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SFCC催化黑柴油加氢-裂解-脱硫同时制备汽油和柴油的性能
1
作者 刘北 陈献琨 +3 位作者 陈小鹏 王琳琳 梁杰珍 符开威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36-40,共5页
为了解决地炼厂黑柴油含硫高、十六烷值低和安定性差等问题,采用高压搅拌反应釜进行黑柴油加氢-裂解-脱硫同时制备汽油和柴油研究。以废催化裂化触媒为载体、镍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废催化裂化触媒负载镍催化剂(Ni/SFCC),... 为了解决地炼厂黑柴油含硫高、十六烷值低和安定性差等问题,采用高压搅拌反应釜进行黑柴油加氢-裂解-脱硫同时制备汽油和柴油研究。以废催化裂化触媒为载体、镍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废催化裂化触媒负载镍催化剂(Ni/SFCC),使用低温物理吸附、XRD、TG-DTA和H 2-TPR等分析测试方法表征了催化剂形貌。结果表明:Ni(NO 3)2/SFCC在480~562 K为硝酸镍热分解,在820 K和881 K时达到恒重;催化剂前驱体还原温度为573~813 K;在513 K、3.0 MPa、80 min、搅拌转速600 r/min、催化剂质量分数5%反应条件下,产品柴/汽比为67/33,硫含量≤1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汽油 催化裂化 催化加氢 脱硫精制
下载PDF
醋酸乙烯生产工艺路线的原子经济分析
2
作者 汪志杰 陈小鹏 +2 位作者 王琳琳 梁杰珍 符开威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11期5-9,共5页
为了解决醋酸乙烯(VAC)不同生产工艺路线的原子利用率问题,本文采用原子经济方法,对VAC及其下游产品聚乙烯醇(PVA)和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电石乙炔法、天然气乙炔法和乙烯法生产VAC时,原... 为了解决醋酸乙烯(VAC)不同生产工艺路线的原子利用率问题,本文采用原子经济方法,对VAC及其下游产品聚乙烯醇(PVA)和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的生产工艺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电石乙炔法、天然气乙炔法和乙烯法生产VAC时,原子利用率分别为37.07%、50.00%和68.29%,排废量因子E分别为1.70、1.00和0.46。生物酒精脱水制乙烯是一条以可再生资源生产VAC的工艺路线,原子利用率为60.87%,排废量因子E为0.64。甲醇脱水制乙烯是一条以煤为原料生产VAC的工艺路线,原子利用率为43.75%,排废量因子E为1.29。以VAC为原料生产PVA的原子利用率为37.29%,排废量因子E为1.68。以VAC为原料生产VAE乳液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排废量因子E为0(零排放),建议VAC企业多生产VAE乳液,少生产PVA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VAC) 聚乙烯醇(PVA) 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VAE) 原子经济 原子利用率
下载PDF
折光率法测定重松节油中长叶烯的含量
3
作者 蓝冬丽 梁杰珍 +2 位作者 王琳琳 谢宏昭 陈小鹏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3年第3期29-31,共3页
采用阿贝(Abbe)折光仪,在恒温20℃环境下,配置标准浓度的长叶烯溶液,测定其对应的折光率,绘制标准浓度-折光率曲线,对折光率与重松节油中的长叶烯含量关系进行研究,建立折光率与长叶烯含量的关联模型。结果表明,重松节油中长叶烯的含量... 采用阿贝(Abbe)折光仪,在恒温20℃环境下,配置标准浓度的长叶烯溶液,测定其对应的折光率,绘制标准浓度-折光率曲线,对折光率与重松节油中的长叶烯含量关系进行研究,建立折光率与长叶烯含量的关联模型。结果表明,重松节油中长叶烯的含量与其折光率呈强线性正相关,建立其线性模型为X=19118nD20-28594,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0,回收率为97.08%~103.28%,标准偏差范围为1.40%~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松节油 折光率 长叶烯定量分析
下载PDF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创新体系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21
4
作者 梁杰珍 陈小鹏 +3 位作者 王琳琳 韦小杰 张友全 童张法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以"产品工程"和"一个平台+五个模块"为主线,重组和优化专业实验项目及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广西资源特色和优势,构建学科交叉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编写有地方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qu... 以"产品工程"和"一个平台+五个模块"为主线,重组和优化专业实验项目及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广西资源特色和优势,构建学科交叉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编写有地方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教材。以广西重点发展"14+10"产业集群战略为契机,促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和国家级及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的一体化建设,在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成了"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热化学实验室"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广西石化资源加工及过程强化技术实验室"。把科学研究引入专业实验教学,紧跟学科的发展前沿,拓展学生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新视野和专业实验知识,启迪学生实践创新的思维和智慧,培养了学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能力。以专业实验项目延伸为毕业设计和论文课题,把专业实验和毕业环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提高了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教学质量水平又更新了专业实验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实验 教学改革 创新体系
下载PDF
活性白土上松节油直接制备对伞花烃的反应过程 被引量:3
5
作者 梁杰珍 王琳琳 +3 位作者 陈小鹏 穆允玲 陈毓静 梁佩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4-1180,共7页
以自制活性白土为催化剂,松节油为原料液相法直接制备对伞花烃,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研究其反应过程并探讨了反应机理。GC-MS分析共分离出44个峰,鉴定出41种化合物,其中... 以自制活性白土为催化剂,松节油为原料液相法直接制备对伞花烃,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研究其反应过程并探讨了反应机理。GC-MS分析共分离出44个峰,鉴定出41种化合物,其中主要产物为对伞花烃和3-对孟烯,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56.57%和10.46%;松节油主要成分蒎烯的转化率为100%,对伞花烃收率为62.78%;首次鉴定出松节油歧化产物中非挥发性物质和聚合物如西松烯的存在。FT-IR分析显示,产物中蒎烯环内双键的3022、1655cm-1特征峰及=CH2的3067cm-1特征峰基本消失,1611、1498、1458cm-1处的苯环骨架振动及815cm-1苯环对位双取代单峰的强度增大,也表明蒎烯已完全反应,主要生成对伞花烃。对活性白土催化松节油的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双环单萜蒎烯的异构及分子间氢转移歧化反应为主反应,并伴随深度开环异构、水合重排、聚合等副反应,倍半萜发生异构、脱氢及水合重排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白土 松节油 对伞花烃 反应过程
下载PDF
超临界甲醇与松脂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实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杰珍 陈小鹏 +2 位作者 王琳琳 韦小杰 周龙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共4页
在超临界甲醇状态和无催化剂条件下,以松脂为原料进行酯化-裂解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建立了一套超临界化学反应实验装置,给出了反应产物和松脂基生物柴油的在线采样与分析测试方法。采用气-质(GC-MS)仪对380℃、20 MPa下超临界甲醇与松脂... 在超临界甲醇状态和无催化剂条件下,以松脂为原料进行酯化-裂解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建立了一套超临界化学反应实验装置,给出了反应产物和松脂基生物柴油的在线采样与分析测试方法。采用气-质(GC-MS)仪对380℃、20 MPa下超临界甲醇与松脂酯化-裂解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应用GB/T5530—2005等国家标准测定了松脂基生物柴油产品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松脂基生物柴油主要成分为甲酯类、烯烃类化合物,还有较少量的芳香烃类、烷烃类和醇酮类等化合物。松脂基生物柴油各项理化性能指标接近或达到现行石化柴油与国内外生物柴油标准;松脂基生物柴油与0#柴油进行复配所得油品密度为859kg/m3,运动黏度(40℃)为5.63 mm2/s,酸值为0.79 mgKOH/g,十六烷指数为49.5,达到石化柴油和生物柴油燃烧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反应 松脂 甲醇 生物柴油
下载PDF
蔗渣(髓)水解制备生物乙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杰珍 陈小鹏 +1 位作者 王琳琳 童张法 《广西科学》 CAS 2015年第1期71-77,93,共8页
蔗渣(髓)是丰富而廉价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利用蔗渣(髓)代替传统的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已成为研究热点。蔗渣(髓)转化为生物乙醇主要包括3个步骤:预处理脱去木质素、蔗渣(髓)中纤维素水解成还原糖、糖发酵成乙醇。本文阐... 蔗渣(髓)是丰富而廉价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利用蔗渣(髓)代替传统的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生产生物乙醇已成为研究热点。蔗渣(髓)转化为生物乙醇主要包括3个步骤:预处理脱去木质素、蔗渣(髓)中纤维素水解成还原糖、糖发酵成乙醇。本文阐述蔗渣(髓)经水解转化为生物乙醇处理技术的新进展,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 蔗髓 生物乙醇 预处理 水解 发酵
下载PDF
纤维素临氢水解反应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8
作者 农韦健 陈小鹏 +4 位作者 余金方 韦雪娟 徐艺玮 梁家琪 梁杰珍 《大众科技》 2023年第5期37-39,107,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纤维素临氢水解反应产物,建立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回归方程。考察了不同流动相组成、流速、精密度和回收率对分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分析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为3∶1,流速为1 mL/min。在此分析条件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纤维素临氢水解反应产物,建立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和回归方程。考察了不同流动相组成、流速、精密度和回收率对分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分析条件为流动相乙腈∶水为3∶1,流速为1 mL/min。在此分析条件下,纤维素临氢水解反应产物的峰面积与主要成分乙二醇、1,2-丙二醇和丙三醇标准品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以上,精密度实验中乙二醇、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RSD值在1.2%~1.9%之间,重复性实验乙二醇、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RSD值在1.4%~1.6%之间,加标回收率实验的回收率在98.44%~102.55%之间,所建立的方法比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临氢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被引量:2
9
作者 梁杰珍 李博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99-101,共3页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愈显突出。为此,本研究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进行深入分析,从学校教育及自我调适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及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和谐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问题 心理调适
下载PDF
广东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杰珍 董小丽 《韶关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4-48,共5页
就广东省三所师范院校2005、2006级本科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三所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横向对比研究,更有效地把握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观念及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开展... 就广东省三所师范院校2005、2006级本科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三所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意向的横向对比研究,更有效地把握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就业观念及行为特点,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大学生 就业意向
下载PDF
湛江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杰珍 李博 《文教资料》 2008年第19期162-163,共2页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研究,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开展,有利于科学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建功立业.为此,本文对湛江师范学院200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现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该校本科生的择业行为特点与择业现况.
关键词 本科生 毕业生 就业现状 就业流向
下载PDF
“互联网+”连续流动反应器返混测定实验装置的建设和应用
12
作者 梁杰珍 陈小鹏 +5 位作者 李刚 韦飞国 韦小杰 王琳琳 潘红云 童张法 《化工高等教育》 2021年第1期99-105,共7页
“互联网+工程试验”是工科实践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基于万维网远程监控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现场监控的方法,对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测定实验远程监控装置进行设计和建设,能够实现实验的智能化远程控制。此实验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安... “互联网+工程试验”是工科实践教学发展的新趋势。基于万维网远程监控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现场监控的方法,对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测定实验远程监控装置进行设计和建设,能够实现实验的智能化远程控制。此实验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和精度高的优点,已用于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两届学生的实验教学,既解决了实验装置台套数不足和占地空间大的问题,又保证每位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反应器 返混 工程实验
下载PDF
海带多糖对放疗后颌下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杰珍 孙文忠 +2 位作者 徐志文 曾曼丽 陈美球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466-1467,1470,I0001,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海带多糖(LJP)对放疗后颌下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放疗对照组,放疗LJP A组(LJP 30 mg/kg)及放疗LJP B组(LJP 300 mg/kg)。放疗对照组、放疗LJP A组及放疗LJP B组的大鼠颌下腺给予一次性... 目的探讨海带多糖(LJP)对放疗后颌下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放疗对照组,放疗LJP A组(LJP 30 mg/kg)及放疗LJP B组(LJP 300 mg/kg)。放疗对照组、放疗LJP A组及放疗LJP B组的大鼠颌下腺给予一次性γ射线照射,每只总剂量15 Gy。采用免疫组化法及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分别检测大鼠颌下腺细胞的Bcl-2,Bax表达及凋亡情况。结果与放疗对照组比较,放疗LJP A组及放疗LJP B组大鼠颌下腺细胞的Bcl-2表达水平明显增强(P<0.05),Bax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放疗对照组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5),而与放疗对照组比较,放疗LJP A组及放疗LJP B组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论 LJP可调节细胞Bcl-2及Bax的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保护颌下腺免受放疗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细胞凋亡 海带多糖 放射损伤
下载PDF
枞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基团贡献法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琳琳 陈建云 +3 位作者 梁杰珍 陈小鹏 陈远萍 唐开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00-1906,1905-1906,共7页
以枞酸为模型化合物、枞酸与甲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采用基团贡献法对枞酸与甲醇酯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473~653K、0.1~20MPa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反应Gibbs自由能变以及反应平衡常数,探讨了温度与压力对酯化反应... 以枞酸为模型化合物、枞酸与甲醇的酯化为探针反应,采用基团贡献法对枞酸与甲醇酯化反应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了473~653K、0.1~20MPa反应体系的反应焓变、反应熵变、反应Gibbs自由能变以及反应平衡常数,探讨了温度与压力对酯化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反应的焓变为-46.31~-10.10kJ.mol-1,枞酸与甲醇的甲酯化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Gibbs自由能变为-53.26~-25.49kJ.mol-1,反应为自发过程;标准压力下反应平衡常数为136.32~748.89,5~20MPa下反应平衡常数为(1.1×104)~(3.2×104)。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条件下,超/亚临界甲醇与枞酸酯化反应的转化率分别为85.94%~94.89%、73.80%~81.20%,实验结果与基团贡献法热力学计算值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枞酸 甲醇 枞酸甲酯 基团贡献法 热力学
下载PDF
油茶壳基中孔活性炭的表征与孔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琳琳 龙柳锦 +3 位作者 陈小鹏 梁杰珍 唐海梅 杨金银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7-303,共7页
以广西百色油茶壳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分别采用马弗炉加热和微波加热炭化-活化一步法制备了油茶壳基中孔活性炭,测得其碘、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969.87mg·g^-1、279.55 mg·g^-1和1015.34mg·g^-1、225.56 mg·g^-1... 以广西百色油茶壳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分别采用马弗炉加热和微波加热炭化-活化一步法制备了油茶壳基中孔活性炭,测得其碘、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为969.87mg·g^-1、279.55 mg·g^-1和1015.34mg·g^-1、225.56 mg·g^-1。使用物理吸附仪在77.4 K下测定其N2吸附-脱附等温线,相对压力在0.4~1,氮吸附曲线具有明显的脱附滞后环。采用αs-plot法研究孔结构,BET法与BJH法计算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结果表明两种活性炭中孔率分别为75.3%、84.3%,孔径集中分布在1.4~5 nm。探讨了微波活化对活性炭孔结构的形成的影响,认为与传统活化相比,微波活化活性炭所含口小腔大型孔更多。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活性炭进行表征,分析了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油茶壳 微波 孔结构
下载PDF
改革地方院校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培养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以广西大学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为例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琳琳 陈小鹏 +2 位作者 梁杰珍 刘幽燕 韦小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14,共5页
以地方本科院校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化学反应工程为例,针对其工程性与理论性强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与专业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以及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 以地方本科院校广西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化学反应工程为例,针对其工程性与理论性强的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通过课堂教学与专业实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以及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平台等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工程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工程分析的能力,强化工程设计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开发应用地方资源的热情;通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案例教学,结合科研成果进行课堂教学,引入新成果、新信息,将热点与经典内容有机结合,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前瞻性的学术观点,提升学生工程实际能力,启迪学生创新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反应工程 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工程与创新能力
下载PDF
面向工程应用五位一体打造“化工热力学”课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童张法 陈小鹏 +3 位作者 梁杰珍 王琳琳 邹昀 韦小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82,共6页
提出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工程实习+科研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程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与论文"为"五位一体"的"化工热力学"课程工程教学新理念;精心选择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课题,创新"化工... 提出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工程实习+科研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程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与论文"为"五位一体"的"化工热力学"课程工程教学新理念;精心选择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课题,创新"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内容;采用"以应用为中心"和"合作探究式"的特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化工热力学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完善"化工热力学"课程工程创新教育措施,形成系统性、先进性和科学性的新课程体系。"化工热力学"课程经过面向工程应用的"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实现了"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热力学 化工专业 课程建设 工程应用 五位一体
下载PDF
酸改性膨润土负载ZnCl_2催化松节油直接异构-歧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小鹏 翟卢琼 +3 位作者 王琳琳 韦小杰 梁杰珍 母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自制酸改性膨润土负载ZnCl2为催化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松节油直接催化异构-歧化液相反应进行研究。FT-IR分析表明,在反应产物谱图中蒎烯吸收峰3023 cm-1、1653 cm-1和3067 cm-1消失,苯环的... 以自制酸改性膨润土负载ZnCl2为催化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松节油直接催化异构-歧化液相反应进行研究。FT-IR分析表明,在反应产物谱图中蒎烯吸收峰3023 cm-1、1653 cm-1和3067 cm-1消失,苯环的骨架吸收峰1645 cm-1和1456 cm-1、异丙基的特征峰1384 cm-1和1364 cm-1及对位双取代苯的吸收峰814 cm-1强度增大,说明松节油中蒎烯已完全反应,主要产物为对伞花烃;GC-MS分析共分离出42个峰,鉴定出38个化合物,其中主要产物为对伞花烃、3-对孟烯和1-对孟烯,其质量分数分别为60.35%、10.28%和6.59%,蒎烯的转化率为100%,对伞花烃收率为68.10%;对酸改性膨润土负载ZnCl2催化松节油直接异构-歧化液相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原料中双环单萜烯发生了开环异构、重排和歧化主反应,同时倍半萜烯和双环单萜烯存在水合、脱氢、脱水和裂解等副反应,获得了酸改性膨润土负载ZnCl2催化松节油异构-歧化复杂反应网络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改性膨润土负载ZnCl2 松节油 异构-歧化 对伞花烃 对孟烯 莰烷 葑烷
下载PDF
脱氢枞酸的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7
19
作者 祝远姣 陈小鹏 +3 位作者 周龙昌 梁杰珍 钟华 童张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439,共6页
采用TG-DTG热分析方法,在5、10、15和20K·min-1线性升温条件下,研究了脱氢枞酸在氩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分别运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对脱氢枞酸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Satava-Sestak法研... 采用TG-DTG热分析方法,在5、10、15和20K·min-1线性升温条件下,研究了脱氢枞酸在氩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分别运用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对脱氢枞酸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Satava-Sestak法研究了脱氢枞酸的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脱氢枞酸的热分解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93.14kJ·mol-1,指前因子为3.72×107s-1,反应级数为1级,并按这些参数写出了其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枞酸 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活化能 机理
下载PDF
固液溶解度实验装置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韦小杰 陈小鹏 +2 位作者 王琳琳 梁杰珍 周龙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1,共3页
为了克服传统动态法目测溶解终点给实验测定结果造成的误差,改用激光透过溶液后光强度的变化来判别固液溶解平衡终点。采用灵敏的激光传感器、计算机动态采集温度-时间和光强-时间数据系统,设计组装了激光监视-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固液... 为了克服传统动态法目测溶解终点给实验测定结果造成的误差,改用激光透过溶液后光强度的变化来判别固液溶解平衡终点。采用灵敏的激光传感器、计算机动态采集温度-时间和光强-时间数据系统,设计组装了激光监视-计算机在线数据采集固液溶解度实验装置。在290~360K下,选取氯化钾–水体系为标准体系,对实验装置进行可靠性检验,结果显示氯化钾在水中溶解度实验值与文献值吻合良好;在280~325K下,使用该装置测定了脱氢枞酸在75%~95%乙醇-水体系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脱氢枞酸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和乙醇浓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平衡 溶解度 激光监视 实验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