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株放线菌在辣椒根部定殖及对辣椒叶片PAL与PPO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7
1
作者 梁军锋 薛泉宏 +1 位作者 牛小磊 李增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18-2123,共6页
采用盆栽接种试验、平皿涂抹法测数及常规酶活测定法研究了7株拮抗性放线菌在辣椒根部的定殖能力及接种24 d对辣椒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多酚氧化酶活性(PPO)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1)供试7株放线菌单独接种均不能在辣椒根内定殖,... 采用盆栽接种试验、平皿涂抹法测数及常规酶活测定法研究了7株拮抗性放线菌在辣椒根部的定殖能力及接种24 d对辣椒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多酚氧化酶活性(PPO)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1)供试7株放线菌单独接种均不能在辣椒根内定殖,但与辣椒疫霉P3混合接种时有5株可定殖;供试放线菌在辣椒根部的定殖能力与其体外平皿试验中产生的的拮抗圈大小基本无关;可定殖放线菌的定殖密度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至40 d时均无活菌检出。(2)在放线菌单接处理中,5株菌接种后可诱导辣椒叶片PAL活性提高,全部供试菌均能诱导PPO活性提高,其中可使两种酶同步提高的有5株菌;在放线菌+P3混接处理中,有6株接种后可诱导PAL活性提高,5株菌能诱导PPO活性提高,其中可使两种酶同步提高的有4株菌;在接入放线菌时同时混接辣椒疫霉,能增强2株供试放线菌对辣椒叶片PAL活性及6株供试放线菌对辣椒叶片PPO活性的诱导作用;供试放线菌的定殖能力与辣椒叶片PAL及PPO活性变化无明显规律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辣椒疫病 放线菌 植物免疫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多酚氧化酶(PPO)
下载PDF
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对秸秆的降解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梁军锋 张洪生 +3 位作者 张克强 张金凤 李野 赵润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6-209,共4页
为筛选木质素高效降解菌,对筛选的方法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三种定性筛选平板结合定量的木质素磺酸钙降解的方法,能明显提高筛选效率,从16个菌株中筛选到3株对木质素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Tp1、Tf1与Ls21。为进一步验证所筛菌... 为筛选木质素高效降解菌,对筛选的方法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三种定性筛选平板结合定量的木质素磺酸钙降解的方法,能明显提高筛选效率,从16个菌株中筛选到3株对木质素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Tp1、Tf1与Ls21。为进一步验证所筛菌株的降解效果,选取其中综合性能较好的Tf1菌株(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对小麦秸秆与玉米秸秆进行固态发酵试验,并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BKMF-1767作参照,结果表明,Tf1对小麦秸秆与玉米秸秆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8.4%与47.7%,均高于参照菌株(分别为32.2%和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木质素 筛选 降解 白腐菌
下载PDF
猪粪固体含量对厌氧消化产气性能影响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杜连柱 梁军锋 +2 位作者 杨鹏 高文萱 张克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46-251,共6页
为优化猪粪厌氧消化总固体质量分数(total solid,TS),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TS对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固体质量分数分别为3.0%、7.5%、12.0%和15.0%时,猪粪的挥发性物质(volatile solid,VS)沼气产率... 为优化猪粪厌氧消化总固体质量分数(total solid,TS),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TS对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固体质量分数分别为3.0%、7.5%、12.0%和15.0%时,猪粪的挥发性物质(volatile solid,VS)沼气产率随底物固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分别为579、527、356和237 m L/g,底物固体质量分数为3.0%和7.5%时的CH4产率优于其他固体质量分数,分别为317和326 m L/g,占理论CH4产率的66.9%和68.8%;不同固体质量分数厌氧消化过程中,最高产CH4速率分别为37.0、24.4、10.4和4.7 m L/(g·d);固体质量分数为7.5%时消化体系的TS、VS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49.2%和65.5%;固体质量分数为3.0%和7.5%的厌氧消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但猪粪的产甲烷速率常数从0.126 d-1下降到0.063 d-1;与3.0%的固体质量分数相比,消化时间为30 d时,底物的生物转化产CH4效率随固体质量分数的增加分别降低6.3%、55.8%和74.7%,固体质量分数为3.0%和7.5%时生物转化产CH4效率达到58.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8和3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废弃物 甲烷 猪粪 固体质量分数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污染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铅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叶类蔬菜铅吸收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顺安 陈春 +4 位作者 郑向群 梁军锋 刘潇威 沈跃 李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6-564,共9页
研究土壤重金属团聚体颗粒组微域环境的空间分异,对阐明土壤重金属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铅(Pb)在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组分中分布及其与蔬菜吸收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选取22种典型土壤,采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添加硝酸... 研究土壤重金属团聚体颗粒组微域环境的空间分异,对阐明土壤重金属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铅(Pb)在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组分中分布及其与蔬菜吸收相关性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选取22种典型土壤,采用盆栽试验通过人工添加硝酸铅的方法,测定分析了这些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组分中Pb含量及其与两种叶菜(苋菜和空心菜)Pb吸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粒径大小对于Pb在土壤中分布有显著影响:各粒级Pb含量为71.3~2245.4mg·kg-1,根据各粒级组分分布,可计算出2~0.5mm粒级Pb含量占全量的比例为1.21%~28.96%,0.5~0.25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1.98%~22.15%,0.25~0.05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3.29%~38.41%,0.05~0.002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4.94%~68.17%,<0.002mm粒级Pb所占比例为2.30%~56.50%。Pb在红壤等14种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布随着粒径减少大致呈递增趋势,黏粒组的团聚体普遍呈现出Pb富集现象;在潮土等8种土壤中,Pb在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分布呈现双峰分布趋势,在黏粒组和粗砂组团聚体中都出现富集现象。此外,pH、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活性氧化铁等对不同粒级团聚体中Pb的富集系数有显著作用。粉粒组团聚体中Pb含量与叶菜类蔬菜Pb的吸收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叶菜 分布 吸收 相关性
下载PDF
两株侧耳属真菌对小麦秸秆化学组分及瘤胃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洪生 梁军锋 +3 位作者 张克强 陈秀为 赵润 张金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85-2188,共4页
小麦秸秆木质素含量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低,作为反刍家畜的粗饲料营养价值低,饲料化利用受到限制。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两株侧耳属真菌Tf1(Pleurotus sajor-caju)和JG1(Pleurotus Cornucopiae Roll)对小麦秸秆细胞... 小麦秸秆木质素含量高,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低,作为反刍家畜的粗饲料营养价值低,饲料化利用受到限制。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两株侧耳属真菌Tf1(Pleurotus sajor-caju)和JG1(Pleurotus Cornucopiae Roll)对小麦秸秆细胞壁化学组分的降解、瘤胃消化率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菌株JG1、Tf1和两菌复合发酵21d的小麦秸秆,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28.20%、30.78%和38.41%,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19.26%、19.28%和26.65%;48h干物质瘤胃消化率分别比未发酵秸秆提高了38.62%、44.81%和55.89%,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分别提高了38.91%、49.00%和63.08%;粗蛋白含量分别比未发酵秸秆提高了58.60%、69.53%和72.22%。表明菌株JG1和Tf1在选择性降解木质素,改善瘤胃消化率,提高粗蛋白含量方面的优势,而且两菌株复合发酵具有协同作用,与单菌发酵相比,木质素降解率、瘤胃消化率和粗蛋白含量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耳属 固态发酵 小麦秸秆 细胞壁化学组分 粗蛋白 瘤胃消化率
下载PDF
厌氧消化过程氨抑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杜连柱 杨继东 +2 位作者 张克强 梁军锋 崔文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4,共5页
随着厌氧消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厌氧消化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处理效率低和!运行稳定性差是厌氧消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氨积累引发氨抑制是主要原因之一。文章简述了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抑制产生的机理及氨抑制的主要... 随着厌氧消化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厌氧消化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处理效率低和!运行稳定性差是厌氧消化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氨积累引发氨抑制是主要原因之一。文章简述了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抑制产生的机理及氨抑制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氨抑制过程中微生物变化规律研究现状,总结了消除和缓解氨抑制的方法,并提出了厌氧消化氨抑制的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氨抑制 氨氮 挥发性脂肪酸 模型预测
下载PDF
规模化秸秆沼气发酵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蕾 梁军锋 +4 位作者 崔文文 杜连柱 高文萱 Xinmei Feng Anna Schnürer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4-592,共9页
采用末端限制性多态性分析(T-RFLP)和克隆文库构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以秸秆为唯一或主要原料的四个沼气发酵反应器中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秸秆沼气反应器中细菌种类十分丰富,分属于9个门,其中厚壁菌门(Firmi... 采用末端限制性多态性分析(T-RFLP)和克隆文库构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以秸秆为唯一或主要原料的四个沼气发酵反应器中的细菌和古菌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秸秆沼气反应器中细菌种类十分丰富,分属于9个门,其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种群,在四个沼气反应器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9.3%~47.2%、4.8%~24.3%与2.5%~15.5%。水解与发酵性细菌为各反应器中的优势种群;(2)古菌种类明显少于细菌,均属于甲烷杆菌纲(Methanobacteria)和甲烷微菌纲(Methanomicrobia)。在以秸秆为唯一原料的反应器中,甲烷鬃菌属(Methanosaeta)为优势种群,相对丰度为69.2%~71.9%;而在添加猪粪的反应器中,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为优势种群,相对丰度为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 秸秆沼气 微生物群落 T-RFLP 克隆文库
下载PDF
碳氮源对复合木质素降解菌木质素降解能力及相关酶活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范寰 梁军锋 +2 位作者 赵润 张金凤 张洪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94-1398,共5页
白腐真菌所具有的降解木质素能力源于其所产生的酶系统,碳源和氮源是其降解木质素和产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两株侧耳属真菌Tf1(P.pulmonarius)和JG1(P.cornucopiae)产酶活... 白腐真菌所具有的降解木质素能力源于其所产生的酶系统,碳源和氮源是其降解木质素和产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两株侧耳属真菌Tf1(P.pulmonarius)和JG1(P.cornucopiae)产酶活力、木质素降解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ip和MnP是参与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降解小麦秸秆重要的木质素降解酶。以葡萄糖为碳源,酒石酸铵为氮源能显著提高复合木质素降解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发酵9 d后小麦秸秆的失重率为14.87%,木质素含量为8.68%,木质素降解率为22.95%;粗蛋白含量为7.28%,比未发酵麦秸提高了36.84%(P<0.05);Lip和MnP活力分别为629.11 U.g-1和622.22 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氮源 木质素降解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锰过氧化物酶 漆酶
下载PDF
氨胁迫对猪粪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文萱 张克强 +3 位作者 梁军锋 宋香育 韩冰雅 杜连柱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7-2003,共7页
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氨氮添加量(0、400、800、1600、2400、3200、4000 mg·L-1)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产气量和CH4产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氮添加量≥2400 m... 以猪粪为原料,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氨氮添加量(0、400、800、1600、2400、3200、4000 mg·L-1)对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氨氮添加量的增加,总产气量和CH4产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氨氮添加量≥2400 mg·L-1时,厌氧消化过程受到显著抑制;不同处理中猪粪挥发性固体(VS)的CH4产率分别为328.5、338.1、323.2、304.9、276.2、124.9、56.1 m L·g-1。氨氮添加量为0~800 mg·L-1时,最大VS产CH4速率分别为18.3、18.4、17.1 m L·g-1·d-1;氨氮添加量为2400 mg·L-1时,产气高峰推迟,产CH4速率明显降低;氨氮添加量≥400 mg·L-1时,厌氧消化30 d底物的生物转化产CH4效率随氨氮添加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分别为56.7%、54.5%、52.4%、30.6%、1.6%和1.3%;氨氮添加量为400~2400 mg·L-1时,乙酸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eta的相对丰度总体随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氢利用型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和Methanococcus具有相反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消化 氨氮 猪粪 末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产甲烷菌
下载PDF
复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廊道式人工湿地系统运行效果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克强 李军幸 +4 位作者 杨莉 张洪生 李野 杨鹏 梁军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6-229,共4页
该文采用复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廊道式人工湿地(Combined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and Corridor Constructed Wetland,简称CABR-CCW)系统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系统分析了CABR-CCW系统的COD去除效果、脱氮除磷效果及水生植物在人工... 该文采用复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廊道式人工湿地(Combined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and Corridor Constructed Wetland,简称CABR-CCW)系统进行生活污水处理试验,系统分析了CABR-CCW系统的COD去除效果、脱氮除磷效果及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作用。监测了2006年4月到2007年1月期间复合系统的运行效果,结果显示:CABR-CCW系统稳定运行后,污水日处理量为5m3,HRT约为50h,夏秋季CODCr平均去除率为78.9%,NH3-N平均去除率为89.29%;在不改变日处理量的情况下,冬季CODCr平均去除率约56.6%,NH3-N去除率下降幅度较大,但保持在47%以上。由于CCW采用了煤渣、页岩等高吸附磷的基质,磷去除率始终保持在83.6%以上,夏秋季由于CCW水生植物吸收,去除率高达92.3%,表明磷的去除主要依靠CCW基质的吸附,而且基质吸附能力仍未达到饱和,但已表现出下降趋势。廊道式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长势对NH3-N的去除有显著影响,对磷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廊道式人工湿地 运行效果 生活污水
下载PDF
辣椒疫病生防真菌F_1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防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孙敬祖 薛泉宏 +6 位作者 梁军锋 李增波 张亚静 蔡艳 陈占全 张荣 李松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3-168,共6页
采用形态鉴定,碳、氮源利用及耐药性试验对生防真菌F1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盆栽、温室生物实验及离体实验研究了F1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及防病机理。结果表明:(1)F1为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li ex Fr]舒展曲霉(A... 采用形态鉴定,碳、氮源利用及耐药性试验对生防真菌F1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盆栽、温室生物实验及离体实验研究了F1对辣椒疫病的防效及防病机理。结果表明:(1)F1为曲霉属[Aspergillus Micheli ex Fr]舒展曲霉(A.effusus Tiraboschi);(2)F1对辣椒疫病防效明显,在盆栽线椒和温室甜椒生防实验中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3.3%和94.1%;(3)F1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相对抑菌率为57%~100%,对游动孢子萌发相对抑制率为78.9%;(4)F1能在辣椒根内定殖,单独接种F1与F1+P1混合接种后8,24和42d时,F1的定殖密度分别为4×10^3/g,5×10^3/g,3×10^3/g和13×10^3/g,3.5×10^3/g,2.3×10^3/g;(5)接种F1对辣椒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有影响。接种24d时,单独接种下,处理辣椒叶片PAL与PPO酶活分别较不接菌对照降低47.9oA与26.3%,而F1+P3混合接种处理辣椒叶片PAL活性较对照提高86.7%,PPO活性较对照降低2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生防真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碳氮比对复合木质素降解菌产酶活力和木质素降解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范寰 梁军锋 +2 位作者 赵润 张金凤 张洪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3-25,29,共4页
本研究采用了L16(42)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和JG1发酵麦秸的最佳碳氮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葡萄糖:酒石酸铵为5:0.5,发酵麦秸9d时Lip、MnP、Lac活力和总酶活分别为419.99、1028.31、13.65U/g和1461.95U/g,木质素含量、失... 本研究采用了L16(42)正交试验确定了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和JG1发酵麦秸的最佳碳氮比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葡萄糖:酒石酸铵为5:0.5,发酵麦秸9d时Lip、MnP、Lac活力和总酶活分别为419.99、1028.31、13.65U/g和1461.95U/g,木质素含量、失重率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为8.81%、19.71%和26.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木质素降解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锰过氧化物酶 漆酶 木质素
下载PDF
复合木质素降解菌对麦秸降解及相关酶活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范寰 梁军锋 +2 位作者 赵润 张金凤 张洪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1,共4页
研究在优化固态培养基上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连续发酵对麦秸的降解及相关酶活的变化,通过检测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的活力及发酵麦秸的木质素和粗蛋白含量,计算失重率和木质素降解率,结果表明:Tf1+... 研究在优化固态培养基上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连续发酵对麦秸的降解及相关酶活的变化,通过检测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和漆酶(Lac)的活力及发酵麦秸的木质素和粗蛋白含量,计算失重率和木质素降解率,结果表明:Tf1+JG1发酵30d时麦秸木质素降解率达到57%,粗蛋白含量提高60.71%,从而提高麦秸饲料利用率和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木质素降解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锰过氧化物酶 漆酶 木质素
下载PDF
家畜粪便好氧堆肥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卫亚红 梁军锋 +1 位作者 黄懿梅 曲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1期242-248,共7页
以牛粪、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添加不同调理剂,在自制的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反应器中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的微生物变化规律。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总数呈波浪型的变化,其中细菌的数量变化类似于微生物总数的变化;真菌... 以牛粪、猪粪和玉米秸秆为堆肥原料,添加不同调理剂,在自制的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反应器中进行堆肥试验,研究不同处理的微生物变化规律。各处理在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总数呈波浪型的变化,其中细菌的数量变化类似于微生物总数的变化;真菌的数量变化呈现一条类似于"W"型曲线;放线菌一直呈下降趋势。牛粪和猪粪处理分别添加果园粘土和炉渣对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影响大,添加果园粘土能够增加微生物总数。堆肥处理中细菌是优势种群,Bacillus sp.和Aspergillus sp.是优势种。家畜粪便的粪大肠菌值在堆肥末期第39天以后达到GB规定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粪便 好氧堆肥 微生物类群 卫生标准
下载PDF
利用放线菌固态发酵生产农用抗生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增波 薛泉宏 梁军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7-121,共5页
采用杯碟法研究了4株拮抗性放线菌固态和液态发酵产物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aus)、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及青霉(Penicillium)4株供试靶标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利用放... 采用杯碟法研究了4株拮抗性放线菌固态和液态发酵产物对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capsic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aus)、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及青霉(Penicillium)4株供试靶标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利用放线菌固态发酵生产农用抗生素的思路是可行的。供试的04,07和08号3株放线菌大米固态发酵产物与黄豆粉液态发酵产物对靶标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aus)的相对抑菌环宽度分别为4.0mm/g与0.7mm/mL,对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相对抑菌环宽度分别为5.2mm/g与1.1mm/mL,供试菌固态发酵抗生素活性远大于液态发酵,表明通过固态发酵提高抗生素得率的设想在微生物合成阶段是可以实现的。同时还发现,固态与液态两种发酵模式对某些抗生素的合成有极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固态发酵 农用抗生素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复合木质素降解菌木质素降解酶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寰 梁军锋 +2 位作者 赵润 张金凤 张洪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18-20,共3页
通过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2株侧耳属白腐真菌Tf1(Pleurotus sajor-caju)和JG1(Pleurotus Cornucopiae Roll)混合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ip和MnP是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主要的木质素降解酶。以淀粉... 通过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2株侧耳属白腐真菌Tf1(Pleurotus sajor-caju)和JG1(Pleurotus Cornucopiae Roll)混合发酵产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ip和MnP是复合木质素降解菌Tf1+JG1主要的木质素降解酶。以淀粉为碳源,麸皮为氮源时总酶活最高,分别为1419.01U/g和1626.64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氮源 木质素降解菌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锰过氧化物酶 漆酶
下载PDF
4株食用菌发酵小麦秸秆粗蛋白含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野 梁军锋 +2 位作者 张洪生 张克强 张金凤 《饲料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41-44,共4页
研究对初筛得到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4株侧耳属食用菌类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及菌株不同组合方式发酵,考察发酵秸秆粗蛋白含量的变化,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及方差分析,从粗蛋白含量提高的角度确定最优单菌菌株、最佳组合菌株及发... 研究对初筛得到高效降解秸秆木质素的4株侧耳属食用菌类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及菌株不同组合方式发酵,考察发酵秸秆粗蛋白含量的变化,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及方差分析,从粗蛋白含量提高的角度确定最优单菌菌株、最佳组合菌株及发酵时间。单菌发酵15d,菌株Tf1(P<0.05)发酵秸秆粗蛋白含量最高,组合菌与单菌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JG1与Tf1菌株组合最优,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10.85±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耳属 秸秆 粗蛋白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复合木质素降解菌木质素降解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寰 梁军锋 +2 位作者 赵润 张金凤 张洪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0年第3期27-29,共3页
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复合侧耳属白腐真菌Tf1(P.pulmonarius)和JG1(P.cornucopiae)降解麦秸中木质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酒石酸铵为氮源能显著提高复合木质素降解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 通过室内小麦秸秆固态发酵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碳、氮源对复合侧耳属白腐真菌Tf1(P.pulmonarius)和JG1(P.cornucopiae)降解麦秸中木质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酒石酸铵为氮源能显著提高复合木质素降解菌对木质素的降解能力,发酵9d后小麦秸秆的失重率为14.87%,木质素含量为8.68%,木质素降解率为22.95%(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氮源 木质素降解菌 木质素 失重率
下载PDF
生物床简介及其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军 梁军锋 +1 位作者 高伟 梁海恬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2年第6期1-7,共7页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所导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防治农药污染的方法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床是众多净化技术中的一种,它最简单的模式是一个由表层土、草炭和秸秆混合的生物活性基质填充的构筑...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所导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防治农药污染的方法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床是众多净化技术中的一种,它最简单的模式是一个由表层土、草炭和秸秆混合的生物活性基质填充的构筑物。生物混合基质可去除水中的农药,农药被基质吸附随后被微生物降解,处理后的水可再利用。本文介绍了生物床系统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应用,综述了生物床吸附、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床 农药 吸附 降解 进展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与德育 被引量:4
20
作者 梁军锋 许献岐 《交通职业教育》 2006年第1期12-13,15,共3页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德育内容 “文道统一” 知识教育 教书育人 中等职业学校 高等职业院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