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β-D葡聚糖检测联合CD4^+ T淋巴细胞计数对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柳明波 梁欣 +3 位作者 翁国庆 姚钦江 黄素兰 韦良宏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787-790,共4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DG)检测(简称G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怀疑合并IFD的AIDS患者297例...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BDG)检测(简称G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怀疑合并IFD的AIDS患者297例,治疗前同时行G试验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根据IFD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IFD组(拟诊、临床诊断和确诊)和非IFD组。分析G试验作为IFD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G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G试验诊断AIDS合并IFD的敏感性为75.3%,特异性为87.4%。根据G试验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61(95%可信区间0.720~0.865)。G试验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8.8%。结论G试验对AIDS合并IFD有较好的诊断价值,G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可明显提高AIDS合并IFD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β-D葡聚糖 CD4^+T淋巴细胞计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侵袭性真菌病
下载PDF
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外周血Dectin-1、炎症细胞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柳明波 方霞 +3 位作者 翁国庆 姚钦江 韦良宏 黄素兰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 M)患者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炎性细胞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AID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Ps M分为Ps M组和非Ps M组各60例,比较两组Dectin-1的平均荧光强度、CD4^+T淋... 目的探讨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 M)患者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炎性细胞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AID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Ps M分为Ps M组和非Ps M组各60例,比较两组Dectin-1的平均荧光强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白细胞介素(IL)-2、IL-6、IL-12、IL-23水平。结果 Ps M组的Dectin-1表达、CD4^+T淋巴细胞计数、IL-2、IL-6、IL-12和IL-23水平均低于非Ps M组(P<0.05)。结论 Dectin-1及其调节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CD4^+T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AIDS的患者对马尔尼菲青霉菌易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DECTIN-1 炎症细胞因子 CD4+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柳明波 韦良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713-715,共3页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艾滋病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中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也是感染艾滋病患者就诊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手段有限、病死率与致残率高,早期、特异的诊...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艾滋病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中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也是感染艾滋病患者就诊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手段有限、病死率与致残率高,早期、特异的诊断对于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以培养、病理方法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仍然是金标准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以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等为代表的早期血清学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而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侵袭性真菌感染以检出率高和特异度好为特点也使其成为研究热点。这些技术也迅速被应用于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检测,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侵袭性真菌 综述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检测161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柳明波 熊彪 黄素兰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LIA-ANAs)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抗核抗体(ANA)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LIA-ANAs检测161例AID患者血清ANA,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8例、干燥综合征(SS)24例、类风湿关节炎(RA)69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5...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LIA-ANAs)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抗核抗体(ANA)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LIA-ANAs检测161例AID患者血清ANA,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8例、干燥综合征(SS)24例、类风湿关节炎(RA)69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5例、系统性硬化症(SSc)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例。并与175例非AID作对照(对照组),其中炎症性疾病126例,肿瘤49例。结果两组患者共336例,ANA阳性检出率为44.3%,其中男性阳性检出率为30.5%,低于女性的51.8%(P<0.01)。AID组患者ANA阳性率为78.3%,高于对照组的13.1%(P<0.01);SLE的阳性率最高为96.6%(P<0.05)。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ANA对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核抗体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两种核酸提取方法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的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柳明波 李锡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2期2982-2983,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核酸提取方法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对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份HCV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同时用两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CV-RNA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这两种方法...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核酸提取方法检测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对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8份HCV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同时用两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HCV-RNA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这两种方法分别是用二氧化硅微粒法提取RNA和纯化柱法提取RNA。结果 128份HCV抗体阳性的血清中二氧化硅微粒法HCV-RNA阳性率41.41%,纯化柱法HCVRNA阳性率59.38%,纯化柱法优于二氧化硅微粒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P<0.05)。49份HCV抗体阳性的血清中ALT异常,且ALT浓度变化与纯化柱法HCV-RNA水平呈正相关性(r=0.95,P<0.05)。结论血清HCV-RNA检测对丙型肝炎诊断和病情监测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采用纯化柱法提取RNA具有更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核糖核酸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合并其他类型贫血2例报道
6
作者 柳明波 胡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283-284,共2页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血液遗传病之一,现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及我国南方特别是两广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关键词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下载PDF
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β亚基的切胶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敬华 柳明波 +4 位作者 马彦 左爱军 孙蓓(指导) 梁东春 郭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8-431,共4页
目的:切胶纯化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亚基(hTSHβ),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为人TSH测定试剂盒的国产化奠定基础。方法:将含有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β亚基(hTSHβ)的大肠杆菌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离,切取相应分子量的蛋白条带,研磨回收后... 目的:切胶纯化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亚基(hTSHβ),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为人TSH测定试剂盒的国产化奠定基础。方法:将含有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β亚基(hTSHβ)的大肠杆菌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离,切取相应分子量的蛋白条带,研磨回收后用于免疫新西兰大耳朵白兔,ELISA监测血清中抗hTSHβ抗体的效价,饱和硫酸铵沉淀及亲和层析自血清中纯化抗体。结果:切胶后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GST-hTSHβ蛋白,所免疫家兔产生了针对hTSHβ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可达1:12000。结论:切胶纯化的重组hTSHβ蛋白可成功诱导兔产生高效价的抗hTSHβ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促甲状腺激素 免疫 人促甲状腺激素抗体 重组蛋白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血流感染143例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欣 柳明波 李春玫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血流感染(BSI)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2014年住院的143例AIDS合并BSI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结果 AIDS患者BSI患病率为22.1%。真菌性BSI...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血流感染(BSI)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2014年住院的143例AIDS合并BSI的临床和病原学资料。结果 AIDS患者BSI患病率为22.1%。真菌性BSI的特征性皮疹、贫血貌、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于细菌性BSI(P均<0.05);真菌性BSI的CD4^+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下降较细菌性BSI更明显(P均<0.05),而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肌酐升高较细菌性明显(P均<0.05)。143株病原菌中,马尼菲青霉84株,占58.7%;大肠埃希菌10株,占7.0%;新生隐球菌9株,占6.3%;肺炎克雷伯菌7株,占4.9%;沙门菌属6株,占4.2%;白念珠菌和气单胞菌属各3株,各占2.1%。分离的菌株多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结论 AIDS患者BSI患病率较高;真菌性BSI更容易出现特征性皮疹、贫血貌、肝脾肿大及淋巴结肿大、血液系统异常及肝肾功能损害。病原菌构成以真菌为主,尤其是马尼菲青霉;多数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血流感染 病原体 青霉属 真菌病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的p53基因转染对鼻咽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翁国庆 陈凤坤 +3 位作者 彭娟 赖祥进 黄文君 柳明波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652-1654,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克隆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UHD10-3-p53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的方法转染人鼻咽癌CNE2细胞,以RT-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曲线、AO/EB染色和流... 目的通过转染野生型p53基因,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克隆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UHD10-3-p53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的方法转染人鼻咽癌CNE2细胞,以RT-PCR检测p53基因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曲线、AO/EB染色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转染细胞的生物学行为进行检测。结果人鼻咽癌CNE2细胞转染p53基因后,基因在细胞中表达增加,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凋亡细胞增多,流式细胞技术显示细胞凋亡率增高。结论采用脂质体转染野生型p53基因的方法,可抑制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P53基因 凋亡
下载PDF
p53基因与5氟-尿嘧啶联合作用对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国庆 赖祥进 +3 位作者 陈凤坤 彭娟 韦良宏 柳明波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通过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并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作用,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克隆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UHD10-3-p53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人鼻咽癌CNE2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5-Fu,用四甲基偶氮唑(MTT)... 目的通过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并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作用,观察其对鼻咽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克隆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UHD10-3-p53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介导转染人鼻咽癌CNE2细胞,在培养液中加入5-Fu,用四甲基偶氮唑(MTT)法分析细胞生长情况。结果人鼻咽癌CNE2细胞加入含5-Fu的培养液后,第4天生长抑制率为54.85%;CNE2细胞转染wt-p53基因后,第4天生长抑制率为45.90%。人鼻咽癌CNE2细胞转染wt-p53基因后应用5-Fu处理,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第4天可达到85.82%,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结论野生型p53基因能抑制CNE2细胞生长,wt-p53与5-Fu联合作用,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P53基因 5-氟尿嘧啶 CNE2细胞 脂质体
下载PDF
孕产妇358名产前地中海贫血基因筛查和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彪 柳明波 +1 位作者 李崇建 劳文珠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年第8期766-768,共3页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筛查和诊断情况。方法应用全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电泳技术对358名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分析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值以及血红蛋白电泳异常区带;应用裂口-聚合酶链式反应(Ga... 目的分析孕产妇产前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筛查和诊断情况。方法应用全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电泳技术对358名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分析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值以及血红蛋白电泳异常区带;应用裂口-聚合酶链式反应(Gap-PCR)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进行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结果 358名孕产妇中仅发现3例血红蛋白病[2例血红蛋白K(HbK)和1例血红蛋白D(HbD)]。结论 Gap-PCR和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在诊断地中海贫血中存在一定的漏检风险,该技术需与DNA测序配合使用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病 地中海贫血 基因诊断
下载PDF
42例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昌延 柳明波 +1 位作者 苏永鹏 马智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8-108,110,共2页
目的研究大面积烧伤病人体内血清维生素D水平情况。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受体检测技术,对42例成年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清维生素D进行检测。结果该组病人血清维生素D含量偏低,远远未达到健康人群水平(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在长期住院... 目的研究大面积烧伤病人体内血清维生素D水平情况。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受体检测技术,对42例成年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清维生素D进行检测。结果该组病人血清维生素D含量偏低,远远未达到健康人群水平(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病人在长期住院后存在一定程度的维生素D不足,可能对病人的康复有负面影响,有必要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烧伤
下载PDF
2016-2018年钦州市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鲍金圭 李崇建 +3 位作者 江慧 柳明波 李仕娟 梁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4期3592-3595,共4页
目的分析2016-2018年该院住院患儿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及其变化,为钦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6-2018年该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粪便标本778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 目的分析2016-2018年该院住院患儿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及其变化,为钦州地区儿童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6-2018年该院诊断为手足口病的住院患儿粪便标本778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CA6和CA10的检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不同月份肠道病毒型的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2016-2018年各年收治的患儿数分别为266、319、193例,病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8.72%、89.34%、89.12%。其中2016年以EV71型为主,2017年以CA6为主,2018年以CA16为主。各型肠道病毒阳性患儿的构成比在不同年份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主要为4岁以下儿童,1~<2岁儿童高发。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在5-7月以及9-10月。手足口病感染率每年从4月份开始上升,11月份下降,呈现夏秋季节流行特征。结论2016-2018年钦州市手足口病优势病原体存在一定差异,分别为EV71、CA6及CA16型。持续检测病原体的变化对手足口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柯萨奇病毒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的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霞 郑守鑫 +1 位作者 柳明波 熊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2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01-2017-06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涂片及培养结果,并分析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51株病原... 目的探讨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人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01-2017-06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涂片及培养结果,并分析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 51株病原菌,以真菌感染的新型隐球菌为主,共28株,革兰阴性杆菌6株,脑膜炎奈瑟菌1株。革兰阳性球菌12株,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链球菌为主。在培养出的真菌中,均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敏感。结论广西北部湾地区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病原菌以新型隐球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 广西北部湾地区 病原菌 药敏试验 成人
下载PDF
GM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诊断艾滋病患者侵袭性曲霉病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柳明波 方霞 +1 位作者 梁欣 李锡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检测对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住院怀疑IA的AIDS患者197例,分为确诊IA组(35例)、临床诊断IA组(疑似病例,96例... 目的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检测对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侵袭性曲霉菌病(IA)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某院住院怀疑IA的AIDS患者197例,分为确诊IA组(35例)、临床诊断IA组(疑似病例,96例)和非IA组(66例),比较GM试验、GM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诊断IA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确诊IA组、临床诊断IA组、非IA组患者GM值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1.29(0.65,1.84)、0.91(0.36,1.23)、0.11(0.28,0.72)pg/mL,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45(29,69)、79(35,99)、89(59,158)cell/μL,三组患者GM值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GM试验诊断AIDS患者IA的灵敏度为64.9%,特异度为72.7%;1周内连续2次GM试验诊断AIDS患者IA的灵敏度为72.5%,特异度为95.5%;GM试验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90.9%。结论 GM试验对AIDS患者IA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连续行GM试验、GM试验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将进一步提高IA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侵袭性曲霉菌病
下载PDF
经治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分型及其对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少燕 柳明波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478-480,共3页
目的分析经治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分型及其对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纳入335例经治HBV感染者,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患者外周血HBV基因分型,并分析HBV对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335例患者中,255例HBV-DNA阳性,其中182例的基... 目的分析经治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分型及其对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纳入335例经治HBV感染者,应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患者外周血HBV基因分型,并分析HBV对核苷类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 335例患者中,255例HBV-DNA阳性,其中182例的基因型为C型(71. 4%),62例为B型(24. 3%),4例为B/C混合型(1. 6%),2例为D型(0. 8%),5例为未分型(2. 0%)。255例HBV-DNA阳性标本中共30例检出耐药株,耐药率为11. 8%;对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的耐药率分别为11. 4%、5. 5%; 26例(10. 2%)对多种药物耐药。结论经治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分型以C型为主,且其HBV耐药形势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核苷类药物 耐药
下载PDF
钦州市1005名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柳明波 周成萍 +2 位作者 黄素兰 李锡燕 翟璐璐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492-1495,共4页
目的探讨钦州市常住居民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HHcy)血症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老年体检者(≥60岁)1 005名,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 目的探讨钦州市常住居民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HHcy)血症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老年体检者(≥60岁)1 005名,根据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分为HHcy组和正常Hcy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HHcy检出情况,比较HHcy组与正常Hcy组临床资料及血生化相关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HHcy的因素。结果 1 005名老年体检者中HHcy共检出428例,占比为42.59%;男性HHcy检出率高于女性(χ^2=20.507,P<0.05);在老年人不同年龄段中,≥80岁年龄HHcy检出率最高,与其它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741,P<0.05);HHcy组中有糖尿病、有吸烟、有高血压、有饮酒患者占比高于正常Hcy组(P<0.05),年龄、体质指数、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尿酸(uric acid,UA)、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 hydro 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缺失例数均高于正常Hcy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低于正常Hcy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增加、体质指数升高、有糖尿病、有吸烟、有高血压、有饮酒、DBP升高、SBP升高、LDL-C升高、TG升高、UA升高、HDL-C降低、MTHFR基因缺失、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是HHcy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钦州市常住居民老年人HHcy血症的检出率中男性较高,且≥80岁高于其他年龄段,HHcy发生与体质指数、糖尿病、吸烟、高血压、LDL-C、TG、UA、HDL-C、MTHFR基因、叶酸及维生素B12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危险因素 MTHFR基因
原文传递
北部湾人群Dectin-1的基因多态性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明波 姚钦江 +2 位作者 方霞 鲍金圭 梁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0期1892-1895,共4页
目的:探讨北部湾人群C型凝集素-1(Dectin-1)基因多态性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湾地区的马尔尼菲青霉菌(PM)病患者71例为病例组,另选北部湾地区的71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直接测序检测rs16910526、rs16910527... 目的:探讨北部湾人群C型凝集素-1(Dectin-1)基因多态性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北部湾地区的马尔尼菲青霉菌(PM)病患者71例为病例组,另选北部湾地区的71例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直接测序检测rs16910526、rs16910527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其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1)对照组和病例组之间rs16910526有三种基因型GG、GT、TT,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对照组和病例组之间rs16910527有三种基因型AA、AC、CC,且病例组AC的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局限性、播散性PM患者rs16910526、rs1691052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4)rs16910526、rs16910527的4种单倍型:GT、AC、AT、TT,位于同一连锁不平衡区域内,且对照组和病例组A/C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北部湾人群Dectin-1的rs16910527位点与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易感性相关,且A/C能提高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TIN-1 基因多态性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易感性
原文传递
甲状腺激素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柳明波 孙蓓 张镜宇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7年第B04期56-58,共3页
甲状腺激素受体(TRs)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由TRα和TRβ基因编码。目前发现共有9种亚型。其分子结构由4个功能区组成,分别是A/B区、DNA结合区域、铰链区和配体结合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TRs可以单体、同二聚体、异二... 甲状腺激素受体(TRs)属于核受体超家族,由TRα和TRβ基因编码。目前发现共有9种亚型。其分子结构由4个功能区组成,分别是A/B区、DNA结合区域、铰链区和配体结合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TRs可以单体、同二聚体、异二聚的形式与甲状腺激素应答元件结合,介导甲状腺激素调节靶基因。TRs在各组织器官中广泛分布但不同亚型在组织中表达是不同的,这与它们在组织器官中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受体 亚型 同功体
原文传递
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卢世文 李峥 柳明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率,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86例,采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同时进行痰培养...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率,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老年患者86例,采用VITEK-32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同时进行痰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21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5株占43.98%,革兰阳性菌78株占36.11%,真菌43株占19.9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对青霉素、氨苄西林、氧氟沙星和阿奇霉素的敏感性低;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氨苄西林、亚胺培南和头孢唑林的敏感性高,而对氨曲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的敏感性低;真菌对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极高,均为100.0%。结论革兰阴性菌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有所降低,真菌感染比例有所上升;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均有所下降,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临床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呼吸道感染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