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荷McZFP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郑晓薇 柏杨 +5 位作者 亓希武 于盱 房海灵 李莉 刘冬梅 梁呈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6,58,共13页
根据前期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从薄荷中克隆到McZFP1,并进行了基因和蛋白质特性、组织表达、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亚细胞定位以及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薄荷McZFP1的开放阅读... 根据前期茉莉酸甲酯处理的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从薄荷中克隆到McZFP1,并进行了基因和蛋白质特性、组织表达、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亚细胞定位以及转录自激活活性分析。结果显示:薄荷McZFP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58 bp,编码185个氨基酸。McZFP1具亲水性,无跨膜结构域,属于不稳定蛋白,包含C2H2保守结构域,含有13个丝氨酸、3个酪氨酸和3个苏氨酸的磷酸化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McZFP1与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 Ker-Gawler)SsZFP7的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McZFP1在薄荷不定根、茎、根状茎、幼叶、成熟叶和花中均有表达,在根状茎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且受150 mmol·L^(-1)NaCl、300 mmol·L^(-1)甘露醇、200μmol·L^(-1)脱落酸和200μmol·L^(-1)茉莉酸甲酯处理诱导表达。McZFP1定位于细胞核,无转录自激活活性。综上所述,薄荷McZFP1在不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参与调节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锌指蛋白(ZFP)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亚细胞定位 表达
下载PDF
蒲公英TmRAV1基因克隆及其响应脱落酸信号表达分析
2
作者 吴志清 亓希武 +5 位作者 房海灵 于盱 李莉 柏杨 刘群 梁呈元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根据脱落酸处理的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转录组数据,在蒲公英中克隆获得1个编码RAV转录因子的基因序列,命名为TmRAV1。TmRAV1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026 bp,编码342个氨基酸。TmRAV1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8229,... 根据脱落酸处理的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的转录组数据,在蒲公英中克隆获得1个编码RAV转录因子的基因序列,命名为TmRAV1。TmRAV1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1026 bp,编码342个氨基酸。TmRAV1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为38229,理论等电点为pI 9.20。TmRAV1为不稳定蛋白,具有亲水性,没有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含有44个磷酸化位点。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TmRAV1与莴苣(Lactuca sativa Linn.)LsRAV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一致性为85.88%),具有高度保守的AP2和B3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TmRAV1与其他5种植物的RAV转录因子聚在一起。TmRAV1在蒲公英叶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高于根和花。TmRAV1受100μmol·L^(-1)脱落酸和250 mmol·L^(-1)NaCl的显著诱导。TmRAV1能够显著上调脱落酸敏感型转录因子基因TmAREB1的表达。TmRAV1是核定位转录因子,与脱落酸信号核心蛋白家族成员TmSnRK2.6互作。综上所述,蒲公英TmRAV1响应脱落酸等多种信号,其编码蛋白与TmSnRK2.6互作,并调控TmAREB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TmRAV1 基因克隆 表达 脱落酸信号响应
下载PDF
金银花FT基因的克隆及在不同花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3
作者 林沂 亓希武 +3 位作者 宛燕 房海灵 仇丽云 梁呈元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在药用植物金银花中克隆了开花整合基因LjFT(Genbank登录号:OP700454),并对其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花器官中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LjFT基因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框长度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残基,其所编码的蛋... 在药用植物金银花中克隆了开花整合基因LjFT(Genbank登录号:OP700454),并对其开展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不同花器官中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LjFT基因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框长度为525 bp,编码174个氨基酸残基,其所编码的蛋白质与其他植物FT序列高度保守;基于SWISS-MODEL和Alphafold 2这2种方法进行的蛋白结构预测表明金银花LjFT与拟南芥FT在蛋白质三级结构上高度保守;启动子分析表明LjFT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大量激素响应元件、光响应元件和胁迫响应元件;系统进化分析表明LjFT与绣球HmFT亲缘关系最近;表达分析表明LjFT主要在花蕾期高量表达,尤其是花萼和花瓣中,开花后表达水平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FT基因 表达模式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法与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薄荷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31
4
作者 梁呈元 佟海英 +2 位作者 赵志强 夏冰 李维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81-84,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从薄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SD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1.15%,SCDE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2.43%。GC-MS分析表明,SD法提取的薄荷油中含44种化学成分,占总挥... 采用水蒸气蒸馏(SD)法和超临界CO2萃取(SCDE)法从薄荷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SD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1.15%,SCDE法提取薄荷油的出油率为2.43%。GC-MS分析表明,SD法提取的薄荷油中含44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7%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9.4%;SCDE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含38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以上,其中薄荷醇相对含量为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薄荷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萃取
下载PDF
薄荷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5
5
作者 梁呈元 傅晖 +2 位作者 李维林 夏冰 吴菊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085-2086,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薄荷挥发油得率和薄荷醇得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冷浸法、超声波法和超临界CO_2法提取薄荷油,通过气相色谱测定薄荷醇含量。结果超临界CO_2法提取薄荷油得率和薄荷醇得率分别为2.43%和1.77%,超声...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薄荷挥发油得率和薄荷醇得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冷浸法、超声波法和超临界CO_2法提取薄荷油,通过气相色谱测定薄荷醇含量。结果超临界CO_2法提取薄荷油得率和薄荷醇得率分别为2.43%和1.77%,超声波法分别为1.34%和1.09%,冷浸法分别为1.27%和1.02%,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为1.15%和0.90%。结论薄荷油的4种提取方法中以超临界CO_2法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挥发油 薄荷醇 提取方法
下载PDF
薄荷油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的优化和筛选 被引量:15
6
作者 梁呈元 李维林 +2 位作者 夏冰 房海灵 王小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8-41,共4页
以样品中的薄荷脑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薄荷(M entha haplocalyxB riq.)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因素进行研究,筛选出薄荷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样品中薄荷脑萃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压力、... 以样品中的薄荷脑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影响薄荷(M entha haplocalyxB riq.)油超临界CO2萃取的因素进行研究,筛选出薄荷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样品中薄荷脑萃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样品中薄荷脑含量最高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0 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30 L.h-1且萃取时间1.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薄荷 挥发油
下载PDF
薄荷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梁呈元 刘艳 +4 位作者 李维林 于盱 王海棠 陈智坤 徐柏衡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90-1193,共4页
目的:对薄荷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方法: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我国薄荷属植物7个种34个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68条带,其中5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5... 目的:对薄荷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方法: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我国薄荷属植物7个种34个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0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68条带,其中59条多态性条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6.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57,Shannon's信息指数为0.5166,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0.7564。在总的遗传变异中,75.6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薄荷居群间,24.36%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通过UPGMA聚类,将34个薄荷居群分为三类。结论:薄荷属种质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属 居群 遗传多样性 ISSR
原文传递
薄荷属植物外部形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梁呈元 刘艳 +3 位作者 李维林 于盱 王海棠 陈智坤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8-241,共4页
对薄荷属植物7个种34份材料的9个形态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薄荷属植物种内的形态学性状变异很大,各形态学性状间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将薄荷属7个种分为3个类型。
关键词 薄荷属 形态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留兰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梁呈元 刘艳 +3 位作者 李维林 于盱 王海棠 陈智坤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研究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留兰香中提取挥发油,并运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从留兰香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6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4.9%。结论留兰香挥发油中含... 目的研究留兰香(Mentha spicata 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留兰香中提取挥发油,并运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从留兰香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16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4.9%。结论留兰香挥发油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香芹酮(52.5%)、柠檬烯(30.8%)和β-蒎烯(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兰香 挥发油 气质联用
下载PDF
薄荷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3
10
作者 梁呈元 李维林 +1 位作者 张涵庆 任冰如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第3期9-12,共4页
对国内外有关薄荷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薄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薄荷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唇形科
下载PDF
薄荷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草案)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呈元 李维林 +2 位作者 吴菊兰 王小敏 房海灵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薄荷 生产技术标准 操作规程
下载PDF
皱叶留兰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呈元 李维林 +2 位作者 夏冰 吴菊兰 佟海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5期65-67,共3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皱叶留兰香(Mentha crispate Schrad.)中提取挥发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皱叶留兰香挥发油中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其中含量最高的为2-甲基-5-(1-甲基乙烯基...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从皱叶留兰香(Mentha crispate Schrad.)中提取挥发油,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皱叶留兰香挥发油中鉴定出46种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2%。其中含量最高的为2-甲基-5-(1-甲基乙烯基)-2-环已烯-1-酮(49.15%)、右旋柠檬烯(19.099%)、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3.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叶留兰香 挥发油 气质联用
下载PDF
薄荷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陈智坤 梁呈元 +2 位作者 李维林 任冰如 马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Fe+还原法(FRAP)三种抗氧化模型对薄荷的水、甲醇、70%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五种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 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Fe+还原法(FRAP)三种抗氧化模型对薄荷的水、甲醇、70%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五种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同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薄荷不同提取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含量呈极显著相关,与黄酮含量相关性较小。其中,水提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为(0.53±0.04)mg/mL;甲醇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EC50值为(1.57±0.03)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的FRAP值最高为(4.73±0.03)mmol/g;水提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58.81±3.10)mg/g,甲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较高为(162.95±1.91)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抗氧化活性 多酚 黄酮
原文传递
薄荷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4
作者 陈智坤 梁呈元 +2 位作者 任冰如 于盱 李维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6-861,865,共7页
薄荷属(Mentha L.)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有着悠久的药食两用史。目前,薄荷属植物挥发性物质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烟草等工业。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性成分主要含有多种单萜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具有抗氧化、抗菌... 薄荷属(Mentha L.)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有着悠久的药食两用史。目前,薄荷属植物挥发性物质主要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香料、烟草等工业。现代研究表明其挥发性成分主要含有多种单萜类化合物,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辐射、抗癌、降血压等生物活性。本文主要对该属植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属 挥发性成分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4种野生蔬菜的氨基酸含量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19
15
作者 任冰如 汪洪江 +2 位作者 梁呈元 卓敏 胡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5-56,共2页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were determined in Gynura divaricata (L.) DC., G. bicolor DC.,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Schulz and Portulaca oleracea 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se wild vegetabl...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were determined in Gynura divaricata (L.) DC., G. bicolor DC., 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L.) Schulz and Portulaca oleracea L. The results show that all these wild vegetables contain more than 7 kinds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The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and essential amino acids in G. bicolor are 25.22% and 9.09% respectively, which are the highest in all determined materials. The ratio of essential amino acids to total amino acids of P. oleracea is in proportion to the pattern of mode. O. violaceu has the greatest amount of delicious amino acids of 5.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蔬菜 氨基酸 含量 营养价值 评价
下载PDF
薄荷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9
16
作者 房海灵 李维林 +2 位作者 任冰如 梁呈元 刘艳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0期13-17,共5页
目的介绍薄荷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方法分析薄荷属植物近年来的研究资料。结果薄荷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等,具有保肝利胆、镇痛、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结论可进一步加强薄荷的研究、开发... 目的介绍薄荷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方法分析薄荷属植物近年来的研究资料。结果薄荷主要化学成分为挥发油、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类等,具有保肝利胆、镇痛、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结论可进一步加强薄荷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水飞蓟素提取和水飞蓟宾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任冰如 赵友谊 +5 位作者 徐柏衡 吴菊兰 陈剑 梁呈元 吕寒 李维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5-656,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溶剂提取水飞蓟素的效果从而建立水飞蓟宾纯化方法。方法用甲醇、95%乙醇、醋酸乙酯、丙酮及0.5 mol.L-1NaOH从水飞蓟籽粕中提取水飞蓟素;聚酰胺柱层析纯化飞蓟宾;分光光度法和HPLC检测。结果甲醇提取物得率最高且水飞蓟素... 目的评价不同溶剂提取水飞蓟素的效果从而建立水飞蓟宾纯化方法。方法用甲醇、95%乙醇、醋酸乙酯、丙酮及0.5 mol.L-1NaOH从水飞蓟籽粕中提取水飞蓟素;聚酰胺柱层析纯化飞蓟宾;分光光度法和HPLC检测。结果甲醇提取物得率最高且水飞蓟素和水飞蓟宾含量均高,丙酮和乙醇其次,醋酸乙酯均低;NaOH提取物得率虽高但水飞蓟宾含量极低;纯化的水飞蓟宾纯度大于98%。结论生产上宜用95%乙醇提取飞蓟素;聚酰胺柱层析可安全有效地纯化水飞蓟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水飞蓟宾 提取 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薄荷属植物分类和育种研究概述 被引量:12
18
作者 房海灵 刘艳 +1 位作者 梁呈元 李维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101-103,共3页
唇形科薄荷属(Mentha L.)植物是一类用途,“泛的中药材也是世界上三大香料之一。作为大宗常用中药材,仅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含有薄荷药材及其素油、薄荷脑的常用中成药多达45种。
关键词 薄荷属植物 分类 育种 综述
下载PDF
薄荷地上部分的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智坤 梁呈元 +5 位作者 任冰如 陈剑 于盱 吕寒 刘艳 李维林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17,共3页
薄荷属(Mentha Linn.)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材,其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其非挥发性成分也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为详细了解薄荷的非挥发性成分,作者对薄荷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 薄荷属(Mentha Linn.)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材,其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其非挥发性成分也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为详细了解薄荷的非挥发性成分,作者对薄荷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的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 地上部分 乙醇提取物 非挥发性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薄荷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小敏 李维林 +1 位作者 赵志强 梁呈元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7-121,共5页
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综述了薄荷属植物在组织培养研究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进展,针对当前在薄荷属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外植体污染、褐变以及组培苗玻璃化等现象作了分析,提出对策。
关键词 薄荷属 组织培养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