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有机肥料中9种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
1
作者 丁伟 王文佳 +1 位作者 吴凡 柳羽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提出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有机肥料中As、Cd、Co、Cr、Ni、Pb、Sb、Tl、V等9种有毒有害元素含量的方法。取0.10 g有机肥料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微波消解罐中,以2.5 mL盐酸、7.5 mL硝酸和2.0 mL氢氟酸为混合酸... 提出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有机肥料中As、Cd、Co、Cr、Ni、Pb、Sb、Tl、V等9种有毒有害元素含量的方法。取0.10 g有机肥料样品于聚四氟乙烯微波消解罐中,以2.5 mL盐酸、7.5 mL硝酸和2.0 mL氢氟酸为混合酸进行微波消解。消解结束后,于140℃赶酸,然后加入1.0 mL 50%(体积分数)硝酸溶液,再用水定容至50 mL,摇匀,过滤,取滤液待测,在线加入混合内标溶液。结果表明:9种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均为2~100μg·L^(-1),方法检出限(3s)为0.59~66.75μ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对典型有机肥料样品进行回收试验,9种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0%~3.5%,回收率为81.5%~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元素
下载PDF
非粮燃料乙醇发展综述 被引量:17
2
作者 柳羽丰 王滨生 王佳祥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7期53-55,共3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发展非粮燃料乙醇的原因及必要性,介绍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分类,国内外燃料乙醇生产研究发展概况,指出从长远来看,生产纤维质原料燃料乙醇是解决非粮燃料乙醇发展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燃料乙醇 非粮原料 淀粉 糖质 纤维质
下载PDF
室内甲醛污染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柳羽丰 王滨生 王佳祥 《化学工程师》 CAS 2009年第5期73-74,7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并对家庭装修后的居室甲醛质量进行分析和讨论,根据研究得出甲醛超标率与时间及温度之间的关系,最后介绍了减少甲醛污染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甲醛 室内污染
下载PDF
国内外环氧氯丙烷市场和技术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柳羽丰 齐峰 邢宇 《化学工程师》 CAS 2004年第8期29-3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环氧氯丙烷的需求、产能、生产技术 ,以及我国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市场需求 生产工艺 环氧树脂 丙烯高温氯化法 醋酸烯丙酯法 TS-1催化剂.
下载PDF
有关防水涂料检测问题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柳羽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28期196-196,共1页
近几年,防水涂料的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分析了防水涂料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指出防水涂料检测标准应尽可能统一和明确规定。
关键词 防水涂料 检测问题 检测标准
下载PDF
浅析食品检测中检测样品前的处理工序 被引量:2
6
作者 柳羽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27期34-34,共1页
食品检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实验室的检测技术。目前食品行业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根据不同的检验样品,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检测样品进行处理,以对结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做出保障。针对食品检测中检测样品前的处理工序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处理工序 检测样品 食品检测
下载PDF
改良剂组合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单德鑫 黄河 +3 位作者 柳羽丰 李海统 李晓秀 卢丽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5期12491-12493,共3页
[目的]从所选取的5种物质(石膏、粉煤灰、油脂素、沸石粒、钾粒)中筛选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最好的改良剂及其最佳组合方式。[方法]采取单一施用、两两施用,3种混施的方式将改良剂与土壤混合,通过盆栽试验对土壤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检测各... [目的]从所选取的5种物质(石膏、粉煤灰、油脂素、沸石粒、钾粒)中筛选对盐碱土改良效果最好的改良剂及其最佳组合方式。[方法]采取单一施用、两两施用,3种混施的方式将改良剂与土壤混合,通过盆栽试验对土壤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检测各指标的变化。[结果]5种土壤改良剂及其组合对盐碱土的p H、部分肥力指标及水溶性离子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改良。对全磷和有效钾改良效果最好的是粉煤灰和油脂素组合施用;对p H、水溶性离子及其他肥力指标改良效果最好的是石膏、粉煤灰和油脂素3种改良物质混合施用。[结论]改良剂混合施用比单一施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改良剂组合 筛选
下载PDF
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驱油污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子成 王树涛 +3 位作者 周靖 李怡然 柳羽丰 张兰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277-3281,共5页
经过生化处理的驱油污水中仍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本研究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对驱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初始p H值、反应时间、臭氧浓度等对驱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00 mg·L^(-1),p H值为9,反应时间为60 m... 经过生化处理的驱油污水中仍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本研究采用臭氧催化氧化对驱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初始p H值、反应时间、臭氧浓度等对驱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00 mg·L^(-1),p H值为9,反应时间为60 min,臭氧浓度为12 mg·L^(-1)时,采用掺杂型纳米Mn O_2/Al_2O_3作为催化剂(70 mg·L^(-1)),COD去除率大于55%,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一级A标准。催化剂使用前后,比表面积、孔结构等均未发生明显变化,未出现新的晶相,催化剂未发生失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臭氧 驱油污水 深度处理
下载PDF
ICP-OES内标法测定有机肥料中11种有毒有害元素 被引量:3
9
作者 丁伟 吴凡 +1 位作者 柳羽丰 王文佳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1期229-233,共5页
以镥元素为内标,建立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内标法同时测定有机肥料中砷、汞等11种有毒有害元素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11种元素在0~2.00mg/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线性良好,RSD范围在3.53%~14.... 以镥元素为内标,建立了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内标法同时测定有机肥料中砷、汞等11种有毒有害元素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11种元素在0~2.00mg/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线性良好,RSD范围在3.53%~14.76%之间,回收率在80.30%~119.24%之间,方法易于操作,精密度和准确度高,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出有机肥料中11种有毒有害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毒有害元素 内标法 有机肥料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下载PDF
四种乳酸菌组合在豆乳饮料中的发酵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孝研 李妍 柳羽丰 《化学工程师》 CAS 2014年第7期73-76,共4页
采用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4种乳酸菌纯种发酵与不同的菌种组合在豆乳饮料中的发酵的研究,并通过pH值、酸度值和感官品质确定适宜的乳酸菌混种发酵配比。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分别与瑞士乳杆菌、嗜酸乳杆菌... 采用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4种乳酸菌纯种发酵与不同的菌种组合在豆乳饮料中的发酵的研究,并通过pH值、酸度值和感官品质确定适宜的乳酸菌混种发酵配比。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分别与瑞士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合在纯豆乳饮料生长产酸能力相当;应用干酪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配比依次为6∶1.5∶1∶1时,较其他组合有明显提高。发酵生成的大豆酸乳酸度适宜、发酵速度最快、酸乳饮料组织形态均匀、香味丰富柔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发酵豆乳饮料 乳酸菌 豆乳饮料
下载PDF
解磷剂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振芬 鞠福龙 柳羽丰 《大豆通报》 2005年第5期11-12,共2页
根据解磷剂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表明:施用解磷剂,可提高土壤无机磷总量,减少磷肥用量,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开发活化土壤固定态磷素资源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解磷剂 土壤固定态磷 土壤有效磷
下载PDF
速溶豆粉中水分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12
作者 李妍 王孝研 +1 位作者 孙长华 柳羽丰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15期54-54,121,共2页
利用常压加热干燥法测定了速溶豆粉中水分,并对水分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进行计算,最后合成出水分的不确定度。
关键词 速溶豆粉 水分 不确定度
下载PDF
不同蛋白酶制备豆乳饮料的效果比对
13
作者 王孝研 李妍 柳羽丰 《黑龙江科学》 2014年第3期34-36,共3页
本文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分别于热处理前后,选取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Alcalase碱性蛋白酶5种蛋白酶对豆浆中大豆蛋白进行水解,采用茚三酮法测定其酶解液的水解度,并综合考虑各酶水解所需的温度、pH值、水解过程p... 本文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分别于热处理前后,选取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Alcalase碱性蛋白酶5种蛋白酶对豆浆中大豆蛋白进行水解,采用茚三酮法测定其酶解液的水解度,并综合考虑各酶水解所需的温度、pH值、水解过程pH的变化情况、水解度以及成本等因素。木瓜蛋白酶为最适用酶,最适条件为豆浆沸水浴变性10 min后在温度50℃,pH7.0条件下经木瓜蛋白酶水解3 h,在此条件下发酵酸乳pH及酸度可达4.0和76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蛋白酶 酶解 豆乳饮料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对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DNA的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昌露 王树涛 +4 位作者 杜佳 王未青 柳羽丰 尤宏 苏荣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199,共8页
为了评价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水环境及鱼类的影响,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研究了PFOS和MWCNTs复合对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DNA损伤。将成年斑马鱼暴露于PFOS(0.2、0.4、0.8、1.6 mg·L-1)、MWCNTs(50 mg·L... 为了评价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水环境及鱼类的影响,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研究了PFOS和MWCNTs复合对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DNA损伤。将成年斑马鱼暴露于PFOS(0.2、0.4、0.8、1.6 mg·L-1)、MWCNTs(50 mg·L-1)、PFOS+MWCNTs(0.2+50、0.4+50、0.8+50、1.6+50 mg·L-1)和对照溶液中30 d后,断尾取血进行微核试验和彗星试验。结果表明:PFOS和MWCNTs均可造成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DNA损伤。1.6 mg·L-1PFOS处理组的微核率、Olive尾矩及尾长分别为(36.3±0.25)‰、(87.91±14.90)μm和(250.49±34.71)μm。PFOS与MWCNTs复合后,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DNA损伤效应明显降低。复合处理组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Olive尾矩及尾长均低于PFOS单独处理相。1.6 mg·L-1复合处理组的微核率、Olive尾矩及尾长比PFOS单独处理组分别降低了24.7%、68.9%、52.4%。因此,在实验浓度范围内,MWCNTs可以降低PFOS对斑马鱼外周血红细胞的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多壁碳纳米管 斑马鱼 微核试验 彗星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