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栾美英 栾强 +2 位作者 李联忠 张培森 于乃贻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HRT)对绝经后妇女(PMW)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例PMW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结合型雌激素(CE)0.625mg与安宫黄体酮(MPA)2mg隔日交替应用16例为试验组;口服CE0.625... 目的探讨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HRT)对绝经后妇女(PMW)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例PMW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结合型雌激素(CE)0.625mg与安宫黄体酮(MPA)2mg隔日交替应用16例为试验组;口服CE0.625mg/d,每月连服25d。后10d加服MPA2mg14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连用4个周期,治疗前后各测定空腹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前和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HRT可有效降低PMW的空腹血糖水平,从而对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激素 替代治疗 糖代谢
下载PDF
腹部横行直切口不缝合腹膜的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164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栾美英 任春娥 +1 位作者 吕秀萍 刘福荣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 探讨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髂前上棘连线下 2~ 3cm处做横行直切口长约 10cm ,横行撕开皮下脂肪及前筋膜 13~ 14cm ,钝性分离腹直肌 ,横向撕开腹膜。子宫切除各步骤同传统术式。不腹膜化 ,关腹同改良式剖宫产... 目的 探讨改良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髂前上棘连线下 2~ 3cm处做横行直切口长约 10cm ,横行撕开皮下脂肪及前筋膜 13~ 14cm ,钝性分离腹直肌 ,横向撕开腹膜。子宫切除各步骤同传统术式。不腹膜化 ,关腹同改良式剖宫产术 ,并与同期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式手术时间短 (P<0 .0 1) ,术中出血量少 (P <0 .0 5 ) ,术后病率低 ,疼痛轻 ,排气时间短 ,抗生素应用时间短 (P <0 .0 5 ) ,两组住院时间、尿路感染、切口愈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术后 并发症 手术指征 手术时间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曲普瑞林降调节方案在IVF-ET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栾美英 任春娥 +3 位作者 乔鹏云 王丽 刘福荣 姜俊怡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分析IVF ET中不同剂量的曲普瑞林 (达必佳 )降调节方案的效果 ,探寻最低而有效的达必佳剂量 ,从而降低IVF ET病人的药费。方法 将行IVF ET的 16 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 96例 ,其中长方案者 5 7例 ,即于前次月经周期的第 2 1... 目的 分析IVF ET中不同剂量的曲普瑞林 (达必佳 )降调节方案的效果 ,探寻最低而有效的达必佳剂量 ,从而降低IVF ET病人的药费。方法 将行IVF ET的 16 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 96例 ,其中长方案者 5 7例 ,即于前次月经周期的第 2 1天开始每日皮下注射达必佳 (短效 ) 0 .1mg(1支 )直至注射HCG日止 ;短方案者 39例即于本次月经周期的第 2天开始每日皮下注射达必佳 0 .1mg ,直至注射HCG日止。B组 71例 ,其中长方案者 4 4例 ,短方案者 2 7例 ,达必佳应用时间同A组 ,但用量减半 ,即每日半支皮下注射。比较A、B两组病人的FSH或 和HMG用量 (安瓿数 )、取卵个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周期总药费。结果 B组病人的FSH或 和HMG用量明显少于A组 (P <0 .0 5 ) ;两组病人的取卵个数、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无显著差异 ;但B组病人的周期总药费明显低于A组 (P <0 .0 1)。结论 在IVF ET过程中 ,采用达必佳半量皮下注射降调节可减少FSH HMG用量 ,降低病人的总药费 ,且不影响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 降调节 曲普瑞林
下载PDF
产前耳压刺激试验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栾美英 任春娥 +3 位作者 于红梅 李晓青 吕秀萍 王立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604-606,共3页
本研究根据王不留行籽的药性对152例足月单胎孕妇的产前耳压刺激试验(AVPST).并与传统的无负荷试验(NST)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两者的阳性预测价值及特异性均很高。AVPST的阴性预测价值、敏感性、总有效率均明... 本研究根据王不留行籽的药性对152例足月单胎孕妇的产前耳压刺激试验(AVPST).并与传统的无负荷试验(NST)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两者的阳性预测价值及特异性均很高。AVPST的阴性预测价值、敏感性、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NST;而假阴性率显著低于NST(P<0.01)。表明AVPST是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产前胎儿监护试验,它降低了阴性率和假阴性率,提高了阴性结果的预测价值。得出了AVPST阳性结果胎儿预后良好,阴性结果胎儿预后不良的结论。这对判断胎儿预后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监护 耳压刺激 胎动 胎心率
下载PDF
安定在分娩活跃期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栾美英 陈昭日 +1 位作者 张风华 王汝芬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39-40,共2页
对59例分娩活跃期的初产妇静脉应用安定与59例对照组(未用药)的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是用药组分娩活跃期比对照组的时间有明显缩短(P<0.005)。两组之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5)。通过检验表明,用药对... 对59例分娩活跃期的初产妇静脉应用安定与59例对照组(未用药)的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是用药组分娩活跃期比对照组的时间有明显缩短(P<0.005)。两组之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5)。通过检验表明,用药对母亲和胎儿都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产程 安定
下载PDF
产前耳压刺激试验在胎儿监护中的作用
6
作者 栾美英 任春娥 +3 位作者 于红梅 吕秀萍 王立杰 李晓青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用王不留行籽对152例足月单胎孕妇行产前耳压刺激试验(AP-PST),并与传统的无负荷试验(NST)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APPST的阴性预测价值、敏感性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NST,而假阴性率显著低于NST(P<0.01).表明APPST是一种临床价值较... 用王不留行籽对152例足月单胎孕妇行产前耳压刺激试验(AP-PST),并与传统的无负荷试验(NST)进行前瞻性对比研究.结果APPST的阴性预测价值、敏感性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NST,而假阴性率显著低于NST(P<0.01).表明APPST是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产前胎儿监护试验,阳性结果提示胎儿预后良好,阴性结果提示胎儿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监护 王不留行籽 耳压刺激试验 胎心率
下载PDF
雌激素对绝经后妇女脂代谢的影响
7
作者 栾美英 李联忠 +2 位作者 栾强 于红梅 张伟光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绝经年限对绝经后妇女(PMW)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123例PMW、30例绝经期妇女和47例月经正常的妇女进行空腹血脂测定,测定年龄为35~64岁,平均为50.43岁。结果雌激素水平与TC,TG,L...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绝经年限对绝经后妇女(PMW)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123例PMW、30例绝经期妇女和47例月经正常的妇女进行空腹血脂测定,测定年龄为35~64岁,平均为50.43岁。结果雌激素水平与TC,TG,LDL呈负相关,与HDL无相关性;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绝经年限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与绝经年限无相关性。结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PMW脂代谢紊乱,是PMW冠心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绝经后妇女 脂代谢
下载PDF
米非氏酮配伍卡孕栓流产效果相关因素的探讨
8
作者 栾美英 马俊英 +1 位作者 徐慧文 胡明英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53-253,共1页
目的探讨米非氏酮配伍卡孕栓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60例停经7周以内的健康正常早孕妇女,口服米非氏酮配伍卡孕栓(放阴道后穹窿)终止早孕进行各指标的比较。结果完全流产率92.50%,不全流产率5.00%,失败率2... 目的探讨米非氏酮配伍卡孕栓流产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60例停经7周以内的健康正常早孕妇女,口服米非氏酮配伍卡孕栓(放阴道后穹窿)终止早孕进行各指标的比较。结果完全流产率92.50%,不全流产率5.00%,失败率2.50%,其流产效果与孕次、停经时间、产次、年龄具有高度相关性(P<0.01,P<0.05),提示停经时间短、初孕妇、年龄25±5岁的孕妇完全流产率显著高于停经时间长、有孕产次、年龄>30岁的孕妇。结论米非氏酮配伍卡孕栓终止早孕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良好配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氏酮 卡孕栓 早孕 终止妊娠
下载PDF
单胎臀位分娩方式的探讨
9
作者 栾美英 吕秀萍 +1 位作者 胡明英 任春娥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95-197,共3页
对159例单胎臀位分娩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臀位分娩方式与孕周、臀位类型、胎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产妇并发症等密切相关,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与产次差异无显著性(P>0.05)。权衡利弊,适当放宽臀位剖腹产指征是切实可... 对159例单胎臀位分娩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臀位分娩方式与孕周、臀位类型、胎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产妇并发症等密切相关,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但与产次差异无显著性(P>0.05)。权衡利弊,适当放宽臀位剖腹产指征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胎 臀位 分娩 胎位异常
下载PDF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流产效果及其相关因素的探讨
10
作者 栾美英 任春娥 吕秀萍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35-236,共2页
由于米非司酮的问世,用其终止早孕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其简便、安全、可靠、高效、无创伤而易被人们接受。我院于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使用米非司酮(Ru486)配伍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终止... 由于米非司酮的问世,用其终止早孕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其简便、安全、可靠、高效、无创伤而易被人们接受。我院于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使用米非司酮(Ru486)配伍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终止7周以内的早孕326例,其完全流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终止妊娠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栾强 李联忠 +2 位作者 栾美英 张培森 于乃贻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44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隔日口服结合型雌激素(CE)0.625mg与安宫黄体酮(MPA)2mg交替应用;对照组22例,口服CE0.6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44例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2例,隔日口服结合型雌激素(CE)0.625mg与安宫黄体酮(MPA)2mg交替应用;对照组22例,口服CE0.625mg/d,每月连续服用25天,后10天加用MPA4mg。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期。结果:实验组1例退出,对照组2例退出。两组比较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治疗后绝经期症状均明显改善(P<0.001);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下降,两组HDL无显著变化(P>0.05);两组尿钙/肌酐(Ca/Cr)值均明显下降;试验组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试验组2例(9.1%),对照组14例(63.6%,P<0.001);乳房胀痛试验组1例(4.5%),对照组7例(31.8%,P<0.001)。两组用药后无血压升高、乳腺增生及子宫内膜增生。结论:绝经后妇女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具有用量小、副反应少、有效、安全、经济、依从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 激素替代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腹部横行直切口不缝合腹膜剖宫产术132例分析 被引量:49
12
作者 刘仕英 栾美英 于乃贻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7-218,共2页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处理难产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我们对国内外报道的耻骨联合上腹部横行半月状切口(Pfannenstiel切口)进行了改良,采用腹部横直切口、钝性分离、不缝合腹膜的术式,并与同期抽样的... 剖宫产术是临床上处理难产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我们对国内外报道的耻骨联合上腹部横行半月状切口(Pfannenstiel切口)进行了改良,采用腹部横直切口、钝性分离、不缝合腹膜的术式,并与同期抽样的腹部横形半月状切口剖宫产术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腹产 腹部横直切口 不缝合腹膜
下载PDF
妊娠合并苗勒氏管囊肿致子宫不完全破裂一例
13
作者 栾美英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02-102,112,共2页
高某某,36岁,农,已婚,第三胎.孕43周,1978年11月16日14时20分因预产期已过24天,院外口服乙菧酚5mg,1日3次,连服3天后无产兆要求住院引产。病人以往身体健康,月经不规律(4~5天/2~3个月)。
关键词 苗勒氏管囊肿 子宫不完全破裂 乙菧酚 末次月经 月经不规律 子宫直肠凹 早孕反应 骨盆外测量 催产素引产 子宫破裂
下载PDF
术前检测宫颈癌血管生成活性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淼 陈昭日 +5 位作者 吕秀萍 栾美英 任春娥 李清华 邵明霞 张丽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911-91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宫颈癌血管生成活性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22例宫颈癌组织血流信号定量测定阻力指数(RI),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血管内皮标志物F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检测宫颈癌术前活检组织... 目的探讨术前宫颈癌血管生成活性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22例宫颈癌组织血流信号定量测定阻力指数(RI),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血管内皮标志物F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检测宫颈癌术前活检组织和术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两者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1)盆腔淋巴结转移组LN(+)组CDFI检测RI值明显低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L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LN(+)组MVD较L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术前活检组织MVD与术后肿瘤内MV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反映血管生成活性的RI值与MVD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负相关)(r=-0.78,P<0.01)。结论宫颈癌血管生成活性与盆腔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管生成活跃者淋巴结转移可能性大,CDFI对宫颈癌活体肿瘤内血流检测和术前宫颈活检组织内MVD相结合,为临床判断盆腔淋巴结转移和手术彻底清扫淋巴结提供一较为简便和理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阻力指数 宫颈癌 新生血管化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二甲双胍/CC/HMG序贯用药治疗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春娥 邓晓惠 +3 位作者 栾美英 乔鹏云 姜俊怡 刘福荣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 :随机将 69例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分为A、B两组。A组 34例用Diane 35治疗 3个周期后用CC +HMG促排卵 ;B组 35例用二甲双胍治疗 3个月后用CC +HMG促...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 :随机将 69例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分为A、B两组。A组 34例用Diane 35治疗 3个周期后用CC +HMG促排卵 ;B组 35例用二甲双胍治疗 3个月后用CC +HMG促排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MI、T、FINS、TNF α及排卵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BMI及T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FINS、TNF α及排卵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胰岛素抵抗PCOS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应用胰岛素增敏剂降低FINS ,二甲双胍对于PCOS合并不孕的治疗效果优于Diane 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二甲双胍 胰岛素抗药性 排卵 PCOS 药物治疗 CC HMG
下载PDF
绝经后脂代谢变化及低剂量激素替代治疗对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栾强 李联忠 +2 位作者 栾美英 张培森 于乃贻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1999年第2期155-157,共3页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绝经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发生率明显增加〔1〕,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replacementtherapy,ERT)可预防血脂紊乱、减少CH...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绝经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发生率明显增加〔1〕,接受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replacementtherapy,ERT)可预防血脂紊乱、减少CHD的发生〔2〕。由于种族的差异,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脂代谢 雌激素 替代疗法 冠心病 预防
下载PDF
银杏叶黄酮扩血管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33
17
作者 耿秀芳 孟祥国 +2 位作者 栾美英 李乃敏 孙风祥 《中医药研究》 1996年第1期55-56,共2页
本实验用银杏叶单黄酮山奈酚(K),斜皮素(Q)等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做实验。山奈酚,槲皮素对ACE的抑制率分别是74%、53%。Ic50(半数抑制浓度)是0.80mg/ml及1.1mg/ml;银杏苦内酯B(B... 本实验用银杏叶单黄酮山奈酚(K),斜皮素(Q)等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做实验。山奈酚,槲皮素对ACE的抑制率分别是74%、53%。Ic50(半数抑制浓度)是0.80mg/ml及1.1mg/ml;银杏苦内酯B(B)对ACE的抑制率是57%,Ic50是1.0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黄酮 银杏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
下载PDF
顺铂化疗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淼 吕秀平 +2 位作者 陈昭日 任春娥 栾美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1年第5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顺铂 过敏性休克 卵巢腺癌
下载PDF
孕妇血、羊水及脐血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的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秀萍 任春娥 +2 位作者 于爱花 栾美英 滕萍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00年第3期195-196,共2页
关键词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胎盘 蜕膜 羊水 胎儿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宫颈癌血管生成活性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戴淼 陈昭日 +4 位作者 吕秀萍 栾美英 任春娥 李清华 邵明霞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21-323,I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血管生成活性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 2 2例宫颈癌组织血流信号定量测定阻力指数 (RI)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的FⅧ RA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两者与盆腔淋巴... 目的 探讨宫颈癌血管生成活性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 2 2例宫颈癌组织血流信号定量测定阻力指数 (RI)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的FⅧ RA检测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两者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即LN(+ )组CDFI检测RI值 (0 .34± 0 .0 9)明显低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LN(- )组 (0 .4 6± 0 .1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LN(+ )组MVD(6 7.4 2± 13.72 )较LN(- )组 (5 1.71± 11.4 9)显著增高 (P <0 .0 1)。③反映血管生成活性的RI值与MVD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负相关 ) (r =- 0 .78,P <0 .0 1)。结论 宫颈癌血管生成活跃者淋巴转移可能性大 ,CD FI对宫颈癌肿瘤内血流检测可能为临床判断盆腔淋巴转移和手术彻底清扫淋巴结提供一较为简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阻力指数 宫颈癌 新生血管化 淋巴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