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坚护肝片及甘草甜素片对肝癌术后复发的干预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水庭 覃晓 +6 位作者 黎乐群 陆云飞 覃忠 林进令 巫山 梁雪婧 周惠森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294,共2页
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药物。对符合入选条件的小肝癌根治术后患者按自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软坚护肝片加甘草甜素片 ,对照组服用葫芦素片加肌苷。治疗 12个月以上 ,长期追踪。治疗组 3、5年肝癌术... 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预防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药物。对符合入选条件的小肝癌根治术后患者按自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软坚护肝片加甘草甜素片 ,对照组服用葫芦素片加肌苷。治疗 12个月以上 ,长期追踪。治疗组 3、5年肝癌术后复发率 11 6 9%及 15 5 % ,比对照组 30 36 %及 39 2 9%显著低 (P <0 0 5 )。治疗组 3、5年肝癌术后生存率 80 0 %、6 8 8% ,明显高于对照组 5 6 0 %、37 7%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对照组 护肝片 治疗组 甘草甜素 术后复发 根治术后 葫芦素 肌苷 药物
下载PDF
软坚护肝片对慢性乙肝及乙肝“大三阳”的疗效分析(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梁水庭 覃晓 +3 位作者 巫山 陆云飞 黎乐群 苏翼联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41-43,共3页
应用中药软坚护肝片治疗74例乙肝“大三阳”(其中38例为慢性乙肝或伴肝硬化)。结果HBeAg转阴率为78%,HBsAg转阴率为43%。对慢性乙肝或伴肝硬化的有效率为81.5%。为证实该药的可靠性,作者进行了动物实验研... 应用中药软坚护肝片治疗74例乙肝“大三阳”(其中38例为慢性乙肝或伴肝硬化)。结果HBeAg转阴率为78%,HBsAg转阴率为43%。对慢性乙肝或伴肝硬化的有效率为81.5%。为证实该药的可靠性,作者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证明软坚护肝片具有抗HBV及护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护肝片 慢性 乙型肝炎 HBV 中药
下载PDF
155例外周及中央型肝癌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梁水庭 彭民浩 +3 位作者 黎乐群 覃晓 周惠森 覃忠 《肝胆外科杂志》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部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的疗效 ,探讨中央型肝癌的治疗方案。方法 本文对我科 80例外周型肝癌及 75例中央型肝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外周型及中央型的 1、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 目的 评价不同部位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术后的疗效 ,探讨中央型肝癌的治疗方案。方法 本文对我科 80例外周型肝癌及 75例中央型肝癌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外周型及中央型的 1、3、5、1 0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76 .3%、5 2 .6 %、4 2 .1 %和 75 %、4 4 .2 %、2 6 .9%、3.8% ,差异显著。结论 外周型肝癌手术切除疗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外周型 中央型 手术
下载PDF
肝癌二级预防与早期发现和预后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梁水庭 陆云飞 +5 位作者 黎乐群 林进令 巫山 廖清华 李艳宁 卢月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28-30,共3页
对15年来开展肝癌二级预防的情况进行总结,表明选择肝癌高发区中的二、三类高危人群作为二级预防的主要对象并设立现场点,早期癌的检出率达830/10万。对二级预防中发现的222例小肝癌的治疗及预后作了分析。结果:获手术切... 对15年来开展肝癌二级预防的情况进行总结,表明选择肝癌高发区中的二、三类高危人群作为二级预防的主要对象并设立现场点,早期癌的检出率达830/10万。对二级预防中发现的222例小肝癌的治疗及预后作了分析。结果:获手术切除的154例小肝癌1、2、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9%、66.6%、56.2%、43.6%。行TACE治疗的36例小肝癌1、2年生存率分别为70%、54%。说明二级预防确能降低肝癌死亡率,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预防 肝肿瘤 预后
下载PDF
881例原发性肝癌术后疗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梁水庭 黎乐群 +2 位作者 林进令 巫山 廖清华 《临床外科杂志》 1996年第3期142-143,共2页
本文介绍我院1958年1月至1991年9月881例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及预后。全组病例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其中842例经病理证实。手术切除率由1958年至1983年的19.5%提高到1984年至... 本文介绍我院1958年1月至1991年9月881例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及预后。全组病例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其中842例经病理证实。手术切除率由1958年至1983年的19.5%提高到1984年至1991年的50.5%,5年生存率由25.2%提高到37.5%。其中小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为96%,5年生存率为62.3%.我们认为提高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最佳方法是开展肝癌二级预防。对Ⅱ期癌采用以肝动脉栓塞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较为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二级预防 手术切除 肝动脉栓塞
原文传递
软坚护肝片的护肝及抗乙肝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附7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梁水庭 巫山 +4 位作者 林进令 黎乐群 陆云飞 廖清华 苏翼联 《中医药研究》 1997年第3期50-54,共5页
通过软坚护肝片对能产生全部乙肝病毒指标细胞株的抑制试验和临床初步应用的结果,说明该药有抑制乙肝病毒HBeAg,HBsAg的作用,治疗指数(TI)分别为>5.74及>10.21(TI>2为有效)。临床应用的HBsAg转... 通过软坚护肝片对能产生全部乙肝病毒指标细胞株的抑制试验和临床初步应用的结果,说明该药有抑制乙肝病毒HBeAg,HBsAg的作用,治疗指数(TI)分别为>5.74及>10.21(TI>2为有效)。临床应用的HBsAg转阴率为28%—57%,HBeAg转阴率达78%,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软坚护肝片有减轻CCl4及硫代乙酰胺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有减轻D—氨基半乳糖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其降低小鼠血清ALT活性的作用,并非通过直接抑制ALT而产生,对正常小鼠的血清ALT活动无明显影响。此外,尚有提高小鼠碳粒廓清能力及血清溶血素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乙型肝炎病毒 软坚护肝片
下载PDF
肝癌高危人群的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水庭 陆云飞 +5 位作者 黎乐群 覃晓 李艳宁 卢月华 郭庆渠 梁雪婧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9期907-909,共3页
目的 :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药物 ,以尽可能减少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的肝癌发生率以及降低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的复发率。方法 :对高危人群 3 91例及术后患者 189例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纯中药制剂软坚护肝片加甘草甜素片 ... 目的 :探索有效、安全、价廉的药物 ,以尽可能减少肝癌高发区高危人群的肝癌发生率以及降低肝癌根治性切除后的复发率。方法 :对高危人群 3 91例及术后患者 189例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纯中药制剂软坚护肝片加甘草甜素片 ,对照组应用一般护肝药。治疗 3年以上 ,长期追踪。结果 :高危人群实验组肝癌发生率 0 72 % ,对照组为 9 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术后人群实验组肝癌 3、5年复发率分别为 11 69%和 15 5 8%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 0 3 6%和 3 9 2 9% ,P <0 0 5。结论 :软坚护肝片和甘草甜素片对长期暴露于较强肝癌危险因素的人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预防和控制 肝炎 乙型 肝肿瘤/中药疗法 发病率
下载PDF
血凝法对肝癌高危人群检测AFP发现早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水庭 巫山 +3 位作者 林进令 沈康年 严济邦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协作组 《广西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48-50,共3页
本文在肝癌高危人群中应用血凝法(RPHA)检测甲胎蛋白(AFP),在受检38188例中,发现肝癌559例,检出率为1463/10~5,其中早期肝癌55例,检出率为144/10~5。其中有35例小肝癌获手术切除。使我院的肝癌手术切除率从40.4%提高到60.0%。本法具... 本文在肝癌高危人群中应用血凝法(RPHA)检测甲胎蛋白(AFP),在受检38188例中,发现肝癌559例,检出率为1463/10~5,其中早期肝癌55例,检出率为144/10~5。其中有35例小肝癌获手术切除。使我院的肝癌手术切除率从40.4%提高到60.0%。本法具备灵敏、方便、便宜、检出率高等优点,是目前用以发现早期肝癌理想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甲胎蛋白 血凝法 诊断
下载PDF
二级预防在当前肝癌防治中的地位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水庭 《广西医学》 CAS 2004年第9期1243-1245,共3页
关键词 二级预防 肝癌 防治措施 病因学 肿瘤
下载PDF
影响原发性肝癌远期生存的因素分析
10
作者 梁水庭 黎乐群 +2 位作者 林进令 巫山 廖清华 《广西医学》 CAS 1994年第6期465-467,共3页
本文介绍我组自1958年至1991年9月881例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及预后。其中842例经手术并病理证实,其余39例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手术切除率由1958年至1983年的19.5%提高到1984年至1991年的50.5%,5年生存率由12.3%提高... 本文介绍我组自1958年至1991年9月881例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及预后。其中842例经手术并病理证实,其余39例符合1977年全国肝癌协作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手术切除率由1958年至1983年的19.5%提高到1984年至1991年的50.5%,5年生存率由12.3%提高到37.5%。这一提高与小肝癌在后阶段中的比例增高关系密切,小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为96%,五年生存率62.3%。作者认为目前提高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率和术后生存率最佳方法是开展肝癌二级预防,对中晚期肝癌采用以TAE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 栓塞术 药物疗法 预后 生存率
下载PDF
肝癌二级预防的研究
11
作者 梁水庭 巫山 +2 位作者 黎乐群 陆云飞 廖清华 《广西医学》 CAS 1997年第4期603-606,共4页
肝癌二级预防的研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肝癌研究组梁水庭巫山黎乐群陆云飞廖清华综述林进令审校原发性肝癌(以下称肝癌)起病隐匿,病发后8个月内绝大多数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恶劣,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 肝癌二级预防的研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肝癌研究组梁水庭巫山黎乐群陆云飞廖清华综述林进令审校原发性肝癌(以下称肝癌)起病隐匿,病发后8个月内绝大多数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恶劣,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为此预防肝癌,治愈或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预防 二级预防
下载PDF
家族聚集性肝癌101例家族史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肖开银 黎乐群 +10 位作者 彭民浩 杨定华 梁水庭 覃晓 陈希刚 郭雅 覃忠 彭涛 陈滨 苏智雄 尚丽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家族聚集性肝癌的家族遗传史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对101例手术切除家族聚集性肝癌的家族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对其临床生化指标、病理特征、基因表达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无家族史的肝癌497例进行比较。结果:101... 目的:探讨家族聚集性肝癌的家族遗传史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对101例手术切除家族聚集性肝癌的家族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对其临床生化指标、病理特征、基因表达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无家族史的肝癌497例进行比较。结果:101例肝癌先证者来自99个家族,家族中共查出肝癌256例,平均2.6例/家族,家族中发生3个和3个以上肝癌者36个家族,连续三代患肝癌者3个家族;肝癌家族史中,父亲或(和)母亲患肝癌占41.3%,同胞患肝癌占47.7%,有家族史肝癌先证者的HBV感染率和合并结节性肝硬化比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肝癌(P<0.05),两组肝癌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包膜、分化程度、AF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基因表达方面,有家族史肝癌nm23表达率高于无家族史肝癌(P<0.05),家族中有3个以上肝癌成员的肝癌先证者其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7%、71.0%、60.8%。结论:家族聚集性肝癌中部分是遗传型,部分是非遗传型,HBV感染和遗传基因在家族聚集性肝癌发病均有作用,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遗传占主导作用的家族聚集性肝癌其预后较好,故对家族聚集性肝癌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聚集性肝癌 肝癌家族史 手术切除 预后
下载PDF
小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监测及复发病灶再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黎乐群 梁水庭 +1 位作者 巫山 林进令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29,共2页
本文对82例手术切除的小肝癌进行了分析,探讨小肝癌术后复发的规律、监测方法和复发病灶再次治疗的价值。结果提示,本组术后1~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30.5%、42.7%、45.1%、50.0%和51.2%。其中,术后3年... 本文对82例手术切除的小肝癌进行了分析,探讨小肝癌术后复发的规律、监测方法和复发病灶再次治疗的价值。结果提示,本组术后1~5年累计复发率分别为30.5%、42.7%、45.1%、50.0%和51.2%。其中,术后3年内为复发的高发期,术后3年内复发人数占总复发人数的86.1%。首次手术采用根治性切除可以降低复发率。术后定期复查有利于发现亚临床复发病灶,为再次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本组43例复发病例中,再次肝切除18例,行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术4例,B超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1例。复发病灶的再治疗可明显提高术后生存率。其中,复发病灶的再切除是提高小肝癌术后生存率的最主要途径,可使术后生存率提高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切除术 复发
下载PDF
HIFU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静 黄飞 +1 位作者 卢榜裕 梁水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TACE治疗 疗效观察 HIFU 联合 肝动脉化疗栓塞 超声聚焦刀 治疗者
下载PDF
肝细胞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mRNA、VEGF和c-erbB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小平 詹灵凌 +2 位作者 姜海行 唐国都 梁水庭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m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癌基因c-erbB2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与其病理学特性和肿瘤转移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细胞癌UP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erbB2的表达。肝癌...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m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癌基因c-erbB2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与其病理学特性和肿瘤转移的关系。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细胞癌UP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erbB2的表达。肝癌转移组的UPAR mRNA、VEGF和c-erbB2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二者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它们的表达与肝癌的大小、分化程度却无关;UPAR mRNA与VEGF及c-erbB2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r=0.656、0.653,P<0.05)。UPA mRNA、VEGF和c-erbB2的表达可作为肝细胞癌的侵袭表型、判断疗效以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癌基因 尿激酶受体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中医药综合方案提高根治术后小肝癌患者生存率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孙振 崔珺 +11 位作者 朱役 梁水庭 王忠 陈兴东 穆小苏 向维 覃晓 徐静 翟笑枫 张院辉 郎庆波 吴美京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63-66,共4页
目的:本研究评价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根治术后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小肝癌患者161例纳入回顾性队列分析,其中53例接受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TCM组),80例接受介入疗法(TACE组),2... 目的:本研究评价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根治术后小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术的小肝癌患者161例纳入回顾性队列分析,其中53例接受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TCM组),80例接受介入疗法(TACE组),20例接受中医药和介入疗法(TCM-IT组),8例单纯手术治疗(SO),以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为观察指标,Kaplan-Meier方法统计分析各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结果:共纳入161例小肝癌患者,12例失访,失访率7.45%,其中TCM组第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5%、84.8%、84.8%;介入组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85.5%、60.5%,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8);TCM与介入联合组和单纯手术组中位生存期分别是30.667个月和29.267个月。TCM组1年、2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5%、81.7%,介入组1年、2年的无病生存率为83.9%、76.5%,无统计学差异(P=0.461)。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与TACE介入治疗术相比,在提高根治术后小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具有优势,其结果有待于进一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中医药 回顾性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肝细胞癌UPAR mRNA、VEGF和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小平 詹灵凌 +2 位作者 姜海行 唐国都 梁水庭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855-1857,共3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m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病理学特性和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细胞癌UP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D4...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mRN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病理学特性和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肝细胞癌UPA 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和CD44v6的表达。结果肝癌转移组的UPAR mRNA、VEGF和CD44v6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2、10·53、11·98,P<0·05),但它们的表达与肝癌的大小、分化程度却无关;UPAR mRNA与VEGF及CD44v6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r=0·658、0·663,P<0·05)。结论UPA mRNA、VEGF和CD44v6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疗效以及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尿激酶受体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黏附分子 原位杂交法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软坚护肝片预防肝纤维化形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郭庆渠 梁水庭 +1 位作者 梁雪婧 余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软坚护肝片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方法:应用四氯化碳和酒精联合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软坚护肝片预防组。对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病理纤维化分级和胶原纤维总... 目的:探讨软坚护肝片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方法:应用四氯化碳和酒精联合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软坚护肝片预防组。对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病理纤维化分级和胶原纤维总面积及百分比进行比较。结果: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降低,病理纤维化分级降低,胶原纤维总面积及所占百分比减少。结论:软坚护肝片可改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肝脏胶原纤维的面积、纤维化程度和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对大鼠肝纤维化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护肝片 肝纤维化 实验性
下载PDF
手术方式对小肝癌术后复发及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黎乐群 梁水庭 +2 位作者 巫山 林进令 沈康年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94-96,共3页
对84例小肝癌的手术方式与复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手术采用根治性切除者,术后生存率较姑息性切除者明显增高,且术后累计复发率和原切缘处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后者。提示姑息性切除术后切缘断面癌残留引起的切缘局部复发... 对84例小肝癌的手术方式与复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首次手术采用根治性切除者,术后生存率较姑息性切除者明显增高,且术后累计复发率和原切缘处局部复发率均低于后者。提示姑息性切除术后切缘断面癌残留引起的切缘局部复发可能是导致复发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对复发癌灶采用再次 肝切除可明显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手术方式 复发 生存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飞 韦杨年 +5 位作者 张海春 卢榜裕 黄玉斌 靳小建 苏海兵 梁水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5例应用HIFU技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AFP阳性患者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或转阴的患者占80%(24/30...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35例应用HIFU技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AFP阳性患者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或转阴的患者占80%(24/30);术后B超﹑CT、MRI复查肿瘤坏死的有27例,占77.1%(27/35);肿瘤缩小者19例,占54.2%(19/35);35例患者中治疗后,有10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烧伤,1例出现右侧胸腔积液。随访时间2~60个月,平均42个月,5年生存率为60%(21/35)。结论对于不宜行手术切除或不愿意手术的肝癌患者,HIFU治疗肝癌同样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肝细胞癌 超声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