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CT26结肠癌耐药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桂琳玲 金先庆 罗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化疗药物诱导建立小鼠CT26结肠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动物模型。方法:建立小鼠CT26结肠癌皮下肿瘤模型,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联合化疗,MTT法绘制化疗前后细胞株的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及对各化疗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指... 目的:化疗药物诱导建立小鼠CT26结肠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动物模型。方法:建立小鼠CT26结肠癌皮下肿瘤模型,5-氟尿嘧啶和阿霉素联合化疗,MTT法绘制化疗前后细胞株的生长曲线、计算倍增时间及对各化疗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指数(Resistance index,RI),RT-PCR检测化疗前后MDR1b mRNA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多药耐药蛋白(P-glycoprotein,P-gp)外排功能。结果:耐药株的倍增时间比亲本细胞株长,化疗后肿瘤对放线菌素D(ACT)、阿霉素(ADM)、长春新碱(VCR)、羟基喜树碱(HCPT)、5-氟尿嘧啶(5-Fu)、柔红霉素(DAM)、依托泊甙(VP16)的RI分别为29.3、26.4、10.9、7.0、5.8、3.0、2.8,敏感性降低。耐药株MDR1b mRNA表达水平比亲本细胞株高,对柔红霉素的外排能力明显高于亲本细胞株。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肿瘤多药耐药的动物模型,为化疗后肿瘤继发多药耐药问题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为提高化疗效果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动物模型 化疗
下载PDF
P糖蛋白/Caveolin-1在血脑屏障定位及表达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振华 金先庆 +2 位作者 赵利华 赵珍珍 桂琳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857-1860,共4页
目的:研究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的确切细胞定位,并在形态学上验证P糖蛋白与Caveolin-1的表达部位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建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获得标本50%用40g/L多聚甲醛固定后,通过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证明其生物学特性;另50%制作冰... 目的:研究P糖蛋白在血脑屏障的确切细胞定位,并在形态学上验证P糖蛋白与Caveolin-1的表达部位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建立脑胶质瘤动物模型,获得标本50%用40g/L多聚甲醛固定后,通过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的方法证明其生物学特性;另50%制作冰冻切片,分别用FITC(绿色荧光)和TRITC(红色荧光)对Caveolin-1和P糖蛋白进行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两种蛋白在血脑屏障上的定位及表达特点.结果:①脑肿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腔膜面有强的绿色荧光信号表达,而且星型胶质细胞的足突也有一定的绿色荧光信号表达;②Caveolin-1在血管内皮细胞的腔膜面以及基底面均有很强的红色荧光信号表达;③合并图像后发现在内皮细胞的腔膜面及部分腔膜面与基底面的交界处存在两种荧光信号共表达的区域.结论:P-gp除主要表达于脑肿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腔膜面外,也部分表达于胶质细胞的足突,共同发挥药物外排功能.从形态学上证实P-gp与Caveolin-1在细胞膜上存在共表达现象,有助于进一步从生化水平上深入研究此两种蛋白在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的表达特点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 CAVEOLIN-1 血脑屏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原文传递
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教学认知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建兵 鲁婧 桂琳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3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的认知差异 ,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在已完成医学伦理学课程学习的三个年级中各随机抽查 1 0 0名学生 ,对答卷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内容 :对医学伦理学学科性质的认知 ;对医... 目的 :了解不同年级医学生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的认知差异 ,为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在已完成医学伦理学课程学习的三个年级中各随机抽查 1 0 0名学生 ,对答卷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内容 :对医学伦理学学科性质的认知 ;对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及方式的认知 ;对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的认知。结果 :三组 (三个年级 )学生对大多数问题的认知非常接近。结论 :目前的医学伦理学教学环境和质量相对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学伦理学 认知 问卷调查 分析
下载PDF
新生儿舌部畸胎瘤2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肖必栋 余雷 +2 位作者 鲁巍 邢福中 桂琳玲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50-252,共3页
新生儿舌部畸胎瘤是一类围产期先天性肿瘤,源于胚胎的生殖细胞层。由于该病通常在出生后才被发现,因此围产期病死率较高。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对畸胎瘤的管理重点时段已经从出生后转移至产前。本文对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 新生儿舌部畸胎瘤是一类围产期先天性肿瘤,源于胚胎的生殖细胞层。由于该病通常在出生后才被发现,因此围产期病死率较高。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发展,对畸胎瘤的管理重点时段已经从出生后转移至产前。本文对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新生儿外科收治的2例新生儿舌部畸胎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近年国内外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旨在提高诊断质量,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外科 文献复习 畸胎瘤 舌部 先天性肿瘤 生殖细胞 诊断技术 病例资料
下载PDF
新生儿多发性肠闭锁的治疗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桂琳玲 鲁巍 +2 位作者 邢福中 肖必栋 余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7-168,共2页
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发病率为1/5000,发展中国家存活率约为60%,发达国家存活率达到90%[1]。多发性肠闭锁为肠闭锁第Ⅳ型,是从十二指肠到直肠之间两处及以上的闭锁。多发性肠闭锁约占先天性肠闭锁6%~32%[2],由于术后短肠综合征风险较高,... 新生儿先天性肠闭锁发病率为1/5000,发展中国家存活率约为60%,发达国家存活率达到90%[1]。多发性肠闭锁为肠闭锁第Ⅳ型,是从十二指肠到直肠之间两处及以上的闭锁。多发性肠闭锁约占先天性肠闭锁6%~32%[2],由于术后短肠综合征风险较高,肠道吸收能力差,术后长期肠外营养导致胆汁淤积及败血症,是肠闭锁预后最差的一型。外科手术需恢复肠管解剖结构的延续性,对于手术医生最大的难点就是在切除病变肠管及保留剩余肠管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平衡。我院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多发性肠闭锁患儿43例,均经手术探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肠闭锁 预后分析 多发性 新生儿 治疗 发展中国家 短肠综合征 发达国家
下载PDF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桂琳玲 余雷 +2 位作者 鲁巍 邢福中 肖必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21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的21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观察指标包括性别,年龄,出生体重,胎龄,发病时间,有无胆汁性呕吐、便血及腹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216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中,经手术证实伴胃穿孔或肠坏死25例,其中男19例,女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间短,无胆汁性呕吐,便血,腹胀,CRP水平高以及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低是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胀(OR=0.96)、CRP水平高(OR=0.01)、血红蛋白水平低(OR=1.05)是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相关因素(P<0.05)。以CRP浓度16.4 mg/L为临界值评价肠旋转不良伴胃穿孔或肠坏死的发生风险,其敏感性为76.0%,特异性为94.6%,ROC曲线下面积为0.89(P<0.05)。结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可导致胃穿孔、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中肠扭转程度越严重,越容易导致肠缺血坏死。肠旋转不良患儿出现腹胀、血红蛋白降低及CRP升高时,常提示肠扭转坏死或胃肠穿孔,需尽早手术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并发症 肠扭转 胃穿孔 肠坏死 婴儿 新儿
下载PDF
新生儿舌根部畸胎瘤一例
7
作者 肖必栋 余雷 +3 位作者 鲁巍 邢福中 桂琳玲 姚兴凤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40-640,共1页
患者女性,出生后20 d,体质量3.1 kg,因"阵咳、鼻塞5d,呼吸困难加重2d"就诊并入院,患者系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患者母亲孕期情况良好,产前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出生后即发现患者口内舌下左侧有一包块,5 d前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患者女性,出生后20 d,体质量3.1 kg,因"阵咳、鼻塞5d,呼吸困难加重2d"就诊并入院,患者系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患者母亲孕期情况良好,产前超声检查未发现异常,出生后即发现患者口内舌下左侧有一包块,5 d前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吸气时有喉鸣音;喂养困难,进食不连续.入院体检:神志清楚、张口呼吸、鼻翼扇动,哭闹时面色发绀.头颅无畸形,颅骨无软化,舌下左侧可见4 cm×4 cm×3 cm囊性包块,不红肿,无破溃.舌运动时囊肿部分移出口外,舌体偏向右侧口角.入院后查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2.2 × 109/L,血红蛋白149 g/L,血小板总数150×109/L,中性粒细胞总数46.3%,淋巴细胞总数29.9%,降钙素原0.13 mg/L,超敏C反应蛋白10.2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胎瘤 舌根部 新生儿 白细胞总数 超敏C反应蛋白 产前超声检查 Ⅱ型呼吸衰竭 呼吸困难
原文传递
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形成阑尾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桂琳玲 鲁巍 +4 位作者 邢福中 肖必栋 熊晓峰 余雷 方琼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8-1053,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形成阑尾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71例嵌顿疝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56例,女115例;平均年龄为47 d,年龄...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形成阑尾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71例嵌顿疝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56例,女115例;平均年龄为47 d,年龄范围为0~90 d。观察指标:(1)嵌顿疝情况。(2)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影响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形成阑尾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1)嵌顿疝情况:371例患儿中,肠管嵌顿264例,卵巢嵌顿102例,双侧卵巢和小肠同时嵌顿2例,双侧卵巢及子宫同时嵌顿于一侧1例,梅克尔憩室嵌顿2例。264例肠管嵌顿中,Amyand′s疝29例(回盲部嵌顿18例,其中3例形成阑尾炎;单纯阑尾嵌顿11例,其中10例形成阑尾炎)。(2)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9例Amyand′s疝患儿中,10例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9例行嵌顿侧腹股沟区探查疝环松解后疝囊高位结扎术。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1例为单纯阑尾嵌顿,术中可见阑尾盲端索带与疝囊底部相连,阑尾未见明显炎症,松解索带,还纳阑尾于腹腔;1例腹腔镜下还纳回盲部后见阑尾炎形成,腹腔镜下予以切除。行嵌顿侧腹股沟区探查疝环松解后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中12例形成阑尾炎(回盲部嵌顿2例、单纯阑尾嵌顿10例),于阑尾根部行阑尾切除疝囊高扎术。1例回盲部嵌顿患儿术后出现肠梗阻,再次腹腔探查,发现回盲部于右髂区形成粘连狭窄,切除回盲部,行回肠 升结肠吻合术。所有患儿术后均恢复顺利。(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29例Amyand′s疝患儿中,13例阑尾炎病理学检查证实阑尾化脓4例,化脓并穿孔2例,坏疽2例。(4)影响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形成阑尾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腹股沟局部皮肤红肿、肠梗阻、嵌顿部位是影响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形成阑尾炎的相关因素(χ^2=10.598,15.603,9.732,3.86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8 d、腹股沟局部皮肤红肿、无肠梗阻是影响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形成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4.537,35.506,34.565,95%可信区间为1.014~20.296,6.447~195.552,6.370~187.546,P<0.05)。结论年龄≤28 d、腹股沟局部皮肤红肿、无肠梗阻是影响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形成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嵌顿疝 Amyand′s疝 阑尾炎 小儿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血瓜氨酸水平评价新生儿肠造口术后肠道吸收能力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桂琳玲 鲁巍 +4 位作者 邢福中 方琼 肖必栋 熊晓峰 余雷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01-504,共4页
目的通过串联质谱检测新生儿肠造口术后血瓜氨酸水平来评估造口近端肠道营养吸收能力,指导临床是否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方法通过串联质谱检测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期行肠造口患儿30例(... 目的通过串联质谱检测新生儿肠造口术后血瓜氨酸水平来评估造口近端肠道营养吸收能力,指导临床是否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方法通过串联质谱检测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期行肠造口患儿30例(包括小肠造口组17例,结肠造口组13例)及对照组婴幼儿20例的血氨基酸水平,比较18种氨基酸水平的差异,筛选出与患儿肠道营养吸收能力相关的氨基酸——瓜氨酸。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血瓜氨酸水平和患儿体质量增长的关系。结果小肠造口患儿体质量为(3.22±1.00) kg,明显低于结肠造口组[(5.63±0.66) kg]及对照组[(6.09±0.85)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23,P<0.05)。小肠造口患儿血瓜氨酸水平为(10.65±5.82)μmol/L,明显低于结肠造口患儿[(16.57±4.33)μmol/L]及对照组[(16.52±4.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9,P<0.05)。造口患儿血瓜氨酸水平与每日体质量增长情况呈正相关(r=0.65,P<0.05)。以血清中瓜氨酸水平12 μmol/L为界限,患儿血瓜氨酸水平低于该值可导致低体质量,其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71.4%。结论血瓜氨酸水平可反映肠造口患儿肠管的营养吸收能力及肠道的适应能力,若小肠造口患儿血瓜氨酸水平低于12 μmol/L可考虑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 低体质量 肠造口术 肠外营养
原文传递
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负压抽吸术治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桂琳玲 鲁巍 +3 位作者 邢福中 肖必栋 熊晓峰 余雷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3-898,共6页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吸引术治疗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并文献复习,了解新生儿颅骨凹陷的临床特点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1997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8例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其中11... 目的探讨真空负压吸引术治疗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并文献复习,了解新生儿颅骨凹陷的临床特点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1997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8例新生儿颅骨凹陷性骨折,其中11例采取保守观察,7例采用产科负压吸引器负压吸引复位,年龄为2 h至25 d,凹陷深度为0.3~1.3 cm。结果18例患儿均在出生后即发现颅骨凹陷性骨折,均为顶骨凹陷,其中16例为剖宫产,2例顺产(其中1例难产)。11例采取保守观察的患儿于出生后1~7个月骨折自行复位,复位时间与凹陷深度呈明显正相关(r=0.875,P<0.05)。其中6例凹陷深度大于0.5 cm,平均自行复位时间为4.5个月。7例采取真空负压抽吸术,其中6例负压抽吸治疗后颅骨凹陷立即复位,1例于出生25 d才就诊,复位失败。所有采取真空负压抽吸术的患儿未发生颅内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负压抽吸术,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及操作方法,不仅可立即复位凹陷性骨折,也不会造成患儿严重医源性伤害,出生后越早行负压抽吸越容易成功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凹陷性骨折 新生儿 治疗 剖宫产 负压抽吸
原文传递
新生儿Currarino综合征并发尿潴留四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桂琳玲 鲁巍 +4 位作者 方琼 邢福中 熊晓峰 肖必栋 余雷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50-656,共7页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Currarino综合征引起尿潴留患儿的治疗、预后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月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新生儿Currarino综合征并发尿潴留4例及1998年1月至2019年1月文献报道的Currarino综合征出...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Currarino综合征引起尿潴留患儿的治疗、预后并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9年1月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新生儿Currarino综合征并发尿潴留4例及1998年1月至2019年1月文献报道的Currarino综合征出现排尿异常16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为直肠肛管狭窄+骶前畸胎瘤+脊髓脊膜膨出+骶骨异常,行后矢状路根治手术后出现急性尿潴留,其中1例术后2个月恢复排尿,1例并发神经源性膀胱。另2例为高位肛门闭锁+骶前畸胎瘤+尾椎缺如,其中1例因骶前肿物压迫尿道突然无尿,行后矢状路骶前肿块切除及肛门成形术,术后排尿功能恢复,1例为出生后即出现尿潴留、双肾积水,二期行Pe?a术中时发现骶前包块,术后复查膀胱潴留及肾积水加重。通过文献检索,总共有20例纳入本次研究,患儿平均年龄为1个月,尿潴留13例,尿失禁4例,神经源性膀胱3例,12例有脊髓脊膜膨出,4例脊髓栓系,7例圆锥水平低位。结论:新生儿Currarino综合征常并发排尿异常、骶前包块压迫尿道,手术中对盆神经及骶髓的损伤、骶前脊髓脊膜膨出以及脊髓圆锥水平较低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潴留 CURRARINO综合征 神经源性膀胱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新生儿腹腔镜Ladd's术后再手术经验教训 被引量:3
12
作者 余雷 鲁巍 桂琳玲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94-799,共6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Ladd's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间一期完成的98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腹腔镜Ladd's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不包括中转... 目的分析腹腔镜Ladd's术治疗新生儿肠旋转不良术后近期再手术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间一期完成的98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腹腔镜Ladd's术后患儿的恢复情况(不包括中转开腹病例)。结果98例中90例顺利出院,另8例患儿术后1~3周内再次手术。其中7例因胃肠减压持续多量胆汁或喂养增量困难,消化道碘水造影提示十二指肠不全肠梗阻再手术;另1例术后1周行X线片检查发现气腹再手术。此8例患儿二次手术后2周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均恢复顺利。结论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经腹腔镜行Ladd's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的优点。但术者因经验及操作技能不足的原因可能出现松解Ladd's索带不彻底、小肠系膜扩展不充分或其他意外导致患儿再手术。术后2周内胃肠减压持续多量胆汁或喂养增量困难的患儿,应及时行腹部X线立位平片及消化道碘水造影检查,为再次手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肠旋转不良 腹腔镜 Ladd's术 再手术
原文传递
先天性角化不良DKC1基因突变一例
13
作者 桂琳玲 孙桂莲 +5 位作者 张雅楠 华凯云 谷一超 伏利兵 姚兴凤 黄金狮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2-1023,共2页
患儿男,7岁,因间断咳嗽、咳痰3年,吞咽困难9个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患儿4月龄时曾患肺炎,后每年患肺炎1~2次,患中耳炎1~2次。3年前行左眼白内障手术。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关节伸侧苔藓样皮疹,无痛痒,应用糖皮质激素期间皮疹消退,... 患儿男,7岁,因间断咳嗽、咳痰3年,吞咽困难9个月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患儿4月龄时曾患肺炎,后每年患肺炎1~2次,患中耳炎1~2次。3年前行左眼白内障手术。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关节伸侧苔藓样皮疹,无痛痒,应用糖皮质激素期间皮疹消退,停用后皮疹反复。口腔及食道黏膜白斑,予抗真菌治疗后好转,停药后反复。父母及一11岁姐姐均体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疹消退 四肢关节 吞咽困难 抗真菌治疗 左眼白内障 苔藓样 糖皮质激素 黏膜白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