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8油茶裂果和落果矿质营养分析
1
作者 李芳 李彩琴 +6 位作者 黄思其 窦婧晗 张碧佩 涂攀峰 梁瑞友 李永泉 宋雯佩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0-182,共13页
【目的】裂果和落果是经济林果树栽培中高度关注且尤为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以生长正常油茶、裂果油茶和落果油茶为试材,测定叶片、果皮和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矿质营养对油茶果实发育的影响,为油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裂果和落果是经济林果树栽培中高度关注且尤为严重的问题。本研究以生长正常油茶、裂果油茶和落果油茶为试材,测定叶片、果皮和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分析矿质营养对油茶果实发育的影响,为油茶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集的裂果和落果为试验材料,分别用原子吸收光谱、钼锑抗比色法及凯氏定氮法测定果皮矿质元素含量,用索氏提取法测定种子含油率,分析R8油茶各器官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正常果、落果与裂果各指标间的显著性,明确矿质元素对果实生长发育及含油率的影响。【结果】小坑林场土壤pH为5.1,有机质含量为27.715 g·kg^(-1);R8油茶裂果和落果中部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对照果。其中氮、铜、钙、锌、铁、锰含量变化与落果和裂果有直接关系,落果和裂果的发生可能与磷和硼元素含量有关,而镁元素丰富度不是落果和裂果的限制因子。【结论】小坑林场在油茶的施肥管理中可以适当减少氮、锰和硼肥的施用,增施钾、磷、铁、锌和钙、镁肥,结合整形修剪、水分管理等措施以减少裂果和落果的发生,实现油茶的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裂果 落果 矿质元素 含油率
下载PDF
杉木大径材优树选择与主要经济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郑会全 梁瑞友 +3 位作者 胡德活 韦如萍 王润辉 晏姝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26-29,共4页
以胸径为选择指标,对杉木初级种子园23年生子代林大径材优树(胸径≥26 cm)进行选择,共有38个优良单株入选,结果表明:优树胸径现实增益值均超过56%;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皮比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木材吸水性等主要经济性状在优树间变... 以胸径为选择指标,对杉木初级种子园23年生子代林大径材优树(胸径≥26 cm)进行选择,共有38个优良单株入选,结果表明:优树胸径现实增益值均超过56%;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皮比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木材吸水性等主要经济性状在优树间变异较为广泛,变异系数在10%以上;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木材吸水性间呈正相关关系,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树皮比率与胸径及单株材积间、木材基本密度与各生长性状及木材吸水性间则为负相关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对大径材优树有效材积(去皮后单株材积)-木材基本密度类型作初步划分发现,共17株优树有效材积值大于优树群体均值,其中优树S14、S18、S22、S25木材基本密度大于优树群体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大径材 优树 性状变异 性状相关性
下载PDF
广东南岭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状况比较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黄志宏 田大伦 +1 位作者 周光益 梁瑞友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3-67,共5页
对广东南岭小坑自然保护区5种林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土壤肥力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林型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5.83±0.34)%... 对广东南岭小坑自然保护区5种林型(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马尾松林、杉木林)土壤肥力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测定,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林型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5.83±0.34)%)、土壤全N质量分数((0.369±0.019)%)较其他林型高,且林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不同林型的土壤碳氮比不同,其中马尾松林地最高(24.69±6.01),常绿阔叶林最低(15.77±1.59)。各林型间土壤全P质量分数、土壤速效K质量分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且均是以毛竹林林地质量分数(P,(0.045±0.001)%;K,(79.00±4.03)mg/kg)最高,表明毛竹林比较适合本地生长,对地力维持有一定作用,可以适当发展。除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外,其余3种林型土壤均表现出明显的P缺乏,当地在林业经营措施中可适当施加P肥以提高地力。5种林型综合排序为常绿阔叶林(0.576)>毛竹林(0.481)>针阔混交林(0.196)>马尾松林(-0.558)>杉木林(-0.694),说明地带性森林类型常绿阔叶林是当地最佳的林地利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林型 土壤养分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南岭小坑藜蒴栲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规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根 周光益 +4 位作者 王旭 吴仲民 邱治军 赵厚本 梁瑞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3650-3658,共9页
采用皆伐法对南岭小坑750 m2天然藜蒴栲群落的生物量进行实测。该群落有43个树种,其中藜蒴栲为优势种,测定胸径2.0 cm以上267株树木的树干、枝、叶烘干重数据以及胸径(D)、树高(H)数据;揭示了该森林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AGB)在森林各... 采用皆伐法对南岭小坑750 m2天然藜蒴栲群落的生物量进行实测。该群落有43个树种,其中藜蒴栲为优势种,测定胸径2.0 cm以上267株树木的树干、枝、叶烘干重数据以及胸径(D)、树高(H)数据;揭示了该森林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AGB)在森林各层次、各树种及乔木层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并建立了该群落的生物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南岭小坑流域藜蒴栲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131.149 t/hm2,乔木层129.895 t/hm2,下木层1.563 t/hm2,层间植物0.267 t/hm2,凋落物层2.424 t/hm2。树干、树枝、树叶生物量分别是乔木层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85.0%、10.6%和4.4%。优势树种藜蒴栲和小红栲生物量占乔木层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46.3%和9.8%,这说明在早期演替的藜蒴栲群落中生物量主要集中于少数优势种。乔木层各径阶(DBH<5,5—10,10—15,15—20,20—25,≥25 cm)生物量占乔木层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百分比分别是1.0%,13.1%,52.2%,26.4%,4.6%和2.7%。天然次生藜蒴栲群落以D为自变量的总生物量模型是Wtagb=0.116D2.384,R2=0.934,该模型估算值比皆伐实测值低5.0%;以D2H为自变量的总生物量模型是Wtagb=184.274(D2H)0.881,R2=0.952,模型估算值比皆伐实测值低6.9%;这说明针对天然藜蒴栲群落,以D为自变量的总生物量模型更为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蒴栲群落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回归模型 亚热带次生林 南岭
下载PDF
乐昌油杉优树资源调查及收集区营建 被引量:7
5
作者 郑会全 胡德活 +5 位作者 王润辉 韦如萍 晏姝 朱火生 梁瑞友 赖旭恩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22-26,共5页
对广东省乐昌地区杉木林分进行调查,共筛选出104份乐昌油杉优树资源。对优树生长、形质、材质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优树群体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均值明显高于样地群体值(P<0.01),性状表现水平(PL)皆在77.0以上;... 对广东省乐昌地区杉木林分进行调查,共筛选出104份乐昌油杉优树资源。对优树生长、形质、材质等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优树群体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均值明显高于样地群体值(P<0.01),性状表现水平(PL)皆在77.0以上;入选优树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现实增益分别为0.4%~97.1%、32.3%~131.8%、82.6%~712.5%;优树高径比、冠径比变幅分别为38.9~76.5、8.7~21.9;优树木材基本密度、红心材比率、木材干缩性、木材吸水性总体变幅则分别为0.251 1~0.393 1 g/cm3、29.2%~72.3%、0.8%~32.4%、189.0%~332.9%;其中,木材干缩性变异程度最大,CV值达100%,而木材基本密度变异程度较低,CV值仅为11%。以平均木材质测定值为阈值对优树进行分类,不同优树群体均可分选出一定数量生长材质皆优单株。研究还对乐昌油杉优树资源进行了有效保存(就地保存与异地保存),收集区资源合计保存率为9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优树资源 生长性状 材质 资源保存
下载PDF
南岭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志宏 田大伦 +1 位作者 梁瑞友 周光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13,共5页
调查了南岭小坑森林公园4种典型林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并在不同林型采集土壤样本,分析该地区4种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微生物总数平... 调查了南岭小坑森林公园4种典型林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并在不同林型采集土壤样本,分析该地区4种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微生物总数平均值以针阔混交林最高,数量是(40.5±13.4)×105CFU.g-1,毛竹林[(27.9±8.1)×105CFU.g-1]和常绿阔叶林[(30.2±11.0)×105CFU.-g 1]次之,杉木林的数量最少[(17.9±5.8)×105CFU.g-1];(2)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中,各类微生物组成比例不尽相同.从总体来看,以细菌占绝大多数(平均为74.6%),其次是放线菌(平均为13.9%),真菌较少(平均为11.5%);(3)同一林型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各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其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均呈现出明显动态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 林型 土壤微生物 数量
下载PDF
南岭小坑木荷群落地上生物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根 周光益 +1 位作者 吴仲民 梁瑞友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3-147,共5页
森林生物量是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和评估森林碳收支的重要参数(吴仲民等,1998)。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类型。
关键词 木荷群落 生物量 生物量分配 回归模型 亚热带次生林 南岭
下载PDF
杉木2.5代种子园开花物候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润辉 胡德活 +3 位作者 郑会全 刘伟新 梁瑞友 杨伯群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3年第4期25-29,43,共6页
在小坑林场2009年营建的杉木2.5代种子园中选择20个建园无性系,于2012年2月和3月开展开花物候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存在极显著差异;同一无性系的雌雄花在始花期、盛花期上的差别也达到极显著水平... 在小坑林场2009年营建的杉木2.5代种子园中选择20个建园无性系,于2012年2月和3月开展开花物候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的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存在极显著差异;同一无性系的雌雄花在始花期、盛花期上的差别也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在末花期上的差别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同一无性系的雌雄花末花期较一致、重叠程度高,这可能会导致很大程度的自花授粉,也可能是造成杉木种子中涩粒含量高的原因之一。另外,各无性系始花期、盛花期的重复力极高,而末花期的重复力相对较低,表明始花期、盛花期受高度的遗传控制,末花期则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大;极高的重复力显示了杉木种子园营建时对花期同步性进行选择将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园 开花物候
下载PDF
杉木第二代改良种子园营建技术及应用成效 被引量:20
9
作者 胡德活 林军 +8 位作者 王润辉 郑会全 梁瑞友 晏姝 韦如萍 刘伟新 赖旭恩 吕宇宙 李彭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1期23-28,共6页
种子园在林木良种化推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广东省杉木第二代改良种子园营建技术包括亲本选择和建园创新技术等进行概述,如亲本选择策略与标准、秋季嫁接方法、缩短种子园建园时间的方法。同时简述了第二代改良种子园建园技术... 种子园在林木良种化推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广东省杉木第二代改良种子园营建技术包括亲本选择和建园创新技术等进行概述,如亲本选择策略与标准、秋季嫁接方法、缩短种子园建园时间的方法。同时简述了第二代改良种子园建园技术应用成效。其中,乐昌市龙山林场杉木第二代改良种子园产量较为突出,可达187.50 kg/hm2,种子质量可达到GB 7908—1999杉木种子质量分级I级水平。此外,小坑林场第二代改良种子园子代早期生长(3 a生)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分别为4.0 m、4.5 cm,增益分别达21.2%、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园 亲本选择 嫁接技术 秋季嫁接
下载PDF
南岭小坑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状况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志宏 梁瑞友 +1 位作者 田大伦 周光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2,共5页
研究了韶关市曲江小坑果园表层土壤(0-20 cm)和亚表层土壤(20-40 cm)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状况及垂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果园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土壤中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 研究了韶关市曲江小坑果园表层土壤(0-20 cm)和亚表层土壤(20-40 cm)中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状况及垂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果园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在土壤中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土壤微生物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表层土壤的3种微生物总数高于亚表层(p=0.001),是亚表层的4.03倍.(2)表层与亚表层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均远高于同层的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前者约占微生物总量的80%,后两者各占微生物总数的10%左右.(3)果园土壤微生物数量随不同时间而变化,总体变异系数为8.7%,且不同土壤深度的微生物数量变化存在明显差异(p=0.001).表层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变动系数(10.7%)为亚表层土壤变动系数(1.3%)的8.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果园土壤 垂直分布 动态
下载PDF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高州油茶杂交亲和性遗传评估Ⅰ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应中 张坤昌 +8 位作者 廖柏勇 李永泉 张盟雨 李铭荃 王溢 徐煲铧 郭微 吕宇宙 梁瑞友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3,共13页
【目的】提高杂交选育效率,提高南缘油茶的产量,改良其品质。【方法】选取高州油茶4个优树无性系,小果油茶、普通油茶和香花糙果茶各1个无性系,开展5×7的人工控制授粉试验。检测参试亲本染色体倍性,统计杂交试验的授粉花朵保存数... 【目的】提高杂交选育效率,提高南缘油茶的产量,改良其品质。【方法】选取高州油茶4个优树无性系,小果油茶、普通油茶和香花糙果茶各1个无性系,开展5×7的人工控制授粉试验。检测参试亲本染色体倍性,统计杂交试验的授粉花朵保存数量、保存率、坐果数量和坐果率,采用混合线性模型估算不同无性系间亲和性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等遗传参数,综合评估各组合的杂交亲和性,最终确定杂交优势亲本。【结果】参试亲本中,小果油茶是六倍体,普通油茶是八倍体,高州油茶和香花糙果茶是十倍体。40株母树共授粉套袋1 866个,保存1 465个,坐果713个,保存率在母本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02),坐果率在父本间(P=0.002)和母本间(P <0.001)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CG2和♂CG1组合的坐果率在不同组合间的二维交互效果最好。父、母本间平均坐果率最高的分别是香花糙果茶(♂CF1,63.92%)和高州油茶(♀CG2,55.14%)。保存数量和坐果数量配合力混合模型中母本加性效应值高于父本;高州油茶坐果数量的母本一般配合力表现最高的是CG3(0.157),父本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是CG1(0.137)。坐果数量组合间♀CG2×♂CG1的特殊配合力最高(0.177),其次是♀CG3×♂CG2(0.139)。【结论】高州油茶种内杂交亲和性普遍高于种间杂交。香花糙果茶不适宜作为高州油茶、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的杂交母本,更适合作为父本或配置授粉树;高州油茶、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杂交可互为亲本,坐果率差异化和染色体倍性以及亲缘关系密切相关。综合杂交亲和性各遗传参数,CG3可作为优势母本,CG1可作为优势父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油茶 染色体倍性 杂交亲和性 配合力 遗传评估
下载PDF
南岭杉木人工林光合-蒸腾作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瑞友 黄志宏 +1 位作者 周光益 邱治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9-82,共4页
应用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Licor-6400观测了南岭杉木人工林林冠层不同高度叶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日进程.结果表明:(1)处于林冠不同高度(林冠顶部、林冠中部和林冠下部,下同)的杉木叶光合作用速率及其日进程变化特征均存在差异,其日平均光... 应用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Licor-6400观测了南岭杉木人工林林冠层不同高度叶片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日进程.结果表明:(1)处于林冠不同高度(林冠顶部、林冠中部和林冠下部,下同)的杉木叶光合作用速率及其日进程变化特征均存在差异,其日平均光合速率为(4.81±0.23)μmol.m-2s-1;(2)位于林冠不同高度的杉木叶的蒸腾作用速率及其日进程变化亦存在差异,其日平均蒸腾速率为(1.48±0.07)mmol.m-2s-1;(3)不同高度的杉木叶水分利用效率(WUE)差异不显著(p=0.05),叶片日平均WUE为(3.41±0.19)μmol/mmol;林冠内不同高度光合有效辐射在该杉木人工林中并非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南岭 杉木人工林 光合-蒸腾作用
下载PDF
油茶人工授粉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应中 王明怀 +4 位作者 徐煲铧 梁瑞友 刘伟新 卢绍强 吕宇宙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2期33-39,共7页
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国有小坑林场开展普通油茶人工授粉、自花授粉试验,同时开展去袋方式试验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人工授粉方法—吸管套柱法应用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杂交组合平均座果率为34.8%。相同生物学类型单株间杂交... 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国有小坑林场开展普通油茶人工授粉、自花授粉试验,同时开展去袋方式试验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人工授粉方法—吸管套柱法应用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杂交组合平均座果率为34.8%。相同生物学类型单株间杂交,其座果率较低;不同类型单株间杂交组合,其平均座果率为39.8%;自花授粉座果率极低,多数为0。人工授粉后一周完全去袋是可行的。简便易操作的吸管套柱法可在广东油茶人工授粉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人工授粉 杂交 自交 去袋 套柱
下载PDF
南岭小坑常绿阔叶林土壤脱落酸分解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传胜 黄从军 +3 位作者 赵厚本 周光益 邱治军 梁瑞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7-771,共5页
植物产生的脱落酸(ABA)可进入土壤并在土壤溶液中保持-定浓度,对植物生长、种子萌发、群落组成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土壤ABA 的分解过程有助于了解ABA 在土壤中的循环过程,揭示土壤ABA 和植物生长的相互关系.以广东南岭小坑常绿阔... 植物产生的脱落酸(ABA)可进入土壤并在土壤溶液中保持-定浓度,对植物生长、种子萌发、群落组成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土壤ABA 的分解过程有助于了解ABA 在土壤中的循环过程,揭示土壤ABA 和植物生长的相互关系.以广东南岭小坑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像,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ABA 质量浓度的关系,并通过室内培养法结合灭菌处理研究土壤ABA 的分解过程和土壤微生物在ABA 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ABA 质量浓度在29.8-167.0 ng·mL^-1间,均值为91.5 ng·mL^-1,且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土壤全N 含量和ABA 质量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培养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能够在短时间内(7 d)快速分解掉平均33.5%的土壤ABA,之后土壤ABA 缓慢线性自然分解,分解速率平均为0.24%·d^-1;在前期快速分解过程中,土壤ABA 含量和分解速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在后期缓慢分解过程中则是负相关关系;土壤微生物一方面可以造成土壤ABA 的快速分解,另一方面还具有防止土壤ABA 质量浓度过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土壤溶液 培养 灭菌 分解过程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杉木控制授粉子代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德活 韦如萍 +13 位作者 王润辉 晏姝 古定球 林军 覃冀 梁瑞友 许松葵 谢金链 黄永权 刘斯通 赖旭恩 梁庆 曾雷 阮梓材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对杉木68个杂交组合7-10年生试验林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高于父本和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平均值的组合比例总体上在50%左右;3个生长性状的正向超亲、负向超亲以及介于双亲之间的组合比例,各测定林间差异很大,总体... 对杉木68个杂交组合7-10年生试验林的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高于父本和母本的自由授粉子代平均值的组合比例总体上在50%左右;3个生长性状的正向超亲、负向超亲以及介于双亲之间的组合比例,各测定林间差异很大,总体上来看,树高正向超亲略占优势,胸径及材积负向超亲略占优势;树高、胸径、材积的杂种优势分别为-37.5%-14.3%、-39.4%-17.2%和-58.6%-74.1%,材积杂种优势变幅明显大于树高及胸径,3个生长性状各杂种优势区间的组合比例呈正态分布,树高、胸径杂种优势大于10%组合比例分别占8.8%和5.9%,材积杂种优势在30%-60%、60%以上组合比例分别为5.9%和2.9%;通过人工育种培育具有超双亲优势的组合是可行的,在地理间隔较远的优良种源间,或在外省优良种源与本省种源间选择交配亲本,易培育出具有超双亲优势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杂交子代 杂种优势 分析
下载PDF
小坑林场76株油茶优树的物候期及生长结实特点 被引量:5
16
作者 梁瑞友 廖文冠 +2 位作者 申凯歌 杨柏群 张应中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89,95,共5页
为了了解外引油茶品种在广东的适生性和结实特性,从而为广东当地油茶品种的选择和栽培管理提供借鉴,对小坑林场2009年引进的76株油茶优树的几个关键物候期和生长结实特点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76株油茶优树总体生长表现良好,不同优树... 为了了解外引油茶品种在广东的适生性和结实特性,从而为广东当地油茶品种的选择和栽培管理提供借鉴,对小坑林场2009年引进的76株油茶优树的几个关键物候期和生长结实特点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76株油茶优树总体生长表现良好,不同优树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性状表现间的差异均较大,株型表现有窄冠低矮型、窄冠中间型、宽冠高大型、宽冠中间型、高大中间型、低矮中间型及中间型等7种类型;抽梢早、中两个类型的优树自2月20~26日开始抽梢,抽梢期历时30~35 d,抽梢晚的优树自3月下旬开始抽梢,抽梢期历时仅有10~16 d;早花类型与晚花类型植株其始花期出现的早晚相差1个月,时间跨度大,多数品种的始花期集中在10月25日左右,其花期历时30~40 d;综合2014年单位冠幅产量、2015年幼果数及花芽量(用于预测2016年的产量),筛选出了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8、30、62、64、68号共5个油茶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物候期 株型 开花 结实 小坑林场 广东韶关
下载PDF
杉木生长性状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德活 阮梓材 +6 位作者 吴青 林义辉 凌文昌 韦战 覃冀 梁瑞友 庄县喜 《广东林业科技》 1998年第2期7-13,共7页
报道了杉木6个优树无性系半双列交配设计在两个试验点造林5.5年的试验结果:在遗传控制方式中,杉木生长同时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控制,特殊配合力效应不低于一般配合力效应;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家系的广义遗传力0... 报道了杉木6个优树无性系半双列交配设计在两个试验点造林5.5年的试验结果:在遗传控制方式中,杉木生长同时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控制,特殊配合力效应不低于一般配合力效应;树高、胸径和材积3个生长性状家系的广义遗传力0.731~0.801,狭义遗传力0.228~0.481;杂种优势只有少量组合具有正向优势,其中材积杂种优势最高达26.06%;亲本配合力效应及组合生长在亲本间、组合间和地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评选出1号、2号和6号3个亲本为较优良亲本,1×6、3×6、1×2、2×3和4×6共5个组合为较优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系 配合力效应 杂种优势 组合 杉木
下载PDF
5种阔叶树幼苗的养分积累和分配规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瑞友 许松葵 +2 位作者 梁丽丽 任向荣 曹鹤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2期16-19,36,共5页
研究了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女贞(Ligustrum lucidum)、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和乐昌含笑(M ichelia chapensis)幼苗的养分积累和分布。结果表明:观光木各器官干重为根>叶&... 研究了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女贞(Ligustrum lucidum)、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和乐昌含笑(M ichelia chapensis)幼苗的养分积累和分布。结果表明:观光木各器官干重为根>叶>干,女贞为干>根>叶>枝,山杜英为枝>叶>根>干,乳源木莲为根>干>叶,乐昌含笑为叶>干>根>枝。各树种干的养分浓度最低。除了观光木外,其余树种均以叶的养分浓度为最高。观光木的养分贮量为根>叶>干,女贞和山杜英为叶>枝>根>干,乳源木莲为叶=干>根,乐昌含笑为叶>干=根>枝。5种幼苗各器官的养分贮量多为N>K>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幼苗 干重 养分浓度 养分贮量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无性系球果年龄段分布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义辉 胡会先 +4 位作者 黄小平 林绪平 梁瑞友 胡德活 方乐金 《广东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10-13,共4页
对嫁接 7年生的杉木 1 .5代种子园无性系球果进行年龄段分布调查 ,结果表明 :(1 )杉木种子园母树球果分布较为密集的是Ⅲ、Ⅳ、Ⅴ和Ⅵ 4个年龄段 ,占 7个年龄段总球果数的 78.8% ,其中Ⅳ年龄段结实量最多 ,其着果比例为 2 3.2 %。 (2 )... 对嫁接 7年生的杉木 1 .5代种子园无性系球果进行年龄段分布调查 ,结果表明 :(1 )杉木种子园母树球果分布较为密集的是Ⅲ、Ⅳ、Ⅴ和Ⅵ 4个年龄段 ,占 7个年龄段总球果数的 78.8% ,其中Ⅳ年龄段结实量最多 ,其着果比例为 2 3.2 %。 (2 )杉木无性系年龄段着果量变异由无性系的遗传因素和种子园的地理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平均变异系数无性系间为5 3.7% (38.9%~ 75 .2 % ) ,无性系内分株间为 5 9.2 % (6 .7%~ 1 41 .2 % )。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分株间的年龄段着果数均存在较大变异 ,但从平均变异系数来看 ,两者的变异幅度相差不大。 (3)结实量多的无性系分株在各年龄段着果多 ,特别是下部年龄段着果多 ,而且所占比例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系 年龄段 着果数 着果比例
下载PDF
南岭小坑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估算
20
作者 黄志宏 陈步峰 +4 位作者 周光益 吴仲民 王旭 李根 梁瑞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90,共8页
粤北南岭是我国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本研究在进行样地测定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样地收获法实测了小坑流域地带性植被天然次生林3块代表性样地(小红栲-木荷群落、藜蒴栲-小红栲... 粤北南岭是我国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本研究在进行样地测定的基础上,采用传统的样地收获法实测了小坑流域地带性植被天然次生林3块代表性样地(小红栲-木荷群落、藜蒴栲-小红栲群落、木荷-杉木群落)生物量,在此基础上,应用相对生长方程法估算了该生态系统生物量。结果表明:(1)群落是以藜蒴栲、小红栲与木荷为主要建群种,为地带性植被类型;杉木也占有重要地位,这与其中一个群落由杉木林皆伐转换而来有关;群落物种的重要值分布符合正态分布;(2)胸径与地上生物量的曲线拟合回归方程B(kg.tree-1)=0.128*D2.367 8可获得二者较高的相关性(p=0.000 1);树高与胸径关系符合H=3.712 0D0.474 6(p<0.000 1);(3)地上生物量的估算结果为119.720 Mg.hm-2,比实测值高2.59%;地下生物量的估算结果为23.922±4.201 Mg.hm-2,系统总生物量为143.642±8.896 M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相对生长方程 南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