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铝铁硅絮凝剂的合成方法及其混凝效能 被引量:41
1
作者 栾兆坤 刘振儒 赵春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46-551,共6页
采用硅酸钠碱化聚合方法制备聚铝铁硅絮凝剂,研究它们的pH弛豫规律及其稳定性,并通过流动电流测定了其电动特性。最后进行了混凝除浊(富里酸)效果对比研究,初步得到了稳定性及絮凝效果均较好的聚合铝铁硅絮凝剂的工艺合成方法。
关键词 聚合铝铁 絮凝剂 合成制备 絮凝 效能
下载PDF
微絮凝-深床过滤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栾兆坤 李科 雷鹏举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90-599,共10页
本文在论述目前混凝,过滤过程理论及其研究发展的基础上,就微絮凝-深床过滤工艺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以及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期对实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能够有所裨益。
关键词 工业废水 混凝 过滤 深床过滤 工艺技术 水处理
下载PDF
聚合铝的形态稳定性及其动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栾兆坤 曲久辉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06-514,共9页
本文采用改进的Al-Ferron快速测定法研究了混凝过程中铝盐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转化规律及稳定性,并对混凝反应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溶解-沉淀形态分布与理论溶解度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流动电流技术直接测定了铝盐与聚合铝絮凝剂的荷电状况,... 本文采用改进的Al-Ferron快速测定法研究了混凝过程中铝盐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转化规律及稳定性,并对混凝反应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溶解-沉淀形态分布与理论溶解度进行了对比,同时采用流动电流技术直接测定了铝盐与聚合铝絮凝剂的荷电状况,最后对发生在混凝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最佳凝聚形态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聚合氯化铝 稳定性 流动电流 絮凝
下载PDF
微絮凝—深床直接过滤及工艺参数研究 被引量:37
4
作者 栾兆坤 李桂平 王曙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4-18,共5页
针对北京市水源九厂的低浊水质进行了将聚合氯化铝应用于微絮凝—深床直接过滤工艺的中试 ,讨论了滤床深度与均质超大粒径的滤料优选、直接过滤过程最佳化学与水力学参数以及反冲洗技术参数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 ,最后与现有水厂运行处理... 针对北京市水源九厂的低浊水质进行了将聚合氯化铝应用于微絮凝—深床直接过滤工艺的中试 ,讨论了滤床深度与均质超大粒径的滤料优选、直接过滤过程最佳化学与水力学参数以及反冲洗技术参数的优化及其影响因素 ,最后与现有水厂运行处理的综合效能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 ,为微絮凝—深床过滤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础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絮凝 直接过滤 聚合氯化铝
下载PDF
酸、碱废水的中和絮凝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栾兆坤 汤鸿霄 曲久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2,共6页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酸、碱矿水的中和絮凝作用,并对酸、碱矿水中和絮凝过程中的最佳混合比、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尾矿砂颗粒的作用,以及凝聚颗粒的沉降规律等进行较详细的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碱性矿水中和酸矿水及去除金属污染物。
关键词 絮凝 尾矿砂 废水处理 矿山废水
下载PDF
受酸性矿水污染河流中悬浮颗粒对铜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栾兆坤 刘文新 汤鸿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5-391,共7页
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实验室模拟实验相结合,分析研究了受铜矿酸碱矿水污染河流沿程主要江段中铜在水与悬浮颗粒物之间的分配,模拟研究了悬浮沉积颗粒物的主要组份对铜离子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污染河段中新生水合氧化铁/铝微粒表面... 通过现场实测数据与实验室模拟实验相结合,分析研究了受铜矿酸碱矿水污染河流沿程主要江段中铜在水与悬浮颗粒物之间的分配,模拟研究了悬浮沉积颗粒物的主要组份对铜离子的吸附特征.结果表明,污染河段中新生水合氧化铁/铝微粒表面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并控制水中溶解态铜离子浓度.其吸附规律遵循表面络合反应特征并可用简化表面络合模式来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水 污染水体 吸附 悬浮颗粒 河流污染 铜污染
下载PDF
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的制备和絮凝性能 被引量:70
7
作者 栾兆坤 宋永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35-540,共6页
本文对制备聚硅酸金属盐(Polysilicate-Metals,PSMS)絮凝剂的条件及其絮凝除浊除色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酸化pH条件下,进行硅酸与金属离子(Al^(3+),Fe^(3+)或Al^(3+)/Fe^(3+))聚合反应,可获得具有较高分子量的PSMS,低浓... 本文对制备聚硅酸金属盐(Polysilicate-Metals,PSMS)絮凝剂的条件及其絮凝除浊除色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酸化pH条件下,进行硅酸与金属离子(Al^(3+),Fe^(3+)或Al^(3+)/Fe^(3+))聚合反应,可获得具有较高分子量的PSMS,低浓度PSMS可以保持较长稳定时间,与传统铝、铁盐凝聚剂相比,PSMS可显著提高并改善絮凝除浊除腐植酸的效果,这种PSMS絮凝剂更适合于水厂现场制备投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金属盐 絮凝剂 合成制备方法 凝聚 絮凝
下载PDF
聚合铝的凝聚絮凝特征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54
8
作者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29-137,共9页
采用不同碱化度B(OH/Al)值的聚合铝和AlCl_3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凝聚絮凝实验,同时测定电泳度及表面吸附特征,结合不同铝盐的化学形态分布,探讨聚合铝的高效凝聚作用原理.并求得表面吸附覆盖率,电位变化与形态分布间的定量关系,绘出聚合... 采用不同碱化度B(OH/Al)值的聚合铝和AlCl_3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凝聚絮凝实验,同时测定电泳度及表面吸附特征,结合不同铝盐的化学形态分布,探讨聚合铝的高效凝聚作用原理.并求得表面吸附覆盖率,电位变化与形态分布间的定量关系,绘出聚合铝的凝聚区域图,对阐明聚合铝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铝 凝聚 絮凝 吸附 电泳度
下载PDF
混凝过程中铝与聚合铝水解形态的动力学转化及其稳定性 被引量:28
9
作者 栾兆坤 汤鸿霄 于忱非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21-327,共7页
采用Fe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并结合电泳测定研究了混凝过程中氯化铝(AC)和聚合氯化铝(PAC)的水解形态动力学转化及稳定性.结果表明,AC在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水解形态完全不同于PAC的预制水解聚合形态,其电荷及分子... 采用Fe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并结合电泳测定研究了混凝过程中氯化铝(AC)和聚合氯化铝(PAC)的水解形态动力学转化及稳定性.结果表明,AC在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水解形态完全不同于PAC的预制水解聚合形态,其电荷及分子量均明显低于聚合铝且不稳定.AC随混凝条件如投加浓度、pH和混合时间而变,而PAC25水解聚合形态不随混凝条件变化,始终保持稳定状态.AC水解沉淀规律与理论计算相符并形成无定形Al(OH)3絮体颗粒,而PAC则与理论计算相悖,延迟沉淀并形成与铝盐不同沉淀特性的网状絮体沉淀.同时也证实了优势Al13形态只有在特定预制条件下才能形成,在混凝过程中似乎不可能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混凝过程 稳定性 聚合铝 动力学 转化
下载PDF
高效絮凝反应器的设计及混凝效能的验证 被引量:7
10
作者 栾兆坤 蒋斌 +1 位作者 雷鹏举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5-583,共9页
本文依据絮凝动力学的涡旋理论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设计了一种高效竖流折流式絮凝反应器,并通过絮凝试验对影响高效折流式絮凝反应器絮凝的流道及格网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反应器内设置适宜的格网,能够显著地改善... 本文依据絮凝动力学的涡旋理论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设计了一种高效竖流折流式絮凝反应器,并通过絮凝试验对影响高效折流式絮凝反应器絮凝的流道及格网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反应器内设置适宜的格网,能够显著地改善反应器的絮凝除浊效能,在絮凝试验基础上讨论了高效絮凝反应器的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涡旋絮凝 高效絮凝反应器 聚合铝絮凝剂 效能
下载PDF
Ⅱ.尾矿砂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24
11
作者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56-364,共9页
本文研究了尾矿砂颗粒对Cu,pb,Cd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以及各种环境条件因素对颗粒表面吸附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微尾矿砂颗粒对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烈的吸附作用,并且强烈地依赖于溶液的pH。根据表面络合反应,对尾... 本文研究了尾矿砂颗粒对Cu,pb,Cd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以及各种环境条件因素对颗粒表面吸附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微尾矿砂颗粒对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烈的吸附作用,并且强烈地依赖于溶液的pH。根据表面络合反应,对尾矿砂颗粒表面基团可能参与的表面络合反应和吸附的重金属形态进行了讨论,并应用简化络合反应模式,求取了尾矿砂颗粒与Cu,Pb,Cd的表面络合形成的条件稳定常数pK_(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砂 表面特征 吸附
下载PDF
我国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被引量:91
12
作者 栾兆坤 汤鸿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1-6,共6页
论述了我国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产业发展历程 ,国内外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分析了制约我国絮凝剂产业发展的外部、内部因素 ,产业发展的机遇与形势 ,以及我国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十五”发展规划概要 ,对我国絮凝剂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产业 发展历程 制约因素 规划
下载PDF
硫酸铁氧化物的表征及其对重金属吸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根据酸性矿山废水污染河流的特征,着重研究了硫酸铁溶液中和沉淀生成的无定形氧化铁颗粒的表面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并以硝酸铁溶液中和沉淀生成的无定形氧化铁颗粒作对比,同时应用表面络合反应关系式求取了该颗粒的表面... 根据酸性矿山废水污染河流的特征,着重研究了硫酸铁溶液中和沉淀生成的无定形氧化铁颗粒的表面特性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并以硝酸铁溶液中和沉淀生成的无定形氧化铁颗粒作对比,同时应用表面络合反应关系式求取了该颗粒的表面络合反应的基本特征参数,最后采用简化的表面络合模式计算了该氧化铁颗粒表面与重金属离子,如Cu ̄(2+)、Cd ̄(2+)和Pb ̄(2+)结合的表面络合形成条件稳定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 表面络合 吸附 模式 水体 重有色金属
下载PDF
聚合铝絮凝动态过程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栾兆坤 于忱非 +1 位作者 汤鸿霄 陈瑶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23-529,共7页
本文采用新型流动脉动絮凝检测技术,测定了不同碱化度(B值)的聚合铝凝聚絮凝过程中絮集物颗粒的形成与增长过程的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监测凝聚絮凝过程中絮集物的形成与增长是十分敏感的,絮凝指数(R)可在线地反映絮集物动态... 本文采用新型流动脉动絮凝检测技术,测定了不同碱化度(B值)的聚合铝凝聚絮凝过程中絮集物颗粒的形成与增长过程的动态变化差异.结果表明,该技术对监测凝聚絮凝过程中絮集物的形成与增长是十分敏感的,絮凝指数(R)可在线地反映絮集物动态增长过程的变化.高碱化度聚合铝(B=2.5)比低碱化度聚合铝及氯化铝具有更快的凝聚絮凝速度和形成更大的絮集物颗粒.通过絮凝指数的测定,并结合剩余浊度和ζ电位测定数据,为深入了解聚合铝的高效絮凝动力学作用机理提供了直观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选择最佳剂量和絮凝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铝 絮凝动态过程 絮凝剂 凝聚 絮凝动力学
下载PDF
水解聚合铝溶液中Al_(30)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栾兆坤 陈朝阳 李燕中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34-1040,共7页
水解聚合铝形态一直是分析、催化、土壤、地球化学、新材料、环境科学和生物毒理学等众多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Keggin结构的Al30形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电荷最高的水解铝聚合阳离子,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纳米分子尺寸,它对催化化学、新... 水解聚合铝形态一直是分析、催化、土壤、地球化学、新材料、环境科学和生物毒理学等众多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Keggin结构的Al30形态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电荷最高的水解铝聚合阳离子,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纳米分子尺寸,它对催化化学、新型功能材料、高效絮凝剂的开发以及铝的水解聚合转化规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Al30形态的形成、形态分析方法、结构模型以及形成机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水解聚合铝溶液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聚合铝 Al30聚合形态 聚合阳离子 KEGGIN结构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尾矿砂颗粒表面特征与吸附作用的研究——Ⅰ.尾矿砂颗粒的表征 被引量:11
16
作者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47-355,共9页
本文采用多种仪器和化学分析方法对酸性矿山废水污染河流中的细微尾矿砂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矿物组成、化学成份、粒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实验研究了尾矿砂颗粒表面特性,计算求解了颗粒表面双电层结构中的表面电荷密度... 本文采用多种仪器和化学分析方法对酸性矿山废水污染河流中的细微尾矿砂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如矿物组成、化学成份、粒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实验研究了尾矿砂颗粒表面特性,计算求解了颗粒表面双电层结构中的表面电荷密度σ_0,表面总吸附位N_s,pH_(zpc和pH_(lcp),最后,应用表面络合三层模式计算求取了尾矿砂颗粒表面固有常数K_(al)^(int),K_(a3)^(int)及表面络合稳定常数K_(Na)^(int)和K_(NO_3^-)^(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砂 表面特征 吸附 颗粒
下载PDF
污染水体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栾兆坤 汤鸿霄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8-25,共8页
本文采用湘江霞湾重金属污染江段沉积物及其相应体系,模拟实验研究了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量及释放规律,获得了在50—150d的模拟实验期间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速率及相关系数,同时讨论了不同水环境条件对污染沉积物... 本文采用湘江霞湾重金属污染江段沉积物及其相应体系,模拟实验研究了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量及释放规律,获得了在50—150d的模拟实验期间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速率及相关系数,同时讨论了不同水环境条件对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重金属 污染 化学稳定性
下载PDF
水回用技术发展及其趋势 被引量:6
18
作者 栾兆坤 范彬 +1 位作者 贾建军 张忠国 《化工技术经济》 CAS 2003年第11期31-39,46,共10页
关键词 水回用 水资源 城市污水 工业废水 可持续利用 水处理 混凝沉淀 生物氧化滤池 过滤 消毒
下载PDF
适于城镇污水处理的强化絮凝工艺 被引量:23
19
作者 栾兆坤 张锦华 +1 位作者 孔凡铭 韩德来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依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详细地阐述了城镇污水的基本特性、二级生化处理的经济分析以及国内外强化絮凝处理工艺技术发展状况与技术经济特点。在此基础上 ,提出将强化絮凝工艺技术作为我国现阶段水环境污染治理及城镇污水过渡处理的措施 ... 依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详细地阐述了城镇污水的基本特性、二级生化处理的经济分析以及国内外强化絮凝处理工艺技术发展状况与技术经济特点。在此基础上 ,提出将强化絮凝工艺技术作为我国现阶段水环境污染治理及城镇污水过渡处理的措施 ,这对缓解各地政府由于资金严重不足而无法开展区域性水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城镇污水处理的局面具有重要而实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污染 城镇污水 絮凝工艺 CEPF法
下载PDF
混凝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8
20
作者 栾兆坤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9,共9页
在 2 0世纪后期 ,现代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其中 ,混凝基础理论及其技术领域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混凝基础理论研究已从定性阐述发展到半定量或定量模型及模式 ,并已开始建立各种条件下颗粒的化学脱稳模型及水动力学传输数学模式 ,... 在 2 0世纪后期 ,现代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其中 ,混凝基础理论及其技术领域研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混凝基础理论研究已从定性阐述发展到半定量或定量模型及模式 ,并已开始建立各种条件下颗粒的化学脱稳模型及水动力学传输数学模式 ,混凝剂使用也从传统金属盐凝聚剂发展到高分子絮凝剂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基础理论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