行激光光凝;使用27G钝性针头将Healaflow完全覆盖于视网膜裂孔表面,注射量根据视网膜裂孔大小确定,以裂孔完全被包含为标准。手术后无体位限制。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8±6.3)个月。观察首次和最终视网膜复位率、BCVA、视网膜脱离复发情况;手术中、手术后并发症等。结果50例51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9例(58.0%),女性21例(42.0%)。平均年龄(58.5±11.2)岁。单一裂孔28只眼(54.9%);2~5个裂孔23只眼(45.1%)。是否累及黄斑区分别为32(62.7%),19(37.3%)只眼。首次视网膜复位50只眼(98.0%),最终所有患眼均复位(100.0%)。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logMAR BCVA分别为0.95±0.80、0.22±0.17;手术前后logMAR 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36,P<0.001)。手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31只眼(60.8%)。随访期间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27G PPV联合Healaflow覆盖视网膜裂孔和空气填充治疗原发性RRD,成功率高,视功能恢复快;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外科学 视网膜穿孔/外科学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最小量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郑传珍 任新军 +2 位作者 柯屹峰 温德佳 李筱荣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0-446,共7页
目的:探讨最小量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术前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及队列研究。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0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48例(53只眼)严重PDR患者纳... 目的:探讨最小量化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术前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及队列研究。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3月30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的48例(53只眼)严重PDR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53.5(40.0,59.0)岁。采取“最小量化”玻璃体切除术理念进行手术:所有患者术前3 d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以27G+玻璃体切除系统完成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术中不追求彻底清除增生机化膜,以解除牵拉为主;灵活应用27G+玻璃体切割头来完成各种手术步骤,减少器械进出眼内次数;术中完成主要区域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主要观察指标为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视网膜复位率,次要观察指标为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并按术前是否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分为光凝组和无光凝组分别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及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BCVA分别为1.90(1.30,2.30)、1.00(0.70,1.90)、0.80(0.50,1.30)、0.70(0.40,1.20)、0.70(0.40,1.20)。与术前相比,术后BCVA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11,P<0.01)。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视功能逐步改善。术后首次和末次随访视网膜复位率分别为92.5%(50/53)和96.2%(51/53)。2只眼术后发生持续1周及以上的异常眼压;5只眼复发玻璃体积血(9.4%);4只眼(7.5%)发生视网膜脱离;未发生术后眼内炎、脉络膜脱离或切口相关的视网膜裂孔。光凝组术中(手术时间、硅油填充率、视网膜切开术率)及术后(术后BCVA、首次随访复位率、末次随访复位率、再手术率)各项参数与无光凝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光凝组具有更好的趋势。结论:最小量化玻璃体切除术能够使严重PDR患者术后获得较好的视功能,以较小的创伤获取较大的收益;术前视网膜激光光凝可能有助于术后视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玻璃体切除术 视敏度
原文传递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范小娥 柯屹峰 +1 位作者 任新军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25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首次行PPV治疗的PDR合并玻璃体积血(VH)患者340例340只眼纳入... 目的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25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首次行PPV治疗的PDR合并玻璃体积血(VH)患者340例3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55例;平均年龄(55.79±10.82)岁。患者平均糖尿病病程(13.01±7.70)年;平均空腹血糖(7.55±2.15)mmol/L。合并冠心病19例,合并脑梗死20例。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等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Snellen视力表进行,并将结果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患眼平均logMARBCVA2.04±0.73,平均眼压(15.45±2.93)mmHg(1 mmHg=0.133kPa)。VH持续时间3周〜6个月,平均时间(2.98±1.46)个月。340只眼中,Ⅳ期93只眼(27.35%),Ⅴ期107只眼(31.47%),Ⅵ期116只眼(34.12%);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D)83只眼。所有患眼均行25G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PPV。57只眼手术前3d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234只眼手术中剥除内界膜,262只眼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41只眼手术完毕时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手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80±5.79)个月。以裂隙灯显微镜或房角镜检查发现虹膜和(或)房角存在新生血管且眼压〉21mmHg者诊断为NVG。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前基线因素、眼部因素、手术因素与手术后NVG发生的关系。结果340只眼中,PPV后发生NVG者66只眼(19.41%);发生NVG的时间为手术后6〜335 d,平均时间为(98.00±5.79)d。PPV后第3、6、12个月,NVG发生风险比分别为11.50%、15.29%、20.7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疾病等手术前基线因素对手术后发生NVG有影响(P<0.05);PDR分期、合并TRD、手术前logMAR BCVA、手术前眼压等眼部因素对手术后发生NVG无影响(P>0.05);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中剥除内界膜、手术前3d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等手术因素对手术后发生NVG有影响(P<0.05)。将Cox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逐步回归探索手术后NVG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手术中内界膜剥除是手术后发生NVG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P<0.05)。结论低龄、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PDR患者PPV后发生NVG的危险因素,手术中剥除内界膜可减少NVG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 玻璃体切除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病理性近视患者房水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19
作者 薛敏 柯屹峰 +3 位作者 任新军 刘巨平 范小娥 李筱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6-942,共7页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PM)患者房水标本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2019年1~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收集3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房水样本进行质谱检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8.41±6.09)岁... 目的观察病理性近视(PM)患者房水标本中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2019年1~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收集32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房水样本进行质谱检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68.41±6.09)岁。将合并PM的16例作为PM组,不合并近视的1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白内障手术操作之前从手术眼收集100~150μl前房水。采用蛋白定量和非标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得到差异表达蛋白。随机选取5个差异蛋白进行ELISA验证。然后用基因注释功能富集、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结果两组房水标本中共鉴定出583个可定量蛋白质,其中101个蛋白存在差异表达,包括63个上调蛋白和38个下调蛋白。ELISA验证结果显示,5个差异表达蛋白在PM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表达变化趋势均与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相一致。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类主要包括蛋白结合活性调节因子、防御/免疫蛋白、蛋白质修饰酶、代谢物间转换酶、细胞外基质蛋白等。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M与炎症和免疫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结论PM患者房水标本中蛋白质表达谱较对照组有明显变化,这些差异变化提示PM与炎症和免疫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 眼房水 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