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B血清核心抗体与HBV-DNA、HBsAg、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姚挺英 柳丽娟 +1 位作者 廖柏涛 魏玉仙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核心抗体(HBcAb)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Ag)、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维化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核心抗体(HBcAb)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Ag)、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维化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S0~S1期,50例)、中重度组(S2~S4期,1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应用Spearman/Pearson分析HBcAb与HBV-DNA、HBsAg、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相关性;运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诊断效能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中重度组病程长于轻度组,肝脏炎症分级分布较轻度组严重,ALT、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HBcAb高于轻度组,HBV-DNA、HBsAg低于轻度组(P<0.05);HBCAb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HBVDNA、HBsAg与肝脏组织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P<0.05);将单因素分析P<0.05的13个变量进行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4个变量肝脏炎症分级、HBcAb、HBV-DNA、HBsAg,其是中重度肝纤维化相关影响因素(P<0.05);肝脏炎症分级、HBcAb、HBV-DNA、HBsAg联合诊断中重度肝脏组织纤维化的AUC优于任一单一项目。结论HBCAb与肝纤维化呈正相关,HBV-DNA和HBSAg与肝纤维化负相关,以上指标均是中重度肝纤维化相关影响因素,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为临床预测中重度肝纤维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B 核心抗体 HBV-DNA HBSAG 肝脏组织 纤维化分期
下载PDF
戊型肝炎IgM抗体诊断试剂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柳丽娟 胡盈莹 +4 位作者 郑玲 温珠妹 张宇 黄素钦 江家骥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4-557,共4页
目的评价2种戊型肝炎病毒(HEV)IgM抗体诊断试剂的可靠性。方法用捕获法试剂(E2 IgM)和间接法试剂(GL IgM)对349例临床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及急性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HEV IgM检测。同时结合其HEV RNA检测结果作为戊型肝炎... 目的评价2种戊型肝炎病毒(HEV)IgM抗体诊断试剂的可靠性。方法用捕获法试剂(E2 IgM)和间接法试剂(GL IgM)对349例临床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及急性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进行HEV IgM检测。同时结合其HEV RNA检测结果作为戊型肝炎的确认标准,以此为依据对2种HEV IgM诊断试剂和以往常用的ELISA试剂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同时检测69例散发性急性肝炎患者血清的HEV IgM及甲型肝炎病毒(HAV)IgM,分析HAV IgM对HEV IgM检测可能造成的干扰。结果E2 IgM试剂的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100.0%;GL IgM试剂的敏感性仅为60.0%,特异性为91.7%;而传统诊断方法的敏感性为77.9%,特异性仅66.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 IgM、GL IgM及传统诊断方法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9.1%、85.5%和70.5%。HAV IgM有可能导致GL IgM试剂的假阳性。结论E2 IgM试剂是一种良好的戊型肝炎急性诊断试剂,在临床应用中优于GL IgM试剂和传统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诊断 IGM抗体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快递包装设计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柳丽娟 孟永刚 方拓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8-152,共5页
目的分析快递包装的弊端,研究创新的设计方式。方法分别对快递产业链的各用户进行调研,归纳总结问题,并充分结合TRIZ理论,提出快递包装的理想解,针对快递包装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冲突问题,利用40条发明创造原理进行改进。结论快递包装设计... 目的分析快递包装的弊端,研究创新的设计方式。方法分别对快递产业链的各用户进行调研,归纳总结问题,并充分结合TRIZ理论,提出快递包装的理想解,针对快递包装设计过程中产生的冲突问题,利用40条发明创造原理进行改进。结论快递包装设计决定了快递运输行业的发展高度,生态环保、便捷、人性化的包装设计有利于快递行业构建系统化的优质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递包装 设计 TRIZ理论
下载PDF
ELISA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马尔尼菲蓝状菌抗原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柳丽娟 李圣聪 +2 位作者 谢海花 周淑燕 吴绍贵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31-832,共2页
目的评价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马尔尼菲蓝状菌Mp1p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335例住院患者血清中的马尔尼菲蓝状菌抗原,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血培养结果为... 目的评价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马尔尼菲蓝状菌Mp1p抗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335例住院患者血清中的马尔尼菲蓝状菌抗原,比较2种方法检测结果与血培养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ELISA与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马尔尼菲蓝状菌抗原的敏感性分别为75.0%和78.1%,特异性均为100%,准确度分别为97.6%和97.9%,Kappa值分别为0.844和0.866。结论双抗体夹心ELISA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马尔尼菲蓝状菌抗原快速、简便,结果可靠,适用于临床急性期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蓝状菌 马尔尼菲青霉 Mp1p抗原 ELISA 荧光免疫层析法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与肝纤维化指标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柳丽娟 朱勇强 +1 位作者 吴秋芳 吴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2期132-133,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NF -α,IL - 6及Ⅲ型胶原N端肽 (PⅢNP)、Ⅳ型胶原 (Col -Ⅳ )和透明质酸 (HA)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TNF -α、IL - 6、PⅢNP、Col-Ⅳ的含量 ;RIA检测HA的含量。结果 病毒性肝...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NF -α,IL - 6及Ⅲ型胶原N端肽 (PⅢNP)、Ⅳ型胶原 (Col -Ⅳ )和透明质酸 (HA)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TNF -α、IL - 6、PⅢNP、Col-Ⅳ的含量 ;RIA检测HA的含量。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TNF -α和IL - 6含量密切相关 (r=0 .6 5 8,P<0 .0 1) ,各肝炎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TNF -α与IL - 6 ,PⅢNP ,Col -Ⅳ和HA呈显著正相关 ;IL - 6与TNF -α,PⅢNP ,Col-IV和HA呈显著正相关。除慢肝轻度组外 ,各肝炎组PⅢNP、Col -Ⅳ、H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且慢肝重度 >中度 >轻度 (P <0 .0 1)。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TNF -α和IL - 6的含量能反映肝脏的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参考指标。证实PⅢNP ,Col-Ⅳ和HA均为反映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肝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NK细胞的亚群分布及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柳丽娟 赵敏 +2 位作者 郑丽萍 卓传尚 黃爱琼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36期4010-4013,共4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NK细胞的亚群分布及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并分离61例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者(病毒RNA为阳性,HIV+IFI组)、30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者(病毒RNA为阴性,HIV+Non-IFI组)、26例健康体检者(健康...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NK细胞的亚群分布及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并分离61例艾滋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者(病毒RNA为阳性,HIV+IFI组)、30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艾滋病者(病毒RNA为阴性,HIV+Non-IFI组)、26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清/血浆,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NK细胞亚群分布,应用悬液芯片技术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析CD4^+、CD8^+、CD4^+/CD8^+、NK细胞亚群分布与HIV-1 RNA、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HIV+Non-IFI组、健康对照组比较,HIV+IFI组患者CD56dimNK占NK细胞总数的比例、NK细胞总数及NK亚群细胞数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CD56-CD16+NK占NK细胞总数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HIV-1 RNA载量与CD4^+T细胞、CD4^+/CD8^+、CD56dimNK、NK呈负相关(P<0.05),与CD8^+T细胞、CD56brightNK、CD56-CD16+NK无相关性(P>0.05)。TNF-α与CD56bright NK、CD56dimNK呈负相关(P<0.05);IL-10、IL-6与CD4^+T细胞、CD56brightNK、CD56dimNK呈负相关(P<0.05);IL-8与CD56-CD16+NK正相关(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真菌感染改变了NK细胞亚群的构成,且该NK细胞亚群的构成变化可调节HIV/真菌共感染患者体内细胞因子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真菌感染 NK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福州市戊型肝炎流行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柳丽娟 潘皖榕 +3 位作者 林秀珍 温珠妹 郑玲 江家骥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 调查2000 ~2004年福州市戊型肝炎流行情况.方法: 检测健康人群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抗HEV抗体E2-IgG, 并用HEV单克隆抗体(8C11和8H3)阻断实验确证阳性血清, 回顾性统计急性散发性肝炎中, 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的分布情... 目的: 调查2000 ~2004年福州市戊型肝炎流行情况.方法: 检测健康人群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抗HEV抗体E2-IgG, 并用HEV单克隆抗体(8C11和8H3)阻断实验确证阳性血清, 回顾性统计急性散发性肝炎中, 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的分布情况.结果: 急性散发性肝炎中, 甲型肝炎的发病率平稳降低, 而戊型肝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63例健康体检人群中, E2-IgG的总阳性率为41.1%, 感染率与年龄显著相关; 随着年龄的递增每年感染率平均增加0.8%.成年男性与女性的平均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中, E2-IgG的阳性率分别为37.4%和53.1%; 男性与女性的总感染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阻断实验的结果确证, E2-IgG阳性的血清均为抗HEV抗体阳性.结论: HEV的感染率与年龄密切相关, 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福州市急性散发性肝炎病例中, 戊型肝炎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逐年升高, 为急性肝炎的最主要病因.该市已成为戊型肝炎的高流行区, 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感染率 发病率 抗HEV抗体
原文传递
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柳丽娟 戴振贤 +2 位作者 卓传尚 谢玉玲 吴玉水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5期569-570,共2页
目的建立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工程重组的梅毒螺旋体外膜脂蛋白TP15、TP17和TP47抗原混合包被微孔板,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此3种抗原蛋白,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梅毒螺... 目的建立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工程重组的梅毒螺旋体外膜脂蛋白TP15、TP17和TP47抗原混合包被微孔板,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此3种抗原蛋白,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梅毒螺旋体抗体双抗原夹心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应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国家参考品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密性。所建立的方法与日本富士TPPA、雅培化学发光试剂同时检测临床血清样本352份,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所建立的方法符合国家参考品质量标准。批内变异系数4.68%~5.77%、批间变异系数12.82%;试剂盒置37℃考核3d,其稳定性良好。与TPPA法、雅培化学发光法对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2%、96.55%;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98.64%;总符合率分别为98.9%、98.58%;Kappa值分别为0.96、0.95,一致性强度均最强。结论成功建立了特异、敏感和稳定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适用于梅毒感染的批量筛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E蛋白N端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柳丽娟 吴玉水 +4 位作者 马文煜 宋建华 黄庆生 任君萍 丁天兵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利用 PCR扩增乙型脑炎病毒 E蛋白基因 5′端片段 ,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 ET-2 8a,转化大肠杆菌 BL2 1 ( ED3 )。经 IPTG诱导表达后 ,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表明 ,所表达的E蛋白片段的分子量约为 3 .4万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 利用 PCR扩增乙型脑炎病毒 E蛋白基因 5′端片段 ,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 ET-2 8a,转化大肠杆菌 BL2 1 ( ED3 )。经 IPTG诱导表达后 ,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结果表明 ,所表达的E蛋白片段的分子量约为 3 .4万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 3 5%。 JEV E蛋白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 ,为制备 JE实验室诊断抗原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病毒E蛋白 N端片段 大肠杆菌 基因表达 实验室 诊断 抗原 病毒性疾病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柳丽娟 谢玉玲 +2 位作者 戴振贤 卓传尚 吴玉水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rm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工程重组的HCV抗原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为二抗,并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HC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rm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工程重组的HCV抗原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为二抗,并结合鲁米诺化学发光底物系统,建立HC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应用HCV抗体诊断试剂国家参考品分析所建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和精密性,并-9北京万泰公司的ELISA试剂盒同时检测临床血清样本350份,比较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参考品质量标准。批内变异系数5.1%。6.6%,批间变异系数9-5%;试剂盒置37℃考核3d,其稳定性良好;与万泰公司的ELISA检测结果对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9.0%,阴性符合率分别为100%,总符合率为99.4%;Kappa值为0.986,一致性强度最强。结论:建立了特异、敏感和稳定的HCV抗体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方法,适用于HCV感染的批量筛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化学发光法 ELISA
下载PDF
免疫磁珠法分选P75^(NTR)阳性的人脑胶质瘤细胞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丽娟 吴玉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6-1147,共2页
目的:建立免疫磁珠法分选P75NTR阳性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方法:采用P75NTR单克隆抗体(mAb)以及兔抗鼠IgG1标记的微珠,通过MACS分选器MiniMACS以及MS分选柱分离P75NTR阳性和阴性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并采用酶免疫染色法鉴定分离的细胞。结果:... 目的:建立免疫磁珠法分选P75NTR阳性的人脑胶质瘤细胞。方法:采用P75NTR单克隆抗体(mAb)以及兔抗鼠IgG1标记的微珠,通过MACS分选器MiniMACS以及MS分选柱分离P75NTR阳性和阴性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并采用酶免疫染色法鉴定分离的细胞。结果: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法,成功将P75NTR阳性和阴性的人脑胶质瘤细胞分离(纯度达95%以上),且不影响细胞活性(细胞培养成活)。结论:P75NTR阳性细胞的分选和纯化,为下一步进行体内外研究P75NTR对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等的作用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75NTR 免疫磁珠 分选 胶质瘤细胞
原文传递
病毒性肝炎血清前白蛋白与补体C3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柳丽娟 许超伍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2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清前蛋白 补体C3 诊断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标记分子CD133在胶质瘤细胞U87中的稳定表达
13
作者 柳丽娟 吴玉水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9年第4期554-555,共2页
目的:在体外胶质瘤U87细胞中稳定表达肿瘤干细胞标记分子CD133。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表达载体质粒CD133-1/pCR3.1-Uni转染U87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抗性的细胞株;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表达CD133分子的U87细胞。结果:转染CD133表达... 目的:在体外胶质瘤U87细胞中稳定表达肿瘤干细胞标记分子CD133。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将表达载体质粒CD133-1/pCR3.1-Uni转染U87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抗性的细胞株;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表达CD133分子的U87细胞。结果:转染CD133表达载体的U87细胞可以被CD133单抗识别,而转染空载体的U87细胞免疫染色结果为阴性,表明CD133分子在U87细胞中稳定表达。结论:U87细胞稳定表达CD133分子,为体内外分析CD133阳性U87细胞特性奠定了基础;U87CD133阳性细胞可以作为免疫组化或流式细胞术等检测其他肿瘤干细胞CD133表达的阳性对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标记分子 CD133 U87细胞 表达
下载PDF
设计施工联合体博弈合作——以设计变更条件下大型建设项目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柳丽娟 苏义坤 周晓冬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7-93,共7页
建设项目的大型化和复杂化使得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联合的项目实施模式越来越多。但实践表明,联合体各参与单位合作过程中常因利益问题出现单方违约情况。系统归纳了设计变更的来源,引入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分配系数、违约额外收益、违约... 建设项目的大型化和复杂化使得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联合的项目实施模式越来越多。但实践表明,联合体各参与单位合作过程中常因利益问题出现单方违约情况。系统归纳了设计变更的来源,引入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分配系数、违约额外收益、违约成本等影响因素,构造了不同设计变更来源下的设计施工联合体博弈模型,分析各参与单位的合作博弈策略选择,提出在合理的收益分配下,合作的净收益大于违约的净收益,设计施工联合体将选择合作策略;在不合理的收益分配下,合作的净收益小于违约的净收益,设计施工联合体中会出现违约情况。最后给出策略建议并进行实证分析,为设计施工联合体维持长久合作关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变更 设计施工联合体 博弈论
下载PDF
PIVKA-Ⅱ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2
15
作者 周淑燕 卓传尚 +3 位作者 柳丽娟 吴绍贵 李圣聪 谢海花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9-71,7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5年3月福州市传染病医院178例住院患者的血清,包括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肝硬化患者、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15年3月福州市传染病医院178例住院患者的血清,包括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9例肝硬化患者、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者,采用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分析PIVKA-Ⅱ和AFP二者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PH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肝癌组的PIVKA-Ⅱ水平为274 mAU/ml,高于肝硬化组(23 mAU/ml)、肝炎组(26 mAU/ml)和健康组(21 mAU/ml)(P均<0.001),肝癌组的AFP水平为84.0 ng/ml,高于肝硬化组(21.78 ng/ml)和健康组(2.8 ng/ml)(P分别为0.043和0.001),但与肝炎组(66.8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PIVKA-Ⅱ诊断PH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6,高于AFP(0.649),(Z值=2.262,P=0.023 7);单独检测PIVKA-Ⅱ(≥40mAU/ml)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52%和78.23%,AFP(≥10 mg/ml)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78%和34.64%,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肝癌诊断的敏感度为85.19%(vs PIVKA-Ⅱ,P=0.031;vs AFP,P=0,016)和特异度为85.48%(vs PIVKA-Ⅱ,P=0.004;vs AFP,P=0.001)。结论 PIVKA-Ⅱ对PH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与AFP联合检测可以提高PHC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AFP-L3和PIVKA-Ⅱ检测对高危人群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卓传尚 柳丽娟 周淑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AFP-L3和PIVKA-Ⅱ在联合检测对高危人群中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原发性肝癌、43例肝硬化和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肝硬... 目的探讨AFP-L3和PIVKA-Ⅱ在联合检测对高危人群中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原发性肝癌、43例肝硬化和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三组间血清AF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14,P=0.134);原发性肝癌组AFP-L3和PIVKA-Ⅱ的中位值均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X^2=33.93,52.33,均P<0.001);AFP-L3诊断肝癌的特异度较高(92.74%),PIVKA-Ⅱ的敏感度较高(79.17%),二者以串联方式联合检测将准确度提高到84.88%。结论 AFP-L3和PIVKA-Ⅱ以串联方式联合检测有助于高危人群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异质体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与TNF-α及IL-6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锦芳 吴成 柳丽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6(IL 6 )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 12 4例 ,辨证为湿热蕴脾证 6 4例 ,脾胃气虚证 6 0例 ,两证型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服中药组 ,...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与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6(IL 6 )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 12 4例 ,辨证为湿热蕴脾证 6 4例 ,脾胃气虚证 6 0例 ,两证型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服中药组 ,另设健康对照组 30名 ,分别在治疗前后空腹抽取肘静脉血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ELISA)法检测血清TNF α、IL 6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和脾胃气虚证TNF α、IL 6均升高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两证型治疗后TNF α、IL 6均下降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湿热蕴脾证加服中药组TNF α水平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脾胃气虚证加服中药组TNF α、IL 6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较脾胃气虚证病情严重 ;慢性乙型肝炎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可明显改善TNF α、IL 6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湿热蕴脾证 脾胃气虚证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不同口腔护理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柳丽娟 孙爱华 +2 位作者 曾荔 李莎莎 张曦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4-1325,共2页
目的通过不同口腔护理预防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溃疡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比较生理盐水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呋喃西林和庆大霉素加维生素B123组漱口液应用于口腔护理,观察患者溃疡发生率。结果生理盐水加碳酸氢钠组和碳酸... 目的通过不同口腔护理预防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溃疡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比较生理盐水加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呋喃西林和庆大霉素加维生素B123组漱口液应用于口腔护理,观察患者溃疡发生率。结果生理盐水加碳酸氢钠组和碳酸氢钠加呋喃西林组溃疡发生率分别为50%、45%,明显高于庆大霉素加维生素B12组的9%。结论庆大霉素加维生素B12漱口液可以有效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溃疡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信心,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口腔护理 溃疡
原文传递
血清降钙素原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熊克宫 柯坤宇 +4 位作者 林太杰 孔金峰 柳丽娟 甘巧蓉 陈丽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872-387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抗生素疗程按照我国抗生素使用指南,PCT组则通过检测血清PCT指导使用。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抗生素疗程按照我国抗生素使用指南,PCT组则通过检测血清PCT指导使用。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临床有效率以及治疗后30 d 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和病死率。结果:PCT组的住院时间[14(7,23)d]、抗生素疗程[7(5,13)d]、住院费用[6 986(2 352,7 968)元]及抗生素费用[764(390,2216)元]均低于常规组[18(8,32)d、10(5,21)d、8 495(4 354,14 982)元、858(686,3 827)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考血清PCT能有效减少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乙型肝炎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抗生素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CD64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抗生素应用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熊克宫 柯坤宇 +3 位作者 孔金峰 柳丽娟 甘巧蓉 陈丽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乙肝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应用抗生素的指导价值。方法将134例乙肝肝硬化并发SBP患者随机分为CD64组(73例)和对照组(61例),CD64组根据中性粒细胞CD64作为开始和停用抗生素的依据;对照组按照常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乙肝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应用抗生素的指导价值。方法将134例乙肝肝硬化并发SBP患者随机分为CD64组(73例)和对照组(61例),CD64组根据中性粒细胞CD64作为开始和停用抗生素的依据;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临床有效率及病死率。结果 CD64组抗生素疗程8 d(6~14 d)、抗生素费用781元(458~4 297元)、住院时间15 d(6~29 d)、住院费用7 328元(4 951~13 916元)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1 d(7~20 d),1 084元(728~5 822元),20 d(10~35 d),10 239元(5 325~19 824元)。治疗结束后CD64组与对照组患者Child-pugh评分[(9.26±3.24)vs(9.72±3.12)]、MELD评分[(16.16±8.04)vs(15.71±8.13)]、临床有效率(90.41%vs 91.80%)和病死率(4.11%vs 3.28%)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可作为乙肝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抗生素应用的参考指标,并能够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CD64 乙肝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