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探讨满药复方木鸡颗粒治疗肝癌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柯昌虎 严慧 +3 位作者 陈春晓 李志浩 朱军 李鹏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93-106,共14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复方木鸡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获取复方木鸡颗粒的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点;在GEO数据库筛选肝癌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平台获取药物与疾病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复方木鸡颗粒治疗肝癌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获取复方木鸡颗粒的活性成分以及相关靶点;在GEO数据库筛选肝癌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平台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Kaplan Meier-Plotter数据库对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及预后关联性进行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复方木鸡颗粒中共获得37个活性成分,筛选出57个共有靶点,涉及生物过程98条、细胞成分17条、分子功能37条,介导15条信号通路。生存期分析结果显示,ESR1、CYP3A4、G6PD基因的表达量与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相关性。分子对接表明筛选的6个活性成分与6个关键靶点蛋白之间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复方木鸡颗粒中的大豆皂苷C、柚皮素、β-谷固醇、汉黄芩素等活性成分可以作用于ESR1、CYP3A4、G6PD等靶点,可能通过P53、戊糖磷酸途径、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肝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木鸡颗粒 肝癌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GEO芯片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康力欣胶囊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柯昌虎 严慧 +1 位作者 吴亚晴 黄慧敏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9-178,共10页
目的:利用GEO芯片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康力欣胶囊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Batman-TCM数据库检索药物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GEO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的相关靶点;利... 目的:利用GEO芯片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康力欣胶囊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HERB、Batman-TCM数据库检索药物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GEO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活性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康力欣胶囊中59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106个靶点和43条通路对乳腺癌产生作用,法尼斯淝醇A、多胶阿魏素、宽叶阿魏酮、山奈酚、法尼斯淝醇B、泽兰黄醇素、槲皮素、宽叶阿魏醇、啤酒甾醇、阿魏种素等成分可以通过EGFR、JUN、PPARG、PTGS2、CCNA2、CHEK1、CDK1、CDK2、MMP9、TOP2A等关键靶点介导癌症的中枢碳代谢、细胞周期、代谢途径、癌症途径、AMPK、松弛素、FoxO、IL-17、Ras、HIF-1、MAPK、钙、胰岛素等信号通路来治疗乳腺癌。分子对接分析发现10个靶点蛋白与10个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康力欣胶囊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乳腺癌的治疗,为其临床应用及治疗乳腺癌的机制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力欣胶囊 乳腺癌 GEO芯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康艾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柯昌虎 王运文 +3 位作者 严慧 冯协和 刘佳玲 李志浩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24-29,I0003,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康艾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3—6月。资料来源是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挖掘康艾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及靶点,借助Un...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康艾注射液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方法该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3—6月。资料来源是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挖掘康艾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及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名称校正,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在线绘制蛋白互作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康艾注射液的关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康艾注射液的32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125个靶点和104条通路对乳腺癌产生作用,4个关键的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槲皮素、山柰酚、氧化苦参碱,可通过肿瘤抑制蛋白(TP53)、外消旋-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关键靶蛋白介导癌症途径、TNF、低氧诱导因子-1(HIF-1)、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凋亡途径、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T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发挥抗乳腺癌作用。分子对接表明筛选的靶点蛋白与有效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康艾注射液治疗乳腺癌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研究结果为康艾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其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抗肿瘤药 植物 康艾注射液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基因本体(GO)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蛇床子-补骨脂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柯昌虎 严慧 +3 位作者 陈琴华 黄慧敏 昝继斌 何晓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5期479-485,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蛇床子-补骨脂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药物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蛇床子-补骨脂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药物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蛇床子-补骨脂中40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99个靶点和147条通路对乳腺癌骨转移产生作用。香叶木素、(E)-2,3-双(2-酮-7-甲氧基-甲氧羰基-8-基)丙烯醛、异补骨脂二氢黄酮、cniforin B、补骨脂甲素、O-乙酰异蛇床素、O-乙酰二氢欧山芹酯、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美花椒内酯、邻-异戊酰基二氢山芹醇、欧芹素、蛇床子素等成分可以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类固醇受体辅助活化因子(SRC)等关键靶点介导癌症途径、内分泌抵抗、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癌症中的蛋白聚糖、癌症中的微小RNA、癌症中的中心碳代谢、催乳素、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AGE-RAGE)、Ra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来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结论蛇床子-补骨脂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为其临床应用及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机制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补骨脂 乳腺癌骨转移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精抗衰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柯昌虎 严慧 +2 位作者 赵阳 朱军 李志浩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00-108,131,共10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揭示黄精(Polygonati Rhizoma)抗衰老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黄精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黄精的化学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GeneCards、OMIM、DiGSeE、HAGR数据...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揭示黄精(Polygonati Rhizoma)抗衰老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黄精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收集黄精的化学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GeneCards、OMIM、DiGSeE、HAGR数据库中筛选衰老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黄精的12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81个靶点和79条信号通路产生抗衰老作用,5个关键的化学成分为黄芩素、4′,5-二羟基黄酮、甘草素、(2R)-7-羟基-2-(4-羟基苯基)-苯并四氢吡喃-4-酮、zhonghualiaoine 1,可通过EGFR、VEGFA、HIF1A、ESR1、STAT3等关键靶蛋白介导癌症途径,癌症中的蛋白多糖、HIF-1、Ras、癌症的中枢碳代谢、PI3K-Akt、FoxO、Rap1等信号通路发挥抗衰老作用。分子对接表明筛选的靶点蛋白与有效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Polygonati Rhizoma) 衰老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金银花口服液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柯昌虎 吴亚晴 +2 位作者 丁雪茹 黄慧敏 严慧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5期807-817,共11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金银花口服液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药物的化学成分,借助...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金银花口服液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药物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获取药物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GeneCards、CTD、TTD、DrugBank数据库中检索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发现,金银花口服液中16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88个靶点和108条通路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产生作用,伞房花耳草素、金圣草素、木犀草素、亚油酸乙酯、山奈酚、槲皮素等成分可以通过AKT1、SRC、EGFR、HIF1A、PPARG、MMP9、ESR1、MAPK1、PTGS2、MMP2等关键靶点调控HIF-1、化学致癌-受体激活、内分泌抵抗、粘着斑、PI3K-Akt、VEGF、松弛素、ErbB、丙型肝炎、乙型肝炎、Rap1等信号通路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金银花口服液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治,这为其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口服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固相微萃取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检测样品中乌头碱类化合物的含量
7
作者 余飞 李海霞 +1 位作者 柯昌虎 雷悦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S02期118-121,共4页
目的将固相微萃取法(SPME)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技术联用测定乌头碱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ZIF-8萃取材料制备固相微萃取装置,并探索其萃取效果,选用岛津InertSustain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测定乌头碱类化合物的含量,流... 目的将固相微萃取法(SPME)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技术联用测定乌头碱类化合物的含量。方法采用ZIF-8萃取材料制备固相微萃取装置,并探索其萃取效果,选用岛津InertSustain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测定乌头碱类化合物的含量,流动相为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20%乙腈甲醇溶液(20:80),柱温25℃;流速为0.8 ml/min。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样品中的乌头碱类化合物萃取效果理想,色谱峰的对称因子均在0.90~1.10之间,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1.5,理论板数均大于3500,且线性范围、检测限、定量限、回收率均能达到实验要求。结论将SPME法与HPLC分析技术联用,能够有效从复杂的样品中提取、分离、富集乌头碱类化合物并进行快速浓度测定,为药动学的监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类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基于FAERS数据库的司来帕格药品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晓东 刘慧敏 +2 位作者 柯昌虎 李华 李志浩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22期134-138,共5页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司来帕格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获取2015年第4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以司来帕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利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25.1... 目的 为临床安全使用司来帕格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药品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获取2015年第4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以司来帕格为首要怀疑药物的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利用《监管活动医学词典》(MedDRA)25.1中的首选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DE信号进行归类分析。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和比例报告比值(PRR)法挖掘药物潜在ADE信号。结果 共获得ADE报告9 391份,涉及PT 60 506个,其中严重ADE报告7 251份。男女比例为1:2.63,年龄主要分布在19~64岁。经多重筛选后得到司来帕格ADE信号156个,涉及20个SOC,28 781个PT信号,其中胃肠系统疾病ADE报告数最多(涉及23个PT信号,主要为腹泻、恶心、呕吐等)。有94个PT信号在国内药品说明书中未被提及,主要集中于胃肠系统疾病(如胃食管反流、便血、胃肠动力障碍等),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如鼻衄、流涕等),各类检查指标异常(如脑利尿钠肽升高、血肌酐升高等)。结论 共94个PT信号在司来帕格国内药品说明书中未被提及,ADE主要集中在胃肠系统疾病,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各类检查指标异常等,在用药初期应密切关注患者胃肠道反应和肌肉骨骼系统不适。临床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炎性指标、体力、神经系统异常等国内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来帕格 药品不良事件 信号挖掘 报告比值比法 比例报告比值法 FAERS数据库
下载PDF
补骨脂素防治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柯昌虎 李志浩 +1 位作者 陈琴华 李鹏 《中南药学》 CAS 2016年第7期731-734,共4页
补骨脂素是从豆科植物补骨脂种子中分离出来的呋喃香豆素类活性成分,具有多重药理作用。补骨脂素单用或是配伍使用对乳腺癌细胞均发挥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逆转多重耐药性作用、雌激素样作用、影响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作用、诱导线粒... 补骨脂素是从豆科植物补骨脂种子中分离出来的呋喃香豆素类活性成分,具有多重药理作用。补骨脂素单用或是配伍使用对乳腺癌细胞均发挥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逆转多重耐药性作用、雌激素样作用、影响细胞周期及诱导凋亡作用、诱导线粒体变性作用等多种机制来达到抗乳腺癌的目的,本文就补骨脂素在防治乳腺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呋喃香豆素类 乳腺癌 豆科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蛇床子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柯昌虎 潘长江 +3 位作者 严慧 刘佳玲 陈苗 李志浩 《山东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50-57,共8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蛇床子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中药蛇床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转换;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在...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蛇床子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中药蛇床子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进行基因转换;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检索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7.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基于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蛇床子的关键活性成分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蛇床子的17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19个靶点和56条通路对乳腺癌产生作用,4个关键的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E)-2,3-bis(2-keto-7-methoxy-chromen-8-yl)acrolein、豆甾醇、蛇床子素,可通过HSP90AA1、JUN、PRKACA、KDR等关键靶点介导癌症通路、癌症的蛋白聚糖、粘着斑、PI3K-Akt等信号通路发挥抗乳腺癌作用。该研究初步揭示了蛇床子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为蛇床子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乳腺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蛇床子 乳腺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白术-茯苓配伍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1
作者 柯昌虎 黎鑫 +2 位作者 戢太阳 冯协和 朱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6期669-679,694,共12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白术-茯苓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采用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白术、茯苓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收集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筛选出二者的共同靶点,由Cy...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白术-茯苓配伍使用治疗乳腺癌的分子机制.采用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白术、茯苓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收集乳腺癌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筛选出二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7.2绘制可视化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靶点进行GO和KEGG分析,并运用Swiss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发现黄芪-白术-茯苓的22个有效成分可以通过调控93个靶点和98条通路对乳腺癌产生作用,且筛选的靶点蛋白与关键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表明黄芪-白术-茯苓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抗乳腺癌的作用,从而为其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白术-茯苓 乳腺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酞酰亚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柯昌虎 李鹏 +2 位作者 边晓丽 严慧 陈琴华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12期1284-1288,共5页
酞酰亚胺衍生物已被发现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是一类潜在的多用途先导化合物,在医药领域备受人们关注。本文对酞酰亚胺衍生物降血脂、抗炎、抗菌、抗惊厥、α-糖苷酶抑制作用等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酞酰亚胺 衍生物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补虚颗粒治疗产后贫血的作用机制
13
作者 柯昌虎 李志浩 +3 位作者 李鹏 何晓东 黄慧敏 严慧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24-534,共11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揭示补虚颗粒治疗产后贫血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获取补虚颗粒的化学成分以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ubMed数据库获取产后贫血的相关靶...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揭示补虚颗粒治疗产后贫血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分别获取补虚颗粒的化学成分以及相关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PubMed数据库获取产后贫血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补虚颗粒中44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137个靶点和103条通路治疗产后贫血,10个关键活性成分分别为华良姜素、山奈酚、常春藤皂苷元、甲基-11,14-二烯酸酯、异鼠李素、槲皮素、黄芩素、β-蜕皮甾酮、亚油酸乙酯、3,9-二-O-甲基尼森香豌豆紫檀酚,可通过TNF、IL-6、EGFR、MMP9、JUN、PTGS2、PPARG、HIF-1α、ESR1、CCND1等关键靶点介导癌症途径、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化学致癌作用与受体激活、钙离子、TNF、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产后贫血作用。分子对接表明,筛选的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该研究初步揭示了补虚颗粒发挥治疗产后贫血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实现的,从而为其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虚颗粒 产后贫血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干预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柯昌虎 姜雪强 +3 位作者 严慧 邵将 丁雪茹 李志浩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14期62-65,共4页
总结近年来丹参酮ⅡA抗乳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丹参酮ⅡA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脂溶性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多样。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和迁徙、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等... 总结近年来丹参酮ⅡA抗乳腺癌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丹参酮ⅡA是从中药丹参中提取的脂溶性活性成分,药理活性多样。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和迁徙、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等方式防治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乳腺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指纹图谱技术在重楼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15
作者 柯昌虎 冯协和 +1 位作者 潘长江 李志浩 《黑龙江科学》 2022年第24期26-29,33,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重楼色谱、光谱、生物学指纹图谱研究,并进行归纳分析,为重楼的质量评价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重楼 指纹图谱 检测技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四氢黄连碱体内抗炎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慧敏 柯昌虎 陈琴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830-834,共5页
目的通过多种炎症模型观察四氢黄连碱的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由多种炎性介质参与的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以及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从整体上评价四氢黄连碱的体内抗炎作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分为:... 目的通过多种炎症模型观察四氢黄连碱的体内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由多种炎性介质参与的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以及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从整体上评价四氢黄连碱的体内抗炎作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四氢黄连碱高剂量组(21 mg/kg)、低剂量组(7 mg/kg)以及阳性药地塞米松组(5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30 min后,足跖皮下注射角叉菜胶,并分别在致炎前及致炎后1、2、3、4、5 h测量大鼠足趾厚;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四氢黄连碱高剂量组(30 mg/kg)、低剂量组(10 mg/kg)以及阳性药地塞米松组(5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30 min后于小鼠右耳涂抹二甲苯,左耳为对照,l h后处死,取相同部位的耳片并称重;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组、四氢黄连碱高剂量组(30 mg/kg)以及低剂量组(10 mg/kg),阴性组和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给药后30 min,阴性组和四氢黄连碱组腹腔注射LPS(20 mg/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隔12 h记录1次小鼠的存亡情况,连续观察72 h。结果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中,四氢黄连碱可显著抑制大鼠足肿胀,高剂量组(21 mg/kg)对足肿胀的最大抑制率达到77.82%,低剂量组(7 mg/kg)对足肿胀的最大抑制率为62.39%,和阳性药地塞米松组(5 mg/kg,最大抑制率80.54%)的作用相当;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中,四氢黄连碱可显著抑制小鼠的耳肿胀,其中高剂量组(30 mg/kg)对耳肿胀的抑制率达到74.03%,低剂量组(10 mg/kg)对耳肿胀的抑制率为53.93%,和阳性药地塞米松组(5 mg/kg,抑制率64.71%)的作用相当;四氢黄连碱可显著性提高内毒素休克小鼠的存活率,其中高剂量组(30 mg/kg)内毒素休克小鼠72 h内的存活率为70%,低剂量组(10 mg/kg)为40%,四氢黄连碱组的存活率与阴性组(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氢黄连碱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内毒素休克作用,且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物质的渗出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黄连碱 抗炎 足肿胀 耳肿胀 内毒素休克模型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武当二号金银花”藤中4种有效成分的提取条件及其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聪 李鹏 +5 位作者 郑芳 刘慧敏 朱雪松 柯昌虎 丁雪茹 赵阳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9期1766-1769,共4页
目的:研究"武当二号金银花"藤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评价其品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声法考察提取溶剂、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料液比4个因素对样品中芦丁和木犀草苷成分提取的影响,并使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 目的:研究"武当二号金银花"藤中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为评价其品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超声法考察提取溶剂、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及料液比4个因素对样品中芦丁和木犀草苷成分提取的影响,并使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提取条件。含量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绿原酸为C18柱(Phenomenex Luna,250 mm×4.6 mm,5μm);马钱苷、芦丁与木犀草苷均为苯基柱(Fortis Xi phenyl,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绿原酸、马钱苷为乙腈-0.4%磷酸溶液(15∶85);芦丁与木犀草苷为乙腈-0.5%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分别为327,237,354,348 nm。结果:提取"武当二号金银花"藤中芦丁与木犀草苷成分的最佳条件:提取溶剂均为60%乙醇;料液比均为1∶30,超声功率分别为350,250 w;超声时间分别为50,60 min。样品中有效成分绿原酸、马钱苷、芦丁和木犀草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27,6.33,0.401,0.450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其质量控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马钱苷 芦丁 木犀草苷
原文传递
“武当松针茶”中莽草酸含量测定及提取工艺优选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雪松 李鹏 +5 位作者 叶芳健 郑芳 李聪 柯昌虎 冯协和 田先地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优选"武当松针茶"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武当松针茶"中莽草酸的含量。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分别以水和不同浓度的甲醇为提取溶剂考察料液... 目的优选"武当松针茶"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武当松针茶"中莽草酸的含量。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分别以水和不同浓度的甲醇为提取溶剂考察料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莽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莽草酸在10.02~100.2 mg·L^(-1)(r=0.999 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1.93%(n=6)。以水为提取溶剂,正交试验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超声功率200 W,提取45 min;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正交试验结果为料液比1∶50,甲醇浓度40%,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45 min为最佳。此条件下测得莽草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38、38.66 mg·g^(-1)。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40%甲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0,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45 min,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和测定"武当松针茶"中莽草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当松针茶 莽草酸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柯昌虎 吴亚晴 +1 位作者 黄慧敏 严慧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2,共5页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红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丹红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借助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药物成分对应的相关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DisGeNET)中检索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在线软件获取药物与疾病的共同靶点;由Cytoscape 3.8.2绘制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借助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DAVID)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软件对关键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丹红注射液中63个有效成分通过调控137个靶点和132条通路对急性心肌梗死产生作用,紫丹参素C、木犀草素、黄芩素、香紫苏醇、山柰酚、槲皮万寿菊素等成分可以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外消旋-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白细胞介素1β、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等关键靶点介导C型凝集素受体、肿瘤坏死因子、内分泌抵抗、催乳素、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Janus激酶-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等信号通路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靶点蛋白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丹红注射液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为其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急性心肌梗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三七的指纹图谱研究概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柯昌虎 黄慧敏 +1 位作者 赵阳 李志浩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864-1872,共9页
目的:为全面控制中药三七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三七""指纹图谱""Panax notoginseng""Fingerpint"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3年1月-2017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等数据库中的... 目的:为全面控制中药三七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三七""指纹图谱""Panax notoginseng""Fingerpint"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3年1月-2017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三七指纹图谱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09篇,其中有效文献80篇。目前三七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主要有色谱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光谱法(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核磁共振等)、非线性化学法、生物学方法等。三七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报道较多,特别是色谱指纹图谱广泛应用于三七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而基于其指纹图谱与药效作用结果的谱-效关系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指纹图谱 检测技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