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因素对氨基磺酸盐电镀的影响及优化
1
作者 李铮 何伟春 +1 位作者 任瑛 栗正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
针对镍钴镀层抗拉强度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的问题,为改进氨基磺酸盐镀液的电镀工艺,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电子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温度、主盐浓度和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镀... 针对镍钴镀层抗拉强度不能满足工业需求的问题,为改进氨基磺酸盐镀液的电镀工艺,采用电化学工作站、电子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方法,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温度、主盐浓度和电流密度等因素对电镀反应极化曲线、电化学动力学参数、电镀层抗拉强度、硬度、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等性质的影响;通过对抗拉强度进行正交和单因素分析,优化得到了最佳实验方案。结果表明:镍盐浓度对电极交换电流密度j0有显著正影响,相应j0值范围是0.002 mA/dm^(2)~1.640 mA/dm^(2);钴盐浓度对析氢副反应有负影响,可降低析氢效率至0.3%;工艺因素对于抗拉强度和硬度的影响程度分别是:温度>钴盐浓度>电流密度>镍盐浓度和温度>电流密度>钴盐浓度>镍盐浓度;优化结果:当氨基磺酸镍400 g/L、氨基磺酸钴30 g/L,温度为50℃,电流密度为3A/dm^(2),其抗拉强度达到853 MPa,维氏硬度为234 HV;温度对氨基磺酸盐电镀体系的性能和镀层质量有显著影响,温度升高时引起镍钴镀层的晶粒由(200)择优取向转为(111)和(220)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镀层 正交实验 氨基磺酸盐 动力学参数 表面结构
下载PDF
高温高压合成含硼金刚石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跃 田亚芳 +2 位作者 左宏森 郭丽娜 栗正新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在掺杂金刚石中,含硼金刚石凭借其诸多优良的物化性能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简单介绍了含硼金刚石的结构特征和性能,并以触媒掺硼和石墨掺硼两个分类,对高温高压合成含硼金刚石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概括综述。并对采用石墨层... 在掺杂金刚石中,含硼金刚石凭借其诸多优良的物化性能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简单介绍了含硼金刚石的结构特征和性能,并以触媒掺硼和石墨掺硼两个分类,对高温高压合成含硼金刚石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概括综述。并对采用石墨层间化合物配合触媒合成含硼金刚石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目前含硼金刚石在导电性能方面所面临的难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 含硼金刚石 导电性能 石墨层间化合物
下载PDF
La_(2)O_(3)刻蚀对金刚石单晶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肖长江 马金明 +1 位作者 朱振东 栗正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3,共5页
以氮气为保护气氛,在820~980℃下用La_(2)O_(3)刻蚀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研究稀土氧化物La_(2)O_(3)刻蚀对人造金刚石单晶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刻蚀后金刚石单晶不同晶面的表面形貌,通过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粗糙度、单颗粒... 以氮气为保护气氛,在820~980℃下用La_(2)O_(3)刻蚀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研究稀土氧化物La_(2)O_(3)刻蚀对人造金刚石单晶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刻蚀后金刚石单晶不同晶面的表面形貌,通过人造金刚石单晶表面粗糙度、单颗粒抗压强度、抗冲击韧性和铜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抗弯强度来表征刻蚀前后金刚石单晶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La_(2)O_(3)对金刚石{100}面和{111}面的刻蚀是各向异性的;当刻蚀温度从820℃升高到980℃时,{100}面表面粗糙度从0.40μm增加至2.28μm,{111}面表面粗糙度从0.70μm增加到3.32μm,金刚石单颗粒的抗压强度由未刻蚀金刚石的576 N降低到最小530 N,冲击韧性由92.94%下降到89.21%。当金刚石体积分数为5%时,刻蚀后金刚石节块的抗弯强度增幅达到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单晶 La_(2)O_(3) 各向异性 刻蚀 表面粗糙度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金刚石微粉含量对硅酸钠基导热胶粘接和导热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黄雷波 夏学锋 +4 位作者 杨雪峰 张鹏 栗正新 王来福 陈梁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0-217,共8页
为找到导热胶粘接和导热综合性能最佳时的金刚石微粉含量范围,以金刚石微粉含量为变量,研究其对导热胶性能的影响。用硅烷偶联剂对所用不同粒径的金刚石微粉表面进行改性,其中对粒径为60μm的金刚石微粉先单独进行表面刻蚀处理以增大其... 为找到导热胶粘接和导热综合性能最佳时的金刚石微粉含量范围,以金刚石微粉含量为变量,研究其对导热胶性能的影响。用硅烷偶联剂对所用不同粒径的金刚石微粉表面进行改性,其中对粒径为60μm的金刚石微粉先单独进行表面刻蚀处理以增大其比表面积,再将粒径分别为60、20和10μm的金刚石微粉按质量比为6∶2∶1的配比做填料、水玻璃做基体,制备一种新型无机导热胶。结果表明:同时,导热胶的粘接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在金刚石质量分数为60%时粘接性能最佳,拉伸剪切强度为1.98 MPa;随着金刚石含量增加,导热胶的导热性能先升高后降低,当金刚石质量分数为50%时导热性能最佳,导热系数为6.32 W/(m·K)。因而当金刚石质量分数为50%~60%时,导热胶的粘接性能和导热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微粉 填充量 水玻璃 导热胶 粘接性能 导热性能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BaTiO_(3)纳米粉体
5
作者 汤黎辉 张群飞 +2 位作者 马金明 肖长江 栗正新 《佛山陶瓷》 CAS 2023年第9期65-66,72,共3页
本文旨在分析BaTiO_(3)纳米粉体的合成方式及合成粉末的样本表征,采取水热法合成方法,合成得到钛酸钡。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手段以及JADE、Origin等软件的分析,得出其物相、晶体结构、颗粒大小以及外观形貌。经过实验,使... 本文旨在分析BaTiO_(3)纳米粉体的合成方式及合成粉末的样本表征,采取水热法合成方法,合成得到钛酸钡。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手段以及JADE、Origin等软件的分析,得出其物相、晶体结构、颗粒大小以及外观形貌。经过实验,使用水热法合成方式,能够制备出高品质的钛酸钡纳米粉末。结果表明:用水热法得到了纯的钛酸钡粉体,粉体的晶粒大小较均匀,晶粒尺寸约为39.51nm,粉体的晶体结构为四方结构,形貌为类球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纳米粉体 水热法 晶体结构 晶粒尺寸
下载PDF
聚晶立方氮化硼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6
作者 马金明 肖长江 +3 位作者 张群飞 陶宏均 汤黎辉 栗正新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由于PcBN材料优异的性能,使PcBN刀具在制造加工行业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PcBN复合片主流的制备方法为高温高压一次烧结法。按照结合剂种类,PcBN材料分为金属型、陶瓷型和金属+陶瓷型。金属+陶瓷型PcBN综合了金属型和陶瓷型的性能优点,... 由于PcBN材料优异的性能,使PcBN刀具在制造加工行业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PcBN复合片主流的制备方法为高温高压一次烧结法。按照结合剂种类,PcBN材料分为金属型、陶瓷型和金属+陶瓷型。金属+陶瓷型PcBN综合了金属型和陶瓷型的性能优点,被广泛的研究。PcBN的结合剂也由单一体系发展为现在的多元化体系,并涌现出一些新型结合剂,结合剂材料也成为PcBN材料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文章介绍了PcBN的分类,概述了PcBN材料的优异性能和应用,最后对PcBN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了阐述,为后面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 立方氮化硼(cBN) 超硬材料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单晶4H-SiC化学机械抛光工艺研究
7
作者 李运鹤 班新星 +5 位作者 朱建辉 王宁昌 韩少星 徐钰淳 段天旭 栗正新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为了实现单晶4H-SiC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最优效果,基于正交试验法开展抛光工艺优化试验,研究抛光压力、转速、抛光液流量和磨粒粒度等工艺参数对4H-SiC晶圆不同晶面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工艺参数对不同晶面材料去除影... 为了实现单晶4H-SiC化学机械抛光材料去除最优效果,基于正交试验法开展抛光工艺优化试验,研究抛光压力、转速、抛光液流量和磨粒粒度等工艺参数对4H-SiC晶圆不同晶面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同工艺参数对不同晶面材料去除影响的显著程度不同,通过极差分析获得了Si面和C面的最优抛光工艺组合,并进行了验证;在设定抛光压力为15 N,转速为120 r/min,抛光液流量为60 mL/min,磨粒粒度为50 nm的硅溶胶抛光液时,Si面的材料去除率为225.00 nm/h;与Si面有所不同,C面的最优参数组合依次为15 N、80 r/min、90 mL/min、80 nm,此时C面的材料去除率为240.74 n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械抛光 单晶碳化硅 正交试验 材料去除率 极差分析
下载PDF
探索纳米金刚石在护肤品中的应用潜力
8
作者 郭梦华 栗正新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43-48,共6页
纳米金刚石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且无毒、化学惰性大、表面易改性接枝、丰富的官能团等特点,近期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概述了纳米金刚石的抗衰、清洁、促渗、抗菌等效果,以期确定纳米金刚石在护肤品中的实用功能,探索... 纳米金刚石具有生物相容性好且无毒、化学惰性大、表面易改性接枝、丰富的官能团等特点,近期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概述了纳米金刚石的抗衰、清洁、促渗、抗菌等效果,以期确定纳米金刚石在护肤品中的实用功能,探索纳米金刚石在护肤品中的应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刚石 护肤品 抗衰 抗菌
下载PDF
陶瓷结合剂对金刚石颗粒把持力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栗正新 杨雪峰 +1 位作者 邓相荣 肖长江 《超硬材料工程》 CAS 2010年第5期5-7,共3页
针对陶瓷金刚石磨具结合剂对金刚石颗粒的把持力问题,文章分析了把持力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抗拉强度试验的把持力检测办法。通过对金刚石颗粒受力分析和理想化假设,建立了把持力计算的力学模型。推导得出把持力与磨具抗拉强度的关系的数... 针对陶瓷金刚石磨具结合剂对金刚石颗粒的把持力问题,文章分析了把持力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抗拉强度试验的把持力检测办法。通过对金刚石颗粒受力分析和理想化假设,建立了把持力计算的力学模型。推导得出把持力与磨具抗拉强度的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系列实验的数据和计算机软件算出了结合剂对金刚石颗粒的把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持力 测试 陶瓷结合剂 金刚石
下载PDF
超硬磨具发展情况 被引量:6
10
作者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共3页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具备国内超硬材料及制品和磨料磨具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方向,和磨料磨具、超硬材料、高温材料等团队。1956年成立以来针对先进磨料磨具、高端超硬材料制品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研究。近五年获得河南省科技... 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具备国内超硬材料及制品和磨料磨具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方向,和磨料磨具、超硬材料、高温材料等团队。1956年成立以来针对先进磨料磨具、高端超硬材料制品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和科学问题开展研究。近五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0篇、制定国家标准3项、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承担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授权发明专利12项。研究成果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培养的人才活跃在超硬材料及制品、磨料磨具行业第一线,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料磨具 超硬磨具 超硬材料 国家级课题 重大科技专项 河南工业大学 高温材料 学术论文
下载PDF
La_2O_3、CeO_2、Y_2O_3对陶瓷磨具结合剂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54,共4页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稀土氧化物La2O3、CeO2、Y2O3对陶瓷结合剂耐火度和强度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稀土氧化物的添加对陶瓷结合剂的耐火度有一定影响,抗折强度也有所变化。Y2O3的含量从0%、2.5%到4.5%变化时,CeO2的含量从0%、1.5%到...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稀土氧化物La2O3、CeO2、Y2O3对陶瓷结合剂耐火度和强度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稀土氧化物的添加对陶瓷结合剂的耐火度有一定影响,抗折强度也有所变化。Y2O3的含量从0%、2.5%到4.5%变化时,CeO2的含量从0%、1.5%到3.5%变化时对结合剂的耐火度影响不大。La2O3的含量从0%、0.75%到2.5%变化时结合剂的耐火度变化较大,对耐火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但La2O3含量大于0.75%时结合剂的耐火度不在发生变化。La2O3、CeO2、Y2O3含量对结合剂抗折强度的影响的极差分别是0.99,1.16和2.92,说明其对强度的影响显著性顺序是:Y2O3>CeO2>La2O3。当La2O3、CeO2、Y2O3的含量分别是0.75,0.5和0.5时,结合剂的抗折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O3、CeO2、Y2O3 耐火度 陶瓷结合剂 抗折强度 磨具
下载PDF
材料类专业本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栗正新 张红梅 崔巍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14-116,共3页
从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入手,探讨了材料类本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知识能力结构、课程内容及教材等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材料类专业 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 课程模式
下载PDF
砂布砂纸磨削实验的运动仿真 被引量:1
13
作者 栗正新 毛淑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4-77,共4页
以JS-53A型砂布砂纸磨削试验机为物理模型建立砂布砂纸磨削试验的仿真系统。通过对磨削实验过程的运动和磨削轨迹分析,建立磨削轨迹和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包括摆角方程、试样中心的轨迹和速度方程。使用MS-EX-CEL软件对不同齿轮传动比... 以JS-53A型砂布砂纸磨削试验机为物理模型建立砂布砂纸磨削试验的仿真系统。通过对磨削实验过程的运动和磨削轨迹分析,建立磨削轨迹和运动速度的数学模型,包括摆角方程、试样中心的轨迹和速度方程。使用MS-EX-CEL软件对不同齿轮传动比时的磨削轨迹和磨削速度进行仿真,得出了相应磨削轨迹曲线和磨削速度曲线、最大磨削速度的值和磨削轨迹的长度。当摆臂摆动周期是转盘转动周期的0.5或1倍时,磨削轨迹为重合的一条近似圆弧曲线,该传动比为合理值。不同的传动比时磨迹长度相差很大,因此在进行磨削对比试验时要固定传动比,即固定摆臂的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布 砂纸 砂带 磨削 仿真 计算机 磨迹 运动 速度
下载PDF
堆积磨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栗正新 王兆武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50-53,共4页
堆积磨料是许多细粒度磨料通过黏结剂黏结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粗颗粒磨料,在国内外涂附磨具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堆积磨料具有寿命长、自锐性好等优点,应用在黏附性强的难加工磨削材料方面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堆积磨料的研发过... 堆积磨料是许多细粒度磨料通过黏结剂黏结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粗颗粒磨料,在国内外涂附磨具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堆积磨料具有寿命长、自锐性好等优点,应用在黏附性强的难加工磨削材料方面表现出优良的性能。本文介绍了堆积磨料的研发过程、制备原理及应用前景,并对其技术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磨料 磨料 刚玉 碳化硅
下载PDF
金刚石磨具磨粒出刃高度的测试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栗正新 余威 王丽晶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5,共8页
金刚石磨具具有磨削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工工件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制造、电子器件、光学材料、医疗器件、石材加工等领域.磨具中起磨削作用的是出露的磨粒,磨粒突出结合剂表面的高度称之为出刃高度,磨具只有具备... 金刚石磨具具有磨削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工工件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制造、电子器件、光学材料、医疗器件、石材加工等领域.磨具中起磨削作用的是出露的磨粒,磨粒突出结合剂表面的高度称之为出刃高度,磨具只有具备适宜的出刃高度时才能发挥最佳的磨削性能.因此,出刃高度的检测与调控技术对高性能磨具的制备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金刚石磨具出刃高度的评价参数、检测方法及调控技术,分析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明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磨粒 磨具 出刃高度 检测与调控
下载PDF
回归法SG磨具配方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栗正新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8-90,共3页
本文论述了采用回归法进行SG磨具配方设计的数学模型建立、设计方法步骤等内容,也介绍了SG磨具制备的工艺。本课题采用低温陶瓷结合剂,通过对磨料、结合剂等原材料的分析,制定了磨具制备的工艺和试验点配方,采用回归法配方设计,得出结... 本文论述了采用回归法进行SG磨具配方设计的数学模型建立、设计方法步骤等内容,也介绍了SG磨具制备的工艺。本课题采用低温陶瓷结合剂,通过对磨料、结合剂等原材料的分析,制定了磨具制备的工艺和试验点配方,采用回归法配方设计,得出结合剂、糊精粉、水玻璃、成型密度四个因素与磨具硬度的回归方程,从而设计出系列的SG陶瓷磨具砂轮系列配方。采用10%SG和90%WA混合磨料,采用低温结合剂(30%微晶玻璃,30%硼玻璃,40%长石与粘土)的耐火度为850℃。通过四个试验点,建立了磨具硬度与结合剂、水玻璃、糊精份含量的回归方程,并对相关关系曲线进行了分析。本课题采用MS Excel XP的规划求解工具包进行数据分析和曲线绘制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G磨具 陶瓷结合剂 配方 回归方程 规划求解
下载PDF
超疏水表面耐久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郭永刚 张鑫 +4 位作者 耿铁 吴海宏 徐琴 王迎春 栗正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3-72,共10页
超疏水表面由于其独特的表面润湿特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超疏水表面的微纳米二元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极易受到磨损和油污等影响而遭到破坏或损耗,从而影响了其耐久性能,限制了其实际运用,因此研究超疏水表面的耐久性能具有重... 超疏水表面由于其独特的表面润湿特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超疏水表面的微纳米二元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极易受到磨损和油污等影响而遭到破坏或损耗,从而影响了其耐久性能,限制了其实际运用,因此研究超疏水表面的耐久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综述首先介绍了超疏水表面耐久性能差的主要原因,然后梳理了超疏水表面耐久性能的测试方法,对如何增强超疏水表面耐久性能的途径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目前超疏水表面耐久性能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对耐久性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耐久性超疏水表面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并展望了未来耐久性超疏水研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耐久性能 测试方法 磨损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纳米陶瓷的特性和烧结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肖长江 邓湘荣 栗正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9-135,共7页
本文综述了纳米陶瓷在超塑性、铁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增韧等方面的特殊性能,介绍了纳米陶瓷的两步法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超高压烧结和微波烧结等成功的烧结方法并阐述了这些特殊烧结方法的烧结机理。此外,对纳米复相陶瓷的特性也进行... 本文综述了纳米陶瓷在超塑性、铁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增韧等方面的特殊性能,介绍了纳米陶瓷的两步法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超高压烧结和微波烧结等成功的烧结方法并阐述了这些特殊烧结方法的烧结机理。此外,对纳米复相陶瓷的特性也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陶瓷 特性 烧结方法 烧结机理 纳米复相陶瓷
下载PDF
镀钛对金属结合剂金刚石节块把持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长江 晓龙 +1 位作者 李娟 栗正新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07-410,共4页
以铁基和铜基为结合剂,分别加入表面未修饰金刚石和真空蒸发镀钛金刚石,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热压烧结得到铁基和铜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节块的断面形貌,用三点弯曲法测试了节块的抗弯强度。结果表明:与表面未镀金刚石节... 以铁基和铜基为结合剂,分别加入表面未修饰金刚石和真空蒸发镀钛金刚石,在不同的烧结温度下热压烧结得到铁基和铜基结合剂金刚石节块。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节块的断面形貌,用三点弯曲法测试了节块的抗弯强度。结果表明:与表面未镀金刚石节块相比,表面镀钛金刚石的铁基和铜基结合剂节块的抗弯强度和把持力系数都有所提高。表面镀钛层能加强金刚石与金属基体间的结合,从而提高把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基金刚石复合物 真空蒸发镀钛 热压 烧结温度 把持力
下载PDF
钎焊技术在金刚石工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龙伟民 高雅 +3 位作者 何鹏 吴铭方 栗正新 王裕昌 《焊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16,共7页
简要介绍了金刚石工具、工具分类及其制造过程中用到的钎焊技术,分析了金刚石颗粒与基体的连接原理与形式,就金刚石工具行业国内外发展状况评述了钎焊技术的相应发展,阐述了预合金粉末的扩散钎焊现象及有益作用,探讨了钎焊材料、钎焊工... 简要介绍了金刚石工具、工具分类及其制造过程中用到的钎焊技术,分析了金刚石颗粒与基体的连接原理与形式,就金刚石工具行业国内外发展状况评述了钎焊技术的相应发展,阐述了预合金粉末的扩散钎焊现象及有益作用,探讨了钎焊材料、钎焊工艺和钎焊设备的协同规律,提出了金刚石工具行业钎焊技术的发展方向,为国内金刚石工具和焊接行业发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金刚石工具 钎焊材料 钎焊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