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CE考试模式在临床药学本科实践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培培 栾家杰 +1 位作者 韩军 郑书国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评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临床药学本科实践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50名皖南医学院药学院临床药学本科生进行OSCE 5个站点的实践技能考核,并对OSCE考试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 目的评估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临床药学本科实践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50名皖南医学院药学院临床药学本科生进行OSCE 5个站点的实践技能考核,并对OSCE考试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OSCE考试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问卷信度检验Cronbach′sα为0.929,KMO为0.818。回收问卷50份,临床药学本科生对OSCE考试的总体满意度为9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站点数目、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心理因素是OSCE考试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OSCE考试模式应用于临床药学本科实践技能考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药学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CE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临床药学 技能考核 满意度
下载PDF
替吉奥仿制药与原研药疗效与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2
作者 王可 董宪喆 +6 位作者 王之舟 冯英楠 庄伟 栾家杰 孔树佳 岳小林 张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比较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江苏恒瑞医药和齐鲁制药生产的替吉奥(仿制药)与日本大鹏药品生产的替吉奥(原研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数据,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3个中心使用替吉奥的住... 目的比较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江苏恒瑞医药和齐鲁制药生产的替吉奥(仿制药)与日本大鹏药品生产的替吉奥(原研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数据,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3个中心使用替吉奥的住院患者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疾病信息和用药信息。将患者分为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表面积、医保类型、有无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家族史、肿瘤分期、是否手术、病程、有无慢病13个指标进行1∶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两组患者使用含替吉奥治疗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758例,原研药组63例,仿制药(江苏恒瑞)组310例,仿制药(齐鲁制药)组385例。经1∶3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原研药与仿制药(江苏恒瑞)组及原研药与仿制药(齐鲁制药)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仿制药与原研药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因不良反应停药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的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血红蛋白的检验值及达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中选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仿制药 胃癌 集中带量采购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3
作者 中国药师协会精准药学工作委员会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 +8 位作者 《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魏筱华 栾家杰 李国辉 孔滢 刘红 江学辉 凯散尔·热西提 陈旭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70,共14页
目的 为指导胃肠间质瘤(GIST)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名义群体法,由多学科(临床、药学、循证)专家组成编写组,经共同讨论确定《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 目的 为指导胃肠间质瘤(GIST)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名义群体法,由多学科(临床、药学、循证)专家组成编写组,经共同讨论确定《胃肠间质瘤靶向药物伊马替尼的个体化用药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大纲。编写组专家针对大纲涉及内容进行系统检索、分析、归纳,并根据我国现状、临床需求和研究证据制定相关共识。由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多学科专家组成外审组。采用德尔菲法问卷方式,开放收集专家的外审意见,并对意见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反馈、修订,最终形成共识。结果与结论 本共识内容包括伊马替尼针对GIST的新辅助治疗、手术切除后具有明显复发风险的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复发转移性或不可切除患者的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药学监测及其长期用药管理。本共识的发布为我国医疗机构在GIST患者个体化用药管理方面提供了规范化的流程与方法,对提高伊马替尼的临床疗效、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伊马替尼 个体化用药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仿制与原研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比较的真实世界研究
4
作者 冯英楠 董宪喆 +5 位作者 彭静 王可 王之舟 栾家杰 张兰 岳小林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 比较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2021年11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使用原研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 目的 比较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仿制药与原研药的疗效、安全性与经济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带量采购政策实施后(2021年11月—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使用原研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原研药组)和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使用仿制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的住院患者病历资料(仿制药组),比较2组在预防和治疗癫痫方面的疗效、安全性及经济性。结果 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治疗用药的患者分别纳入18,17例,有效率为50.00%和58.82%,均未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原研药组与仿制药组日均费用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55.00(255.00,510.00)元和131.78(131.78,131.78)元。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原研药组和仿制药组预防用药的患者各76例,有效率分别为97.37%和100.00%(P> 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0%,原研药组与仿制药组日均费用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170.00(170.00,170.00)元和131.78(131.78,131.7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仿制与原研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在预防癫痫方面的临床疗效基本一致,安全性相当,经济性优于原研药;治疗癫痫时,两药的有效率相近,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 仿制药 原研药 疗效 安全性 经济性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真实世界研究
原文传递
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思骅 汪盛 +1 位作者 王岩 栾家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03-1508,共6页
目的评价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 目的评价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快速卫生技术评估(HTA)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及国内外HTA机构官方网站,收集司美格鲁肽治疗T2DM的HTA报告、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起至2022年5月1日。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对纳入研究的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7篇Meta分析和15篇药物经济学研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司美格鲁肽在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餐后平均血糖、体质量指数、HbA1c水平<7%达标率方面疗效显著,未增加低血糖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但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经济性方面,国外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等比较,司美格鲁肽均具有经济学优势;基于中国卫生体系角度下的研究表明,以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477元)作为意愿支付阈值时,司美格鲁肽较度拉糖肽具有经济学优势。结论司美格鲁肽治疗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且与其他治疗药物比较具有经济学优势,但需注意胃肠道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美格鲁肽 2型糖尿病 有效性 安全性 经济性 快速卫生技术评估
下载PDF
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皖南地区克罗恩病患者英夫利昔单抗继发性失应答的关联性
6
作者 叶明琪 王培培 +4 位作者 刘俊 武元竹 袁梦 李龙 栾家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1216,共6页
目的探究皖南地区克罗恩病(CD)患者应用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继发性失应答(SLOR)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2021年4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收治并应用IFX治疗的皖南地区CD患者进行分析。根据IFX临床应答情况分为持续... 目的探究皖南地区克罗恩病(CD)患者应用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继发性失应答(SLOR)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2021年4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收治并应用IFX治疗的皖南地区CD患者进行分析。根据IFX临床应答情况分为持续性应答组和SLOR组,分析TNF-α-308基因多态性等临床资料组间差异,筛选IFX治疗SLOR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70例CD患者SLOR发生率为28.6%。SLOR组患者既往肛周病变和肛周手术史占比、第4次IFX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持续性应答组(P<0.05),TNF-α-308基因多态性组间无显著关联(P>0.05)。既往肛周病变[P=0.009,OR=15.633,95%CI=(1.959,123.740)]和第4次IFX治疗前CRP水平[P=0.010,OR=1.055,95%CI=(1.013,1.099)]是IFX治疗SLOR的独立危险因素,两个变量联合预测IFX治疗SLOR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个变量。结论临床应重视第4次IFX治疗前CRP≥3.89 mg·L^(-1)并有既往肛周病变的CD患者,密切监测其临床应答情况;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不能作为皖南地区CD患者IFX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单抗 克罗恩病 基因多态性 继发性失应答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择时用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栾家杰 刘晓云 +4 位作者 张文 许金红 邢文 王安才 宋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5-381,共7页
目的考察昼夜不同时间用药,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的差异及其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非杓型高血压住院患者12例,均衡随机分2组。分别于8∶00及20∶00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于用药前及用药后d 3... 目的考察昼夜不同时间用药,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的差异及其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非杓型高血压住院患者12例,均衡随机分2组。分别于8∶00及20∶00口服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于用药前及用药后d 3、d 7连续监测患者血压。用药前及用药7 d后取血测定血浆肾素(renin,Ren)、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结果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呈"昼高夜低、双峰一谷"现象,两峰值分别见于10∶00及18∶00;谷值见于2∶00。但患者昼夜血压差值缩小,杓型值仅为(4.10±1.74)%,呈明显非杓型特征。两时间点用药,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用药后可使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昼、夜均值、24 h均值明显下降(P<0.01)。但20∶00用药对患者夜间血压降低作用较快也较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非杓型血压节律(P<0.01);相反8∶00用药则使非杓型血压节律有加重的倾向。用药7 d后患者血浆Ren、AngⅡ及ET-1水平升高。结论昼夜不同时间用药,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无明显差异,但对血压的昼夜节律有显著影响。休息期用药,可使高血压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缬沙坦 择时用药 非杓型高血压 昼夜节律 余弦曲线
下载PDF
定量评价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对门诊处方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8
8
作者 栾家杰 吕丽丽 汪平君 《中国药事》 CAS 2008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分别随机抽取《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前后我院门诊处方各4000张,依据"合理用药国际网络"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办法》的相关规定,以及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选择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的定量评价与分析。《办法... 分别随机抽取《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前后我院门诊处方各4000张,依据"合理用药国际网络"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办法》的相关规定,以及结合本地区具体情况,选择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的定量评价与分析。《办法》实施前后,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分别为2.03、1.96;抗菌药使用百分率分别为27.69%、24.44%;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分别为6.67%、7.6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分别为74.33%、71.58%;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分别为37.34%、93.19%;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分别为81.74%、82.62%。结果表明,《办法》的实施与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院门诊处方的质量,有效地促进了门诊的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管理办法》 处方评价 合理用药 国际指标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定量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栾家杰 陈玲 汪平君 《中国药事》 CAS 2009年第7期700-70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与分析《国家基本药物》(2004版)收载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国家基本药物》(2004年版)收载的35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相关报道,进行回... 目的系统评价与分析《国家基本药物》(2004版)收载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国家基本药物》(2004年版)收载的35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相关报道,进行回顾性定量评价与分析。结果涉及35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为668篇,报道例数为1205例。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年份以1998年最多,山东地区文献报道量位居全国首位。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应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从安全性、有效性、处方的合理性及工艺制造等方面对中药注射剂进行再评价,并应严格规范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药物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定量评价
下载PDF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 6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栾家杰 刘俊 +4 位作者 汪琳 朱艳虹 周德喜 左坚 徐振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7-862,共6页
目的 研究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来自安徽省不同区域222例汉族肿瘤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UGT1A1*6基因型。结果 222例汉族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型具体分布情况... 目的 研究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来自安徽省不同区域222例汉族肿瘤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UGT1A1*6基因型。结果 222例汉族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型具体分布情况为:UGT1A1*6野生型(GG)159例次,占总例次71.62%;突变杂合型(GA)52例次,占总例次23.42%;突变纯合型(AA)11例次,占总例次4.96%。UGT1A1*6突变率为16.67%,且在食道癌患者中该基因突变率为43.75%,在马鞍山及滁州地区患者中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0.01%和34.62%,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肿瘤及地区患者水平(P<0.05)。结论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6突变频率较高,通过UGT1A1*6基因分型,可以预测伊立替康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实施伊立替康个体化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T1A1* 6 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食道癌 药物不良反应 个体化用药
下载PDF
药物转运体与药物体内过程 被引量:10
11
作者 栾家杰 宋建国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0期721-723,共3页
关于药物在机体内的跨膜转运机制,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药物理化性质。近年,发现体内存在多种转运蛋白(转运体)系统,对药物体内跨膜转运,有重要意义,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药物转运体对药物的体内过程,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关于药物在机体内的跨膜转运机制,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药物理化性质。近年,发现体内存在多种转运蛋白(转运体)系统,对药物体内跨膜转运,有重要意义,有时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药物转运体对药物的体内过程,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影响,并可影响或决定药物的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动学 综述 药物转运体 药物体内过程 药物理化性质 膜转运机制 转运蛋白 跨膜转运 相互作用 机体内
下载PDF
联用丙磺舒对头孢克洛药动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栾家杰 马张庆 +2 位作者 汪五三 桂常青 宋建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5-222,共8页
目的:研究与不同剂量丙磺舒(Probenecid)联用对头孢克洛(Cefaclor)药动学的影响及其定量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头孢克洛血、尿药浓度监测: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成4组。各组给药剂量如下:Ⅰ组头孢克洛50mg·kg^-1;1... 目的:研究与不同剂量丙磺舒(Probenecid)联用对头孢克洛(Cefaclor)药动学的影响及其定量关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头孢克洛血、尿药浓度监测:雄性家兔24只,随机分成4组。各组给药剂量如下:Ⅰ组头孢克洛50mg·kg^-1;11组头孢克洛50mg·kg^-1联用丙磺舒100mg·kg^-1;Ⅲ组头孢克洛50mg·kg^-1联用丙磺舒250mg·kg^-1;Ⅳ组头孢克洛50mg·kg^-1联用丙磺舒625mg·kg^-1。灌胃给予丙磺舒0.5h后,再给予头孢克洛,于用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尿液样本。HPLC法测定头孢克洛血药及尿药浓度,DAS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实验分组及剂量同上,给药1h后取血。以平衡透析法测定头孢克洛血浆蛋白结合率。结果:当丙磺舒联用剂量在0~250mg·kg^-1范围内时,随丙磺舒联用剂量增大,头孢克洛的T1/2ka、Tmax、Cmax、AUC等参数相应增大而CL/F及Vd/F相应降低(P〈0.01);但当丙磺舒联用剂量达625mg·kg^-1时,头孢克洛的Cmax,降低(P〈0.01),AUC、CUF则稳定于联用丙磺舒250mg·kg^-1时的水平。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随丙磺舒联用剂量增大,头孢克洛原型尿排泄峰时间逐渐后移,生物半衰期延长及总尿药排泄率显著降低(P〈0.01)。丙磺舒联用剂量在0~250mg·kg^-1范围内,随丙磺舒联用剂量增大,头孢克洛血浆蛋白结合率显著降低(P〈0.01),但当丙磺舒联用剂量达625mg·kg^-1时,头孢克洛血浆蛋白结合率反与头孢克洛单用时水平相当(P〉0.05)。结论:联用丙磺舒可以明显改变头孢克洛的药动学过程,使其Vd、CL降低,Cmax增高,AUC增大,生物半衰期延长,总尿药排泄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磺舒 头孢克洛 药物动力学 尿药浓度 平衡透析法 血浆蛋白结合率
下载PDF
莫达非尼对小鼠中枢谷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栾家杰 马张庆 宋建国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0年第3期13-1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莫达非尼(modafinil,MOD)用药后小鼠各脑区谷氨酸含量的变化,探讨MOD中枢兴奋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MOD灌胃给药,测定给药后小鼠脑部各分区谷氨酸含量。结果:MOD使小鼠大脑皮层谷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 目的:通过研究莫达非尼(modafinil,MOD)用药后小鼠各脑区谷氨酸含量的变化,探讨MOD中枢兴奋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MOD灌胃给药,测定给药后小鼠脑部各分区谷氨酸含量。结果:MOD使小鼠大脑皮层谷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但对其他脑区谷氨酸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MOD用药后使小鼠大脑皮层谷氨酸含量明显升高,可能与其中枢兴奋作用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达非尼 脑药浓度 谷氨酸
下载PDF
理论与实践并重 全面开展临床药师培训与教学工作 被引量:2
14
作者 栾家杰 张文 +1 位作者 刘晓云 徐文科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2期369-371,共3页
为提高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水平提供经验和参考。根据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践,对现阶段临床药师的培训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我院通过优化理论课程和临床实践培训,强化临床药学知识讲授,增加规范化的药学查房服务等... 为提高临床药师培训教学水平提供经验和参考。根据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践,对现阶段临床药师的培训工作模式进行分析总结。我院通过优化理论课程和临床实践培训,强化临床药学知识讲授,增加规范化的药学查房服务等教学手段提高临床药师培训学员的临床技能和思维素养。小班化理论知识教学及规范化药学查房教学有利于提高临床药师培训的教学水平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培训模式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纳洛酮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栾家杰 《安徽医药》 CAS 2001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纳洛酮作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目前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常用于急性酒精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药物中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眩晕、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耳鸣等 ,疗效明显 。
关键词 纳洛酮 临床应用 耳鸣 眩晕
下载PDF
芜湖地区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的现状调查
16
作者 栾家杰 王燕茹 汪平君 《中国药事》 CAS 2011年第12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芜湖地区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达标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解决方案。方法对芜湖地区4所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2010年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4所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情况未完全达到卫生... 目的调查分析芜湖地区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达标情况,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解决方案。方法对芜湖地区4所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2010年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4所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情况未完全达到卫生部《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其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达标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药学部门各科室房屋面积问题。结论三级综合医院领导应重视药学部门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强药学部门的标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药学部门 基本标准
下载PDF
黄芪皂苷Ⅱ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FU的逆转耐药作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培培 许杜娟 +2 位作者 黄灿 徐文科 栾家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Ⅱ(AstragalosideⅡ,ASⅡ)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FU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逆转耐药倍数,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蛋白-1(MDR1)基因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糖蛋白(P-gp...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Ⅱ(AstragalosideⅡ,ASⅡ)对肝癌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MTT法检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BEL-7402/FU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逆转耐药倍数,RT-PCR法检测多药耐药蛋白-1(MDR1)基因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ASⅡ对细胞内Rhodamine123的蓄积影响。结果:BEL-7402/FU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阿霉素、丝裂霉素的耐药倍数分别为19.64、1.98、1.92。0.04、0.08mg/mL的ASⅡ能增强5-FU对BEL-7402/FU的细胞毒作用,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1.49,1.81。0.08、0.16mg/mL的ASⅡ作用BEL-7402/FU细胞24h后,能下调MDR1mRNA和P-gp蛋白表达水平,提高细胞内Rhodamine123的荧光表达率。结论:ASⅡ能部分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DR1mRNA表达及抑制P-gp的功能与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皂苷Ⅱ 抗药性 P-糖蛋白 肝癌
下载PDF
中国汉族人群基于临床特征和基因型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俊 栾家杰 +3 位作者 徐文科 朱艳虹 汪魏平 张大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84-290,共7页
目的: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并构建华法林给药模型,为临床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设定标准选取某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心脏瓣膜手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中... 目的:评价中国汉族人群临床特征及基因型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并构建华法林给药模型,为临床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设定标准选取某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行心脏瓣膜手术后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并达到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中国汉族人群203例,对纳入人群进行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检测,结合基因型及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对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性别、吸烟、饮酒及高血压病史对华法林剂量无明显影响(P>0.05)。华法林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155,P=0.027);与身高、体质量呈正相关(r=0.166、0.190,P=0.009、0.003)。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有统计学差异(P<0.01)。拟合得到华法林给药模型D=2.855-1.173×CYP2C9(AC)+0.020×W-0.024×A+4.064×VKORC1(GG)+1.486×VKORC1(GA)。结论:华法林的剂量受到年龄、身高、体质量及CYP2C9*3、VKORC1-1639G/A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依据华法林给药模型可优化华法林个体化给药方案,但仍有待于临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2C9 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 个体化给药模型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韩佳 李卫平 +1 位作者 栾家杰 李维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对链脲霉素(STZ)诱导实验性糖尿病(DM)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TZ(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ST(30、60、120 mg/kg)组及四甲基哌啶(90 mg/kg)组。6... 目的探讨黄芪总苷(AST)对链脲霉素(STZ)诱导实验性糖尿病(DM)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以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STZ(10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ST(30、60、120 mg/kg)组及四甲基哌啶(90 mg/kg)组。6周后检测各组小鼠体重、心脏指数、血糖浓度、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RT-PCR法观察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糖、心脏指数明显升高,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心肌纤维紊乱,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心肌组织中TGF-β1和TGF-β1 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AST(30、60、120 mg/kg)组明显降低DM小鼠血糖、心脏指数;提高DM小鼠血清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改善心肌纤维、心肌细胞异常;降低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论 AST能抑制DM小鼠心肌纤维化病变以及心肌细胞凋亡,对DM小鼠心肌起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血清抗氧化能力、降低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芪总苷 糖尿病心肌病 转化生长因子
下载PDF
黄芪总苷对糖尿病小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晓云 张文 +3 位作者 李卫平 公惠玲 韩佳 栾家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2-138,共7页
目的:研究黄芪总苷(AST)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组,AST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五组动物分别在给药后4周、6周,检测空... 目的:研究黄芪总苷(AST)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组,AST低、中、高三个剂量组。五组动物分别在给药后4周、6周,检测空腹血糖浓度(FBG)及糖化血清蛋白含量(GSP),称量体质量,计算肾脏指数,观察肾脏病理改变,TUNEL法检测肾小球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IV型胶原蛋白(Col IV)mRNA表达情况。结果:AST能显著降低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FBG、GSP,且呈现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给药后6周,各用药组小鼠体质量上升,肾脏指数下降,肾小球PAS阳性分值下降,肾小球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AST中剂量组小鼠肾脏ColⅣ、TGF-β_1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AST对糖尿病小鼠有肾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肾脏ColⅣ、TGF-β1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芪总苷 Ⅳ型胶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