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5份棉花品系对黄萎病抗性鉴定及综合分析
1
作者 欧阳单华 赵康 +6 位作者 宋东博 柳自清 郭旺珍 刘燕 顾爱星 阿扎提古丽·麦麦提图尔 艾力卡尔江·艾麦尔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目的】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和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系。【方法】以35份棉花品系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1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35份棉花品系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7%(整齐度,UI)~43.10%(相对病情指数,IR),... 【目的】筛选出品质优、产量高和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系。【方法】以35份棉花品系为研究对象,对该群体1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35份棉花品系的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1.67%(整齐度,UI)~43.10%(相对病情指数,IR),其中相对病情指数(IR)、铃数(TBN)、有效铃数(EBN)和单株皮棉产量(LYPP)变异系数较大,1号(4-13)、2号(4-22)、10号(4-2-7-3)和16号(10Q-67-3)相对病情指数小于20,4个品系对黄萎病的抗性较强;单株皮棉产量与各性状之间相关性不一,与品质性状之间也存在制约;5个主成分特征根值分别为5.334、3.423、3.105、1.298和1.105,贡献率分别为29.636%、19.019%、17.249%、7.214%和6.141%,累计贡献率达到79.259%;将35份棉花品系分为四类,第I类和第Ⅱ类品系综合表现为品质优异,抗病性强类群,但产量低;第Ⅲ类品系综合表现为高产类群,但品质差,抗病性弱;第Ⅳ类品系综合表现为耐病性类群,但产量略低,品质略差。【结论】将各类群与主成分综合得分F值排名前10取交集,优异品系为21号(37-129-3)和30号(44-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品系 黄萎病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短小芽孢杆菌KX-33做种衣剂对棉花枯萎病的的盆栽防效 被引量:4
2
作者 柳自清 张博然 +2 位作者 刘叶 郭楠楠 顾爱星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323-329,共7页
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KX-33为本实验室自分离的对棉花枯萎病具有良好抑制作用拮抗微生物,为探究其制作种衣剂对棉花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利用筛选得到的成膜剂,将含不同浓度KX-33菌液及两种杀菌剂对照的种衣剂包衣的2种感、... 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KX-33为本实验室自分离的对棉花枯萎病具有良好抑制作用拮抗微生物,为探究其制作种衣剂对棉花枯萎病的室内防治效果,利用筛选得到的成膜剂,将含不同浓度KX-33菌液及两种杀菌剂对照的种衣剂包衣的2种感、抗棉花枯萎病的棉花种子在室内做发芽试验,分析各种衣剂组合对棉花发芽率的影响。将含不同浓度KX-33菌液的种衣剂包衣的棉花种子做室内盆栽试验,比较接种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后不同时期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含KX-33菌液的种衣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发芽率和芽鲜重,缩短发芽时间,1×10^(8)CFU/mL微生物种衣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棉花株高。在盆栽防效试验中接种棉花枯萎病第45天时,1×10^(8)CFU/mL浓度微生物种衣剂处理下对两个品种棉花的防效均最好,分别为65.35%和63.77%,且均高于药剂对照,对微生物种衣剂防治棉花枯萎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微生物 种衣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的田间防效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柳自清 张博然 顾爱星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9期21-26,共6页
研究3种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促进生防制剂的应用推广。针对棉花苗期病害选择3种杀菌剂,通过毒力测定和田间防病试验,对比分析其对棉花的促生效果和防病效果。研究发现,80%乙蒜素乳油对棉花的促生效果最明显,对“10900”棉株可以... 研究3种杀菌剂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效,促进生防制剂的应用推广。针对棉花苗期病害选择3种杀菌剂,通过毒力测定和田间防病试验,对比分析其对棉花的促生效果和防病效果。研究发现,80%乙蒜素乳油对棉花的促生效果最明显,对“10900”棉株可以显著提高株高,平均株高为92.13cm;对“10814”的株高、有效铃个数和皮棉重提升明显,平均值分别为91.22cm、13.52个、22.45g;对“新海13号”的株高、铃数、和皮棉重提升明显,平均值分别为79.37cm、15.22个、29.33g;对“新海20号”铃数和籽棉重提升明显,平均值分别为14.36个和63.03g。田间防效研究表明,3种杀菌剂在棉花枯萎病防治试验中,80%乙蒜素乳油防效最高,30%噁霉灵水剂防效低于80%乙蒜素乳油,1000亿·g-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效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杀菌剂 促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三种药剂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效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博然 柳自清 +3 位作者 刘叶 郭楠楠 雷斌 顾爱星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35-240,共6页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棉花(Gossypium spp)产地,新疆棉花产业的安全与稳定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棉花黄萎病严重制约着新疆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因此田间防治棉花黄萎病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10亿孢子/g枯... 新疆作为我国最大的棉花(Gossypium spp)产地,新疆棉花产业的安全与稳定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棉花黄萎病严重制约着新疆棉花的产量和纤维品质,因此田间防治棉花黄萎病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1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可湿性粉剂、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和80%乙蒜素乳油药液对棉花黄萎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中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68.62%。乙蒜素乳油药液对株高、始节高的增益效果显著。枯草芽孢杆菌、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对棉株的果枝数、铃数、单铃重、皮棉重和籽棉重的增益效果显著。施用枯草芽孢杆菌、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的棉田增产效果显著,皮棉产量与对照田相比分别增加了454.53 kg/hm^(2)、509.18 kg/hm^(2),籽棉的增产幅度可达18.19%、2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棉花黄萎病 田间防效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棉花枯萎病菌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叶 阿依保他·托合达白 +4 位作者 郭楠楠 柳自清 张博然 朱琦 顾爱星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91-3001,共11页
【背景】海岛棉相对陆地棉更易感枯萎病,一旦发生很难根治,使得枯萎病逐渐成为威胁新疆海岛棉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但其致病机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目的】揭示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变异和致病机理,同时获得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 【背景】海岛棉相对陆地棉更易感枯萎病,一旦发生很难根治,使得枯萎病逐渐成为威胁新疆海岛棉产业发展的主要病害,但其致病机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目的】揭示棉花枯萎病菌的遗传变异和致病机理,同时获得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棉花枯萎病菌转化子用于观察其侵染海岛棉的途径。【方法】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方法,对棉花枯萎病菌7号生理小种st89进行了遗传转化并对转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转化棉花枯萎病菌的最佳条件为:150 mg/L的潮霉素浓度能完全抑制棉花枯萎病菌的生长,浓度为200 mg/L的头孢噻肟钠能完全抑制农杆菌LBA4404生长,农杆菌起始浓度OD600为0.2,农杆菌预培养时间为8 h,棉花枯萎病菌分生孢子浓度为105个/mL,枯萎病菌孢子悬液和农杆菌LBA4404比例为1:1,乙酰丁香酮浓度为200μmol/mL,共培养时间为4 d,转化后培养温度25℃。利用优化的转化系统将GFP基因转入到棉花枯萎病菌中,转化效率最高可以达到252±7.37个转化子/105个孢子。PCR扩增以及荧光观察表明GFP基因能够正常表达。【结论】转GFP基因的枯萎病菌的获得为深入研究棉花枯萎病入侵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菌 绿色荧光蛋白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