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东乌头总生物碱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21
1
作者 梁宝钻 李菁 +1 位作者 梁卫萍 葛发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2-333,共2页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取亚东乌头总生物碱,探讨了原料碱化对提取的影响,同时与传统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证明,超临界CO_2萃取在收率和含量上都较传统方法高,原料经碱化后,收率和含量均提高。
关键词 含量测定 亚东乌头 总生物碱 超临界CO2萃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在紫苏子脂肪油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4
2
作者 辉国钧 葛发欢 +5 位作者 王海波 李菁 梁宝钻 老徵民 吴惠勤 张桂英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1-53,共3页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苏子中萃取脂肪油,经常法皂化和甲酯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中分离鉴定了α-亚麻酸等12个脂肪酸成分,占总脂肪酸的99.91%。棕榈油酸等8个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与传统的...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苏子中萃取脂肪油,经常法皂化和甲酯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从中分离鉴定了α-亚麻酸等12个脂肪酸成分,占总脂肪酸的99.91%。棕榈油酸等8个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与传统的石油醚萃取法相比,其萃取时间短,得油率高。主要有效成分α-亚麻酸的含量达73.5%,约提高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紫苏子 脂肪油 气相色谱 二氧化碳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杏仁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林秀仙 梁宝钻 +3 位作者 谭晓华 史庆龙 葛发欢 吴惠勤 《中药材》 CAS CSCD 1998年第8期403-405,共3页
本文对超临界CO_2萃取杏仁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流量对收油率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超临界CO_2提取杏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常规石油醚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杏仁油 工艺研究
下载PDF
酸枣仁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 被引量:10
4
作者 钟广华 梁宝钻 葛发欢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7-408,共2页
本文探讨酸枣仁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着重讨论萃取压力、温度以及夹带剂对酸枣仁油提取的影响。
关键词 酸枣仁 超临界CO2萃取 酸枣仁油
下载PDF
紫苏子脂肪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GC-MS测定 被引量:14
5
作者 辉国均 葛发欢 +5 位作者 王海波 李菁 梁宝钻 老(彳致)民 吴惠勤 张桂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624-625,共2页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苏子中萃取分离出脂肪油,常法甲酯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成分,占总脂肪油的99.91%,其中α-亚麻酸为主要成分,占73.46%。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等8个成分...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紫苏子中萃取分离出脂肪油,常法甲酯化后,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成分,占总脂肪油的99.91%,其中α-亚麻酸为主要成分,占73.46%。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等8个成分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药理毒理证明,该脂肪油具有很好的调血脂作用,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子 紫苏油 脂肪酸 超临界萃取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葛发欢 林秀仙 +4 位作者 黄晓芬 史庆龙 梁宝钻 李菁 钟广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本文应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及正交试验法对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所得萃取物有效成分富集,稳定性好,指标性成分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含量较高。与传统醇提法比较,该方法流程短,节约溶剂,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超临界C... 本文应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及正交试验法对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所得萃取物有效成分富集,稳定性好,指标性成分脱水穿心莲内酯和穿心莲内酯含量较高。与传统醇提法比较,该方法流程短,节约溶剂,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釜压力为25MPa,温度为46℃。解析釜Ⅰ压力为6 MPa,温度为65℃;解析釜Ⅱ压力为6 MPa,温度为45℃。流量为40 k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 穿心莲 穿心莲内脂 脱水穿心莲内酯 有效成分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黄花蒿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葛发欢 王海波 +6 位作者 李菁 辉国钧 梁宝钻 罗文基 邓伟 吴惠勤 张桂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70-572,共3页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萃取分离出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7个成分,并进行了含量测定。其中1-甲基-3-异丙基苯[benzene,1-methyl-3-(1-methylethyhl)]等十... 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从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中萃取分离出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对其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鉴定了27个成分,并进行了含量测定。其中1-甲基-3-异丙基苯[benzene,1-methyl-3-(1-methylethyhl)]等十三个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蒿 挥发性成分 超临界萃取 二氧化碳 提取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超临界CO_2从苦参中萃取苦参碱类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葛发欢 黄星 +1 位作者 谭晓华 梁宝钻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6-427,共2页
本文探讨了超临界CO2 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 80、司盘 80的多元醇混合体系对萃取苦参碱类的影响。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元醇混合体系 ,比只用乙醇作夹带剂进行超临界CO2 提取苦参总碱的效果高约1 8~ 2 2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本文探讨了超临界CO2 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 80、司盘 80的多元醇混合体系对萃取苦参碱类的影响。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多元醇混合体系 ,比只用乙醇作夹带剂进行超临界CO2 提取苦参总碱的效果高约1 8~ 2 2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多元醇混合体系中一定浓度时 ,溶解度急剧增加 ,萃取率达到 92 % ;相反于另一定浓度时 ,溶解度急剧下降 ,萃取率仅 30 % ,且低于乙醇作夹带剂时的萃取率。这并不是简单的浓度关系 ,与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多元醇、CO2 混合比例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苦参 苦参碱 萃取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黄花蒿超临界CO_2提取物中青蒿素含量的RP-HPLC测定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晓芬 李莹 +3 位作者 李菁 梁宝钻 葛发欢 辉国钧 《中药材》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03-304,共2页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黄花蒿中革取青蒿素粗(简称提取物)。用RP-HPLC法对提取物中青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可靠。
关键词 黄花蒿 超临界CO2萃取 青蒿素 中药 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