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lncRNA LINC00886靶向调控miR-451a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
1
作者 高建朝 张京力 +6 位作者 张志生 李晓霞 马科 冯志林 周海丰 王展海 梁晚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593-2600,共8页
目的:探究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886通过调控微小RNA-451a(miR-451a)对乳腺癌(BC)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2A)和4种BC细胞系(HCC1937、SUM159、SK-BR-3和MDA-... 目的:探究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886通过调控微小RNA-451a(miR-451a)对乳腺癌(BC)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2A)和4种BC细胞系(HCC1937、SUM159、SK-BR-3和MDA-MB-231)中lncRNA LINC00886、miR-451a表达。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LINC00886-NC组、LINC00886组、LINC00886+miR-NC组、LINC00886+miR-451a组。qRT-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lncRNA LINC00886、miR-451a表达水平;克隆形成实验和EdU染色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分别用来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侵袭、迁移;蛋白印迹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ncRNA LINC00886与miR-451a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2A相比,BC细胞系中lncRNA LINC00886表达水平降低,miR-451a表达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lncRNA LINC00886可升高MDA-MB-231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miR-451a表达、集落形成数、EdU阳性细胞百分比、侵袭细胞数、迁移率以及PCNA、Bcl-2、MMP-2、MMP-9蛋白表达(P<0.05);上调miR-451a表达可减弱lncRNA LINC00886过表达对MDA-MB-231细胞的影响(P<0.05);lncRNA LINC00886可靶向调控miR-451a表达。结论:过表达lncRNA LINC00886可通过靶向抑制miR-451a表达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并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886 微小RNA-451a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miR-10a-5p、HOXB3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张京力 高建朝 +5 位作者 张志生 李晓霞 王展海 冯志林 周海丰 梁晚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微小RNA-10a-5p(miR-10a-5p)、同源异型盒基因B3(HOXB3)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75例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微小RNA-10a-5p(miR-10a-5p)、同源异型盒基因B3(HOXB3)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75例乳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0a-5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OXB3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OXB3水平;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将生存的59例患者(生存组)记为预后良好,死亡的16例患者(死亡组)记为预后不良;比较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生存组和死亡组乳腺癌组织miR-10a-5p、HOXB3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乳腺癌组织miR-10a-5p与HOXB3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乳腺癌组织miR-10a-5p、HOXB3水平及二者联合检测对患者5年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5年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miR-10a-5p水平低于癌旁正常组织,HOXB3高表达比例和HOXB3水平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乳腺癌组织miR-10a-5p水平与HOXB3呈负相关(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低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患者比例均较高(P<0.05);死亡组乳腺癌组织miR-10a-5p水平低于生存组,HOXB3高表达比例和HOXB3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0.05);乳腺癌组织miR-10a-5p、HOXB3、二者联合检测预测患者5年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0.836、0.948,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优于miR-10a-5p、HOXB3单独检测的AUC(P<0.05);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miR-10a-5p低水平、HOXB3高水平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5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miR-10a-5p表达下调,HOXB3表达上调,二者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RNA-10a-5p 同源异型盒基因B3 预后
下载PDF
EGFR在胃肠良恶性病变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梁晚平 王金科 +3 位作者 薄爱华 白利娜 孙丰梅 张晓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84-84,共1页
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胃炎伴不典型增生30例、胃癌54例、大肠癌93例、大肠良性病变76例组织标本,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胃肠炎组EGFR无阳性表达,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阳性率43.33%,胃癌和大肠癌... 收集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胃炎伴不典型增生30例、胃癌54例、大肠癌93例、大肠良性病变76例组织标本,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胃肠炎组EGFR无阳性表达,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阳性率43.33%,胃癌和大肠癌分别为51.85%、52.69%,癌细胞浸润深和有淋巴结转移组EGFR阳性率高。提示EGFR高表达与胃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胃肠肿瘤 良性病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方法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晚平 孙宝红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 :对 5 4例应用新方法的乳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 12 8例乳癌根治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由 2 4 .2 %降至现在的 9.3% ,经统计学处理二组间有显...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 :对 5 4例应用新方法的乳癌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 12 8例乳癌根治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由 2 4 .2 %降至现在的 9.3% ,经统计学处理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的要点是 :防止腋下淋巴管瘘 ;腋下及胸骨旁置双管引流 ;将皮瓣与胸壁做广泛缝合 ,促进二者早日愈合 ;胸带加压包扎要适度 ;保持引流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皮下积液 手术
下载PDF
IHC和FISH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基因扩增及蛋白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海丰 范玉宏 +4 位作者 武雪亮 孙喜斌 王立坤 梁晚平 刘运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10例,对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均予以FISH与IHC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比较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基因扩增或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110例,对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组织均予以FISH与IHC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0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为(+++)者25例(22.73%);(++)者44例(40.00%);(+)者26例(23.64%);(-)者15例(13.64%)。110例乳腺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28例(25.45%),无扩增82例(74.55%)。IHC检测阳性(+++)与FISH的阳性符合率一致,IHC检测阴性(+/-)与FISH的阴性符合率一致,IHC检测可疑阳性(++)与FISH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HC检测结果与FISH检测结果的总符合率为89.29%(25/28),两种检测方法呈正相关(χ2=84.89,P<0.01)。结论 IHC阳性及阴性表达,与FISH检测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IHC可疑阳性表达,与FISH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提示IHC检测可疑阳性标本需再以FISH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ERBB-2 原位杂交 荧光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癌切除胃肠单层吻合35例体会
6
作者 梁晚平 《神经药理学报》 1997年第5期39-39,共1页
消化道手术重建的吻合方法有许多种类,近年来亦有创新和改进,但术后发生吻合口梗阻和瘘仍难以完全克服。我科自95年1月至96年12月胃癌切除后行胃十二指肠羊层吻合35例,术后均未出现上述并发症。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 消化道手术重建的吻合方法有许多种类,近年来亦有创新和改进,但术后发生吻合口梗阻和瘘仍难以完全克服。我科自95年1月至96年12月胃癌切除后行胃十二指肠羊层吻合35例,术后均未出现上述并发症。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34~65岁。均为远端胃癌,行根治术27例,姑息切除8例,全部采用Albert单层吻合法。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梗阻和吻合口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吻合法 胃癌切除 吻合口梗阻 吻合方法 吻合器吻合 双层法 消化道手术 胃肠手术 胃十二指肠 根治术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海丰 范玉宏 +4 位作者 武雪亮 王立坤 梁晚平 孙喜斌 刘运江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906-909,共4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10例雌、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ER-2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三阴性乳腺癌组(Estrogen Receptor ER、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HER-2表...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210例雌、孕激素受体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ER-2检测结果将其分为两组,三阴性乳腺癌组(Estrogen Receptor ER、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HER-2表达阴性)85例,HER-2过表达乳腺癌组(ER、PR阴性和HER-2表达阳性)125例,比较两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p53表达及Ki-67表达情况。结果两组在发病部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7),均好发于外上象限部位,分别占58.82%和46.4%;两组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TNM分期、p53表达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46、P=-0.2744、P=0.5909、P=0.6002),其中浸润性导管癌、直径为2-5cm、II期所占比例均最高;三阴性乳腺癌组淋巴结转移以阳性为主,占56.47%,HER-2过表达乳腺癌组以阴性为主,占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在组织学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278),其中组织学2级所占比例最高;三阴性乳腺癌组在Ki-67表达上与HER-2过表达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4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均好发在外上象限,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就诊时均是II期病人为主。三阴性乳腺癌较HER-2过表达乳腺癌的侵袭性更强,细胞增殖更活跃,组织学分级更高,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HER-2过表达乳腺癌 病理特征
下载PDF
乳癌保留乳房手术中近期疗效分析
8
作者 梁晚平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留手术这一新术式 15年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方法 :对 1996 .4~ 2 0 0 1.3月收治 11例临床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术后腋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腋窝区复发情况进行分析 ,并... 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留手术这一新术式 15年的治疗效果和美容效果。方法 :对 1996 .4~ 2 0 0 1.3月收治 11例临床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房手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术后腋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腋窝区复发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美容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11例中 3例行局部切除腋淋巴结清扫术 ,8例行区段切除腋淋巴结清扫术 ,9例行术后化疗 ,2例未行术后化疗 ,全部病例均行术后放疗。全部病例未出现术后复发和转移 ,美容效果较好。结论 :Ⅰ~Ⅱa期乳腺癌患者可行保留乳房手术 ,手术效果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保留乳房 外科学 治疗
下载PDF
老年人乳腺癌临床特点分析
9
作者 梁晚平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55-55,共1页
本文探讨了60岁及以上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分析了近年来老年乳腺癌患者48例,本文提示腋窝淋巴转移率为64.6%,老年患者诊治往往延误。腋窝淋巴结阳性疗效较差,临床应注意加强综合治疗。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外科手术 淋巴结转移 老年人
下载PDF
乳腺癌363例淋巴结转移分析
10
作者 梁晚平 《神经药理学报》 1997年第5期63-64,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在不断上升,在上海已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张家口地区尚缺乏详细统计资料,但病例增多是明显的。本文从临床角度分析了363例乳癌的发病部位、大小、病理类型与淋转的相互关系,希望能提高对乳癌早期... 乳腺癌是女性主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在不断上升,在上海已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张家口地区尚缺乏详细统计资料,但病例增多是明显的。本文从临床角度分析了363例乳癌的发病部位、大小、病理类型与淋转的相互关系,希望能提高对乳癌早期诊断的重视,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1 资料 363例原发性乳腺癌系自91年1月至96年12月在我科就诊且资料完整的病例,所有病理类型由专门人员作出分类。重点分析了肿瘤性状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病理类型 淋巴结 相互关系
下载PDF
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海丰 范玉宏 +4 位作者 武雪亮 孙喜彬 王立坤 梁晚平 耿翠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528-552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70例患者采用HER-2、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CK5/14单克隆抗体对其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上述表达结果进行分子分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70例患者采用HER-2、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CK5/14单克隆抗体对其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根据上述表达结果进行分子分型,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患者中Liminal A型106例(62.35%),Liminal B型12例(7.06%),HER-2型16例(9.41%),Basal-like型13例(7.65%),Normal-like型23例(13.53%);肿瘤大小Normal-like型与Liminal A型、Liminal B型相比差异显著(χ2=10.064,8.103,P=0.018,0.017)。淋巴结转移Basal-like型与Liminal A型、Liminal B型、HER-2型、Normal-like型相比(χ2=8.014,10.413,8.245,7.922,P=0.046,0.015,0.041,0.048)。结论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其中Normal-like型与Liminal A型、Liminal B型的肿瘤大小存在差异,Basal-like型与其他分子亚型的淋巴结转移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亚型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肿瘤大小 病理类型
下载PDF
IHC和FISH检测乳腺癌HER-2与ER、PR、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海丰 范玉宏 +4 位作者 武雪亮 孙喜斌 王立坤 梁晚平 刘运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2-264,共3页
采用免疫组化(IHC)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10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结果显示,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的标本中IHC法检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分别为28.36%、37.84%,明显低于ER、PR表达阴性标... 采用免疫组化(IHC)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110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结果显示,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的标本中IHC法检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分别为28.36%、37.84%,明显低于ER、PR表达阴性标本HER-2蛋白()表达74.42%、63.89%;在ER、PR表达阳性的标本中有HER-2基因扩增分别为22.39%、24.32%,明显低于ER、PR表达阴性标本46.51%、47.22%;伴有淋巴结转移的HER-2蛋白表达()为62.86%,明显高于不伴淋巴结转移HER-2蛋白表达()38.67%;伴有淋巴结转移的HER-2基因扩增为38.10%,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HER-2基因扩增为27.94%,两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淋巴结转移 HER-2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在姜黄素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中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轶峰 杨永江 +5 位作者 王晓元 梁晚平 李秀娟 黄迪 高晓斌 魏玉磊 《实用癌症杂志》 2017年第2期188-191,195,共5页
目的探讨Wnt通路在姜黄素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CF-7细胞培养液随机分为5组,分别加入15、30、60、120μmol/L的姜黄素,对照组不加,培养12,24,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分A、B两组(剂量组、时间组)... 目的探讨Wnt通路在姜黄素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MCF-7细胞培养液随机分为5组,分别加入15、30、60、120μmol/L的姜黄素,对照组不加,培养12,24,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分A、B两组(剂量组、时间组)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FCM)观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B两组的Wnt通路相关蛋白,并进行相应的相关性分析探讨Wnt通路与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CCK-8结果显示,随培养时间延长,姜黄素各浓度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均P<0.05);在同一时间点,随着姜黄素浓度升高,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均P<0.05)。FCM染色结果显示,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MCF-7细胞凋亡指数逐渐上升(均P<0.05),且G_1/S期细胞增加越多(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MCF-7细胞中Wnt1、β-catenin的表达下调程度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胞抑制率、G_0/G_1期细胞百分比、细胞凋亡率均与Wnt通路相关蛋白Wnt1、β-catenin的表达呈现较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姜黄素的抗癌活性与抗增殖能力具有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且Wnt通路在姜黄素诱导乳腺癌MCF-7细胞抑制、凋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姜黄素 MCF-7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丝裂霉素对人胃癌细胞形态结构和谷胱甘肽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薄爱华 邵雪辉 +2 位作者 张志生 王金科 梁晚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1-632,635,共3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对胃癌细胞形态结构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培养,加入丝裂霉素后5h和10h后采集细胞,进行光、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h组形态变化不明显,胞质中GSTπ含量下降,胞核中...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对胃癌细胞形态结构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人胃癌细胞株BGC-823进行培养,加入丝裂霉素后5h和10h后采集细胞,进行光、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h组形态变化不明显,胞质中GSTπ含量下降,胞核中GSTπ增多;10h组细胞破坏明显,细胞器减少,质膜破裂;其胞质与胞核中仍有少量GSTπ表达。结论丝裂霉素对BGC-823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途径之一可能与抑制GSTπ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胃癌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SNS314对乳腺癌细胞T47D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月 王耀一 +2 位作者 武雪亮 周海丰 梁晚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SNS314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T47D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0,0.001,0.01,0.1,1,10μmol/L SNS314分别处理T47D细胞,采用MTT法评价SNS314对人类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总Aurora A(T-Aurora A... 目的探讨SNS314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T47D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用0,0.001,0.01,0.1,1,10μmol/L SNS314分别处理T47D细胞,采用MTT法评价SNS314对人类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总Aurora A(T-Aurora A)、磷酸化Aurora A(p-Aurora A)、磷酸化组蛋白(p-Histone H3)、总组蛋白(T-Histone H3)和凋亡相关蛋白以及Cyclin B1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多核细胞形成,AnnexinⅤ-FITC与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不同浓度的SNS314分别处理T47D细胞24 h、48 h,T47D增殖明显抑制,IC_(50)分别为(2.684±0.429)μmol/L和(0.309±0.510)μmol/L;流式细胞术显示随着浓度增加,G_2/M期细胞由(21.40±0.53)%升高至(93.73±0.06)%,G_2/M期阻滞呈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显示SNS413处理后p-Aurora A、p-Histone H3蛋白表达受到抑制,Cyclin B1的表达下调,Bcl-2表达降低,促进PARP蛋白剪切及增强Bax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到多核细胞,AnnexinⅤ-FITC与PI双染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由(2.07±0.21)%增加到(32.47±2.65)%,与SNS314 0μmol/L组比较,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 SNS314抑制乳腺癌细胞T47D的增殖、诱导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NS314 AURORA激酶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八段锦和花样抖空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艳兵 程重国 +6 位作者 张莉 梁晚平 左建玲 王仲海 吴戈 张志峰 何玉秀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6-19,22,共5页
目的探究八段锦、花样抖空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八段锦组、花样抖空竹组各10例。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受试者身体成分指标、上肢功能、炎症指标、癌因性疲乏评分等。结果... 目的探究八段锦、花样抖空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乳腺癌术后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八段锦组、花样抖空竹组各10例。干预结束后,检测各组受试者身体成分指标、上肢功能、炎症指标、癌因性疲乏评分等。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八段锦组及花样抖空竹组体质量、BMI、脂肪含量、体脂率降低(P<0.05),日常行动能力、疼痛、关节活动增强(P<0.05);干预后花样抖空竹组IL-6较本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八段锦组、花样抖空竹组认知、情感、行为、感觉、疲乏总分显著降低(P<0.05,P<0.01),受试者癌因性疲乏明显改善。结论八段锦、花样抖空竹运动能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症状,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八段锦 花样抖空竹 术后康复
下载PDF
消化系恶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及和照 梁晚平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11-12,共2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及多种单克隆抗体,对12例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进行了原位研究。结果显示(1)TIL在肿瘤局部主要分布于癌间质区,而癌质区仅有极少数TIL浸润;(2)TIL中的主导细胞为CD3^+T细胞,且无论...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及多种单克隆抗体,对12例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进行了原位研究。结果显示(1)TIL在肿瘤局部主要分布于癌间质区,而癌质区仅有极少数TIL浸润;(2)TIL中的主导细胞为CD3^+T细胞,且无论在实质区还是在间质区CD^+4细胞均少于CD8^+,癌间质区CD^4+/CD8^+比值大于癌实质区;(3)无论在癌实质区还是在癌间质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免疫组化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TIL
下载PDF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及和照 孙黎 +4 位作者 刘春霞 刘士先 杨雪芬 梁晚平 马建国 《神经药理学报》 1998年第A04期13-14,17,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26例常见恶性肿瘤冰冻组织切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进行了原位分析,以了解TIL的组成及分布等原位特征。结果显示:(1)TIL中主要为CD_3^+细胞,其中CD_4^+<CD_8^+,癌实质区CD^4_+/CD_8^+比值小于癌间质区...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对26例常见恶性肿瘤冰冻组织切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进行了原位分析,以了解TIL的组成及分布等原位特征。结果显示:(1)TIL中主要为CD_3^+细胞,其中CD_4^+<CD_8^+,癌实质区CD^4_+/CD_8^+比值小于癌间质区。癌实质区和间质区均含有一定数量CD_2^+5和HLA-DR^+细胞。(2)TIL在瘤组织中一般主要分布于癌间质区,而癌实质区极少,但肾细胞癌TIL呈弥散性分布。研究提示TIL原位组成以T细胞为主,但其中CD_4^+和CD_8^+细胞比例失衡。TIL在瘤组织中分布具一定规律性,但肾细胞癌TIL分布具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125)I粒子联合AZD1152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9
作者 张月 王耀一 +6 位作者 武雪亮 张志生 杨修明 姜洋 乔志飞 梁晚平 薛军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2年第4期295-299,306,共6页
目的:研究^(125)I粒子联合Aurora激酶抑制剂AZD1152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对照组(常规培养)、^(125)I粒子照射组(照射组)、1μmol/L AZD1152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组(抑制组)、^(125)I粒子... 目的:研究^(125)I粒子联合Aurora激酶抑制剂AZD1152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对照组(常规培养)、^(125)I粒子照射组(照射组)、1μmol/L AZD1152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组(抑制组)、^(125)I粒子照射与1μmol/L AZD1152联合作用MDA-MB-231细胞48 h组(联合组)。采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多核形成;四甲基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观察各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yclin B1、组蛋白H3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改变,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ARP表达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检测发现1μmol/L AZD1152作用MDA-MB-231细胞48 h时可见到多核细胞形成;MTT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照射组、抑制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61±0.32)%、(17.62±1.41)%、(29.67±0.41)%、(53.17±1.26)%;CCK-8检测显示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4.88±0.22)%、(59.21±0.14)%、(42.05±0.17)%、(32.12±0.36)%;细胞周期检测发现G2/M期占比分别为(18.99±0.15)%、(38.05±0.23)%、(49.80±0.32)%、(75.52±0.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组、抑制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48±0.24)%、(29.23±0.02)%、(63.11±0.27)%,均较对照组(0.31±0.03)%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发现抑制组细胞出现多核及多倍体细胞,易形成非整倍体。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较其他3组,抗凋亡蛋白Bcl-2、组蛋白H3的磷酸化和Cyclin B1蛋白表达减少(P<0.05),而促凋亡蛋白Bax和PARP蛋白剪切明显增加(P<0.05)。结论:^(125)I粒子对AZD1152有增敏作用,^(125)I联合AZD1152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组蛋白H3磷酸化及Cyclin B1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25)I粒子 AURORA激酶 细胞增殖 凋亡
下载PDF
ZM447439对乳腺癌细胞运动能力及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张月 王耀一 +6 位作者 武雪亮 张志生 杨修明 姜洋 乔志飞 梁晚平 薛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552-558,共7页
目的研究ZM447439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运动能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ZM447439处理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24,48 h增殖抑制率。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倍体细胞形成,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多核形成... 目的研究ZM447439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运动能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ZM447439处理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24,48 h增殖抑制率。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倍体细胞形成,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多核形成。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观察不同浓度下ZM447439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CyclinB1和Aurora激酶,Histone H3,Cofilin-1,cdc25c,cdc2及其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ARP的表达变化。划痕实验及趋化实验观察细胞迁移和趋化能力。结果不同浓度Aurora激酶抑制剂ZM447439(0,0.01,0.1,1,10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24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1±0.01)%,(3.11±0.11)%,(19.27±0.17)%,(22.72±0.24)%和(62.23±0.03)%;不同浓度ZM447439(0,0.01,0.1,1,10μmol/L)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45±0.02)%,(15.61±0.14)%,(39.35±0.25)%,(43.46±0.13)%和(84.17±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1μmol/L ZM447439作用于乳腺癌细胞48 h可观察到多倍体细胞,并且免疫荧光显示多核形成。0.1,1,10μmol/L ZM447439作用处理MDA-MB-231细胞后,与对照组(0μmol/L)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17.4±2.2)%,(28.5±3.1)%,(51.8±5.4)%vs(0.6±0.2)%,P<0.05]。0,0.01,0.1,1,10μmol/L ZM447439处理细胞,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磷酸化cdc25c,cdc2的表达逐渐增加,CyclinB1、Aurora激酶及Cofilin-1的磷酸化表达逐渐减少,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逐渐减少,促凋亡蛋白Bax、PARP蛋白剪切逐渐增加。与0μmol/L相比,0.01,0.1,1,10μmol/L ZM447439可显著延长划痕愈合时间,减少趋化穿膜细胞个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M447439可通过抑制Aurora激酶及Cofilin-1磷酸化水平而抑制TNBC细胞增殖、运动,从而抑制侵袭及转移,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AURORA激酶 Cofilin-1 细胞运动 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