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OBE为导向的多元教学模式在实验诊断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
作者 秦岩 刘斌 +5 位作者 梁思 倪志宇 王彦 王建国 赵明慧 史建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究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为基础的多元教学模式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2—8月,选取河北大学2019级临床专业3班、4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9名学生,将3班7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4班80... 目的 探究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为基础的多元教学模式在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2—8月,选取河北大学2019级临床专业3班、4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59名学生,将3班79名学生作为对照组,4班80名为试验组。对照组学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试验组学生应用以OBE为导向的多元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总成绩、笔试成绩、课堂提问+出勤成绩,并从多维度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成绩、笔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课堂提问+出勤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对教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检验报告解读能力、临床思维培养能力的满意度均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OBE导向的多元教学模式在实验诊断学教改中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团结合作和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适应医学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教学模式 多元教学模式 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 教学改革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胃充盈超声在食管裂孔疝中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邱兰燕 刘冬 +4 位作者 苏晨 梁思 耿慧英 李清清 李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2023年第7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胃充盈超声(gastric filling ultrasonography,GFUS)对食管裂孔疝(esophageal hiatus hernia,EH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因反酸、烧心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手术证实的32例EHH患者的术前G... 目的 探讨胃充盈超声(gastric filling ultrasonography,GFUS)对食管裂孔疝(esophageal hiatus hernia,EH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因反酸、烧心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手术证实的32例EHH患者的术前GFUS结果,并与其同期上消化道内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食管阻抗p H检测、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腹腔镜术中测量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探讨GFUS在EHH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1)32例经手术证实的EHH患者术前同期GFUS、上消化道内镜、腹部CT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对EHH的检出率依次为:81.3%、71.9%、31.3%及51.6%,GFUS对EHH的检出率高于腹部CT、上消化道内镜及高分辨率食管测压。(2)GFUS下测得的EHH疝囊平均径与术中测得的膈肌缺损径呈正相关(r=0.510,P=0.040);GFUS检出组与非检出组的膈肌缺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 (4.0,6.0)cm vs.4.0 (3.0,5.0)cm,P=0.103],腹部CT检出组膈肌缺损大于非检出组[5.5 (5.0,9.8)cm vs.4.3 (4.0,5.0)cm,P=0.018];(3)口服联合声诺维造影剂GFUS对EHH的检出率与口服胃窗造影剂组(93.8%vs.68.8%,P=0.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FUS尤其是联合声诺维造影剂的GFUS对EHH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且可评估EHH的分型及严重程度,有望成EHH患者的初步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充盈超声 食管裂孔疝 上消化道内镜 高分辨食管测压
下载PDF
基于提示信息的分割大模型建筑物提取方法研究
3
作者 向浩 祁信舒 +2 位作者 吕现伟 梁思 沈佳洁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针对现有方法训练的分割模型在测试集上提取建筑物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大模型提示信息的建筑物精准提取方法。首先利用现有分割模型从原始影像中粗略提取建筑物区域,再从这些区域中生成建筑物目标框和关键点,作为分割大... 针对现有方法训练的分割模型在测试集上提取建筑物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割大模型提示信息的建筑物精准提取方法。首先利用现有分割模型从原始影像中粗略提取建筑物区域,再从这些区域中生成建筑物目标框和关键点,作为分割大模型的提示信息,进而指导分割大模型精确分割建筑物目标。通过在多张遥感影像上进行分割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与现有分割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从88.71%、58.38%提升至91.49%、83.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分割 分割大模型 建筑物提取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附属医院文化融入医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初步探讨
4
作者 倪志宇 梁思 张兰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0期182-186,共5页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各个专业课程中,将德育渗透、贯穿所有的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步骤。医院文化是指医...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各个专业课程中,将德育渗透、贯穿所有的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课程思政作为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是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步骤。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医疗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和医院精神。文章通过对医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要求和建设现状的综合分析,结合当今社会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探索将附属医院的文化内核有机融入医学类专业学生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强化医学生作为准卫生健康工作者的身份认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着力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规范职业行为,培养职业精神。夯实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功能,凭借独特的课程思政内涵,培养带有医院文化印记的优秀医学生,为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合格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文化 课程思政 医学人才培养 安全卫生事件 标准化病人教学法 问题式学习教学法
下载PDF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者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CD1a和CD83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思 刘跃华 +2 位作者 左亚刚 王宝玺 方凯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9,129,共4页
目的观察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V)患者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CD1a和CD83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EV患者皮损表皮中LC的表面标记分子CD1a和CD83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人的眼皮标本作为对照。结果所有组织中均未见CD83阳... 目的观察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V)患者皮损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CD1a和CD83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EV患者皮损表皮中LC的表面标记分子CD1a和CD83的表达,并以10例正常人的眼皮标本作为对照。结果所有组织中均未见CD83阳性LC,但均可见CD1a阳性LC。EV组CD1a阳性LC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分布不均匀。结论EV患者的LC功能可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朗格汉斯细胞 CD1A CD83
下载PDF
色素减退型蕈样肉芽肿 被引量:5
6
作者 梁思 刘跃华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69-571,共3页
报告1例以色素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51岁。四肢起淡白斑5年。皮肤科检查见四肢散在圆形色素减退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部分色素减退斑中央可见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内有散在淋巴细胞,可见Pautrier微脓肿,真... 报告1例以色素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蕈样肉芽肿。患者男,51岁。四肢起淡白斑5年。皮肤科检查见四肢散在圆形色素减退斑,大小不等,边界清楚,部分色素减退斑中央可见色素沉着。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内有散在淋巴细胞,可见Pautrier微脓肿,真皮乳头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D45RO(+++)、CD8(++)、CD117(+)、CD45RA(-)、CD20(-)。诊断:蕈样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蕈样肉芽肿 色素减退型
下载PDF
尖锐湿疣皮损中高危型和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思 李若虹 +1 位作者 王建峰 宋佩华 《中国性科学》 2016年第5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皮损中高危型和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方法:研究纳入235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对其型别、各型感染率及病毒拷贝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5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患者,存...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皮损中高危型和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情况。方法:研究纳入235例人乳头瘤病毒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对其型别、各型感染率及病毒拷贝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5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阳性患者,存在348人次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统计结果如下:HPV6和HPV11(36.7%,128/348)、HPV16(7.5%,26/348)、HPVl8(3.5%,12/348)、HPV31(1.7%,6/348)、HPV33(2.9%,10/348)、HPV35(2%,7/348)、HPV39(5.2%,18/348)、HPV45(1.1%,4/348)、HPV51(5.7%,20/348)、HPV52(11.5%,40/348)、HPV56(2.9%,10/348)、HPV58(10.1%,35/348)、HPV59(5.5%,,19/348)、HPV68(3.7%,13/348)。235例患者中128例为尖锐湿疣低危型HPV6及HPV11感染,高危型HPV中HPV52感染率最高,其次为HPV58,然后依次为HPV16,HPV51,HPV59,HPV39,HPV68,HPV18,HPV33,HPV56,HPV33,HPV31,感染率最低的是HPV45。感染低危型HPV6及HPV11患者为128例,只感染低危型HPV6及HPV11的患者为82例;感染高危型HPV患者为153例,只感染高危型HPV的患者为107例。低危型和高危型混合感染患者为46例。HPV感染拷贝数主要集中在107-103/104细胞。结论:尖锐湿疣中HPV6和11阳性率最高,高危型HPV可以和低位型HPV合并感染,也可以单独感染,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因此需要加强尖锐湿疣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风险 被引量:4
8
作者 梁思 王建峰 +1 位作者 李若虹 张晓艳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研究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发生风险。方法:病例组选取2010年9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银屑病患者168例,其中男112例,女56例,平均44.66岁。对照组选择同一时期进行色素痣或瘢痕疙瘩切除的患者172例,男116... 目的:研究心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发生风险。方法:病例组选取2010年9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银屑病患者168例,其中男112例,女56例,平均44.66岁。对照组选择同一时期进行色素痣或瘢痕疙瘩切除的患者172例,男116例,女56例,平均45.12岁。记录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血压、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情况。统计既往史:既往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情况。结果:病例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舒张压较对照组升高,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有既往史与无既往史差异显著(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血脂及血压异常,因此对银屑病患者合并症的管理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心血管的 肾脏的
下载PDF
皮肤幼年黄色肉芽肿伴眼部受累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思 刘跃华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05-606,共2页
患儿男,7个月。因左眼充血5个月,面部和躯干上部黄色丘疹及结节2个月,于2007年2月5日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无特殊,足月顺产,发育正常。
关键词 黄色肉芽肿 幼年 眼部受累
下载PDF
银屑病与肾脏疾病风险相关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思 李若虹 +2 位作者 王建峰 苗朝阳 张晓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收集银屑病患者肾脏疾病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文献。所有的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tata 12.0软件。结果 6篇队列研究文... 目的研究银屑病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收集银屑病患者肾脏疾病发生风险的队列研究文献。所有的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tata 12.0软件。结果 6篇队列研究文献符合入选标准。将各研究调整后的效应值及其95%可信区间合并后发现,纳入的6篇队列研究文献,经异质性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非银屑病患者相比,银屑病患者患肾脏疾病风险增加(OR=1.17,95%CI 1.07~1.29),重度银屑病患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风险更高(OR=2.06,95%CI 1.93~2.2),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屑病能显著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肾脏疾病 队列研究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浅表性大疱型坏疽性脓皮病并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思 郭付云 +2 位作者 张晓艳 宋佩华 杨顶权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19-320,共2页
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主因躯干反复出现溃疡1.5年,左上肢溃疡10d,于2012年8月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季肋下出现溃疡,伴剧烈疼痛,在当地医院就座,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予糖皮质激素及抗炎(具体不详... 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主因躯干反复出现溃疡1.5年,左上肢溃疡10d,于2012年8月8日来我科就诊。患者1.5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季肋下出现溃疡,伴剧烈疼痛,在当地医院就座,诊断为“坏疽性脓皮病”,予糖皮质激素及抗炎(具体不详)治疗后皮损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皮病 坏疽性 大疱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文传递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思 宋佩华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4期52-53,60,共3页
目的:评价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等数据库,查找头孢曲松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数据采取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 目的:评价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通过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NKI等数据库,查找头孢曲松和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数据采取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在治疗早期梅毒后1年内在皮疹消退和RPR转阴方面(OR=0.40,95%CI[0.09-1.71],P=0.63)和普鲁卡因青霉素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头孢曲松是治疗早期梅毒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 早期梅毒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思 左亚刚 王宝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共4页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EV)是一种少见的遗传相关性疾病,其发病与某些类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EVER1/2基因、HPV自身的生物学特性、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因素可能在HPV感染机制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机制
下载PDF
EVER1基因甲基化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思 刘跃华 +1 位作者 王宝玺 左亚刚 《中国性科学》 2013年第1期45-46,51,共3页
目的:研究EVER1基因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51例尖锐湿疣患者及47例正常对照进行研究,观察EVER1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结果:尖锐湿疣组中甲基化阳性率为13.73%(7/51),部分甲基化率为17.65%(9/51),非甲基化率为68.62%(35/51)... 目的:研究EVER1基因在尖锐湿疣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51例尖锐湿疣患者及47例正常对照进行研究,观察EVER1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结果:尖锐湿疣组中甲基化阳性率为13.73%(7/51),部分甲基化率为17.65%(9/51),非甲基化率为68.62%(35/51),总甲基化阳性率为31.38%。正常对照组的甲基化阳性率8.51%(4/47),部分甲基化率为2.13%(1/47),非甲基化率为89.36%(42/47),总甲基化阳性率为10.64%。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甲基化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表明尖锐湿疣的发生可能和EVER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R1基因 尖锐湿疣 甲基化
下载PDF
静态弹性成像对正常乳腺组织弹性模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思 钱林学 刘冬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2期66-68,共3页
目的:研究静态弹性成像操作对正常乳腺组织弹性模量造成的影响。方法:①对15个正常腺体型乳腺同一位置进行静态超声弹性检测,截取未压缩时的图像及最大压缩图像,测量乳腺厚度(h,cm),计算最小伸长比(λ),得出静态弹性成像正常操作对正常... 目的:研究静态弹性成像操作对正常乳腺组织弹性模量造成的影响。方法:①对15个正常腺体型乳腺同一位置进行静态超声弹性检测,截取未压缩时的图像及最大压缩图像,测量乳腺厚度(h,cm),计算最小伸长比(λ),得出静态弹性成像正常操作对正常乳腺组织造成的变形;②对50个正常腺体型乳腺采集未进行压缩时弹性模量(E_0,kPa)及压缩所致伸长比达到第一部分所得λ时的弹性模量(E_m,kPa)。分别计算弹性模量改变比(R_(m/0)),得出静态弹性成像正常操作时正常乳腺组织弹性模量的改变。结果:静态弹性成像操作中对正常腺体型乳腺造成的最小伸长比λ=0.74±0.07,静态弹性成像中正常操作造成的变形使正常乳腺组织弹性模量增加4.38倍。结论:静态弹性成像造成正常乳腺组织弹性模量增加4.3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超声弹性成像 弹性模量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思 白彦萍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2年第8期565-567,共3页
光动力疗法通过光敏剂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并破坏靶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它可以通过减少细胞因子分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促使皮损区T细胞凋亡等机制治疗银屑病。光动力疗法特别适用于传统疗法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银屑病,或传统疗法治... 光动力疗法通过光敏剂产生一系列的反应并破坏靶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它可以通过减少细胞因子分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促使皮损区T细胞凋亡等机制治疗银屑病。光动力疗法特别适用于传统疗法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银屑病,或传统疗法治疗副作用较大的情况。光动力疗法治疗银屑病还需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期得到更好、更安全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银屑病
下载PDF
下肢象皮肿溃疡继发鳞状细胞癌
17
作者 梁思 刘跃华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10-711,共2页
报告1例下肢象皮肿溃疡继发鳞状细胞癌。患者女,65岁。双下肢肿胀、皮肤增厚60年,左踝出现溃疡21年。溃疡处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可见大量鳞状细胞团块,细胞有异形性,核深染,见核分裂相,可见瘤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CK(+++)。诊断为... 报告1例下肢象皮肿溃疡继发鳞状细胞癌。患者女,65岁。双下肢肿胀、皮肤增厚60年,左踝出现溃疡21年。溃疡处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真皮中可见大量鳞状细胞团块,细胞有异形性,核深染,见核分裂相,可见瘤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CK(+++)。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皮肿 鳞状细胞
下载PDF
鳃裂瘘管1例
18
作者 梁思 杨顶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1-371,共1页
患者男,27岁。颈部右前侧出现一米粒大瘘口5年,其内不断有黄色液体流出,无明旺感觉。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否认手术及外伤史.皮肤科榆查:颈部右侧胸锁乳突肌中下1/3交界处可见一米粒大瘘口(图1A),其内不断有黄色液... 患者男,27岁。颈部右前侧出现一米粒大瘘口5年,其内不断有黄色液体流出,无明旺感觉。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特殊,否认手术及外伤史.皮肤科榆查:颈部右侧胸锁乳突肌中下1/3交界处可见一米粒大瘘口(图1A),其内不断有黄色液体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鳃裂瘘管
下载PDF
Sturge-Weber综合征1例
19
作者 梁思 刘跃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6期517-518,共2页
关键词 STURGE-WEBER综合征 先天性疾病 临床症状 血管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