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多肽纳米颗粒复合体的超微结构表征
1
作者 卿光超 郭宏博 +4 位作者 张宇轩 李宪磊 甘雅玲 罗阳 梁兴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细菌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基于抗菌肽(AMP)的多肽纳米颗粒在对抗细菌耐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在多肽纳米颗粒与细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超微结构形态的变化对阐明多肽纳米颗粒的抑菌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对细菌... 细菌感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基于抗菌肽(AMP)的多肽纳米颗粒在对抗细菌耐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在多肽纳米颗粒与细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超微结构形态的变化对阐明多肽纳米颗粒的抑菌机制至关重要。本文开发了一种对细菌具有较好亲和力的多肽纳米颗粒(BPN),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在结合BPN前后的超微结构形态。结果显示,与BPN共孵育后,细菌表面覆盖着明显的凸起状物质,表明BPN可以有效结合在S.aureus和P.aeruginosa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形貌 多肽纳米颗粒 细菌
下载PDF
肺腺癌A_(549)/DDP细胞周期变化及其多药耐药性 被引量:4
2
作者 梁兴杰 黄振华 +2 位作者 路艳蒙 李玉梅 黄有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用Fura 2 /AM标记药物敏感的肺腺癌细胞A54 9和抗顺铂药物的肺腺癌细胞A54 9/DDP两种细胞胞内游离Ca2 +,用碘化丙锭 (PI)标记细胞DNA ,检测其胞内Ca2 +的变化及两种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 .实验结果表明 ,抗药性细胞株A54 9/DDP胞浆内... 用Fura 2 /AM标记药物敏感的肺腺癌细胞A54 9和抗顺铂药物的肺腺癌细胞A54 9/DDP两种细胞胞内游离Ca2 +,用碘化丙锭 (PI)标记细胞DNA ,检测其胞内Ca2 +的变化及两种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 .实验结果表明 ,抗药性细胞株A54 9/DDP胞浆内游离Ca2 +的浓度仅为药物敏感细胞株A54 9的 1/ 3左右 ,同时前者的细胞增殖能力较后者明显增强 ,而且细胞周期也明显缩短 .当用BAPTA AM和EGTA或A2 3187和Thapsigargin处理细胞以降低或升高其胞内自由Ca2 +浓度时可改变细胞的生长周期 ,二者也呈现明显差别 .这些结果表明 ,对顺铂产生耐药性的人肺腺癌A54 9/DDP细胞胞内Ca2 +浓度的降低 ,可能影响细胞的增殖 ,缩短细胞的生长周期 ,特别是影响起决定作用的G1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细胞周期 肺腺癌细胞A549
下载PDF
纳米生物医学:一个交叉学科新前沿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兴杰 张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1-891,共1页
当物质细微到纳米尺度,其性能会出现巨大的改变。基于纳米材料特殊性能的新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和热点。
关键词 纳米尺度 交叉学科 生物医学 高技术发展 纳米材料 新技术 性能
原文传递
肺腺癌A_(549)细胞膜上磷脂翻转酶的存在与顺铂耐药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兴杰 黄有国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为证实肺腺癌细胞膜上是否存在磷脂翻转酶,将含有NBD-PE荧光探剂的脂质体与A_(549)和A_(549)/DDP细胞融合,根据外膜NBD-PE的荧光强度变化来检测细胞膜上磷脂翻转酶的存在及其活性.当含有NBD-PE的A_(549)和A_(549)/DDP细胞在保温0,30,60... 为证实肺腺癌细胞膜上是否存在磷脂翻转酶,将含有NBD-PE荧光探剂的脂质体与A_(549)和A_(549)/DDP细胞融合,根据外膜NBD-PE的荧光强度变化来检测细胞膜上磷脂翻转酶的存在及其活性.当含有NBD-PE的A_(549)和A_(549)/DDP细胞在保温0,30,60和90 min时,测定外膜NBD-PE的结果表明,A_(549)细胞的NBD-PE荧光强度在上述不同时间保温后分别为0%,1.4%,2.9%和7.8%;而A_(549)/DDP细胞则相应为0%,10.5%,15.5%和18.3%,证实A_(549)肺腺癌细胞膜上存在磷脂翻转酶.而且,具有抗药性的A_(549)/DDP细胞膜上的磷脂翻转酶的活力明显高于药物敏感的A_(549)细胞.用多药耐药逆转剂Verapamil(20μmol/L)在37℃处理A_(549)/DDP细胞60 min后测定其结果又表明,NBD-PE在膜外侧的增加较对照降低了25.0%.而用治疗肺腺癌的特异性抗癌药cisplatin(25μmol/L)处理时,NBD-PE在膜外侧的增加降低了31.6%,且随cisplatin的浓度增加进一步降低达79.4%.这与肺腺癌细胞的耐药性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磷脂翻转酶 肺腺癌细胞A549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多功能纳米药物输送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郝晓红 张翠妙 +3 位作者 刘小龙 梁兴杰 贾光 张金超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4-1022,共9页
介孔二氧化硅因具有有序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及表面易于修饰等特点,在生物医药等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纳米药物输送体系已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了靶向修饰及成像等多功... 介孔二氧化硅因具有有序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及表面易于修饰等特点,在生物医药等领域显示出了极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纳米药物输送体系已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讨论了靶向修饰及成像等多功能化的介孔二氧化硅药物输送体系的研究进展,同时详细介绍了一系列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如中空/摇铃状、纳米管等)的介孔二氧化硅基载药体系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其在药物输送、释放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对目前介孔二氧化硅基药物输送体系(主要包括具有特定形态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药物载体、多功能复合药物载体及可生物降解的介孔二氧化硅药物输送体系等)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药物输送 多功能化 形貌控制
原文传递
NK-01黄原胶和长角豆半乳甘露聚糖分子间的协效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刁虎欣 梁凤来 +2 位作者 梁兴杰 杨淑静 刘如林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12,126,共4页
NK-0 1黄原胶和长角豆半乳甘露聚糖是两种天然生物多糖 .两种多糖以适宜比例混和 ,溶液浓度达 0 .1 %时 ,其溶液粘度分别是相同浓度单一多糖溶液粘度的 1 3倍和 4 0倍 .当浓度增至 0 .2 %时 ,溶液成凝胶 ,而相同浓度单一多糖溶液不成凝... NK-0 1黄原胶和长角豆半乳甘露聚糖是两种天然生物多糖 .两种多糖以适宜比例混和 ,溶液浓度达 0 .1 %时 ,其溶液粘度分别是相同浓度单一多糖溶液粘度的 1 3倍和 4 0倍 .当浓度增至 0 .2 %时 ,溶液成凝胶 ,而相同浓度单一多糖溶液不成凝胶 .表明两种多糖混和后经分子间相互作用 ,呈现极显著的协效增粘性和协效凝胶性 .但其协效性受 p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原胶 半乳甘露聚糖 协效性 油菜 长角豆 天然生物多糖 协效增粘性 协效凝胶性
下载PDF
半分子转运蛋白ABCG2的肿瘤多药耐药性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英泽 段相林 +1 位作者 李永福 梁兴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23-1529,共7页
肿瘤常对临床上传统使用的多种化学治疗显示其内源性或获得性的药物耐受性即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这种多药耐药性主要是由一类称为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体蛋白超家族的跨膜蛋白引起的,它们结合并利用水解ATP... 肿瘤常对临床上传统使用的多种化学治疗显示其内源性或获得性的药物耐受性即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这种多药耐药性主要是由一类称为ABC(ATP-binding cassette)转运体蛋白超家族的跨膜蛋白引起的,它们结合并利用水解ATP提供的能量来转运药物,导致肿瘤细胞呈现抗药性.半分子转运蛋白ABCG2是近年来才发现的可归于ABC转运体大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在肠、肝、胎盘和血脑屏障等部位大量表达,与全分子转运蛋白如P-gp(P-glycoprotein)和多药耐药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MRP)相似,可以主动地把具有不同化学结构和作用于细胞内不同靶位点的化疗药物泵出胞外,从而引起肿瘤对多种抗癌药物(包括最新开发的药物)产生抗性.最近的一些十分有趣的研究还表明,ABCG2可能与干细胞分化状态和保护干细胞发育过程中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关,而且还发现,它在侧群骨髓和神经干细胞内大量存在,因此,ABCG2可能在基因治疗中作为选择性的蛋白质标记正受到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同时,ABCG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其结合并转运不同的底物/药物.鉴于ABCG2在肿瘤抗药性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它的一些新功能的初步研究表明,对ABCG2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以及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必将受到更大的关注.主要阐述了半分子ABC转运蛋白ABCG2的发现、重要的生化特性和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的新研究进展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G2 ABC转运蛋白 多药耐药性 癌症化疗
下载PDF
不同取代联苯的细胞毒性及与单壁碳纳米管的协同细胞毒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孙继红 张利华 +3 位作者 王丽荣 梁兴杰 武霞 王存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4-628,共5页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比色法)考察了联苯、2-溴代联苯、2-联苯基羧酸和2-氨基联苯等4种不同取代联苯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其分别与单壁碳纳米管结合的协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化合物本身的细胞毒性由大到小依次是2-氨基联苯、2... 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比色法)考察了联苯、2-溴代联苯、2-联苯基羧酸和2-氨基联苯等4种不同取代联苯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及其分别与单壁碳纳米管结合的协同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这4种化合物本身的细胞毒性由大到小依次是2-氨基联苯、2-溴代联苯、联苯、2-联苯基羧酸,并且与时间和浓度呈依赖关系.协同毒性实验中发现,4种化合物分别与无毒的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SWNTs)联合后,细胞毒性均增强2~3倍,说明联苯类化合物与单壁碳纳米管结合具有协同毒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类化合物 单壁碳纳米管 细胞毒性 协同细胞毒性
下载PDF
野油菜黄单胞菌原生质体分泌黄原胶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刁虎欣 梁兴杰 +1 位作者 梁凤来 刘如林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8-20,共3页
经透射电镜观察首次发现野油菜黄单胞菌 (Xanthomonascampestris)原生质体在以蔗糖为底物的高渗营养液中 。
关键词 野油菜黄单孢菌原 原生质体 黄原胶 分泌 合成
下载PDF
肿瘤多细胞球:一种近似实体瘤的体外肿瘤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乔 薛雪 +2 位作者 马会利 邹国漳 梁兴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2-55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用以在体外建立近似体内实体瘤的肿瘤模型———肿瘤多细胞球模型(multicellular tumor spheroids,MCTSs)。采用液滴重叠法(liquid overlay method)来构建HeLa肿瘤多细胞球模型,并在光镜下对肿瘤多细胞球...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用以在体外建立近似体内实体瘤的肿瘤模型———肿瘤多细胞球模型(multicellular tumor spheroids,MCTSs)。采用液滴重叠法(liquid overlay method)来构建HeLa肿瘤多细胞球模型,并在光镜下对肿瘤多细胞球的生长状况进行观察描述,再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MCTSs对肿瘤多细胞球的外部和内部超微结构及双光子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活细胞球进行激光层切,建MCTSs的三维立体形貌。还利用该模型对于表面不同电荷的量子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建立相对简便易行,并具有明确形态学表征,可广泛应用于对抗肿瘤药物和纳米材料进入肿瘤方式和作用机制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多细胞球 三维细胞培养 量子点
下载PDF
纳米技术在疫苗佐剂研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海勇 贲虎 梁兴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由于各种技术问题使得许多疾病的疫苗研究进展缓慢。要解决疫苗研究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就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方法去精心设计疫苗。纳米技术可以将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医学等技术结合起来优化疫苗效果,其为疫苗的发展带来了曙光。本文... 由于各种技术问题使得许多疾病的疫苗研究进展缓慢。要解决疫苗研究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就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方法去精心设计疫苗。纳米技术可以将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及医学等技术结合起来优化疫苗效果,其为疫苗的发展带来了曙光。本文中作者概述了纳米佐剂的结构特点、设计思路和作用机制,并联系其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展望了纳米粒子作为HIV疫苗佐剂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佐剂 疫苗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刍议会计准则中的“相关性”原则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兴杰 《税务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8-70,共3页
相关性原则主要是指与制定经济决策相关,而不仅仅是与哪些人相关;相关性包含了及时性,不应再单独将及时性列为一条原则;一般性原则的排列顺序,应体现各原则在传统会计中所处的地位,即重要性。
关键词 会计准则 相关性原则 会计信息
下载PDF
一种两亲性荧光探针体外检测牙菌斑生物膜的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于娜 甘业华 +6 位作者 王晓灵 薛向东 金叔宾 何东旋 梁兴杰 张金超 徐静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牙菌斑生物膜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开发新型的牙菌斑生物膜检测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两亲性荧光探针TR4的牙菌斑生物膜体外检测方法。该荧光探针由疏水部分四苯基乙烯(TPE)、棕榈酸和亲水多肽R4组成,三者... 牙菌斑生物膜与口腔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开发新型的牙菌斑生物膜检测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两亲性荧光探针TR4的牙菌斑生物膜体外检测方法。该荧光探针由疏水部分四苯基乙烯(TPE)、棕榈酸和亲水多肽R4组成,三者的功能分别是荧光生发、粒子组装与静电吸附,从而实现紧密结合牙菌斑生物膜并发光。TR4与牙菌斑生物膜作用时间短、反应条件简单,室温孵育1 min后检测其荧光强度变化,即可实现对牙菌斑生物膜快速、便捷的检测分析。荧光光谱也证实TR4荧光强度与牙菌斑生物膜浓度正相关,有望实现牙菌斑生物膜的定量检测。进一步通过透射电镜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TR4探针通过静电吸附作用聚集在牙菌斑生物膜表面并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从而诱导荧光基团TPE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荧光探针 牙菌斑生物膜 透射电子显微镜 共聚焦显微镜 体外检测
下载PDF
基于肿瘤异常结构的纳米药物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笑梅 黄渝然 +4 位作者 薛雪 赵元元 庄小溪 梁兴杰 杨静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0-997,共8页
肿瘤组织的血液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非均质性、血管的高渗性、淋巴排出功能的低效性共同形成肿瘤微环境,阻碍治疗药物有效地运输到肿瘤,从而影响其疗效.与传统药物相比,纳米药物能优先递送到肿瘤,并具有多药载药与靶向运输等功能.... 肿瘤组织的血液供给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非均质性、血管的高渗性、淋巴排出功能的低效性共同形成肿瘤微环境,阻碍治疗药物有效地运输到肿瘤,从而影响其疗效.与传统药物相比,纳米药物能优先递送到肿瘤,并具有多药载药与靶向运输等功能.但肿瘤中特有生理屏障的存在阻碍了纳米药物以有效浓度均匀地运输到肿瘤组织.一些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纳米药物疗效并不显著,可能与这些生理屏障的阻碍有关.本文概述了肿瘤治疗时药物需跨过的生理屏障,并总结了克服这些生理屏障的方法,探讨了纳米药物研发时针对肿瘤异常结构优化药物递送需考虑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肿瘤治疗 生理屏障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稳定的单分散超小金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霍帅东 王东亮 +1 位作者 甘雅玲 梁兴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378-382,共5页
本实验采用制备金纳米颗粒的Schiffrin-Brust经典方法的思路,利用不同分子量的巯基化聚乙二醇作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在水相溶液中探索制备了超小尺寸金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和粒径统计分析可知制备得到的金纳米颗粒尺寸... 本实验采用制备金纳米颗粒的Schiffrin-Brust经典方法的思路,利用不同分子量的巯基化聚乙二醇作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在水相溶液中探索制备了超小尺寸金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和粒径统计分析可知制备得到的金纳米颗粒尺寸均一,单分散性良好。该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超小金纳米颗粒稳定性良好,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尺寸 聚乙二醇 生物稳定 金纳米颗粒
下载PDF
不同尺寸金纳米颗粒在小鼠胚胎干细胞胚状体中富集和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小龙 郭宏博 +5 位作者 金叔宾 宫宁强 杨科妮 王楠 张同存 梁兴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50-256,共7页
随着金纳米材料相关生物医学应用的不断深入,其生物学效应研究备受关注。金纳米材料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是其生物学效应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中制备了2 nm、15 nm、50 nm三种具有统一表面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感耦... 随着金纳米材料相关生物医学应用的不断深入,其生物学效应研究备受关注。金纳米材料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是其生物学效应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中制备了2 nm、15 nm、50 nm三种具有统一表面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多种方法,定性、定量地观察不同尺寸的金纳米颗粒在小鼠胚胎干细胞胚状体中的分布和富集情况。结果显示,2 nm、15 nm、50 nm三种金颗粒的富集情况分别为(38.02±2.01)ng/105cells、(34.27±3.42)ng/105cells以及(1 435.97±65.33)ng/105cells,而且在细胞内的分布区域不尽相同。说明金纳米颗粒在小鼠胚胎干细胞胚状体中的累积量与其尺寸相关,不同尺寸的金颗粒显示出不同的胞内分布。这一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金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对胚胎干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尺寸效应 胚胎干细胞 胚状体
下载PDF
AlO(OH)纳米片和纳米棒的水热法制备及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贲虎 何海勇 +1 位作者 梁兴杰 王启宝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303-1306,共4页
以EDTA-2Na为螯合剂,铝盐为铝源,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并使反应物以气液界面接触反应合成勃姆石型[AlO(OH)]纳米片及纳米棒;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样品的尺寸、相位、形貌等进行... 以EDTA-2Na为螯合剂,铝盐为铝源,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并使反应物以气液界面接触反应合成勃姆石型[AlO(OH)]纳米片及纳米棒;以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样品的尺寸、相位、形貌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时间等对样品的形貌、结晶度等起决定作用,合成的AlO(OH)对牛血清白蛋白(BSA)有较高的吸附能力,且在Al与BSA的质量比为1∶2时,吸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OH) zk热法 吸附能力
下载PDF
转铁蛋白导向脂质体核磁造影剂纳米粒子(Tf^(NIR)-Lip^(NBD)-Magnevist)——一种肿瘤靶向磁共振造影剂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秩秋 单良 +2 位作者 王颂平 Alexandru Korotcov 梁兴杰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5-322,共8页
造影剂辅助的核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肿瘤诊断的最好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核磁共振成像内在的低灵敏性以及造影剂的非特异性,导致肿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文章将一种新的肿瘤靶向核磁造影剂纳米粒子应用于早期肿瘤的影像诊断。这种新的肿瘤靶... 造影剂辅助的核磁共振成像是目前肿瘤诊断的最好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核磁共振成像内在的低灵敏性以及造影剂的非特异性,导致肿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文章将一种新的肿瘤靶向核磁造影剂纳米粒子应用于早期肿瘤的影像诊断。这种新的肿瘤靶向核磁造影剂纳米粒子由配体转铁蛋白(Tf)、纳米水平的正电脂质体(Lip)载体和临床常用的造影剂Magnevist(TfNIR-LipNBD-Magnevist)三部分构成。另外转铁蛋白和脂质体粒子上,亦标记了荧光物质用于确定转铁蛋白-脂质体-造影剂纳米粒子的靶向性,以及肿瘤的光学影像诊断。在体外实验中,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光学影像证明了靶向纳米粒子介导的细胞内吞和特异性结合。在裸鼠肿瘤模型中,造影剂纳米粒子TfNIR-LipNBD-Magnevist经尾静脉注入后,显著增强了肿瘤内信号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度。由造影剂纳米粒子介导的肿瘤内信号显著强于单独Magnevist辅助的肿瘤内信号。同时,利用光学影像方法,在肿瘤内检测到特异的荧光信号。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转铁蛋白-脂质体-造影剂(TfNIR-LipNBD-Magnevist)纳米粒子的靶向性和肿瘤影像诊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肿瘤诊断 转铁蛋白 纳米粒子 靶向性 光学成像
下载PDF
纳米尺度分子内荧光淬灭效应的研究
19
作者 薛向东 张春秋 +3 位作者 陈飞 甘雅玲 邹国漳 梁兴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37-542,共6页
本实验将自聚发光分子四苯基乙烯(TPE)和聚集淬灭分子阿霉素(DOX)连接为荧光分子复合物(TPEDOX conjugate,TD),并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的方法,对TD纳米聚集体中TPE和DOX的荧光淬灭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TD分子内,TP... 本实验将自聚发光分子四苯基乙烯(TPE)和聚集淬灭分子阿霉素(DOX)连接为荧光分子复合物(TPEDOX conjugate,TD),并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的方法,对TD纳米聚集体中TPE和DOX的荧光淬灭机制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TD分子内,TPE和DOX之间发生了"能量传递接力"的现象,即TPE通过荧光能量共振转移将能量传递给DOX,导致自身荧光发射淬灭;DOX由于TD纳米聚集体的形成,发生了聚集淬灭现象,致使TPE转移的能量和DOX自身的荧光发射均被淬灭,达到一个荧光双淬灭的效果。研究中采用荧光分析与电镜观察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将两种具有相反发光性质的荧光分子在纳米尺度的荧光淬灭机理,为纳米尺度上的分子内荧光淬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诱导发光 聚集淬灭 扫描电子显微镜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自组装
下载PDF
晶种法可控制备硫普罗宁包覆的大尺寸金纳米颗粒
20
作者 霍帅东 马会利 +1 位作者 何声太 梁兴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20-323,共4页
该实验采用15 nm的金纳米颗粒作为晶种,使用晶种生长法合成尺寸为50 nm和100 nm的金纳米颗粒,通过表面配体交换法得到表面包覆硫普罗宁的大尺寸金纳米颗粒。该法制备过程简单可控,得到的金纳米颗粒尺寸分布较窄,单分散性良好,为金纳米... 该实验采用15 nm的金纳米颗粒作为晶种,使用晶种生长法合成尺寸为50 nm和100 nm的金纳米颗粒,通过表面配体交换法得到表面包覆硫普罗宁的大尺寸金纳米颗粒。该法制备过程简单可控,得到的金纳米颗粒尺寸分布较窄,单分散性良好,为金纳米颗粒在其他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晶种法 硫普罗宁 表面配体交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