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流行情况调查及α毒素基因分析
1
作者 王潘龙 程佳佳 +9 位作者 尹月 刘锡武 王森 栾庆东 原昆鹏 曲雪婷 张晓轩 倪宏波 王建琳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3,共7页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调查不同动物A型产气荚膜梭菌流行情况及α毒素基因同源性,本试验从不同地区共采集病料307份,其中鸡133份(包括肉鸡112份、蛋鸡21份)、鸭65份、犬31份、... 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多种严重疾病。为了调查不同动物A型产气荚膜梭菌流行情况及α毒素基因同源性,本试验从不同地区共采集病料307份,其中鸡133份(包括肉鸡112份、蛋鸡21份)、鸭65份、犬31份、猪14份、兔子20份、小鼠9份、牛粪便18份、鸵鸟粪便17份。取肠道内容物和粪便进行产气荚膜梭菌分离鉴定和毒素基因分型,并检测cpe、β2毒素基因携带率;从不同地区、不同动物源A型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挑选18株进行α毒素基因扩增,将所得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307份样品中68份(22.1%)呈产气荚膜梭菌阳性,不同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阳性率介于5.9%~44.4%;68株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α毒素基因阳性率为100%,所有分离株毒素基因分型均为A型,未检测到cpe毒素基因,β2毒素基因总阳性率为63.2%;分离株与NCBI参考菌株α毒素基因相似性介于97.8%~100%。结果表明,不同动物α毒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本调查为研发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通用疫苗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基因型 Α毒素 多种动物源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防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龚振华 金国栋 +6 位作者 王丽萍 栾庆东 路平 刘坤 张云香 王晓颖 牟瑞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89,共5页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易于变异,病毒对于鸡群具有高度致病性和极强的传播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的血清型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具有多样性。鸡...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易于变异,病毒对于鸡群具有高度致病性和极强的传播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的血清型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也具有多样性。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严重危害国内养鸡业,表现为多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在国内严重流行。因弱毒疫苗使用不当,不能对流行株提供足够的保护,引起病毒变异。当前国内必须高度重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要通过加强该病的流行病学监测,提高疫苗免疫的针对性,筛选适合特定地区的疫苗,从而有效控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防控 免疫
下载PDF
我国主要流行的4种血清型禽腺病毒-Ⅰ群Fiber蛋白的交叉中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栾庆东 孙举 +3 位作者 刘均华 张本清 尹燕博 王建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4-219,共6页
为确定FAdV-4、FAdV-8a、FAdV-8b、FAdV-11这4个血清型FAdV间存在的交叉保护是否与病毒的纤维蛋白(Fiber)有关,制备4个血清型FAdV Fiber蛋白抗血清,在细胞水平研究其对本血清型和其他3种血清型病毒感染的中和作用。针对4个血清型FAdV的F... 为确定FAdV-4、FAdV-8a、FAdV-8b、FAdV-11这4个血清型FAdV间存在的交叉保护是否与病毒的纤维蛋白(Fiber)有关,制备4个血清型FAdV Fiber蛋白抗血清,在细胞水平研究其对本血清型和其他3种血清型病毒感染的中和作用。针对4个血清型FAdV的Fiber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构建pCold-FAdV-Fiber重组质粒,分别转入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产物;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SPF鸡,采集抗血清,通过LMH细胞研究不同血清型Fiber蛋白血清对各血清型FAdV感染的中和作用。PCR扩增结果显示,FAdV-4、FAdV-8a、FAdV-8b、FAdV-11 Fiber基因产物大小分别为1440,1575,1566,1719 bp;重组菌在16℃培养条件下,1.0 mmol/L的IPTG诱导24 h可溶性重组蛋白的表达量最高;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AdV-4、FAdV-8a、FAdV-8b、FAdV-11表达的蛋白分子量大小分别为102,107,107,112 ku;中和结果显示,FAdV-4、FAdV-8b和FAdV-11 Fiber蛋白抗血清能中和自身血清型FAdV对细胞的感染,不能中和其他血清型FAdV的感染,而FAdV-8a Fiber蛋白抗血清不能中和这4种血清型中的任何一种血清型FAdV的感染。综上,Fiber蛋白与4个血清型FAdV全病毒之间存在的交叉保护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dV Fiber蛋白 原核表达 交叉中和
下载PDF
鸡星状病毒、禽肾炎病毒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4
作者 栾庆东 曹旭 +1 位作者 尹燕博 王建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6,41,共6页
为有效确定引起鸡痛风的病原,本试验建立了同时检测鸡星状病毒(CAstV)、禽肾炎病毒(AN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多重PCR方法。针对IBV的N基因、CAstV和ANV的ORF-1b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建立... 为有效确定引起鸡痛风的病原,本试验建立了同时检测鸡星状病毒(CAstV)、禽肾炎病毒(AN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多重PCR方法。针对IBV的N基因、CAstV和ANV的ORF-1b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并评估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后对临床痛风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多重PCR方法对3种病毒扩增产物的大小分别为1 600 bp(IBV)、794 bp(ANV)和350 bp(CAstV);该多重PCR检测禽马立克氏病毒、血清4型禽腺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和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均为阴性;病毒最低检测限IBV为1.96×10^(2) copies/μL,ANV为2.10×10^(2) copies/μL,CAstV为1.33×10^(5)copies/μL;多重PCR对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与单项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靠性,为临床鸡痛风的诊断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痛风 鸡星状病毒 禽肾炎病毒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多重PCR
下载PDF
禽腺病毒-Ⅰ群PCR-RFLP分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江之瑶 王守春 +2 位作者 栾庆东 尹燕博 王建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24,27,共4页
为快速确定临床禽腺病毒-Ⅰ群(FAdVs)的血清型,本研究根据FAdVs的Hexon基因设计引物,对12个血清型FAdVs标准毒株进行PCR扩增,并根据扩增目的片段进行酶切位点分析和相应酶切反应研究,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为快速确定临床禽腺病毒-Ⅰ群(FAdVs)的血清型,本研究根据FAdVs的Hexon基因设计引物,对12个血清型FAdVs标准毒株进行PCR扩增,并根据扩增目的片段进行酶切位点分析和相应酶切反应研究,建立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果显示,利用该引物可同时扩增12个血清型FAdVs标准毒株,扩增片段大小为894 bp;扩增片段酶切位点分析显示,Eco130Ⅰ、Pf123Ⅱ、MluⅠ、PsyⅠ和BgⅡ为主要酶切位点,这5种酶切反应结果显示12个血清型FAdVs标准毒株可以得到不同的酶切图谱,且能区分12种血清型FAdVs;应用该酶切方法对本实验室保存的2株已知血清型的分离株进行分析,其结果与已确定的血清型一致。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CR-RFLP方法简便、特异性和区分度好,可用于12个血清型FAdVs的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Ⅰ群 PCR-RFLP 限制性内切酶 分型 HEXON
下载PDF
血清1型Ⅰ群禽腺病毒Fiber-2蛋白的表达及其中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永娟 栾庆东 +6 位作者 曲雪婷 原昆鹏 王潘龙 赵梓靓 卢艳敬 尹燕博 王建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5-41,共7页
为研究血清1型Ⅰ群禽腺病毒(FAdV-1)的Fiber-2蛋白对FAdV-1在细胞水平上的中和作用,研究根据FAdV-1亚型Fiber-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Fiber-2全基因序列PCR扩增并构建重组质粒,转入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免... 为研究血清1型Ⅰ群禽腺病毒(FAdV-1)的Fiber-2蛋白对FAdV-1在细胞水平上的中和作用,研究根据FAdV-1亚型Fiber-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Fiber-2全基因序列PCR扩增并构建重组质粒,转入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SPF鸡制备抗血清,通过鸡LMH细胞研究Fiber-2蛋白抗血清对FAdV-1感染的中和作用。结果显示,FAdV-1 Fiber-2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1 233 bp,构建了pCold-FAdV-1-Fiber-2重组质粒,表达的FAdV-1 Fiber-2蛋白分子量大小为105 ku;FAdV-1 Fiber-2蛋白的抗血清孵育LMH细胞后,与阳性对照组相同第4天细胞出现病变,而阴性对照组细胞均无病变。结果表明,FAdV-1 Fiber-2蛋白抗血清在体外试验中不能中和本血清型病毒的感染,FAdV-1 Fiber-2蛋白作为亚单位疫苗的研究存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1型Ⅰ群禽腺病毒 Fiber-2蛋白 LMH细胞 中和作用
原文传递
我国主要流行的4种血清型禽腺病毒-Ⅰ群感染SPF鸡的致病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建琳 江之瑶 +1 位作者 栾庆东 尹燕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8-1607,共10页
旨在对我国流行的4种血清型(4、8a、8b和11型)禽腺病毒-Ⅰ群(fowl adenovirus,FAdVs)对鸡胚和鸡的致病性进行研究,选取12日龄SPF鸡胚和10日龄SPF鸡感染4种血清型FAdVs,对SPF鸡胚和鸡的死亡率及鸡胚胚体质量进行统计;对感染鸡的大体剖检... 旨在对我国流行的4种血清型(4、8a、8b和11型)禽腺病毒-Ⅰ群(fowl adenovirus,FAdVs)对鸡胚和鸡的致病性进行研究,选取12日龄SPF鸡胚和10日龄SPF鸡感染4种血清型FAdVs,对SPF鸡胚和鸡的死亡率及鸡胚胚体质量进行统计;对感染鸡的大体剖检变化、组织学变化进行观察和病毒载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FAdV-8b和FAdV-11感染SPF鸡胚后其死亡率高于45%,FAdV-8a感染后胚体质量降低最严重,FAdV-4感染后对胚体质量影响最小;FAdV-4感染SPF鸡死亡率高达53.3%,其他组鸡无死亡;除肝出现肿胀、变性、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外,4种病毒感染SPF鸡后分别造成不同组织器官的严重损伤,FAdV-4感染出现心包积液、FAdV-8a感染肌胃出现糜烂、FAdV-8b感染导致腺胃肿胀和FAdV-11感染导致胰腺坏死,各损伤组织均出现实质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4种病毒感染SPF鸡均出现免疫器官的组织学损伤,其中,FAdV-8a、-8b和-11感染鸡引起的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缺失和损伤较FAdV-4更为严重;组织病毒载量结果显示,FAdV-4感染鸡心和肾病毒载量最高,FAdV-8b和FAdV-11感染鸡胰腺病毒载量高于FAdV-4感染组,且FAdV-4感染鸡心、肝和肾病毒载量在感染后第5天高于第3、7天,除FAdV-8a感染组外,病毒载量与各组织损伤情况相一致。综上表明,4种血清型FAdVs中,FAdV-11对SPF鸡胚的致死性最强,FAdVs对SPF鸡的致死率最高,尽管FAdV-8a、-8b和-11不致死SPF鸡,但对SPF鸡胚、SPF鸡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损伤较为严重,这将会造成鸡胚孵化率降低、鸡生长发育缓慢和易于继发其他病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Ⅰ群 致病性 血清型 SPF鸡 鸡胚
下载PDF
鸵鸟胚原代组织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8
作者 赵梓靓 原昆鹏 +8 位作者 王保俊 栾庆东 曲雪婷 高永娟 王潘龙 赵悦 卢艳敬 尹燕博 王建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46,共8页
为研究鸵鸟胚成纤维、肝、肾、脑组织原代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试验选择28胚龄的鸵鸟胚组织,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与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通过细胞HE染色形态观察、细胞活性与生长曲线测定、RT-qPCR测定细胞基因标志物... 为研究鸵鸟胚成纤维、肝、肾、脑组织原代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试验选择28胚龄的鸵鸟胚组织,通过胰蛋白酶消化法与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通过细胞HE染色形态观察、细胞活性与生长曲线测定、RT-qPCR测定细胞基因标志物对细胞类型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组织块贴壁法培养的细胞12 h后开始生长,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4 h后开始贴壁生长,且采用胰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传代后状态良好,生长变快;HE染色显示成纤维细胞、肝细胞与肾细胞为多角形或长梭形,脑细胞多呈星状与三角形;RT-qPCR结果显示,与原代细胞相比次代细胞的标志物基因ALB、CD105、CD90、CD73、WT-1、Emx-2、Wnt-4、CD13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研究表明,利用胰酶消化法与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均可分离出鸵鸟胚原代细胞,但胰酶消化法分离的细胞更适合后期深入研究细胞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胚原代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鉴定 相对表达量 生长曲线
原文传递
禽腺病毒-Ⅰ群、新城疫病毒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江之瑶 王欣慧 +3 位作者 王守春 栾庆东 王建琳 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0,共4页
为快速检测禽腺病毒-Ⅰ群(FAV-I)感染,且能有效区分常见混合感染的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本研究建立了多重PCR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FAV-Ⅰ的Hexon基因、NDV的F基因和IBV的N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 为快速检测禽腺病毒-Ⅰ群(FAV-I)感染,且能有效区分常见混合感染的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本研究建立了多重PCR诊断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FAV-Ⅰ的Hexon基因、NDV的F基因和IBV的N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引物浓度、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多重PCR诊断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研究,且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准确扩增出大小为895 bp(FAV-I)、1600 bp(IBV)和529 bp(NDV)的特异性片段;3种引物最佳浓度分别为3 pmol/μL、3 pmol/μL和6 pmol/μL,最佳退火温度为55℃;该方法对3种病毒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46×10^5拷贝/μL、8.93×10^2拷贝/μL和2.11×10^4拷贝/μL;且该方法不能扩增出减蛋综合征病毒、马立克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等,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单项PCR结果相同。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可有效地区分FAV-I、NDV、I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腺病毒Ⅰ群 新城疫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多重PCR
下载PDF
海兰褐蛋鸡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伟欣 王潘龙 +7 位作者 秦一峰 栾庆东 游仪雪 徐茜 郭泉宇 乔磊 尹燕博 张晓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50-56,共7页
近期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某蛋鸡场内35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出现了鸡只消瘦、精神沉郁、腹泻、便血等症状。根据其发病突然死亡快及刨检后肠管明显肿胀,肠壁变薄,肠道内容物为混有血液的褐色和黑色稀粪等特点确诊为鸡坏死性肠炎病。产气荚... 近期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某蛋鸡场内35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出现了鸡只消瘦、精神沉郁、腹泻、便血等症状。根据其发病突然死亡快及刨检后肠管明显肿胀,肠壁变薄,肠道内容物为混有血液的褐色和黑色稀粪等特点确诊为鸡坏死性肠炎病。产气荚膜梭菌作为该病的主要病原菌,可导致蛋鸡死淘率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及产蛋率下降。为了探究产气荚膜梭菌的生物学特性,试验收集了该鸡场20只病鸡的肠道内容物。通过稀释培养、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及多重PCR等方法进行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试验中分离出的产气荚膜梭菌(H1~H7)同源性均在99.86%~100%之间,且均为A型,因此认为导致该鸡场发生的坏死性肠炎的产气荚膜梭菌可能是A型产气荚膜梭菌。研究可为蛋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及鸡场的免疫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蛋鸡养殖业的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产气荚膜梭菌 分离培养 生理生化鉴定 基因分型
下载PDF
抗Ⅰ型鸭肝炎病毒单链抗体库的构建与筛选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宜均 孙举 +4 位作者 原昆鹏 曲雪婷 栾庆东 尹燕博 王建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1-96,共6页
为了构建和筛选抗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单链抗体库,试验用Ⅰ型鸭肝炎疫苗免疫樱桃谷鸭,以分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为模板,根据抗体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鸭IgG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由Linker序列连接,用重... 为了构建和筛选抗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单链抗体库,试验用Ⅰ型鸭肝炎疫苗免疫樱桃谷鸭,以分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为模板,根据抗体保守区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鸭IgG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基因,由Linker序列连接,用重叠延伸PCR(SOR-PCR)技术将其连接成单链抗体基因,将扩增的单链抗体基因导入pComb3XSS载体中构建抗DHV-Ⅰ噬菌体单链抗体库,并对该噬菌体单链抗体库进行3次吸附-洗脱-富集。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出库量为8.5×109pfu/mL的抗DHV-Ⅰ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出1株亲和力较高的抗DHV-Ⅰ噬菌体单链抗体。说明试验成功构建了鸭源抗DHV-Ⅰ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筛选出1株与DHV-Ⅰ亲和力良好的鸭源噬菌体单链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DHV-Ⅰ) 噬菌体抗体库 单链抗体(ScFv) 构建 筛选 纯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