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位骨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柴本甫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11,共5页
异位骨化多发生在不同形式的创伤以后,如脑创伤、脊髓创伤、烧伤、关节和软组织创伤以及医源性手术创伤等。创伤引起局部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的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由此而来的成骨细胞即产生骨组织。异位骨化大量形成时可影响局部关... 异位骨化多发生在不同形式的创伤以后,如脑创伤、脊髓创伤、烧伤、关节和软组织创伤以及医源性手术创伤等。创伤引起局部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的间充质细胞增殖、分化,由此而来的成骨细胞即产生骨组织。异位骨化大量形成时可影响局部关节活动。对易引起异位骨化的上述病员应注意保护局部,勿使遭受反复发生的创伤。也可应用二膦酸盐、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放射治疗以预防。如异位骨化明显影响关节活动,并已完全成熟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病因
下载PDF
微血管周细胞的功能及潜在成骨能力 被引量:3
2
作者 柴本甫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4-36,共3页
周细胞由星状间充质细胞所形成,并包在微血管内皮细胞外面。周细胞除有收缩作用,起干细胞作用参与伤口愈合、吞噬及防止渗漏等功能外,尚有成骨能力。应用Monastral蓝作标记,可以观察到用细胞演变为成骨细胞的过程。将周细胞作体外培养,... 周细胞由星状间充质细胞所形成,并包在微血管内皮细胞外面。周细胞除有收缩作用,起干细胞作用参与伤口愈合、吞噬及防止渗漏等功能外,尚有成骨能力。应用Monastral蓝作标记,可以观察到用细胞演变为成骨细胞的过程。将周细胞作体外培养,可以具有成骨细胞表型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周细胞 功能 成骨能力
下载PDF
腰椎间盘的超微结构研究
3
作者 柴本甫 汤雪明 《解剖学报》 CAS 1987年第4期426-430,465,共6页
本实验通过透射电镜对大鼠、家兔及人(胎儿及成人)腰椎间盘的观察,发现纤维环由纤维软骨组成。在640 A周期性的胶原原纤维之间,可见位于隐窝内的典型软骨细胞。这些细胞常随所在部位而异。靠近周边部位的细胞更接近成纤维细胞,细胞狭长... 本实验通过透射电镜对大鼠、家兔及人(胎儿及成人)腰椎间盘的观察,发现纤维环由纤维软骨组成。在640 A周期性的胶原原纤维之间,可见位于隐窝内的典型软骨细胞。这些细胞常随所在部位而异。靠近周边部位的细胞更接近成纤维细胞,细胞狭长,细胞膜的扇蛤样外形渐不明显,以至消失。靠内侧的细胞类似脊索细胞,细胞核固缩,细胞质内有浓集的糖原及脂滴。纤维环呈现细胞过渡的特点。纤维环内可见弹力纤维。髓核由包含细的原纤维、颗粒及特殊结构的疏松基质所组成。在各标本中,基质内均有脊索细胞出现。细胞可单独或成堆存在,细胞质内有众多的空泡,浓集的糖原颗粒及微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纤维环 髓核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和骨形成发生蛋白_2诱导成纤维细胞成骨表型表达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1
4
作者 邓廉夫 汤雪明 +1 位作者 柴本甫 李慧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36-240,共5页
成纤维细胞的成骨作用已在体内外得到证实。为进一步探索诱导成纤维细胞成骨潜能得以表现的调控因素,以实现体外获取大量成骨型成纤维细胞、形成骨修复材料的设想,采用分离、纯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使其生长在含不同浓度的EGF、I... 成纤维细胞的成骨作用已在体内外得到证实。为进一步探索诱导成纤维细胞成骨潜能得以表现的调控因素,以实现体外获取大量成骨型成纤维细胞、形成骨修复材料的设想,采用分离、纯化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使其生长在含不同浓度的EGF、IL6、TNFα、BMP2培养液的干预条件下,采用生物化学、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方法,检测成纤维细胞成骨性标志物形成状况。发现:TNFα和BMP2联合应用,可使成纤维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及胶原的量增加;成纤维细胞由梭形向圆形或多突形转化,蛋白分泌旺盛;细胞外基质中,丰富的胶原纤丝定向或杂乱排列,其间散在较多的钙颗粒;成纤维细胞可重叠交织形成多层结构,其表面分泌颗粒和钙盐结晶堆积,并不断融合扩大成骨结节。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成骨 肿瘤坏死因子 骨形成蛋白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关节炎滑膜细胞增殖和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邓廉夫 柴本甫 杨庆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骨关节炎(OA)滑膜细胞增殖和RNA表达的效应,以及OA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对这种作用的调节。方法分离、培养晚期OA滑膜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技术,检测TN...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骨关节炎(OA)滑膜细胞增殖和RNA表达的效应,以及OA治疗药物和生物制剂对这种作用的调节。方法分离、培养晚期OA滑膜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技术,检测TNFα对滑膜细胞增殖及RNA表达的影响,以及非甾体类和甾体类药物、生物制剂作用后的滑膜细胞对这种影响的反应性。结果TNFα可诱导滑膜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增殖,以TNFα浓度为5×105U·L-1作用24h最为明显(增殖率提高378%);促进滑膜细胞摄取[3H]UR,使RNA表达量增加。吲哚美辛作用后的滑膜细胞对TNFα的反应性未发生明显改变,而地塞米松和干扰素α高浓度时有拮抗TNFα促滑膜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TNFα可促使OA滑膜细胞进一步变性,抗炎类药物和细胞因子对此无明显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滑膜细胞增殖 RNA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应用腰椎管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 被引量:13
6
作者 汤华丰 柴本甫 +1 位作者 沈才伟 孙争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成形术
原文传递
胚胎大鼠颅盖骨分离细胞早期体外培养的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徐荣辉 朱雅萍 柴本甫 《解剖学报》 CAS 1988年第1期53-58,121,共7页
本实验采用胚胎后期Sprague-Dawley大鼠颅盖骨(连同骨膜)分离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以活体相差、HE染色及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进行早期观察。发现骨外膜再生层骨生成细胞和骨髓区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都可发育成为细胞体积... 本实验采用胚胎后期Sprague-Dawley大鼠颅盖骨(连同骨膜)分离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以活体相差、HE染色及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进行早期观察。发现骨外膜再生层骨生成细胞和骨髓区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都可发育成为细胞体积很大的鳞片形细胞,具有许多突起,并以突起与相邻细胞连接。鳞片形细胞的胞浆Sirius red染色呈淡红色,偏光显微镜下无双折射,表明细胞已开始形成胶原的前体。细胞碱性磷酸酶反应呈阴性,表明细胞仍然处于骨生成细胞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学 骨的细胞 细胞培养 大鼠胚胎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对人关节软骨细胞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廉夫 柴本甫 杨庆铭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0,138,共3页
目的:体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关节软骨细胞胶原表型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成人正常关节软骨细胞,用 TN F-α单独或与IL-6联合干预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 目的:体外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关节软骨细胞胶原表型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成人正常关节软骨细胞,用 TN F-α单独或与IL-6联合干预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分析、Nort hern杂交技术,检测关节软骨细胞表型。结果:TNF-α可促使软骨细胞向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形态转化及分裂、增殖,抑制其表达特异性Ⅱ型胶原,而诱导其表达非特异性Ⅲ型胶原;IL-6有协同 TN F-α干扰软骨细胞表型表达的作用。结论: TNF-α和IL-6是参与关节软骨细胞变性的介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软骨细胞 胶原 基因
原文传递
丹参对体外培养鸡胚胎股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荣辉 朱雅萍 柴本甫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231-233,304-305,共5页
实验用孵育9天的鸡胚胎,在无菌条件下取双侧股骨。右侧股骨用1640、Eagle MEM、199和 BGJb 等4种培养基分别进行培养(对照组);左侧股骨用含0.8%丹参注射液的上述4种培养基分别培养(丹参组)。在38℃、CO_2培养箱,用旋转管培养技术分别培... 实验用孵育9天的鸡胚胎,在无菌条件下取双侧股骨。右侧股骨用1640、Eagle MEM、199和 BGJb 等4种培养基分别进行培养(对照组);左侧股骨用含0.8%丹参注射液的上述4种培养基分别培养(丹参组)。在38℃、CO_2培养箱,用旋转管培养技术分别培养1周、2周和3周。结果发现:(1)体外培养的骨组织由于没有血管的长入,两端没有骨化中心形成。股骨长度的增大只能靠软骨组织的发育和成熟。(2)骨领长度的增加可以通过骨外膜的成骨作用而有所延伸。但这不会导致股骨长度的增加。骨干横径和骨量的增加则有赖于膜内成骨过程。(3)丹参能促进胚胎骨两端的原软骨组织发育和成熟为肥大软骨细胞,并发生钙化;又能促进骨外膜细胞分裂、增殖并逐步分化成为骨细胞,形成骨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器官培养 骨培养 胚胎骨 骨生成
下载PDF
类风关和骨关节炎关节液中溶菌酶及乳铁蛋白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伟滨 杨庆铭 柴本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391-393,共3页
对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各40例患者的关节液中溶菌酶和乳铁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液中溶菌酶及乳铁蛋白含量分别为15.75±0.41、100.4±14.52μg/ml,显著高于正常对... 对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各40例患者的关节液中溶菌酶和乳铁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液中溶菌酶及乳铁蛋白含量分别为15.75±0.41、100.4±14.52μ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的5.77±0.39、56.51±4.20μg/ml,亦明显高于骨关节炎的9.36±2.56、58.2±7.26μg/ml.说明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破坏是多形核白细胞释放的溶菌酶及活跃的氧自由基共同作用所致,以前者更为显著,乳铁蛋白的抗氧化作用不能防止关节软骨破坏的发生。骨关节炎关节液中溶菌酶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且与软骨破坏程度呈正比,但乳铁蛋白增高却不明显,提示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破坏与软骨细胞退变破坏有关,而非多形核白细胞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骨节炎 骨关节炎 关节液 溶菌酶 乳铁蛋白
下载PDF
接骨板内固定影响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因素 被引量:9
11
作者 裘世静 柴本甫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年第2期65-67,F003,共4页
14只新西兰兔作右胫骨截骨,分别用薄(2mm)、厚(2.5mm)有机玻璃接骨板、不加压钢板和加压钢板作内固定.通过X线摄片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骨折45天后,薄有机玻璃接骨板固定组发生肥大性骨不连;厚有机玻璃接骨板固定组产生典型的二期骨折愈... 14只新西兰兔作右胫骨截骨,分别用薄(2mm)、厚(2.5mm)有机玻璃接骨板、不加压钢板和加压钢板作内固定.通过X线摄片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骨折45天后,薄有机玻璃接骨板固定组发生肥大性骨不连;厚有机玻璃接骨板固定组产生典型的二期骨折愈合,有明显的外骨痂;不加压钢板固定后外痂较小,但断端达到骨性愈合;加压钢板固定后发生一期骨折愈合,无外骨痂出现.本文对产生这些现象的生物力学因素作了详细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接骨板 生物力学 固定
下载PDF
丹参对成纤维细胞成骨的扫描电镜观察
12
作者 饶寒敏 汤雪明 +2 位作者 柴本甫 李慧 朱雅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41-143,共3页
目的:阐明丹参对成纤维细胞成骨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皮肤纯化的成纤维细胞作体外培养,分丹参组与对照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0.2%、0.3%浓度的丹参能明显促使成纤维细胞由梭形向鳞片形方向转化,细胞量增多,胶原合成分泌增加,但未见... 目的:阐明丹参对成纤维细胞成骨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皮肤纯化的成纤维细胞作体外培养,分丹参组与对照组,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0.2%、0.3%浓度的丹参能明显促使成纤维细胞由梭形向鳞片形方向转化,细胞量增多,胶原合成分泌增加,但未见骨结节形成。结论:适当浓度的丹参对成纤维细胞有促增殖、促分化、增加其功能活性的作用,但不能作为诱导因子来诱导成纤维细胞成骨潜能的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成纤维细胞 成骨潜能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应用趋骨荧光素标记体外培养骨组织
13
作者 邓廉夫 徐荣辉 +1 位作者 柴本甫 齐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82,I011,共3页
趋骨性荧光素-四环素标记技术,在活体内骨组织计量学研究及临床检验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但必需在取材前48h给药。由于这种限制,为急症手术获得的或临时决定对骨组织作计量学测定的标本带来困难。为弥补这一缺陷,本研... 趋骨性荧光素-四环素标记技术,在活体内骨组织计量学研究及临床检验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1〕,但必需在取材前48h给药。由于这种限制,为急症手术获得的或临时决定对骨组织作计量学测定的标本带来困难。为弥补这一缺陷,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细胞新骨形成的趋骨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组织 体外培养 趋骨荧光素 荧光标记
下载PDF
氧化铝材料植入家兔后骨与肌肉内铝、硅含量分析
14
作者 王智兴 董梅生 +1 位作者 柴本甫 方企嫈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19-221,共3页
36只家兔左、右侧髂骨各打一孔,左侧孔内植入氧化铝涂层材料作为实验侧,右侧孔内不放置任何材料作为自身对照。手术后分为20,40,60,90,120和180天组测定二侧髂骨和臀中肌的铝和硅元素,所有实验侧髂骨和肌肉的铝和硅元素均高于相应的对... 36只家兔左、右侧髂骨各打一孔,左侧孔内植入氧化铝涂层材料作为实验侧,右侧孔内不放置任何材料作为自身对照。手术后分为20,40,60,90,120和180天组测定二侧髂骨和臀中肌的铝和硅元素,所有实验侧髂骨和肌肉的铝和硅元素均高于相应的对照侧。其中第40,60,120和180天髂骨的铝元素,第90天髂骨的硅元素,第20,40,60,120,180天臀中肌的铝元素及第20,180天臀中肌的硅元素与相应对照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髂骨 臀中肌
下载PDF
柔韧接骨板内固定后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裘世静 柴本甫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35,63,共4页
实验选用新西兰兔15只,作右胫骨中段截骨,有机玻璃接骨板固定,使骨折端有一定的活动而产生较高的局部应力。X线片显示典型的二期骨折愈合征象,骨折部有很大的外骨痂形成。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有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参与骨折修... 实验选用新西兰兔15只,作右胫骨中段截骨,有机玻璃接骨板固定,使骨折端有一定的活动而产生较高的局部应力。X线片显示典型的二期骨折愈合征象,骨折部有很大的外骨痂形成。透射电镜观察发现有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参与骨折修复。骨折部的较高应力可刺激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具有旺盛的分泌功能,加速愈合,但同时对新生的骨痂有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韧接骨板 内固定 骨折 实验 治疗
下载PDF
间充质细胞源性细胞在骨与关节发育和病损过程中的演化
16
作者 邓廉夫 蔡体栋 柴本甫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1-6,共6页
胚胎时期 ,存在于中胚层高度集中的多功能性间充质细胞形成骨的最初雏形 ,长管状骨在透明软骨雏形的基础上通过软骨内化骨与塑形的过程发育而成 ;发育中的两块长骨之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关节及其辅助结构。软骨雏形和生长板中软骨细胞... 胚胎时期 ,存在于中胚层高度集中的多功能性间充质细胞形成骨的最初雏形 ,长管状骨在透明软骨雏形的基础上通过软骨内化骨与塑形的过程发育而成 ;发育中的两块长骨之间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关节及其辅助结构。软骨雏形和生长板中软骨细胞表型有规律的转化 ,尤其最终出现的成骨 (样 )细胞或细胞表达成骨表型 ,是软骨—骨转化发生机制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 ,细胞定向性分化的发生、发展受特异性成骨细胞转录因子 (Osf2 / Cbfa1 )的调节 ,IGF- I、FGFs、BMPs、Stromelysin等作为重要的外部指导 (调节 )信息 ,既参与骨、关节的发生与形成 ,又参与骨改建和塑建。出生后和肢体发育趋于完成后 ,间充质细胞演变为基质干细胞 ,仍保留有多功能、多方向的分化潜能 ,而处于骨膜、骨髓和疏松结缔组织中 ,发挥组织器官改建或损伤后修复反应细胞源的作用。非生理状态下 ,间充质细胞或基质干细胞在向终末细胞发育过程中 ,可发生细胞分化不完全、反分化和 /或重分化的形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细胞 骨发生 骨质疏松 骨关节炎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在骨科领域的应用
17
作者 龚耀成 柴本甫 《国际骨科学杂志》 1988年第2期77-79,共3页
电子计算机(或称电脑)技术在近10年内发展迅速,已跻身于各领域。现代骨科学较多地依赖资料的累积、统计和分类,生物力学的分析和结构的重建,材料的选择和加工等,而电脑技术在这些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尽管目前电脑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还... 电子计算机(或称电脑)技术在近10年内发展迅速,已跻身于各领域。现代骨科学较多地依赖资料的累积、统计和分类,生物力学的分析和结构的重建,材料的选择和加工等,而电脑技术在这些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尽管目前电脑在骨科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却已展示出它在信息贮存、数据处理、三维结构图象再现等方面的独特功能。病史记录、整理、贮存和统计 60年代末以来,传统的病史书写记录已不敷应付繁纷复杂的医学资料,电脑的应运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立体图象 领域 骨科
下载PDF
骨折愈合的细胞基础 被引量:1
18
作者 裘世静 柴本甫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47-150,共4页
骨折愈合大致可分为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建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性。炎症期主要有各类炎性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出现,为骨折修复铺平道路。修复期主要出现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在骨折部形成纤维骨痂、软骨痂和骨性... 骨折愈合大致可分为炎症期、修复期和重建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性。炎症期主要有各类炎性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出现,为骨折修复铺平道路。修复期主要出现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在骨折部形成纤维骨痂、软骨痂和骨性骨痂。最终骨性骨痂通过骨改建来恢复正常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愈合 细胞学
全文增补中
不同鼠龄小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钙沉积变化
19
作者 刘季兰 张菊英 +1 位作者 徐荣辉 柴本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13-215,共3页
本实验采用^(45)Ca液闪技术,测定骨折后不同天数的幼年小鼠和成年小鼠在注射^(45)Ca-氯化钙后24 h,各骨段^(45)Ca沉积量,发现:1.幼年小鼠各骨段中钙的沉积量均高于成年小鼠;2.右股骨中段骨折后,骨折股骨中段的钙沉积量急剧升高;健侧股... 本实验采用^(45)Ca液闪技术,测定骨折后不同天数的幼年小鼠和成年小鼠在注射^(45)Ca-氯化钙后24 h,各骨段^(45)Ca沉积量,发现:1.幼年小鼠各骨段中钙的沉积量均高于成年小鼠;2.右股骨中段骨折后,骨折股骨中段的钙沉积量急剧升高;健侧股骨上、中、下三段,骨折股骨上段及左右胫骨上段的钙沉积量则逐渐下降而骨折股骨下段的骨转换增加。说明骨折部位以外的各骨段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钙,以满足骨折修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钙沉积 骨转换 骨折愈合
下载PDF
鸡胚额骨成骨细胞样细胞^(14)C──脯氨酸掺入动力学观察
20
作者 张菊英 饶寒敏 +2 位作者 朱雅萍 徐荣辉 柴本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420-422,共3页
成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14)C-脯氨酸掺入液闪测定及放射自显影(ARG)观察显示:鸡胚额骨分离细胞原代培养3d就出现比较高的^(14)C-脯氨酸的掺入值,峰值出现在培养7d,细胞外^(14)C-脯氨酸掺入最大值出现... 成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14)C-脯氨酸掺入液闪测定及放射自显影(ARG)观察显示:鸡胚额骨分离细胞原代培养3d就出现比较高的^(14)C-脯氨酸的掺入值,峰值出现在培养7d,细胞外^(14)C-脯氨酸掺入最大值出现在培养10d并持续一定时间,这与细胞内胶原合成及分泌有密切的关系。结果显示体外培养成骨细胞样细胞较早就有胶原合成;细胞增殖和细胞胶原合成同时发生,且细胞内胶原合成率在细胞的对数增殖期最高。该实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药物对成骨细胞样细胞体外培养实验中^(14)C-脯氨酸掺入提供最佳参考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样细胞 胶原合成 ^14C-脯氨酸 鸡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