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在扬弃“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 |
柴秀波
|
《晋阳学刊》
CSSCI
|
2011 |
5
|
|
2
|
思想政治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中的创新性研究——从教学内容创新谈起 |
柴秀波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9 |
8
|
|
3
|
“以人为本”内涵新探 |
柴秀波
王爱民
|
《理论观察》
|
2007 |
3
|
|
4
|
从行为失范看现代人的意义世界 |
柴秀波
|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
2009 |
2
|
|
5
|
奥伊肯的“精神生活”理论及其现代启示 |
柴秀波
|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从平面化生存走向立体化生存 |
柴秀波
|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7
|
思政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换中的创新性研究——从考核方式创新谈起 |
柴秀波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3
|
|
8
|
从意义角度对生存状态的哲学考察 |
柴秀波
|
《兰州学刊》
|
2006 |
1
|
|
9
|
马克思的“劳动”与“实践”概念辨析 |
柴秀波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3 |
1
|
|
10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现机制探析 |
柴秀波
|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9 |
24
|
|
11
|
从马克思的视角看教育公平 |
柴秀波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
2009 |
3
|
|
12
|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及其启示 |
柴秀波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3
|
何为“意义系统”?“意义系统”何为? |
柴秀波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
1
|
|
14
|
哲学对话与对话教学——兼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方法改革 |
柴秀波
|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8 |
4
|
|
15
|
马克思的“劳动”概念解析 |
柴秀波
|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
2010 |
2
|
|
16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下的“教”与“学”的矛盾——读《矛盾论》的一点反思 |
柴秀波
|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8 |
1
|
|
17
|
当代中国生存意义缺失的原因探析 |
柴秀波
|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8
|
生存意义的探索 |
柴秀波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1
|
|
19
|
从社会主导意义系统的角度看“八荣八耻”的时代意义 |
柴秀波
王爱民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0 |
|
20
|
认真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 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
柴秀波
|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