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缺乏症合并地中海贫血1例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柯海燕 邹甜甜 +3 位作者 雷琳 费世暖 江鸿 李胜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3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缺乏症(CPSⅠD)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分析结果。方法收集1例CPSⅠ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测序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出生2 d即出现吮奶差,随后出现精神反应差,拒奶,嗜睡,昏迷和高氨血... 目的探讨新生儿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缺乏症(CPSⅠD)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分析结果。方法收集1例CPSⅠ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测序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出生2 d即出现吮奶差,随后出现精神反应差,拒奶,嗜睡,昏迷和高氨血症,1个月后开始出现贫血;患儿外周血及其父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均显示正常,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为2个CPSⅠ基因变异,均位于2号染色体,分别源于父方和母方,其中c.2359(exon19)C>T是致病突变位点,c.3389(exon27)C>A基因突变位点临床意义不明;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结果Bart′s2.9,基因型诊断为SEA杂合,血串联质谱瓜氨酸显著降低。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结合基因测序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新生儿起病迅速,常规治疗未见明显改善时应高度怀疑遗传代谢性疾病,并进行相应的筛查和精准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 地中海贫血 新生儿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柯海燕 卢莎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228-2235,共8页
目的:评估在高龄患者中,通过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结合周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该研究旨在比较传统治疗方法与这种结合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 目的:评估在高龄患者中,通过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结合周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措施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该研究旨在比较传统治疗方法与这种结合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通过此研究,希望能够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筛选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术和股骨骨折闭合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的13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6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73例,术后随访6月。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及BI评分等情况。结果:① 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患肢、OA分型、手术时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②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肌间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肺血栓、切口感染、院内死亡、急性肾功能衰竭、癫痫、严重恶心呕吐和肺部感染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综上所述,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应用PFNA内固定联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髋关节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并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围术期护理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3
作者 卢莎 柯海燕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2898-2904,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当天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术后3个...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康复护理对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术后当天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术后3个月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并发症发生率、血液流变学、生活质量(SF-36)评分、凝血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SF-36总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研究组SF-36总分的增加更为显著(P < 0.001)。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04)。结论:对于接受通过标准化康复护理进行深静脉血栓治疗等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通过规范的康复护理,可以有效调整凝血指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流变学 下肢骨折 康复护理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柯海燕 汪康平 +1 位作者 张仁坤 陈旭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观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对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探讨AngⅡ与TGF-β_1在高血压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以Wis-tar-Kyoto(WKY)大鼠... 目的:观察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对心肌胶原代谢的影响,探讨AngⅡ与TGF-β_1在高血压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以Wis-tar-Kyoto(WKY)大鼠为非高血压对照,15周龄SHR经氯沙坦(Los)或/和卡托普利(Cap)治疗15周,放免法测定Ang Ⅱ、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心肌TGF-β_1水平、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VIDAS图像分析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P)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放射性底物测定法检测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活力。结果:在SHR心肌中,Ang Ⅱ、TGF-β_1、CVP、PVCA明显高于WKY大鼠,而MMP-1活力降低(P<0.01)。阻滞RAS的不同水平均降低Ang Ⅱ、TGF-β_1、CVP、PVCA,升高MMP-1活力。SHR_(Los+Cop)或SHR_(Los)降低TGF-β_1水平、升高MMP-1活力明显优于SHR_(Cap)(P<0.05)。心肌Ang Ⅱ水平与TGF-β_1、CVP、PVCA正相关(P<0.01),Ang Ⅱ、TGF-β_1与MMP-1活力呈负相关(P<0.01)。结论:Ang Ⅱ可能通过AT_1受体调控TGF-β_1促进胶原合成、抑制胶原分解。氯沙坦在抑制TGF-β_1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合用未优于单用氯沙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氯沙坦或卡托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纤维化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柯海燕 汪康平 张仁坤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567-569,共3页
目的 探讨在不同水平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2 9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成 (1)SHR对照组 (n =15 ) ;(2 )氯沙坦组 (n =7,30mg·kg-1·d-1) ;(3)卡托普利组 (n =7,10 0mg... 目的 探讨在不同水平阻断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2 9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成 (1)SHR对照组 (n =15 ) ;(2 )氯沙坦组 (n =7,30mg·kg-1·d-1) ;(3)卡托普利组 (n =7,10 0mg·kg-1·d-1) ;(4)WKY(n =12 )为非高血压组。治疗组每日灌胃给药 ,对照组蒸馏水灌胃 15周后 ,获取标本。结果  1.SHR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醛固酮 (Ald)浓度、羟脯氨酸和Ⅰ /Ⅲ型胶原比值较同龄WKY大鼠明显增高 (P <0 0 1) ,而心肌胶原单体 /二聚体 (α/ β)比值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 1(MMPs- 1)活力降低 (P <0 0 1) ,且随病程而进一步升高或降低。 2 .经氯沙坦或卡托普利干预后 ,心肌AngⅡ、Ald浓度、心肌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比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 <0 0 1) ,而心肌胶原单体 /二聚体 (α/ β)比值和MMPs- 1活性升高 (P <0 0 1) ,逆转了心肌纤维化。3.氯沙坦在改善胶原表型、胶原可溶性及提高MMPs- 1活性优于卡托普利。结论 不同水平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纤维化逆转不仅减少胶原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卡托普利 自发性高血压 心肌纤维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胶原 表型 交联
下载PDF
老年特发性咯血3种疗法效果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柯海燕 李德明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5期917-922,922,共6页
79例老年特发性中等量咯血分3组,分别采用脑垂体后叶素静滴、酚妥拉明静滴、纤镜下局部支气管内肾上腺素滴入。结果前两法疗效相似,皆于(中位数)2天缓解(缓解率分别78.1%、85.7%);后者全部于2dh 内止血。
关键词 咯血 老年人 脑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7
作者 钱波 孙建辉 +2 位作者 柯海燕 邵山 贾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28-1229,共2页
目的:探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9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乐... 目的:探究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6年7月期间9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缓释片。比较两组的疗效、心电图结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R间期和QT间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提高了临床有效率,改善了临床症状,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快速性心律失常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MANET与Internet互联之单向链路克服方法研究
8
作者 柯海燕 黄琳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年第3期75-76,共2页
移动自组网(MANET)是由高度自主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临时性自治系统,当其通过基于双向路由的AODV协议与Intemet互联时,单向链路的克服是一大难题。通过改进AODV协议中的HELLO机制,可在维持较低网络整体开销的同时维持较好互联性能。用... 移动自组网(MANET)是由高度自主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临时性自治系统,当其通过基于双向路由的AODV协议与Intemet互联时,单向链路的克服是一大难题。通过改进AODV协议中的HELLO机制,可在维持较低网络整体开销的同时维持较好互联性能。用NS2进行的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 NS2 单向链路克服
下载PDF
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孙晋亮 孙建辉 +2 位作者 柯海燕 杨晓宇 张胜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8期904-906,共3页
目的 观察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确诊的STEMI 并拟行急诊PCI 的病人111 例,男70 例,女41 例,年龄28 岁~86 岁,随机分为两组,比伐卢定组42 例,肝素组69例.比... 目的 观察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确诊的STEMI 并拟行急诊PCI 的病人111 例,男70 例,女41 例,年龄28 岁~86 岁,随机分为两组,比伐卢定组42 例,肝素组69例.比伐卢定组病人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 口服.肝素组病人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 口服.两组术中分别使用常规剂量比伐卢定或肝素作为抗凝剂,两组病人术中均常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后继续以替罗非班0.75μg/(kg·min)持续泵入36 h;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每日100 mg 及伊诺肝素100 U/kg,每日两次皮下注射,共7 d.肝素组加用氯吡格雷每日75 mg,比伐卢定组加用替格瑞洛90 mg,每日两次.观察两组术后冠脉罪犯血管血流等级及治疗30 d 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 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冠脉罪犯血管血流TIMI3 级血流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30 d 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风险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应用于急诊PCI 疗效优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及氯吡格雷,且有相似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比伐卢定 替罗非班 替格瑞洛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桢燕 孙建辉 +1 位作者 柯海燕 杨晓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与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9例,检测血清Cys-C、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根据Cys-C四分位间距将患者分为Q1...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与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9例,检测血清Cys-C、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根据Cys-C四分位间距将患者分为Q1组54例、Q2组57例、Q3组63例、Q4组57例,对各组行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及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研究(GRACE)评分,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GRACE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ACS患者Gensini评分、院内及出院6个月GRACE评分、NT-pro BNP、LVDD均随血清Cys-C水平增加而增加。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ys-C水平、Gensini评分与院内、出院6个月GRACE评分无相关性(β分别为0.24、0.15、0.07、0.09,P均>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ys-C水平、Gensini评分为院内、出院6个月GRACE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β分别为0.27、0.23、0.42、0.27,P均<0.05)。结论血清Cys-C可反映ACS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是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胱抑素C 预后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检测短阵室速——附86例分析
11
作者 柯海燕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年第3期25-25,共1页
随着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CG)广泛应用,各种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增高。本文观察了86例DCG中检出短阵室速临床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自1993年2月至1994年4月共收集住院患者DCG1721例,其中检出短阵室速(连续3枚... 随着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DCG)广泛应用,各种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增高。本文观察了86例DCG中检出短阵室速临床情况,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自1993年2月至1994年4月共收集住院患者DCG1721例,其中检出短阵室速(连续3枚以上室性异位收缩持续时间<30秒)86例,占5%。其中男性57例,女性29例。年龄28~8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0例,心肌病9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心肌炎10例,低血钾4例,其它1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 心动过速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晋亮 贾永平 +3 位作者 吕吉元 孙建辉 柯海燕 邵山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0期1176-1177,共2页
目的评价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住本院确诊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54例,其中301例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了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7 d;253... 目的评价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住本院确诊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54例,其中301例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了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7 d;253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了低分子肝素(LMWH)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3 d^7 d。观察两组治疗15d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磺达肝癸钠组与LMWH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Q波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介入治疗、死亡)及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我国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 磺达肝癸钠 低分子肝素 抗凝
下载PDF
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晋亮 孙建辉 +3 位作者 柯海燕 邵山 杨晓宇 陈勇俊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0期743-745,共3页
目的 评价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本院确诊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 目的 评价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本院确诊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磺达肝癸钠2.5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3~7 d;另一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0.4 ml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3~7 d.观察两组治疗30 d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 磺达肝癸钠组与LMWH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再发Q波性心肌梗死、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磺达肝癸钠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LMW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而磺达肝癸钠还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磺达肝癸钠 低分子肝素 抗凝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不同降压区间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支架置入术后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晋亮 孙建辉 +2 位作者 柯海燕 杨晓宇 张胜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9-472,共4页
目的:研究强效降压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J形曲线效应"。方法:共纳入2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无控制血压组(A组)和血压控制130~140/80~90 mmHg组(B组)、120~130/75~80 mmHg组(C组)、<120/75 mmHg组(D组)... 目的:研究强效降压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J形曲线效应"。方法:共纳入24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无控制血压组(A组)和血压控制130~140/80~90 mmHg组(B组)、120~130/75~80 mmHg组(C组)、<120/75 mmHg组(D组),每组60例。随访12个月,比较血压控制达标率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C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其他组,MACE发生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的MACE发生率存在"J形曲线效应",而舒张压不明显。结论:强效降压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存在"J形曲线效应",合适血压范围为120~130/75~80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J形曲线效应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1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周瑞珏 邱建国 +4 位作者 刘逸菲 张仁坤 柯海燕 成益 许国锋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 提高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10例确诊为 APE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10例 APE患者平均年龄 4 7.4岁。常见的症状为原因不明的劳力性呼吸困难 (10 0 % )、胸痛 (6 0 % )、咯血 (30 % )、肺梗死三联... 目的 提高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 10例确诊为 APE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10例 APE患者平均年龄 4 7.4岁。常见的症状为原因不明的劳力性呼吸困难 (10 0 % )、胸痛 (6 0 % )、咯血 (30 % )、肺梗死三联征 (2 0 % ) ;休克、晕厥 (1% )。重要体征 :呼吸心跳频率加快 9例 ,颈静脉充盈 1例 ,下肢不对称肿痛 8例。实验室检查示有不同程度动脉血气异常 (低氧、低碳酸血症 ) ,高血浆纤维蛋白血症 ;非特异性一过性心电图改变。超声心动图及螺旋 CT分别可作为筛选及确诊手段 ,并可用于疗效评价。 10例患者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其中 5例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 ,1例患者行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 PE再发。结论 肺栓塞是多发病 ,掌握肺栓塞的常见症状、体征 ,部分实验室检查及流行病学将减少肺栓塞的误诊和漏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肺动脉栓塞 急性血栓形成 深静脉 下肢 诊断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多态性与汉族人群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敏 孙建辉 +3 位作者 罗光华 白江涛 刘亚平 柯海燕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65-968,共4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61例冠心病患者及263例正常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多态性。结果冠心病组RH基因型和H等位基因频率显著...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61例冠心病患者及263例正常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多态性。结果冠心病组RH基因型和H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RH基因型、H等位基因人群冠心病风险增高(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92H多态性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冠心病组中RH和HH基因型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RR基因型者(P<0.05和<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RR基因型者(P<0.05)。冠心病组中,RH和HH基因型者多支血管病变率比RR基因型者明显升高(P<0.05)。结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R92H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相关,携带RH、HH基因型人群发生冠心病风险较高,且与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载脂蛋白M基因rs707921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俞天虹 于洋 +7 位作者 郑璐 柯海燕 杨晓宇 杨玲 孙晋亮 邵山 罗光华 周瑞珏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1-704,共4页
目的检测载脂蛋白M(ApoM)基因rs70792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111例CHD患者及248例对照组的ApoM rs7079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 ApoM... 目的检测载脂蛋白M(ApoM)基因rs70792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探讨其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111例CHD患者及248例对照组的ApoM rs70792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情况。结果 ApoM rs707921位点3种基因型(AA型、AC型和CC型)在CHD组中分布频率为1.8%、13.5%和84.7%,在对照组中分布频率为2.0%、25.4%和7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ApoM rs707921位点A、C等位基因的频率在CHD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8.6%、91.4%和14.7%、8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CHD组中AC+AA基因型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低于CC基因型者(P=0.043)。CHD组rs707921位点多态性不同基因型间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M基因rs707921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降低CHD的发病风险,但与CHD的严重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M 冠心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桢燕 孙建辉 +3 位作者 柯海燕 杨晓宇 陈勇峻 毛庆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7期138-139,共2页
冠心病(CAD)是严重影响大众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的风险评估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近年来,已有众多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与众多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 冠心病(CAD)是严重影响大众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高,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的风险评估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近年来,已有众多研究表明血清胱抑素C与众多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胱抑素C对冠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价值,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冠心病 GENSINI评分 ROC曲线
下载PDF
MANET与Internet互联时的自适应增强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斌 柯海燕 +1 位作者 胡中功 李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6期114-117,126,共5页
移动自组网(MANET)与Internet的互联能有效扩展Internet覆盖和MANET应用范围。针对既有互联协议无法适应MANET动态变化的网络条件,在网关发现过程中形成广播风暴以及将全局路由建立于单向链路上等原因所导致的互联性能恶化,提出了一种... 移动自组网(MANET)与Internet的互联能有效扩展Internet覆盖和MANET应用范围。针对既有互联协议无法适应MANET动态变化的网络条件,在网关发现过程中形成广播风暴以及将全局路由建立于单向链路上等原因所导致的互联性能恶化,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增强机制的互联协议,该协议一方面依据实际网络条件与Internet访问需求自动调整网关通告分组在MANET中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基于网络条件自适应调整发送间隔的HELLO分组可同时避免全局路由计算过程引入单向链路以及形成广播风暴。仿真结果表明,此自适应增强协议能够以合理的开销,在复杂而多变的应用环境下为MANET提供优化的互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自组网 INTERNET互联 网关发现 自适应 增强机制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桢燕 孙建辉 柯海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对心衰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入选住院心衰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各64例,完成病史采集、超声心动图检查,测血压、心率,检测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浓度(NT-proB...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及对心衰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入选住院心衰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各64例,完成病史采集、超声心动图检查,测血压、心率,检测肾功能指标、血清胱抑素C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浓度(NT-proBNP,pg/ml).结果 ①心衰组血压、心率、肾功能指标、左房室结构参数、NT-proBNP及血清胱抑素C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②心衰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与年龄、尿素氮、肌酐、尿酸、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③心衰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血清胱抑素C为NT-proBNP、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射血分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④心衰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血清胱抑素C及肌酐对中、重度临床心衰症状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0.844和0.672,当血清胱抑素C>0.89 mg/L或肌酐>86.7 μmol/L时,就有可能伴有较重的临床症状.结论 血清胱抑素C与心衰患者心功能和心脏结构密切相关,并且是比血清肌酐更为可靠的评估心衰程度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慢性心力衰竭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