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岳全书》痰证诊治研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柳亚平 潘桂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7-429,共3页
文章从病机与辨证、治则与治法、方药与饮食将息等方面,解析《景岳全书》有关痰病诊治的学术思想,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景岳全书》痰证诊治内容广泛,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病症。张景岳论痰治痰,始终重视人身阴阳的基本... 文章从病机与辨证、治则与治法、方药与饮食将息等方面,解析《景岳全书》有关痰病诊治的学术思想,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景岳全书》痰证诊治内容广泛,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病症。张景岳论痰治痰,始终重视人身阴阳的基本观点,对痰证的诊治,重视脾肾、强调补虚治本;善于权变治标,根据痰停部位、痰之性状确定治法、选择方药,且十分重视饮食将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岳全书 痰证 诊治
下载PDF
《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版本考证 被引量:2
2
作者 柳亚平 汪剑 和中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751-753,共3页
对中西汇通派早期医家罗定昌代表著作《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现存版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讨论该书作者生平、内容提要、版本源流和版本系统等内容,指出该书在藏象学说、中西汇通思想、临证运用等方面的学术价值,以及进一步整理研究... 对中西汇通派早期医家罗定昌代表著作《脏腑图说症治要言合璧》现存版本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讨论该书作者生平、内容提要、版本源流和版本系统等内容,指出该书在藏象学说、中西汇通思想、临证运用等方面的学术价值,以及进一步整理研究、出版通行本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腑图说 症治要言 罗定昌 版本 古籍文献
原文传递
《诸病源候论》痰病学术思想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柳亚平 潘桂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96-897,共2页
关键词 诸病源候论 痰证 证候
下载PDF
孙思邈痰证诊治之研讨 被引量:4
4
作者 柳亚平 潘桂娟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1,共3页
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后世托名孙氏之作《银海精微》,全面映射了其痰证诊疗思想。从这些著作可以看出,孙思邈在痰证形成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辨治思路、遣方用药等诸多方面,形成自己一套独到的思想特色,对... 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以及后世托名孙氏之作《银海精微》,全面映射了其痰证诊疗思想。从这些著作可以看出,孙思邈在痰证形成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辨治思路、遣方用药等诸多方面,形成自己一套独到的思想特色,对痰证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痰证 中医学术发掘
下载PDF
礞石滚痰丸方证探讨 被引量:13
5
作者 柳亚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2-643,共2页
礞石滚痰丸出自元代医家王珪的《泰定养生主论》。本文以王珪对礞石滚痰丸的论述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家、学者对礞石滚痰丸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运用心得,从源流简述、方药分析、功效主治、临床运用等多个角度入手,对其药物组成、方义、药物... 礞石滚痰丸出自元代医家王珪的《泰定养生主论》。本文以王珪对礞石滚痰丸的论述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家、学者对礞石滚痰丸的研究成果和临床运用心得,从源流简述、方药分析、功效主治、临床运用等多个角度入手,对其药物组成、方义、药物选材与炮制、剂型、剂量、服法、宜忌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礞石滚丸 方剂 痰证
下载PDF
《金匮要略》“痰饮”非“痰”刍议 被引量:7
6
作者 柳亚平 王新佩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第1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痰饮 饮证 病名考证 逻辑学
下载PDF
浅谈雷丰《时病论》中的伏气学说 被引量:7
7
作者 柳亚平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1-52,59,共3页
清末著名医家雷丰在外感时令病诊治中,很重视对伏气病证的研究。伏气学说最早即起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不断发挥,形成多种不同观点。雷丰代表著作《时病论》中阐述了伏气的发病机理、形成条件等问题。他对伏气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 清末著名医家雷丰在外感时令病诊治中,很重视对伏气病证的研究。伏气学说最早即起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不断发挥,形成多种不同观点。雷丰代表著作《时病论》中阐述了伏气的发病机理、形成条件等问题。他对伏气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六淫伏邪发病规律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丰 时病论 伏气学说
下载PDF
温胆汤方证分析与运用举隅 被引量:2
8
作者 柳亚平 王睿林 《现代中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69-70,共2页
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是清化痰热的代表方剂,孙思邈认为其病机为"胆寒"。其实,"胆寒"与"痰热"并不矛盾,通过对温胆汤方证的脏腑病位分析、方荆寒热属性讨论,揭示"胆寒"与"痰热&qu... 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是清化痰热的代表方剂,孙思邈认为其病机为"胆寒"。其实,"胆寒"与"痰热"并不矛盾,通过对温胆汤方证的脏腑病位分析、方荆寒热属性讨论,揭示"胆寒"与"痰热"的因果关系。并列举临床运用温胆汤治疗的多种病证及其症候特征、病机要点、方剂加减配伍规律及医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方剂 临床运用
下载PDF
《抱朴子内篇》药物服食法浅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柳亚平 汪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45-47,70,共4页
服食是葛洪重视的养生方法之一,《抱朴子内篇》阐述了葛洪关于服食的基本观点。服食包括服食大药"还丹金液"和草木等小药。葛洪认为服食大药可以长生成仙,服食小药可以延年益寿。本文以《抱朴子内篇.仙药》为重点对葛洪的药... 服食是葛洪重视的养生方法之一,《抱朴子内篇》阐述了葛洪关于服食的基本观点。服食包括服食大药"还丹金液"和草木等小药。葛洪认为服食大药可以长生成仙,服食小药可以延年益寿。本文以《抱朴子内篇.仙药》为重点对葛洪的药物服食法进行简要分析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朴子 服食 药物
下载PDF
内经选读课程多元化考试改革方法及实践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柳亚平 王蓓蓓 +1 位作者 王志红 陈文慧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4期161-161,163,共2页
考试是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选读课程属于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和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未能监测学生平时学习状态。通过多元化考试改革实践,从考试内容、形式、... 考试是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选读课程属于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之一,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和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未能监测学生平时学习状态。通过多元化考试改革实践,从考试内容、形式、成绩预警机制、综述成绩评分比例等多层次、多角度实施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明显提升,学生自学习惯逐渐养成、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还能减轻学生期末复习压力,改善考试作弊和考试不及格等不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经选读 课程建设 考试改革 教学方法
下载PDF
《养老奉亲书》痰证调养疗法述要 被引量:1
11
作者 柳亚平 汪剑 秦竹 《陕西中医》 2010年第2期235-236,共2页
北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从老年人的体质特点、生活习惯等方面论述了老年痰证的成因,并结合四时气候变化规律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预防、治疗和调养方法,提倡以食疗和药性平和的方剂治疗老年痰证,重视服药时机。这些观点对于指导现代老... 北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从老年人的体质特点、生活习惯等方面论述了老年痰证的成因,并结合四时气候变化规律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预防、治疗和调养方法,提倡以食疗和药性平和的方剂治疗老年痰证,重视服药时机。这些观点对于指导现代老年人养生保健和老年痰证调养施治都具有借鉴意义,对于痰病虚证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奉亲书》书评
下载PDF
朱震亨及其门人痰证诊疗思想探讨
12
作者 柳亚平 潘桂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9-890,共2页
元代医家朱震亨关于痰证诊疗的理论与实践,不仅记载于其所著《格致余论》中,而且在其门人整理的《金匮钩玄》、《丹溪心法》、《推球师意》和《丹溪治法心要》等书中也有着丰富的痰证诊疗内容。本文对朱震亨及其门人关于痰证病因、病机... 元代医家朱震亨关于痰证诊疗的理论与实践,不仅记载于其所著《格致余论》中,而且在其门人整理的《金匮钩玄》、《丹溪心法》、《推球师意》和《丹溪治法心要》等书中也有着丰富的痰证诊疗内容。本文对朱震亨及其门人关于痰证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方面的学说和经验进行总结和研讨,希望对痰证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诊治有所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震亨 痰证 各家学说
下载PDF
注册入学下高职院分层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柳亚平 《科技风》 2015年第24期194-194,共1页
本文围绕目前高职院校部分注册入学情况下,针对生源素质高低差异性较大这一特点,提出根据学生基本素质、知识水平的实际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多层次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在教学深度、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行差异化,保... 本文围绕目前高职院校部分注册入学情况下,针对生源素质高低差异性较大这一特点,提出根据学生基本素质、知识水平的实际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多层次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在教学深度、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实行差异化,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成功,对高职高专人才分层培养做出探索,为无锡地方经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提供思路,积累经验,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册入学 分层教学
下载PDF
关于地方性高校开放实验室体系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9
14
作者 潘巧明 胡伟俭 +2 位作者 任清褒 谢建平 柳亚平 《丽水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在分析地方性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放实验室体系改革的具体思路,即更新理念,调整思路,明确地方性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定位;建立和完善基于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丰富开放实验室的活动组织形... 在分析地方性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意义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开放实验室体系改革的具体思路,即更新理念,调整思路,明确地方性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定位;建立和完善基于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丰富开放实验室的活动组织形式;提高开放实验室教师的组织指导能力;建设开放实验室的特色资源;营造开放实验室的特色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高校 开放实验室 改革
下载PDF
上善若水 下愚如火——刘完素著作中蕴涵的心理学思想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卫东 柳亚平 +1 位作者 张晓琳 汪剑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刘完素的医学哲学思想吸收了这些积极的认识论成果。其学术思想除受到《素问》"病机十九条"中有关火热论述的启发外,还源于道家思想形成的"水善火恶"的自然观。刘完素在其著...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刘完素的医学哲学思想吸收了这些积极的认识论成果。其学术思想除受到《素问》"病机十九条"中有关火热论述的启发外,还源于道家思想形成的"水善火恶"的自然观。刘完素在其著述中说:"夫水数一,道近而善;火数二,道远而恶"。水清明而火昏浊,故"上善若水,下愚如火"。"火上有水制之,则为‘既济’;水在火下,不能制火,为‘未济’也。是故知水善火恶也。"刘完素在阐发《素问》"病机十九条"时,用阴阳五行学说中"亢害承制"理论,详尽地描述了异常的心身现象,扩大了对心理病机的论述,从而发展了心理疾病的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完素 水善火恶 火热病机 五志
下载PDF
一类二阶非线性方程三点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淑红 张马彪 柳亚平 《丽水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研究了一类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三点边值问题的非平凡解的存在性u″+f(t,u)=0,0≤t≤1,u′(0)=0,u(1)=αu(η);α∈R,0<η<1,f∈C([0,1]×R,R)。利用Leray-Schauder非线性诀择定理得到了非平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并给出... 研究了一类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三点边值问题的非平凡解的存在性u″+f(t,u)=0,0≤t≤1,u′(0)=0,u(1)=αu(η);α∈R,0<η<1,f∈C([0,1]×R,R)。利用Leray-Schauder非线性诀择定理得到了非平凡解存在的一个充分条件,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的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 三点边值问题 非平凡解 存在性 充分条件
下载PDF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小红 柳亚平 《丽水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0-83,共4页
简要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遵循的五条原则。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现状 原则
下载PDF
《黄庭经》存思炼养术与中医藏象学说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汪剑 柳亚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368-1369,共2页
对晋代道教上清派经典《黄庭经》存思炼养之法进行探讨,论述其存思五脏之神炼养术中藏象学说的内涵,并认为《黄庭经》"肾间命门说"是明代温补学派命门学说的理论源头之一,是命门学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藉以指出《黄庭经... 对晋代道教上清派经典《黄庭经》存思炼养之法进行探讨,论述其存思五脏之神炼养术中藏象学说的内涵,并认为《黄庭经》"肾间命门说"是明代温补学派命门学说的理论源头之一,是命门学说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藉以指出《黄庭经》对中医藏象学说发展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经 藏象学说 脏腑 命门
原文传递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玉琳 柳亚平 《丽水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4-27,共4页
固定资产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探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为主线展开研究,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全程管理和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固定资产 管理
下载PDF
《养性延命录》五脏为核心的养生思想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剑 柳亚平 《中医研究》 2011年第1期5-6,共2页
《养性延命录》是现存第一部养生学专著,本文从《养性延命录》脏腑养生理论出发,指出《养性延命录》以保养五脏理论基础、食疗滋养五脏、行气导引激发脏腑功能为养生特点,阐明中医脏腑理论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以及脏腑理论在养生学范畴... 《养性延命录》是现存第一部养生学专著,本文从《养性延命录》脏腑养生理论出发,指出《养性延命录》以保养五脏理论基础、食疗滋养五脏、行气导引激发脏腑功能为养生特点,阐明中医脏腑理论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以及脏腑理论在养生学范畴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性延命录 养生 脏腑 藏象学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