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高职院校对外汉语课程建设研究
1
作者 杨珩 梁美英 黄健霞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9-94,共6页
广西高职院校对外汉语课程建设以本科院校为蓝本开展,缺乏高职特色。广西高职院校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对外汉语课程建设。除常规课程,还要开设考试辅导课程和专业汉语课程等,使对外汉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与产业... 广西高职院校对外汉语课程建设以本科院校为蓝本开展,缺乏高职特色。广西高职院校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具有高职特色的对外汉语课程建设。除常规课程,还要开设考试辅导课程和专业汉语课程等,使对外汉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贯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实现“岗课赛证”结合,拓展对外汉语教学的边界,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对外汉语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对外汉语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材料土壤水温效应与作物增产效应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梁美英 卜玉山 +3 位作者 李伟 周秋香 史晓凯 马茹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28-335,共8页
在位于山西省阳曲县河村的"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业综合节水研究示范基地",采用大田试验对不同材料(普膜、降解地膜、秸秆、液膜)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变化以及玉米生长和产量效应、WUE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覆... 在位于山西省阳曲县河村的"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农业综合节水研究示范基地",采用大田试验对不同材料(普膜、降解地膜、秸秆、液膜)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动态变化以及玉米生长和产量效应、WUE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供试降解膜和普膜覆盖均具有显著的增温效果和一定的保水作用,秸秆覆盖同时具有显著的降温作用和保水作用,而供试液膜只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无保水作用,不同覆盖材料的增温或降温效应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前期。供试降解膜和普膜覆盖均显著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玉米产量和WUE以降解膜覆盖最高,普膜覆盖次之,但经济效益以普膜覆盖最好,降解膜覆盖次之。供试液膜对玉米生长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玉米产量、WUE和经济效益也均略好于CK,但差异均不显著。而秸秆覆盖影响了玉米生长发育,产量、WUE和经济效益均显著低于CK。由以上结果可见,在试验区域低温干旱并存的条件下,有效的覆盖材料应同时具备增温作用和保水作用,而且增温作用较保水作用更为重要。因此,秸秆不适合作为低温干旱并存区域的覆盖材料,供试液膜因其效果欠佳也不适宜推广应用,而普膜覆盖的推广应用可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考虑到普膜的环境污染成本,供试降解膜也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材料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增产效应 WUE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地膜与覆盖方式土壤水温与作物增产效应 被引量:26
3
作者 梁美英 卜玉山 +4 位作者 李伟 周秋香 牛昭坤 史晓凯 马茹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5期426-431,共6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宽幅普通地膜、窄幅普通地膜、宽幅微孔地膜与窄幅微孔地膜)与不同覆盖方式(平铺覆盖和起垄覆盖)下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与覆盖...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宽幅普通地膜、窄幅普通地膜、宽幅微孔地膜与窄幅微孔地膜)与不同覆盖方式(平铺覆盖和起垄覆盖)下土壤水分和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膜与覆盖方式都具有明显的增温保水作用,且增温作用强于保水作用,增温作用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前期,显著促进了玉米前期生长,为后期生殖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玉米产量均显著高于CK,增产原因主要是显著增加了玉米百粒重,水分利用效率也显著高于CK。在试验区低温干旱并存的气候条件下,宽幅普通地膜平铺覆盖是一种简单、低成本、高效的覆盖栽培方式,能有效提高水分利用率,增加表层土壤温度,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类型 覆盖方式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玉米增产效应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吸磷差异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梁美英 卜玉山 +1 位作者 张广峰 郭淑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564-571,共8页
采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了24个农田石灰性土壤和4个石灰性生土的磷吸附能力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而采用通径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供试石灰性土壤吸附固磷能力的主要土壤性质。研究结果表明:28个供试石灰性土壤的磷... 采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了24个农田石灰性土壤和4个石灰性生土的磷吸附能力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而采用通径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供试石灰性土壤吸附固磷能力的主要土壤性质。研究结果表明:28个供试石灰性土壤的磷等温吸附曲线都很好地拟合了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大吸磷量(Xm)以4个石灰性生土最大;其次为7个大田褐土性土,9个大田石灰性褐土;8个蔬菜大棚石灰性褐土最小。土壤pH值、CaCO3、活性钙、活性镁、活性铝和小于0.002 mm的土粒均与最大吸磷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0.2~2.0 mm的土粒均与最大吸磷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经通径分析和反向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影响供试石灰性土壤吸附固磷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有机质,其次为速效磷和活性钙,土壤有机质、速效磷、活性钙和小于0.002 mm土粒共同决定了供试石灰性土壤95%的最大吸磷量。供试土壤中,8个蔬菜大棚石灰性褐土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而吸附固磷能力相对较弱。连年大量有机和无机肥料的投入不仅导致磷在土壤中大量积累,而且由于土壤肥力的逐步提高,其吸附固磷能力下降,土壤中累积的磷素迁移性增强,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吸附固磷 土壤性质 土壤肥力 环境风险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对草坪草种子发芽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梁美英 邵海林 +1 位作者 王建程 卜玉山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39-41,共3页
不同土壤垃圾配比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对草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发芽推迟和发芽率下降,且随着垃圾比例的增加发芽推迟时间延长和发芽率下降幅度增大。除纯垃圾外,配以垃圾的生长基质,草坪草植株生长粗壮肥大,叶色深绿,叶... 不同土壤垃圾配比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垃圾对草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在发芽推迟和发芽率下降,且随着垃圾比例的增加发芽推迟时间延长和发芽率下降幅度增大。除纯垃圾外,配以垃圾的生长基质,草坪草植株生长粗壮肥大,叶色深绿,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纯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草坪草 生长基质
下载PDF
施磷和培养时间对两种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梁美英 李兵霞 卜玉山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458-461,共4页
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磷和培养时间对两种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磷肥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种土壤各种无机磷均略有增加;施入不同数量磷肥后,两种土壤中各种无机形态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Ca2-P... 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施磷和培养时间对两种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磷肥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两种土壤各种无机磷均略有增加;施入不同数量磷肥后,两种土壤中各种无机形态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Ca2-P和Ca8-P在培养初期均急剧增加,而后Ca2-P逐渐下降,Ca8-P则为有增有减,Al-P、Fe-P、Ca10-P和O-P含量随培养时间呈持续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施磷 培养 无机磷形态 转化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122例的急救护理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梁美英 罗银秋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492-493,共2页
目的总结急诊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22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及护理。结果 111例患者在急救护理1~2h后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成功转入住院部进一步治... 目的总结急诊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22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及护理。结果 111例患者在急救护理1~2h后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成功转入住院部进一步治疗;11例患者死于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在急救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积极做好常规护理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熟练使用呼吸机,做好人工气道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衰竭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多发伤病人的急诊评估及护理对存活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美英 陈希萍 +1 位作者 黄睿花 罗银秋 《全科护理》 2011年第21期1885-1886,共2页
[目的]探讨对多发伤病人进行急诊伤情评估后及时给予急救护理干预对抢救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ABCDEFGHI伤情评估后给予急救护理干预的124例多发伤病人为实验组,未采用ABCDEFGHI伤情评估程序即进行抢救的108例多发伤病人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对多发伤病人进行急诊伤情评估后及时给予急救护理干预对抢救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ABCDEFGHI伤情评估后给予急救护理干预的124例多发伤病人为实验组,未采用ABCDEFGHI伤情评估程序即进行抢救的108例多发伤病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多发伤病人的抢救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抢救前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情况的构成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死亡1 0例,抢救存活率为91.90%;对照组死亡19例,抢救存活率为82.40%,实验组抢救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913,P=0.029 0)。[结论]对多发伤病人进行ABCDEFGHI伤情评估后再进行急救护理,能明显提高其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诊评估 护理 存活率
下载PDF
急性左心衰患者急诊抢救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美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8期210-211,共2页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接受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88例接受急诊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衰抢救护理模式实...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左心衰)患者在接受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88例接受急诊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衰抢救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性左心衰急诊抢救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衰疾病急诊抢救计划实施时间和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抢救的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 急诊 抢救
下载PDF
车祸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梁美英 罗银秋 李焕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车祸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为防治车祸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维护和提高车祸伤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车祸伤患者(研究组,n=100)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n=100)运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 目的:探讨车祸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为防治车祸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维护和提高车祸伤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车祸伤患者(研究组,n=100)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照组,n=100)运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TSD-S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P<0.01);研究组PTSD-SS总分及其主观评定、反复重现体验、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和社会功能受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车祸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主要受性别、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的影响。结论:车祸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较高,临床护理应重视心理干预,以维护和提高车祸伤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尤其是女性、已婚、收入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祸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美英 罗银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52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出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急诊科52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休克纠正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从抢救开始到纠正休克的平均时间为(30.5±7.5)min,对照组患者平均时间为(52.4±8.9)min,观察组用时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以人性化护理模式为基础,能够提高出血性休克患者抢救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对规范护理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出血性休克 急诊抢救
下载PDF
急救专科护士(CNS)培养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美英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929-931,共3页
通过对我国有关专科护士概念、发展背景、培养必要性及内容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提出成功地推行急救CNS制度,既要借鉴外国的宝贵经验,又要适应中国国情。只有培养高素质的专科护士,才能不断提高急救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 急诊 专科护士 护理 培养
下载PDF
静滴氨茶碱致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美英 罗银秋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7期1838-1839,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使用氨茶碱后出现不良反应,进行重点观察及针对性护理,确保输液安全。方法:337例COPD患者出现气促均用氨茶碱0.25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二次,疗程7-10日。结果:出现48例不良反应,总的不...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使用氨茶碱后出现不良反应,进行重点观察及针对性护理,确保输液安全。方法:337例COPD患者出现气促均用氨茶碱0.25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二次,疗程7-10日。结果:出现48例不良反应,总的不良反应率14.2%。结论:临床使用时,应参照它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不同,进行有重点地观察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便能及时地处理病人,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滴 氨茶碱 观察 护理
下载PDF
急诊评估及护理对多发伤患者抢救存活率的影响
14
作者 梁美英 陈希萍 +1 位作者 黄睿花 罗银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1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探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伤情评估后及时给予急救护理干预对抢救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12月采用ABCDEFGHI伤情评估后给予急救护理干预的124例多发伤患者为实验组,与本科2009年1月-12月未采用AB... 目的探讨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急诊伤情评估后及时给予急救护理干预对抢救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2010年1月-12月采用ABCDEFGHI伤情评估后给予急救护理干预的124例多发伤患者为实验组,与本科2009年1月-12月未采用ABCDEFGHI伤情评估程序即进行抢救的108例多发伤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多发伤患者的抢救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抢救前受伤原因、受伤部位、受伤情况的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死亡10例,抢救存活率为91.90%;对照组死亡19例,抢救存活率为82.40%,实验组抢救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913,P=0.0290)。结论对多发伤患者进行ABCDEFGHI伤情评估后再进行急救护理,能明显提高其存活率,说明该伤情评估对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抢救存活率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诊评估 护理 存活率
下载PDF
37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15
作者 梁美英 罗银秋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1期2645-2646,共2页
目的对哮喘急性发作及时解痉、哮喘缓解,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立即予半坐卧位、多功能心电监护评估病情;院前紧急药物雾化吸入平喘解痉;迅速开放静脉予平喘药物及充足液体的供给;必要时予面罩或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全部病例... 目的对哮喘急性发作及时解痉、哮喘缓解,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立即予半坐卧位、多功能心电监护评估病情;院前紧急药物雾化吸入平喘解痉;迅速开放静脉予平喘药物及充足液体的供给;必要时予面罩或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结果全部病例均得到及时缓解,无发生护理并发症及意外。结论采用常规吸氧、用药未能及时缓解病情。而采用院前紧急雾化吸入并静脉予平喘药及充足液体的供给,必要时面罩加压吸氧辅助通气等方法得到及时缓解,此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院前急救 护理
下载PDF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急诊护理策略
16
作者 梁美英 廖旭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50-751,共2页
目的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急诊环节,予以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96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通过临床急诊护理。结果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 目的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急诊环节,予以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急诊进行治疗的96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通过临床急诊护理。结果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急诊环节,予以急诊护理,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肝破裂 临床急诊 护理
下载PDF
不同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差异 被引量:14
17
作者 卜玉山 梁美英 +3 位作者 张广峰 郭淑红 史晓凯 马茹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研究了山西中部和中西部盆地与丘陵区26个石灰性土壤的磷素总量及其形态差异,并利用通径分析分析了不同磷素形态与速效磷的关系,以了解供试土壤利用状况对土壤磷素总量、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无机、有机磷总量... 研究了山西中部和中西部盆地与丘陵区26个石灰性土壤的磷素总量及其形态差异,并利用通径分析分析了不同磷素形态与速效磷的关系,以了解供试土壤利用状况对土壤磷素总量、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无机、有机磷总量均差异明显,无机磷以Ca-P为主,有机磷以MLOP为主。大棚石灰性褐土无机磷中Ca2-P、Ca8-P和Al-P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土壤,且Ca8-P含量超过Ca10-P,有机磷中MLOP显著高于其它供试土壤,且LOP和MROP含量也较高。无机形态磷与速效磷均显著正相关,除HROP外,其余有机形态磷与速效磷均为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Ca2-P对速效磷的直接影响达显著水平,其余无机形态磷的间接影响均达显著水平;MLOP和LOP对速效磷的直接影响均达显著水平,LOP和MROP的间接影响都达显著水平,HROP既无直接影响,也无间接影响。利用管理强度特别是施肥不同是导致供试石灰性土壤有机和无机磷总量及其不同形态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通径分析不同形态磷素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更为简单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有机形态磷 无机形态磷 速效磷 相关性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佛山市公众基础急救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及需求调查 被引量:29
18
作者 罗银秋 潘杰 +1 位作者 梁美英 向霞 《护理学报》 2010年第15期5-7,共3页
目的了解佛山市公众对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需求情况,评估其在遭遇日常生活意外事件时自救与施救的本领,为在学校、单位、社区人群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07—2009年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及相关专业表格共调查佛山市公... 目的了解佛山市公众对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及需求情况,评估其在遭遇日常生活意外事件时自救与施救的本领,为在学校、单位、社区人群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2007—2009年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及相关专业表格共调查佛山市公众6 180名,分为4个不同层面的人群,包括学生、社区居民、特种人群、企业单位员工。基础急救知识采用问卷调查;基础急救技能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测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或急症时能正确呼救120或急救专线电话的有5 944名,占96.18%,知晓基础急救知识的公众仅占11.29%,仅7.86%了解心肺复苏,有92.72%和87.57%的公众需求急救知识与技能并愿意接受急救技能专业培训,不同层面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社区居民各项急救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情况均较低。知晓基础急救知识人群中,61.03%掌握了简单急救工具的使用,以特种人群掌握程度最高;仅5.16%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但不同人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佛山市公众基础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低,加强公众急救意识,普及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已成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山市 公众 急救知识 急救技能 需求
下载PDF
249例重症鼻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敏 李西秦 +1 位作者 安晓燕 梁美英 《山西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31-33,共3页
249例重症鼻衄的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030001)马敏,李西秦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案室(030001)安晓燕,梁美英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又是一单独的疾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我院于1... 249例重症鼻衄的临床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030001)马敏,李西秦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案室(030001)安晓燕,梁美英鼻衄是临床常见症状,又是一单独的疾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我院于1982年~1993年共收治重症鼻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