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总皂苷对短暂性前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修复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涛 刘勇 +4 位作者 曹兴华 梁艳山 柯雪茹 陈杰 马晓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803-808,共6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短暂性前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七总皂苷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使用四血管闭塞建立短暂性前脑缺血大鼠动物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方式同...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短暂性前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七总皂苷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使用四血管闭塞建立短暂性前脑缺血大鼠动物模型。假手术组手术方式同三七总皂苷组,不做卡环夹闭、电灼永久性闭塞,仅将右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暴露,之后逐层缝合。三七总皂苷组造模后灌胃给予50 mg/kg三七总皂苷,每天2次,每次间隔12 h,模型组、假手术组灌胃给予等量的0.5%羟甲基纤维素钠。对比三组干预后7、14、28 d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新生神经元数量,对比三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对比三组干预后7、14、28 d时测量大鼠脑梗死体积及含水量,对比三组DCX/NeuN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量。结果:模型组干预后7、14、28 d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明显较三七总皂苷组、假手术组高(均P<0.05);三七总皂苷组干预后7、14、28 d的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明显较假手术组高(均P<0.05);三七总皂苷组干预后7、14、28 d的海马新生神经元明显较模型组、假手术组高(均P<0.05);干预后7、14、28 d的模型组新生神经元明显较假手术组高(均P<0.05);三七总皂苷组中,随着干预时间延长,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降低,新生神经元明显升高(均P<0.05)。模型组大鼠的潜伏期、错误次数、第1记忆错误次数、第1天学习错误次数、第5天记忆错误次数、第5天学习错误次数明显较三七总皂苷组、假手术组高(均P<0.05),三七总皂苷组大鼠的潜伏期、错误次数、第1天记忆错误次数、第1天学习错误次数、第5天记忆错误次数、第5天学习错误次数明显较假手术组高(均P<0.05)。三七总皂苷组中,随着干预时间延长,第1天记忆错误次数、第1天学习错误次数、第5天记忆错误次数、第5天学习错误次数明显降低(均P<0.05)。模型组的脑梗死体积、含水量明显较三七总皂苷组、假手术组高(均P<0.05)。三七总皂苷组的脑梗死体积、含水量明显较假手术组高(均P<0.05)。三七总皂苷组中,随着干预时间延长,脑梗死体积、含水量明显降低(均P<0.05)。三七总皂苷组的DCX/NeuN染色阳性细胞数量明显较模型组、假手术组高(均P<0.05),模型组明显较假手术组高(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促进短暂性前脑缺血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 短暂性前脑缺血 海马 神经元 修复 大鼠
下载PDF
MRI诊断胎儿脊柱脊髓畸形及序列选择 被引量:17
2
作者 梁艳山 张小安 +1 位作者 赵鑫 栗河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MRI诊断胎儿脊柱脊髓畸形的价值及序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疑诊胎儿脊柱脊髓异常且48 h内接受MR针对性脊柱检查(Haste、Trufi和SWI)的30胎,分别与产后(生产或引产)6个月内随访结果(影像学、手术或尸检)对照,分析MRI与... 目的探讨MRI诊断胎儿脊柱脊髓畸形的价值及序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疑诊胎儿脊柱脊髓异常且48 h内接受MR针对性脊柱检查(Haste、Trufi和SWI)的30胎,分别与产后(生产或引产)6个月内随访结果(影像学、手术或尸检)对照,分析MRI与超声诊断符合率及MR针对不同病变的序列选择。结果7胎无畸形,15胎椎体畸形(裂椎、半椎体、分隔不全、骶尾椎发育不全),5胎脊髓低位,3胎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4胎脊柱、脊髓复合畸形。产前MRI诊断与随访结果完全一致;产前超声漏诊椎体畸形2胎,脊髓低位4胎,脊膜膨出、脊髓空洞及纵裂各1胎。Haste、Trufi序列可较好地显示脊柱、脊髓结构和畸形,而SWI能清晰显示椎体结构和畸形。结论MR Haste及Trufi序列显示胎儿脊髓及椎管内异常准确性较高,而SWI对显示椎体畸形有独特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畸形 脊髓 磁共振成像 序列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梁艳山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肺隔离症患者21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分析、总结21例肺隔离症患者CT平扫及在不同后处理技术中的的影像表现。结果...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肺隔离症患者21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等,分析、总结21例肺隔离症患者CT平扫及在不同后处理技术中的的影像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显示21例肺隔离症患者均位于下肺后基底段,发病部位:左肺12例,右肺9例;疾病类型:叶内型13例,叶外型8例。CT平扫病灶呈现囊性者4例,均为多房性,内含液性成分,囊壁厚薄不一等;呈实性肿块者4例,有明显强化,边缘清楚;显示为囊实性混合肿块者13例,实质性成分内出现多个囊性区合并有气体,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1例患者病灶毗邻血管增粗。经MIP轴位、VR后处理,21例患者均发现来自体循环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共22支,19支由胸主动脉供血,引流入肺静脉系统,2支由腹主动脉上段供血,1支由腹腔干供血。结论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肺隔离症的外观形态、血管分布情况,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影像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常规扫描 后处理技术 肺隔离症 应用价值
下载PDF
MRI结合ADC值对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梁艳山 赵鑫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5期1468-1471,共4页
目的:探讨MRI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卵巢肿瘤患者(良性30例、恶性18例)中MRI常规形态学诊断恶性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测量良恶性组的ADC值,分析两组间ADC值差异的... 目的:探讨MRI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卵巢肿瘤患者(良性30例、恶性18例)中MRI常规形态学诊断恶性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测量良恶性组的ADC值,分析两组间ADC值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其最佳鉴别阈值,并得出相应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比较MRI、ADC值测量及二者联合在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RI诊断恶性卵巢肿瘤的敏感性94. 4%,特异性80. 0%,准确性85. 4%。良性组与恶性组的ADC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1),ROC分析良恶性卵巢肿瘤ADC值鉴别的最佳阈值为1. 328x10-3mm2/s,相应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6. 7%,准确性为85. 4%。将MRI诊断与ADC值测量联合应用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80%,准确率87. 5%。结论:MRI在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ADC值测量可以量化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更加客观。MRI与ADC值测量联合应用,诊断价值高于二者单一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值
下载PDF
MS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梁艳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的MS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资料,记录病变特征与供血动脉的来源。结果:12例(13个病变)中,叶内型12个,叶外型1个,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位...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隔离症的MS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资料,记录病变特征与供血动脉的来源。结果:12例(13个病变)中,叶内型12个,叶外型1个,均位于下叶后基底段;位于左肺下叶8个,右肺下叶5个;病灶表现为实性4个,囊实性5个,囊性3个;仅见增粗血管结构1个。肺隔离症供血动脉均来源于体循环动脉,10个病灶起源于胸降主动脉,2个源于腹主动脉,1个源于腹腔干(叶外型,左下肺);9个为1支供血动脉,3个2支供血动脉,1个3支供血动脉。13个病变均引流至肺静脉。结论:MSCTA结合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特征及供血动脉来源,对该病的诊断及术前评估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迷迭香酸通过抑制ROS/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刘勇 杨涛 +4 位作者 梁艳山 曹兴华 柯雪茹 陈杰 马晓媛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9期2905-2911,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迷迭香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活性氧自由基(ROS)/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以及迷迭香酸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迷迭香...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迷迭香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活性氧自由基(ROS)/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以及迷迭香酸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迷迭香酸10、20、40 mg/kg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缺血60 min后进行再灌注建立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小鼠模型,再灌注后即刻腹腔注射迷迭香酸10、20、40 mg/kg,小鼠清醒后行神经功能学评分,24 h后取脑组织标本,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荧光分析测定受损侧脑组织标本中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SOD2、血红素氧合酶-1(HO-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假手术组术后神经功能学评分均为0分。与模型组比较,迷迭香酸10、20、40 mg/kg组神经功能学评分降低,其中迷迭香酸40 mg/kg组降低最明显(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脑损伤病理评分、ROS水平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迷迭香酸20 mg/kg组ROS水平降低,迷迭香酸40 mg/kg组脑损伤病理评分、ROS水平降低,其中迷迭香酸40 mg/kg组降低最明显(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OD1、SOD2、HO-1、Nrf-2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迷迭香酸20 mg/kg组SOD1、HO-1、Nrf-2相对表达水平升高,迷迭香酸40 mg/kg组SOD1、SOD2、HO-1、Nrf-2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其中迷迭香酸40 mg/kg组升高最明显(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LRP-3、ASC、caspase-1、IL-1β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迷迭香酸10、20、40 mg/kg组NLRP-3、ASC、caspase-1、IL-1β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其中迷迭香酸40 mg/kg组降低最明显(P<0.05)。结论迷迭香酸可下调ROS/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抑制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ROS/NLRP-3信号通路 炎症小体 活性氧 自由基 脑保护
下载PDF
婴幼儿室管膜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7
作者 梁艳山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2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管膜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5例患儿术前均接受MRI平扫加增... 目的探讨婴幼儿室管膜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室管膜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5例患儿术前均接受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其中2例患儿术前先行CT平扫.结果5例患儿年龄均≤5岁,肿物均单发,与室管膜关系密切(位于脑室内4例,邻近脑实质1例),实性为主,富血供,常合并灶性坏死囊变(4/5),均伴有脑积水.肿瘤CT平扫呈高密度,MRI平扫T1WI、T2WI及T2dark fluid均以等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为主,弥散加权成像呈轻度至中等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呈相应低信号.MRI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结论婴幼儿室管膜母细胞瘤是多位于室管膜的实性富血供肿瘤,CT和MRI能准确显示其部位、范围及血供情况,有一定特征性,定性诊断需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母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