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贵高原超高压输电线一次大范围覆冰的时空分布特征、数值模拟和天气学成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柴灏 张厚荣 +3 位作者 王奇 苏浩辉 杨元建 高志球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9-373,共15页
利用我国南方电网输电线覆冰监测系统获取的覆冰厚度数据、气温及湿度数据、气象再分析资料和地形高程数据,结合覆冰数值模型,分析了2018年1月24-28日期间云贵高原输电线路一次大范围持续覆冰的时空分布特征,模拟了覆冰厚度增长,并研究... 利用我国南方电网输电线覆冰监测系统获取的覆冰厚度数据、气温及湿度数据、气象再分析资料和地形高程数据,结合覆冰数值模型,分析了2018年1月24-28日期间云贵高原输电线路一次大范围持续覆冰的时空分布特征,模拟了覆冰厚度增长,并研究了其天气学成因。结果表明:(1)贵州中部输电线路最先出现覆冰,整体覆冰时长为60~120 h,且90%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大于15 mm,覆冰最大厚度可达50.74 mm。云南和广西东北部输电线覆冰时长分别为0~10 h和40~80 h,覆冰最大厚度不超过25.22 mm。(2)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数据之间相关系数在0.9以上,通过了置信度95%的F型显著性检验(P=0.049)。但复杂地形对于输电线路覆冰的模拟结果有显著影响:对于海拔920~1060 m、坡度7.73°~20.3°、西北和东北向垭口的输电线路覆冰模拟效果最好;由于海拔低于920 m或坡度大于20.3°的输电线路的液水含量被高估,西南和东南向垭口的输电线路风速被低估,从而导致这些地形背景下的模拟结果较差。(3)欧亚大陆“北高南低”的位势高度场和“两槽一脊”的稳定环流形势,将聚集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持续稳定输送至我国南方地区,加之南支槽的活跃和低空西南急流(风速>20 m·s-1)的存在,使得南海和孟加拉湾充裕的水汽持续不断输送北上,给此次大范围覆冰事件提供了稳定的降温和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模拟 时空特征 微地形 微气象
下载PDF
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系统的演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姜少飞 冯迪 +2 位作者 卢纯福 李吉泉 柴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1-740,共10页
为提高竞争力、降低转型成本,企业希望尽可能利用现有产品结构结合服务来快速构建产品服务系统,因此提出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系统的演化设计方法。通过构建顾客价值驱动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型,将顾客价值映射为性能需求,分析了现有产品的功能... 为提高竞争力、降低转型成本,企业希望尽可能利用现有产品结构结合服务来快速构建产品服务系统,因此提出从产品到产品服务系统的演化设计方法。通过构建顾客价值驱动的产品服务系统模型,将顾客价值映射为性能需求,分析了现有产品的功能与结构,并以功能和质量为载体进行产品结构与性能的交互映射,形成了现有产品结构与顾客性能需求的匹配关系,最大化利用现有产品结构建立起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服务系统。以移动式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快速构建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服务系统 演化设计 顾客价值 性能需求 移动式细水雾灭火系统 产品设计
下载PDF
超分子结构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根插层水滑石:组装及紫外吸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彦军 脱振军 +2 位作者 柴灏 D.G.Evans 李殿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31-1437,共7页
以ZnAl-NO3-LDHs为前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将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插入到ZnAl-NO3-LDHs层间,借助XRD、FTIR、TG-DTA和UV-Vi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BSA阴离子可以完全取代前体层间的NO3-离子,组装得到晶体结构良好的ZnAl-... 以ZnAl-NO3-LDHs为前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将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PBSA)插入到ZnAl-NO3-LDHs层间,借助XRD、FTIR、TG-DTA和UV-Vi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BSA阴离子可以完全取代前体层间的NO3-离子,组装得到晶体结构良好的ZnAl-PBSA-LDHs。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发现,ZnAl-PBSA-LDHs中存在主体与客体以及客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超分子结构特征。ZnAl-PBSA-LDHs在350nm以下的紫外吸收能力较PBSA客体和ZnAl-NO3-LDHs前体显著增强,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将ZnAl-PBSA-LDHs以1.0%的质量比加入到聚丙烯(PP)中制备成ZnAl-PBSA-LDHs/PP薄膜,显著提高了PP的耐紫外光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剂 插层组装 水滑石 聚丙烯 光稳定性
下载PDF
企业的人才管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柴灏 《科技资讯》 2009年第9期151-151,共1页
21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核心是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和个人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在相对宽松的人才流动制度下,企业如何对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企业人才管理是指把企业员工作为企业财富的... 21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核心是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和个人有了双向选择的机会。在相对宽松的人才流动制度下,企业如何对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是当前的重要课题。企业人才管理是指把企业员工作为企业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一个整体来分析和规划,使其潜能得到发挥的全部管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寻找人才 发掘人才 管理人才 利用人才
下载PDF
关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
作者 柴灏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1年第11期176-179,共4页
本文借鉴前人对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方法与思想,建立了六要素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并通过1995年至2008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与分析,得出结论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产业国际竞争力 影响因素 实证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多材料优化模型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柴灏 黄仪 +2 位作者 张征 卢纯福 鲁聪达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24-1830,共7页
基于二阶响应面法,建立高效多材料、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降低某款汽车座椅骨架总质量的各零部件材料和厚度的最优设计方案。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定义了优化问题,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在样本空间进行采样,同时为了提高优化求解效率... 基于二阶响应面法,建立高效多材料、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降低某款汽车座椅骨架总质量的各零部件材料和厚度的最优设计方案。利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定义了优化问题,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在样本空间进行采样,同时为了提高优化求解效率,采用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拟合设计变量与响应之间的关系,并利用NSGA-Ⅱ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应用中,以减轻座椅骨架总质量和提升一阶模态为优化目标,定义各零部件的材料类型及厚度为设计变量,得出材料和厚度的最优设计方案,并依据相应国标对优化方案进行校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各项国标的前提下,该方法准确有效,在提升一阶模态的同时,实现了对座椅骨架的轻量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型 响应面法 模态 多目标优化 汽车座椅 产品设计
下载PDF
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7
作者 张征 张豪 +2 位作者 柴灏 吴化平 姜少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41-1346,共6页
通过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局部纤维角变化的理论模型与刚度变化的关系,设计2种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对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建模,运用Matlab求出不同的平衡方程解,得到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结构的稳态构型.制备相... 通过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局部纤维角变化的理论模型与刚度变化的关系,设计2种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对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建模,运用Matlab求出不同的平衡方程解,得到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结构的稳态构型.制备相应的实验试件,测量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结构不同稳态转变时的力学性能,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结构的降温冷却过程,得到平衡稳定状态的数值解.结合理论、数值与试验,分析变刚度多稳态复合材料结构的稳态构型、稳态转变最大载荷及载荷-位移曲线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刚度 多稳态复合材料 经典层合板理论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机电产品模块化设计重用的博弈决策 被引量:4
8
作者 卢纯福 柴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6-410,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思想的机电产品模块化设计重用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将机电产品各模块变量分类、重新组合转化为各设计需求,构建了模块化设计重用策略空间的基本方法。建立了考虑设计变量和模块对设计需求重要性的博弈方收益函数。在... 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思想的机电产品模块化设计重用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将机电产品各模块变量分类、重新组合转化为各设计需求,构建了模块化设计重用策略空间的基本方法。建立了考虑设计变量和模块对设计需求重要性的博弈方收益函数。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和混合博弈的模块化设计重用决策数学模型,给出了统一的目标函数和求解方法。以小型健身器材的模块化设计重用作为例子,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重用 收益函数 博弈模型和决策 目标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