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中MIC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柳硕岩 周智锋 +3 位作者 郑庆丰 李洁羽 王枫 叶韵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8-152,共5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细胞株组织膜MHCⅠ链相关分子A(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及血清中可溶性MICA表达,探讨食管癌中MIC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膜型MICA(mMICA)及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ELISA方法检测乳腺... 目的:观察食管癌细胞株组织膜MHCⅠ链相关分子A(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及血清中可溶性MICA表达,探讨食管癌中MIC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膜型MICA(mMICA)及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ELISA方法检测乳腺肿瘤患者外周血可溶性MICA(sMICA)的分泌。分组实验分析可溶性MICA(sMICA)对NKG2D表达的影响。结果:食管细胞膜型MICA在食管癌旁组织无表达,在31.7%食管癌组织有表达,表达量为(42.2±3.6)%。可溶性MICA含量在健康成年者为阴性,食管癌患者中74.67%阳性,含量为(1977.30±292.67)ng/L。食管癌患者中血清sMICA含量高低与TNM分期呈正相关,远处转移组比无远处转移组高(P<0.05),但和病理类型表达无差异。含可溶性M!CA的血清可明显下调NK细胞NKG2D的表达,从而降低NK细胞对食管癌细胞株ECA-109的杀伤活性。结论:食管癌细胞膜表达MICA,可作为食管肿瘤相关性抗原。而可溶性MICA含量高低与TNM分期呈正相关,可通过下调NK细胞NKG2D表达介导肿瘤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食管癌 MICA NK细胞受体
下载PDF
472例胸段食管癌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柳硕岩 佘志廉 朱坤寿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胸上、中、下段食管癌在食管壁及淋巴系统内转移的规律。方法对472例胸段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加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472例共清扫淋巴结10227枚,平均21.7枚/例,其中1028枚见淋巴结转移,全组273例有淋巴结转... 目的探讨胸上、中、下段食管癌在食管壁及淋巴系统内转移的规律。方法对472例胸段食管癌行全胸段食管切除加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全组472例共清扫淋巴结10227枚,平均21.7枚/例,其中1028枚见淋巴结转移,全组273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57.8%。胸上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方向主要向上纵隔和下颈部;中段食管癌颈、胸、腹均可发生淋巴结转移;胸下段食管癌主要向腹部转移;472例全胸段食管切除,两切端均未发现癌残留。结论胸中段食管癌应行全胸段食管切除加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术;胸上段食管癌应行纵隔和下颈淋巴结清扫术;胸下段食管癌淋巴结清扫重点在胸腹部,下颈部清扫可酌情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转移 三野淋巴结清扫术 上纵隔 下颈部
下载PDF
胸段食管鳞癌日本食管协会和国际抗癌联盟分期的比较和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柳硕岩 何皓 王枫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707-711,共5页
经历了数十年发展,国际上相继出现了多种食管癌的分期标准,目前最常用的是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的TNM分期标准^([1]),日本食管协会(Japan esophageal society,JES)的TNM分期标准^([2])。两个系统... 经历了数十年发展,国际上相继出现了多种食管癌的分期标准,目前最常用的是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的TNM分期标准^([1]),日本食管协会(Japan esophageal society,JES)的TNM分期标准^([2])。两个系统都由三个主要类别组成,即T、N和M,但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欧美人群的食管癌病理类型多是腺癌,而亚洲人群则是鳞癌,为此,日本食管学会亦对日本食管癌人群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了JES的TNM分期标准。对于同样是身处亚洲的中国人群而言,JES的TNM分期标准可能是更加合理的选择。由此,以下就食管癌UICC TNM分期标准(第8版)和JES TNM分期标准(第11版)进行比较,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TNM分期 日本食管协会 国际抗癌联盟
原文传递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9
4
作者 柳硕岩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644-647,共4页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居第3位和第5位,死亡率居第4位。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然是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随着近年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微创技术及其他新技术的普及,在很多方面外科医师也在逐渐...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居第3位和第5位,死亡率居第4位。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然是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随着近年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微创技术及其他新技术的普及,在很多方面外科医师也在逐渐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柳硕岩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530-532,共3页
食管癌和肺癌是胸外科最常见的两大恶性肿瘤,世界各国胸外科医师对于肺癌手术清扫的标准、范围及强度渐渐趋于相同。但是对于食管癌的淋巴结清扫规范,因为各国各地区的病理类型、认知程度及手术的标准化不同,食管癌的外科手术仍然存... 食管癌和肺癌是胸外科最常见的两大恶性肿瘤,世界各国胸外科医师对于肺癌手术清扫的标准、范围及强度渐渐趋于相同。但是对于食管癌的淋巴结清扫规范,因为各国各地区的病理类型、认知程度及手术的标准化不同,食管癌的外科手术仍然存在较多争议。在国内,尤其是对于食管癌淋巴结清扫的手术入路、清扫范围、微创技术淋巴结清扫等仍有不同的见解。随着食管癌规范化治疗和新技术的普及,在很多方面胸外科医师也在逐渐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经上腹、右胸切口两野淋巴清扫并全胸段食管切除术的体会(附32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柳硕岩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胸段 食管切除术 淋巴清扫术 右胸切口 体会 胸腹 切除手术 路径 方式
下载PDF
78例食管癌外科治疗后死因分析
7
作者 柳硕岩 应敏刚 +1 位作者 余志廉 张乐道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3年第6期24-25,共2页
1986年6月至1990年12月共进行手术切除食管癌294例,随访至1992年6月共死亡78例。现就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就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进行讨论如下。
关键词 死因分析 术前放疗 淋巴结转移 食管胃颈部 病理分期标准 食管切除 胃左动脉 食管部分切除 病变长度 三切口
下载PDF
肺癌切除术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36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柳硕岩 佘志廉 +2 位作者 李林 张德荣 方卫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于 36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和广泛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分析手术并发症和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并未增加手术的并发症。肺癌淋巴结转...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在肺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对于 36例肺癌患者施行肺切除和广泛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分析手术并发症和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并未增加手术的并发症。肺癌淋巴结转移是按照肺淋巴回流方向逐级转移 ,有N2 跳跃转移现象 ,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大小和外侵程度 (T)呈正相关 ,周围型肺腺癌N2 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与中央型肺癌N2 总的淋巴结转移率相近。结论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标准肺癌手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转移 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肺癌切除术 外侵程度
下载PDF
食管小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附3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柳硕岩 佘志廉 +1 位作者 张乐道 李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15-16,共2页
本文对我院收治33例食道小细胞癌和近4年国内公开发表文献中的204例进行分析。发病率为1.19%,男女之比为28∶1,50岁以上患者占75.0%。单纯手术、放疗、化疗的一年生存率为17.5%、19.0%、22.2%,... 本文对我院收治33例食道小细胞癌和近4年国内公开发表文献中的204例进行分析。发病率为1.19%,男女之比为28∶1,50岁以上患者占75.0%。单纯手术、放疗、化疗的一年生存率为17.5%、19.0%、22.2%,而手术+化疗或/和放疗、放疗+化疗的一年生存率为60.0%和54.1%,单纯治疗与综合治疗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1)。本组资料提示扩大切除范围及彻底的区域淋巴结清扫,配合有计划的综合治疗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癌 食管肿瘤 SCEC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在胸外科诊疗中的运用体会(附719例分析)
10
作者 柳硕岩 刘连卿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97-98,共2页
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应用OlympusBF-PP40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下称纤支镜)治疗门诊、住院患者719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运用体会 胸外科 诊疗 2005年 2000年 住院患者 纤支镜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及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1
作者 朱坤寿 佘志廉 +6 位作者 陈俊强 陈元美 柳硕岩 张德荣 李林 李云英 陈明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763-765,共3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将我院1993年1月3日~1999年12月31日行颈、胸和腹三野淋巴结联合根治术后的患者143例,用配对法分为单纯手术组(73例)和术后放疗组(70例)。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经右胸...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将我院1993年1月3日~1999年12月31日行颈、胸和腹三野淋巴结联合根治术后的患者143例,用配对法分为单纯手术组(73例)和术后放疗组(70例)。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经右胸食管次全切除术+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除根治术及胃管代食管左颈部吻合术。放疗方法:术后放疗的范围包括双侧锁骨上区、中上纵隔淋巴引流区、吻合口以及原食管瘤床,形成“T”型照射野,手术后3~4周开始放疗,中位总剂量54Gy/27次,2Gy/次,5次/周。结果:单纯手术组和术后放疗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6%和43.9%,χ2=7.066,P=0.014;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7.3%和68.9%,χ2=0.034,P=0.524。两组局部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分别为41.1%(30/73)和15.7%(11/70),χ2=11.527,P=0.001;血行转移率分别为19.2%(14/73)和17.1%(12/70),χ2=0.099,P=0.752。结论:胸段食管癌三野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对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效果不明显,对有淋巴转移患者可提高生存率,降低淋巴结转移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复发 存活率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颈部上纵隔淋巴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佘志廉 朱坤寿 +1 位作者 柳硕岩 张乐道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530-532,共3页
探讨胸部食管癌(Eca)颈、上纵隔LNM规律。1991年1月至1994年12月对230例胸部Eca采取三切口行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除术。230例Eca中LNM138例,LNM率60%,共清除5751个LN,平均每... 探讨胸部食管癌(Eca)颈、上纵隔LNM规律。1991年1月至1994年12月对230例胸部Eca采取三切口行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除术。230例Eca中LNM138例,LNM率60%,共清除5751个LN,平均每例清除25个LN,颈上纵隔共清除2064个LN,平均每例清除9个LN,胸上、中、下段Eca颈部、上纵隔LNM率分别为35.2%和38.8%、26.7%和21.2%、13.3%和16.6%。颈部、上纵隔系胸段Eca的区域LN,Eca根治术应该进行清除。双侧喉返神经旁LN清扫是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转移 淋巴结清除术
下载PDF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林 佘志廉 +3 位作者 柳硕岩 朱坤寿 崔肃 朱四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方法 对 48例诊断为上消化道多原发癌患者 ,42例按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采取 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同时清扫颈、胸、腹三区域或胸、腹二区域淋巴结。 结果 颈部淋巴结鳞癌转移 13例 ;胸...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多原发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方法 对 48例诊断为上消化道多原发癌患者 ,42例按肿瘤不同的生长部位采取 3种不同的手术方式 ,同时清扫颈、胸、腹三区域或胸、腹二区域淋巴结。 结果 颈部淋巴结鳞癌转移 13例 ;胸部淋巴结鳞癌转移 2 1例 ,腺癌转移 9例 ;腹部淋巴结鳞癌转移 8例 ,腺癌转移 2 5例。本组无手术死亡 ,均获得随访 ,存活 5年 8例 ,存活 3年 12例 ,存活 1~ 2年 10例 ,现有 10例仍在随访中。 结论 上消化道多原发癌以淋巴结转移为主 ,彻底的手术切除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颈、胸、腹三区域或胸、腹二区域淋巴结清扫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 多原发癌 诊断 淋巴结 治疗
下载PDF
从淋巴转移规律探讨食管癌合理根治术 被引量:9
14
作者 苏壁泓 佘志廉 +3 位作者 张乐道 应敏刚 朱坤寿 柳硕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508-512,共5页
1986年9月至1990年6月,按日本“食管癌规约”中食管分段,淋巴结分组、分站对175例胸段 Eca行切除合并淋巴结清除术.全组淋巴结转移(LNM)率 57.7%,颈、胸、腹分别为10.9%、40.6%、32.6%.LNM程度与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胸上段 Eca... 1986年9月至1990年6月,按日本“食管癌规约”中食管分段,淋巴结分组、分站对175例胸段 Eca行切除合并淋巴结清除术.全组淋巴结转移(LNM)率 57.7%,颈、胸、腹分别为10.9%、40.6%、32.6%.LNM程度与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胸上段 Eca主要转移到上纵隔和下颈部;胸中段可有颈胸腹LNM;胸下段腹部较胸部LNM率为高.Eca合理根治术应行食管大部切除,颈部食管吻合,颈胸腹三领域淋巴结清除术.Eca病变部位不同其LN清除范围应有所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转移 根治术 食管肿瘤
下载PDF
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庆丰 柳硕岩 +10 位作者 王海燕 王枫 王镇 陈啸风 王健键 应敏刚 郑雄伟 林贤东 周智锋 龚福生 谢云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plus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 目的:探讨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plus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食管组织中EphB4、EphrinB2和VEGF mRNA的相对含量,并分析EphB4、EphrinB2和VEGF的表达的相关性。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EphB4、EphrinB2、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B4 mRNA和EphrinB2 mRNA表达正相关(r=0.541,P<0.05),EphB4 mRNA、EphrinB2 mRNA均和VEGF mRNA表达正相关(r=0.642,r=0.582;P均<0.05)。结论:EphB4和EphrinB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HB4 EPHRINB2 食管 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8
16
作者 佘志廉 朱坤寿 +1 位作者 柳硕岩 张乐道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食管癌(Eca)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对1987年~1996年间手术治疗815例Eca中41例胃切除后Eca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1例胸下段Eca行切除并残胃食管弓下吻合术,40例右胸入路行右...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食管癌(Eca)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对1987年~1996年间手术治疗815例Eca中41例胃切除后Eca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1例胸下段Eca行切除并残胃食管弓下吻合术,40例右胸入路行右半结肠代食管术合并颈、胸、腹淋巴结清除术。结果:41例胃切除术后Eca颈、上纵隔、中下纵隔和腹部淋巴转移率分别为34.1%、21.9%和19.6%。并发症发生率48.7%。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34.1%,无手术死亡。全组3、5年生存率41.6%和15.4%。根治性手术3、5年生存率46.6%和22.2%。姑息手术无1例生存超过5年。3年生存率14.3%。结论:对胃切除术后Eca颈、上纵隔和腹部淋巴结清扫很重要。结肠代食管术为安全有效办法。右半结肠经胸骨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切除术后 外科手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胸段食管癌放疗靶区外淋巴结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俊强 佘志廉 +8 位作者 潘建基 陈明强 李云英 郑雄伟 陈文娟 吴君心 朱坤寿 柳硕岩 肖锦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放疗靶区外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方法:对首程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除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652例,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分析各段食管癌放疗靶区外淋巴结转移的概率。结果:胸上、中、下...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放疗靶区外淋巴结转移的概率。方法:对首程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除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652例,进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分析各段食管癌放疗靶区外淋巴结转移的概率。结果:胸上、中、下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率颈部分别为43.2%(35/81)、27.2%(129/474)和7.2%(7/97),上纵隔分别为30.9%(25/81)、23.4%(111/474)和9.3%(9/97),中纵隔分别为13.6%(11/81)、29.1%(138/474)和30.9%(30/97),下纵隔分别为1.2%(1/81)、3.8%(18/474)和17.5%(17/97);腹部分别为11.1%(9/81)、24.5%(116/474)和52.6%(51/97)。胸上、中、下段食管癌总放疗靶区外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7.2%(22/81)、40.7%(193/474)和40.2%(39/97)。食管癌放疗靶区外淋巴结转移率与病变长度(χ2=7.093,P=0.029)、T分期(χ2=17.330,P=0.001)呈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χ2=14.969,P=0.001;与病变部位无相关性,χ2=5.421,P=0.066。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上下双向转移和跳跃性转移特点。以病变上下两端各扩大5cm为放疗靶区,靶区外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值得今后设计食管癌放疗靶区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淋巴结转移 放疗靶区
下载PDF
体外扩增对食管癌患者NK细胞表面受体表达及其抑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智锋 柳硕岩 +3 位作者 郑庆丰 李洁羽 王枫 叶韵斌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NK细胞扩增前后的受体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食管癌患者外周血20例,健康供者(对照组)外周血10例。NK细胞培养采用细胞因子(IL-2+IL-12+IL-15+IL-18)组合,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免疫表型...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NK细胞扩增前后的受体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食管癌患者外周血20例,健康供者(对照组)外周血10例。NK细胞培养采用细胞因子(IL-2+IL-12+IL-15+IL-18)组合,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受体(CD56+、CD69+、NKG2D、NKp30、NKp44、NKp46、CD158b、CD159a)的表达,LDH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对多种肿瘤细胞株(K562、Raji、Eca-109、TE-1)的杀伤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比例以及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5),NK细胞(CD3-CD56+)及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明显升高(P<0.05)。经细胞因子IL-2+IL-12+IL-15+IL-18组合定向扩增20 d后,食管癌患者NK细胞比例高达90%以上,NK细胞数扩增达1 000倍以上(P<0.01);而CD3+T细胞、CD4+、CD8+T细胞、CD19+B细胞、Treg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CD14+)比例均显著降低(P<0.01),且食管癌患者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细胞因子体外培养20 d后,NK细胞表面CD69及活化性受体(NKG2D、NKp30、NKp44、NKp46)均明显上调,而抑制性受体(CD158b、CD159a)均明显下调(P<0.05)。培养20 d后,食管癌患者NK细胞对肿瘤细胞K562、Raji、Eca-109、TE-1的杀伤能力均显著高于培养前[(69.2±5.1)%vs(42.3±3.0)%,(44.6±3.2)%vs(21.1±2.0)%,(69.7±3.9)%vs(50.3±3.5)%,(67.1±4.5)%vs(41.2±3.3)%;均P<0.01]。结论:细胞因子IL-2+IL-12+IL-15+IL-18组合能有效扩增外周血NK细胞并上调其活并性受体的表达、下调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其数量及功能均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细胞 活化性受体 抑制性受体 白细胞介素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NKG2D配体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NK细胞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智锋 柳硕岩 +5 位作者 郑庆丰 李洁羽 陈明水 王枫 陈啸风 叶韵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73-1377,共5页
目的:探讨NKG2D配体MHC-I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 I-related molecules A,MICA)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福建省肿瘤医院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分为单纯化疗组40例、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MCIA阴... 目的:探讨NKG2D配体MHC-I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 I-related molecules A,MICA)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福建省肿瘤医院9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手术后,分为单纯化疗组40例、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MCIA阴性组(简称MICA-组)25例及化疗联合NK细胞治疗MICA阳性组(简称MICA+组)25例,比较其疗效。结果:与单纯化疗组及MICA-组相比,MICA+组CD3+、CD4+T细胞阳性率、NK细胞阳性率及CD4+/CD8+比率明显高于治疗前[(64.2±6.4)%vs(51.3±5.6)%,(39.8±8.2)%vs(29.5±3.2)%,(25.3±2.1)%vs(16.4±4.3)%,(1.4±0.5)vs(1.1±0.7);均P<0.05],T-reg细胞明显低于治疗前[(6.3±4.5)%vs(17.3±2.4)%,P<0.05]。3组疾病控制率及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MICA+组KPS评分治疗后明显提高,MICA+组能明显改善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外周神经毒性症状,MICA+组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及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均明显延长(均P<0.05)。但单纯化疗组及MIC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MICA表达阳性的中晚期患者进行化疗联合自体NK细胞能有效能有效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能延长生存期,且回输安全、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食管癌 NKG2D
下载PDF
持续切口灌注罗哌卡因对肺癌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啸风 柳硕岩 +2 位作者 郑庆丰 王枫 王镇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046-2047,共2页
目的:研究肺癌根治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的镇痛效果。方法:肺癌根治术后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从术后第2天起持续灌注0.275%罗哌卡因,对照组术后第2天起予以丙帕他莫静滴止痛,计算... 目的:研究肺癌根治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的镇痛效果。方法:肺癌根治术后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从术后第2天起持续灌注0.275%罗哌卡因,对照组术后第2天起予以丙帕他莫静滴止痛,计算术后2-7d镇痛评分及术后2-7d使用吗啡总量,并统计术后镇痛的副作用,统计数据进行成组t检验。结果:在术后2-7d实验组镇痛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2-7d吗啡累积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且对照组具有明显高恶性和呕吐的发生率。结论:持续切口灌注局麻药镇痛可以安全有效地降低疼痛的敏感性,并可以减少吗啡的用量,是一种高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切口灌注 罗哌卡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